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扑救对策

合集下载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范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范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范文地下建筑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领域。

然而,地下建筑由于其封闭性和复杂性,一旦发生火灾,其扑救难度和风险都要大于地上建筑。

因此,掌握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和难点,介绍一些常用的扑救方法。

一、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和难点1. 封闭性:地下建筑往往由地下隧道和房间组成,通常只有有限的出入口。

一旦火灾发生,烟雾在封闭的环境中无法迅速散去,给人员疏散和扑救造成困难。

2. 通风条件差:地下建筑内部通风条件通常较差,缺乏新鲜空气的供应,火灾一旦发生,烟雾的蔓延速度较快,给人员的逃生和扑救造成困难。

3. 消防设施不完善: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相对于地上建筑来说通常较为有限,例如缺乏消防水源、灭火器材等。

这样一来,一旦火灾发生,扑救条件也会大打折扣。

4. 人员疏散难度大:地下建筑内部地形复杂,出入口有限,一旦火灾发生,人员疏散困难、逃生通道容易被堵塞等问题都为扑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1. 及早发现并报警:地下建筑通常使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进行监控,在火灾发生前,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报警。

此外,地下建筑还应配备火灾报警系统,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报警信号。

2. 快速疏散人员:一旦火灾发生,地下建筑的人员应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疏散人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电梯,而是通过楼梯或其他逃生通道进行疏散。

3. 阻止火势蔓延:在进行人员疏散的同时,应尽量阻止火势的蔓延。

可以利用手持灭火器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或是利用灭火器自动喷洒装置进行灭火。

如果火势较大,可以在火源附近设置水带进行灭火。

4. 封闭隔离区域:如果火势无法迅速扑灭,应尽量封闭受火区域,并将其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以防止火势的蔓延。

5. 利用消防设备:地下建筑应配备消防设备,例如自动喷水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及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及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及对策在城市建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地下建筑,尤其是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铁站等,这些地下建筑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频繁的地下建筑火灾,对于扑救难度和危害程度都较大,因此,对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难点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难点1、扑救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由于地下建筑进行扑救的条件十分恶劣,地下建筑容易出现高温、低氧的恶劣环境,扑救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火灾面积广、火势猛。

地下建筑常常由很多房间、走廊、通道构成,相互之间均相连接。

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快速蔓延,且由于地下建筑难以通风,火势难以得到有效的抑制。

3、逃生通道难寻。

相比于上地面的建筑,地下建筑的逃生通道常常布局较为复杂,较难被人们寻找到,一旦火灾发生,人们很容易被困在内部,造成较大伤亡。

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1、完善现有扑救体系。

地下建筑的灭火设备、保护措施需要与现有扑救体系相结合,为扑救人员提供更好的前置措施。

2、创新火灾扑救机器人设备。

火灾扑救机器人是未来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重要手段,引入机器人设备,可以在扑救人员难以进入的恶劣环境下,执行一系列安全、高效的任务。

3、增加地下建筑室内消防设施。

应注意在地下建筑的各个角落,放置灭火器、报警设备、喷水系统等消防设施,强化建筑本身的初级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扑救人员应急力量培训。

提高扑救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意外风险。

加强对扑救人员的技术培训、实战演练等,精准化地开展人员队伍建设。

结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建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扑救地下建筑火灾难点重重。

为了更好地解决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难点,需要制定更科学的规划及综合的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前及时去预防风险、贯彻落实,增强人们的扑救意识和扑救能力,促进灾后重建。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地下建筑火灾是指地下空间内发生的火灾,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各类地下建筑。

地下建筑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因此对于地下建筑火灾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和预防方法。

一、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1. 狭窄的空间:地下建筑通常会受到空间限制,空间较为狭窄,通风条件差。

一旦火灾发生,容易造成人员逃生受阻,增加人员被困的风险。

2. 通风不良:地下建筑的通风条件通常不如地面建筑,特别是在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密闭空间中更加突出。

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会导致烟雾聚集,不仅使人员逃生困难,还会增加火势的蔓延速度和火灾所带来的伤害。

3. 消防设施不完善: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通常相对较少,一些地下商场甚至没有自动喷水系统和独立的消防给水设施。

这意味着地下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响应和控制火势,导致火灾蔓延的速度更快。

4. 火灾逃生通道不畅通:地下建筑的火灾逃生通道通常相对较窄,并且容易被堵塞,使得人员在火灾发生时难以迅速逃生。

5. 火灾隐患较多:由于地下建筑存在较高的人员流量和电气设备密集等因素,火灾的隐患较多。

比如地下商场内的电线短路、商品仓库的易燃物贮存等都容易引发火灾。

二、地下建筑火灾的预防方法1. 完善消防设施:地下建筑火灾的预防首要工作是完善消防设施。

地下建筑应配备消防自动喷水系统、灭火器、独立的消防给水设施等,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控制火势和提供适当的灭火手段。

2. 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地下建筑通风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火灾时烟雾的蔓延速度。

地下建筑应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通风系统,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并能在火灾时快速排除烟雾。

3. 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地下建筑应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和火灾监测系统,对火灾隐患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报警。

通过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等设备,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能够在火灾初期进行及时的报警和处置。

4. 加强火灾疏散通道的建设:地下建筑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火灾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三篇)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三篇)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近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地下的建筑物逐渐增多。

地下建筑,尤其是地下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因为地下建筑出口一般较少,密闭性好,通风条件差,火灾中可燃物产生大量的烟雾,将从起火部位以每秒1m的速度向四外对流扩散,直到充满整个空间,呈现聚积不散的状态。

因此,深入分析地下建筑的火灾发展特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火灾预防的对策,是目前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下建筑的火灾特性(一)不完全燃烧产物和有毒气体含量多,火场内部温度高,阴燃火势隐蔽,易引起复燃。

地下建筑因其密封性好,火灾后大量物质的燃烧速度与燃烧的充分性受到影响,造成燃烧速度慢、阴燃时间长、产生浓烟和大量有毒气体,同时蓄热温度随之升高,产生高热烟气流。

而当某一阴燃部位突然同外部空气形成对流时,火势又会迅速起燃,重新形成大范围的燃烧,给在场扑救人员造成极大的危险。

(二)内部格局复杂,出入通道少,导向标识不易发现。

多数地下商城、娱乐场所内部结构复杂,有的互相贯通,顾客经常摸不清方向。

特别是环形地下商城,给顾客造成的方向性模糊程度更为严重。

其次此类场所安全出入通道数量少,尽管国家《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各项指标均有明确规定,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都达不到这一标准。

此外,多数地下场所内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都设在顶棚,不易于辨别。

(三)部分场所人员流量大,安全疏散困难。

据实地调查,在上海市几个大型的地下商业中心或公共聚集场所中,双休日及节假日的日客流量可达15万-20万人次。

在这些人员中,老人、妇女、儿童和外来人员占多数,他们的特点是盲目性强、方向性差、易于惊恐慌乱,同时缺少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危急情况下急于逃生,互相拥挤,极易堵塞疏散通道,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

(四)贮存物品种类杂、数量大,在繁华街道、广场、十字街等处,大力开发地下空间,以其宏大的规模,多种经营方式,开设购物中心、商品城、娱乐广场、停车场、大型仓库等行业,这样的地下建筑不但使用面积大,而且贮存的物资种类杂、数量大,给防火灭火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及安全防护对策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及安全防护对策
在 空 气 中的 含 量 。 同时 , 地 下 建 筑火 灾形 成 亡的 主要原 因 。
的大量烟 雾向外流动时 , 同空 气 接 触 的 水 平面低 , 烟 雾 流 动 通 道 几 乎 变 成 了一 个 大
责, 严 肃 认真 , 数据准确 , 并且要实施 反复
检测 , 每 一次 检测都 要 明确记录 , 随 时 向 火 场 指 挥 员报 告 情 况 。 要 对 进 入 内部 人 员 真登 记。
建 筑物 内部 , 现 有无 线通 信设 备 很难 达 到要
目前 , 大 部分地下建筑用于娱 乐、 商贸、 仓 然 倒 塌 时 , 突起的火 势形成“ 轰燃 ” 会 疾 速 求 , 要 确保 信 息 的准 确 、 及时 传达 , 必须 安排 储等 业 务 , 货物种 类复杂 , 可 燃 物 质 数 量 地 沿 着 通道 向四 周扩 展 , 将 人 员退 路封 死 , 若 干名 灵活性 强 、 反应 力好 、 经验 丰富 的通信 大, 燃烧值高, 火 灾荷 载 密 度 大 大 高 于 地 威 胁 人 员生 命安 全 。 面建筑( 据统计 , 地 下商 业 街 的 火 灾 荷 载 密 度平均为 l O 0 ~2 0 0 公 斤/ 平 方米) , 一 旦 发 2 扑救地 下建筑火灾 安全防护措施 生火 灾 , 火 源 点附 近 温度 可达 1 0 0 0℃ , 由此 2. 1成 立专家 组 。 加强 灭火技 术督 导 造成烟 雾温度 很高 。 另外 存 在 的 两 个 因素
地 下 建 筑 火 灾 烟 雾密 度 大 的 原 因 主 要 质在 不能 充分燃烧 时 将产 生大量 有毒 气体和
火 情 侦 察 小 组 深 入 到 内 部 侦 察 火 情
其 它不 完全 燃 烧产 物 , 特 别 是化 纤地 毯 的 主 时 , 应充分运 用热 像仪 、 测温 仪 、 可燃、 有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和复杂的灾害,对扑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战术来应对这种情况。

本文将讨论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和战术,重点介绍以下方面:火场勘察、逃生通道保护、灭火器材选用、灭火手段选择和外部支援。

首先,对于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火场勘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火场勘察可以为扑救人员提供关键信息,如火源位置、燃烧物质种类、火势发展速度等。

通过火场勘察可以制定扑救方案,合理安排扑救力量,并确定逃生通道的位置和状况。

逃生通道的保护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关键部分之一。

确保逃生通道的畅通和安全对于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常常是最危险的元素之一,因为它不仅对人体危害大,还会阻碍逃生。

因此,扑救人员需要通过适当的通风和疏散方法来确保烟雾和有毒气体排出,同时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

灭火器材的选用也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重要环节。

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防止火势蔓延。

常用的灭火器材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根据火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并确保扑灭火源。

除了灭火器材的选用,选择合适的灭火手段也是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关键。

灭火手段主要包括直接扑救和间接扑救两种方式。

直接扑救是指直接对火源进行灭火,如使用灭火器材或水源进行灭火。

间接扑救则是通过控制火场环境,如关闭通风口、切断燃料供应等间接控制火势的蔓延。

根据具体的火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手段,并确保扑灭火源。

此外,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往往需要外部支援。

外部支援可以提供额外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帮助扑救人员更好地应对火场情况。

外部支援包括消防车辆、消防水源等。

扑救人员需要及时与外部支援沟通,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度外部支援力量。

在总结中,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和战术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

火场勘察、逃生通道保护、灭火器材选用、灭火手段选择和外部支援都是关键的环节。

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和战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安全。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扑救技法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扑救技法

间大 的建筑 特点 ,采 用 控制 中心报 警装
对于 地下 建筑 的环境 状 况进行 防火 置 ,同 时还可 自动 启动 火 灾事故 广播 、
标 志指示灯能正 常工作 , 但能见度 低 , 使 设计 时 ,首先 是着 眼于预 防,不使 灾情 火 灾 事 故 照 明 及 各 种 防火 分 隔 构 件 和 自


地下建筑的概况
地 下建 筑是指 建筑 物整个 主体 在地
量聚集 , 散热 困难 , 内部空间温度上升快 工 照明 . 而人工照明很容易被浓烟遮挡

火灾房 间温 度会很快 由室温上升到 8 0 0 疏 散 会 更 困难 。 9 0 0 。 c, 烟气 温度 可达 6 0 0~ 7 0 0 C,


下 ,用于 生产 、贮 存、停 放车 辆 、布置

毒 气 重。地 下 建 筑 内本 身 就 缺
商 业 网点等 .并 由地 下道 连接 起来 的地 火 源 温 度 可 达 1 0 0 0 。 C以 上 , 火 区 热 危 害 氧 ,如 果 燃 烧 产 生 了 大 量 的 有 毒 气 体 ,
逃 离 火 场 的难 度 加 大 。其 次 , 由于 烟 的毒 发生 。其次 是抗 灾和 对灾 情进 行有效 的 动 灭 火 设 备 。 性大 , 经 测 试 有 时 一 氧 化 碳 的 含 量 高 达 控制 。因此 ,大型 地下 建筑 的 防火应 做
1 0 %, 易造 成疏散 人 员中途 昏倒 , 甚至 中 到 以下几 点 :杜 绝火 源 的发 生 ;火 灾发 四 地下火灾的扑救方法 毒死亡 。再次 , 火灾 时平 时的出口在没 有 生 后 , 能 立 即 报 警 并 发 出 警 报 ; 保 证 所 根据 地下建筑 的火灾特点 , 扑救时 ,

地下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地下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地下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地下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拥有许多优点,例如可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地面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等。

但是,随着地下建筑的不断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本文将就地下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一、地下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原因1. 地下建筑结构特点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与地面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它们通常采用三面或四面固结的支护方式,压力集中在围岩或支护墙上。

这种结构下,地下建筑具有易放火、火势猛烈、难于疏散等特点,存在着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2. 地下建筑空间封闭性地下建筑的封闭性极强,存在着大量的隔断墙和隧道,这些都会增加火灾的发展速度和能量释放。

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受缚,火灾扑救难度大。

3. 地下建筑电力设施地下建筑电力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它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地下建筑的安全。

一旦电力设施出现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

二、地下建筑火灾风险预防1. 加强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研究采用防火材料,加强防火材料和结构组合适应性,提高地下建筑的抗火性。

2. 加强电缆设备的管理加强电力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定期进行防火维护和检查。

3. 加强灾难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控、报警、应急处理等系统,预测火灾风险,提高灾难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三、维护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1. 熟悉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地下建筑安全管理的基础。

维护人员应该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方法和流程,规范应急处置工作。

2. 进行灭火器等维护设备的培训维护人员应具备使用灭火器等设备的能力,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四、加强科技防火手段的使用1. 监控设备的使用地下建筑安装比较先进的烟感和温感探测器,加强消防系统的建设,确保火灾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报警。

2. 应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技术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温度,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总之,由于地下建筑的特殊性,在保证其基本功能的同时,应该加强火灾防范措施的落实。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通风条件不佳和逃生出口有限,火势很容易蔓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地下建筑的火灾预防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首先,要从设计和建设的角度加强火灾预防。

在地下建筑的设计中,要考虑到火灾的可能性,合理布置防火隔离带和防火分区,增加防火墙和防火门的设置,保护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进行监督,确保消防设施的安全可靠。

其次,要加强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

地下建筑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必要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要加强地下建筑的消防通信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报警,并与外部的消防机构保持有效的联络。

同时,要加强火灾的监测和控制。

地下建筑应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等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火灾的发生和烟雾、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及时报警和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此外,地下建筑还应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以防止烟雾积聚和火灾蔓延。

另外,要加强地下建筑的防烟排烟措施。

一旦火灾发生,烟雾往往是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地下建筑的设计中,应考虑到烟雾的排除和人员的疏散。

可以采用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的方式,同时布置合适的防烟门和防烟楼梯,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最后,要加强地下建筑的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

地下建筑的工作人员和住户应定期接受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同时,要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考验人员的应急反应和逃生避险的能力,提高火灾发生时的抗灾能力。

总之,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不能忽视,我们应该从设计和建设、消防设施、火灾监测和防烟排烟、消防培训等方面来加强火灾的预防。

只有全面加强火灾预防工作,才能减少地下建筑火灾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
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此,深入了解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以及预防措施展开讨论。

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下建筑通常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流通较差,容易造成烟雾聚集,使人员难以逃生。

其次,地下建筑通常由于受限于空间,疏散通道狭窄,限制了人员的疏散速度,增加了安全风险。

另外,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往往不完善,缺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和喷雾系统等,导致火灾的扑灭变得困难。

最后,地下建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如燃烧产生的有毒烟雾、有害气体和高温等,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地下建筑火灾,以下几条措施可以被采用:首先,地下建筑的设计阶段应该重视火灾安全因素,合理规划疏散通道和设施,确保人员尽快疏散。

其次,应该建立并完善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确保火灾的及时发现和扑灭。

包括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喷水灭火系统和灭火器等,提高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加强员工的火灾安全意识培养,定期开展消防演习,提高员工处理火灾应急情况的能力。

总之,地下建筑火灾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地下建筑火灾,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合理规划疏散通道和设施、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以及加强员工的火灾安全意识。

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地下建筑通常是较为封闭的空间,火灾爆发后扑救较为困难,一旦失控,后果极为严重。

因此,针对地下建筑火灾如何进行扑救,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是防范火灾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建筑设计上必须注重防火安全。

在地下建筑的设计中,必须注重防火安全。

首先要合理设置排烟通道和进风口,保证通风良好。

其次,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该使用耐火材料,如耐火板、耐火砖等;地下通道和消防通道的宽度应达到标准要求,以方便灭火车辆和人员进入。

此外,应制定完善的疏散预案和灭火预案,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二、地下消防设备应该齐全。

地下建筑消防设备应该主要包括防火门、消火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消防设备应有完整的管道布置,以确保水源充足、可靠,可及时投入使用。

此外,还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功能正常。

三、加强火灾隐患排查。

地下建筑因为环境比较特殊,易产生火灾隐患。

因此,要加强地下建筑的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对地下建筑进行隐患排查,如清理用电、油脂的区域、检查电线、插座、开关等设施是否安全,排查人员随意丢弃烟蒂或违规用火的情况,及时排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四、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

一旦发生火灾,需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责任到人,确定各级工作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统一协调指挥灭火、疏散和救援工作,保证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在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应急演练,增加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总之,地下建筑火灾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应对策和预防措施在建筑的设计和消防设备配置上做到有效、合理。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建立灵活有效的指挥系统,可以切实地降低潜在火灾的风险。

此外,适时进行各项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并进行定期演练训练,提高工作人员的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也是确保地下建筑火灾成功应对的关键。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三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三篇)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技术以及战术范文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和战术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特殊而危险的火灾形式,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良、逃生困难等特点,给火灾扑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加强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和战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和减少火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下建筑火灾特点1.空间狭小:地下建筑空间通常相对狭小,导致火灾扑救人员行动受限,无法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和行动自由。

2.通风不良:地下建筑通常缺乏良好的通风系统,烟雾可以迅速积聚并扩散到整个空间,阻碍人员的视线和行动。

3.有害气体浓度高:地下建筑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4.逃生困难:由于地下建筑多为封闭空间,逃生路径有限且复杂,人员逃生受阻,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1.火灾预防和控制:加强地下建筑火灾的预防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设施设备和防火措施,提升消防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火灾预警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2.火灾定位和报警:地下建筑应配备火灾监测设备和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探测到火灾并发出警报,实现对火灾源地的准确定位,从而迅速进行灭火救援。

3.火灾隔离和控制:及时采取措施将火源隔离,关闭相关通风设备,切断燃气供应,阻止火势蔓延和烟雾扩散,减少火灾面积和蔓延速度。

4.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地下建筑应配备各种类型的灭火器材,包括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水带等。

同时,根据具体火情采用合适的灭火方法,如喷水、喷射剂、泡沫灭火剂等。

5.烟雾控制和排烟:地下建筑火灾产生大量烟雾,严重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工作。

因此,应配备有效的排烟系统和烟雾防护设施,迅速控制烟雾扩散,确保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6.人员逃生和救援:对于地下建筑火灾来说,有效的人员逃生和救援是至关重要的。

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逃生通道和应急照明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计划和逃生路线,培训人员相应的逃生技能和应对措施。

地下建筑的防火安全

地下建筑的防火安全

地下建筑的防火安全地下建筑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商业、交通、民用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结构特点,地下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地下建筑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火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下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地下建筑的防火隐患地下建筑的防火隐患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设备的火灾风险:地下建筑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缆、电线等,它们的老化、短路等故障可能引发火灾。

2. 烟气排放困难:地下建筑通常没有自然通风的条件,烟气的排放相对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可能迅速充斥整个空间,增加人员逃生的难度。

3. 人员密集区域:地下商业中心、地铁站等地下建筑通常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可能面临困难,造成严重的伤亡。

4. 消防设施不完善: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建设相对复杂,传统的消防装置可能无法满足地下环境的特殊需求,如通风系统、自动喷水系统等。

二、地下建筑的防火解决方法为了预防和控制地下建筑的火灾,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火解决方法:1. 定期检测和维护电气设备:地下建筑中的电气设备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2. 安装烟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地下建筑中应配备烟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及早发现火灾,提前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和疏散人员。

3. 加强疏散通道的设计和建设:地下建筑中的疏散通道设计应符合相关建筑标准,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4. 使用阻燃材料和防火涂料:地下建筑的构造材料应使用阻燃材料,如阻燃隔板、阻燃门等,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另外,地下建筑的墙壁、天花板等应涂刷防火涂料,提高防火能力。

5. 建设完善的消防设施:地下建筑应建设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消防卷帘门、自动喷水系统等。

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消防工程设计规范,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火势。

6. 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地下建筑的工作人员和居民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培训火灾逃生和灭火技能,提高火灾应对的能力。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灾难,不仅需要应对火灾本身的威胁,还需要克服地下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应对地下建筑火灾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节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1. 复杂的地下环境地下建筑通常位于地下几十米乃至上百米,环境复杂,空间狭小,通风不畅。

这就给火灾扑救带来很大困难,如烟雾难以排散,火灾蔓延迅速等。

2. 隔离性差地下建筑一般都会与地上建筑相连,而且地下建筑空间较大,给火灾扑救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火灾蔓延到地上建筑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 消防设施不齐备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相对地上建筑来说较为薄弱,消防通道、水源等也很难布置。

这也给火灾扑救带来不小困难。

第二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1. 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在地下建筑中设置实时监测系统,对温度、烟雾、氧气浓度等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及早扑救火灾,避免火势蔓延。

这需要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来实现。

2. 高效通风系统的应用地下建筑火灾的烟雾是一大难题,通风系统的设计对烟雾的排散至关重要。

采用高效通风系统能够将火灾烟雾及时排散,保持地下建筑的通风状况,为后续扑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3. 水雾灭火技术的应用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由于水源不易配置,传统的水带灭火方法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应用水雾灭火技术将是更好的选择。

水雾灭火技术可以通过对水雾的细化处理和精确喷射,将火灾迅速扑灭,且对环境污染小。

4. 新型灭火剂的研究与应用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使用新型灭火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干粉灭火剂和泡沫灭火剂,它们具有灭火速度快、灭火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等特点,适用于地下环境的火灾扑救。

5. 灭火机器人的应用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由于环境复杂,很多地方难以到达,因此可以考虑使用灭火机器人进行扑救。

灭火机器人可以携带灭火设备深入到火灾现场,实现对火灾的快速扑救,提高扑救效率。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探讨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复杂、危险的灾害事故,因为地下环境的封闭性和通风条件的限制,火灾发生后的烟雾和高温会给人员逃生和灭火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对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技术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扑救技术和装备、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效率和水平。

一、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1.1 通风条件差地下建筑一般都处于封闭状态,通风条件较差,空气流动受限,一旦发生火灾,烟雾会迅速扩散,并很难排出地下空间,给人员逃生和扑救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1.2 空间狭窄地下建筑的空间通常较为狭窄,通道狭窄,不利于员工逃生和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1.3 硬化结构地下建筑多为混凝土硬化结构,一旦发生火灾,温度急剧上升,结构受到影响,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2.1 现场灭火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现场灭火。

但由于地下环境的封闭性和通风条件的限制,消防人员很难进入到火场,因此需要研发一些适用于地下建筑火灾的新型灭火器材,如低温消防剂、泡沫灭火剂等,以提高灭火效率。

2.2 逃生救援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人员逃生是首要任务。

需要加强地下建筑的紧急疏散通道和逃生设施的建设。

消防人员也需要研究并掌握适合地下环境的救援技术,提高人员逃生和救援效率。

2.3 烟雾控制烟雾是地下建筑火灾中最大的伤害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研发烟雾控制技术和设备,如烟雾排放系统、烟雾隔离设备等,以减轻烟雾对人员逃生和扑救工作的影响。

2.4 专业装备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需要一些特殊的专业装备,如防护设备、通信设备、氧气供应设备等。

消防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装备,并随时做好准备,以保证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和难点,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出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消防预案、逃生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等。

这些预案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需要。

3.2 开展演练应急预案需要通过定期演练来检验和完善。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灭火救援对策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灭火救援对策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灭火救援对策【摘要】本文针对地下建筑特点及火灾危险性分析入手,论述了其灭火救援工作中的指导思想、火情侦察、人员疏散、火场排烟及灭火战术运用等重要环节,为该类火灾事故的高效处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灭火救援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也日趋完善,处于地面以下的建筑日益增多,地下建筑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虽然节约用地,扩大城市空间,增强现代城市立体感,但是地下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并具有隐蔽、密闭和缺乏采光等特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疏散困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2009年3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一家具厂地下仓库失火,消防官兵往仓库里灌入400多吨水仍无济于事,最后不得不将所有通风口封死,大火才因缺氧“窒息而亡”。

这场离奇大火足足烧了6天6夜。

南充市公安消防支队战训处处长王珂对这起火灾进行案例分析时仍禁不住连声感慨地说:“地下建筑火灾确实不好对付,其扑救难度甚至比高层建筑火灾更大!”为此,为了更有效地处置地下建筑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就如何开展地下建筑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及技战术对策提出几点建议,有不当和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 地下建筑特点及火灾危险性分析1.1火场能见度低,扑救视线受阻地上建筑一般都有门窗,着火时可借助门窗通风、排烟和排热,而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产生很浓的烟雾,而不会像地上建筑那样有80%的烟雾可以从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去,浓烟使能见度变得极低。

不熟悉地下建筑内部情况人,要找到安全出口时相当困难的,而且地下建筑没有天然采光,在电源中断情况下,只能依赖人工照明,而人工照明很容易被浓烟遮挡,疏散会更困难。

1.2人员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伤亡地下建筑,除少部分地下车库外,各类地下建筑商业兴盛,往往消费、娱乐人员聚集。

小型消费、娱乐场所几十人、上百人,而大型的综合性地下建筑、商场则日均量可能上千人,甚至几千人。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跟着经济的不停发展,人类生计的空间不停扩大,民用住所,工厂车间、库房、图书室、档案馆、广播电台的地下建筑日趋增加,并且渐渐向大规模,多功能发展,建筑标准愈来愈多,层数也愈来愈多。

与地面建筑对比,地下建筑有很多特色,其主要的特色是地下建筑处在关闭状态,只有内部空间,绝大部分没有与大气直接连通的外窗,与内部连通的孔洞少,并且面积也较小,所以相对照地上建筑的火灾次数更多,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特别是在特大火灾中,地下建筑死亡人数比地上建筑更多。

结果也比比地上建筑火灾更严重,所以地下建筑的消防要求应当更严格,需要采纳一些特别的举措。

所以,深入剖析地下建筑的火灾发展特征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火灾预防的对策,是当前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一是发生火灾时烟气多,能见度低。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将产生大批高温的浓烟。

因为地下建筑处于关闭状态,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条件比地上建筑差得多,空气流通不畅,致使发生火灾时生成大批浓烟,并很快充满整个建筑物,烟令人的视距降落,能见度大大降低,以致辨不清分散方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是发生火灾时分散困难,危险性大。

第一,地上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上涨人员往基层逃离,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路线与人员分散活动的路线相反,当人员逃到着火层以下的地方就比较安全,地下建筑则否则。

烟气上涨人员往上层逃离,人员在垂直方向上的分散速度大大低于烟气上涨速度。

假如人员在水平分散中对火灾的反响缓慢,或心理紧张,或认不清分散方向而延迟了时间,是十分危险的。

其次,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因为供气条件不足,会造成严重缺氧的状况,这类缺氧状况要比地上建筑发生火灾时严重的多。

三是火灾扑救困难。

地下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从外面来扑救是十分困难的这是因为:( 1)地下建筑的进出口一般较少,并且内部通道曲折狭小,扑救人员没法直接察看地下建筑物中起火点的地点及焚烧状况,使火场指挥员决议困难,这给现场灭火指挥带来极大的困难;( 2)地下建筑进出口少,所以灭火攻击的路线少,特别是在高温浓烟大批涌出的状况下,扑救人员难进入地下建筑物并靠近着火地址;( 3)火灾状况下,地下建筑的进出口向外冒着高温烈焰和滔滔浓烟,水枪射流常常力所不及或击不中火点,在这类状况下的攻击常常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见效;( 4)因为障蔽作用,地下建筑对通信设备扰乱大,有些通信设备没法使用,如步话机就不可以使用,给火场指挥通信联系造成困难;( 5)地下建筑无自然采光,照明条件比地上差,且不说电源中止的状况下,即便事故电源投入,地下建筑中的可见度也是很差的,扑救人员行动较困难;( 6)地下建筑失火后,假如焚烧的是一般固体可燃物质,其产生的温度随和体火灾对比要低得多,但也高达800 ~ 1200℃ ,灼热的烟气在地下建筑内很难散出,使消防人员难以进入。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地下建筑是指位于地下的建筑物,如地下商场、地铁站、地下停车场等。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结构,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往往蔓延迅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扑救对策对于地下建筑火灾的防控至关重要。

下面将具体探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对策。

首先,地下建筑应严格按照防火设计规范进行建设和管理。

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意味着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防火墙、疏散通道等方面考虑火灾防控措施。

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使用防火性能好、难燃、难熔、不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如钢结构、防火板等。

同时,在建筑内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及时隔离火灾蔓延。

此外,建筑应配备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

其次,加强火灾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地下建筑火灾的发生常常是突发的,因此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快速响应非常重要。

建筑内可以安装智能化的火灾探测器,当发生火灾时,探测器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将报警信号传输到管理中心,以便组织疏散和火灾扑救。

此外,监测系统还应具备实时监测火灾发展情况和烟雾扩散的能力,及时向消防部门报警并提供准确的火灾信息。

再次,加强人员疏散和安全通道的规划和建设。

地下建筑空间狭小,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困于火场无法逃生的情况。

因此,在地下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问题。

建筑内应设有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灯,方便人员快速撤离。

同时,应定期进行疏散演练,加强人员的火灾应急避险意识和行动能力,提高应对火灾的自救能力。

此外,应建立健全地下建筑火灾应急救援机制。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的支持,因此应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当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消防部门、抢险救援队伍等力量进行扑救和救援。

政府应向地下建筑管理员和业主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地下建筑应建立完善的火灾信息报告和沟通机制,确保及时有效地与消防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火灾。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地下建筑火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灾害,与地面建筑发生火灾所面临的风险和困难不同。

这主要是因为地下建筑的特殊性质和环境造成的。

本文将从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扑救原则和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1.空气流动性质差。

地下建筑因为位置地势、内部结构和使用用途等原因,空气的流动性质比较差,空气循环受到限制,导致烟气难以散开。

2.建筑结构复杂。

地下建筑的地基、构造和内部设施往往比地面建筑更为复杂,火灾熏透容易因为迷路而加剧火情。

3.逃生通道少。

地下建筑的逃生通道往往比较窄、数量较少,加上烟气迷人,人员疏散速度慢。

4.结构材料易熔化。

一些地下建筑所采用的隔热、阻燃材料的抗火性能不高,一旦发生火灾,易熔化,致使火势扩大速度加快。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原则在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扑救:1.安全第一。

在火灾扑救时,一定要考虑到自身安全,避免人员伤亡。

2.迅速控制火源。

检查火源是否已经关闭,或立即关闭电气设备、气体管道等火源。

3.防止火势扩大。

尽快控制火势在最初阶段扑灭。

利用固定水源、消防设备等尽快扑灭火源。

4.防止二次火灾。

一旦火灾扑灭,必须防止它再次发生。

彻底检查灾情,剩余火源。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加强对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巡查,督促单位对建筑物进行防火整改,完善消防设备安装和维护制度,增强灾害应急能力。

2.设计防火隔离带。

防火隔离带应设在每个楼层,防止火灾蔓延。

隔离带宜采用防火隔墙,需安装防火门。

3.建立合理的防火布局。

设计建筑时,应考虑防火设计。

尽量设定火灾隔离区域及合理的外部逃生方案。

提高逃生通道的宽度和数量,便于在火灾时疏散。

4.建立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是火场疏散和扑救的重要通道。

地下建筑中较难维护消防通道设施,消防通道应对这种状况做出相应设计。

5.增加人员疏散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

疏散通道上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这样在火灾袭来时便于疏散,避免跌倒。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地下建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火灾一旦发生,由于通风不畅,容易造成火势扩散、烟雾弥漫等危险情况,对火灾扑救提出了额外的要求。

为了保障建筑安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下面将重点介绍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1. 加强地下建筑防火检查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地下建筑的防火设施必须得到加强和完善。

第一项措施是对地下建筑进行全面的防火检查,着重检查建筑电气线路、消防设备的操作性、防火材料使用情况等相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在建设地下建筑之前,要认真制定防火规划,并对建筑材料、消防设施等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 高效的火灾报警系统建立高效的地下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对于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在地下建筑的每个区域设置一个警报器,确保火灾发生时人们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警告。

同时,采用先进的火灾报警技术,如图像分析和传输系统,实现视频监控、远程报警等,以便进行及时的扑救。

3. 保证消防设备的完好性地下建筑的消防设备是保护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主要措施包括定期巡检,及时更换消防器具和材料,确保消防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与此同时,要对防火门、消火栓等关键部位进行认真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通畅、有效。

4. 组织专业化的地下建筑消防队伍建立专业化的消防队伍对于地下建筑的火灾扑救至关重要。

消防队员应该具备消防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培训和考核,确保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进行扑救。

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消防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以便在危险情况下可以迅速组织扑救。

5. 加强日常管理和应急预案除了以上措施,还应该加强日常管理,建立详细的应急预案,规定防范措施、应急指导、紧急处理等。

在消防演练中检查消防设备使用和灭火操作的效果,定期演练的时间间隔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还要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和安全疏散预案,并对各部门人员进行训练,保证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扑救对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完善,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一大批地下建筑不断增多,扩大了城市空间,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但由于地下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并具有封闭性强、出入口少、缺乏采光等特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疏散困难,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研究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及预防、扑救对策,提高扑救地下火灾的遂行作战能力,已势在必行。

本文就有关地下火灾预防、扑救对策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地下建筑的概况地下建筑是指建筑物整个主体在地下,用于生产、贮存、停放车辆、布置商业网点等,并由地下道连接起来的地下群体。

地下建筑主要以地下的洞室和隧道作为主体工程,除了通向地面的出入口外,其余部分均在地面以下。

地下建筑的类型有:附建和单建的地下建筑,是主要依附于地面上的高层建筑或多层的建筑;通过地下道或地下街连接起来的地下建筑群体。

如:地下商场、医院、旅馆、餐厅、展览厅、电影院、游艺场、舞厅、停车库、图书资料室、档案库等。

二、地下建筑火灾的危险性(一)视线受阻。

地上建筑一般都有门窗,着火时可借助门窗通风、排烟和排热,而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产生很浓的烟雾,而不会像地上建筑那样有80%的烟雾可以从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去,浓烟使能见度变得极低。

不熟悉建筑内部情况的人,要找到安全出口时相当困难的。

而且地下建筑没有天然采光,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人工照明,而人工照明很容易被浓烟遮挡,疏散会更困难。

(二)毒气弥漫。

地下建筑内本身就缺氧,如果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如CO、HCl、HCN等,对人体有麻醉、窒息、刺激作用。

而有毒气体含量增多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对人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

(三)高温灼烤。

地下建筑失火后,如果燃烧的是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其产生的温度和气体火灾相比要低得多,但也高达800~1200℃,灼热的烟气在地下建筑内很难散出,使消防人员难以进入。

如果地下建筑内燃烧的是液化石油气,温度则高达2000℃以上,消防人员根本无法进入。

(四)内攻困难。

地下建筑的出入口一般较少,而且内部通道弯曲狭窄,火情不明,使火场指挥员决策困难。

火灾情况下,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向外冒着高温烈焰和滚滚浓烟,水枪射流往往鞭长莫及或击不中火点,在这种情况下的攻击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奏效。

(五)泄爆能力差。

由于地下建筑基本上是个封闭体,很难像地面建筑那样设置泄压面或泄压口,易燃易爆的物品发生爆炸时,泄爆的能力差,爆炸产生的强大压力对地下建筑的结构及内部人员、设施的破坏作用要远远超过地面上的建筑物。

(六)通讯指挥困难。

地下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中的钢筋网及周围的土体或岩石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妨碍使用无线通信,如果接收天线在火灾初期即遭破坏,将直接影响到内部防灾中心的指挥和通讯工作。

另外,浓烟、高温和低能见度,以及内部复杂的空间布置,都大大增加了消防人员通讯指挥的难度。

三、地下建筑火灾的火灾预防对于地下建筑的环境状况进行防火设计时,首先是着眼于预防,不使灾情发生。

其次是抗灾和对灾情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大型地下建筑的防火应做到以下几点:杜绝火源的发生;火灾发生后,能立即报警并发出警报;保证所有人员能够在火势蔓延和烟流扩散之前有序的安全疏散,撤离地下空间;以最快的速度扑灭明火,把物资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

(一)防排烟设计。

当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大量的有毒烟气在有限的空间内肆意蔓延,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因此,对地下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更为重要。

(二)严格分区。

为了防止地下建筑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有利于火灾扑救,对地下商场应合理设置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三)用好材料。

防止火灾的发生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要素,为此,在地下建筑的内部装修应尽量做到非燃难燃化,要求内部装修使用难燃材料,严禁使用可燃材料。

因此,地下建筑在进行内部装修设计时,应严格遵照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把好材料关。

(四)确保建筑耐火等级。

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和各部位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应达到地面建筑规定的一级耐火等级标准,在火灾中保持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火灾造成结构的严重变形和坍塌,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尤其是各部位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指标应当满足规范的要求。

(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为了对火灾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报警,及时扑救,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地下工程安全。

根据地下建筑的空间大的建筑特点,采用控制中心报警装置,同时还可自动启动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及各种防火分隔构件和自动灭火设备。

四、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的几点看法(一)加强熟悉演练,掌握灭火主动权。

针对辖区内的地下建筑,辖区中队适时开展“六熟悉”工作,了解地下建筑的基本结构,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情况制定相应的灭火救援预案。

根据灭火预案,队伍经常开展实地演练和模拟训练。

(二)搞好火情侦查,掌握火场确切情况。

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第一到场力量指挥员应及时组织火情侦查,重点询问知情人,进入地下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利用各种固定消防火灾报警探测设备侦察火情,掌握火势的燃烧范围和蔓延方向;并向该单位索要该地下建筑的平面图、剖面图、消防水源图和有关数据资料,以便能够准确地部署作战任务,正确地实施指挥;同时使用可燃气体探测仪、测温仪等仪器,在地下建筑出入口处测量有毒气体成分与浓度、空气含氧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等。

(三)科学组织排烟,提高排烟效果。

一是利用建筑物内的固定排烟设施排烟。

地下建筑的鼓风机、排烟井、电扇等都可以用来排烟。

通常情况下,火灾发生时,烟感报警器报警后,启动送风设备,及时排除着火点周围防烟分区的烟雾,降下防火卷帘,防止烟气扩散。

二是利用排烟机排烟。

在上风方向,采取正压送风方式向另一出口排烟,但使用时,要防止出烟口的热气流引燃邻近建筑及可燃物,造成二次灾害事故。

三是利用喷雾水排烟。

喷雾水流排烟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排烟手段和方法。

这种方法,既有利于灭火,又能净化空气,还能减轻烟气对消防员的危害。

使用时,一般要求是:选择在进风口的一面设置喷雾水枪,下风的一面为排烟口,在排烟时,喷雾水流应将截面积全部遮住,阻止烟气的倒流,排烟时应逐步推进。

(四)合理组织内攻,正确实施救人。

对于地下建筑火灾,要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实施内攻灭火。

进行内攻灭火时应把握好几点:1、选择好主攻入口。

主攻口一般选择在进风口,进攻作战小组要形成梯队内攻,第一梯队内攻,第二梯队掩护。

2、掌握好内攻灭火的时机。

一般在火灾的初起阶段和发展阶段。

3、保证充足的供水,向地下建筑内攻的灭火行动要在地面供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组织实施。

4、采取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罩甚至是打湿的毛巾、口罩都可以对烟气进行有效的防护。

5、携带破拆器材和救生照明器材(救生照明线、呼救器等)进入地下建筑内部疏散营救人员。

破拆工具可以为救援打开内攻通道。

救援时,足够的救生照明线、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能够大大提高火灾时人员的安全逃生系数,缩短施救时间。

6、组织精干的内攻灭火力量。

要挑选思想觉悟高、身体素质好、技术过硬、战术熟练、有一定灭火经验的消防队员参加。

7、根据内部空间大小,火势发展强弱,燃烧范围大小和承担的灭火任务正确选择水枪阵地,恰当部署水枪。

8、内攻时应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发挥现代消防设施作用,缩短灭火时间,从而减少战斗员的体力消耗。

9、对于不能采取内攻灭火的地下建筑(如小型地下洞室、地下建筑局部巷部、局部洞室空间等),可利用向地下灌注灭火剂的方法。

10、地下建筑火势发展猛烈,无法进入地下直接灭火,地面灌注也不能直接奏效时,应对着火区域进行封堵隔离,切断空气来源,使火区内的燃烧断绝氧气而逐渐熄灭的窒息法。

它主要在中小型地下油库、危险品库,远离城市的铁路、公路隧道,以及其他一些有防火门且出入口少的地下洞库,通过封堵巷道熄灭地下建筑火灾。

五、安全注意事项(一)、担负内攻的消防人员要穿戴好消防装备,佩带空氧气呼吸器和紧急呼救器,为防不测还应在脖子上系一条湿毛巾,携带防爆照明灯具,腰系漏泄通信救生安全绳,两人以上为一战斗小组。

(二)、火场指挥员要在主攻入口处设立安全检查站,指定专人负责对每个内攻人员进行登记,并按程序检查他们的防护装备,确定其内攻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好。

空氧气呼吸器必须有能够供连续使用30分钟以上的贮气量。

(三)用喷雾水枪射流组成掩护进攻的梯队,确保强行内攻人员的安全。

主攻入口处要有备用的消防车随时准备更换故障消防车,以确保内攻不断水。

还要准备好可供替换或营救的预备队员和防护器材。

医疗救护所应设在主攻入口旁边,这样可以赢得抢救生命的第一时间。

(四)事先规定使用什么音响、灯光信号来沟通内外部的联系。

如断续鸣响消防车报警器可设定为内攻人员指示出入口方向或传达约定好的指令,连续鸣响可约定为召唤实施内攻的消防人员紧急撤出等。

(五)进入长距离隧道内灭火的消防车在空气含氧量不足的情况下会熄火。

(六)地下建筑内的温度和烟雾浓度很大时,红外线会被吸收,消防热像仪会因此失去功效。

(七)穿着避火服或隔热服的消防员不能在数百度高温的环境里长时间停留。

防护服装的保温隔热效果与时间成反比,数分钟后高温就会侵入防护服内,骤然升高的温度会造成消防员伤亡。

(八)进入没有起火的地下建筑抢险救援,当知道有化学危险物品泄露时(如汽油、液化石油气),要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杜绝着火源,谨防引起爆炸。

地下火灾的扑救是较为复杂的,我们虽然对其扑救对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但由于缺少扑救地下火灾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学习中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际训练和灭火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