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在国内市场逐渐壮大,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主要竞争者、市场规模等方面分析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市场现状。
一、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多,以及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概念的推广,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据中国电力招标网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各地新能源、新材料等大型工业企业所需电能质量管理系统的配电层级品质的投标数量已超过了400笔,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二、主要竞争者
目前,国内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竞争者很多,具有雄厚实力且在市场占据一定比例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家:远望谷科技、中晟怡合、霍尼电气、广东华威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管理、研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也较高。
三、市场规模
据调查,2018年全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约为110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元。
其中,医疗行业、IT行业、制造业、能源行业等优质电力用户是电能质量治理服务的主要市场,这些行业的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的重要客户。
综上所述,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极具潜力,市场需求旺盛,竞争激烈,但又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领域。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凸显。
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谐波污染、功率因数低、电压波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据统计,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19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300亿元。
随着电能质量问题的不断加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二、竞争格局目前,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的电力设备制造商和专业电力治理设备供应商。
其中,国内厂商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市场份额最高。
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技术创新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目前,国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厂商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一些厂商还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而在售后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技术支持、维修服务和培训等方面。
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将是厂商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电能质量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市场对高品质高效能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 多元化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同行业对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3. 国际合作:目前,国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需要加强与国际知名厂商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 绿色节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节能已经成为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的一大趋势。
未来,市场对绿色节能设备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总结起来,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
中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了解市场发展趋势、竞争状况和潜在机会。
2. 市场概述电能质量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善和保护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加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在过去三年内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元。
4. 市场主要参与方4.1 供应商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的供应商主要包括电力设备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电力设备制造商主要生产各种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如变压器、滤波器、调压器等。
解决方案提供商则提供整套电能质量治理解决方案,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服务。
4.2 用户市场的用户主要包括各种工业企业、商业建筑和住宅小区等。
他们购买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或者采购解决方案来改善电力供应质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5. 市场竞争状况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供应商众多,产品种类繁多。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等。
大型供应商通常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品牌优势来获得竞争优势,小型供应商则通过提供差异化产品和优质服务来获得市场份额。
6. 市场机会和挑战6.1 机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新能源的不断推广,对电能质量治理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市场中存在着一些未开发的细分领域,如市政设施和农村电网等,这些领域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新增长点。
6.2 挑战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其次是市场监管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低质量和假冒产品。
此外,市场需求的波动和经济下行压力也对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力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电能质量治理行业逐渐兴起。
该行业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技术手段,调节、控制电力质量,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现状分析、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电能质量治理行业进行介绍。
一、市场环境1.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能源政策调整的重要目标。
其中,电能质量治理是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电能质量等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电网升级改造长期以来,我国电网一直以传统的输电方式为主,中低压电网线路老化、容量不足、损耗增大等问题凸显。
因此,电网升级改造迫切需要进行,其中电能质量治理是重要的改造项目之一。
3. 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对于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化改革推动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技术和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使行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和优势。
4. 可再生能源的推广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高。
然而,可再生能源与电能质量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提高,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出现,可以协助实现电网的平稳运行。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行业中主要以电力设备、电器公司为主,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电能质量治理技术不断改进,如主动滤波技术、容量式无功补偿技术等,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电能质量治理服务。
此外,电能质量治理也成为了电力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利器。
三、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必须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开发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 服务升级电能质量治理行业需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2024年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发展现状本文将探讨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技术。
电能质量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手段,解决电能质量问题,保障电能供应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质量。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电子设备的普及,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市场规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行业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在2019年的规模已经达到约25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近400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电能质量治理市场最大的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同时,北美和欧洲也是较大的市场。
发展趋势1. 政策支持政府对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的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支持。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促进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鼓励企业投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和技术、提供财政支持以及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能质量治理技术不断创新。
新一代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和治理设备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和修复电能质量问题。
此外,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对电能质量治理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3. 市场竞争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竞争激烈,各大企业都在争相推出高效、低成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大型能源设备供应商、电力公司和科技公司是市场主要的竞争者。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合作伙伴关系来提高竞争力。
4. 品牌建设品牌建设在电能质量治理市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通过市场推广、品牌宣传和参加行业展会等方式来提升品牌价值。
政策和技术对市场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和技术进步对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电能质量治理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压波动、电压闪变和电网故障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供应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主要分为设备提供商、技术服务商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三类。
设备提供商主要提供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如滤波器、补偿器、稳压器等,以及相关的监控仪器和软件;技术服务商主要提供电能质量治理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维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则提供整体的电能质量治理解决方案,包括设备、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
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升级、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等。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变,电能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迫使企业和机构加大对电能质量治理的投入。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电能质量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进一步推动了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的发展。
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在国内外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国内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能源政策的扶持,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
此外,国际间电力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加深,也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会。
然而,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电能质量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技术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内企业数量庞大,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来脱颖而出。
最后,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资金和人才的短缺等问题。
为了推动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电能质量治理方案的规范化和统一性。
其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和技术服务的水平和竞争力。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对电能质量进行检测、分析、改善和保护,以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随着工业、商业、住宅电气设备的日益普及和高精度、高品质负载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愈加壮大。
一、国内市场概况根据国内多家行业分析机构的数据,2019年,国内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其中,工业领域是电能质量治理的主战场,市场份额占到了70%以上。
而在商业与住宅领域,随着电气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化,电能质量治理需求也日益增加,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
二、市场需求分析1. 经济发展需求: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商业、住宅领域对电气设备精度、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对电能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
2. 行业诉求需求:电力公司、工业企业、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等都需要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与供电品质,因此对电能质量治理的需求相对较高。
3. 公共安全需求:电能问题会引起电磁辐射、火灾等安全隐患,保障公共安全也需要强化对电能质量的治理。
三、市场竞争情况当前国内电能质量治理行业集中度不高,主要是由一些大型的国有、民营企业进行业务拓展。
其中,国有企业如中国南方电网、国网等占据了市场主体地位,而民营企业如金晟集团、保利联合、汉缆股份等则在一些领域有较大市场地位。
四、市场风险防范1. 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2. 优化服务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3. 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4. 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不断吸收学习国际领先的治理技术与设备。
总之,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是一个拥有广阔前景和市场空间的新兴领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卷入这个行业,市场竞争会愈发激烈。
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服务体验,以优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市场。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电能质量治理是指对电能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和改善的一系列工作,旨在保障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质量。
随着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一、市场需求1.电力需求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工业、商业和住宅领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更高。
2.能耗降低:能耗问题成为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提高电能质量可以降低能耗、提高供电效率。
3.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能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在大型工厂、商场等对电能质量要求苛刻的场所。
4.新能源接入:随着新能源发电的推广和应用,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在增加,新能源的接入对电能质量治理业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市场规模目前,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三、行业竞争格局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竞争相对较小。
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竞争压力也将逐渐加大。
目前,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包括电力设备制造商、电力工程公司和电力科研院所等。
其中,电力设备制造商具备技术和资源优势,在产品研发和销售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电力工程公司则在项目实施和运维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四、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1.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将借助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运维管理。
2.大数据分析:通过对电能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提高故障预测和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3.综合能源服务: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可以提供与能源消耗和利用相关的服务,如能源咨询、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等。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主要是针对电网中的电能进行监测、控制和调控,以保证电能的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首先,国家对于电能质量治理行业进行了大力的支持。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对电能质量管理市场的规范,支持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加强电能质量监测、评估、处理和预警。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需求的增长
其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统计,全国电网中,电能质量问题引起的损失已超过国民经济中的1%以上。
不仅
如此,电能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因此,为了保障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安全性,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
三、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另外,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市场前景也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和技术产品,如无功补偿装置、电力滤波器、谐波抑制器、容性补偿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机。
同时,电能质量治理行业也需要各企业不断创新和提升技术实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
2024年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环境分析引言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逐年增长,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电能质量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组织的关注和采用。
本文将对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在市场环境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背景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作为电力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与电力设备制造、电力能源等市场密切相关。
目前,全球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电力需求的增长、对电能质量的提高要求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
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其增长主要受中国、印度和日本等新兴经济体的推动。
市场竞争格局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美国通用电气等知名公司。
这些公司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一些国内和国际新兴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市场,加剧了竞争。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智能化和数字化,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变化。
以下是几个重要趋势:1.智能化需求增加: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对于电能质量管理系统的智能化需求不断增加。
2.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分布式电力系统与传统电力系统并存,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3.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电能质量管理系统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分析和运维管理手段,推动市场发展。
4.政府政策的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和电能质量提升的政策法规,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挑战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成本压力大:电能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企业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标准体系不完善:电能质量管理系统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认证和检测标准,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质量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经济性和供电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生产生活用电的载荷有着多样性,以及电源的稳定性和质量可能存在波动,会导致电能质量问题的出现。
因此,电能质量治理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形成了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
本篇文章将对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其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市场现状和主要竞争对手等。
1. 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对电力行业的投入不断加大,采用新能源技术、推广智能电网等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接纳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电力质量的波动性。
因此,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张。
另外,行业发展也随着国家的政策调整而调整。
例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接入的步伐,这也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 发展趋势(1)合规化:目前电能质量治理行业主要以服务和产品生产为主,需要遵守一定的政策和规定。
未来,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电能质量治理提供商需要遵守更严格的规定,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和技术指南。
(2)数字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的趋势也已经到来。
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解决问题,并帮助调查和分析电能质量问题。
例如,智能仪器和传感器可以帮助确定电网中能源质量问题的位置和类型。
(3)创新技术:新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微格化系统、变压器、水泵和电机中增加电子电感(EL),可以帮助降低电能损耗和节能。
3. 市场现状目前,国内的电能质量治理企业数量较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实力相对较弱。
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领域,如医院、商场、交通枢纽等。
在国际市场,由于竞争较为激烈,国内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4. 竞争对手当前的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竞争对手主要有ABB、三菱电机、中电控股、施耐德电气等公司。
这些公司拥有较强的品牌实力和国际市场、技术实力等优势,但是本土企业也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是伴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一种新型能源服务业。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评估、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改善电网的供用电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用户的电能供应安全。
目前,全球电力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新能源、新技术、新应用等多重因素的引领,提高电能质量水平和电网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在逐年扩大,截至2019年,全球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已超过150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是全球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的三大主要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在国内,电能质量治理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2018年-2023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8%。
同时,与此行业相关的科技创新、标准制定、政策扶持等方面也逐步完善,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电、商业用电、生活用电等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
尤其是在我国,随着“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推进,对电网供电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将进一步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带来市场机遇。
在技术水平方面,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治理技术手段也越来越成熟,包括在线监测、直流滤波、无功补偿、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
同时在新能源、传输和分配等方面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竞争方面,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散,人员配置和技术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亦比较大,因此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同时,行业内的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使得新进入者的市场份额难以得到保障,但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来拓展市场份额。
综合来看,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有望在未来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市场规模和市场竞争均将逐步增强。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电能质量治理是当今电力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治理市场也日益扩大。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前景、现状分析等方面,对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电能质量治理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接入电网,会导致电能质量受到影响,需要通过电能质量治理来解决。
2. 工业生产中,各种电动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电能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
同时,电力质量不稳定也会影响生产效率,因此也需要进行电能质量治理。
3.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需要大量电力,这需要对电网进行优化和治理,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民用需求方面,随着家电电子化的普及,家庭对稳定电压、无电磁干扰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由于多方面需求的推动,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二、市场规模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11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4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
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电力行业的发展,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8年,国内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达到了2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0.5%。
预计到2025年,国内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将达到488.2亿元人民币。
三、市场竞争目前,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竞争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上游供应商、中游承接商和下游终端用户。
1. 上游供应商:逆变器、变压器等供应商。
目前市场上,逆变器、变压器等方案供应商比较多,但是其中大部分针对中高端应用。
这些上游供应商一般拥有自主技术和专利,具备独特的产品特点和差异化优势。
2. 中游承接商:电力系统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
中游承接商主要是提供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的公司,主要有国内外大型的电力系统工程公司如ABB、西门子等,以及一些纯粹的工程咨询公司。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概述电能质量治理行业,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设备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检测和治理的一种服务行业。
该行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保障用户用电质量和稳定性。
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至今已经涌现出众多的企业和相关产品,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市场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百家与电能质量治理相关的企业,其中大部分为专业服务公司,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则是传统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转型而来。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工矿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对电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能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到用电单位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也可能影响到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
目前国内电能质量治理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型工矿企业,尤其是电子、汽车、航天、能源等高科技产业企业,这些企业对电力质量要求非常高,对电能质量治理公司的需求也很大;二是大型商业和服务业企业,如超市、酒店、医院等,这些企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很高;三是一些娱乐场所和高层住宅小区,这些场所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往往比较严格。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国内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份额也比较均衡。
从市场份额来看,前五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到30%,市场份额前1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也不到50%。
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主要原因是入门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
从企业规模来看,一些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从事局部电能质量问题的治理,主要客户对象是一些小型企业或个人客户。
而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则更具有综合性和市场竞争力,能够提供更全面、专业的电能质量治理服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趋势未来对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其中,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升级。
中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设备供应市场更加成熟,企业表现突出

中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设备供应市场更加成熟,企业表现突出一、电能质量治理概况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
理想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
一些因素会使波形偏离对称正弦,由此便产生了电能质量问题。
在实际的电能生产和传输过程中,由于格端口设备所处环境影响,电能传输无法达到完美的对称状态。
尤其是近些年快速扩张的光伏、风力发电市场,新型电能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电能传输稳定性尚处于提升状态。
在用户端,电气设备需求量不断提高,需求领域的扩大导致产品多样化程度突出,电能传输经常处于不平衡运行状态。
这些都是导致电能质量下降的因素,如表现在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等问题,严重时造成电网运行中断事故。
电子元器件(IGBT、MOS管、半导体芯片、电容器、电阻器、二极管、变压器、电感、PCB等)、结构类材料(机柜、机箱、五金件等)和包材及辅料(包装材料、绝缘材料)等行业为电能质量治理行业的上游行业。
电能质量治理产业的下游主要是能源、采矿、轨道交通、通信、冶金、化工等行业。
二、中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现状电力使用与制造业的发展成强关联性,电能质量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与AI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电能质量治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目前,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在各方努力下迅速成长,尤其是滤波设备和无功补偿设备,发展较快。
根据《2020-2026年中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深度监测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主要的电能质量治理的市场为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两项叠加,基本能够得出电能质量治理市场的空间和变化特征。
根据测算,2013-2019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产业快速扩大,2019年以达到1206.4亿元规模。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发展,促使我国能源发电方式、用电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这给我国电力传输造成了一系列电能质量治理问题。
由于国内电能质量治理市场发展不完善,下游制造业处于多层次并存的市场特征,老旧工厂用电设备老化程度明显,促使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在所有产品中需求最高,约占整体的78.73%。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行业,主要致力于解决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问题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变化、谐波污染等,这些问题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电器设备的稳定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市场需求分析1.需求来源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系统运营商:电力系统运营商需要通过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改善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2)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来解决谐波污染等问题,保证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3)商业建筑:商业建筑需要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提升供电质量,避免因电能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4)家庭用户:家庭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供电质量不满意的用户需求较大。
2.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同比增长18%。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三、市场竞争分析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性能、品牌影响力、售后服务等。
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竞争对手:1.知名企业:一些知名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新进企业:由于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一些新进企业进入市场,增加了竞争力;3.外资企业:一些外资企业也通过合作或独立经营的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四、发展趋势分析1.技术进步: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正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2.产品结构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结构优化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将重点发展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3.市场多元化: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行业将向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图】2017年07月21日 13:3410000人浏览字号:T|T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消耗需求迅速增加,至上世纪 70 年代,造成能源大量消耗、能源价格快速上涨,以致能源危机发生。
与此同时,矿物能源的使用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出现全球气候异常。
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出台能源节约政策,鼓励节能产品应用和技术推广。
20 世纪 90 年代,为企业、项目提供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减少排放等方面技术、装备、运营支持与服务的节能服务行业逐渐在我国兴起,目前已成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节能服务业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以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5 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3,127 亿元,自 2005 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52%。
2005-2015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一、行业市场情况1、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制造业发展状况(1)行业发展历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治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①无功补偿技术我国无功补偿细分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进口替代的过程,随着电力监管部门对用户功率因数要求的提高和企业对电能质量重要性认识的提升,无功补偿装置在国内的市场需求自2004 年左右开始爆发。
无功补偿方法有多种,从传统的带旋转机械的方式到现代的电力电子元件的应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调相机、固定补偿电容器、SVC、SVG等产品。
同步调相机和固定补偿电容器:早期的无功补偿装置是同步调相机和固定补偿电容器。
前者运行成本高、安装复杂,后者补偿容量较大,但不能连续调节,而且可能与系统发生谐振。
同步调相机补偿方式在目前的无功补偿项目中已不再使用。
固定补偿装置主要由电力电容器、电抗器和机械开关构成,是一种较简单的无功补偿装置,可分级、分组投切,但不属于动态无功补偿,因其价格低廉,适用于负荷波动不频繁的场所。
固定补偿装置是70 年代最普遍的无功补偿方式,随着电力电子的应用以及电力部门的考核要求,固定补偿不能满足系统无功的变化,同时因为系统谐波,固定补偿装置对谐波放大形成隐患,该技术目前已逐渐淘汰。
SVC(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应用晶闸管技术的 SVC 进入无功补偿的舞台,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SVC 是一种快速调节无功功率的装置,具有反应时间快(5~20MS)、运行可靠、无级补偿、分相调节、能平衡有功、适用范围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有较好的抑制不对称负荷的能力,应用十分广泛。
SVC从 70 年代在国外投入运行,我国从 80 年代开始研究 SVC技术及其应用。
SVG(静止无功发生器):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直接并联在电网上,适当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与 SVC相比,SVG 的响应速度更快、运行范围更宽、谐波电流含量更小,并且电压较低时 SVG 仍可向系统注入较大的无功电流,其储能元件的容量较其所提供的无功容量要小。
②谐波治理技术谐波治理技术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高压专线电网中的谐波问题,电弧炉、中频炉等大容量非线性负荷,谐波的治理技术采用无源滤波技术-LC滤波回路,主要通过了解电网线路阻抗,有针对性地设计特征次谐波LC 滤波回路,实现对固定次数的谐波滤出,但有谐振的危险,对设计方案、元器件性能、检测数据有较高要求,无法满足系统变化的需求。
第二阶段:采用电容器回路安装电抗器的技术保护补偿电容器来达到抑制谐波的作用,其一般只能最多减少30%左右的谐波流入电网,因此该技术不能减少谐波源增加对公用电网所造成的危害。
第三阶段:随着谐波问题逐渐由专用电网向公用电网转移,有源滤波技术快速发展,成为目前行业技术发展的主流:一方面,公用电网负载容量普遍较小、数量众多,产生的谐波次数和谐波量波动大,采用无源滤波技术不但不能解决谐波问题而且有可能引起谐振;另一方面,公用电网无功补偿大多采用集中补偿,谐波抑制技术易造成补偿回路过载,而有源滤波技术从补偿电网中检测出谐波电流和基波无功,由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该谐波电流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补偿电流,从而使电网电流只含基波成分,同时动态补偿基波无功功率,使电网无功功率因数达。
有源滤波技术能对频率和幅值都变化的谐波及无功功率进行跟踪补偿,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
(2)行业发展现状为了合理高效的利用电能,发达国家 75%以上的电能需经过变换或控制后使用,这一比例仍在不断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电环境更为复杂,且目前我国电能仍主要采用传统输配方式,电力电子技术在输配电、用电过程中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电能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①我国是生产制造业大国,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与高耗能企业占据较高份额,如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与装置易产生谐波、闪变、电压跌落、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并通过电网将这些电能质量问题传递给其它广大电力用户,造成严重的电网污染;②由于我国电能质量监测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做到“谁污染、谁治理”,电能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用户侧市场,我国对电能质量治理的需要也更加迫切、要求更高。
虽然我国电能质量问题较发达国家更为突出,但截至目前我国电能质量治理水平及对电能质量问题产生危害的认识水平仍然不高,电能质量治理的方式较为粗放,部分工业企业仅出于避免罚款的目的而被动地装设治理装置,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电网系统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制度层面上,我国对电能质量治理的相关约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早在 1995 年即颁布了《电力法》,并于 1996 年出台《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但总体上这些法规在内容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实际贯彻执行上已不能及时适应全社会环境保护的压力、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用电设备的日益复杂及用户对电能质量的更高要求,我国于 2009 年、2010 年才相继出台《供电监管办法》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②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用电产业生产运营方式较为粗放,精细化管理程度较低,制造业水平较为低端,对优质电能的使用需求不足且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装配电能质量治理装置需要一定前期投入,影响企业收益,因而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在下游电力用户中的应用水平较低。
近几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及相关电力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迎来极佳的行业发展契机:①受惠于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多项产业政策的支持;②不仅在输变电、发电行业及钢铁、冶金、煤炭等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规模日益增长,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数据中心以及高端制造业中的应用亦不断拓展和深化;③国内电力电子及应用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
我国传统的无功补偿市场主要在供电、输配电一侧。
作为制造业大国,近年来用电设备及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促进了用电侧无功补偿市场的快速增长。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对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 :1,即每增加1kVA发电容量,需配套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在替代更换市场对存量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为 :1,即1kVA发电容量可带来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
在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2010年-2014 年我国用户侧无功补偿市场规模从2010 年的亿元逐步增至 2014 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考虑到未来对电网质量管理的不断加强,以及对原有无功补偿装置的替代更新,低压无功补偿的市场容量会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会达到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
中国用户侧无功补偿市场2010-2020 年市场容量及市场规模预测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通过对一些用电负荷的分析测试,冶金行业的谐波含量约为 30-35%,化工、制药、建材行业谐波含量约为 30%,民用及办公负荷的谐波含量不低于 10%,由此估计全部电力负荷中谐波含量不低于15%,这些谐波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拉动及电力电子行业内部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谐波治理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 2010 年的亿元增至 2014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
预计到 2020 年我国谐波治理市场规模将达亿元,2014 年-2020 年复合增长率达 %。
2010年-2020 年我国谐波治理市场规模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电力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概况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电力电子元器件技术。
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20 世纪50 年代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成为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将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上世纪 60、70 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迅速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全球能源危机的发生,使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因节能效果显着而得到快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 0~100Hz 的交流电。
70、80 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这一阶段的电力电子技术已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80 年代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功率 MOSFET 的问世,促使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出现,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
由于在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确保用电安全等方面良好的应用效果,电力电子技术目前已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现代通信、机械、石化、织、家用电器、灯光照明、冶金、铁路、医疗设备、航空、航海等众多行业。
发达国家超过 75%的电能经过电力电子变换或控制后使用,预计未来将达到 95%以上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