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正式)
地下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预案范文(三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预案范文一、前言地下建筑火灾是指发生在地下建筑物内的火灾,由于地下建筑特殊的环境和空间限制,火灾的蔓延速度快,救援难度大。
针对地下建筑火灾,制定科学合理的灭火救援预案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案制定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预案需要依据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2)针对性原则:预案必须针对地下建筑的特殊情况和火灾的特点进行设计,包括建筑结构、逃生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
(3)综合性原则:预案要全面考虑灭火、救援、疏散等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形成统一的工作机制和职责分工。
(4)灵活性原则:预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火灾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进行调整和补充,确保预案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预案的组成和流程1. 预案的组成:预案由预案编写组进行编写,包括预案的基本情况、组织与协调机构、灾害预警与报告、应急救援措施、事故处置流程、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等方面内容。
(1)预案的基本情况:包括预案的名称、范围、编制单位、编制依据等。
(2)组织与协调机构:包括负责预案执行的组织机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责分工。
(3)灾害预警与报告:包括火灾发生时的预警机制和报告程序。
(4)应急救援措施:包括灭火、救援、疏散等各项措施和方法。
(5)事故处置流程:包括火灾事故的处置流程、应急指挥流程等。
(6)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包括人员疏散的路径、安全撤离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 预案的流程:预案的执行流程包括预警、报告、指挥、救援、疏散等全过程,确保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高效运作,以下为预案执行的基本流程:(1)预警:当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首先进行预警,包括火灾的发现和报警。
(2)报告:接到预警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包括火灾的发生地点、火灾的性质和规模等内容。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火灾事故特征移动高升枢纽设有大型地下停车场,共有停车位XX个,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火灾发展快。
受内部各类电气线路管道遍布四方,加上排风机的作用,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烟雾蔓延迅速,加上内部通道复杂,蔓延途径多,火势发展蔓延极快,导致火灾初起阶段很短。
如不能及时控制,火势很快进入猛烈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烟火将充满整个地下空间。
(2)高温高热,浓烟毒雾,火灾扑救困难。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浓烟大,毒气强,环境温度高,火势蔓延十分复杂,安全出入口被烟火阻断后难以开展灭火。
起火房间温度上升快,短时间内就能达到800-900°C,内部高温毒雾,通道曲折狭窄,烟气遮挡视线等一些因素导致消防器材装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对应急人员的体力、意志力更是极大考验。
1.2应急人员与职责火情发现人员:初期火灾的扑灭,向应急响应接警中心报警。
应急响应接警中心值班保安:确认火情,向应急工作小组报告火情;组织灭火。
应急工作小组或总值班室(非正常上班时间):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和向“119”报警、指挥灭火和疏散。
义务消防队员、保安:组织灭火和人员疏散。
1.3应急处置:⑴现场人员发现火情后,应迅速向应急响应接警中心报告。
同时根据着火物质的情况和火情的大小就近选择相应的灭火器扑灭火灾。
如果是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⑵应急响应接警中心值班人员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派人赶赴火警现场确认火情。
经确认火情后,如火情不能得到控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应立即向应急工作小组或应急响应接警中心报告,并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其他在场人员利用灭火器材扑救,同时尽可能通知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转移车辆。
应急工作小组或总值班室(非正常上班时间)在接到火情信息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电话“119”进行报警。
地下工程防火的主要措施(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工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等。
地下工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困难、扑救难度大,因此,做好地下工程的防火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地下工程防火的主要措施。
一、设计阶段防火措施1. 合理布局,优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地下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火灾危险性,合理布局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
对于大型地下工程,应将地下空间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以减小火灾蔓延范围。
2. 采用防火材料在地下工程的设计中,应优先选用不燃、难燃或阻燃材料,如防火涂料、防火板、防火玻璃等。
对于承重构件,应选用耐火极限较高的材料。
3. 加强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地下工程应设置完善的通风排烟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降低火灾蔓延速度。
通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并设置防火阀。
4.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在地下工程中,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自动灭火系统应根据火灾类型和地下工程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设计。
二、施工阶段防火措施1. 施工材料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选用符合防火要求的材料。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集中存放,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2.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易燃、易爆物品。
施工人员应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使用明火。
3. 施工用电管理施工用电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采用合格的电缆和电器设备。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4.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配置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泵等。
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三、使用阶段防火措施1. 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地下工程使用单位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地下工程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确保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3篇)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1. 快速报警和疏散: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启动火警报警系统,同时发出警报通知人员疏散。
地下建筑的疏散通道、出口和紧急通道应保持畅通,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2. 限制火势蔓延:地下建筑中的防火门、防火隔离带和防火墙应保持良好的状态,阻止火势蔓延。
同时应关闭供气、供电、供水等设施,避免火灾进一步扩大。
3. 痕迹排烟:地下建筑火灾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可能导致窒息和中毒。
因此,必须及时排除烟雾。
在地下建筑中设置排烟口和排烟系统,确保烟雾能够迅速排出。
4. 利用自动灭火系统:地下建筑应配备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雾状灭火系统或干粉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能够及时控制火势,降低火灾对地下建筑的破坏。
5. 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防火:在地下建筑中使用阻燃材料和阻燃装饰材料能够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地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和规范。
6. 加强灭火器和灭火器设施:地下建筑应合理设置灭火器和灭火器设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以上是对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的一些建议,具体应根据地下建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和落实。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地下建筑人员的火灾应急反应能力。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2)(一)建筑的防火防烟分区及分割防火分区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割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防火分割就是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
防烟分区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500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空间。
为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任意流动,需要利用一些设备把防火分区划分为若干个防烟空间,再利用区内的排烟口把烟排除。
常用的防排烟设备由挡烟垂壁、排烟口和管道式机械排烟系统。
地下场所火灾逃生方法
地下场所火灾逃生方法首先,建立起火警意识。
地下场所火灾发生时,烟雾会很快填满整个空间,降低能见度,同时也影响到呼吸。
因此,一旦发生火警,要立即采取逃生措施。
建立火灾意识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其次,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火灾,要第一时间报警,同时通知他人,协助大家尽快逃生。
通常地下场所会配备应急电话,要及时拨打应急电话报警,并告诉消防人员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
第三,避免乘坐电梯。
电梯一旦停电,乘客将会被困在电梯内无法逃生。
而且在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受到烟雾影响而无法正常运行,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楼梯逃生。
其四,沉着冷静,不要慌乱。
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因为慌乱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要用随身携带的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吸入烟雾,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第五,利用标识和安全设施。
地下场所通常会设置应急疏散标识和逃生指示标志,要牢记这些标志的位置,并且根据标志指示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同时,在地下场所的墙壁上也会设置有逃生预案和逃生路线图,要熟悉这些逃生路线图,做好预先的逃生准备。
第六,降低逃生难度。
在火灾发生时,地下场所烟雾浓密,逃生难度大,此时要尽量降低逃生难度。
可以跪着或爬着逃生,因为烟雾会聚集在较低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吸入烟雾,提高自救和互救的机会。
第七,保护好身体。
在逃生过程中,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尽量减少烟雾对身体的伤害。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降低吸入烟雾的量,尽量减小烟雾对身体的伤害。
第八,保护好弱势群体。
在逃生过程中,要保护好弱势群体,包括老人、儿童、身体不便的人等。
要帮助他们尽快逃离火灾现场,切实做好互救工作,确保所有人的安全。
第九,做好逃生演练。
经常性的逃生演练对于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正确逃生至关重要。
每个地下场所都应该定期组织逃生演练,让员工和居民熟悉逃生路线,提高逃生的效率。
第十,重视防火安全。
地下场所在日常经营中要重视防火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线设施、消防设施,设置合格的防火器材等,全面提升地下场所的防火能力。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应对之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应对之策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建筑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铁等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和使用。
然而,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其封闭性、通风不良等特点,火势往往极易蔓延,给消防扑救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因此,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应对之策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存在的问题(一)防火建筑设计不够完善地下建筑作为城市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其防火安全应该在设计之时就充分考虑。
然而,在现实生产建设中,防火安全常常不是建筑设计的优先考虑因素,导致地下建筑消防设施不全、排烟系统不完善、消火栓配置不均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增大了在火灾发生时的扑救难度。
(二)应对火源不当由于地下建筑的封闭性较强,一旦发生火灾,往往火源迅速膨胀,甚至跨越距离极短的空间瞬间引燃扩散,可能带有很强的爆炸危险。
因此,必须考虑到地下建筑灭火的恶劣条件,以及在火源发现后迅速启动扑火计划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践中,常常存在火源发现不及时,扑救手段和方式选择错误等问题,导致火灾蔓延加剧,有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缺乏有效协同机制地下建筑的特殊性质导致扑救形式比普通的高层建筑更为复杂,必须通过不同机构之间的有效协调来实现扑救行动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地下建筑所有权或使用权复杂多样,它们的管理和管制往往存在缺乏协商、缺乏安全责任制度、缺乏有效的防火安全宣传等问题,导致在火灾扑救中协同效果不佳,缺乏整体性,进而影响有效扑救。
三、改进方案和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加强防火安全宣传,提高防火意识有关部门应多方位宣传地下建筑火灾的防范知识,以教育全社会更好地提高防火意识。
通过举办防火知识讲座、发放防火宣传材料、建立防火责任制度等方式,营造防火意识的氛围,增强公众对地下建筑火灾防范工作的重视度,从而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对公众的损害。
(二)完善消防设施和设备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需要消防设备和设施的共同配合,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消防设备和设施的配备,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并扑灭火源。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预案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预案地下建筑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时,烟火极易蔓延扩大,扑救和疏散都将极为困难,为此,特制订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
指导思想“救人第一”和“准确快速打近战”,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内部灭火设施,以内攻为主,迅速将火扑灭。
火灾特点(一)起火点隐蔽发生火灾时,烟雾很快充满地下空间,深入地下的侦察人员视线不清,加之通道曲折、狭窄,起火点难以发现。
(二)烟雾浓,久聚不散1、可燃物质多,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发烟量大、烟雾浓。
2、出入口少,空气流通受阻,烟雾集聚不散。
(三)高温增压,易造成火势蔓延地下压力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烟气在压力作用下向四周迅速扩散,加热可燃物使其达到着火点,加快蔓延速度。
(四)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1、发生火灾时大量被困人员惊慌、拥挤、过分集中在出入口处,易造成人员伤亡。
2、浓烟、毒气等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五)灭火救援难度大1、浓烟、毒气弥漫,进攻人员视线、呼吸受到限制,深入地下进攻艰难。
2、通道曲折狭窄、水枪射流受角度影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扑救时间长。
3、火场通讯联络困难,指挥员不能及时掌握情况。
指挥机构灭火救援指挥部1.在院领导和区公安局指挥部署下,负责灭火救援作战的指挥工作;2.接受上级任务,部署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
3.检查落实各项灭火救援准备工作;4.负责消防部队参加灭火救援工作情况的收集整理;5、按照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灭火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内部固定灭火设施,坚持自救与外援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疏散抢救人员,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灭火战术要点1、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
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进行。
2、确定救人进攻突破口。
通常应选择在烟雾较少或进风口处。
3、多点内攻,逐段消灭火灾。
从多处入口深入燃烧区,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和移动装备有效地实施内攻。
适时放下防火卷帘建立防火分区,启动固定、移动排烟设施,掩护内攻,消灭火灾。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与扑救措施一、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地下建筑是指在地下20米以上,地面以下的建筑,多为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车站和地下隧道。
而地下建筑的特点,相对于地上建筑有所不同。
1、供氧不足地下建筑常常处于密闭状态,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供氧不足,这是地下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
所以地下建筑内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往往非常猛烈,且难以控制。
2、人员进出困难地下建筑存在口径小、供电不足、地质问题等不利于人员进出的特点,救援人员在短时间内难以赶到现场,使得扑救火灾变得非常困难。
3、建筑结构限制地下建筑的建筑结构规律与地上建筑相差也较大,常常为多层结构,且地下建筑设施复杂,火灾发生后,烟气排放、人员疏散和消防设施的实施也多受到限制。
二、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措施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高难度的火灾类型,以极大的难度以及危险性著称。
下面主要介绍一些扑救措施。
1、全天候监测地下建筑必须设置消防监测装置,全天监测地下建筑内的温度和烟雾,并配备报警系统,一旦发现火情就能及时报警。
2、合理设置逃生通道设置科学、合理的逃生通道及安全疏散路线,确保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
3、配备现代化消防设备地下建筑应该配备适用于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如水枪、消防栓等,确保消防设施的顺畅。
4、加强防火材料使用地下建筑应采用更加环保、不易燃的防火材料,并且在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防火设施和消防通道的设计。
5、提高消防人员应急处理能力消防人员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并学会针对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扑救措施,以提高他们在地下建筑火灾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地下建筑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火灾难度较高。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扑救方案,准确判断火情,才能达到救援和拯救人员、财产的目的。
地下建筑防火疏散措施(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建筑逐渐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方式。
地下建筑具有节约土地资源、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优势,但也存在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困难等问题。
为了保障地下建筑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下建筑的防火疏散措施。
一、地下建筑火灾特点1. 火势蔓延速度快:地下建筑空间相对封闭,火灾发生后,火势会迅速蔓延,形成立体燃烧。
2. 烟气弥漫:地下建筑内部空间狭小,一旦发生火灾,烟雾会迅速弥漫,对人员造成窒息、中毒等危害。
3. 疏散困难:地下建筑进出口少,疏散距离长,人员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4. 灭火难度大:地下建筑内部空间复杂,灭火设施有限,灭火难度较大。
二、地下建筑防火疏散措施1. 设计阶段(1)建筑布局:地下建筑应合理规划布局,确保通道畅通,便于人员疏散。
(2)防火分区:根据地下建筑的功能和规模,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降低火灾蔓延风险。
(3)防火分隔:地下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分隔设施,阻止火势蔓延。
(4)防烟排烟系统: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确保地下建筑内部烟雾及时排出。
2. 施工阶段(1)建筑材料:选用不燃、难燃材料,降低火灾荷载。
(2)电气线路:合理设计电气线路,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3)消防设施:安装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便于火灾扑救。
3. 运营阶段(1)消防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2)疏散演练:定期组织疏散演练,确保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
(3)消防巡查:加强对地下建筑消防设施的巡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
(4)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疏散、扑救、救援等环节。
4. 疏散措施(1)明确疏散路线:地下建筑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确保人员疏散方向明确。
(2)设置疏散通道:地下建筑内部应设置多个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疏散畅通。
(3)设置安全出口:地下建筑应设置多个安全出口,确保人员疏散无障碍。
(4)设置应急照明:地下建筑内部应设置应急照明,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不受影响。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处置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处置对策摘要:当前,随着城市立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快,各种功能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多。
在很多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会规划一定的地下使用空间,用以建设地下建筑。
尤其是一些大型综合体、大型超市、办公楼或者小区等,地下建筑通常作为附属建筑出现。
地下建筑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整体的功能性和容积率,但是由于地下建筑位于地面以下,一旦发生火灾,也会带来很大的难度,主要是由于地下建筑区域能见度低、通风不畅、供水难度较大等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
本文主要对地下建筑火灾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和防范,其次就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及防范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处置对策引言:伴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发展,类型多样的地下商场、地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城市全面建设,同时由于如今地下建筑面对着改建、扩建的问题,这些建筑不仅不需要占据地上的土地面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不过基于地下建筑物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也导致其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大量运用易燃物料,倘若相关的安全管控与基础消防设备无法有效匹配,就会导致扑救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因此,加强地下建筑火灾防护与扑救工作,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相关人员展开系统探究。
1地下建筑火灾特点1.1烟火蔓延方式多样,温度上升速率快因为地下建筑自身结构的问题,导致其封闭性较强,同时内部的纵深也较大。
某些地下建筑中更是存储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这无疑也进一步提升了区间的燃烧负荷。
所以,若地下建筑发生火灾,火势会快速传播,从而引发室内温度直线上升,高温烟气会伴随地下建筑中的各种通道进行全面扩展,温度逐步飙升,高温烟气借助物理作用将热量传输给容易燃烧的装饰材料,进一步推动了火势的迅速蔓延,同时也加大了建筑内部人员的逃离难度。
1.2疏散难度大,被困人员伤亡率高如今,大部分地下建筑内部密闭性较强且结构复杂性,倘若建筑内部发生火灾,照明系统大概率会出现故障,这就导致建筑内部的能见度非常有限,从而出现无秩序逃生情况。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相对于地面建筑来说更加复杂和危险,因为通风不畅、出口有限、烟气易积聚等因素使得火灾的蔓延速度更快,燃烧温度更高。
因此,对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和战术,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1. 灭火技术:(1) 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常用的灭火器材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水雾灭火器。
根据火灾的类型和大小,选择适合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2) 防止燃烧物扩散:火灾现场应尽量关闭或封堵与火源相连的通风孔、进出口等通道,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可以通过喷洒水雾等方式降低火灾现场的温度,减少火势的蔓延。
(3) 使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可以通过使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例如可以使用水雾灭火器或水带进行水雾喷洒灭火,有效降低火源温度并增加热量吸收。
2. 疏散与逃生技术:(1) 定期演练疏散计划: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往往容易导致烟雾积聚,影响人员的疏散和逃生。
因此,地下建筑应制定疏散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和疏散程序,并对逃生通道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提供应急逃生通道:地下建筑应设置应急逃生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后迅速安全地撤离。
逃生通道应具备足够的宽度和疏散能力,同时应定期检查通道是否畅通,并在通道周围设置明显的标识。
(3) 利用逃生工具: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由于出口有限,人员可能需要借助逃生工具进行逃生。
逃生工具可以包括防烟面具、防火绳索等,使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3. 管理与应急措施:(1) 强化安全管理: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关键是预防,因此,必须加强地下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火灾隐患的排查和处理、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加强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等。
(2) 建立应急预案:地下建筑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程序、疏散程序、灭火程序等,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措施。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最新版)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处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及特殊环境使其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
一、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难度什么叫地下建筑?从消防的角度来看,凡在地面之下、地层内部建造的房屋(地下商场、停车库、医院、影剧院、旅馆、仓库、人防工程等)、隧道(汽车、火车、地铁,过江、过海、过山洞隧道)等,都可以笼统地称为地下建筑。
目前,地下建筑火灾仍是世界上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
大规模的地下建筑火灾,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地下建筑火灾为什么是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视线受阻。
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产生很浓的烟雾,而不会像地上建筑那样有80%的烟雾可以从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去,浓烟使能见度变得极低。
2.毒气弥漫。
地下建筑内本身就缺氧,如果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有毒气体含量增多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对人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
3.高温灼烤。
地下建筑失火后,如果燃烧的是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其产生的温度和气体火灾相比要低得多,但也高达800~1200℃,灼热的烟气在地下建筑内很难散出,使消防人员难以进入。
如果地下建筑内燃烧的是液化石油气,温度则高达2000℃以上,消防人员根本无法进入。
4.攻击困难。
地下建筑的出入口一般较少,而且内部通道弯曲狭窄,火情不明,使火场指挥员决策困难。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二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灾害,其扑救技术和战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和战术,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
一、火灾扑救技术1. 灭火器使用技术地下建筑火灾的早期火灾扑灭阶段,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灭火器的选择应根据火灾情况和实际需求,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在使用灭火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正确使用灭火器:按照灭火器上的指示,正确地使用灭火器,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距离。
(2)稳定呼吸:在使用灭火器时,要保持冷静,稳定呼吸,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3)喷射方向:喷射灭火剂时,要将喷射口对准火灾源,尽量使用直线喷射,以提高灭火效果。
2. 水平队列式扑救技术水平队列式扑救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一种常用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组织队伍:根据火灾情况,组织一支队伍,队伍成员要熟悉火灾扑救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2)灭火源隔离:在火灾现场,首先要隔离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保证扑救工作的安全进行。
(3)水源组织:按照实际需要,组织灭火队员寻找和连接水源,确保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4)灭火行动:队员按照预定方案和灭火计划,进行依次扑救火灾,灭火器材和设备要得到充分利用。
(5)灭火后处理:在火灾扑灭后,应对残留火源进行处理,巩固灭火效果,防止复燃。
3. 垂直队列式扑救技术地下建筑火灾中,由于通风条件较差,火势容易向上蔓延,垂直队列式扑救是一种常用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切断上下通风道路:在火灾的垂直立面,要切断上下通风道路,防止火势的蔓延。
(2)组织救援队伍:根据火灾情况,组织一支救援队伍,队员要熟悉火灾扑救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3)灭火器材准备:准备垂直使用的灭火器材,如水带、气流消防器等,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4)垂直灭火行动:队员按照预定方案和灭火计划,进行依次扑救火灾,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要点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要点
(总结稿)
一、火灾特点:
1、地下温度高,容易造成火势蔓延;
2、烟雾浓,久聚不散;
3、疏散出口和排烟口在同一方向,给人员疏散带来不便;
4、纵身灭火人员容易迷失方向被困;
5、火场运送调用器材频繁,好远需要多次进入火场,增加危险性。
二、战术战法:
1、在接警途中合理安排车辆停靠;
2、选择上风方向出入口为灭火进攻通道,尽量选取楼梯式出口,将车辆进入的出入口作为疏散和排烟出口;
3、一定要携带救生照明线和热成像仪;
4、在地上地下350M电台间架设中转台;
5、用喷雾和支流水交替,达到排烟目的;
6、备齐足够的空呼气瓶,尽量使用9L或12L气瓶。
三、技术应用:
1、利用防火卷帘控制火势蔓延;
2、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3、必须启用地下排烟设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将导向绳绑在水枪手和搜救人员身上,不可单人进入火场;
2、更换气瓶一定要预留提前量,在搜救时要做好搜救标记;
3、注意破拆金属阻拦物的时候,一定要在喷雾水枪掩护下操作;
4、注意进攻路线上的货柜情况,防止倒塌阻塞撤退路线。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范本(2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范本1. 建立紧急疏散计划和指示标志在地下建筑中,火灾发生时疏散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建立紧急疏散计划并安装相应的指示标志对于有效地扑灭火灾非常重要。
2. 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结构的安全是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首要任务。
应采取措施确保建筑结构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不会倒塌或崩溃。
例如,根据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并采取防火措施以降低火势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3. 尽早发现并报警在地下建筑中,火灾通常会在外界知晓之前被发现。
因此,建立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至关重要。
应安装可靠的传感器,如烟雾报警器和温度探测器,以及紧急报警装置,如灭火器报警器,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4. 迅速启动灭火器和灭火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必须迅速启动灭火器和灭火系统,争取尽快将火势控制住。
操作人员应熟悉灭火器和灭火系统的使用方法,并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确保灭火器、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充分补给是非常重要的。
5. 实施适当的旁路疏散和隔离火灾发生时,人员必须尽快撤离火源区域,寻找安全出口。
同时,应当实施适当的旁路疏散和隔离措施,以防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例如,关闭门窗、门扉和通风设施,封堵漏水管道和电源线路等。
6. 防止烟雾蔓延和气体中毒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员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防止烟雾蔓延和气体中毒。
如关闭门窗以阻挡烟雾的进入、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阻挡有毒气体的吸入,并及时通风排烟以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积聚。
7. 协助消防队员进行灭火工作当消防队员到达现场时,应积极配合他们进行灭火工作。
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并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
在扑灭火灾的过程中,要密切配合消防队员的指挥和指导,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8. 进行事后总结和改进工作火灾的扑救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事后总结和改进工作。
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提高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2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和具有挑战性的火灾形式,由于地下环境的封闭性和有限的逃生通道,火灾的蔓延和人员疏散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和战术需要根据地下建筑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
以下是对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和战术的详细介绍。
1. 地下建筑消防设施和系统地下建筑应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系统,以便及时探测和报警,快速扑灭火灾。
常见的地下建筑消防设施和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识等。
这些设施和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对于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至关重要。
2. 定位和控制火灾源一旦发生地下建筑火灾,首要任务是迅速定位和控制火灾源。
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等,及时获取火灾信息并确定火源位置。
然后,立即采取控制火源的措施,如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电源、隔离可燃物等,以阻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3. 扑救火灾的适用技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时,可以采用以下适用技术来扑灭火灾:- 传统灭火器材:灭火器、灭火器车等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基础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小规模火灾。
- 定向水枪:地下消防车配备有定向水枪,可以有效地进行大范围的灭火作业。
同时,水枪可以通过定向喷射水雾降低温度,并起到控制烟气扩散的作用。
- 水幕帘:在逃生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水幕帘,可以有效地阻挡烟气和火焰进入通道,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
4. 疏散逃生战术在地下建筑火灾中,疏散逃生是确保人员安全的关键。
因此,合理的疏散逃生战术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疏散逃生战术:- 分区疏散:按照地下建筑的设计原则,将地下建筑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设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 逃生训练:定期进行地下建筑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人员对火灾疏散逃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包括使用逃生工具、逃生通道的熟悉程度等。
- 逃生指导: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广播、指示标识、应急照明等方式向人员提供逃生指导和信息,加强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行动。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2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处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及特殊环境使其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
一、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难度什么叫地下建筑?从消防的角度来看,凡在地面之下、地层内部建造的房屋(地下商场、停车库、医院、影剧院、旅馆、仓库、人防工程等)、隧道(汽车、火车、地铁,过江、过海、过山洞隧道)等,都可以笼统地称为地下建筑。
目前,地下建筑火灾仍是世界上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
大规模的地下建筑火灾,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地下建筑火灾为什么是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视线受阻。
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产生很浓的烟雾,而不会像地上建筑那样有80%的烟雾可以从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去,浓烟使能见度变得极低。
2.毒气弥漫。
地下建筑内本身就缺氧,如果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有毒气体含量增多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对人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
3.高温灼烤。
地下建筑失火后,如果燃烧的是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其产生的温度和气体火灾相比要低得多,但也高达800~1200℃,灼热的烟气在地下建筑内很难散出,使消防人员难以进入。
如果地下建筑内燃烧的是液化石油气,温度则高达xx℃以上,消防人员根本无法进入。
4.攻击困难。
地下建筑的出入口一般较少,而且内部通道弯曲狭窄,火情不明,使火场指挥员决策困难。
火灾情况下,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向外冒着高温烈焰和滚滚浓烟,水枪射流往往鞭长莫及或击不中火点,在这种情况下的攻击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奏效。
二、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战术与技术1.地下建筑火情侦察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和扑救其他地上建筑火灾作战程序是一样的,也需要首先进行详细的火情侦察。
可运用以下四种方法:——询问了解火场情况。
主要向刚从地下建筑出来的神智比较清醒的年轻人询问,询问的内容包括是否有人员被困,起火部位在哪里,燃烧物是什么,从而获取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第一手情报,便于正确决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与高层建筑、石油、化工、人员密集场所等火灾的扑救一同被视为现代火灾扑救领域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重研究的课题。
因此,熟悉地下工程、研究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提高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作战能力,已势在必行。
加强熟悉演练,掌握灭火主动权要有效地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必须建立一支灭火战斗力强的消防队伍,这支队伍除适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器材装备配备齐全外,消防指战员还必须具备地下建筑灭火的实战经验或经过模拟地下火灾条件下的锻炼。
从目前实际看,大多数消防官兵没有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经历和经验,只是进行了地下建筑火灾条件的模拟训练或演练,为扑救地下建筑火灾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在灭火实践上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完备的路数。
在当前消防队伍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经常性的熟悉地下建筑环境,在浓烟、黑暗条件下的地下模拟演练就更为重要。
消防指战员能基本了解地下建筑的基本结构,明确地下灭火战斗展开的动作要求,能熟悉操作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和其它器材,并能克服深入地下作战的恐惧感,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艰难复杂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正确地实施战斗行动,有效地控制火势,圆满完成救人灭火任务。
对于重要的地下建筑,辖区消防中队要在调查研究、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灭火预案。
这类单位的灭火救援,一般需投入的力量多、时间长、火情复杂、难度大,支队应制定诸中队参加的灭火救援预案,并根据灭火救援预案,经常开展实地演练或模拟训练,将灭火救援预案作为灭火救援指挥的重要依据。
地下建筑灭火战术演练,可进行某一方面、某一支力量或某一技术战术措施的专项演练,亦可组织多方面,多层次、多种力量、各项措施的合成演练。
在组织地下建筑火灾的演练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群众义务消防队伍的培训和参与演练。
义务消防组织是扑救地下建筑初起火灾的重要力量,他们熟悉本单位地下建筑的内部情况和消防设施,单位发生火灾时就在现场,是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救人的首批力量,为消防队伍到场灭火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措施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
随着住宅、商业的发展,城市用地紧缺,导致了地下空间开发增多,地铁、隧道、停车场、购物中心等都是在地下建造的。
这种建筑不但占地少,还能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
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的建筑结构本身的防火特性以及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火灾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着火了,后果会很严重。
因此,对地下空间建筑的火灾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进行消防管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下空间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措施一、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类型由于地下空间建筑结构的复杂性,造成了各种火灾事故,其中最常见的火灾类型有:场地火灾、隧道火灾、设备设施火灾。
从火灾成因来看,车辆火灾、设备故障、人为行为、施工火灾等是火灾的主要类型。
二、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特点(一)火势蔓延迅速,温度上升快普通地下空间建筑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由于建筑内部商品种类繁多,很多商品都是可燃性的。
另外,在地下空间里,人们还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
当发生火灾时,仓库里的物品和装修材料会作为火源,促使火势迅速扩散。
地下空间结构比较紧密,缝隙较小,一旦着火,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雾不能很快被排出。
当热积累加剧时,地下空间温度会迅速升高[1]。
(二)空间封闭,产生浓烟毒气重当大型的地下空间建筑物(例如商场)起火时,由于地下的安全通道和通风孔较少,所以烟雾很难排出。
大火的烟雾会在一个密闭的地方集中,使得它变得更加稠密。
另外,地下建筑的空间比较密闭,通风性能差,空间中的氧气会很快耗尽,使得大楼内的物品不能全部燃烧,同时也会增加空气中的烟雾。
一般情况下,有很多地下空间的商品都会起火,这些商品包括羊毛、棉花、化纤、大麻、塑料、橡胶、油漆、木材、聚合物等原材料。
在缺少氧的情况下,可燃材料不能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尤其是聚丙烯、泡沫、聚氨酯等,一旦发生火灾,会引起室内人员呼吸困难和昏迷,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2]0(三)人员疏散困难当发生火灾时,由于人员自身的生理、心理、消防知识和操作技巧的差异,加之对地下空间的构造不了解,会造成惊慌,从而导致不恰当的逃生方式,仓皇而逃,很多人更易受伤或被踩在脚下。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三篇)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处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及特殊环境使其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
一、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难度什么叫地下建筑?从消防的角度来看,凡在地面之下、地层内部建造的房屋(地下商场、停车库、医院、影剧院、旅馆、仓库、人防工程等)、隧道(汽车、火车、地铁,过江、过海、过山洞隧道)等,都可以笼统地称为地下建筑。
目前,地下建筑火灾仍是世界上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
大规模的地下建筑火灾,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地下建筑火灾为什么是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视线受阻。
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产生很浓的烟雾,而不会像地上建筑那样有80%的烟雾可以从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去,浓烟使能见度变得极低。
2.毒气弥漫。
地下建筑内本身就缺氧,如果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有毒气体含量增多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对人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
3.高温灼烤。
地下建筑失火后,如果燃烧的是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其产生的温度和气体火灾相比要低得多,但也高达800~1200℃,灼热的烟气在地下建筑内很难散出,使消防人员难以进入。
如果地下建筑内燃烧的是液化石油气,温度则高达xx℃以上,消防人员根本无法进入。
4.攻击困难。
地下建筑的出入口一般较少,而且内部通道弯曲狭窄,火情不明,使火场指挥员决策困难。
火灾情况下,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向外冒着高温烈焰和滚滚浓烟,水枪射流往往鞭长莫及或击不中火点,在这种情况下的攻击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奏效。
二、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战术与技术1.地下建筑火情侦察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和扑救其他地上建筑火灾作战程序是一样的,也需要首先进行详细的火情侦察。
可运用以下四种方法:——询问了解火场情况。
主要向刚从地下建筑出来的神智比较清醒的年轻人询问,询问的内容包括是否有人员被困,起火部位在哪里,燃烧物是什么,从而获取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第一手情报,便于正确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706-93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与高层建筑、石油、化工、人员密集场所等火灾的扑救一同被视为现代火灾扑救领域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重研究的课题。
因此,熟悉地下工程、研究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提高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作战能力,已势在必行。
加强熟悉演练,掌握灭火主动权
要有效地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必须建立一支灭火战斗力强的消防队伍,这支队伍除适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器材装备配备齐全外,消防指战员还必须具备地下建筑灭火的实战经验或经过模拟地下火灾条件下的锻炼。
从目前实际看,大多数消防官兵没有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经历和经验,只是进行了地下建筑火灾条件的模拟训练或演练,为扑救地下建筑火灾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在灭火实践上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完备
的路数。
在当前消防队伍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经常性的熟悉地下建筑环境,在浓烟、黑暗条件下的地下模拟演练就更为重要。
消防指战员能基本了解地下建筑的基本结构,明确地下灭火战斗展开的动作要求,能熟悉操作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和其它器材,并能克服深入地下作战的恐惧感,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艰难复杂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正确地实施战斗行动,有效地控制火势,圆满完成救人灭火任务。
对于重要的地下建筑,辖区消防中队要在调查研究、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灭火预案。
这类单位的灭火救援,一般需投入的力量多、时间长、火情复杂、难度大,支队应制定诸中队参加的灭火救援预案,并根据灭火救援预案,经常开展实地演练或模拟训练,将灭火救援预案作为灭火救援指挥的重要依据。
地下建筑灭火战术演练,可进行某一方面、某一支力量或某一技术战术措施的专项演练,亦可组织多方面,多层次、多种力量、各项措施的合成演练。
在组织地下
建筑火灾的演练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群众义务消防队伍的培训和参与演练。
义务消防组织是扑救地下建筑初起火灾的重要力量,他们熟悉本单位地下建筑的内部情况和消防设施,单位发生火灾时就在现场,是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救人的首批力量,为消防队伍到场灭火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要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的重点是结合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讲燃烧常识、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器具的使用、浓烟下救人与自救等基本知识、进行佩戴防毒面具在浓烟条件下展开行动的训练,并参加消防队伍组织的灭火救援演练,从而提高义务消防队伍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疏散救人与自救的基本素质。
二是消防通讯指挥联络系统的合练。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消防通讯联络非常困难,在灭火救援演练中、要把通讯联络作为组织指挥的重要性组成部分,力争做到有线、无线、音响信号、指令传递、安全绳与导向绳示警等联合。
使火场指挥部与前沿指挥所之间、
前沿指挥所与地下行动小组之间、地下各行动小组之间、地下行动小组各成员之间、以及指挥部与人防工程指挥系统等单位的通信畅通。
三是进攻中个人防护器材的技术运用。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与扑救地面常规火灾不同,进入地下的人员必须有效地实施个人安全防护,才能深入地下建筑执行救人与灭火任务。
灭火救援演练中,个人防护器材的技术运用十分重要性,要求每个进入地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齐全个人防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通讯、照明、破拆工具、导向绳、安全绳等。
必要时着隔热服、携带火源探测仪、气体检测仪等,战斗员的负重加大了救人和灭火的难度,对于提高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技术尤为重要。
反复侦察、及时掌握火场的确切情况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后,消防指点员不能象地上火灾侦察一样,可直接观察到火势情况。
指挥员应精心组织火情侦察,其侦察的重点是有无人员被困、通道情况和内部消防设施情况。
在侦察方法上应主要采取
询问知情者和深入内部侦察,询问的对象包括熟悉地下建筑情况的人员、起火后从地下撤出的人员,参加初起火灾扑救的人员、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等。
手段上应配备火源探测仪、气体检测仪,以使迅速查明火源的位置、地下的温度及烟雾的成分。
组织上应挑选有实战经验、身体健壮的人员、每个侦察小组一般有3人组成,对于较大的火场的侦察可组织几个侦察小组同时进行侦察,在深入内部侦查时,要指派熟悉地下建筑情况的人员做向导,同时要反复进行侦察直至火灾扑灭为止。
对于在侦察过程中发现的被困人员做及时抢救。
火场指挥员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要根据侦察的准确情况来采取,不能有半点含糊,在指挥上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有查明地下建筑内确实无人,才能采取高倍数泡沫灌注窒息、堵塞洞口等封闭灭火方法;只有确切查明地下建筑火灾所处的发展阶段,才能确定是否排烟或采用哪一种方式排烟。
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更需贯彻“救人第一”的指
导思想,要严密组织,积极抢救被困的人员。
1、在火灾补起时,地下建筑内较多人员正撤离,救援人员应迅速组织力量,进入建筑内引导疏散人员,要携带照明工具作为引导标志,指明疏散路张、并指派专人护送惊慌失措、神志不清的人员、最后仔细检查通道及建筑内各部位,止有人滞留。
2、当确知有少量人员没有撤离,且所在位置不清时,应组织侦察小组深入内部、在侦察中救人。
3、当焰火猛烈,有人员被封锁在某一部位,险情严重时,应组织若干作战小组,在充足水流的掩护下强攻救人。
4、在建筑面积大、结构复杂、被困人员多的情况下,应在加强消防救援力量的基础上,调集矿山救护队、防化部队、人防等专业救援力量、协同抢救被困人员。
科学组织排烟、提高排烟效果
烟雾是使被困人员死亡和逃生障碍的主要因素,增加了灭火救人战斗行动的难度。
适时组织排烟,能
提高视距,降低内部温度,尽快发现火源,缩短救人灭火时间。
1、使用固定排烟设备和空调设备排烟时,要充分利用防火或防烟分隔,不使浓烟流向火点以外的区域、造成第二烟区或火点,必要时设置水抢进行驱疏和稀释。
2、使用喷雾水枪排烟时,要选择与排烟口直接相通的通道,最好利用起火区的通道,必要时集中2至3支喷雾水枪推进排烟排热,排烟时可配合使用防火门、防火卷帘、提高排烟效果。
3、使用排烟车和送风机排烟时,送风风机设置在主风出口送风、主排烟风机设置在下风出口排烟、只有操作正确才能提高排烟效果。
4、使用高倍数泡沫排烟,应从没有阻力的出口应用,在喷射前先打开反向的出口或着火点前方出口,然后顺烟气流动方向喷射,使泡沫容易进入,烟雾排出。
封闭出口,窒息灭火
深入内部强攻灭火的方法很多,但在火场条件艰险,消防力量难以控制和消灭火势时,可采取窒息的灭火方法。
在采取封堵前,必须确定地下建筑内无人,氧化剂等物质,并停止通风系统的运转。
要尽量缩小被封闭的空间,缩短封闭时间。
应先封闭上风口,后封闭下风口。
有条件可向封闭区充灌惰性气体或高倍数泡沫,以冲淡燃烧区的含氧量并降温,辅助窒息灭火。
封堵时要留观测口,随时观察内部燃烧情况,在确认火势已熄灭开启封口前,要监测其含氧量,一般物质在含氧量低于15%时就不能发生燃烧。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