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温室WSN系统设计
基于 WSN 的智能温室大棚自动定点喷灌系统
![基于 WSN 的智能温室大棚自动定点喷灌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74da1b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a.png)
基于 WSN 的智能温室大棚自动定点喷灌系统李培【摘要】针对传统温室大棚灌溉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技术设计了智能温室大棚自动定点喷灌系统。
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上位机、多个温湿度监测和电磁阀控制节点、密封储水罐压力监测节点、充压机和水泵控制节点组成。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获取土壤表层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经过ZigBee 网络将该节点ID和数据打包实时发送至监控中心上位机,一旦监测到的湿度低于设置的阈值时,会控制对应该区域的电磁阀开启进行喷灌,同时控制充压机保持储水罐内的压力为恒定值。
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准确获取土壤表面的温湿度数据,实现了整个温室大棚的定点喷灌和密闭储水罐的自动补水功能。
%For the low level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problem of traditional greenhouse irrigation ,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automatic designated sprinkler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monitoring center host PC ,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and solenoid valve control nodes , sealed storage tank pressure monitoring node , filling presses and pump con-trol node is designe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is used to get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soil surface , sending them to the monitoring centre host PC after packing node ID and data through ZigBeenetwork .Once the moni-tored humidity is lower than the pre-set value , the solenoid valve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 is open to sprinkle , mean-while , 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filling to keep the pressure of water tank as a constant valu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accurately obtainthe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ata , achieving designated sprinkling and automat-ic water filling of closed storage water tank .【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76-79)【关键词】智能温室大棚;自动定点喷灌;无线传感器网络;恒压控制【作者】李培【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郑州 45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1+.5;S62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温室大棚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使人们吃上了新鲜的反季蔬菜。
基于Zigbee技术的农作物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Zigbee技术的农作物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a8e353b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3.png)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监控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 是在农业领域,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应用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ZigBee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技术,为农业温室大棚监 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的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ZigBee协调器、 数据传输模块和上位机软件。
二、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
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络通信技术。 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大容量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智能家居、工业 自动化、农业等领域。在农作物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中,Zigbee技术可实现传感器 数据的实时采集、设备控制以及数据传输等功能。
三、系统设计
四、系统实现
1、部署方案
在温室大棚内,根据需要布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 传感器,并将传感器数据通过Zigbee模块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部署有接收 器和显示设备,方便工作人员实时监测大棚环境参数。
2、操作方法
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中心的显示设备实时查看各个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根 据需要,可通过监控中心对温室大棚进行控制,如调整通风设备、灌溉系统等。 同时,监控中心可对历史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 和优化温室环境。
2、网络构建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每个温室大棚作为 一个独立的网络节点,节点上布置有多个传感器和Zigbee模块。通过Zigbee模块 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显示界面展示环境参数。
3、数据传输
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通过Zigbee模块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数 据传输采用UDP协议,具有较低的延迟和较高的可靠性。同时,监控中心可对各 个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需要对大棚环境进行调整。
基于Zigbee的温室WSN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的温室WSN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f46af0c8d376eeaeaa31cb.png)
—
—
初 始化C C 2 4 3 0 、I O口 、 协 议 栈5 f  ̄ I D B1 7 1 接 口
3 . 2 路 由 器 节 点
l空闲状态 l
路 由器 节 点 上 电 后 检 测 WS N 网络 , 如 果 有 信 号 加 入
网络 , 获取相应地址 , 然 后 循 环 检 测 有 无 相 邻 路 由 器 或 者
0 ~ 1 0 0 RH
8 L c h e c k s u m, HU M I ) ;
e r r o r + 一 S me a s u r e( ( u n s i g n e d c h a r* ) ̄ t e mp v a 1 .i ,
—
—
&c h e c k s u m, TEM P) ;
i f ( e r r o r !一0 )
测 量 精 度
土5 . 0 RH , ±0 . 5 O C
输 出信 号
工作 电压
类I 2 C总 线 数 字 信 号
3 . 3 ~ 5 . 0 V DC
{ S c o n n e c t i o n r e s e t ( ) :
1 .i ; t e m p va
—
p a y l o a d [ 1 ] 一h u mi — v a 1 . i ;
)
p pSt a t e — PP S T A TE W A I T
—
c( ) ( ) RDI NATOR。DHT9 0数 字 温 湿 度 传 感 器 将 采 集 到 的数 据 传 输 到 RF D的 5 1处 理 器 进 行 处 理 , RF D 的无 线 传 输 模 块 将 处 理 后 的 数 据 通 过 ROUTE R发送 到 C O0RDI —
基于WSN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WSN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7cfe29ba0d4a7303763a74.png)
AbstractWSN is multihop networks made of a lot of wireless sensor nodes throug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t has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data collection, management, fusion, and transmission, meanwhile, it makes the combination with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embedded 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environmental data in monitoring area could be collected in real time, and then treat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observers through multihop networks. As a new technology in data collecting and management, WSN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many fields.In this study, we focused on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he backward of agricultural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w technology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system,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blindness i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made exploring research on WSN-AM, for the sake of achieving the effectuation of data monitoring in real time, long arrange and automation, making up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sensor, providing the practice basis for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tilization in agriculture. The hardware design included system node design, data processing module desig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design,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design,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design; the software design included the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design based on ZigBee, data upload module, and data base, also we debugged WSN-AM and tested 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viable to combin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th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WSN-AM could satisfy the needs in data acquisition in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this result also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effectuation in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Keywords: WSN-AM; data processing module; power supply module;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1.1 我国农业科技 (1)1.1.2 无线传感网络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2.1 推动我国WSN的发展 (3)1.2.2 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3)1.2.3 以应用为目的,探索性研制WSN-AM系统 (3)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4)1.3.1 军事领域 (4)1.3.2 环境领域 (5)1.3.3 医疗领域 (5)1.3.4 农业领域 (5)1.4 论文主要组织结构 (7)第2章 WSN和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 (9)2.1 WSN简介 (9)2.2 WSN的构成 (9)2.2.1节点体系 (9)2.2.2 WSN网络体系 (10)2.2.3 WSN的布建和管理 (10)2.3 路由协议 (11)2.3.1 平面路由协议 (11)2.3.2 层次路由协议 (12)2.4 WSN工作原理 (12)2.5 ZigBee技术特点和协议栈分析 (13)2.5.1 ZigBee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 (13)2.5.2 ZigBee协议结构 (13)2.6 本章小结 (15)第3章基于ZigBee的WSN-AM系统的模型建立 (16)3.1 采用ZigBee构建WSN-AM模型 (16)3.1.1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 (16)3.1.2 路由方式 (17)3.1.3 基于ZigBee的WSN模型 (18)3.2 基于ZigBee的WSN-AM系统的设计及其原理 (19)3.2.1 基于ZigBee的WSN-AM系统的设计 (19)3.2.2 WSN-AM系统主要技术路线 (20)3.2.3 基于ZigBee的WSN-AM系统工作原理 (21)3.3 本章小结 (22)第4章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23)4.1系统硬件结构与设计 (23)4.1.1系统节点硬件 (23)4.1.2 数据处理模块 (24)4.1.3 无线通信模块 (26)4.1.4 数据采集模块 (30)4.1.5 电源供应模块 (31)4.2 系统软件设计 (33)4.2.1 温度采集模块 (33)4.2.2 湿度采集模块 (36)4.2.3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的模块设计 (36)4.2.4 数据上传软件 (41)4.2.5 数据库设计 (42)4.3 系统硬件调试 (43)4.4 系统软件调试 (43)4.5 系统测试结果 (44)4.6 本章小结 (46)结论 (47)参考文献 (48)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说明 (55)致谢 (56)个人简历 (57)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我国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而技术现代化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整理】基于WSN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设计
![【2019年整理】基于WSN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44f92449649b6649d747b0.png)
摘要:介绍了基于WSN勺传感器节点自组网、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等设计方法,实现了温室大棚内温湿度的实时采集、数据处理与传送。
尤其是利用DS1305外部中断解决了WS町的低功耗设计与时间同步问题,并且应用移动平滑滤波算法对温湿度值进行数字滤波处理,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精确度。
该系统解决了温室内的复杂布线问题,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精确度高、实用性强等优点。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平滑滤波算法;温室大棚监测系统0引言温室农业随着大中城市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日益高涨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有的温室数据采集系统大多是采用人工的或预先布线的有线采集方式。
人工方式加大了工作量且难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采用有线数据采集的监测系统受地理位置、物理线路和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温湿度参数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采用新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处理器控制技术和智能传感数据采集技术设计了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2012农业国家一号文件颁发后。
国家科技园、各大农业园区、农场等农业机构企业积极寻求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力求突破现存的农业技术瓶颈,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和浙7工大学合作积极响应科技兴农政策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研发出农业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通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等新型技术将农业和互联网连接起来提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和精细管理,避免了“瘦肉精”、“蠹辣椒粉”、“红心鸭蛋”等问题的再次发生,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和产量。
目前此物联系统已在全国多家科技园、示范园区、农场、科研所、院校等区域成功运行,技术稳定成熟,功能齐全。
为在农业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等领域的生产关键环节建立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基于ZigBee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电路设计
![基于ZigBee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23a759763231126fdb113b.png)
基于ZigBee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电路设计为了解决传统有线监测现场布线的繁琐、作物变更时又需要重新的布置等不利因素,本文对基于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
无线传感网络是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目前基于IEEE802.15.4 协议标准的ZigBee 技术日渐成熟,并极大地推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走向实用,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自动控制也具有了可行性。
电路原理:温室环境监测系统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实时监测。
无线传感网络主要包括协调器节点和传感器采集节点这两类硬件平台,协调器节点由无线节点模块和智能主板模块组成,传感器采集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和智能主板模块组成。
传感器节点是通过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和协调器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调器节点是连接传感器节点和计算机的桥梁,负责组网和集中监测终端发来的数据并通过串口RS232 上传至上位机。
无线节点模块主要由射频单片机构成,MCU 是TI 的CC2530 芯片,用的是2.4G 载频,棒状天线。
传感器模块有两个传感器,分别是温湿度传感器SHT10 和光电传感器BPW34S。
智能主板模块由电源转换电路、运放电路、串口电路、复位电路和可程序控制LED 显示电路这几个部分组成。
软件设计包括节点控制程序和上位机监测界面程序两个方面,节点控制程序是在IAREmbeddedWorkbench 开发环境下用C 语言实现的,包括传感器节点控制程序和协调器节点控制程序,上位机监测界面是在VisualStudio2005 的开发环境下用VC++实现的。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基本达到了要求。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温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温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11df1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4a.png)
摘 要无线传感网“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发展至今,卷起的又一次科技浪潮。
它实现智能化管理各种物品。
自组织组网,使得网络系统多变,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环境中有线解决不了的问题。
用传感器节点,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线路布局,就可以实现无线通信。
针对当前监测系统信息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根据温室环境的结构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温室环境监测系统模型。
重点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节点的功能特征,采用嵌入式网关,利用ZigBee技术进行无线通信,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满足温室监测系统多种参数监测的需求;根据ZigBee通信协议规范设计了组网、无线通信、数据显示以及反馈控制四个个系统功能模块,重点研究了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网络协调器的入网及通信原理。
系统实现了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测、实时采集和控制,并能将信息实时显示和远程发送。
利用本文设计的四个功能模块构建了实验平台,对本地控制端、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进行了测试,完成了数据的显示和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反馈控制。
整个调试过程我们用软件VS2005和WIN CE6.0,对上位机界面进行了创新,使人机交互更加友好,数据显示与控制更加直接,远程浏览器端网页用HTML来编写,主开发语言使用C++语言。
经过几个部分的共同协调工作调试,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稳定,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监测控制效果良好。
系统地实现了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测、实时采集和控制,并能将信息实时显示和远程发送。
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了最初对智能温室的构想。
关键词: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温室;CC2530;GSM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second computer development so far, another wave of rolling technology. It implements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a variety of things. The organization network make the network system more changeful, it can solve some complex environment problem that cable can not solve. Using sensor nodes, do not need to design the complex circuit layout, you can realize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onlogy for monitor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pract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this thesis proposes a modle of a hom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ZigBee techonlogy. The thesis mainly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des of this system. Applying embedded gateway, using ZigB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uild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o meet the needs of multiple parameters monitoring greenhous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ZigBe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we can design four modular: network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ata display and feedback control, this thesis mainly study the terminal nodes, route nodes and the network coordinator access and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The system realizes remote monitoring, the real-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real-time display and remote sent of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Using four function module design, this thesis builded experimental platform, tested local control, remote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completed the data display and compare and doing feedback control.The whole process we use software VS2005 and WIN CE6.0 to the PC for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ake more friendly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the data suggest that and more direct control of the remote browser with HTML to write web page, this system main development language is c + +.After several part of mutual coordination debugg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ork stability, system can be normal runn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 effect is good. System realizes the remote monitoring that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control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and to be able to send information real-time display and remo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realized the first about the concept of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Key Words:ZigBee;Wireless Sensor Network;Intelligent Greenhouse;CC2530;GSM目 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2 智能温室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 智能温室系统的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1.2.2 智能温室系统的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2)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3)1.4 本章小结 (3)第2章 ZigBee技术及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建立 (4)2.1 ZigBee技术的选择与发展 (4)2.2 ZigBee技术特点及协议栈 (5)2.2.1 ZigBee技术特点 (5)2.2.2 ZigBee协议栈结构 (5)2.3 利用ZigBee构建WSN (6)2.3.1 WSN系统结构及特征 (6)2.3.2 构建WSN (7)2.4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采集网络设计 (11)2.5 本章小结 (12)第3章 智能温室系统整体设计 (14)3.1 温室系统的整体架构 (14)3.2 温室系统的硬件设计 (15)3.2.1 控制端 (15)3.2.2 数据采集端 (20)3.2.3 报警模块 (21)3.2.4 外围设备 (22)3.3 温室系统的软件设计 (24)3.3.1 基于ZigBee规范的组网模块 (26)3.3.2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模块 (30)3.3.3 数据显示及反馈模块 (37)3.4 本章小结 (41)第4章智能温室系统测试 (42)4.1 温室系统网关界面测试 (42)4.2 温室系统的报警测试 (47)4.3 温室系统的采集数据测试 (48)4.4 温室系统的适用领域 (49)4.5 本章小结 (49)第5章总结与展望 (50)参考文献 (51)附录A 设计整体图及报警设计程序 (54)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I)致谢 (II)第1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我国一直秉持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永恒真理,我国农业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1]。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大棚系统的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大棚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bc08f5b8f67c1cfad6b871.png)
De s i g n o f Gr e e nh o u s e Sy s t e m Ba s e d o n Zi g Be e Te c h n o l o g y
实 时监 控 温 室 大 棚 里 的 环 境 信 息 , 实 现 温 室 大棚 系统 的 无 线 远 程 监 控 . 达到 智能化 、 自动
化 的 管 理 功 能
关键词 : Z 1 g B e e 技术 ; 数据传输 ; 温 室大 棚 环 境 监 控 系 统 ; W 1 n C C ; A R M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作 为一 个 传 统 的农
业大国 , 提 高它 的经 济 效 益是 现 阶段 农 业 发 展 的迫
系统 采用 上位 机 Wi n C C友好 的人 机交互 界 面 , 对 下 位 机上 传 的数 据 实 时监 控 , 根据 相关 的数 据处 理 分
切 需求 。基 于此 . 发展 智 能温 室 大棚 变 得 十 分 有 意 义 。科 技 的进 步使 无线传 感 网络 在此 领域 中具 有广
YE Me i — s o ng, XI AO S hi — d e, ZHANG Z hi - f e n g, ZHAO Ya n g, W ANG Ho n g - y a n ( C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1 , C h i n a)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1cc8aa25c52cc58ad6be20.png)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前言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研究内容 (2)第二章系统相关技术 (4)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4)2.2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 (4)2.3 GPRS概述 (5)第三章温室参数分析和系统总体设计 (6)3.1 温室参数分析 (7)3.2 系统总体设计 (5)第四章硬件设计 (6)4.1 微处理器模块 (7)4.2 无线收发模块 (10)4.3 数据采集模块 (11)4.4 报警模块 (15)第五章软件设计 (16)5.1 管理中心设计 (16)5.2 ZigBee 软件开发环境 (17)5.3 传感器节点设计 (18)5.4 汇聚节点设计 (19)5.5 执行结构模块设计 (20)第六章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摘要我国的农业正在向现代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温室大棚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温室环境的有效管理能提高温室作物生产效率和农民经济效益。
温室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因数对温室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温室控制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分布在温室区域内的大量传感器节点采集信息,数据以Zigbee无线传送方式发送至汇聚节点。
汇聚节点通过GPRS网络与远程服务中心通信,同时汇聚节点能接收远程服务中心发出的控制命令,控制部署在温室的控制节点,进而调节温室各参数达到合适要求。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温室,ZigBee技术AbstractChina's agriculture is to modern, large-scal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Greenhous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reenhouse crop production and farmers' economic benefits. Greenhouse environment, humidity, temperature, light intensity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growth of greenhouse crops have a great impact. A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designed for the needs of greenhouse control. The system collects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sensor nodes distributed in the greenhouse area, and the data is sent to the sink node in ZigBe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e. The convergence node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mote service center through the GPRS network, and the collection node can receive the control commands issued by the remote service center to control the control nodes deployed in the greenhouse, and then adjust the greenhouse parameter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convenient deployment.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Greenhouse,ZigBee Technology第一章前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很多温室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有线传输方式,有线传输需要铺设大量的信号传输线,由于天气和其他原因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很容易坏,提高了检修和维护的难度。
「基于WSN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WSN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dd87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a.png)
「基于WSN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的设计」设计背景:温室大棚是一种可以提供适宜生长环境的农业设施,它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管理和监测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WSN)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
系统架构:该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节点、数据处理节点和监测终端。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通过WSN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节点。
数据采集节点负责接收和存储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节点。
数据处理节点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到监测终端,提供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传感器节点设计: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和无线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光照。
微控制器将传感器数据进行采样和处理,并通过无线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节点。
数据采集节点设计:数据采集节点负责接收和存储传感器节点的数据。
它由无线模块和存储器组成。
无线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数据采集节点还可以与多个传感器节点进行通信,以实现对多个温室大棚的监测。
数据处理节点设计:数据处理节点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由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
处理器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如计算平均温度、湿度等指标。
处理器还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发送警报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历史数据,以供后续分析和比较。
监测终端设计:监测终端用于显示温室大棚的监测结果和报警信息。
它由显示器、处理器和用户界面组成。
显示器用于显示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和报警信息。
处理器用于处理数据和用户交互。
用户界面可以提供设置监测参数和报警阈值的功能。
系统优势:1.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减少布线成本,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实时监测温室大棚的环境参数,可以及时调整温室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
关于自动化WSN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设计有关的外文文献翻译成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监控(中
![关于自动化WSN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设计有关的外文文献翻译成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监控(中](https://img.taocdn.com/s3/m/b79948e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9.png)
关于自动化WSN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设计有关的外文文献翻译成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监控(中该外文文献的背景和目的是介绍关于自动化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温室种植方式已经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然而,温室内部的湿度和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实现对温室湿度和温度的准确监测和控制,研究人员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和传感器技术将多个传感器节点相互连接的网络。
在温室大棚环境中,这些传感器节点可以被布置在不同位置,以收集和传输关于湿度和温度的数据。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温室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本文所介绍的外文文献旨在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通过详细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架构、节点部署和数据传输等关键方面,文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监测和控制温室湿度和温度。
这些结果对于农业领域的农作物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方法:该外文文献使用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中描述了设计和实施了一个自动化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
研究人员首先对温室大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确定了需要监测和控制的关键参数,即湿度和温度。
然后,他们选择了适合该系统的无线传感器设备,并安装在温室大棚的适当位置。
本文所介绍的外文文献旨在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通过详细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架构、节点部署和数据传输等关键方面,文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监测和控制温室湿度和温度。
这些结果对于农业领域的农作物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方法:该外文文献使用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中描述了设计和实施了一个自动化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温室大棚湿度温度监测控制系统。
研究人员首先对温室大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确定了需要监测和控制的关键参数,即湿度和温度。
zigbee基于wsn路由课程设计
![zigbee基于wsn路由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0cf55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9.png)
zigbee基于wsn路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WSN路由协议的类型及特点,并解释ZigBee路由选择策略。
3. 学生能够阐述ZigBee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路由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ZigBee的WSN路由协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不同路由协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编程工具和硬件设备,完成WSN路由协议的调试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及无线通信领域的兴趣,提高其探究新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对ZigBee和WSN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对物联网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ZigBee和WSN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入门阶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ZigBee技术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WSN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2. ZigBee技术基础:- ZigBee协议栈结构- ZigBee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关键技术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ZigBee技术原理3. WSN路由协议:- WSN路由协议分类及特点- 常见的WSN路由算法:AODV、DSR、LEACH等- ZigBee路由选择策略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WSN路由协议4. 基于ZigBee的WSN路由设计:-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路由协议设计与实现- 路由优化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基于ZigBee的WSN路由设计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使用编程工具和硬件设备进行WSN路由协议的调试与优化- 分析不同路由协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路由解决方案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展望ZigBee和WSN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逐步深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895b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7.png)
软件设计
1.嵌入式软件:在传感器节点和协调器节点上运行嵌入式软件,实现环境的 实时监测和数据的无线传输。
2.上位机软件:在远程监控中心运行上位机软件,实现数据的接收、处理、 存储和分析,以及实时监控和远程调控等功能。
系统应用
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温室内的环境参数,然后传输到协调 器节点。
实验验证
为验证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进 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 调控,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系统运行良好。此外,该系统的能耗较低,能够保证 较长的使用寿命。
结论
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 重要意义。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为农业生产 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具有稳 定可靠、能耗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 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更高需求。
六、结论
本次演示设计的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 对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系统具有移动性强、灵活性高、布线简 单等优点,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测试,证实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本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ZigBee网络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以 及对异常情况的自动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意 见:
三、硬件设计
1、传感器节点设计
传感器节点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ZigBee模块和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采集 环境参数,ZigBee模块负责传输数据。为方便安装,传感器节点采用无线传输方 式,无需布线。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e1fdc05022aaea998f0f68.png)
・ 1 5 7 ・
基于 Z i g Be e技术 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张 亚 茹
(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 息工程学院 ,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0 ) 摘 要: 为 了解决传统温室大棚里有线布网繁杂, 成本高的问题 , 设计了基于 Z i g B e e 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该 系统 以 Z i g b e e 技 术 实现无 线通 信 , 分 布在 温 室大棚 里 面 的无线 终端 节 点采 集数据 ( 土壤 湿度 , 空气 温 湿度 和 C O 2浓度 ) , 通过 无 线通 讯 方式传 送 给 网络 协调器, 进而上传到监控 中心。最后在用户终端进行数 据的处理、 存储 、 融合等操作。实验验证表明, 该 系统运行稳定 , 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 词 : 无线 传感 网络 ; Z i g B e e 技术; 数 据采 集 目 前传统的温室大棚技术仍采用有线的通讯方式进行工作,由于 温室里长期高温 , 易腐蚀 的特点 , 从而会引起通讯 电路老化 , 维修不方 面等问题。同时由于不能实时的掌握大棚里的传感信 息, 造成传感信息 的错乱 , 从而影响作物产量下降甚至绝产 。 国外设计的温室系统可以根据温室作物的特点和要求 ,应用于全 球定位与遥感遥测技术 , 实现多因素的实时监测 , 但价格昂贵 , 维修不 方便 。 在 国内, 对于温室的研究比较晚, 大多是国外的仿冒品, 造价仍然 高, 不适应于我国的现状 。 对于我国 目 前大棚成本高 , 布线繁琐等特点 ,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 Z i g B e e 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 , 将大棚里采集的信息通过 Z i g B e e 网 络传输至监控中心供 监控人员分析工作。 1系统总体设计 本文设计的温室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网络协调器和客户终端 等几个部分组成。 分布在大棚里的各个传感器采集数据 , 采集结束将数 据传输给 目标节点 , 目标节点则通过 Z i g B e e 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发 给协调器 ,在协调器里面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网络协调器则通过 R S 2 3 2串口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最后将数据信息显示在人机交互界
基于WSN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WSN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ce413d4b73f242336c5fcd.png)
基于WSN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温室环境的监测技术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传统的温室监测技术由于移动性弱,抗干扰能力差,且测量的精度也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即WSN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和设计出基于WSN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保证能切实的对温室的环境进行监控,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减轻消耗,有很好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本文就是要分析基于WSN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关键词:WSN 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研究设计在之前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多是采用有线的方式进行实时的监测,在很大程度上,有线设备的不灵活、调整不方便、线容易出现问题等情况,都会使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出现故障和瘫痪,不能全面的促进更好的进行环境的监测。
因此,WSN技术的出现,可以大力而全面的解决上述的问题,能切实的在温室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综合传感器感知、无线通信、信息处理等技术全面的对温室环境进行监测,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能切实的提高经济收益。
一、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现状1.不断加强研究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的加强生产上的技术,保证农业生产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切实的加强人们的生活上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在农业的生产上,温室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基地,全面的监测温室环境,保证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合理性,良好的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而在之前,我国的温室环境的监测手段主要是有限技术,这种方式布线上的繁琐、准确性低等情况不能有效的对温室环境进行监测,不能全面的促进温室环境监测的系统化和自能化,不能更好的促进温室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必须全面的加强研究和设计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保证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收益。
2.我国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现状我国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到了8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温室环境的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温室监控技术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进展。
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2)
![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ff8b6fe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e.png)
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2)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主题词】单片机、ZigBee协议- CC2240芯片、无线接收与发送、农业环境监测【立论(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项目的研究意义】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
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将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飞跃发展带来契机。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达国家将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光照、CO2浓度等,要实现精准农业,必须建立一个实用、可靠、可长期监测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
在农业领域里,数据采集大多数是在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的,数据源离目的地相对较远。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低功耗微小网络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无线通信网络,它不需要固定的通信基础架构支持,能够通过密集的节点布置,协作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微观农业环境信息,整个网络则负责将各个节点收集的数据传递给一个称为汇聚节点的网关,由网关交给终端用户,后者既可以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也可以通过发送指令去改变传感器的行为。
因此,为顺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本小组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农业目标测量区内信息采集节点的自动部署、数据自组织传输,实现了对影响作物产量的环境因素,包括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光照强度以及温室CO2浓度的远程、实时监测。
【国内外现状分析】在世界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处于领先地位,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这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国内已建成农业科研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ARICMS),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库,中国农业研究项目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
使农户只要有一台微机终端,通过网络就能够及时获得农业法规、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产品销售等信息,合理地进行农资购置与产品销售,促进农村市场繁荣和经济增长。
基于WSN的现代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WSN的现代大棚智能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7f958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7.png)
系统设计
4、控制算法: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 精确控制。该算法可以根据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自动调节加热设备和通风设 备的运行,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系统设计
5、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大棚内的温度数据,并将其传 输给PLC进行处理。PLC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优化控制算法 的运行。
结论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对象仅为单一类型的温室大 棚,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温室大棚进行实验验证;此外,还可 以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展望未来,温室大棚智能控制 系统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 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STM32单片机、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以上任务,STM32单片机在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STM32单片机还需要考虑一些问题,如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执 行器的类型和控制精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此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 还需要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让用户可以轻松地设置环境参数和控制系统的运行。
引言
引言
蔬菜大棚种植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 泛应用。大棚种植能够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 的饮食需求。然而,蔬菜大棚的温度控制一直是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温 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次演示将介绍一种蔬菜 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旨在提高大棚温度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STM32单片机、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在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中,STM32单片机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采集传感器数据:通过连接多种传感器,STM32单片机可以实时采集大棚 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Zigbee的温室WSN系统设计
摘要:传统温室大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控,费时费力。
针对其缺陷,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温室大棚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基于2430芯片的节点硬件电路,对RFD终端、路由器及网络协调器节点软件进行了研究及设计。
从实际运行情况可见,终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上传给上位机进行显示、存储打印等。
基于Zigbee的温室WSN 系统可以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便于组网和推广。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温室;Zigbee;CC2430
0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温室大棚应运而生,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sup>[1]</sup>。
以前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数大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和控制。
对于规模较大的大棚,人工方式既费时又费力。
由于其不易保存温湿度等历史数据的缺陷,不便于我们对温室里蔬菜等植物生长进行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逐渐得到行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sup>[2]</sup>。
本文在各监测点放置带有盛世瑞恩DB17110探头的RFD节点,由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90实时采集各节点处温湿度信
息,经过RFD处理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网络协调器,由网络协调器通过RS232串口上传至PC。
1WSN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温室大棚WSN系统由RFD、COORDINATOR、ROUTER组成<sup>[3]</sup>,其结构如图1所示。
2硬件设计
硬件部分主要由cc2430芯片、盛世瑞恩DB17110探头组成,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
CC2430芯片<sup>[4]</sup>采用ZigBee技术的射频系统单芯片。
其芯片内部集成了增强型51内核MCU、闪存、IEEE802.15.4所需要的全部硬件,非常适合用于无线传感器系统。
盛世瑞恩DB17110探头采用了DHT9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其技术参数如下表1所示。
温湿度换算程序如下:
void calc_sth11(float *p_humidity ,float *p_temperature)
……
t_C=t*0.01 –40.1;//温度转换系数
rh_lin=C3*rh*rh + C2*rh + C1;//相对湿度计算
rh_true=(t_C-25)*(T1+T2*rh)+rh_lin;//温度对湿度信号的补偿
if(rh_true>100)rh_true=100;
if(rh_true<0.1)rh_true=0.1;
*p_temperature=t_C;
*p_humidity=rh_true;
}
3系统软件设计
整个系统中节点有3种类型:RFD、ROUTER和COORDINATOR。
DHT9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RFD的51处理器进行处理,RFD的无线传输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ROUTER发送到COORDINATOR,网络协调器COORDINATOR 通过RS232接口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监控程序处理。
3.1终端节点
RFD节点的主要任务是将采集的数据,经过51处理器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路由器,其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switch (ppState){
case PP_STATE_IDLE://空闲状态
if(++count == 40000)//
{
ppState = PP_STATE_SEND;
count = 0;
}
break;
case PP_STATE_SEND://发送数据状态
{
s_connectionreset();
error=0;
error+=s_measure((unsigned char*)&humi_val.i,&checksum,HUMI);
error+=s_measure((unsigned char*)&temp_val.i,&checksum,TEMP);
if(error!=0)
{s_connectionreset();
……}
else
calc_sth11(&humi_val.f,&temp_val.f);payload[0]=temp_val.i;
payload[1]=humi_val.i;
}
ppState = PP_STATE_WAIT_FOR_TX;
aplSendMSG (APS_DSTMODE_SHORT,//以网络地址发送
&dstADDR,
2,
0,
1,
&payload[0],//数据2,//数据长度
apsGenTSN(),
FALSE);//不需要应用层应答
ppState = PP_STATE_WAIT_FOR_TX;
……
3.2路由器节点
路由器节点上电后检测WSN网络,如果有信号加入网络,获取相应地址,然后循环检测有无相邻路由器或者所属RFD传送的数据,再将其送给上一级路由器或者网络协调器。
路由器其部分程序如下:case PP_STATE_W AIT_FOR_TX://等待发送数据完成
if (apsBusy())break;//如果没有完成则继续发送
if (aplGetStatus()== LRWPAN_STATUS_SUCCESS)
{
ppState = PP_STATE_IDLE;//发送成功切换到空闲状态
}
else
{
ppState = PP_STATE_SEND;//发送不成功,重新发送
}
3.3网络协调器节点
网络协调器主要负责启动整个网络负责启动整个网络、选择信道和PAN ID,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RS232串口上传上位机显示。
其串口上传至上位机部分程序如下:
jiedian=aplGetRxSrcSADDR();
ptr = aplGetRxMsgData();
ping_cnt = *ptr;
ptr++;
ping_cnt += ((UINT16)*ptr)<<8;
shidu =(BYTE)(ping_cnt >> 8);
shuju[0]=shidu/10;
shuju[1]=shidu%10;
wendu = (BYTE)ping_cnt;
shuju[2]=wendu/10;
shuju[3]=wendu%10;
U0DBUF=0XFA;
while(UTX0IF==0);
UTX0IF=0;
……
U0DBUF=0XFB;
UTX0IF=1;
4结语
本文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温室大棚网络应用中,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该系统容易组网,具有低能耗、扩展性强的优点。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温室[EB/OL].http:///view/309d75b769dc502 2aaea006b.html.
[2]MIN LIN,DONG YANG,GUO ZHENGWEI.An Uneven
ClusterBased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Prc.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
[3]LIU HAILONG,ZHANG GUIAING,SHEN BIN,et al.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Design for MultiAgent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8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2010.
[4]CC2430芯片数据手册[EB/OL].http:///download/hualinsen/3266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