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剂的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及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及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及抑制方法研究进展摘要:各行业发展,使聚氯乙烯应用更加广泛,为了提高聚氯乙烯可加工温度范围,需要在加工期间添加增塑剂。

由于增塑剂存在迁移问题,容易使PVC制品出现发黄、变脆、变硬等现象,降低PVC制品效能。

研究发现,部分增塑剂潜藏着化学危害,具有诱发癌症风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化学性质和难降解问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将深入探究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原理,明确影响迁移的因素,结合现有技术及相关文献,探寻PVC制品中抑制增塑剂迁移方法。

关键词:聚氯乙烯;增塑剂;迁移;抑制为了提升工业、医疗、日常用品等工具质量,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当中,其中较为常用的材料为聚氯乙烯(PVC),日常使用量成递增趋势,逐渐成为通用塑料。

PVC制品属于无定形高聚物,由于分子中存在极性较强的C-CL基团,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较大,熔点较高,为了提升材料可塑性需要选择合理的增塑剂降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降低PVC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提升PVC可塑性。

目前,市场上的增塑剂常被选用难挥发的化合物,种类多样,用量较大的PAEs类增塑剂,它能够很好的与PVC混溶。

1.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原理由于增塑剂与聚氯乙烯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且该力属于微弱的范德华力,还存在氢键,加工融合时,容易造成增塑剂迁移问题。

研究显示,目前增塑剂迁移、扩散常表现为以下几种:(1)直接从PVC表面中挥发;(2)被PVC制品接触的液相抽出;(3)在与PVC接触的固体接触时,发生迁移扩散;(4)受到压力作用,出现渗出问题。

发生迁移扩散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增塑剂向内表面扩散;(2)在内表面进入“横卧”状态;(3)最后发生扩散,离开PVC表面。

增塑剂迁移可看作是聚合物内部自由完成小分子物质传递工作,实现在聚合物链段间的空隙间迁移。

1.影响增塑剂迁移的因素1.温度实验证明,增塑剂更方便在聚合物非晶区出现扩散问题,如果外界发生温度变化,会使非晶区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

聚酯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聚酯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聚酯增塑剂的研究进展黄冬婷;孟飞;梁磊;朱文浩;黄俊生【摘要】Polyester plasticizer is a saf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plasticizer,which has a small mobility and is not easy to be extracted by water and solvent,so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urability and safety of plastic products. Performances and applications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research work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s in the aspects of migration resistance, thermo stability, plasticizing efficiency and compounding property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new biological-base polyester plasticizers were mainly described. Based on the tendency of polyester plasticizers' development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plasticizer industry in China could focus on exploitation of biological-base polyester plasticizers.%聚酯增塑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安全型增塑剂,有优秀的耐溶剂抽出性和抗迁移性,可有效改善塑料制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介绍了聚酯增塑剂的性能和应用,重点阐述聚酯增塑剂在抗迁移性、耐热性、增塑效率、复配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新型的生物基聚酯增塑剂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聚酯增塑剂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的增塑剂行业可朝着生物基聚酯增塑剂方向进行开发研究.【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8(046)008【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环保增塑剂;聚酯增塑剂;生物基聚酯增塑剂【作者】黄冬婷;孟飞;梁磊;朱文浩;黄俊生【作者单位】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增塑剂是塑料工业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助剂,大多为高沸点、不易挥发的液体,主要功能是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可塑性和加工性。

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酯的研究

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酯的研究

第49卷第3期2021年2月广㊀州㊀化㊀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9No.3 Feb.2021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酯的研究邵广伟,贾㊀辉,王㊀勇,侯红霞(山东岩海建设资源有限公司,山东㊀烟台㊀264006)摘㊀要:以异山梨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酯,通过与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比,考察了其聚氯乙烯(PVC)制片的应用性能㊂结果表明,合成的异山梨醇酯在PVC制片中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㊁耐抽出性㊁耐挥发性及相容性,异山梨醇酯作为生物基增塑剂可替代传统增塑剂的DOP和DOTP用于PVC制品中㊂关键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应用㊀中图分类号:TQ414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3-0020-0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一作者:邵广伟(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脂化工及有机合成研究㊂Study on Bio-based Plasticizer Isosorbide EsterSHAO Guang-wei,JIA Hui,WANG Yong,HOU Hong-xia(Shandong Yanhai Construction Resourcess Co.,Ltd.,Shandong Yantai264006,China)Abstract:A bio-based plasticizer isosorbide ester was synthesized from pared with traditional plasticizer dioctyl phthalate(DOP)and dioctyl terephalate(DOTP),its application properties in polyvinyl chloride (PVC)prepar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nthesized isosorbide ester had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extraction resistance,volatile resistance and compatibility in PVC films.As a bio-based plasticizer,isosorbide ester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plasticizer DOP and DOTP used in PVC products.Key words:bio-based plasticizer;isosorbide;application聚氯乙烯(PVC)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通用性塑料,广泛用于包装材料㊁人造革㊁SPC地板㊁儿童玩具㊁鞋材㊁电线电缆等制品[1]㊂增塑剂是PVC制品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助剂,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约占85%,出于安全和环保方面考虑,此类增塑剂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限制[2]㊂异山梨醇是一种类似芳香结构的生物基二醇,可与羧酸通过酯化反应得到异山梨醇酯,异山梨醇酯具有与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相似的化学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生物基增塑剂[3-4]㊂本研究制备了异山梨醇酯增塑剂,通过与传统增塑剂DOP和DOTP对比,考察了其PVC制片的耐抽出性㊁耐挥发性㊁相容性以及相关力学性能等影响㊂1㊀实㊀验1.1㊀原料与试剂异辛酸(ȡ99%),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对甲苯磺酸(ȡ99%),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甲苯(ȡ99%),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异山梨醇(ȡ98%),江苏倍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DOP和DOTP(工业级),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PVC(S-1000,工业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钙锌热稳定剂(工业级),广东原基新材料有限公司㊂1.2㊀仪器及设备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JJ-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常州天瑞仪器有限公司;TY-7007双辊开炼机,江苏天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QLB-25T平板硫化机,昆山科瑞特试验仪器有限公司;CP-25冲片机,昆山科瑞特试验仪器有限公司;LX-LL018微电脑拉力试验机,东莞市力雄仪器有限公司;LX-A邵氏硬度计,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HG-902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申贤恒温设备厂㊂1.3㊀异山梨醇酯的制备将131g异山梨醇加入装有分水器㊁冷凝管的1L三口烧瓶中,加热至异山梨醇融化,开启搅拌,依次加入311g异辛酸,4g对甲苯磺酸和350mL二甲苯,继续加热至回流,待分水器中生成的水量不再增加,停止反应㊂通过减压蒸馏除掉二甲苯及未反应的异辛酸;加入固体碳酸氢钠中和催化剂,减压除水后,继续升温减压蒸馏,收集蒸馏出的馏分,即得增塑剂异山梨醇酯㊂1.4㊀PVC样片的制备将PVC树脂粉㊁增塑剂及钙锌热稳定剂按照质量比10050 2的比例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160ħ在双辊开炼机上混炼6min,然后将开炼后的PVC片在平板硫化机上模压成型,温度175ħ,压力10MPa,时间5min㊂模压后的样片室温放置24h,根据性能测试需求裁片㊂第49卷第3期邵广伟,等: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酯的研究21㊀1.5㊀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测试:根据GB /T 1040-2006测试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㊂硬度测试:根据GB /T 531-2008测试邵氏硬度㊂耐抽出性测试:根据GB/T 20499-2006,将样片裁成20mm ˑ20mm ˑ2mm 的裁片,分别浸泡在40ħ蒸馏水㊁异辛烷㊁3%乙酸㊁15%乙醇中48h,取出后在30ħ烘箱中干燥24h,记录前后质量变化㊂挥发性测试:根据ISO 176,将样片裁成20mm ˑ20mm ˑ2mm 的裁片,平放在铺有约5mm 厚的活性炭不锈钢托盘中,撒上约5mm 厚的活性炭,然后将托盘置于70ħ的烘箱中,24h 后取出,清除表面的活性炭,测试其质量损失㊂相容性测试:采用水价法测试,称取2.5g 增塑剂,加入25mL 丙酮,待完全溶解呈透明状态后,用蒸馏水进行滴定,开始出现混浊时即为滴定终点,读取蒸馏水耗用值[5]㊂2㊀结果与讨论2.1㊀力学性能分析分别将增塑剂DOP㊁DOTP㊁异山梨醇酯的PVC 样片,进行拉伸性能及硬度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㊂表1㊀不同增塑剂PVC 样品的拉伸性能及硬度Table 1㊀Tensile properties and hardness of PVC filmswith different plasticizers增塑剂拉伸强度/MPa断裂伸长率/%邵氏硬度/DDOP21.829681DOTP 23.328481异山梨醇酯24.633281由表1可见,异山梨醇酯作为PVC 增塑剂制备样片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大于DOP 和DOTP,硬度与DOP 和DOTP 无差别,因此合成的异山梨醇酯可完全作为主增塑剂使用,力学性能与DOP 和DOTP 媲美㊂2.2㊀耐抽出性分析PVC 制品中的增塑剂浸出,不仅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也会影响使用环境㊂增塑剂DOP㊁DOTP㊁异山梨醇酯的PVC 样片在不同溶剂中浸泡后的质量损失如表2所示㊂表2㊀PVC 样片在不同溶剂中的质量损失Table 2㊀Weight loss of PVC films in different solvents增塑剂质量损失率/%蒸馏水异辛烷3%乙酸15%乙醇DOP0.216.8 2.7 1.5DOTP0.112.6 2.5 1.3异山梨醇酯0.210.82.01.4由表2可见,不同增塑剂的PVC 样品在蒸馏水中浸泡后,质量变化较小,在异辛烷和3%乙酸中异山梨醇酯的质量损失小于DOP 和DOTP,在15%乙醇中异山梨醇酯的质量损失介于DOP 和DOTP 之间,这说明合成的异山梨醇酯作为PVC 增塑剂具有良好的耐抽出性㊂2.3㊀挥发性分析PVC 中的增塑剂以氢键或范德华力与PVC 分子链结合,与其他介质接触时,会逐渐从PVC 制品中迁移,挥发至其他介质中,影响制品的性能㊂增塑剂DOP㊁DOTP㊁异山梨醇酯的PVC 样片参照塑料增塑剂损失的测定活性炭法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㊂表3㊀PVC 样片在活性炭中的质量损失Table 3㊀Weight loss of PVC films in activated carbon增塑剂质量损失率/%DOP1.26DOTP 1.24异山梨醇酯1.20由表3可见,三种增塑剂样片的质量损失:DOP >DOTP >异山梨醇酯,表明合成的异山梨醇酯对比DOP 和DOTP 在PVC 制品中更不容易挥发,不容易从PVC 制品中迁移析出㊂2.4㊀相容性分析相容性是PVC 树脂与增塑剂之间的相互溶解能力,是增塑剂的基本特性㊂水价法通过增塑剂与水的相溶性表征增塑剂与PVC 树脂的相容性㊂不同增塑剂DOP㊁DOTP㊁异山梨醇酯的采用水价法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㊂表4㊀水价法测试结果Table 4㊀Test results in water interface method增塑剂耗用蒸馏水/mLDOP4.8DOTP 4.2异山梨醇酯5.3由表4可见,不同增塑剂的耗用蒸馏水顺序为:异山梨醇酯>DOP>DOTP,参照水价法原理,合成的异山梨醇酯与PVC 的相容性优于DOP 和DOTP㊂3㊀结㊀论以异山梨醇酯作为主增塑剂制得的PVC 制品,拉伸强度为26.4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32%,邵氏硬度D 81;分别在蒸馏水㊁异辛烷㊁3%乙酸㊁15%乙醇中40ħ浸泡48h,质量损失为0.2%㊁10.8%㊁2.0%㊁1.4%;在70ħ活性炭中24h 的质量损失是1.2%;水价法测试异山梨醇酯耗用蒸馏水5.3mL,证实了异山梨醇酯作为主增塑剂在PVC 制品中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㊁耐抽出性㊁耐挥发性及相容性㊂异山梨醇酯作为生物基增塑剂具有替代DOP 和DOTP 的潜力㊂参考文献[1]㊀王钰修,周昌林,高峻,等.甘油酯型聚氯乙烯增塑剂的研究[J].聚氯乙烯,2008,36(8):26-28.[2]㊀孙嘉慧,高长青,丁雪佳.环境友好增塑剂在PVC 中的应用[J].塑料,2019(1):58-61,66.[3]㊀杨勇,熊竹,张立生,等.异山梨醇基增塑剂对聚乳酸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影响[J].塑料助剂,2016(3):57-62.[4]㊀李永朋,崔然,奚桢浩,等.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在PVC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20,48(3):22-27.[5]㊀王丽华.增塑剂与PVC 树脂的相容性及其塑化效率评价方法[J].塑料科技,1992(6):28-31.。

橡胶增塑剂(A1426)原料指标的控制研究

橡胶增塑剂(A1426)原料指标的控制研究

橡胶增塑剂(A1426)原料指标的控制研究摘要:随着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A1426)应用与推广,通过不同客户对市场的反馈,对该产品闪点的要求控制在210℃以上,所以前期研发的重质环保橡胶增塑剂产品需要升级到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国家标准;因为产品升级需要,开展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原料指标的控制研究,搜集原料掺炼比例、相关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和产品的质量数据,目标在较小范围内的工艺参数控制下能够生产出闪点合格、粘度在可控范围的产品。

关键词: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 A1426 工艺参数闪点粘度1、前言2021年8月份,中油辽河石化分公司“研、产、销、服”一体化项目“重质环保橡胶增塑剂的研究与应用推广”首次在工业装置进行试生产,重质环保橡胶增塑剂为芳烃质量分数大于14%的高芳烃橡胶增塑剂,主要采用多段溶剂抽提工艺、加氢-多段溶剂抽提组合工艺技术生产[1-2],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经过多次工业试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粘度波动较大、闪点偏低的问题,通过对原料性质进行追踪分析,发现原料性质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减压蒸馏减二线粘度指标波动较大(10mm2/s-14mm2/s)、闪点指标控制偏低(190℃-205℃),导致减二、三线白精油粘度大、闪点低,不能满足重质环保橡胶增塑剂升级到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A1426)相关的标准要求。

前期根据公司研发的重质环保橡胶增塑剂产品需要升级到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国家标准需求[3],开展了研究工作,发现减二线粘度控制在11.5mm2/s以上,闪点控制在210℃以上,符合重质环保橡胶增塑剂(A1426)配方中对于减二线质量的要求;2022年初开展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原料指标的控制研究,将精制油进行调和来提高产品的闪点,由于掺炼比例不稳定,调和难度较大,闪点的控制扔具有一定难度。

根据以上情况,近期对工业装置进行调研,了解到工业装置处于生产运行末期,换热和分馏系统结垢比较严重,相关工艺参数和控制指标很难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塑料中增塑剂迁移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塑料中增塑剂迁移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塑料中增塑剂迁移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主要介绍了塑料中增塑剂迁移测定方法,包括增塑剂的分类、迁移测试的国内外标准,增塑剂损失、迁移渗出、液体抽出的测试,以及迁移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提出我国应尽快研究并颁布增塑剂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迁移测试的方法标准等建议。

关键词:增塑剂;迁移;渗出;挥发;溶出;测试;标准中图分类号:TQ352增塑剂是一种加入到材料(通常是塑料、树脂或弹性体)中以改进其加工性、可塑性、柔韧性和拉伸性的物质。

加入增塑剂可以降低熔体粘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产品的弹性模量而不会改变被增塑材料的基本化学性质[1]。

伴随塑料(尤其是PVC塑料)、橡胶、涂料、合成纤维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塑剂已成为最重要的加工助剂之一,为了使塑料能够加工和改善制品的性能,生产时会添加各种增塑剂。

但是添加到塑料中的增塑剂在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溶出、迁移和挥发损失,一方面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一方面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损害。

自从人体组织内和尸检时检出DOP后[1],大量研究已证实增塑剂可以通过人们日常吸入、皮肤吸收和环境污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并损害健康。

因此,增塑剂毒性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塑料中增塑剂迁移测定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塑料增塑剂迁移及其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1增塑剂分类与选用1·1增塑剂的分类[1,2]增塑剂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不一。

常用的有按相容性大小、结构和性能分为三类。

最常用的普通分类法是根据增塑剂化学结构分为以下几类:(1)邻苯二甲酸酯类。

增塑剂主体,占消费量80%,应用广泛,大部分做主增塑剂。

最重要品种是DOP,其次是DBP、DIOP和DIDP。

(2)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主要用于改进低温性能的增塑剂,通常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

最常用品种是DOA和DOS。

(3)环氧酯类。

占消费量7%,主要作用既有增塑又有稳定,突出优点是无毒、耐热和耐光稳定性好。

主要品种有环氧大豆油(ESO)、环氧硬脂酸辛酯。

增塑剂在吸收片中迁移的研究

增塑剂在吸收片中迁移的研究

( O ) dm t l hh l e D )adp sc es f ni n e tl fe d c s impl eg cl ieza D P , i e y p ta t ( MP , l t i r o v m n l i l s ha dp ye l o db not h a n a iz e r o ayr n y u n y e
Ab t a tTh gain o ls czr u h a i n- cy hh lt D sr c : e mirt fpat iess c s d — o tlp taae( NOP) i 2- tyh x lp taae o i ,d - eh le y hh lt
i l gs adi hg e syp l te eH P ) smnm m. e rs r i 4 t p r uei 7 s a et n n i d ni 0y h n ( D E i i u Wh npes e s 9N,e ea r s 0℃,h r , h t e i u m t te
塑料 助剂
21 0 1年第 5期 ( 总第 8 9期 )
增塑剂在吸收片中迁移的研究
雷祖 碧 谭 卓 华 马 玫 陈金 爱
( 州 合 成 材 料研 究院 , 州 , 1 6 5 广 广 506 )
摘 要 定 量 分析 了邻 苯 二 甲酸 酯 类增 塑 剂如 邻苯二 甲酸二 正 辛 酯 ( N P 、邻苯 二 甲酸 二 辛酯 D O )
关 键 词 增 塑 剂 邻 苯 二 甲 酸 二 正 辛 酯 邻 苯 二 甲 酸 二 辛 酯
酸 酯 迁 移 吸 收 片
邻 苯二 甲酸二 甲酯
二 丙二 醇二 苯 甲
S ud n M i r to fPl si i e si t y o g a i n o a tcz r n Abs r i n Fim o pto l

对现有白乳胶中增塑剂性能的研究

对现有白乳胶中增塑剂性能的研究

( 1 ) 将 四 口烧瓶放 在天 平上 , 加入母 液 , 并 称取 1 0 0 0 g 备
用。
( 2 ) 将恒温水浴 开启加热搅拌( 转速 2 0 0 r / mi n ) , 并 升温至 6 0
添加邻苯酸二丁酯类 。 本实验着重对增塑剂 的功能( 降低最低成 膜 温度 、 降低玻璃化 温度 ) 、 成本 、 黏度变化 、 贮 存稳定性及皮 膜
山西科技
文章编 号: 1 0 0 4 — 6 4 2 9 ( 2 0 1 3 ) O 1 — 0 0 6 2 — 0 3
S H A N X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0 L 0 G Y
2 0 1 3 年
第2 8 卷
第 1 期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1 - 2 9
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 实验 和考察 ,目的是从 多个 环保增塑剂品 种 中筛选 出适合本公司使用的增塑剂 品种 。 实验部分 :实验分两部分 进行 ,第 一部分是母液 的均 聚实 验, 第二部分 是母液 的共 聚实验 , 实验步骤 、 乳液 和薄膜的性能 测试都是相 同的, 通过把不同的增 塑剂 添加 到母 液中 , 通过各项 性能指标来筛选 出合适 的增塑剂。
对现有 白乳胶 中增 塑剂性能 的研 究
李 霞, 郭 芳, 任 茹
( 山西三维集 团企业技术中心 , 山西洪洞 , 0 4 1 6 0 3 )

要: 以白乳胶 为实验样品 , 从 几个关键性 的实验数据 出发 , 提 出了其替换现有增塑
剂的环保增塑剂 , 使得 白乳胶满足 国家的 实验标准。 关键 词 : 增塑剂 ; 共聚母 液; 均聚母 液; 性能检测 中图分类号: T Q 4 2 7 . 2 + 4 文献标识码 : A

食品中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食品中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食品科技1 增塑剂简介增塑剂又称塑化剂,能够以非键和的形式与塑料的高分子聚合基团结合,降低聚合基团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增加塑料制品的塑性和韧性,为此增塑剂在塑料制品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但是增塑剂与塑料分子基团之间的结合较弱,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从塑料制品中迁出,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食品,进而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一定的 危害[1]。

2 增塑剂的毒性增塑剂是一种环境激素,在人体内具有蓄积性。

可以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通过产生假性激素信号从而影响人体内性激素含量。

其通过类雌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能够产生较大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在小鼠和大鼠的腹腔注射试验中,LD50的剂量较大,表明增塑剂的急性毒性较小。

但是增塑剂具有潜在的生殖毒性,还可作用于人体肺部、中枢神经、胃肠道等,甚至与哮喘病相关。

由于增塑剂的毒性作用并不明显,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增塑剂的毒性表现在多种方面:在DEHP、DBP和TBAC对牙鲆鳃细胞FG和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研究中发现,这3种增塑剂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胚胎毒性,并且具有剂量-时间效应;在较高剂量的DIDP诱导下,小鼠肺组织可以产生过量的ROS,破坏自身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从而造成小鼠的肺部组织损伤;此外,青春期小鼠情绪和社会行为的改变也可能与较低剂量DEHP有关[2]。

增塑剂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达到一定量后才会具体体现,为此应持续关注增塑剂的检测限量。

3 增塑剂相关的法规我国在增塑剂方面的标准较少,GB 9685-2016中标明了各类增塑剂的添加限量,此外GB 5009-271-2016和GB 31604.30-2016中标明了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方法。

与欧盟和美国相比,我国目前多是增塑剂的检测方法标准,限量标准较少。

随着新型增塑剂的出现,如增塑剂类似物等,相关法规方面也需要完善[3]。

4 增塑剂的研究进展张玉才,武婷敏,邓美林等人[4]在增塑剂的检测中用的是GC-MS检测方法,这是目前我国增塑剂检测的主要方法。

PVC薄膜及其胶带中增塑剂迁移的研究(上)

PVC薄膜及其胶带中增塑剂迁移的研究(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VC薄膜及其胶带中增塑剂迁移的研究(上) 1前言
在聚氯乙烯薄膜中加入增塑剂,可使聚氯乙烯链状分子间滑动,从而扩
大链间的距离并减小链分子吸引力,达到增塑软化目的。

增塑剂只是同聚
氯乙烯树脂进行物理混合,在薄膜使用过程中,增塑剂将会有不同程度的迁移,从而使聚氯乙烯薄膜变硬,严重时表面发粘,以致不能使用。

控制聚氯
乙烯薄膜及其胶带中增塑剂的迁移,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薄膜进行
表面处理,如低温等离子辐射、电子束发射、紫外线照射等都可控制增塑
剂的迁移。

另一方面是选择合适的胶粘剂配方,阻止聚氯乙烯胶带增塑剂
的迁移。

笔者研究了聚氯乙烯薄膜的增塑剂迁移规律,以及不同配方胶带
的耐迁移、耐老化性能,且选择出了耐迁移性较好的胶粘剂配方。

2实验部分
2.1聚氯乙烯薄膜增塑剂迁移测定
试剂:无水乙醇(分析纯);样品:聚氯乙烯薄膜。

测试仪器:
DigilabFTS-20傅里叶红外线光谱仪KRS-5晶体。

测试单位: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国家有机重点实验室)。

试样处理:取一小块干净聚
氯乙烯膜(50mm×50mm),将其一面浸入无水乙醇溶液中,1min后取
出,自然晾干。

表面增塑剂测定:处理后的试样分别放置不同的时间,然后,
测定处理表面的红外光谱,观察酯基峰变化情况。

2.2聚氯乙烯胶带增塑剂迁移测定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甘油酯型聚氯乙烯增塑剂的研究

甘油酯型聚氯乙烯增塑剂的研究

助剂甘油酯型聚氯乙烯增塑剂的研究王钰修1*,周昌林2,高 峻1,雷景新2(1.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2.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关键词]苯甲酸乙酸甘油酯;增塑剂;聚氯乙烯[摘 要]以甘油、苯甲酸和乙酸为原料合成了苯甲酸乙酸甘油酯,采用FTIR 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及其对聚氯乙烯的增塑性能。

结果表明,合成的苯甲酸乙酸甘油酯对PVC 具有优良的增塑性能。

[中图分类号]TQ 325.3;TQ31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7937(2008)08-0026-03Reseach on the glycerol ester type plasticizer for PVCWA N G Yu -x iu 1,ZH OU Chang -lin 2,G AO J un 1,L EI J ing -x in2(1.Chemi 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 na;2.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 lymer Materials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Key words:benzoate-acetate glycerol ester;plastici zer;PVCAbstract:Benzoate-acetate glycerol ester was synthesized from glycerol,benzoic acid and aceti c acid.The structure of the synthesi zed benzoate-acetate glycerol ester and its plasti cizing effects on PVC were studied by FTIR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The resul ts show ed that the synthesized benzoate-acetate glycerol ester had good pl asticizing effects on PVC.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而增塑剂是PVC 制品用量最大的一类助剂,为PVC 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用增塑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用增塑剂

全球化时代的社交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内使用者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了品牌传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时代,社交媒体营销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如何有效运用社交媒体营销,提升品牌传播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首先,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性为品牌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等的用户数量庞大且覆盖范围广,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触达全球各地的潜在客户。

与传统的广告方式相比,社交媒体营销成本更低,传播速度更快,且能够实时反馈用户的互动。

这使得品牌传播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加强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其次,社交媒体的特点促使企业在品牌传播上展现出更多的创新和个性。

社交媒体平台强调用户生成的内容,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传播中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感。

品牌传播不再仅仅是推销产品,而是打造与用户之间更为亲近的连接。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企业可以与用户进行对话,了解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反馈和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种趋势要求企业与用户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创新的方式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社交媒体的普及性和便捷性也为品牌传播带来了挑战。

首先,由于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量庞大且杂乱,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筛选和传播有价值的内容。

过多的信息可能使用户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对品牌传播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存在着信息虚假和谣言满天飞的问题,这给企业的品牌信誉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中应该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积极与用户进行互动,及时回应用户的关切和疑问,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

最后,社交媒体的全球化也给企业带来了跨文化传播的难题。

不同地区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企业在进行全球品牌传播时需要进行文化适应和差异化定位。

一些企业通过招聘当地员工或者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更好地理解当地市场的特点,并对品牌传播策略进行调整。

天然橡胶增塑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天然橡胶增塑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天然橡胶增塑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橡胶增塑剂的合成与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管道、地板、密封制品等领域。

但是,由于其物理性能不稳定、易老化等缺陷,天然橡胶需要通过增塑剂的添加来改善其性能。

天然橡胶增塑剂主要分为天然增塑剂和合成增塑剂两类。

本文主要探讨合成增塑剂的合成及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一、合成增塑剂的合成目前,合成增塑剂主要分为酚醛类、酯类、环氧类和脂肪族聚烯烃类等几种。

其中,酚醛类增塑剂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增塑剂。

酚醛类增塑剂具有低成本、增塑效果好、抗氧化性能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橡胶及其复合材料中。

酚醛类增塑剂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采用酚和甲醛或酚、甲醛和碱性催化剂等进行反应,生成具有增塑效果的酚醛树脂。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其他功能基团来合成具有其他性能的增塑剂。

例如,加入硫酸催化剂可以得到硫化酚醛树脂,既具有增塑效果又具有强的交联性能。

二、合成增塑剂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将合成增塑剂添加到天然橡胶中,可以显著改善其物理性能,如增强强度、提高耐热性、降低老化速度等。

因此,合成增塑剂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研究人员经过不断探索,发现了一些新型的合成增塑剂,并对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磺胺类增塑剂、酞菁类增塑剂、卡宾类增塑剂等,都在天然橡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将合成增塑剂与天然橡胶分子进行共价键结合,制备出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性能的新型合成增塑剂。

这些新型增塑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增塑效果,而且还能显著提高其分散性、耐热性、机械性能等方面性能。

三、结语合成增塑剂对于改善天然橡胶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增塑剂的不断涌现,必将推动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合成增塑剂,未来需要加强对其合成机理和应用研究的深入探索,开发更多性能优良的新型增塑剂,以满足市场的不断需求。

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温度 、抽 出时间和 温 度等 工 艺 条 件 对 D P H A产 率 的 影 响。结 果 表 明,固体 酸 A C O 5对酯 化 反 应 有 催 化 作用 ,且 其 用 量 大 于 8 0 0 1 m s / k g( 0 . 1 6 g ) 时 。1 9 0— 2 1 0℃反应 1 0 h 停止反应 ,酸价 为 0 . 2 7 ms /g ;产物在真空度 0 . 0 6 MP a 、2 1 0℃下抽醇 1 0 m i n 得 到 的产 品的酯 含量 为 9 9 . 0 2 % ,含水量 为 0 . 0 9 7 % ,此工 艺条 件下 合成 的 己二 酸二 ( 2 一 丙 基庚 ) 酯各 项理 化指 标均达 到增 塑 剂 国标 G B / T 1 6 6 5 — 2 0 0 8要求 。
t i me.a n d e x t r a c t i n g a l c o h o l c o n d i t i o n we r e s t ud i e d . I t c a n b e c o n i f r me d t h a t t h e s o l i d a c i d o f AC05 i S e f f e c t i v e o f
8 0 0 1 mg / k g .r e a c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1 9 0 ~2 1 0 ℃ .t h e e x t r a c t i n g a l c o h o l c o n d i t i o n o f一0 . 0 6 MP a a n d 2 1 0 q C. T h e
( 1中山职 业技 术 学院 ,广 东 中 山 5 2 8 4 0 4;2 中山联成化 学工业 有 限公 司 ,广 东 中山 5 2 8 4 0 3 )

国内外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增塑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2.原材料短缺
2.原材料短缺
随着增塑剂产量的增加,部分原材料出现短缺现象。企业需要加强与供应商 的合作,提高原材料采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积极寻找替代原材料。
3.环保压力
3.环保压力
由于部分增塑剂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限制政策。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积极开发环保型增塑剂产 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1、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增塑剂的研究处于领先 地位。其中,美国杜邦公司、陶氏化学、欧洲朗盛公司等在新型增塑剂的研发、 生产和应用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日本油脂株式会社、住友化学等企业在合成技术、 生产工艺等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
1、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增塑剂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增塑 剂在高温、紫外线等条件下易分解,导致聚合物材料失去韧性。其次,增塑剂在 聚合物中的迁移和渗出也会影响其性能和安全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未来的 研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改善作用机理、提高增塑剂的稳定性和相容性 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分析
1.国内市场
1.国内市场
国内增塑剂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中国增塑剂 产量达到百万吨级,成为全球最大的增塑剂生产国。国内增塑剂市场竞争激烈, 生产企业众多,但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在应用领域方面,增塑剂在建筑、包装、 电子、医疗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2 Nhomakorabea国际市场
2、增塑剂的发展趋势分析
2、增塑剂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增塑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未来增塑剂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发展。

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研究DPHA(阻燃剂型环保增塑剂)是一种环保型阻燃增塑剂,常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的生产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首先,DPHA的合成工艺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缩合反应、纯化和干燥。

原料准备是合成DPHA的第一步。

主要原料包括过氧化苯甲酰、三聚氯氰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质量合格检查,并根据需求进行配比。

缩合反应是合成DPHA的核心步骤,其反应方程如下所示:2R-COOH+2Ph-NH2→R-(CO-NH-Ph)2+2H2O其中,R代表过氧化苯甲酰分子。

这一反应通常在惰性气氛下,如氮气或氩气气氛中,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将过氧化苯甲酰与三聚氯氰反应来进行。

反应后得到DPHA产物。

接下来是对DPHA产物进行纯化。

纯化目的是去除反应中产生的杂质,提高纯度。

一种常见的纯化方法是溶剂萃取。

溶剂选择需要考虑溶剂与DPHA的相容性以及溶剂对杂质的溶解能力。

通过多次萃取和过滤,可以得到相对较纯的DPHA产物。

最后,纯化的DPHA产物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有助于去除残余溶剂和水分,提高DPHA产物的稳定性。

通常,通过真空干燥或加热干燥的方法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中存在一定的工艺参数需要优化。

例如,缩合反应中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纯化过程中的溶剂选择和操作条件等。

这些参数的优化可以影响DPHA产物的产率和质量。

若要进一步改进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反应条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等参数,寻找更优的反应条件,提高产率和纯度。

2.探索新的纯化方法:研究使用新的纯化方法,如凝胶色谱、晶体析出等,可以提高纯化效率和产品质量。

3.检测技术的改进:发展更快速、准确的测定DPHA纯度和含量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实时监测反应过程和纯化过程中的纯度变化。

总之,DPHA增塑剂的合成工艺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次讲稿中只能从表面进行介绍。

改性松香在增塑剂中的应用研究

改性松香在增塑剂中的应用研究

改性松香在增塑剂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化工技术的发展,塑料制品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塑料制品通常需要添加增塑剂来改善其柔韧性、延展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改性松香作为一种常见的增塑剂,具有低毒、低挥发和环保的特点,因而在塑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改性松香是指对松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的材料。

改性松香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和性质来调整其增塑效果、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

常见的改性松香有苯酚改性松香、甲醛改性松香、酚醛改性松香等。

这些改性松香种类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塑料制品的需求。

在增塑剂中,改性松香主要起到增加塑料软化性、改善流动性、增加粘合性等作用。

首先,改性松香可以增加塑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塑料制品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弯曲性,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改性松香可以通过增加塑料的弹性和延展性,使得塑料制品更加柔软和可塑性更好。

其次,改性松香可以改善塑料的流动性。

塑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方便注塑、挤出和模压等工艺操作。

改性松香作为增塑剂,可以降低塑料的熔融温度和粘度,从而提高塑料的流动性。

此外,改性松香还可以增加塑料的粘合性和黏着性。

塑料制品通常需要具有良好的粘合性,以确保组装和接合的可靠性。

改性松香可以在塑料分子间形成交联和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塑料的粘合性,使塑料制品更加牢固和耐用。

除此之外,改性松香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性,如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塑料制品通常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和耐久,而改性松香可以提高塑料的热稳定性,防止材料在高温下退化和变质。

此外,塑料制品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老化能力,以应对日常使用和户外环境的影响。

改性松香具有较好的耐光性和抗氧化性,可以增加塑料制品的光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改性松香作为增塑剂时,也需要考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

虽然改性松香相较于传统的增塑剂,具有低毒、低挥发和环保的特点,但仍需注意使用量的控制和合理选择。

DOTP增塑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OTP增塑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生产工艺和环境要求,考虑采暖 、通风和空调设施的配置,提供舒适 的生产环境。
05
环境保护
厂区环境影响评价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废污染
评估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评估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对水质的影响。
评估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评估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 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包括质量检验、过程控制和成品 检验等。
劳动定员及培训计划
定员
根据项目规模和实际需要,预计劳动定员为100人。
培训计划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并针对特殊工种进行专业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和应急预案。
安全设施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 加,增塑剂市场正逐渐向无毒、环保 方向发展。
dotp增塑剂作为一种高性能、环保型 的增塑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 济效益。
项目目的
通过研究和开发,建设一条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的dotp增塑剂生产线。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和产品价格,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环保贡献
评估项目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程度。
技术创新
评估项目是否具有技术创新 性,对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 展是否有推动作用。
THANK YOU.
VS
车间及仓库设计
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要求,设计合理 的车间和仓库,确保生产安全、高效、环 保。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给排水系统
供电及电信设施
采暖、通风和空调设施
确定水源、水质及用水量,设计合理 的给排水系统,确保生产及生活用水 的可靠性。

增塑剂对硝基苯甲酸异辛酯合成新工艺

增塑剂对硝基苯甲酸异辛酯合成新工艺

增塑剂对硝基苯甲酸异辛酯合成新工艺一、研究背景硝基苯甲酸异辛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中的增塑剂。

然而,传统的合成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反应时间长、产率低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合成工艺,以提高产率和降低反应时间。

二、实验材料1.异辛醇2.硝基苯甲酸3.三氧化二铬4.无水氯化铝5.四氢呋喃6.乙酸乙酯7.甲苯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9.增塑剂三、实验步骤1.制备催化剂:将0.5 g三氧化二铬和0.5 g无水氯化铝分别溶于50 mL四氢呋喃中,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将溶液过滤并保留滤液。

2.制备原料:将11 g异辛醇和10 g硝基苯甲酸分别溶于50 mL乙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

3.添加催化剂:将2 mL催化剂滴加到原料混合物中,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

4.加热反应:将反应混合物置于油浴中,加热至70℃,并继续搅拌反应4小时。

5.冷却过滤: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50 mL甲苯并搅拌10分钟。

然后将反应液过滤并收集固体产物。

6.纯化产物:将收集的固体产物用乙醇洗涤3次,并干燥于60℃下。

最后用EDTA-2Na处理产物以去除残留的催化剂。

7.添加增塑剂:将纯化后的硝基苯甲酸异辛酯与增塑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最终产品。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验证,本工艺能够获得高达85%的产率,并且反应时间仅为4小时。

同时,添加增塑剂后可以提高产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五、结论本工艺通过优化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成功地实现了硝基苯甲酸异辛酯的高效合成。

此外,添加增塑剂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工业用樟脑与其他增塑剂复配的研究及优化

工业用樟脑与其他增塑剂复配的研究及优化

工业用樟脑与其他增塑剂复配的研究及优化樟脑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用增塑剂,在塑料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单独使用樟脑作为增塑剂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增塑效果不稳定、机械性能下降等。

因此,对于樟脑与其他增塑剂的复配研究及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樟脑的化学性质和增塑机理。

樟脑是一种天然蓝色晶体固体,具有挥发性和很高的增塑效果。

它能够与聚合物形成氢键或物理吸附的结合,从而改善塑料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然而,樟脑单独使用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在高温下,樟脑易挥发,从而引起塑料制品的稳定性下降。

其次,樟脑的增塑效果不稳定,可能出现塑料硬化、脆化等问题。

此外,樟脑与某些聚合物相容性不佳,可能引起相分离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将樟脑与其他增塑剂进行复配。

复配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增塑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增塑效果和塑料性能稳定性。

复配的优化涉及到增塑剂的种类、配比、处理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与樟脑相容性良好的增塑剂进行复配。

一些研究表明,环氧化物类增塑剂与樟脑复配能够改善塑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候性等方面的性能。

这是因为环氧化物类增塑剂具有较高的增塑效果和热稳定性,能够与樟脑形成更稳定的增塑系统。

其次,需要确定樟脑与其他增塑剂的最佳配比。

配比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增塑效果、成本、加工工艺等因素。

一般来说,增塑剂的总配比为塑料的5-30%。

然而,樟脑的具体配比需要根据塑料的类型和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实验和测试,我们可以找到最佳的樟脑与其他增塑剂的配比,以获得最佳的增塑效果和塑料性能。

最后,需要优化樟脑与其他增塑剂的处理工艺。

增塑剂的加入方式和工艺参数对复合塑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例如,采用熔融混合的方法加入增塑剂可以提高其分散性和相容性,从而改善塑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此外,通过调整加工温度、时间等参数,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增塑剂的溶解和扩散过程,以获得更好的增塑效果。

综上所述,工业用樟脑与其他增塑剂的复配研究及优化对于提高塑料的增塑效果和性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用樟脑在增塑剂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

工业用樟脑在增塑剂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

工业用樟脑在增塑剂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樟脑(campho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也被用作医药和香料等方面。

在增塑剂的配方中,樟脑能够提供一系列良好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工业用樟脑在增塑剂中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

1. 引言增塑剂是一类化学物质,能够增加塑料的可延展性、柔韧性和耐冷性等诸多性能。

随着工业的发展,使用增塑剂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樟脑作为一种常见的增塑剂成分,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

了解樟脑在增塑剂中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樟脑作为增塑剂的应用潜力。

2. 樟脑在增塑剂中的应用樟脑具有良好的增塑效果,常被应用于多种塑料制品中,例如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等。

以下将重点介绍樟脑在不同塑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2.1 PVC中的应用樟脑在PVC增塑剂中的应用广泛。

它能够提高PVC塑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使得PVC制品更加适合注射、挤出和压延等成型工艺。

此外,樟脑在PVC增塑剂中还能够增加PVC制品的冷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用性。

2.2 PP和PE中的应用除了PVC,樟脑也被广泛应用于PP和PE等塑料中。

在PP增塑剂中,樟脑能够提高PP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降低熔体粘度并改善成型性能。

在PE增塑剂中,樟脑可使PE塑料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和柔韧性,提高PE塑料的韧性和耐寒性能。

3. 樟脑在增塑剂中的性能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樟脑在增塑剂中的应用性能,目前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的性能研究。

3.1 增塑效果研究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樟脑到增塑剂中,研究人员可以评估樟脑对塑料性能的影响。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樟脑含量的增加,PVC塑料的延展性和柔韧性得到显著改善。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樟脑含量和配方,以达到最佳的增塑效果。

3.2 耐寒性能研究樟脑作为增塑剂的一种,往往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特别是在寒冷气候或低温应用中。

一些研究表明,樟脑能够有效提高塑料的耐寒性能,减少在低温下的脆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塑剂的方法研究班级:化学1001 姓名:罗丽敏学号:100900032摘要:增塑剂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然己二酸酯类(AEs)增塑剂被确认为有害增塑剂,长期与之接触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研究出快速、方便、准确对己二酸酯类的检测手段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增塑剂的分类及性质进行了概述,而且分聚氯乙烯材料、食品、水体和迁移规律对近年来对己二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方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增塑剂分类己二酸酯检测方法Abstract : Plasticizer is wid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however adipic acid esters (AEs) plasticizer was confirmed as harmful plasticizer, long-term and the contact will seriously affect human health, so developed fast,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to adipic acid esters testing method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plasticizer and properties are reviewed, and the points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materials, food, water and migration law of in recent years to adipic acid esters plasticizer detection methods a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plasticizer classify DEHA detection method1、前言:增塑剂是一种加入到材料(通常是塑料、树脂或弹性体)中以改进其加工性、可塑性、柔韧性和拉伸性的物质。

加入增塑剂可以降低熔体粘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产品的弹性模量而不会改变被增塑材料的基本化学性质【1】。

己二酸二乙酯(DEA)、己二酸二丁酯(DBA)、己二酸二异丁酯(DIBA)、己二酸二(2-丁氧基乙基)酯(BBOEA)、己二酸二(2一乙基己基)酯(DEHA)等己二酸类酯具有改进塑料的柔软性和耐寒性,增进光稳定性,改善加工性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塑料制品中。

过去认为己二酸酯类的毒性要比邻苯二甲酸酯类小,缺乏明确的使用限量。

然而随着该类增塑剂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实验发现其对动物是有害的。

塑料中的增塑剂在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溶出、迁移和挥发损失,一方面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一方面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损害。

自从人体组织内和尸检时检出DOP后…,大量研究已证实增塑剂可以通过人们日常吸入、皮肤吸收和环境污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并损害健康。

因此,增塑剂毒性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塑料中增塑剂迁移测定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2005年10月13日报导的日韩生产的PVC保鲜膜可能致癌的消息,使食品包装材料助剂的安全性问题迅速浮出水面。

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己二酸酯类增塑剂是生物内分泌干扰素[2],可干扰人体激素的分泌,在体内长期积累会导致畸形、癌变和致突变[3],引起人类多种疾病。

研究数据显示:己二酸酯会渗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的食物,并且在加热时会加速释放出塑化剂己二酸酯[4],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大量的或者长期的摄入必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2、增塑剂分类2.1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

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2.1.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1.2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2. 1.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

它的挥发性比DOP小。

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2. 1.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 的一半。

2. 1.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DBP):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D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0—95℃。

2. 1. 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简称DIBP):无色透明液体, DIBP在PVC农用薄膜中使用时曾发现由于它的析出致使水稻烂秧的问题。

2. 1. 7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简称BBP):透明油状液体,溶于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

B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6-100℃。

2. 1. 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简称DMP) :无色油状液体,微带芳香族气味,常温下不溶于水,和脂肪烃混溶,与大多数树脂相溶性良好.2. 1. 9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简称DEP):无色油状液体,无毒,微带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 1. 10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具有芳香族气味的白色结晶状粉末.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热的汽油和矿物油中完全溶解,微溶于乙二醇类和某些胺类。

2. 2 脂肪酸酯类。

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

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2. 2.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2. 2. 2已二酸二异癸酯(简称DIDA):清澈易流动的油状液体。

2. 2. 3壬二酸二辛酯(简称D0Z):几乎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2. 2. 4癸二酸二丁酸(简称DBS):几乎是无色的液体,2. 2. 5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几乎是无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

1. 2. 6癸二酸二异辛酯(简称DIOS):无色清澈液体,溶于酮、醇、酯、芳香烃和脂肪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胺和多元醇。

1. 2. 7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简称3GH):它是安全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同时它对纤维索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氯乙烯也是良好的增塑剂。

2. 3 磷酸酯类磷酸酯与聚氯乙烯等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透明性也好,但有毒性。

它们既是增塑剂,又是阻燃剂。

芳香族磷酸醋的低温性能很差,而脂肪族磷酸酯的低温性能较好,但热稳定性较差,耐久性不如芳香族磷酸酯。

其主要品种有磷酸三甲苯酯和磷酸三苯酯。

2. 3. 1磷酸三甲苯酯(简称TCP):具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等多有机溶剂。

2. 3. 2磷酸三苯酯(简称TPP) :微带芳香气味的白色针状结晶,微溶于乙醇,醚、苯、氯仿、丙酮。

2. 3. 3磷酸二笨—辛酯(简称DPOP):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2. 3. 4磷酸甲苯二苯酯(筒称CDPP):清澈无嗅的油状液体。

2. 4 环氧酯类环氧增塑剂是近年来应用很广的助剂,它既能吸收聚氯乙烯树脂在分解时放出的氯化氢,又能与聚氯乙烯树脂相溶,所以它既是增塑剂又是稳定剂。

主要用作耐候性高的聚氯乙烯制品的副增塑刑。

其于要品种有环氧大豆油、环氧脂肪酸辛酯等。

2. 4. 1环氧大豆油:大豆油为一甘油的脂肪酸配混合物,环氧大双油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环氧大豆油与聚酯类增塑剂并用,可以避免后者向外迁移。

2. 4. 2环氧脂肪酸丁酯:因脂肪酸成份不一,环氧脂肪酸丁酯有环氧硬脂酸丁酯、环氧糠油酸丁酯、环氧大豆油酸丁酯、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环氧菜油酸丁酯、环氧妥尔油酸丁酯、环氧苍耳油酸丁酯、环氧猪油酸丁酯等品种。

2. 4. 3环氧脂肪酸辛酯(简称ED3):因脂肪酸不同,而有不同结构的品种,如环氧硬脂酸辛酯、环氧大豆油酸辛酯、环氧妥尔油酸辛酯等。

2. 4. 4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EPS):无色至浅黄色油状液体。

2. 5 聚酯类和偏苯三酸酯类聚酯增塑剂一般塑化效率都很低、粘度大、加工性和低温性都不好,但挥发性低、迁移性小、耐油和耐肥皂水抽出,因此是很好的耐久性增塑剂。

通常需要与邻苯二甲酸酯类主增塑剂并用。

聚酯类多用于汽车、电线电缆、电冰箱等长期使用的制品中。

土要品种有已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元酸与一缩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二元醇缩聚而成的低分子量聚酯。

偏苯三酸酯是一类性能十分优良的增塑剂,兼有单体型增塑剂和聚合型增塑剂两者的优点。

挥发性低、迁移性小,耐抽出和耐久性类似于聚酯增塑剂;而相溶性、加上性和低温性又类似于邻苯二甲酸酯炎。

2. 5. 1聚癸二酸丙二醇酯:不同分子量的聚癸二酸丙二醇酯增塑剂都可以溶于丙酮、二氯乙烷、乙醚、苯、甲苯、二甲苯、氯仿,部分溶子乙醇、丁醇和脂肪烃。

2. 5. 2偏苯三酸三辛酯(简称TOTM):无色至淡黄色粘稠油状液体。

2. 5. 3偏苯三酸三(正辛正癸酯)(简称NODTM):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

2. 6 含氯增塑剂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含氯增塑剂是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价格低、电性能优良、具有难燃性,但相溶性较差,热稳定性也差,仅用作副增塑剂。

2. 6. 1氯化石蜡:这是一种金黄色或琥珀色粘稠液体,不燃,挥发性极微。

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和乙醇。

加热至120℃以上会自行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

铁、锌等金属的氧化物会促进其分解。

而含氯量较高的氯化石蜡的阻燃性也较好。

2. 6. 2氯烃-50:这是一种清澈粘稠液休.无味无毒,不燃,不溶于水,微溶于醇,易溶于苯、醚。

2. 7 烷基磺酸醋类这类增塑剂相溶性较好,可作主增塑剂用。

若与邻苯二甲酸酯类主增塑剂并用则效果更好。

它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耐候性良好,但耐寒性较差。

2. 7. 1石油磺酸苯酯(简称M-50):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2. 7. 2氯化石油酯:氯化烷基磺酸苯酯和氯化石蜡的混合物,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2. 8 多元醇酯类多元醇酯主要有双季戊四醇酯和乙二醇酪。

双季戊四醇酯的挥发性低、耐抽出性良好、难于热分解和氧化、电绝缘性能又好,是优良的耐热增塑刘,适用于高温电线绝缘配方中,但价格昂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