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3dfde0ebcd126fff7050b7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Made by Lucy绪论机械:是利用其几何形状实现力与运动方面的性能/功能要求的产品。
制造:将原材料加工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获得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用机械的方法制造机械产品。
关键是获得几何形状和位置。
目的:T ——时间,效率Q——质量C——成本S——服务E——环保第一章机械制造过程生产过程:从确定生产需求之后,到得到产品的过程。
包括产品开发过程、产品制造过程和产品销售过程。
到现在,生产过程扩充到服务。
制造过程:直接把原材料和毛坯转换为成品的过程。
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工艺、装配、热及表面处理、检验过程。
制造过程“三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切削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工件几何形状及表面机械物理性能的过程。
简称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同时加工的一组)工件,在一个工作地,由一个(或相互协作的多个)工人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
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成为一个安装。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装内容称为工位。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工步、走刀、工位和安装之间的关系:走刀<工步<工位<安装一次安装可以有多个工位、工步和多次走刀一个工位可以有多个工步和多次走刀,但一般在一次安装下完成;一个工步只能在一次安装和一个工位下完成,但可多次走刀。
可以规范工艺、保证质量工艺规程:工艺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和文字记录,用法律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可以有多个,工艺规程只能有一个。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多数以年计,零件的生产纲领还包括一定的备品和废品数量。
N=n(1+α)(1+β)QQ---产品的生产纲领α---备品率N---零件的生产纲领β---废品率生产类型:是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生产批量:年生产纲领确定后,还应根据车间(或工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计划期内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零件的数量。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https://img.taocdn.com/s3/m/dfbf7d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7.png)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机械的本质和作用。
介绍机械的分类,包括传动机械、执行机械、控制机械等。
1.2 机械的组成部分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附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3 机械的性能与参数讲解机械的性能指标,包括力、速度、精度、效率等。
介绍机械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传动机械的类型与原理讲解传动机械的类型,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
介绍各种传动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2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包括齿轮的形状、齿数、模数等。
介绍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3 皮带传动与链条传动讲解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皮带和链条的规格、张紧方式等。
介绍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三章:机械结构3.1 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讲解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梁、柱、板、壳等。
介绍各个要素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3.2 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
介绍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3 机械结构的优化讲解机械结构优化的目的和方法,包括尺寸优化、形状优化等。
介绍结构优化算法和应用。
第四章:机械零件4.1 机械零件的类型与功能讲解机械零件的类型,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等。
介绍各种零件的功能和应用。
4.2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择讲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包括钢、铝、塑料等。
介绍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原则。
4.3 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讲解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铸造、锻造、切削等。
介绍零件的装配方法和工艺。
第五章:机械系统5.1 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讲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包括主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机械系统的分类,包括简单机械系统、复杂机械系统等。
5.2 机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讲解机械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介绍机械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章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c6e02665acfa1c7aa00cc3f.png)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制造过程 系统的概念、工艺系统和制造系统 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基本的加工方法
第一节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一、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对机械制造而言,生产过程包括下列过程:
5)数控成形法
利用坐标轴联动的数控技术可自动控制高的形状精
度。
三坐标联动的数控技术(可加工立体轮廓曲面)
两坐标联动的数控技术(可加工平面轮廓曲线)
第四节 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制造工艺的共同特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而企
业的生产类型又是由企业的生产纲领决定的。
1、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在计划期内 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计划期常定为一, 所以生产纲领也称年产量。) 零件的生产纲领要计入备品和废品的数量,可按下式 计算 N=Qn(1+α)(1+β)
如果以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作为高一级的工
艺系统,那么该系统的元素就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各个工 序,必须全面协调组成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各个 工序的有关工艺参数,才能实现一个零件机械加工的最 佳化目标。
三、制造系统 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制造过程,就 产生了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业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 系统具有最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即柔性。
三流
物质流
信息流 能量流
第三节 系统的概念、工艺系统和制造系统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有若干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元素(或部
分)组成、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 系统的基本特征为:
第1章 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
![第1章 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e70e8fe53a580217fcfe0c.png)
2.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基本概念
如果以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则可认为机床、
刀具、夹具与工件四个要素组成一个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该系统的整体目的 是在不同条件下能适应环境,保质、保量、经济地完成零件的加工要求。 作为一个系统,必须从组成该系统的机床-刀具-夹具-工件这四个要素的整 体出发,分析与研究各种有关问题,才可能实现该系统的工艺最佳加工方 案。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图1—2所示为螺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三、基准的概念及分类
---基准:
是在确定零件上其他面、线或点的位置准确度时所依据的该零件上的
面、线或点。在计算和度量某些面、线、点的位置尺寸时,基准就是 计算和度量的起点。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按不同要求选择哪些面、线或点作为基准,是直
若在装配时也是作为装配基准的精基准,如图1-4b的内孔F和端面
E。 ---辅助精基准: 若在装配和使用时没有用处者的精基准,如图l-5b的内止口F和底端 面 E。
(3)度量基准
指用以度量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在工件进行加工或加工完毕进行检
验时,用到度量基准。
如图1-6所示,图
1-6a为零件简图, 图1-6b为加工一个 孔的工序简图,图 1-6c和d表示检验 已加工孔位置的 两种方法,其工序 基准和度量基准是 不一致的。
基准,也称制造基准。
按用途不同,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度量基准及装
配基准。
(1)工序基准
工序基准也称原始基准,是在工序卡片(或其他工艺文件)上用以确
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尺寸称为工序尺 寸,工序尺寸的起点就是工序基准。
工序基是其主机厂和外协件工厂的生产
机械制造全套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全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47cdb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8.png)
机械制造全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各类机械加工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材料选择等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效率提高等方面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与加工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机械设备、进行简单机械加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关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动态,提高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包括机械制造的定义、分类、工艺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制造概述2. 机械制图与CAD/CAM软件应用:涵盖制图标准、视图表达、CAD/CAM 软件操作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制图与CAD/CAM软件应用3. 机械加工方法:介绍车削、铣削、磨削、钻孔等常见机械加工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加工方法4. 公差配合与测量:讲解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并掌握测量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公差配合与测量5.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工艺规程、工艺参数选择、加工顺序安排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制造工艺6. 材料选择与应用:介绍常用机械制造材料,如钢、铸铁、铝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 材料选择与应用7. 质量控制与生产效率:讲解质量管理方法、生产效率提高措施等。
教材章节:第七章 质量控制与生产效率8.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dc3c3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08.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内容、目的和意义。
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1.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介绍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理解工艺过程的分类和特点。
1.3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学习工艺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第二章:铸造工艺2.1 铸造工艺基础了解铸造工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学习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2 铸造工艺参数掌握铸造工艺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学习主要铸造工艺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2.3 铸造工艺设计理解铸造工艺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学习铸造工艺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章:金属塑性成形工艺3.1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了解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学习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3.2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参数掌握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学习主要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3.3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设计理解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学习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章:焊接工艺4.1 焊接工艺基础了解焊接工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学习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4.2 焊接工艺参数掌握焊接工艺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学习主要焊接工艺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4.3 焊接工艺设计理解焊接工艺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学习焊接工艺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5.1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学习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5.2 机械加工工艺参数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学习主要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5.3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学习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六章:机械装配工艺6.1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了解机械装配工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学习机械装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6.2 装配工艺参数掌握装配工艺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7e656ba5e9856a56126088.png)
本 零件表面的成形的方法(形成发生线的四种方法) 节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一、零件的成形方法
1.材料成形工艺
零
在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形状、尺寸、性能等发生变化,而
件 重量近似等于加工前的重量。如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粉
的 末冶金、注塑成形等,这些方法多用于毛坯制造,但也可直
机械制造技术
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机制教研室
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一
零件的成形方法
本
节
教
二
零件表面的成形
学
内
容
.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本节教学要 求:
本
掌握零件表面的成形的方法(形成发生线的
节 四种方法)
教
学
要
求
.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成 接成形零件。
形 方 法
2.材料去除工艺 以一定的方式从工件上去除多余的材料,得到所需形状、
尺寸的零件。如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等。 3.材料累加工艺
利用一定的方式是零件的重量不断增加的工艺方法。 传
统的累加方法有焊接、粘接、铆接、过盈配合、电铸和电镀
等。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快速原型制造(RPM)。
的
快速成形是将零件以微元叠加方式逐渐累积生成。将
成 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数据经计算机分层切片处理,得到各
形 层截面轮廓,按照这些轮廓,激光束选择性地切割一层层 方 的箔材(LOM叠层法,图1.7);或固化一层层的液态树 法 脂(SLA光固化法图1.8);或烧结一层层的粉末材料
金属工艺1—3单元教案
![金属工艺1—3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0394d949649b6648d7478a.png)
金属工艺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第一周 2.25---3、1第二周 3.4—3.8第三周 3.11---3.15第四周 3.18---3.22 第一章金属材料和机械制造过程概述第五周 3.25—3.29 第二章金属的性能第六周 4.1---4.5 第三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第七周 4.8---4.12第八周 4.15---4.19第九周 4.22---4.26第十周 4.29---5.3第十一周 5.6---5.10第十二周 5.13---5.17第十三周 5.20---5.24第十四周 5.27---5.31第十五周 6.3—6.7第十六周 6.10---6.14第十七周 6.17---6.21第十八周 6.24---6.28第十九周7.1—7.5第二十周7.8---7.12课程类型基础文化课(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实习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是);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是);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80课时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80 学时;实践课学时教材名称金属工艺学出版社及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王英杰金升指定参考书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23第 4 周第次课 2013 年月日章节名称第一章金属材料和机械制造过程概述授课方式理论课(是);实践课();实习课()教学时数4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为什么要学金属工艺学2、了解炼铁的实质、原料、设备及产品。
3、了解炼钢的实质、原料、设备及产品(介绍常识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炼钢和炼铁的过程教学手段(仪器)无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分类一、为什么要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是一门传授有关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传授各种工艺方法本身的规律性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和相互关系;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结构工艺性;常用金属材料性能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工艺方法的综合比较等。
研究的对象:常用的工程材料、材料的各种加工处理工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5f18b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f.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机械制造等。
机械制造的分类:批量生产、单件生产、成套生产等。
机械制造的特点:精度、表面质量、强度等。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设计、加工、装配、检测等。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采用课堂讨论法,讨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的案例分析。
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工艺路线、工艺参数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铸造、焊接、热处理、机加工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加工成本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切削、磨削、抛光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工艺可行性、工艺经济性、工艺稳定性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采用实验法,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
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机械制造装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概念:机床、工具、夹具等。
机械加工技术第一章机械加工概述
![机械加工技术第一章机械加工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cdd418bc8d376eeafaa315b.png)
③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
④制造系统管理技术,即生产模式的先进程度。
任何一台机械产品或设备都是由各种零件和功能部件组成的,如何使这 些零件和功能部件优质高效地制造出来并装配成具有预定功能的产品或设备, 这就是研究制造技术的意义所在。
机械加工技术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3.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制造自动化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2) 加工与设计趋向集成及一体化 CAD/CAM、FMS、SIMS、并行工程(CE)、快速原型技术(RP)等先进制
造技术的出现,使加工与设计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并走向一体化。各种常规 工艺过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而集成于统一的制造系统中。
(3)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向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转变
这就要求制造企业要以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以用 户满意作为产品质量的有效标准,寻找到既能高效生产又能快速转产的“柔 性”制造方法,形成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成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及其生产 管理模式。先进制造技术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加工技术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五、工艺系统的构成
第一章 机械加工概述
第一节 机械制造基本概念 一、研究机械制造工程学科的意义
1.机械制造技术的作用
制造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它为人类 制造出满足生活需要的产品和工具,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和舒适,有更多 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发明新的产品并将它制造出来供人们使用。制造技术的不 断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机械加工技术
零件的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件第一章铸造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件第一章铸造](https://img.taocdn.com/s3/m/3319ab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7.png)
2.制造模样与芯盒的注意要点
(1)分型面——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
1—上型
2—分型面 3—型芯
4—支座型腔
5—芯头 6—下型
第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收缩余量——为了补偿铸件收缩,模样比铸件图样尺 寸增大的数值。
(3)加工余量——为保证铸件加工面尺寸和零件精度, 在铸造工艺设计时预先增加而在机械加工时切去的金属层厚 度。
第十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起模斜度——为使模样容易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从芯盒
中脱出,在模样或芯盒上平行于起模方向所设的斜度。
一般α=0.5 ° ~3°
第十九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5)铸造圆角——制造模样时,凡相邻两表面的交角,都 应做成圆角。
铸造圆角(r为铸造圆角半径)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握包
抬包
吊包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
浇注温度(℃)——金属熔液浇入铸型时所测量到的温度 。
浇注速度(kg/s)——单位时间内浇入铸型中的金属熔液质量
。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落砂和清理
四、 造芯 五、浇注系统及冒口 六、合型
第十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一、砂型和造型材料
1. 造型材料 2. 型砂和芯砂 3. 砂型
第十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造型材料
造型材料——制造砂型和砂芯的材料。 1砂 2 黏土
3 黏结剂 4 附加物
第十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d3c01910661ed9ac51f328.png)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计算机文化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一、课程简介《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及主要工艺方法,分析了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其发展趋势。
为学习者解决机械制造方面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课程学习需要掌握的前续知识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学习本课程对于开展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进行机械产品的制造方法、生产工艺和加工质量控制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生产制造观念,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将工程材料、金属材料热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工艺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训练系统。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机械制造概述具体包括机械的概念、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机械制造的基本环节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内容。
主要介绍机械的定义、机械产品分类、自动化制造系统、零件的生产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加工方法和数控技术等相关概念。
一方面让初学者对机械制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机械产品的分类、自动化制造系统、零件的生产过程和现代加工技术,熟悉机械产品加工方法,了解CAD/CAM/CAPP/CAE/PDM技术。
模块二: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选用具体包括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铁碳合金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选用等内容。
本部分是机械产品生产制造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是机械加工的基础之一。
机械制造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122b3cf89eb172ded63b714.png)
切削平面正交平面基面重点与难点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论1、机械制造系统的三个层次:决策层,生产技术层,计划管理层。
2、生产类型有哪几种:(1)大量生产:产品的产量大,大多数工作按照一定的节拍重复地进行某一零件某一工序的加工。
(汽车、手表、手机)(2)成批生产:一年中轮番周期地制造一种或几种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均有一定的数量,制造过程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3)单件生产:单个地生产不同的产品,很少重复。
(重型机器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新产品试制)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1、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有哪三个变化着的表面? (1)待加工表面:加工时即将被切除的表面(2)已加工表面:已被切去多余金属而形成的工件新表面。
(3)过度表面:加工时由刀具正在切削的那个表面,他是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表面。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切削速度v c 、进给量f (或进给速度v f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 p 。
其中对切削力或刀具寿命的影响最大的要素是切削速度,最小是背吃刀量。
3、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几个平面组成?怎样定义?(1)基面(p r ):通过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车刀的基面平行于刀柄安装面。
)(2)切削平面(Ps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Po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4、刀具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基本角度有哪些?(1)在正交平面Po 中测量的角度:前角γo :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前刀面在基面之下时为正值,反之为负值,一般为9~12度)后角αo :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一般正值) (2)在基面Pr 中测量的角度:主偏角κr :在基面Pr 中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
(一般为正值) 副偏角κr ’:在基面Pr 中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551e09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8.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讨论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熟悉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数值分析法:计算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实验设备:刀具、工件和切削实验机。
3. 课件:金属切削过程的动画和图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实验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熟悉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903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0.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2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
能够列举出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3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机械制造过程的组成和分类。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问答法:讨论机械制造过程的组成和分类。
1.5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投影片:机械制造过程的图片和示意图。
1.6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列举出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2.1 课程简介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各种参数的作用和选择。
2.2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
能够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
2.3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切削参数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实践操作:演示切削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2.5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床设备:进行切削实践操作。
2.6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选择切削参数的能力。
第三章:机械加工方法3.1 课程简介了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掌握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应用和选择。
3.2 教学目标能够描述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机械加工方法。
3.3 教学内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机械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实践操作:演示机械加工方法的应用。
3.5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床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实践操作。
3.6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方法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选择机械加工方法的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章基本概念32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章基本概念32](https://img.taocdn.com/s3/m/cd8d1f737e21af45b307a8e0.png)
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在机床上有一个正确
的位置,并保持该位置不变。 专用夹具:为完成一种工件的一道工序(或 某几道工序)而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
车孔夹具
钻孔夹具(固定式钻模)
铣 轴 端 槽 夹 具
特点:
无需划线和找正,定位精度较高(一般可达 0.01mm) 、操作简单、装卸方便、生产率高
左右);若A不需要加
工,只要求B能切去均
直接找正定位法
匀的余量,则应以B找 正装夹
1.直接找正装夹
利用百分表、划针等工具,将工件直 接靠紧或贴合在机床上的装夹面上进 行定位和夹紧。
用途:单件小批生产中加工表面单
一、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生产率较
低的加工情况。
2.划线找正装夹
在工件表面上先划出中心线、对称线及待加工
(4)一个定位支承点只能限制一个自由度。
(5)定位支承点必须与工件的定位基准始终贴紧接触。
四、工件的实际定位—定位元件
典型定位方式及其定位元件P123
平面定位 以外圆定位 内孔定位 特殊表面定位 支承钉 支承板 圆柱销 心轴 V形块 定位套 ……
组合定位
……
典型定位方式及其定位元件
(一)工件以平面定位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 进度计划。计划期为一年的生产纲领称 为年生产纲领,即年产量。
N Qn(1 )(1 )
年生产纲领是设计或修改工艺规程的重要依据, 是车间(或工段)设计的基本文件。
第一节 第三节
生产批量:
计划期内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
(或零件)的数量
NA n F
装夹
定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f12b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1.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掌握机械制造的主要工艺方法及其应用。
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设计、加工、装配、检验。
常见机械制造工艺方法: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磨削等。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精密制造、自动化制造、绿色制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工艺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工艺方法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机械制造的流程和实例。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2.1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类型。
掌握金属切削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的磨损和更换。
2.2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的定义和过程。
切削力的计算和影响因素。
切削参数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刀具的磨损和更换:磨损类型、磨损规律、更换时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参数选择。
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切削过程中刀具的磨损情况。
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金属切削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切削参数的选择。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切削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内容。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能够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规程。
3.2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内容。
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工序设计、工艺路线设计、工艺参数设计。
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分析零件加工要求、确定加工方法、设计工艺规程、验证工艺规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工艺规程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学生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时安排
总学时64学时,讲课 58 学时,实验 6 学时;
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 》,李华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5 年1月
参考书目
⑴、《机械制造技术》,陈明 主编,北航出版 社, 2001 年 07 月
⑵、《机械制造技术》, 吉卫喜 主编,机械工 业出版社, 2001 年
⑶、 《机械制造技术》, 黄鹤汀 等主编,机械 工业出版社, 1997年
二、机械制造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是制造企业中处于最 底层的一个个加工单元,往往由机床、刀 具、夹具和工件四要素组成。
工件 夹具 机床
刀具
三、机械制造过程分析
例:
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设备
1
车一端面,钻中心孔*;
车床I
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2
车大外圆及倒角;调头,车 车床II
本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1、平时成绩占30%; (包括考勤、作业、实验、课
堂提问及方案设计) 2、期末考试成绩占70%。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课题一、机械制造过程慨述 1.1.机械制造过程 1.2.机械制造的生产组织
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了解机
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任 务,以及机械制造过程、生产组织 和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概况。
4).熟悉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和夹紧的基本原理及 方法,能够进行精度分析,熟悉各类机床夹具的 设计方法、步骤,并能正确使用有关图册、手册 进行夹具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 制造中所涉及的由设备、工装到工艺规程 编制各个环节的理论及实际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先进加工技术 的特点,学会机械加工的基本技术,具有 在理论上进行加工工艺分析、在实践中具 体解决一般工艺技术问题及工艺装备设计 的能力。
2) 毛坯制造工艺过程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质量,使之成为 零件的过程
4) 热处理工艺过程 5) 装配工艺过程
4. 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是反映比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的技 术文件,是机械制造厂最主要的技术文件 之一。它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工件加工工 艺路线及所经过的车间和工段;各工序的 内容及所采用的机床和工艺装备;工件的 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工时定 额及工人技术等级等。
小外圆、切槽及倒角
3 铣键槽、去毛刺
铣床
阶梯轴
讨论:
生产规模 不同,工序 的划分不一 样。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设备
1 铣两端面,钻两端中心孔* 铣端面钻中 心孔机床
2
车大外圆及倒角
车床 I
3 车小外圆、切槽及倒角 4 铣键槽 5 去毛刺
车床II 专用铣床 钳工台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生产过程包括:
原材料
成品(机器)
1) 原材料的运输、保管和准备; 2) 生产的准备工作; 3) 毛坯的制造; 4) 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 5) 零件装配成机器; 6) 机器的质量检查及运行试验; 7) 机器的油漆、包装和入库。
汽车产品的生产过程
钢材
锻造
锻件
铸铁 废钢 铝锭 辅助材料
┊
铸造 铸件
给量均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例: 注意:(1)、一次安装中连续进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可
作为一个工步 (2)、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为复合工步,
复合工步为一个工步。 走刀:每切削一次为一次走刀 3、安装和工位 每装夹一次为一次安装,包括定位、夹紧两个过程 工件的每一位置为一个工位。
机械制造技术
(64学时)
钟启茂
一、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为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 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中所涉及的由 设备、工装到工艺规程编制各个环节的理论及实际问题,并 具有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具体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 能力。并达到:
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慨述
• 1.1.机械制造过程
一、概述 1、生产系统
如果以整个机械制造企业为分析研究对象,要实现企业最有 效地生产和经营,不仅要考虑原材料、毛坯制造、机械加工、 试车、油漆、装配、包装、运输和保管等各种要素,而且还 必须考虑技术情报、经营管理、劳动力调配、资源和能源的 利用、环境保护、市场动态、经济政策、社会问题等要素, 这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是物质流、能量 流和信息流的集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决策控制阶段、研 究开发阶段以及产品制造阶段。
1).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刀具几何参数的表示、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刀具材料、耐用度的确定,了解各类 刀具的特点,认识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相关规律。
2).了解机床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及其工艺范 围,具有合理选用机床的基本知识,熟悉机床床 的运动传动结构和操纵控制原理。
3).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理论、机械加工中零件 的定位及基准选择、工艺尺寸链及装配尺寸链的 理论及应用,掌握拟订工艺规程的主要问题,了 解机械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并能够进行 工艺文件的初步规划,理解和掌握典型零件的加 工。
1. 工序 2. 安装 3. 工步 4. 走刀 5. 工位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顺次排列的工序组成,每个工 序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和工步。
1、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
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为一个工序。 2、工步与走刀 工步:指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度与进
热处理
机械加工
缸体 曲轴 变速箱壳体 齿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件装配
发动机 变速器 转向器 驱动桥
┊
铁粉 碳粉
┊
粉末冶金 烧结
粉末冶金件
协作件、 电器系统
轮胎
其它部件
总装配
钢板
冲压
铆、焊接 汽车生产过程
装配
油漆
试车 汽车
3、工艺过程
1) 概念: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与原材料
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如:机加工、热处 理、装配等,称为工艺过程
学习方法提示
1、重视基础理论,以提高听课效率; 2、认真做好课堂笔记,理解基本原理; 3、内容多且杂,要求在课后认真复习,巩固所 学知识; 4、独立按时地完成课后作业,以便于检查学习 质量;认真完成思考题,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不断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方法的锻炼; 5、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