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初中生音乐基本功训练教案
初中生音乐基本功训练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唱功和乐理知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音准训练:通过练习音阶、和弦,提高学生的音准感知能力。
2. 节奏训练:通过练习拍子、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 唱功训练:通过练习发声、呼吸,提升学生的歌唱技巧。
4. 乐理知识学习:学习音符、拍子、和弦等基本乐理知识。
5. 团队协作: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音准训练(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音阶,引导学生感知音准。
2. 学生单独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音准能力。
三、节奏训练(10分钟)1. 教师讲解拍子、节奏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节奏。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节奏,培养节奏感。
3.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相互检查,提高节奏感。
四、唱功训练(10分钟)1. 教师讲解发声、呼吸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歌唱。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声、呼吸,提升歌唱技巧。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提高唱功。
五、乐理知识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音符、拍子、和弦等基本乐理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掌握基本乐理知识。
3. 学生进行乐理知识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团队协作(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形式的练习。
2. 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教师评价团队协作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身不足。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音准、节奏、唱功的提高。
2. 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情况。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基本技能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音乐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本文将从唱歌、节奏训练、音乐欣赏和乐器合奏等方面,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一、唱歌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唱歌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准、音色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唱游戏、唱歌曲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和基本的音乐知识。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儿歌、民歌或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引导学生听歌、学歌、唱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唱歌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二、节奏训练三、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并通过讲解音乐欣赏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音乐欣赏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素养、审美情感和文化品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四、乐器合奏乐器合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乐器合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和表现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乐器演奏,如小提琴、钢琴、竖琴、吉他等,通过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合奏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乐器合奏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声乐训练,培养音乐天赋
【前言】音乐是一门神奇、多样、有趣的艺术。
从唱歌、演奏乐器,到卡拉OK、音乐剧、交响乐,每一种形式都极具魅力,令听者心情舒畅,欢快无比。
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育中,更是可以帮助孩子们开发他们的音乐天赋,倍增他们的快乐。
【一、声乐训练】唱歌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元素。
在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育中,一般从声乐训练开始,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本的声音知识和唱歌技巧。
1. 发声练习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发声。
老师可以通过教授正确的呼吸方式,让孩子们从预备姿势开始,缓缓深吸气,吐出来。
在吐气时,可以先练习“嘘”音,发音“啊”,练习在吐气时发出声音。
2. 音域练习正确发声后,孩子们还需要练习不同音高的声音。
音域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扩展声音范围,让他们从容地唱出不同的曲调。
3. 节奏练习唱歌的节奏感也十分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节奏轻快、简单的歌曲,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韵律,以及各种不同的音符类型。
【二、培养音乐天赋】在音乐教育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唱歌和乐器演奏,培养音乐天赋还包括一些其他方面。
1. 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孩子们应该学习并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儿歌、流行歌曲、古典音乐等。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孩子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音乐理论音乐理论也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育中,孩子们应该对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进行学习,包括乐谱、节拍、音量等。
了解音乐理论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3. 音乐绘画音乐与绘画是互相联系的。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这既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借助画笔来表现音乐,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4. 创意音乐活动创意音乐活动是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音乐才能的一种方式。
例如,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表演一首自己编写的歌曲,或者利用一些简单的乐器,创作独特的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音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享受性。
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开发他们的潜力。
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
一、唱歌技巧唱歌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
小学生们学唱歌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和歌唱技巧。
要培养学生的唱歌技巧,需要通过以下步骤:1.呼吸练习:在唱歌之前,学生需要练习正确的呼吸方式。
他们需要学习正确的呼吸、吸氧和呼氧的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声音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2.发音练习: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发音。
老师可以介绍发音的正确姿势,让学生通过练习产生正确的声音。
3.音调练习:音调是唱歌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唱出各种音调,包括高音和低音。
老师可以通过唱歌练习和分组唱歌来帮助学生学习。
二、节奏技巧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音乐的灵魂。
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需要进行以下的教学:1.练习基本的节拍: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节拍,例如4/4,3/4和2/4拍。
通过强调拍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节奏。
2.练习简单的鼓点:通过击打手鼓或其他节奏性的乐器,学生可以尝试演奏简单的节奏。
3.跳舞:跳舞也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好方法。
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节奏鲜明的歌曲,然后让学生跳舞。
三、和声技巧和声是一种通过协调不同的歌唱声音使之和谐的技术。
和声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和声能力,需要进行以下训练:1.练习唱部件: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唱不同的部分。
想要唱好和声,学生需要学会分辨不同的声音,并学会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中。
2.练习其他音乐元素:学生需要学会掌握其他能影响和声的因素,例如音高,强度和旋律。
四、音乐表演技巧在音乐餐已经学会唱歌、节奏和和声之后,化石要学习如何进行表演。
这些包括:1.联系“舞台”素养: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出态度和表情,使观众更容易理解音乐。
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唱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练习的技能,而良好的基本功训练是成为一名优秀歌手的关键。
在唱歌的过程中,基本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质和音色,还可以增强歌手的音乐表现力和舞台魅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唱歌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第一,呼吸训练。
唱歌是需要大量的气息支撑的,因此,良好的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气息,保持稳定的音质。
在呼吸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来增强肺活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吐字训练来提高气息的控制力。
第二,音准训练。
音准是歌手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音准可以使歌声更加动听。
在音准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唱准音阶来提高音高的准确度,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唱准和声来提高对和声的把握能力。
第三,发声训练。
发声是歌手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发声可以使歌声更加圆润。
在发声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发声姿势来调整声带的位置,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发声力度来提高歌声的穿透力。
第四,表情训练。
表情是歌手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表情可以使歌曲更加有感染力。
在表情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眼神交流来增强舞台表现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肢体语言来提高舞台魅力。
第五,舞台训练。
舞台表现力是歌手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可以使演出更加生动。
在舞台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舞台走位来增强舞台气场,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舞台互动来提高与观众的互动能力。
总之,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是成为一名优秀歌手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坚持练习,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希望以上介绍的基本功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在唱歌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成为一名优秀的歌手。
音准、节奏、音色——小学音乐课堂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效性例谈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August20212021年8月第18卷第08期Vol.18No.08读与写杂志音准、节奏、音色———小学音乐课堂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效性例谈任玉娇(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尚王小学江苏徐州221100)摘要:根据相关的小学教育纲要,小学音乐的教学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加强听觉训练不仅是学习音乐活动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听觉展开想象。
音乐不同于美术,它是无形的艺术,看不到也摸不着,因此需要学生在聆听的同时,展开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熟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将无形的音乐与实际的符号联系起来,自主探究的感受、体验并表现音乐。
由此可见听觉在学习音乐活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觉训练。
关键词:小学音乐;基本技能;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8-0210-01就目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来看,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
教师在整个过程能够展现出的是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唱过程中反复教唱歌谱,一直注重学生高音的音色,并将大半课堂时间放在了唱歌谱、高音发声练习上,导致学生唱得很累、歌曲也没能演唱好。
所以,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
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时,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更应该让学生去听音乐,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教会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即可。
1正确的指导学生掌握气息呼吸是小学生唱歌的主要动力来源,倘若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呼吸支持,学生就不能够掌握并准确的完成歌曲的演唱。
音乐教学中对基本技能的认识
音乐教学中对基本技能的认识引言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素养和音乐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音乐教学中,基本技能是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基石。
本文将深入探讨音乐教学中对基本技能的认识。
什么是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音准、节奏、和声等方面。
这些技能是研究和演奏音乐作品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至关重要。
音准音准是指演奏音符时准确掌握音高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耳朵和指法的配合来达到准确的音高。
学生可以通过准确的训练来提高音准,如反复练音阶、各种音符的演奏,以及有针对性的音高训练等。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控制。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节拍器等工具来感知节奏的强弱和变化。
学生还需要通过练器乐、打击乐以及歌唱等形式,掌握不同节奏型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
和声和声是指多个声音同时发出的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研究和理解和弦、和声规则等知识来掌握和声的技巧。
学生还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来感受和声的魅力,提高和声的水平。
基本技能的培养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音乐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技能。
其次,教师应提供丰富的练材料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最后,教师还应组织演出和比赛等活动,给予学生展示基本技能的机会。
结论基本技能是研究和演奏音乐作品的基础,对于学生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非常重要。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基本技能的培养,并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和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基本技能,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才。
(字数:800+)。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而在音乐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唱歌训练唱歌是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功,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唱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音乐感,提高他们的嗓音质量和演唱技巧。
在唱歌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1. 清唱练习:要求学生清唱简单的旋律或音阶,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唱法技巧。
2. 合唱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提高他们的唱歌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曲目训练:选取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学生反复练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和表现力。
二、节奏训练1. 手拍练习:要求学生进行手拍练习,锻炼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
2. 鼓点训练: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学生进行鼓点练习,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表演技巧。
三、音乐知识训练1. 音乐理论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高、音符、节拍等,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
3. 听力训练: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综合表演训练1. 诗歌朗诵: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培养他们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 音乐剧排练: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剧排练,让他们通过表演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音乐是人类语言之外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也是一种可以启发智慧和感受美的艺术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从歌唱、节奏、音准和视唱四个方面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一、歌唱训练歌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和嗓音。
在歌唱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声乐特点,选择适合的歌曲让学生练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简单易学的儿歌和民歌是比较适合的。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分解、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方法,培养他们的音准和音色。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唱歌练习,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美好。
通过歌唱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歌唱的技巧,还可以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节奏表现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节奏知识和技能。
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敲打乐器、拍手、跳舞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的脉动和力量,提高他们的节奏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声音、故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式和节奏表现。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音准训练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和嗓音。
通过歌唱、节奏、音准和视唱四个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各个方面,是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唱歌、节奏和乐理三个方面探讨一下。
一、唱歌唱歌是音乐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训练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音准和嗓音,更在于引导学生用声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在进行唱歌训练时,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曲目。
小学生的音域和嗓音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在选择曲目时,应该选择旋律简单、音域适中的曲目,以便学生轻松掌握。
2.加强音准训练。
音准训练是唱歌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音程练习、唱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音准。
3.培养表现力。
唱歌不仅仅是简单的发声,更需要表现出情感和意境。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曲调的情感变化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二、节奏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技能训练内容。
在音乐中,节奏是组织音乐素材的基础,是音乐活动的灵魂。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1.打击乐器训练。
打击乐器是节奏训练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节奏和节拍。
教师可以通过敲击乐器、跟着节拍器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奏训练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节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节奏大富翁、打击乐器联奏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更好地掌握节奏。
3.唱跳结合。
唱歌和跳舞是非常好的结合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人类情感表达的方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至关重要。
这些基本技能包括音乐的节奏感、音准感、音乐记谱能力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音乐素养。
一、节奏感训练节奏感是音乐基本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对于小学生来说,节奏感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之一。
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或者敲打简单的打击乐器来模仿节奏。
老师也可以通过教唱一些简单的节奏歌曲或者玩一些节奏游戏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老师还可以通过教授学生学习基础乐理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生认识音符的不同时值,学会按照乐谱上的节奏进行演奏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二、音准感训练老师还可以通过教学乐器来提高学生的音准感。
教学生演奏一些简单的乐器,通过演奏来感受音乐的音高变化。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音准,对音乐的表现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音乐记谱能力训练音乐记谱能力是音乐基本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记谱能力可以通过教学生认识基本的乐谱符号,让他们能够看懂简单的乐谱。
老师还可以通过教学生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让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规律。
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乐谱书写练习来提高他们的音乐记谱能力。
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编写简单的乐谱,或者让他们自己编写一些简单的乐曲,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记谱能力。
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唱歌是一项需要具备良好基本功的技能,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够在歌唱表演中展现出优秀的水平。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首先,要注意呼吸训练。
唱歌需要充分的气息支撑,因此,正确的呼吸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来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控制能力,从而为歌唱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进行音准训练。
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度,是唱歌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音阶、唱准音、对准音等方法来提高音准,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钢琴或吉他来进行音准训练,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音高。
另外,要进行发声训练。
良好的发声技巧可以让声音更加清晰、响亮,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声带的损伤。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发声操、发声练习等方法来提高发声技巧,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声带,避免过度使用和不正确的发声方式。
此外,要进行音域训练。
音域是指歌手能够唱到的音高范围,扩大音域可以让我们在歌唱时更加自如、灵活。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唱高音、唱低音、进行音域拓展等方法来提高音域,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强求自己唱过高过低的音,以免对声带造成伤害。
最后,要进行表情和演绎训练。
唱歌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传达。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歌曲的情感表达、舞台表现力等方法来提高表情和演绎能力,让我们的歌唱更加生动、感染力强。
总之,唱歌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钻研,才能够在歌唱表演中展现出优秀的水平。
希望以上介绍的唱歌基本功训练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歌唱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享受到唱歌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
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
管乐队是一种以管乐器为主的乐队形式,以其独特的音色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在音乐界拥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要想让管乐队的音乐表现达到更高的规范化标准,就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教学。
下面将介绍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
一、基础技能训练
1. 吹奏基础技能训练,包括正确呼吸、吸气吐气节奏掌握、音高控制等;
2. 演奏技巧训练,包括基本演奏技巧的训练,如吹气力度掌握、舌头技巧、手指技巧等;
3. 合奏技巧训练,包括个人演奏技巧与乐队合奏技巧的结合,注意节奏、和谐、配合等方面的训练。
二、音乐认知训练
1.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包括音高、音符、音程、和弦等基础知识;
2. 音乐表现力的训练,包括指挥细节的掌握、乐曲情感的传达、音乐的表现技巧等;
3. 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包括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风格音乐的鉴赏和理解。
三、演出现场训练
1. 现场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乐器的调整、乐谱的准备、现场布置
等;
2. 演出时的指挥和合奏技巧,如指挥动作、心理暗示等;
3. 演出后的总结和反馈,包括演奏效果的分析、个人和团队的表现、改进和提高方向等。
四、团队建设和管理
1. 团队的目标和使命,如团队定位、发展目标等;
2. 团队的管理和协作模式,如人员配合、角色分工等;
3. 团队文化的塑造和落实,如共同的价值观、行动准则等。
以上是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教学,可以让管乐队达到更高的演奏规范和表现水准,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音乐课教案: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能力和表达技巧
音乐课是一门有趣和富有创造力的课程。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审美能力。
在不断发展的音乐教育中,传授学生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能力和表达技巧,是音乐教育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音乐课的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一、音乐掌握的基本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节奏感、音高感、音乐记忆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这些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需要老师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
1. 节奏感节奏感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打鼓、跳舞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帮助他们认识每个节奏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 音高感音高感是指学生的听辨和区分不同音调的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唱歌、钢琴弹奏、发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高感。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符、音阶和音程的关系,为他们学习乐器打下基础。
3. 音乐记忆能力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很多知识和技巧需要记忆。
学生需要掌握音乐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听音乐、记谱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音乐。
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音乐,培养学生创作和记忆的能力。
4. 音乐表演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是指学生可以在演出中或者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音乐技巧和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演奏、合唱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表演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己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和创造力。
二、音乐的表达技巧除了掌握音乐的基本能力,学生还需要掌握音乐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完美地演绎音乐作品,传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以下表达技巧:1. 节奏和速度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可以带给听众不同的音乐体验。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节奏和速度的运用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感下的节奏和速度的差异,并加以表达。
2. 音色和强弱度在音乐中,不同的音乐器有不同的音色。
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探索篇•教学研究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水娜(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江苏南京)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音乐教学的地位也逐渐提升,大部分学校开始加大了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通过对实际音乐教学的调查实践发现,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学手段较为传统化,或者有的教师采用成人化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小学生歌唱,从而让小学生失去了他们原本纯真的声音。
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小学歌唱教学的必要性唱歌属于艺术的范畴,其具有非常强烈的综合性特征,其将音乐、形体、语言以及表现等进行有效的融合。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即要求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唱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唱歌教学的课时必须要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这也充分体现了唱歌教学的重要地位。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可以通过歌唱的方式将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表达出来。
同时,歌唱教学的教学手段较为简单,受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条件的影响较小,极易普及和推广。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歌唱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的表现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歌唱能力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学生在声音方面的技能训练。
通过对目前的歌唱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可知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第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对童星的歌声进行一味的模仿,偏好高音训练;第二,部分教师未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成人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学生进行训练,并且以成人的审美标准要求学生进行表演和演唱,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部分音乐教师反映,由于声乐教学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教导学生学习声乐技巧是一项困难和挑战。
因此,在实际声乐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于学生的呼吸、唱歌的姿势等没有过多的要求。
总之,实际的唱歌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内容模板
一、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2. 培养教师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3. 增强教师音乐课堂的组织和调控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训内容1. 音乐教育理念1.1 音乐教育的定义和特点1.2 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1.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教育的理念2. 音乐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的确立2.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处理2.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2.4 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 音乐教学方法3.1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3.2 基础训练方法3.3 情感体验方法3.4 创新实践方法4. 音乐教学手段4.1 课堂教学手段4.2 多媒体教学手段4.3 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5. 音乐课堂组织与调控5.1 课堂常规管理5.2 学生行为规范5.3 课堂氛围营造5.4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6. 音乐教学评价6.1 评价原则与方法6.2 评价内容与标准6.3 评价结果的运用与反馈7. 音乐教师专业素养7.1 音乐理论素养7.2 音乐实践素养7.3 教学研究素养7.4 教育情怀与职业道德8. 音乐教育研究8.1 音乐教育发展趋势8.2 音乐教育研究方法8.3 音乐教育研究成果分享三、培训形式1. 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
2.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课程学习、互动交流等。
3. 校本研修: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活动。
4. 教师自修:鼓励教师自主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学视频等。
四、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和教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考核1. 课堂展示:教师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接受专家和同行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教师完成培训期间的作业,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3. 评价反馈:对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教师提供反馈意见。
六、培训总结1. 对培训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培训成果。
小学生音乐节奏与乐器演奏技巧训练
小学生音乐节奏与乐器演奏技巧训练音乐是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感和乐器演奏技巧对他们的音乐素养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音乐节奏训练以及乐器演奏技巧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音乐节奏训练音乐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对于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乐器演奏技巧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乐节奏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和掌握音乐的节奏规律。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音乐节奏训练方法:1.律动练习:通过打拍子、跳舞等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并掌握基本的节拍规律。
2.节奏演唱:利用简单易学的节奏歌曲,让小学生通过演唱的方式感受和掌握音乐节奏的变化和规律。
3.节奏游戏:通过各种有趣的节奏游戏,如猫捉老鼠、打节奏积木等,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二、乐器演奏技巧训练乐器演奏技巧训练是培养小学生乐器演奏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训练培养孩子们的乐器演奏技巧,可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乐器演奏技巧训练方法:1.基础指法训练:针对不同乐器,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指法和手部协调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简单的音阶和音乐片段,让孩子们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2.乐器演奏曲目练习:选取适合小学生的乐器曲目,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让孩子们逐步掌握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3.合奏训练:组织小学生进行合奏活动,培养他们的合奏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与他人共同演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乐曲的节奏和动态。
三、音乐节奏与乐器演奏技巧训练的重要性音乐节奏训练和乐器演奏技巧训练在小学阶段对孩子们的个人成长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节奏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其次,乐器演奏技巧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集中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和指导,孩子们可以在演奏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并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融入到音乐中。
强化小学音乐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强化小学音乐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课程学习要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所以在当代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注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做好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音乐学习的方法与过程的指导、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等工作。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三维目标引言音乐知识是对音乐现象及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是人们感情方式的抽象表达。
音乐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艺术、陶冶学生情操、细腻学生感情的过程,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音乐的学习要从基础做起,即在小学的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全面普及学生的音乐知识,唤起学生的艺术细胞,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学习,对小学教育中如何优化音乐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1.深化小学生对乐谱的认识乐谱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乐谱就没有音乐。
所以说,乐谱的学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识谱教学工作的开展,在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向学生渗透识谱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超越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唱歌训练,领悟歌词含义,体会歌曲的细腻情感,让学生在演唱、领悟、体会中了解乐谱、熟悉乐谱,从而提高学生对乐谱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自己编谱,从他人的音乐作品中学习乐谱的写作方法,接近自然,体验生活,为乐谱的书写提供素材;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及时查看纠正学生编谱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将知名音乐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对乐谱的认知能力、对音乐的点评、体会作曲者的情感,从而丰富自身的乐谱知识[1]。
例如,在课外活动时,笔者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讲座,根据现场分发的乐谱宣传册,聆听名家的现场演奏,感受现场氛围,然后让学生写出了聆听感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熟悉乐谱知识,激发创作灵感。
2.注重学生唱歌姿势的培养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不仅要有专业的音乐知识,还有注重自身的穿着打扮,更要注重自身的唱歌姿势。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技能训练,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并发展学生的音乐视听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视唱,是指按乐谱所示一切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感性认识的能力。
练耳是用来培养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
课程主要通过读谱、记谱、分析三个方面使学生掌握音准、音高、节拍、节奏、调式、和弦、和声等音乐基本要素。
音准的训练是视唱练耳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能够把握好音准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问题出现的原因音准的概念: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
在乐器的制造过程中,由于采用不同的律制,导致产生不同的音高特性。
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固定音高,比如钢琴、竖琴、定音鼓等乐器,在演奏前就必须将音高调整好,这一类乐器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
第二类为浮动音高,比如长笛、单簧管等按键类乐器。
通常是按照平均律来确定按键的位置,但是演奏员也可以通过嘴型和气息让音准产生轻微的浮动。
第三类为自由音高,比如弦乐器和人声,可以自由地演奏任何律制的任何音高。
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会要求学生能够演唱符合十二平均律,也就是钢琴律制的音高。
当然,这是具有局限性的,却是目前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音准听觉问题。
在学习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
模仿钢琴的音高,从而达到精确的音准。
这类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学生无法模仿出正确的音高,且无法察觉自己演唱的音高是否准确。
(二)音准记忆问题。
有这类问题的学生,可以正确的模仿出钢琴的音高。
但是一旦脱离钢琴,单独演唱的时候,音准立刻就会出现偏差。
(三)音准技术问题。
有这类问题的学生,通常在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时,会出现音准障碍:比如演唱大跨度的音准跳进;多声部视唱中的不协和音程等。
老师教学唱歌的技巧与方法
老师教学唱歌的技巧与方法教学唱歌的技巧与方法非常重要,下面我会结合我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唱歌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要让学生唱得好,老师可以教授以下几项基本技巧:1. 呼吸控制:学生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通过腹式呼吸来提高气息的控制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和呼出长声音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呼吸习惯。
2. 嗓音调整: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音域范围,并学习如何调整嗓音以适应不同的歌曲。
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发声练习,如“唱五声”,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音域和音色。
3. 发声技巧:学生需要学会运用口腔和喉咙的不同部位来发声。
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发声方法,如“发声三点法”,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4. 音准训练:学生需要学会唱出准确的音高。
老师可以利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来辅助训练,教授一些基本的音准训练方法,如唱准音阶、唱准音程等。
除了技巧,老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唱歌是一门艺术,需要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多样性的音乐作品和教材,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音乐喜好,从而激发他们对唱歌的热情。
2. 多样性的训练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所以老师需要采用多样性的训练方法。
可以结合个别辅导和小组合唱等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练习,提高综合能力。
3. 注重实践:唱歌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所以老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
可以组织合唱团、举办演唱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声音。
4. 温暖的学习氛围:唱歌需要学生放开声音,所以老师要在课堂中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
可以多给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全情投入学习。
在教学唱歌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唱歌需要用到全身的各个部位,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保护声带,避免唱歌过程中出现不良的习惯和姿势,防止对身体造成损伤。
总之,教学唱歌的技巧与方法需要结合基本的发声技巧和音乐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专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6264学校管玲丽摘要通过听觉、合唱这两种适应群体训练的音乐手段,培养学生对元素性音乐的敏锐感知,激发他们对诸音乐元素不同结构的构成及运动变化产生浓厚兴趣。
使他们了解这些运动变化对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抒发感情的独特功能作用;并使学生在音乐生活中能迅速获得与音乐作品的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
这不同于传统单纯技术训练代替音乐教育的作法,是音乐教育观念上的一个进步和突破。
关键词听觉、合唱、音乐元素、掌握。
音乐元素,指构成音乐艺术的最基本的成分,分解为音高、音色、节奏、力度、和声等。
掌握音乐元素,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敏锐的感知,激发他们对诸音乐元素的不同结构的构成、运动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这些运动变化对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抒发感情的独特功能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音乐生活中能迅速获得与音乐作品的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
这不同于传统的用单纯技术训练代替音乐教育的作法,是音乐教育观念的一个进步和突破。
学生掌握音乐元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训练着手。
1、听觉训练音乐靠听觉感知,是一门“听觉艺术”。
后天的音乐教育决定音乐才能。
这一才能是先天具备,还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我认为,人的才能主要是后天受教育形成的。
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到听觉训练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工程。
《乐记》谈到了人的听觉感官与音乐的关系,指出:“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
”孟子则说:“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
这两句话再好不过地道出了音乐之声的本质和本源。
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听觉来进行。
有效的听觉训练,能使音高、音色、节奏、力度等音乐元素很快被学生熟悉理解。
(1).建立准确的音阶感音阶感是音准的基础,也是学生自我判断进而自学音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必须从学生日常生活引入,“自然”地接触并熟悉音阶。
1)从do、mi、sol、入手小跳进式地开始音阶学习:传统的音阶教学顺序是:do、re、mi、开始,到fa、 sol、la、si,级进展开。
实践证明,这种按表面逻辑安排的教学顺序并不符合学生接受音阶的心理。
学生初学不易唱准fa、si和级进音阶。
值得推荐和实验报告表明的方法是从学生生活中最常听到的do、 mi、sol这三个稳定音入手,三度跳进式地开始接触音阶,写出与之相应的曲调和音程进行练习,然后逐步加入la、re、fa、 si音,并采用将音阶设计为“音阶山”,根据动物的特点,(兔子的蹦蹦跳跳,乌龟的级进)内心感知音高的准确性,从而发挥学生在听觉中的想象力。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跳进音阶比级进音级容易得多,而通过小跳音阶的学习得到巩固,级进音阶学习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2)在游戏中反复练习、强化音阶概念:音阶音准的概念的建立,有赖于大量的练习得以强化。
为此,需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一系列音乐游戏。
如游戏“弹钢琴”:学生手持唱名卡片模拟琴键音阶排列,弹琴者(师或生)击“琴键”,被击者迅速唱出相应音高并高举卡片。
“琴键”音准确,则全体学生跟唱一遍,反之则需“校音”(由弹琴者向“琴键悄悄提示或另请”琴师“校正)。
若还唱不正确,则此”琴键“需修理换新键(即换一学生)。
在游戏结束时,应将换下的”琴键“再装入”琴“上试一试,如唱准了,则表示”琴键“已修好(以此鼓励学生)。
3)设计多样听唱训练,适应各种音程变化:在记牢和唱准音阶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听觉训练。
例如:在钢琴上弹出标准音“A”,在此基础上变化弹出一组组旋律音程,如do、mi、re,mi、do、la、sol、la、 do、sol、mi等,让学生模唱、分析、听记。
通过这一系列训练,学生对音阶、音高及其变化的感知会逐渐敏锐起来并逐步发展起乐音表象能力。
实验证明,这类训练的积累能产生丰富的听觉意象。
贝多芬就是在耳聋的情况下,完成了他的巨作第九交响乐。
(2)、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节奏感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核心元素之一,被称之为音乐的“骨架”。
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节奏感,即交给了学生把握音乐律动的钥匙。
从指导学生熟悉基本节奏型入手,可采用以下方法练习。
1)采用划拍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的基本节奏型。
这是借鉴数学的一种理性训练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大体能按时值的组合较准确地击出各种节奏。
用手划拍时,口中念与不同时值相应的节奏唱名。
2)身体动作与节奏结合,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
一味按谱划拍易使活生生的音乐节奏学习陷入呆板。
借鉴瑞士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原理和节奏训练方法,引导学生使自身体动与音乐律动和谐吻合,有利于学生用整个身心体验者音流动的“脉搏”。
3)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各种节奏原型,学习节奏的组合。
生活中有丰富的节奏原型,学生往往未加注意 .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各种节奏与音乐节奏建立联系,用“活生生”的节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学生对音乐元素的体验和感受将深刻亲切得多。
4)按曲调的节奏朗读歌词。
曲调节奏实质上就是生活节奏和语言节奏的浓缩提炼。
按曲调节奏朗读歌词往往带来一种韵律感,使歌词的学唱就得容易,学生也可以从中体会品味掌握音乐元素带来的乐趣。
例:《粗心的小画家》丁丁说他是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先让学生读节奏,然后用念快板的形式。
5)在掌握基本节奏的基础上加进音高。
单纯的节奏组合毕竟不是音乐。
一旦基本节奏被学生熟悉,必须尽早引入音高。
这是节奏教学的深化,又是感知音乐元素的相互结合,发展变化的起始。
通过以上精心设计的多种练习,不仅可让学生迅速熟悉理解并掌握音乐元素,而且通过掌握音乐元素的过程成为一种快乐,课堂气氛定会十分活跃。
2 、合唱训练合唱是掌握音乐元素的重要途径,它一直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教学中最易普及、最经济,同时也最美。
在良好的合唱训练中,乐感这一高层次的音乐元素能够得以不断积淀形成。
合唱又是一门知识性、艺术性和技巧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合唱训练则按其艺术表现的需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特征,采用有效的启发和科学的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掌握合唱发声的诸多音乐元素。
(1)掌握合唱训练中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童声训练和成人的声乐训练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且从歌唱发声的原理上来说也是基本相同的。
从生理结构上讲,少年儿童的发声机能和器官并不比成人少或多,只存在着体积上的小与大之别,以及发出的声音在音质上的不同。
无论成人还是孩童的发声,其衡量标准也是基本相同的,即正确的歌唱呼吸,良好的基音状态,谐和共鸣,清晰的语言等等。
但如果分析二者的思维方式却不难看出,它们尚存在着差异。
成人学习歌唱的思维方式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少年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只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化思维过渡发展。
在他们抽象逻辑思维形成的初期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直接感性经验为主,因而具有很大成份的具体形象性。
根据少年儿童的这一特点,必须采取与成年人不同的启发方式,在启发学生歌唱发声的内在感受和协调歌唱发声机能时采用感觉替代和意象转移的方法,启发学生逐步建立合唱发声的基本音乐元素,从而培养支配自己,调节自己发声机能和器官的能力。
在这点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简炼准确,不能太抽象,不能超越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艺术与技术要客观、科学,对学生要民主,通过诸多的音乐元素本身去感染学生,从而使他们在合唱中获得美的感受,具有美的鉴赏,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学习决心。
以良好的声音状态相互感染,提供其感性认识的环境,从而避免对成人的效仿。
(2)进行必要的合唱技巧训练歌声是运用嗓音表现人物情感体验的艺术,运用嗓音的优劣自然也会直接影响情感的表现。
所以,对“如何用嗓音”不能不加考究。
因此,先解决音质问题,后解决音量问题,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坚定、积极地用轻声歌唱,就能使少年儿童自然地体会到发声器官在歌唱时是如何协调的,就能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而且,这对保护少年儿童的噪音和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声极为重要。
1)什么是轻声歌唱?如何掌握和理解轻声歌唱的尺度?应该说,并不存在一个固定和绝对的标准。
但是,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轻声歌唱的实例。
例如:天真的幼童模仿妈妈抱着布娃娃哼唱催眠曲时的轻柔的歌声;又如当孩子一个人无意识地边走边歌唱时,他的歌声总是轻松愉快的。
如果将这样的声音用力度记号标明的话,应是mp或p,而不是mf,掌握轻声歌唱应在mf以下的mp或p的声音力度上。
当少年儿童们学会了轻声流畅自如的头声歌唱方法后,往往同时也学会了有控制的歌唱技能。
至此,孩子们的合唱就能和谐和动听了。
2)没有正确的呼吸,不会有完美的歌唱。
脱离歌唱单独进行呼吸训练,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其实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训练得当,是有益无害的。
每次排练时,先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呼吸练习,长期下去,变成一种习惯,将会逐步获得显著效果。
但是由于呼吸练习不能立竿见影,往往被人忽视。
a、用“闻花”时的感觉体会歌唱的吸气:“啊;好香的花呀”!要求吸气时不耸肩,不出声。
b、用“吹肥皂泡”来训练歌唱的呼气。
“肥皂泡象涌泉一样连续吹出,但当心——用力太猛会吹破。
”要求通畅均匀的把气呼出。
c、用伤心时的抽泣体会急呼吸(偷气)。
此外,还有多种多样形象的要求严格的发音练习。
运用形象的比喻,从歌唱呼吸入手,是许多有经验的合唱教师常用的方法。
值得指出的是,进行嗓音训练,应注意提醒学生将所有掌握的合唱音乐元素运用于歌唱实践。
3、有乐感的歌唱乐感,就是对音乐有敏捷的感受和正确的理解,并把所感受所理解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
有乐感地歌唱,就是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音乐元素综合运用于歌唱中,用不同力度,音色、连断,速度处理,富有感情的歌声表现自己内心体验。
这样的合唱训练,应以情为先导,紧扣感受和表现展开。
1)教师生动的引入,富有感情的范唱,并加上一些适度的表演动作,往往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歌曲的艺术形象和蕴含的感情。
2)根据歌曲内容,辅之以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如绘制放映幻灯、展示挂图,引进乐器演奏,设置场面背景等,充分挖掘和展现歌曲的艺术意境,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理解不断得以深化。
3)编排适当的队形变化,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培养表现能力。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适宜表演的歌曲,设计一些简单而不过份夸张的动作,创设一定的角色情节,诱发少年儿童自我表现欲望,鼓励他们在做动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自我体验,并在相互影响和启迪中逐渐把握住对自我表现的分寸感。
结语培养学生掌握音乐元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基础工程。
途径和方法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在这个领域,最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施展全部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