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详细版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989d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d.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地下建筑火灾是城市火灾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空气流通不畅、通风条件差,烟气无法及时排出,使得火灾蔓延速度快、烟雾浓度高、热量集中等特点,给火灾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扑灭地下建筑火灾,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
下面将从预防、应急措施、联动控制和消防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
一、预防措施1. 建筑设计:在地下建筑的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出入口、通道和安全间距,确保人员疏散的通畅性;同时,要考虑到地下空间的防火防烟分隔,并设置合适的防火门和疏散通道,以提高地下空间火灾的控制能力。
2. 防排烟系统:地下建筑必须配置完善的防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通道、排烟风机和自动控制装置等。
通过合理地配置排风口和新风口,可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将烟气排出,保持人员逃生的通路畅通。
3. 检测与报警系统:地下建筑应配置可靠的火灾检测与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发出警报,以便人员及时疏散和消防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扑救。
二、应急措施1. 疏散逃生:在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首先要确保人员的疏散逃生,根据火灾的情况,迅速组织人员沿疏散通道有序撤离。
疏散时应注意避免人员拥挤和踩踏,并且不能回头返回火灾现场。
2. 隔离封闭:在火灾发生后,应尽快切断火灾现场与外界的联系,关闭门窗,封闭通道,以减少火势蔓延速度。
同时,也要保持空气通畅,确保逃生通道不被烟气阻塞。
3. 使用消防器材:地下建筑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消防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当火灾发生时,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尽量将火势控制在小范围内。
三、联动控制1. 自动灭火系统:地下建筑应配置自动灭火系统,利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火灾、报警,并进行自动喷水灭火,有效降低火灾的蔓延速度。
2. 视频监控系统:地下建筑应配备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监控画面判断火灾的情况,并通过联动控制中心进行指挥和调度,快速指导消防人员进行扑救。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7381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6.png)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火灾事故特征移动高升枢纽设有大型地下停车场,共有停车位XX个,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火灾发展快。
受内部各类电气线路管道遍布四方,加上排风机的作用,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烟雾蔓延迅速,加上内部通道复杂,蔓延途径多,火势发展蔓延极快,导致火灾初起阶段很短。
如不能及时控制,火势很快进入猛烈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烟火将充满整个地下空间。
(2)高温高热,浓烟毒雾,火灾扑救困难。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浓烟大,毒气强,环境温度高,火势蔓延十分复杂,安全出入口被烟火阻断后难以开展灭火。
起火房间温度上升快,短时间内就能达到800-900°C,内部高温毒雾,通道曲折狭窄,烟气遮挡视线等一些因素导致消防器材装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对应急人员的体力、意志力更是极大考验。
1.2应急人员与职责火情发现人员:初期火灾的扑灭,向应急响应接警中心报警。
应急响应接警中心值班保安:确认火情,向应急工作小组报告火情;组织灭火。
应急工作小组或总值班室(非正常上班时间):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和向“119”报警、指挥灭火和疏散。
义务消防队员、保安:组织灭火和人员疏散。
1.3应急处置:⑴现场人员发现火情后,应迅速向应急响应接警中心报告。
同时根据着火物质的情况和火情的大小就近选择相应的灭火器扑灭火灾。
如果是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⑵应急响应接警中心值班人员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派人赶赴火警现场确认火情。
经确认火情后,如火情不能得到控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应立即向应急工作小组或应急响应接警中心报告,并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其他在场人员利用灭火器材扑救,同时尽可能通知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转移车辆。
应急工作小组或总值班室(非正常上班时间)在接到火情信息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电话“119”进行报警。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4a5d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d.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下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地下建筑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通道、地下隧道等。
然而,地下建筑的火灾风险也相应增加,给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掌握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方法。
一、火灾警报和疏散在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中,首先要确保火灾被及时发现。
因此,在地下建筑中应安装火灾探测器、报警器等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行。
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备将发出警报,提醒人们注意火灾的存在。
同时,地下建筑应设置火灾疏散通道,这些通道应宽敞、明亮,且不被障碍物阻挡。
此外,在地下建筑中设置标志指示火灾疏散通道的位置,并定期组织火灾疏散演练,以提高人们的火灾疏散意识。
二、灭火器和消防栓的使用灭火器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常用工具之一。
在地下建筑中设置灭火器,并保持其正常运作是非常重要的。
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迅速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阻止火势发展。
同时,在地下建筑的消防栓楼层设置消防器材,如消防水带和消防栓等,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消防栓的设置应明确标示,并与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供水。
三、防烟和通风设备的运作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雾是人们逃生的主要障碍和威胁之一。
因此,在地下建筑中应设置防烟能力较强的防烟门和防烟窗,以减少烟雾向逃生通道传播的可能性。
此外,地下建筑也应设置通风设备,以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
这些设备在火灾中能够将烟雾排除,提供正常的通风条件,减少烟雾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四、泡沫灭火系统的运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泡沫灭火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消防设备之一。
泡沫灭火系统通过喷洒泡沫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将火灾区域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
这层保护膜能有效隔绝氧气供应,阻止火势扩大。
同时,泡沫灭火剂也能在涵盖火灾区域的同时冷却周围物体,降低火源燃烧温度。
因此,在地下建筑中设置泡沫灭火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火势,防止火灾的蔓延。
如何正确处理火灾中的地下建筑火灾
![如何正确处理火灾中的地下建筑火灾](https://img.taocdn.com/s3/m/ef0aad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9.png)
如何正确处理火灾中的地下建筑火灾火灾是一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而地下建筑火灾由于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排烟通风困难等特点,使得灭火和疏散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保障火灾中地下建筑的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最小化,正确处理地下建筑火灾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火灾、火灾发生时的应对策略以及应急疏散等方面阐述如何正确处理火灾中的地下建筑火灾。
一、预防火灾1.确保安全电气设备地下建筑火灾的发生与不合格电气设备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在地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择和安装电气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地下建筑火灾的化学物质和燃烧物质较多,为了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将其合理设置在易燃易爆物质附近,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3.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地下建筑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提高火灾的危害性和防范意识,教导人们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火源,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火灾发生时的应对策略1.立即报警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首先要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提供准确的火灾地点和简要的火情描述。
等待消防人员的及时救援。
2.尽快疏散人员在地下建筑火灾中,烟雾会对人们的视线和呼吸造成影响,因此在遇到火灾时,人们应尽快向疏散通道方向移动,并遵守有效的疏散指示。
避免使用电梯,以免被困。
3.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在火灾初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手提式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注意自身安全,合理选择灭火器的使用方式和时间。
4.保持通风口畅通由于地下建筑的通风困难,火灾情况下,烟雾会迅速充斥整个空间,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火灾发生时,尽可能保持通风口畅通,通过天窗或通风设备进行排烟,以提供洁净的空气供人们疏散逃生。
三、应急疏散1.按照疏散计划行动地下建筑火灾疏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提前制定疏散计划,并进行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应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计划进行行动,避免踩踏和拥堵。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三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cdd1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c.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一)建筑的防火防烟分区及分割防火分区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割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防火分割就是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
防烟分区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500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空间。
为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任意流动,需要利用一些设备把防火分区划分为若干个防烟空间,再利用区内的排烟口把烟排除。
常用的防排烟设备由挡烟垂壁、排烟口和管道式机械排烟系统。
(二)典型建筑火灾的防治基本原则与救援技术1.人员密集场所影院火灾防治对策:(1)进入影剧院、礼堂内部灭火的人员,要时刻注意房盖、吊灯有无塌落的迹象。
吊灯掉落时间一般在起火后15~20min.(2)为了防止屋盖等塌陷伤人,水枪阵地设置应避开观众厅和舞台中央部位。
(3)登高灭火人员,要注意防止发生滑落事故;在前沿灭火和深入内部侦察、救火的消防人员,要搞好防护工作。
(4)为了防止被救人员重返火场造成重复救人或人员伤亡,应制止一切非战斗人员进入现场。
(5)关键水枪阵地的设置应同步完成。
避免力量部署失调,出现空档,而造成火势流窜。
(6)夜间影剧院发生火灾要注意火场照明。
2.扑救地下建筑的基本方法(1)利用固定设备。
(2)深入地下近战。
(3)地面喷射灭火。
(4)封闭窒息火焰。
(5)采取排烟措施。
3.地下建筑的人员逃生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面积有限,排烟口也不会正好在起火处的垂直方向,加上人们在生疏的地方对自己处的位置和方向也不易分辨,又怕被烟和火围困,就会十分恐慌。
这时,请不要惊慌,除了冷静地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时,趁着烟较少的时候,沿着烟扩散的方向走,就会知道出口的方向;或跟着人群走,也会知道出口方向。
如果地下已经充满了烟,应尽快把身体移向墙壁,哪怕周围一片黑暗,也要用手摸着墙壁俯着身体走向出口处。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f078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f.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特殊的火灾形式,由于地下建筑的特殊环境,火灾的扑救技术和战术与普通建筑有所不同。
以下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一、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1. 人员疏散和逃生技术:地下建筑火灾时,人员疏散是最重要的一环。
地下建筑通常有复杂的结构,病房名称/号码可能迷失方向,容易造成人员迷失,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应事先为地下建筑设置疏散通道,增设逃生标志,逃生通道的照明应采用非常规电源,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不会熄灭。
2. 应急通风技术:地下建筑系统往往缺乏自然通风条件,一旦发生火灾,烟雾迅速弥漫,给扑救带来困难。
因此,需要利用应急通风系统进行烟雾控制,向火灾区域供给新鲜空气,减小烟雾蔓延。
3. 水源供给技术:地下建筑消防水源难以获得,通常需要通过引水设备从地面供水。
因此,在地下建筑中设置固定式或流动式水枪,以便在火灾时及时供水灭火,同时应注意维护水源供给的通畅性。
4. 火灾扑救器材: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采用的器材应考虑到特殊环境的要求。
例如,应选择适合在封闭空间内使用的灭火剂,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如二氧化碳灭火剂、水雾灭火系统等。
5. 积极防控技术:在地下建筑中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监控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火灾情况,及时报警和控制火灾。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提前发现潜在的隐患并进行处理。
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战术1. 初期扑灭战术:地下建筑火灾爆发时,首先要迅速发现、报警并组织人员进行初期扑救。
通过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争取在火势扩大之前将火灾扑灭。
2. 阻断火势蔓延战术:地下建筑火灾常常出现浓烟和高温环境,所以要采取措施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可以通过关门、封闭通风管道、封堵通道等方式将火势局限在一个区域,以便灭火部队在局部区域内进行灭火。
3. 落水掩护战术:地下建筑火灾中,如果被困人员无法通过逃生通道逃离,可以选择跳入水体中等待救援。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模版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d888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a.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模版一、引言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的灾难,对于扑救人员来说,需要掌握专业的技术和有效的战术模版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本文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模版,旨在提高扑救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1. 排烟与逃生在地下建筑火灾中,烟雾是致命的杀手,人员排烟与逃生至关重要。
扑救人员需要掌握以下技术:(1)迅速开启通风设备,增加通风量,减少烟雾扩散。
可以利用排烟风机、排烟通风管道等设备将烟雾排出地下室。
(2)合理安排人员逃生通道,在火场周围设置明确的逃生标志,方便被困人员找到安全通道。
2. 灭火器材的选择与使用(1)干粉灭火器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常用的装备之一,适用于电器火灾、燃烧液体等。
使用时,应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且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道,以免吸入灭火剂。
(2)泡沫灭火器适用于燃烧液体火灾,与干粉灭火器相比,泡沫灭火器具有更好的灭火效果。
使用时应瞄准火源,从距离火源1-2米处喷射泡沫。
3. 灭火途径的选择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选择合适的灭火途径至关重要。
扑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灭火:(1)直接灭火。
选择最近的逆风面对火源进行灭火,使用手持灭火器进行直接扑灭。
(2)间接灭火。
当火源无法直接灭火时,可以在火源周围进行间接灭火,如使用水喷雾、泡沫剂等对火源周围进行覆盖,以降低温度。
4. 火灾蔓延控制地下建筑火灾的蔓延速度快,扑救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火势的蔓延,确保火灾不会蔓延至其他区域。
可以采取以下技术:(1)设置临时隔离带。
在火源周围设置临时隔离带,以阻止火势蔓延。
(2)切断火源。
对于无法扑灭的大型火源,可以采取切断火源的措施,如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
三、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战术模版1.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战术模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认火灾点。
通过调查、目视或者报警系统确定火灾点,以便快速定位火场。
(2)营救被困人员。
在第一时间救出被困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预案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bedf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5.png)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预案地下建筑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时,烟火极易蔓延扩大,扑救和疏散都将极为困难,为此,特制订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
指导思想“救人第一”和“准确快速打近战”,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内部灭火设施,以内攻为主,迅速将火扑灭。
火灾特点(一)起火点隐蔽发生火灾时,烟雾很快充满地下空间,深入地下的侦察人员视线不清,加之通道曲折、狭窄,起火点难以发现。
(二)烟雾浓,久聚不散1、可燃物质多,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发烟量大、烟雾浓。
2、出入口少,空气流通受阻,烟雾集聚不散。
(三)高温增压,易造成火势蔓延地下压力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烟气在压力作用下向四周迅速扩散,加热可燃物使其达到着火点,加快蔓延速度。
(四)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1、发生火灾时大量被困人员惊慌、拥挤、过分集中在出入口处,易造成人员伤亡。
2、浓烟、毒气等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
(五)灭火救援难度大1、浓烟、毒气弥漫,进攻人员视线、呼吸受到限制,深入地下进攻艰难。
2、通道曲折狭窄、水枪射流受角度影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扑救时间长。
3、火场通讯联络困难,指挥员不能及时掌握情况。
指挥机构灭火救援指挥部1.在院领导和区公安局指挥部署下,负责灭火救援作战的指挥工作;2.接受上级任务,部署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
3.检查落实各项灭火救援准备工作;4.负责消防部队参加灭火救援工作情况的收集整理;5、按照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灭火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内部固定灭火设施,坚持自救与外援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疏散抢救人员,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灭火战术要点1、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
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进行。
2、确定救人进攻突破口。
通常应选择在烟雾较少或进风口处。
3、多点内攻,逐段消灭火灾。
从多处入口深入燃烧区,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和移动装备有效地实施内攻。
适时放下防火卷帘建立防火分区,启动固定、移动排烟设施,掩护内攻,消灭火灾。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035d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2.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与扑救措施一、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地下建筑是指在地下20米以上,地面以下的建筑,多为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车站和地下隧道。
而地下建筑的特点,相对于地上建筑有所不同。
1、供氧不足地下建筑常常处于密闭状态,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供氧不足,这是地下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
所以地下建筑内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往往非常猛烈,且难以控制。
2、人员进出困难地下建筑存在口径小、供电不足、地质问题等不利于人员进出的特点,救援人员在短时间内难以赶到现场,使得扑救火灾变得非常困难。
3、建筑结构限制地下建筑的建筑结构规律与地上建筑相差也较大,常常为多层结构,且地下建筑设施复杂,火灾发生后,烟气排放、人员疏散和消防设施的实施也多受到限制。
二、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措施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高难度的火灾类型,以极大的难度以及危险性著称。
下面主要介绍一些扑救措施。
1、全天候监测地下建筑必须设置消防监测装置,全天监测地下建筑内的温度和烟雾,并配备报警系统,一旦发现火情就能及时报警。
2、合理设置逃生通道设置科学、合理的逃生通道及安全疏散路线,确保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
3、配备现代化消防设备地下建筑应该配备适用于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如水枪、消防栓等,确保消防设施的顺畅。
4、加强防火材料使用地下建筑应采用更加环保、不易燃的防火材料,并且在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防火设施和消防通道的设计。
5、提高消防人员应急处理能力消防人员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并学会针对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扑救措施,以提高他们在地下建筑火灾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地下建筑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火灾难度较高。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扑救方案,准确判断火情,才能达到救援和拯救人员、财产的目的。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https://img.taocdn.com/s3/m/2fa1a0e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2.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相对于地面建筑来说更加复杂和危险,因为通风不畅、出口有限、烟气易积聚等因素使得火灾的蔓延速度更快,燃烧温度更高。
因此,对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和战术,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1. 灭火技术:(1) 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常用的灭火器材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水雾灭火器。
根据火灾的类型和大小,选择适合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2) 防止燃烧物扩散:火灾现场应尽量关闭或封堵与火源相连的通风孔、进出口等通道,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可以通过喷洒水雾等方式降低火灾现场的温度,减少火势的蔓延。
(3) 使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可以通过使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例如可以使用水雾灭火器或水带进行水雾喷洒灭火,有效降低火源温度并增加热量吸收。
2. 疏散与逃生技术:(1) 定期演练疏散计划: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往往容易导致烟雾积聚,影响人员的疏散和逃生。
因此,地下建筑应制定疏散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和疏散程序,并对逃生通道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提供应急逃生通道:地下建筑应设置应急逃生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后迅速安全地撤离。
逃生通道应具备足够的宽度和疏散能力,同时应定期检查通道是否畅通,并在通道周围设置明显的标识。
(3) 利用逃生工具: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由于出口有限,人员可能需要借助逃生工具进行逃生。
逃生工具可以包括防烟面具、防火绳索等,使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3. 管理与应急措施:(1) 强化安全管理: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关键是预防,因此,必须加强地下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火灾隐患的排查和处理、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加强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等。
(2) 建立应急预案:地下建筑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程序、疏散程序、灭火程序等,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措施。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6de8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0.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特殊的火灾事故,由于地下环境的特殊性,火灾扑救方法与地面建筑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方法,希望对应急救援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1. 灭火器的使用:地下建筑火灾早期,可使用手持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首先,确定火源位置和火势大小,确认灭火器使用的有效范围。
通常,治安火灾一般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
操作时,应远离烟气和明火,在适当的距离内,射程一般为3-5米,沿着风向方向喷射灭火器。
2. 喷淋系统的使用:地下建筑常常配备了自动喷淋系统,可自动启动或由人工操作启动。
当火灾发生时,喷淋系统应及时运行。
喷淋系统能够控制火势的蔓延,减少烟雾和热量的释放。
同时,喷淋系统还可以降低火场温度,并提供灭火水源。
在使用喷淋系统扑灭火源时,应注意不要直接喷射烟雾和明火,并保持喷淋系统通畅。
3. 疏散通道、防烟门和防烟帘的使用:地下建筑应当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从火场撤离。
同时,疏散通道、防烟门和防烟帘可阻止火势和烟雾扩散,提供安全的逃生通道。
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应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并避免乘坐电梯。
如果通道被烟雾封锁,可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墙壁摸索前进。
4. 呼吸器和防护服的使用:由于地下建筑火灾通常伴随着浓烟和有毒气体的产生,应急救援人员在进入火场扑救时应佩戴呼吸器和防护服。
呼吸器能够提供新鲜空气,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和浓烟。
防护服可以阻隔火焰和高温,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在使用呼吸器时,应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5. 通风和排烟: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应尽快进行通风和排烟,以降低火场温度和浓度。
通风可增加新鲜空气的供应,排烟可减少烟雾的覆盖面积。
在进行通风和排烟时,应根据火势和风向选择合适的通风口,并避免火势蔓延。
6. 灭火水炮和泡沫灭火系统的使用:对于大型地下建筑火灾,可以使用消防水炮和泡沫灭火系统进行扑救。
消防水炮具有远射程、大水量的特点,可快速扑灭大面积的明火。
地下建筑灭火救援方案
![地下建筑灭火救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ac4b0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e.png)
地下建筑灭火救援方案一、前言。
地下建筑要是着了火,那可就像在地下迷宫里打一场硬仗。
不过别怕,咱们得有个靠谱的灭火救援方案,就像玩游戏得有攻略一样。
二、地下建筑火灾特点。
1. 烟大得像妖怪出洞。
地下建筑一旦着火,那烟可不得了。
它没处跑,就像在一个大闷罐子里,很快就会充满整个空间。
而且烟还特别浓,黑得像锅底灰,能见度极低,消防员进去就像进了迷雾森林,啥也看不见。
2. 疏散难如登天。
这里边的人想跑出去可不容易,通道可能又窄又复杂,就像迷宫一样。
而且大家在慌乱中很容易迷路,就像小蚂蚁在错综复杂的地道里乱撞。
三、救援前准备。
1. 超级情报收集。
得先把地下建筑的图纸找来,看看哪里是通道,哪里是机房,就像提前看了宝藏地图一样。
还要了解里边有多少人,有没有危险物品,这就好比在打仗前先摸清敌人的底细。
2. 精良装备出马。
消防员得穿上防火隔热的装备,带上空气呼吸器,这就像超级英雄的战衣一样。
还要准备好照明设备,那种特别亮的,能把黑暗照得像白天一样。
另外,大功率的抽水设备可不能少,因为灭火没水可不行。
四、灭火救援行动。
1. 人员疏散大作战。
(1)先在外边拉警报,大声喊,告诉里边的人着火了,让他们别慌,朝着有光亮的地方跑。
就像给他们指了一条生路一样。
(2)然后消防员分成小组,从不同入口进去找人。
一边找一边喊,“有人吗?我们来救你们啦!”就像在黑暗里寻找迷路的小伙伴。
遇到被困人员,要组织好他们,一个拉着一个,像小火车一样朝着出口走。
2. 灭火强攻。
(1)找到火源是关键。
如果烟太大,就用热成像仪来找,这个小仪器可厉害啦,能透过浓烟看到哪里最热,那大概率就是火源所在地。
(2)朝着火源喷水或者喷灭火剂。
要是火势小,就像用水枪给它来个突然袭击,把它一下子浇灭。
要是火势大,就得用各种战术,比如从不同方向同时进攻,让火无处可逃。
五、安全保障。
1. 消防员的安全。
消防员在里边要时刻保持联系,互相照应。
就像在战场上的战友一样,有什么危险要赶紧说。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f04c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1.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一、火源控制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首要任务是尽快控制和消除火源,阻止火势的蔓延。
对于小型地下建筑火灾,可以通过使用灭火器将火源扑灭。
对于大型火灾,可以使用消防栓、消防水源进行灭火。
同时,要及时切断电源、气源等供应,以防止引发二次灾害。
二、疏散与救援地下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火灾疏散与救援工作较为困难。
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迅速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同时使用广播、喇叭等设备进行紧急疏散通告。
在地下建筑内设置明显标识和应急出口指示标志,以方便被困人员疏散。
同时,地下建筑应设置多个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迅速逃生。
对于火灾中被困的人员,应尽快进行救援,并使用适当的救援装备和器材。
三、烟雾控制地下建筑火灾中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容易对人员和救援工作造成威胁。
因此,烟雾控制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通过设置烟雾排烟系统、人工排烟等措施,尽量减少烟雾的积聚。
使用通风设备进行适当通风,减少烟雾对人员呼吸系统的危害。
四、灭火装备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需要使用适当的灭火装备。
由于地下建筑空间较为狭小,消防人员无法将大型灭火设备直接带入火灾现场。
因此,适当增加灭火器的配置数量,放置在地下建筑的重要位置,确保可及时进行灭火。
此外,还可以在地下建筑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设备,及时进行火灾扑灭。
五、消防巡查与维护地下建筑火灾的防范工作不仅仅是发生火灾时的扑救,在平时的消防巡查和维护工作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地下建筑应加强消防设备的巡查与维护,定期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器是否正常,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等。
消防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火灾隐患,有效预防地下建筑火灾的发生。
六、专业培训与预案制定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因此,对消防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十分重要。
消防人员应掌握地下建筑火灾的特殊扑救技术,包括疏散、救援、灭火等方面的技能。
同时,地下建筑应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消防人员的任务分工和行动流程,提高扑救效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2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225f4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4.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和具有挑战性的火灾形式,由于地下环境的封闭性和有限的逃生通道,火灾的蔓延和人员疏散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和战术需要根据地下建筑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
以下是对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和战术的详细介绍。
1. 地下建筑消防设施和系统地下建筑应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系统,以便及时探测和报警,快速扑灭火灾。
常见的地下建筑消防设施和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识等。
这些设施和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对于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至关重要。
2. 定位和控制火灾源一旦发生地下建筑火灾,首要任务是迅速定位和控制火灾源。
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等,及时获取火灾信息并确定火源位置。
然后,立即采取控制火源的措施,如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电源、隔离可燃物等,以阻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3. 扑救火灾的适用技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时,可以采用以下适用技术来扑灭火灾:- 传统灭火器材:灭火器、灭火器车等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基础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小规模火灾。
- 定向水枪:地下消防车配备有定向水枪,可以有效地进行大范围的灭火作业。
同时,水枪可以通过定向喷射水雾降低温度,并起到控制烟气扩散的作用。
- 水幕帘:在逃生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水幕帘,可以有效地阻挡烟气和火焰进入通道,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
4. 疏散逃生战术在地下建筑火灾中,疏散逃生是确保人员安全的关键。
因此,合理的疏散逃生战术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疏散逃生战术:- 分区疏散:按照地下建筑的设计原则,将地下建筑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设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 逃生训练:定期进行地下建筑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人员对火灾疏散逃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包括使用逃生工具、逃生通道的熟悉程度等。
- 逃生指导: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广播、指示标识、应急照明等方式向人员提供逃生指导和信息,加强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行动。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8b91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b.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灾害,其扑救技术和战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和战术,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
一、火灾扑救技术1. 灭火器使用技术地下建筑火灾的早期火灾扑灭阶段,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灭火器的选择应根据火灾情况和实际需求,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在使用灭火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正确使用灭火器:按照灭火器上的指示,正确地使用灭火器,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距离。
(2)稳定呼吸:在使用灭火器时,要保持冷静,稳定呼吸,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3)喷射方向:喷射灭火剂时,要将喷射口对准火灾源,尽量使用直线喷射,以提高灭火效果。
2. 水平队列式扑救技术水平队列式扑救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一种常用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组织队伍:根据火灾情况,组织一支队伍,队伍成员要熟悉火灾扑救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2)灭火源隔离:在火灾现场,首先要隔离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保证扑救工作的安全进行。
(3)水源组织:按照实际需要,组织灭火队员寻找和连接水源,确保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4)灭火行动:队员按照预定方案和灭火计划,进行依次扑救火灾,灭火器材和设备要得到充分利用。
(5)灭火后处理:在火灾扑灭后,应对残留火源进行处理,巩固灭火效果,防止复燃。
3. 垂直队列式扑救技术地下建筑火灾中,由于通风条件较差,火势容易向上蔓延,垂直队列式扑救是一种常用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切断上下通风道路:在火灾的垂直立面,要切断上下通风道路,防止火势的蔓延。
(2)组织救援队伍:根据火灾情况,组织一支救援队伍,队员要熟悉火灾扑救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3)灭火器材准备:准备垂直使用的灭火器材,如水带、气流消防器等,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4)垂直灭火行动:队员按照预定方案和灭火计划,进行依次扑救火灾,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三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e44d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4.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和战术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特殊而危险的火灾形式,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良、逃生困难等特点,给火灾扑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加强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和战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和减少火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下建筑火灾特点1.空间狭小:地下建筑空间通常相对狭小,导致火灾扑救人员行动受限,无法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和行动自由。
2.通风不良:地下建筑通常缺乏良好的通风系统,烟雾可以迅速积聚并扩散到整个空间,阻碍人员的视线和行动。
3.有害气体浓度高:地下建筑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4.逃生困难:由于地下建筑多为封闭空间,逃生路径有限且复杂,人员逃生受阻,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1.火灾预防和控制:加强地下建筑火灾的预防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设施设备和防火措施,提升消防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火灾预警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2.火灾定位和报警:地下建筑应配备火灾监测设备和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探测到火灾并发出警报,实现对火灾源地的准确定位,从而迅速进行灭火救援。
3.火灾隔离和控制:及时采取措施将火源隔离,关闭相关通风设备,切断燃气供应,阻止火势蔓延和烟雾扩散,减少火灾面积和蔓延速度。
4.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地下建筑应配备各种类型的灭火器材,包括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水带等。
同时,根据具体火情采用合适的灭火方法,如喷水、喷射剂、泡沫灭火剂等。
5.烟雾控制和排烟:地下建筑火灾产生大量烟雾,严重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工作。
因此,应配备有效的排烟系统和烟雾防护设施,迅速控制烟雾扩散,确保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6.人员逃生和救援:对于地下建筑火灾来说,有效的人员逃生和救援是至关重要的。
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逃生通道和应急照明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计划和逃生路线,培训人员相应的逃生技能和应对措施。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本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8a659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1.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本地下建筑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扑救地下建筑火灾需要采用一系列特殊的技术和战术。
本文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技术和战术范本,以提供参考。
一、建筑物内部巡查与控制1. 提前规划逃生通道和安装应急照明设备:对于地下建筑物来说,特别需要规划逃生通道并安装应急照明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可靠的逃生通道和照明条件。
2. 定期进行防火巡查与隐患排查:地下建筑物内常存在各种易燃物品和火灾隐患,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防火巡查与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
3. 建立火灾报警系统: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往往很难被第一时间发现,因此需要建立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热感应探测器等设备,提高火警发现的速度。
4. 控制火源和燃料:在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时,需要首先确定火源和燃料,采取措施将其控制住,避免火势蔓延。
二、火灾扑救技术1. 救援措施:(1)人员疏散和营救:地下建筑火灾时,首要考虑的是人员的安全,需要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和营救。
在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秩序,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2)火灾初期扑救:在火灾初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对火源进行扑灭。
可以使用灭火器、灭火器车等设备进行扑灭,但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2. 病员救护:(1)地下建筑火灾时,往往存在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容易导致人员呼吸困难和中毒。
因此,需要注意对病员的救护工作,可使用呼吸器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救护。
(2)在疏散过程中,需要对病员进行分类救护,优先救护无法自行疏散的病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3. 补充水源: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需要设立相应的水源供应系统。
可以利用地下建筑物内部的消火栓、水泵和消防设备等,确保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4. 高压水枪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往往火势较大,烟雾密集,因此需要采用高压水枪进行扑救。
高压水枪可以迅速将大量水雾喷洒到火源上,降低火灾热量和扑灭燃烧物。
5. 硬管队使用技巧:地下建筑火灾扑灭时常会涉及到硬管队技巧的应用。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模版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2e10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1.png)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模版一、了解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地下建筑火灾具有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等特点,因此在扑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
二、组织人员和装备1. 确定指挥人员和灭火小组成员:指挥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火灾扑救经验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可以根据火情状况灵活调度灭火人员。
2. 配备专用装备: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需要特殊的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确保灭火人员安全的同时,提高扑救效率。
3. 制定通讯方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需要及时沟通和协调,因此需要制定通讯方案,确保指挥与执行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适时疏散人员1. 遇到火灾情况,首先要保证人员安全,迅速启动避难疏散计划。
2. 利用地下建筑内部的疏散通道,引导人员迅速有序地离开火灾现场。
3. 如有必要,使用喇叭、警报器等设备,提醒人员及时疏散。
四、与其他救援机构合作1. 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与其他救援机构的合作非常重要。
2. 与当地消防部门、医疗救援单位和警察等相关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协同行动,共同抢救被困人员和控制火势。
3. 在实施救援行动时,遵守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原则,确保各单位之间有效沟通,减少救援效率的损失。
五、火灾扑救的具体方法1. 确定火灾源:通过对火灾现场进行初步勘测,确定火灾源,为后续的扑救工作提供指导。
2. 切断火源供应:对于地下建筑火灾,如果能够切断火灾的供氧或供电源,可以有效遏制火势的蔓延。
3. 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地下建筑火灾的灭火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a)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工具,可以用于扑灭起初阶段的火焰。
b) 扑灭用水:对于石油类火灾,可以使用适量的水进行扑灭,但需要注意水与油混合可能产生爆炸的危险。
c) 霧炮扑灭:对于面积较大的火灾,可以利用霧炮进行大范围的灭火。
d) 利用灭火系统:地下建筑常常配备有自动灭火系统,可以通过触发灭火系统来控制火势。
e) 利用特殊灭火器材: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也可以使用 CO2灭火器、氮气灭火器等特殊灭火工具。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三篇)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0c823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e.png)
2024年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处于地面以下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及特殊环境使其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
一、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难度什么叫地下建筑?从消防的角度来看,凡在地面之下、地层内部建造的房屋(地下商场、停车库、医院、影剧院、旅馆、仓库、人防工程等)、隧道(汽车、火车、地铁,过江、过海、过山洞隧道)等,都可以笼统地称为地下建筑。
目前,地下建筑火灾仍是世界上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
大规模的地下建筑火灾,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地下建筑火灾为什么是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视线受阻。
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产生很浓的烟雾,而不会像地上建筑那样有80%的烟雾可以从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去,浓烟使能见度变得极低。
2.毒气弥漫。
地下建筑内本身就缺氧,如果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有毒气体含量增多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对人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
3.高温灼烤。
地下建筑失火后,如果燃烧的是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其产生的温度和气体火灾相比要低得多,但也高达800~1200℃,灼热的烟气在地下建筑内很难散出,使消防人员难以进入。
如果地下建筑内燃烧的是液化石油气,温度则高达xx℃以上,消防人员根本无法进入。
4.攻击困难。
地下建筑的出入口一般较少,而且内部通道弯曲狭窄,火情不明,使火场指挥员决策困难。
火灾情况下,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向外冒着高温烈焰和滚滚浓烟,水枪射流往往鞭长莫及或击不中火点,在这种情况下的攻击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奏效。
二、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战术与技术1.地下建筑火情侦察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和扑救其他地上建筑火灾作战程序是一样的,也需要首先进行详细的火情侦察。
可运用以下四种方法:——询问了解火场情况。
主要向刚从地下建筑出来的神智比较清醒的年轻人询问,询问的内容包括是否有人员被困,起火部位在哪里,燃烧物是什么,从而获取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第一手情报,便于正确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260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详
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与高层建筑、石油、化工、人员密集场所等火灾的扑救一同被视为现代火灾扑救领域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重研究的课题。
因此,熟悉地下工程、研究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提高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作战能力,已势在必行。
加强熟悉演练,掌握灭火主动权
要有效地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必须建立一支灭火战斗力强的消防队伍,这支队伍除适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器材装备配备齐全外,消防指战员还必须具备地下建筑灭火的实战经验或经过模拟地下火灾条件下的锻炼。
从目前实际看,大多数消防官兵没有扑救地
下建筑火灾的经历和经验,只是进行了地下建筑火灾条件的模拟训练或演练,为扑救地下建筑火灾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在灭火实践上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完备的路数。
在当前消防队伍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经常性的熟悉地下建筑环境,在浓烟、黑暗条件下的地下模拟演练就更为重要。
消防指战员能基本了解地下建筑的基本结构,明确地下灭火战斗展开的动作要求,能熟悉操作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和其它器材,并能克服深入地下作战的恐惧感,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艰难复杂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正确地实施战斗行动,有效地控制火势,圆满完成救人灭火任务。
对于重要的地下建筑,辖区消防中队要在调查研究、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灭火预案。
这类单位的灭火救援,一般需投入的力量多、时间长、火情复
杂、难度大,支队应制定诸中队参加的灭火救援预案,并根据灭火救援预案,经常开展实地演练或模拟训练,将灭火救援预案作为灭火救援指挥的重要依据。
地下建筑灭火战术演练,可进行某一方面、某一支力量或某一技术战术措施的专项演练,亦可组织多方面,多层次、多种力量、各项措施的合成演练。
在组织地下建筑火灾的演练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群众义务消防队伍的培训和参与演练。
义务消防组织是扑救地下建筑初起火灾的重要力量,他们熟悉本单位地下建筑的内部情况和消防设施,单位发生火灾时就在现场,是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救人的首批力量,为消防队伍到场灭火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要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的重点是结合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讲燃烧常识、灭火的基本方
法、灭火器具的使用、浓烟下救人与自救等基本知识、进行佩戴防毒面具在浓烟条件下展开行动的训练,并参加消防队伍组织的灭火救援演练,从而提高义务消防队伍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疏散救人与自救的基本素质。
二是消防通讯指挥联络系统的合练。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消防通讯联络非常困难,在灭火救援演练中、要把通讯联络作为组织指挥的重要性组成部分,力争做到有线、无线、音响信号、指令传递、安全绳与导向绳示警等联合。
使火场指挥部与前沿指挥所之间、前沿指挥所与地下行动小组之间、地下各行动小组之间、地下行动小组各成员之间、以及指挥部与人防工程指挥系统等单位的通信畅通。
三是进攻中个人防护器材的技术运用。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与扑救地面常规火灾不同,进入地下的人员
必须有效地实施个人安全防护,才能深入地下建筑执行救人与灭火任务。
灭火救援演练中,个人防护器材的技术运用十分重要性,要求每个进入地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齐全个人防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通讯、照明、破拆工具、导向绳、安全绳等。
必要时着隔热服、携带火源探测仪、气体检测仪等,战斗员的负重加大了救人和灭火的难度,对于提高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技术尤为重要。
反复侦察、及时掌握火场的确切情况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后,消防指点员不能象地上火灾侦察一样,可直接观察到火势情况。
指挥员应精心组织火情侦察,其侦察的重点是有无人员被困、通道情况和内部消防设施情况。
在侦察方法上应主要采取询问知情者和深入内部侦察,询问的对象包括熟悉地下建筑情况的人员、起火后从地下撤出的人员,参加
初起火灾扑救的人员、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等。
手段上应配备火源探测仪、气体检测仪,以使迅速查明火源的位置、地下的温度及烟雾的成分。
组织上应挑选有实战经验、身体健壮的人员、每个侦察小组一般有3人组成,对于较大的火场的侦察可组织几个侦察小组同时进行侦察,在深入内部侦查时,要指派熟悉地下建筑情况的人员做向导,同时要反复进行侦察直至火灾扑灭为止。
对于在侦察过程中发现的被困人员做及时抢救。
火场指挥员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要根据侦察的准确情况来采取,不能有半点含糊,在指挥上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有查明地下建筑内确实无人,才能采取高倍数泡沫灌注窒息、堵塞洞口等封闭灭火方法;只有确切查明地下建筑火灾所处的发展阶段,才能确定是否排烟或采用哪一种方式排烟。
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更需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要严密组织,积极抢救被困的人员。
1、在火灾补起时,地下建筑内较多人员正撤离,救援人员应迅速组织力量,进入建筑内引导疏散人员,要携带照明工具作为引导标志,指明疏散路张、并指派专人护送惊慌失措、神志不清的人员、最后仔细检查通道及建筑内各部位,止有人滞留。
2、当确知有少量人员没有撤离,且所在位置不清时,应组织侦察小组深入内部、在侦察中救人。
3、当焰火猛烈,有人员被封锁在某一部位,险情严重时,应组织若干作战小组,在充足水流的掩护下强攻救人。
4、在建筑面积大、结构复杂、被困人员多的情况下,应在加强消防救援力量的基础上,调集矿山救护队、防化部队、人防等专业救援力量、协同抢救被
困人员。
科学组织排烟、提高排烟效果
烟雾是使被困人员死亡和逃生障碍的主要因素,增加了灭火救人战斗行动的难度。
适时组织排烟,能提高视距,降低内部温度,尽快发现火源,缩短救人灭火时间。
1、使用固定排烟设备和空调设备排烟时,要充分利用防火或防烟分隔,不使浓烟流向火点以外的区域、造成第二烟区或火点,必要时设置水抢进行驱疏和稀释。
2、使用喷雾水枪排烟时,要选择与排烟口直接相通的通道,最好利用起火区的通道,必要时集中2至3支喷雾水枪推进排烟排热,排烟时可配合使用防火门、防火卷帘、提高排烟效果。
3、使用排烟车和送风机排烟时,送风风机设置
在主风出口送风、主排烟风机设置在下风出口排烟、只有操作正确才能提高排烟效果。
4、使用高倍数泡沫排烟,应从没有阻力的出口应用,在喷射前先打开反向的出口或着火点前方出口,然后顺烟气流动方向喷射,使泡沫容易进入,烟雾排出。
封闭出口,窒息灭火
深入内部强攻灭火的方法很多,但在火场条件艰险,消防力量难以控制和消灭火势时,可采取窒息的灭火方法。
在采取封堵前,必须确定地下建筑内无人,氧化剂等物质,并停止通风系统的运转。
要尽量缩小被封闭的空间,缩短封闭时间。
应先封闭上风口,后封闭下风口。
有条件可向封闭区充灌惰性气体或高倍数泡沫,以冲淡燃烧区的含氧量并降温,辅助窒息灭火。
封堵时要留观测口,随时观察内部燃烧情
专业生产运营/ Sample Professional Contract 文件编码:GD/FS-2606况,在确认火势已熄灭开启封口前,要监测其含氧量,一般物质在含氧量低于15%时就不能发生燃烧。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