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分类管理经验word版

合集下载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内容摘要】一、实施分类管理的背景和内涵,河南省国税局通过分析税收征管流程,总结征管工作规律,认识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基础,而且是稽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所谓分类管理,是指以行业分类为主,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行业规律为依据,以纳税评估为手段的税源监管方法,今年年初,河南省国税局按照“优化服务,分类管理,以查促管,管住管好”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全省确定了32个主行业,并由各市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确定市局、县局管理的重点行业,二、实施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一)创新税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1、税源管理模式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1)开展典型调查,探索行业管理规律,(2)建立行业评估数学模型,开展行业评估。

今年以来,新乡市国税局按照省局工作部署,根据本地税源大户少、中小企业多、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实施了以分行业为主的分类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以分类管理为抓手,以电子档案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型的税源管理机制。

一、实施分类管理的背景和内涵河南省国税局通过分析税收征管流程,总结征管工作规律,认识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基础,而且是稽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

针对征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税负偏低及零负申报突出等问题,在今年初提出了依托信息化,实施分类管理,打牢征管基础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对税源的管理。

所谓分类管理,是指以行业分类为主,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行业规律为依据,以纳税评估为手段的税源监管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同行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搜集整理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总结行业规律,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建立行业税源管理信息电子档案;进而通过定期采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动态信息,利用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测算,与企业申报信息相比对,验证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如发现企业纳税申报存在问题则进行约谈举证或移送稽查部门查处。

新编税源分类管理经验【优质精彩实用】

新编税源分类管理经验【优质精彩实用】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一、实施分类管理的背景和内涵河南省国税局通过分析税收征管流程,总结征管工作规律,认识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基础,而且是稽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

针对征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税负偏低及零负申报突出等问题,在今年初提出了依托信息化,实施分类管理,打牢征管基础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对税源的管理。

所谓分类管理,是指以行业分类为主,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行业规律为依据,以纳税评估为手段的税源监管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同行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搜集整理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总结行业规律,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建立行业税源管理信息电子档案;进而通过定期采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动态信息,利用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测算,与企业申报信息相比对,验证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如发现企业纳税申报存在问题则进行约谈举证或移送稽查部门查处。

今年年初,河南省国税局按照“优化服务,分类管理,以查促管,管住管好”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全省确定了32个主行业,并由各市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确定市局、县局管理的重点行业。

新乡市国税局结合本地税源特点,依据行业内在规律和行业规模,将全市29986户纳税人划分为30个大行业,286个子行业,并分市、县、所三级确定重点管理行业。

二、实施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一)创新税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1、税源管理模式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

在分类管理中,把企业看作行业中的一员,摸索行业管理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和指标参数,加强纳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为产业链管理,构建起立体管户机制。

(1)开展典型调查,探索行业管理规律。

选取同行业中若干个典型企业,通过典型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行业标准等信息,在实际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

在开展对小煤矿行业的典型调查过程中,采集30多条信息,并经过分析、测算,发现煤炭的产量与矿产资源补偿费、耗电量、工人工资等具有内在的联系:矿产资源补偿费每月按销售额的1%进行征收,吨煤耗电量约为8度,吨煤工人工资为23元。

谈如何搞好税源管理.doc

谈如何搞好税源管理.doc

员浪费,且责任不明确。

(三)税务机关内部某些工作人员对税源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导致税源管理流于形式。

尤其是对重点税源的掌握与管理,通常分析比较肤浅被动,说明不了深层问题,没有给予重点税源足够的支持,导致税源流失。

再者,从重点税源企业的特点来看,由于企业规模大,分支机构多,核算头绪多,纳税环节多,如果监管不力,极易发生偷税与逃税行为。

事实上,前些年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只是表面上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税款实现和缴纳情况,实行的是粗放型控管,横管不到边,纵管不到底,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控管,重点企业税收流失严重。

对于某些地区来说,其支柱税源也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就目前来说,尽管在微机化管理方面做了巨大努力,前进了一大步,在某些地区,税收征管方面的大软件已经开始运行了,但是此类软件通常都存在着问题,在运用时常造成错误,因此有时不得不另外搞一些人工处理程序,不仅增大了工作量,更增加了工作难度。

而且如果不及时纠正错误,会带来更多的错误,最终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失灵和不连贯。

而税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较低,不能将计算机做为管理税源的有力工具,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二、加强税源管理的几点建议(一)税务部门应在改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介入企业,摸清税源底数。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税务机关有对改制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利,虽然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阻力或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作为税务部门,有权利也有义务防止国家税收的流失。

针对当前现状,税务部门应和当地体制改革办公室、国资局、企业主管部门建立长期的联系制度,做好企业转制前的管理工作,保证税款的清缴入库,防止税款流失;同时对转制后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从新企业的办证户籍管理一直到税源的预测、监控,真正起到税前监控和税源培植的作用,保证税源的稳定增长。

税务部门可以根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结果认定改制企业的纳税情况,或者在必要时,派税务稽查人员对其纳税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国内外学者对于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 上,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征管效率、税源结构优化等方面,但尚未形成 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征管效率、税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并形成了较 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同时,国外政府也积极推进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
税源行业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标准、产业结构、税负水 平、税收风险等因素。
分类标准
根据上述依据,可以将纳税人所处行 业分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 业、房地产业等不同类型,并针对不 同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实施目标与原则
实施目标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施目标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税收公平等。
某企业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案例
该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将税源分为若干个行业,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相应的税务管理 方案,有效降低了企业税务风险。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 践与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概述 • 实践经验分享 • 思考与建议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税源行业分类管理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优 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根据 纳税人所处行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 性的管理措施,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的过程。

2008税源管理一科工作总结 Word 文档 (4)

2008税源管理一科工作总结 Word 文档 (4)

2008税源管理一科工作总结2008年以来,我科在税源管理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大力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取得了新的突破。

年全年考核显示,税务登记率100%,申报率100%,入库率100%,滞纳金加收率100%,征管质量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

在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征管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收入和管理进入良好循环轨道。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坚持依法治税,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前提条件。

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向税源管理质量要收入”的观念,克服短期行为和单纯追求收入目标的错误思想,坚持依法征税,依率计征,实行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坚决摒弃“寅吃卯粮”的现象。

二、明确重点,强化责任,是提高税源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是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努力做细、做深、做实各项工作。

(一)狠抓征管资料建设一是狠抓资料规范化。

统一征管文书、申报表、会统报表和相关资料的填制和规范使用,日常档案科学分类编号,统一标准进盒,对以前不规范的档案资料及减免税备案资料进行补正。

二是严格考核制度,保证资料管理系统化。

制定了征管资料及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各环节的规范和要求并纳入考核,定期检查。

(二)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落实执法责任制,按照区局制定的刚则体系以事设岗,以岗定责,岗酬挂钩。

建立责任考核制度,实行执法过错追究,保障执法水平。

二是加强执法权监督制约,落实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实行按月检查,季度考评;对减免税、财产损失和管理费等税前扣除项目的审批,严格实行二人以上调查、分级审核审批制度。

(三)强化申报管理一是实行纳税申报备忘和提醒制度。

在征期结束前两日,对未申报企业进行电话提醒催报。

二是严格逾期申报催报催缴和处罚。

对限期仍未缴纳的或通知申报仍拒不申报,依法采取措施,保持催报催缴率达到100%,全年加收滞纳金3.07万元。

三是推行纳税评估制度。

通过对企业申报数据逻辑性和真实性审核和评估,找出申报存在的问题和疑点,要求企业重新申报或提供材料和理解,对严重的问题进行实地审核和检查。

地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地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地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随着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税收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由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粗放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探索税源管理新途径,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我局结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认真调研分析我县税源结构、税收管理现状和人员素质等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要求,突出重点,科学分类,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

一、主要做法我局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以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建立和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支撑,优化服务,严格执法,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

实行科学分工,构建专业化管理机制。

将分局的管理工作划分为征收服务、税源管理、综合管理三个系列,分别成立征收服务办公室、税源管理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制订《工作职责明细表》,对“三办”工作职责、管理规范等进行明确。

局党组根据现有人员情况,优化组合,统筹安排人员岗位,把精通税收、财务及计算机、责任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选拔出来,负责重点税源、纳税评估、税收分析等专业化管理;而一般税源及零散税源管理中的调查巡查、辅导服务、信息采集等事务性管理工作,则依托流程管理,重在规范。

通过合理分工,使得管理职责更加清晰,程序更加流畅,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专业化管理效能。

根据不同分局税源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实行不同的税源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征管分局实施按行业进行专业化征管模式,组建了建安房地产、行政事业单位、垂管企业、县直工业4个行业税收管理办公室,分设11个行业组进行专业化管理。

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5篇模版)

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5篇模版)

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5篇模版)第一篇: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关于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工作的思考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是国税机关组织收入的基础性工作,是把握税收主动权、实施科学决策、强化税收管理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随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重点税源管理已受到各级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其在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现。

现就如何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实践分析和探索的几点思考阐述如下:一、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要意义(一)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是税务部门在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不断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通过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落实各项纳税服务措施,稳步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征纳和谐的关键。

(二)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是建立征管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

通过加强重点税源管理,能有效促进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稽查检查和税源监控的良性互动。

对税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及时完善制度、改进工作、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点税源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实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的好坏不但影响着当地经济目标的落实,而且对民众就业、改善民生、财政收入的实现都有较大的影响和促动。

税务部门只有通过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与服务,多为企业献言献策、开展纳税辅导等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

二、我县重点税源基本情况按照省局、市局关于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局确定六户企业为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企业。

分别为:辽宁彰武金山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阜新联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阜新申华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阜新矿业集团彰武煤炭销售有限公司、辽宁彰武金通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彰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重点税源行业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煤炭、金融等行业。

截至2012年6月30日,我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共计505户,其中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37户。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第一篇:税源分类管理经验今年以来,新乡市国税局按照省局工作部署,根据本地税源大户少、中小企业多、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实施了以分行业为主的分类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以分类管理为抓手,以电子档案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型的税源管理机制。

一、实施分类管理的背景和内涵河南省国税局通过分析税收征管流程,总结征管工作规律,认识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基础,而且是稽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

针对征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税负偏低及零负申报突出等问题,在今年初提出了依托信息化,实施分类管理,打牢征管基础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对税源的管理。

所谓分类管理,是指以行业分类为主,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行业规律为依据,以纳税评估为手段的税源监管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同行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搜集整理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总结行业规律,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建立行业税源管理信息电子档案;进而通过定期采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动态信息,利用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测算,与企业申报信息相比对,验证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如发现企业纳税申报存在问题则进行约谈举证或移送稽查部门查处。

今年年初,河南省国税局按照“优化服务,分类管理,以查促管,管住管好”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全省确定了32个主行业,并由各市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确定市局、县局管理的重点行业。

新乡市国税局结合本地税源特点,依据行业内在规律和行业规模,将全市29986户纳税人划分为30个大行业,286个子行业,并分市、县、所三级确定重点管理行业。

二、实施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一)创新税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1、税源管理模式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

在分类管理中,把企业看作行业中的一员,摸索行业管理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和指标参数,加强纳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为产业链管理,构建起立体管户机制。

(1)开展典型调查,探索行业管理规律。

全国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专业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参考Word)

全国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专业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参考Word)

全国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专业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三( 2006-6-17 20:57:25)文章分类:工作所需评论 (0) | 阅读 (1294)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

强化税源管理是做好税收工作,确保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最终落脚点。

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及2005年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专业会议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国税局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抓手,全面强化税源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管理到户、责任到人,强化税源监控鄂温克旗国税局根据辖区内纳税人的实际情况采取税源划片管理、管理到户、人户对应的管住户、管好户的科学精细管理办法,制作完成《税源管理监控到户清册》,解决税收管理员“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一是税收管理员按照《税源管理监控到户清册》所确定的税源监控主控方法、备控方法及规定的期限,进行日常税源监控管理和信息采集。

使每一户纳税人都有其具体的税源监控标准,使税收管理员对税源的管理工作有抓手,能及时、全面掌握纳税人各种涉税动态信息和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二是税源管理部门将税源管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

按照辖区的税源分布、规模、行业等指标,将鄂温克旗国税局税源管户分解到每一名税收管理员,由各税源管理部门按每一名税收管理员的管户类型、规模、行业等特征进行整理后,依据呼伦贝尔市国税局制定的《新型税收征管运行配套制度》的规定,逐人撰写《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项目说明书》及《税源户籍清册》,通过政策法规部门审核后,汇总建立鄂温克旗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工作说明书》和《税源户籍清册》。

从而明确每一名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标准、监督考核项目和管户范围等信息。

三是将税源监控标准落实到户。

根据每一户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特点、财务核算、基层税源部门反馈信息等因素,逐户确定纳税人税源监控方法、监控标准和指标。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分类管理要求,合理确定税收管理员管理范围和权限一是以一个税源管理科和两个分局为责任单位,设立税源管理责任区,按税源密集程度、税收结构情况,划分17个税源管理责任区,采取分户与划片相结合,对企业实行分户为主,对个体户实行划片为主,做到了“人户对应”。

地方税源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地方税源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地方税源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一、前言地方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涉及到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地方税源,不同地区的税务机构累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应该得到收集和交流。

本文档旨在分享各地税务机构在地方税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期对其他地区有所帮助。

二、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来掌握地方税源现状和趋势,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通过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关联规律,可以定向地优化地方税征收和管理策略。

常用的大数据技术工具有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例如,某市税务局在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后发现,该市有部分企业存在违规减税行为,收取的税款存在严重缺口,通过进一步调查后,该局确认了企业违规减税的事实并及时排查了其他可能存在此问题的企业,有效遏制了非法减税的行为。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税务体系推进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地方税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应建立信息化税务监控系统,全面自动化、覆盖全局的税源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税收监管的数据品质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适时建立在线报税、在线发票开具等信息化渠道,并规范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措施。

例如,某县税务局在建立信息化税务管理体系后,通过互联网途径开展适用范围广、数量大的税收业务,方便纳税人快速、准确地申报税款、领取发票等操作。

同时,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纳税人全程信息透明、实时监管。

四、狠抓执法,加强处罚力度影响地方税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违法行为,应当积极打击,切实维护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例如,某市税务局实施了严格的执法制度和打击奖惩机制,对于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的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追究到底,依法给予严厉的处罚和行政处罚,比如罚款、停产停业、历史欠税清缴、社会公示等措施,有效遏制了违法行为,维护了税收秩序。

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可以避免信息孤立和相互矛盾,提高税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

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

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今天,作为XX省XX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XX国税人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全力推进改革的气度,立足税源实际,创新管理理念,通过1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区局机关实体化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

创新理念强力推进区局机关实体化面对艰巨而光荣的试点任务,XX区国税局局长XX说:“试点就意味着创新,改革就需要扬弃,探索专业化管理新路绝非易事,首先需要树立信心,创新理念,拿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

”遵循税源管理的内在规律,XX区国税局在探索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信息管税、风险控制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区局机关实体化的改革思路,对内设机构进行业务重组、岗责调整和流程优化。

分别成立了纳税服务、风险监控评估、管理分析监控、效能保障4个系列中心,建立实体化运作机制。

纳税服务中心。

其基本职责是咨询服务、涉税办理和调查审批。

具体组成,一是保留原办税服务厅申报征收、发票发售验旧认证、票证报表管理等职能。

二是将区局调查审批职能和原分局(所)调查、审核和审批职能调整到该中心,实现集中受理、集中调查和集中审批。

通过业务梳理,在服务审批中心的203项业务中,有90多项过去由多部门、多环节调查审批的业务划归中心集中办理。

服务审批中心成立后,对即办业务及时录入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即时办理;对调查审批业务,由中心指定专人对专门事项进行调查,然后提交中心集体研究审批,对本中心审批权限以内的涉税事项可正常审批,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审批,对重大涉税事项审批亦由局长办公会研究审批。

对于审批业务的CTAIS输机操作实行双人双环节输机,即终审前由调查岗负责输机,终审环节由中心主任负责输机或指定专人输机。

风险监控评估中心。

其基本职责是综合分析、风险识别和重点评估。

具体工作,一是根据上月税收情况,结合上级下发疑点数据,税源管理部门按照风险项目采集的信息和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监控的相关信息,初步分析当期税源管理的风险行业、区域和企业,并向相关人员通报。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经验交流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经验交流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经验交流
税源分类管理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税源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税
源分类管理的经验交流:
1. 建立明确的分类标准:税源分类管理需要建立明确的分类标准,以便能够对不同的
税源进行准确的分类。

这可以包括不同行业、不同税种、不同规模等因素。

2. 分类管理一体化:将税源分类管理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一体化,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例如,将税源分类信息与纳税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分类
和管理。

3. 借鉴经验: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或组织的税源分类管理经验,了解其管理方式和效果,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4. 定期更新分类标准:税源分类管理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行业
的发展,分类标准也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情况。

5. 加强数据分析和利用:通过对税源分类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发现税源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6.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税源分类管理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以便
能够全面了解和管理税源。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加强协作机制,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和准确性。

以上是一些税源分类管理的经验交流,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借鉴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指通过对税务部门的行政权力、税收政策、税收法律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

国内外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下:一、国内经验借鉴:1.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建立以税源管理部门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将税源管理的职责明确划分,并与税务部门的其他职能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作战。

2.加强信息化建设: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善的税源信息系统,实现对税源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提高税源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强化税源数据分析能力:建立起专业的税源数据分析团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挖掘和分析税源数据,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4.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建立健全的税收政策研究机构,密切关注国内外税收政策的变化,分析对税源管理的影响,及时调整税源管理策略,保持税源管理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5.改革税收法律体系:根据税源管理的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税收法律,健全税收法规的立法、解释和执行机制,提高税源管理的法律效力和便利性。

二、国外经验借鉴:1.借鉴国际税收征管经验: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税收征管经验,学习其先进的税收政策、税收法律和税务管理制度,借鉴其在税源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

2.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税收组织的活动,与国际上的税收专家和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其在税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3.优化税收征管服务:向市场经济的税务管理模式靠拢,重视纳税人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税收服务,提高税源管理的满意度和口碑。

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重视税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税收征管人才,提高税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5.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加强与国际税收征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税源管理的信息和经验,提高税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税源专业化管理需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

XX地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

XX地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

探索税源管理的内在要求科学构建专业化管理体系——XX市地税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工作实践税源管理是税务部门的中心工作,各级各地税务部门都在不断探索税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希望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税源管理体系,以达到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税法遵从度提高、征管的质量与效率提高的目的。

我国历次征管模式的改革和建立,对税源管理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定位不准,没有从税源管理的内在要求出发。

以我国现行“34字”征管模式为例,强调征收、管理和稽查的各自相对独立的职能,征管环节相对分离,没有一条核心业务流程主线将税收工作统领起来。

虽然在“34字”征管模式中提出了强化管理的要求,但没有突出税源管理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作用。

XX市地税局自成立以来,税收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曾长期处于全国税务系统的前列,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税收制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纳税人的急剧增长,税收征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急需破解“征管偏弱、征管质效偏低、基层税务人员和纳税人负担偏重、信息化建设偏乱”的困局。

XX地税遵循税收发展规律,提出了科学构建大征管体制的设想,把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作为大征管工作的主要目标。

XX地税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历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年的税源分级分类专业化管理;第二阶段是2007年有相应组织结构配套的税源分级分类专业化管理;第三阶段是2010年重构突出管事需求的税源管理流程,按税源管理流程的环节实行专业化管理。

一、税源分级分类专业化管理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简称“34”字征管模式)后,要求省级及以下税务部门按此征管模式完善征管体制,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XX地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税收征管的实际情况, 2005年在科学划分税源管理层级的基础上,以税管员为管理主体,综合运用户籍管理、税源动态监控分析和纳税评估等工作方法,对税源进行分级分类的专业化管理,目的是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税源管理效能全面提升,为科学组织税收收入提供保证。

关于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探讨(五篇范文)[修改版]

关于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探讨(五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关于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探讨【摘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使税源发展变化更加复杂,深化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成为迫切需要。

正确处理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从我国目前税收征管现状着手,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基础,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税收征管改革;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税源管理是依法治税、依法征管的重要基础,是衡量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起点。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税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顺应这一新的形势发展变化,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更好地提升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课题。

一、中国的税收征管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税收征管的主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如何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对现有的税收制度进行结构性优化,如何在方式、手段中加强与完善税收征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税源发展变化要求必须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中国的纳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纳税人资产规模大,税源结构复杂。

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的规模效益,现在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实行集团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财务核算实行一级核算,资金统一调配,生产经营规范,市场覆盖面广。

税源包括母子公司、总分机构、跨区甚至跨国企业,税源的复杂性决定税收征管的困难度。

其次,纳税人税收专业化,维权意识较强。

对很多大企业,尤其是重点税源企业而言,非常重视财务管理以及税收筹划,一般都聘请了具有税务、会计和法律方面的高级人才,形成专家级的团队。

这些企业财务制度相对规范,税收筹划水平很高,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维权意识,对现行税收征管提出挑战。

(二)现行税收管理模式要求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我国税收管理模式与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源的变化之间存在诸多的不适应。

首先,税制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我国税制中间接税比重过大,间接税方便于征管,但是不利于发挥税收调节收入的职能。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是指对纳税人税务行为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特征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下面是一些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1. 分类依据合理:税源分类应根据纳税人的行业特点、经营范围、规模等因素来确定,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分类标准明确:对不同的行业和税源进行分类时,应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指标,
以便对纳税人进行准确的分类。

3. 分类指导政策:针对不同的税源分类,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指导文件,明确不同分
类的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4. 分类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税源分类,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加强对高风
险税源的监控和抽查,简化对低风险税源的审批和管理。

5. 分类管理信息化:通过建立税源分类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方便对不同分类纳税
人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6. 分类管理评估和调整:定期对税源分类管理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效果进
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税源和市场环境。

总之,税源分类管理经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以准确把握
纳税人的税务行为和风险,提高税收管理的效果。

税源管理_0.doc

税源管理_0.doc

税源管理一、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税源管理机构职能“缺位”。

在新一论征管改革中,随着征、管、查分离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税务专管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管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事”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有利于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两少一多”现象:税收管理员下户调查研究的少了,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了,依靠纳税户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指导征收的多了。

如申报不实,出了偷漏税问题则由稽查部门去处理。

这样一来,在税源的管理上便出现了“空档”,管事与管户在相当程度上脱了节。

由于征、管、查之间始终处于变动磨合的状态,未达到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职能存在“缺位”现象。

办税大厅征收人员不再下户,就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并不能主动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动情况;基层分局(所)的税收管理员对税源控管乏力,由过去的专管员下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成了远离企业、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对辖区内的税源底数不清,户籍不明,造成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疏于管理、责任淡化"的问题凸现。

问题二: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在当前税源管理过程中,单一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工作重心侧重于重点税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及工作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征管基础薄弱,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传统的税源管理手段相继取消而丧失,而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又未到位,基层税务干部普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

有的被动地等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寄希望于省局为他们提供“一步到位”的办法和手段。

虽然近些年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微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以来,新乡市国税局按照省局工作部署,根据本地税源大户少、中小企业多、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实施了以分行业为主的分类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以分类管理为抓手,以电子档案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型的税源管理机制。

一、实施分类管理的背景和内涵
河南省国税局通过分析税收征管流程,总结征管工作规律,认识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基础,而且是稽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

针对征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税负偏低及零负申报突出等问题,在今年初提出了依托信息化,实施分类管理,打牢征管基础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对税源的管理。

所谓分类管理,是指以行业分类为主,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行业规律为依据,以纳税评估为手段的税源监管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同行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搜集整理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总结行业规律,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建立行业税源管理信息电子档案;
进而通过定期采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动态信息,利用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测算,与企业申报信息相比对,验证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如发现企业纳税申报存在问题则进行约谈举证或移送稽查部门查处。

今年年初,河南省国税局按照“优化服务,分类管理,以查促管,管住管好”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全省确定了32个主行业,并由各市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
分别确定市局、县局管理的重点行业。

新乡市国税局结合本地税源特点,依据行业内在规律和行业规模,将全市29986户纳税人划分为30个大行业,286个子行业,并分市、县、所三级确定重点管理行业。

二、实施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税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1、税源管理模式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

在分类管理中,把企业看作行业中的一员,摸索行业管理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和指标参数,加强纳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为产业链管理,构建起立体管户机制。

(1)开展典型调查,探索行业管理规律。

选取同行业中若干个典型企业,通过典型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行业标准等信息,在实际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

在开展对小煤矿行业的典型调查过程中,采集30多条信息,并经过分析、测算,发现煤炭的产量与矿产资源补偿费、耗电量、工人工资等具有内在的联系矿产资源补偿费每月按销售额的1%进行征收,吨煤耗电量约为8度,吨煤工人工资为23元。

同时,矿产资源补偿费、耗电量、工人人数(主要为外地民工)可以按月分别从矿管部门、供电部门和公安派出机构准确获取。

(2)建立行业评估数学模型,开展行业评估。

在摸清行业管理规律的基础
上,对企业的涉税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测算,筛选出具有行业规律性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关联度较强的信息指标,建立起行业评估数学模型。

如依据小煤矿的三项指标建立了3个行业数学评估模型,并利用评估模型开展了行业评估。

如卫辉市6户煤矿,由于账制都不健全,2001年-2002年,按照双定征收方式,总计缴纳增值税10.3万元。

利用行业评估数学模型测算,少缴增值税117万元。

经约谈举证,6户小煤矿承认少缴税款110万元。

在分类管理过程中,坚持成熟一个行业,总结一个行业,提炼一个行业,推广一个行业,不断挖掘、总结、提炼,将具备推广条件的行业调查方法和评估数学模型及时在全市推广。

目前,已总结推广了12个行业的调查方法和评估数学模型。

(3)从行业管理向产业链管理推进。

为把税源真正管深管透,进一步把企业放在产业链中进行全方位管理。

即利用产业链条中的相关信息,实施链条式税收管理,采取交叉比对措施,构建立体管户机制。

如煤炭运销企业所处的链条是煤炭生产企业→(运输企业)→煤炭运销公司→(运输企业)→火电厂等用煤企业。

根据火电厂的购煤数量,可以测算出煤炭运销公司的销售情况;
同样,根据煤炭运销公司的购销数量,也可以测算出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销情况,反之亦然。

2、税源管理体制由单兵式、单部门管理向全方位、多部门协同作战转变
(1)以查促管。

稽查部门利用稽查手段,对不予配合的调查对象,采取突击检查方式,获得相应数据,为行业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与支持。

同时,管理部门在收集税源信息、监管和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偷税疑点,即时向稽查部门提供案源信息。

今年4月份,获嘉县局利用投入产出率数学模型对纺织行业进行评估时,发现海幸纺织有限公司原料投入与产品产出差异较大,但经约谈举证,该公司表示无任何问题,于是管理部门迅速移交稽查查处。

经稽查发现该企业采取销售货物不记收入、高转成本、少记产量等手段,少申报税款48万元。

(2)加强配合。

在产业链的管理中,纳税人的购销对象,即其上下链条往往不属于一个主管国税机关管理,这就需要其他主管国税机关相互沟通,交流信息。

今年5月份,新华国税局对其所属的6户国有纺织企业实施分类管理过程中,发现红旗国税局管辖的5户企业与其具有关联关系,两个局共同组成调查评估组,协同作战,利用单位产品耗电量、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测算,共评估入库税款79万元。

(3)上下协作。

分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在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中,上下部门必须通力合作。

如在信息采集中,根据信息的来源,建立了所、县(区)、市三级信息采集渠道,即税源管理责任人负责采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财务核算等生产经营信息;
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如“一窗式”管理比对信息、行业税负、稽查处理信息等,则由相关部门负责采集;
工商、公安、海关等经济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等第三方的信息,则根据实际,分级采集。

3、税源管理信息由原来单一的申报纳税信息向综合信息转变
通过分类管理全方位采集税源信息,不仅可以掌握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而且可以采集其行业信息、产业链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并集中起来,形成了综合性的行业税源信息库,为加强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调整岗责体系,重组业务流程
1、合理界定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的职责。

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纳税人的日常检查和处理,发现重大案件及时移交稽查部门。

稽查部门集中力量查处偷、逃、抗、骗等较大案件以及专案、专项检查。

2、调整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

一是对分类管理中确定的重点行业,分行业设立不同的管理组,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实施专门管理,探索建立条块结合的税源管理体制。

二是在县局设置纳税评估岗,并增加评估人员,专职负责行业评估模型和行业管理办法的建立与完善、行业信息的采集与输机,并定期对行业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