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建筑物理详解

合集下载

建筑物理

建筑物理

第一讲:绪论1、什么是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与环境中的声、光、热等物理现象以及这些物理现象与建筑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建筑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环境的特点在于对人体的影响是潜在的、渐变的,对人体的伤害是可恢复的2、建筑物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热工学、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三篇研究建筑与环境中的声、光、热等物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理环境要求或标准研究材料的热工、光学、声学性能研究为获得良好的物理环境的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交叉学科,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建筑学、环境学、物理学、美学、材料学等等3、为什么要学习建筑物理建筑物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形式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物理环境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的基础注册建筑考试科目之一4、如何学习建筑物理课程注重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探求建筑设计方法的本质对建筑范例作深度思考,去皮抽筋结合实际工程、课程设计,有意识地考虑设计中的建筑物理要求,把学到的知识融入作品。

建筑热环境第二讲:人、建筑与气候1、人与室内热环境。

2、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3、热工设计分区及改善室内热环境的途径第三讲:传热基础知识1、传热的方式。

2、平壁的传热过程。

3、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四度)。

第四讲:建筑保温1、建筑保温的途径2、建筑保温层的布置方式及其特点3、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第五讲:建筑防热1、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与防热途径。

2、屋顶的隔热设计。

3、建筑的自然通风----房间的自然通风第六讲:建筑遮阳建筑遮阳的形式及使用朝向(画图示)。

第七讲:课程串讲与习题课建筑光环境第八讲:建筑光学基本知识1、视度及其影响因素。

2、光气候。

3、光气候的影响因素。

第九讲:天然光环境(一)-光气候与采光。

1、防止眩光的措施2、采光口。

3、采光设计的任务。

第十讲:天然光环境(二)---采光设计步骤。

第十一讲:人工光环境(一)---电光源及人工光环境设计1、电光源的类别。

建筑物理课件声学5

建筑物理课件声学5
从台口上缘逐渐升高的折面或曲面。中部以后的天花, 可设计成向整个观众席及侧墙反射的扩散面。
防止产生回声和其他声缺陷
回声的产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实际的设计工 作中,须对所设计的大厅是否有出现回声的可能性进 行检查,方法是:利用声线法检查反射声与直达声的 声程差是否超过17m(即延迟是够超过50ms).
舞台反射板的利用 有镜框式的礼堂或剧场,舞台上演员的声音有相当大的部分
进入了舞台内部,不能被观众接收。舞台反射板能使声能反射到 观众厅,提高观众席上的声能密度;还有加强演员的自我听闻和 演员与乐队、以及乐队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听闻的作用。这是音乐 演出的一个重要条件。
a、端室式(反射式) b、分离式:在舞台口的附近设置若干分离的反射板,反射中、高频, 同时可使低频声绕射至板后部空间经过混响后到达听众区。
C、观众席上易得一次反射声,是 听闻理想的平面。如在两侧平行 的墙壁上作适当的起伏,一次反 射声更足。
(2)厅堂剖面形状:
剖面设计主要对象是顶棚,其次是侧墙、楼座、挑台。 在宽度较大的厅堂,采用落地式楼座在中央区域的
听众席上获得较多的一次测向反射声。 获得一次反射声均匀分布的顶棚设计形式:
从几种基本平面形状中演变出 来的几种复杂又具有代表性的 平面形状。
a、视线好,多用于表演需求的建 筑。措施:顶棚反射板的使用; 后墙与侧墙后部做扩散处理。
b、反射声易沿墙反射产生回声; 中部缺乏前次反射声。措施:靠 近舞台的两侧墙面做成折线形状; 后部做扩散处理;舞台口前部的 顶棚为中部供一次反射声。
另外,这些建筑中还有许多的附属房间,如门厅、休 息厅、走廊等,它们对创造整个建筑的声环境也起重 要作用。如沉寂的门厅、走廊、会使人感到观众厅的 音质更加丰满,而混响很长的门厅、走廊,不仅会使 整个建筑给人以嘈杂的印象,而且会影响人们对观众 厅音质丰满度的感受。因此应把整个建筑物作为一个 整体来进行声环境设计。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建筑物理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涉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热学、建筑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理知识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理。

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梁、柱、墙等承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建筑物理工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工程师需要对建筑结构的荷载、强度、刚度等参数进行精确计算,确保建筑物能够经受住各种外力的作用。

2.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结构、玻璃等材料。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的施工和检测,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3. 建筑热学建筑热学是建筑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建筑物体内外的热传导、传热和保温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热学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合理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建筑声学建筑声学是建筑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研究建筑物体内外的声音传播和噪音控制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声学设计,包括吸声材料的选择、隔音结构的设计等,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避免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结语建筑物理知识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热学和建筑声学等内容。

通过了解建筑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施工更加安全、绿色、舒适的建筑物,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本文介绍的建筑物理知识点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建筑物理——精选推荐

建筑物理——精选推荐

建筑物理第⼀讲:绪论1、什么是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与环境中的声、光、热等物理现象以及这些物理现象与建筑相互作⽤的⼀门学科是建筑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环境的特点在于对⼈体的影响是潜在的、渐变的,对⼈体的伤害是可恢复的2、建筑物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热⼯学、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三篇研究建筑与环境中的声、光、热等物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理环境要求或标准研究材料的热⼯、光学、声学性能研究为获得良好的物理环境的建筑设计原理和⽅法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交叉学科,涉及的⽅⾯较为⼴泛:建筑学、环境学、物理学、美学、材料学等等3、为什么要学习建筑物理建筑物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形式有着重要作⽤良好的物理环境是⽣态建筑、绿⾊建筑、健康建筑的基础注册建筑考试科⽬之⼀4、如何学习建筑物理课程注重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探求建筑设计⽅法的本质对建筑范例作深度思考,去⽪抽筋结合实际⼯程、课程设计,有意识地考虑设计中的建筑物理要求,把学到的知识融⼊作品。

建筑热环境第⼆讲:⼈、建筑与⽓候1、⼈与室内热环境。

2、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3、热⼯设计分区及改善室内热环境的途径第三讲:传热基础知识1、传热的⽅式。

2、平壁的传热过程。

3、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法(四度)。

第四讲:建筑保温1、建筑保温的途径2、建筑保温层的布置⽅式及其特点3、防⽌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第五讲:建筑防热1、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与防热途径。

2、屋顶的隔热设计。

3、建筑的⾃然通风----房间的⾃然通风第六讲:建筑遮阳建筑遮阳的形式及使⽤朝向(画图⽰)。

第七讲:课程串讲与习题课建筑光环境第⼋讲:建筑光学基本知识1、视度及其影响因素。

2、光⽓候。

3、光⽓候的影响因素。

第九讲:天然光环境(⼀)-光⽓候与采光。

1、防⽌眩光的措施2、采光⼝。

3、采光设计的任务。

第⼗讲:天然光环境(⼆)---采光设计步骤。

第⼗⼀讲:⼈⼯光环境(⼀)---电光源及⼈⼯光环境设计1、电光源的类别。

建筑物理kj课件

建筑物理kj课件

建筑物理kj
8
第一节 日照的基本原理
太阳赤纬角 δ
北回归线
赤纬d
太阳光线与地球
南回归线
赤道面所夹的圆心角表示 .
23.45sin(360284n)
365
n——计算日在一年中的日期序号
建筑物理kj
9
时角Ω:地球自转一周为360o, 因而每小时的时角为15 o . 即时角Ω= (T0 /60-12)× 15.
防热隔热设计标准——各部分的传热
系数和热惰性指标 夏热冬冷地区
建筑物理kj
45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 控制指标
防热隔热设计标准——各部分的传热
系数和热惰性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
* D<2.5的轻质屋顶,还应满足国家标准《热工设计 规范》所规定的隔热要求。
** D<2.5的轻质外墙,还应满足国家标准《热工设计
的艺术水平。
建筑物理kj
5
建筑对日照的要求
避免日照
需要避免日照的建筑有两类:一类是室内 环境不宜过热的房间,如炎热季节里,民 用建筑的主要居室、恒温恒湿的纺织车间、 高温的冶炼车间等;另一类是易于引起视 觉眩光和某些化学反应的房间,如档案库、 展览室、阅览室、绘图室、精密仪器室, 以及某些化学生产车间、实验室、药品室 等。
建筑物理kj
37
第一节 热气候特征与 防热途径
防热的途径 :
利用自然能
利用自然能主要包括建筑 外表面的长波辐射、夜 间对流、被动蒸发冷却、 地冷空调、太阳能降温 等防用结合的措施。
建筑物理kj
38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


太阳直 射辐射
外 大气长 波辐射

天空散 射辐射

建筑物理环境基础课件

建筑物理环境基础课件

比较分析
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或不同建筑类型 的比较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 筑环境的品质。
06
建筑物理环境与绿 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运行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经济、 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特点
建筑声环境的设计与优化
建筑设计阶段的考虑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外形和结构,以减少室外噪声的干扰 。同时,还需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形状、大小和布局,以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声环 境。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不同的建筑材料对声音的传播和吸收效果不同。在建筑设计中,应选择具有良好 隔音性能的建筑材料,如厚重的墙体、双层玻璃和隔音毡等。此外,还可以通过 在室内设置吸音材料和反射板等措施来改善室内声环境。
空间大小与形状
采光与通风
建筑空间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人们在 其中的活动范围和舒适度。
采光和通风是建筑物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们可以影响人们的视觉和呼吸健康。
温度与湿度
噪声与振动
温度和湿度对于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 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 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
02
建筑热环境
热环境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定义
热环境是指人类活动所处 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 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 因素。
分类
根据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和 特点,可以将其分为自然 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类型 。
影响因素
热环境受到地理位置、气 候条件、海拔高度、大气 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理5

建筑物理5

解: (1)求太阳位置
sinhs=sinφ .sinδ +cosφ .cosδ .cosΩ sinhs.sinφ -sinδ cosAs= coshs.cosφ 求出 hs = 52°52′ As = 55°55′
(2) 求墙的方位角 γs,w = As - Aw = 55°55′ (3) 计算水平板挑出长度 L = H· hs·cosγs,w = 0.64m ctg (4) 计算水平板端翼挑出长度 D = H· hs·sinγs,w = 0.94m ctg
(2) 合理选择水平板挑出长度,根据当地地形,日照等 因素,取 L =0.8m
(3) 求墙的பைடு நூலகம்位角 γs,w = As - Aw = 90°- 74°43′ = 15°17′ (4) 求H0 L
H0 =
ctg hs·cosγs,w
= 0.4m
(5) 求D
D = H0 · hs·sinγs,w = 0.215m ctg 取D=0.22 (6) 挡板尺寸 挡板高: H’ = H - H0 + d=1.25m 挡板宽: D’ = B+2D = 1.64m
遮阳设施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对室内采光的影响
对室内通风的影响
遮阳设施构造设计要点
遮阳的板面组合与构造
遮阳板的安装位置
材料与颜色
材料
轻质材料
外表面 颜色 内表面
浅色 稍暗
特种窗玻璃
例1.5-10 设北纬26°地区某建筑物西向窗口宽1.50m, 高 1.80m,要求在秋分日16:00有满窗遮阳,求挡板尺寸.
正午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φ >δ φ <δ
hs= 90-(φ -δ ) hs= 90-(δ -φ )

建筑物理5ppt课件

建筑物理5ppt课件
11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为: 1.求太阳高度角hs sin hs =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式中 hs—太阳高度角,度; φ—地理纬度,度; δ一一赤纬,度; Ω时角.度。 2.求太阳方位角As。
12
第二节 棒影图 有其应用 棒影图是 一种比较原始 的计算日照阴 影的方法,现 在这一过程可 用计算机进行 计算并描绘出 建筑阴影。
动范围,用太阳赤纬角δ表示 ,即太阳光 线与地球赤道面所夹的圆心角来表示。它 是表征不同季节的一个数值。赤纬角从赤 道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在南北 纬23°27′间变化。
2、、太阳时角Ω 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24小时。
因而每小时的时角为15°, Ω =15t,t 表示时数。
5
3、地理纬度 地球面上任一观察点所在的位置,通
常以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φ表示, 称为该地的地理纬度,赤道的纬度为零, 由赤道向两极各分90°,北半球称北纬,南 半球称南纬。 4、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hs。称为太 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射线 与地平面正南线所夹的角As称为方位角。
6
7
8
9
10
一 年 中 太 阳 运 轨 迹 的 变 化
13
14Leabharlann 15计算机利用棒影图原理可作出建筑的阴影轮 廓线,直观得到对其它建筑的遮档.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采 光 限 制 区 域
26
27
28
另一方面,在炎热地区,夏季要防止室内过 热;对展览室、绘图室、阅览室、精密仪器车间, 以及某些化工厂、实验室、药品车间等要避免眩 光和防止起化学作用的建筑,都需要限制阳光直 射在工作面和物体上,以免发生危害。

第五讲建筑物理

第五讲建筑物理

第五讲:第3章: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建筑的体型与围护结构的设计围护结构的作用建筑保温问题●在我国大约有占全国总面积70%的地区冬季室内需要采暖。

这些地区的建筑在设计上既要考虑保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还要注意节省采暖的能耗和建造费用,即需要注意建筑保温问题。

●建筑保温包括: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保温综合处理围护结构保温本讲主要内容●5.1: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5 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5.3:保温材料与构造●5.4: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5.5: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5.1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一方面加强建筑保温,另一方面有采暖设备提供热量。

●当建筑本身设计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时,维持室内热环境需要的供热量较小;反之,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较差时,则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室内热环境标准,还将使供暖能耗大幅度增加,甚至在围护结构内表面或内部产生结露、受潮等。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处理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一般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太阳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将其作为采暖能源,可以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二是从卫生角度考虑;太阳辐射中的短波成份有强烈的杀菌防腐效果,室内有充足的日照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2)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门窗口或其他孔隙进入室内,形成冷风渗透,冷风渗透量愈大,室温下降愈多;一般砖混结构空气渗透所致热耗占采暖热耗的1/4~1/3;●二是作用在围护结构外表面上,使对流换热系数变大,增强外表面的散热量,外表面散热愈多,房间的热损失就愈多。

●对寒冷地区的建筑,从体型上考虑节能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尽量节省外围护结构面积;二是使建筑物能充分争取到冬季的日辐射得热。

如体型过于复杂,外表面面积较大,热损失越多。

《建筑物理》PPT课件

《建筑物理》PPT课件
1 + d2/ μ2 + d3/ μ3 +… ,例4-1 。
第一篇
建筑热工

• 4·2
围护结构的防潮
• 防止和控制表面结露:表面温度;相对湿度;露点;通风除湿。
•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合理布置材料层的相对位置;设置隔气层;设置通风间层或泄 气沟道;冷侧设置密闭空气层。图4-12、图4-13 。
第一篇
第一篇
建筑热工 学
• 2·2 建筑保温与节能计算
• 建筑保温与节能主要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围护结构热工 性能权衡判断的依据,也是评价采暖建筑节能设计的一 个重要指标。
• 建筑物耗热量计算: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 耗热量qH · T,总建筑面积、围护结构临空总面积或外 表面积;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qINF;单位建 筑面积的建筑内部得热qI · H
t 。 • 太阳辐射等效温度或当量温度: s = ρS· I /αe
• 隔热设计标准: θ t i,max ≤ e,max
•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θi,max=θi + Aif,例25、例2-6
第一篇
建筑热工 学
第三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基本内容: 1、建筑保温设计要求、依据和构造 2、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分析 3、保温构造类型和特点 4、保温材料的分类 5、被动式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 热惰性指标D 计算: D=D1+D2+D3+…= R1 · S1 + R2 · S2 + R3 · S3 +…
• 围护结构性质:薄层结构D<1.0、厚层结构D≥1.0 ,例2-4
第一篇
建筑热工 学
• 2·4 建筑隔热设计控制指标计算

第五讲建筑物理详解

第五讲建筑物理详解

第五讲:第3章: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建筑的体型与围护结构的设计围护结构的作用建筑保温问题●在我国大约有占全国总面积70%的地区冬季室内需要采暖。

这些地区的建筑在设计上既要考虑保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还要注意节省采暖的能耗和建造费用,即需要注意建筑保温问题。

●建筑保温包括: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保温综合处理围护结构保温本讲主要内容●5.1: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5 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5.3:保温材料与构造●5.4: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5.5: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5.1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一方面加强建筑保温,另一方面有采暖设备提供热量。

●当建筑本身设计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时,维持室内热环境需要的供热量较小;反之,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较差时,则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室内热环境标准,还将使供暖能耗大幅度增加,甚至在围护结构内表面或内部产生结露、受潮等。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处理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一般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太阳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将其作为采暖能源,可以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二是从卫生角度考虑;太阳辐射中的短波成份有强烈的杀菌防腐效果,室内有充足的日照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2)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门窗口或其他孔隙进入室内,形成冷风渗透,冷风渗透量愈大,室温下降愈多;一般砖混结构空气渗透所致热耗占采暖热耗的1/4~1/3;●二是作用在围护结构外表面上,使对流换热系数变大,增强外表面的散热量,外表面散热愈多,房间的热损失就愈多。

●对寒冷地区的建筑,从体型上考虑节能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尽量节省外围护结构面积;二是使建筑物能充分争取到冬季的日辐射得热。

如体型过于复杂,外表面面积较大,热损失越多。

建筑物理ppt课件

建筑物理ppt课件

1.1 室内热湿环境
• 室内温度与湿度——室内物理环境
• 室内物理环境是指室内那些通过人体感觉器官对人的生理发
生作用和影响的物理因素,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光环境、 室内声环境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环境等组成。其中,室内热湿 环境是建筑热工学必须研究的内容。
• 舒适的热湿环境是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得以
•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各室内气候参数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
互换的。一个参数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常可以由另一个因素 的变化所补偿。例如,室内温度升高了,人感觉到热了,但 增加空气流动,如开电风扇,人的感觉就没有那么热了。
1.1.1 室内热湿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 欲保持人体稳定的体温,体内的产热量应与环境的失热量相
第1篇 建筑热工学
第1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第2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计算与应用 第3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第4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湿与防潮 第5章 建筑防热与节能 第6章 建筑日照
第1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 1.1 室内热湿环境 • 1.2 室外热湿环境 • 1.3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基础知识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是建筑物理的组成部分。
• 建筑热工学的任务是阐述建筑热工原理,论述如何通过建筑
、规划设计的相应措施,有效地防护或利用室内外热湿作用 ,合理地解决房屋的保温、隔热、防潮、节能等问题,以创 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并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建筑 在使用过程中的采暖或空调能耗。
•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内容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传湿的基本原
理和计算方法。
• 建筑热工学着重介绍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包括
建筑保温设计、防潮设计、防热设计、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 能设计等。

高中物理建筑课件详解

高中物理建筑课件详解

风载荷的计算和防护
讨论计算和预防风载荷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风压力、风荷载分析和结构强化。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及相应的 抗震设计原则
研究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抗震设计的原则,包括地震波传播、共振现象 和建筑物的摆动。
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的区别及其对建筑 物的影响
比较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区别,阐述在建筑物设计中它们的应用和影响。
描述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特性以及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薄壳结构和空间桁架结构的设计原理和 应用
探索薄壳结构和空间桁架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包括形状、支撑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来自线性动量定理在建筑中的应用
探讨线性动量定理在建筑中的关键应用,如车辆碰撞测试、物体碰撞和反弹等。
能量守恒定理在建筑中的应用
揭示能量守恒定理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包括势能转化为动能以及摩擦和阻力 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基和建筑物的力学关系
解析地基和建筑物之间的力学关系,包括地基承载能力、沉降以及设计稳定 的原则。
材料力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探索材料力学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包括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结构形式设计和选择的原则
介绍建筑结构形式设计和选择的原则,包括静力学平衡、建筑尺度和材料选 择。
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设计
解释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设计,包括地基工程、承重墙和框架结构的特点。
钢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特性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建筑课件详解
探索高中物理中与建筑相关的重要概念,包括力学基础、动量、能量守恒、 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风载荷计算和防护、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弹性与塑 性形变、材料力学应用、结构形式设计原则以及基础工程原理等内容。
建筑的力学基础概念
介绍建筑中的力学基础概念,包括质量、力、加速度以及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的应用。

建筑物理_精品文档

建筑物理_精品文档

1.什么是声音、声源?声源的种类有哪些?(p.303.304)声音: 声音是人耳所感受到的“弹性”介质中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小的起伏变化。

声源: 声源通常是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振动的物体。

声源的种类: 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2.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如何定义?分别举例。

(p.304)点声源: 声源尺寸相对于声波的波长或传播距离而言比较小、且声源指向性不强时, 则声源可近视为点声源。

线声源: 火车、在干道上行驶的成行的车辆以及在工厂中排列成行的同类型机器就是拉长了的声源。

面声源:把许多距离很近的声源放置在一个平面上也类似于平面波, 这两种情况都接近于“面声源”。

3.波阵面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种类声源的波阵面是何形状?(p.304)4.正常人耳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什么是频谱?频谱的种类有哪些?(p.305)正常人耳可听的频率范围: 20~20kHz频谱:频谱是由一些离散频率成分形成的谱, 即断续的现状谱。

声音频率与能量的关系用频谱表示。

5.中心频率如何计算?频带种类有哪些?(p.306)倍频带的中心频率须由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求得, 就是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乘积的平方根。

6.建筑声环境检测常用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有哪些?其低频、中频和高频范围是多少?(p.306)常用的8个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是63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及8kHz250Hz以下的倍频带通常称为低频, 500Hz至1kHz的倍频带是中频, 2kHz以上的倍频带称为高频。

7.什么是声功率?声强?声压?(p.307)声功率: 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音能量, 记作W, 单位为瓦(W)或微瓦(μW)。

声强: 在声波传播过程中, 每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称为声强, 记作I, 单位是瓦每平方米(W/m2)声压:空气质点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振动时所引起的大气压力起伏称为声压, 记作p, 单位是牛顿每平方米(N/m2)8.什么是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p.307、308)9.n个相同声压叠加的总声压级是如何计算?(p.309)10.已知一台风扇的倍频带声压级如下表, 求其总声压级。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建筑物理是指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涉及到的物理理论和原理,它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力学、建筑材料与构件的物理性能、建筑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建筑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研究建筑物的静力学、动力学和变形分析的学科。

建筑物的结构力学分析通常包括荷载分析、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变形分析等。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结构体系,并进行力学分析。

结构力学的知识点包括力的平衡、弹性力学、应力与应变、刚度与变形、力的传递与分配等。

2.建筑材料与构件:建筑材料是建筑物中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砖块、钢筋、木材等。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度、刚度、耐久性、隔热性、防水性等。

建筑构件是由建筑材料组合而成的各种部件,如墙体、楼板、梁柱等。

建筑材料与构件的知识点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构件的力学性能、材料与构件的相互作用等。

3.建筑环境工程:建筑环境工程主要研究建筑物内外环境的热、湿、光、声、气体等因素对人体舒适性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建筑物内部环境条件,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环境工程的知识点包括热传导、空气传热、热辐射、建筑隔热、通风与空调、室内采光与照明、室内噪声与隔声等。

4.建筑物节能技术:建筑物节能技术是指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建筑物节能技术的知识点包括建筑能量平衡、建筑外墙的保温与节能、建筑窗户的热工性能、建筑照明与采光、太阳能利用等。

5.建筑物防水技术:建筑物防水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防止水分渗透、渗漏到建筑物内部,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和耐久。

建筑物防水技术的知识点包括水的渗透与渗漏机理、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外墙防水等。

6.建筑物抗震技术:建筑物抗震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提高建筑物对地震力的抵抗能力和耐震性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物理》课件

《建筑物理》课件

声波的频率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它的音高,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
声环境与音质设计
室内声环境
室内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听觉感受,室内声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声 音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等因素。
音质设计
音质设计是指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声音环境进行设 计和优化,以达到良好的听觉效果。
噪声控制与消声
光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有 重要影响,如舒适度、安全感等

视觉适应性
人的眼睛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有 不同的适应性,如明适应和暗适
应。
眩光与视觉疲劳
眩光和视觉疲劳是光环境不良的 表现,对人的视觉健康有不良影
响。
照明设计
照明标准与规范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 ,需要制定相应的照明
标准和规范。
照明布局与灯具选择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建筑设计
优化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可再生能源利用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绿色建筑材料
如生态砖、再生混凝土等
04 建筑声学
声波的基本性质
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波长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 秒,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更快。
声波的波长决定了它的音色,波长越 长,音色越低沉。
室内声学应用
室内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音乐厅、剧院、电影院、会 议室等场所的音质设计和优化,以及家庭装修中的隔音、吸 音处理等。
05
建筑物理实验与实践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能力。 提
02 建筑光学
光的性质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的性质,如反射、 折射和干涉等。

建筑物理-热学课件-第五章

建筑物理-热学课件-第五章

L H cot hs
As ' As 180 o
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不断变化,棒影的端点也随 之变化。若绘制不同高度的棒影的端点。连成轨迹线,就 构成该地这一天不同棒高的棒影日照图。
棒影日照图连续地反映了某地不同高度的棒端影的变化。 1)它说明了某地某日某各时刻棒高H的影长及其方位; 2)通过棒高与影长的关系及棒影的方位,可以得到相应时 刻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
时角——太阳所在的时圈与通过南
点的时圈所构成的夹角。
自天球北极看,顺时针方向为正, 逆时针方向为负。(上午为负,下 午为正) 时角表示太阳的方位。因为一天旋 转360度,因此一小时旋转15度。
15t, deg
t 为经过正南点至观察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确定太阳在天球中的位置。
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
当地方经度在中心经度以西时,每经过1度减去4分钟, 当地方经度在中心经度以东时,每经过1度增加4分钟。
例:求广州地区当地平均太阳时为12h时,相当于北京标准 时间几点几分?
解:北京标准时间的子午圈经度为东经120度,广州经度为 113度19分。
To Tm 4(Lo Lm ) E p 12 4(120o 113o19') 12h27min
建筑物理(I)
— 建筑热工、建筑光学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系 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
授课教师:葛 坚
第5章 建筑日照与遮阳
第1节 日照的基本原理
1. 日照的作用与建筑物对日照的要求
日照——阳光直射到物体表面的现象 建筑日照——阳光直射到建筑地段、建筑外围护结构表面、 房间内部的现象。
建筑日照主要研究太阳直射辐射对建筑物的作用和建筑物对 日照的要求。

《建筑物理课件PPT》

《建筑物理课件PPT》

排水设计
合理安排屋顶雨水的排放,防止 积水。
地震安全与地基设计
1 抗震设计
采用抗震结构和材料,提高 建筑抗震能力。
2 地基设计
确保建筑牢固地建立在地面 上。
3 建筑物震害评估
评估建筑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害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建筑物理测量技术
1
湿度测量技术
2
测量空气湿度,评估室内舒适度。
3
测温技术
测量建筑内外温度,分析热量传递。
建筑外观设计
考虑空气流通和通风效果。
声学原理及建筑物理与建筑设计
声波传播原理
了解声波传播规律,减少建筑内 部的噪音。
隔音设计
采用吸音材料、隔音结构等方式 减少噪音传递。Fra bibliotek音效设计
优化演出空间的声学效果。
光学原理的应用
1 自然采光
2 建筑外观设计
3 能源管理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减少照明能耗。
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给建筑 带来特殊的视觉效果。
建筑物理课件PPT
这个《建筑物理课件PPT》旨在介绍建筑物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通过本课件, 你将了解建筑物理的概述、参数、热学、空气质量、声学、光学、节能、隔 热、通风、防水、地震安全、测量技术、实验、模拟仿真、材料技术和可持 续建筑设计。
建筑物理概述
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在物理环境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涵盖了热学、 声学、光学等方面,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筑物理参数
热传导系数
衡量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质量
建筑材料本身的重量。
热容量
材料吸收和储存热量的能力。
导热系数
材料对热的传导能力。
热学原理及应用
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第3章: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建筑的体型与围护结构的设计围护结构的作用建筑保温问题●在我国大约有占全国总面积70%的地区冬季室内需要采暖。

这些地区的建筑在设计上既要考虑保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还要注意节省采暖的能耗和建造费用,即需要注意建筑保温问题。

●建筑保温包括: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保温综合处理围护结构保温本讲主要内容●5.1: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5 2: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5.3:保温材料与构造●5.4: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5.5: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5.1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一方面加强建筑保温,另一方面有采暖设备提供热量。

●当建筑本身设计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时,维持室内热环境需要的供热量较小;反之,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较差时,则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室内热环境标准,还将使供暖能耗大幅度增加,甚至在围护结构内表面或内部产生结露、受潮等。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处理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一般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太阳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将其作为采暖能源,可以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二是从卫生角度考虑;太阳辐射中的短波成份有强烈的杀菌防腐效果,室内有充足的日照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2)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门窗口或其他孔隙进入室内,形成冷风渗透,冷风渗透量愈大,室温下降愈多;一般砖混结构空气渗透所致热耗占采暖热耗的1/4~1/3;●二是作用在围护结构外表面上,使对流换热系数变大,增强外表面的散热量,外表面散热愈多,房间的热损失就愈多。

●对寒冷地区的建筑,从体型上考虑节能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尽量节省外围护结构面积;二是使建筑物能充分争取到冬季的日辐射得热。

如体型过于复杂,外表面面积较大,热损失越多。

对同样体积的建筑物,在各面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情况均相同时,外围●护结构的面积愈小则传出的热量愈小。

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用“体型系数”(S)来表示,即一栋建筑的外表面积F0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0之比,S= F0 / V0体型系数(S)如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则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

体型系数(S)●建筑层数对体型系数及单位面积耗热也有很大影响。

在同样建筑面积的情况下,一般是单层建筑的体型系数及耗热量比值大于多层建筑。

●一般是总建筑面积愈大时,要求建筑层数也相应加多,对节能有利。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是控制建筑采暖能耗的一个重要参数●1、针对建筑的功能、规模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科学的确定保温系统,注意保温系统的材料选择、性价比、施工技术等。

●2.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特殊部位的保温,如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女儿墙、出挑阳台等。

●如在严寒地区对建筑保温节能构造设计八项要求:P606)建筑物具有舒适、高效的供热系统●当室外气温昼夜波动,为使室内热环境能维持所需的标准,除了房间应有一定得热稳定性外,在供热方式供热的间歇时间不宜太长,以防夜间温度达不到基本的热舒适标准。

●建筑保温与节能,一是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采暖能耗;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采暖建筑中配置高效率的供热系统,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

●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节能标准对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节能提出有具体要求●建筑外围护结构非透明部分:外墙、屋顶、地面、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架空的楼地面、非透明幕墙、非采暖楼梯间等。

最小传热阻的确定●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居住建筑的保温与节能:●采暖区:累计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在90天以上的地区为采暖区。

主要包括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目标:第一阶段:1986年后的建筑与之前比节能30%;第二阶段:1996年后建筑,与第一阶段之前的能耗比节能50%;第三阶段:是在达到第二阶段要求的基础上再节能30%,从而达到节能65%的目标。

●居住建筑的采暖节能指标由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系统共同完成。

建筑围护结构所承担不同阶段的节能比例是:20%、35%、50%。

●由此可推断:各地区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建筑体系系数一定时,室内采暖温度为18℃,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参见表3-1)2、公共建筑的保温与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目标:第一阶段:节能50%;第二阶段:12010年后新建的采暖公共建筑,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再节能30%;实现节能65%的目标。

●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要求:㈠、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㈡、在一定的气候分区中,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限值,参见表3-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4)地板的保温设计●采暖房屋地板的热工性能对室内热环境的质量、对人体的热舒适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底层地板,和屋顶、外墙一样,也应有必要的保温能力。

●地板保温的特点:●a)由于地面下土壤温度的年变化比室外空气小很多,因此冬季地面散热最大的部分是靠近外墙的地面,其宽度约在0.5m~2m左右。

我国规范规定,对于严寒地区采暖建筑的底层地面,当建筑物周围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m~1.0m范围内应铺设保温层,其热阻不应小于外墙的热阻。

●地板温度分布图●地板局部保温b)地板是与人脚直接接触而传热的,经验证明:在室内各种不同材料的地面,即使它们的温度完全相同,人站在上面的感觉也会不一样。

如木地板与水磨石,后者人感觉要凉得多。

地面舒适条件取决于地面的吸热指数B值。

B值愈大,则地面从人脚吸取的热量愈多愈快。

吸热指数B值比如在地板的划分中,B值Ⅰ类<17,Ⅱ类在17~23,Ⅲ类>23。

依据B值,我国将地板划分三类:Ⅰ类:木地板、塑料地板。

如高级居住建筑、幼儿园、医疗机构等采用。

Ⅱ类:水泥砂浆地面等。

如普通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包括中小学教室)已采用不低于Ⅱ类。

Ⅲ类:水磨石地面及其它石类地面。

人们短时间逗留的房间,以及室温高于23℃的房间采用此类。

1、隔热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影响因素导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越不易导热。

工程上常将导热系数λ<0.3W/(m · K)的材料称为隔热保温材料或绝热材料。

如矿棉、泡沫塑料等。

保温或绝热材料可以归纳为三类:轻质成型材绝热空气层绝热反射绝热2、保温构造设置的类型(外墙和屋顶)●a)保温构造的种类:根据地方气候特点及房间使用性质,外墙和屋顶可以采用的保温构造方案有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设保温层●封闭空气间层保温(空气层厚度,一般以4~5cm为宜)●保温与承重相结合●混合型构造b)单设保温层复合结构的形式和特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分别满足保温和承重的需要—复合结构●当采用单设保温层复合墙体或屋顶时,保温层的位置,对结构及房间的使用质量、结构造价、施工、维持费用等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随着对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增加,复合结构的使用也日益广泛。

单设保温层复合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内保温外保温夹芯保温单设保温层复合构造形式外保温的优点(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

保温层位置不同时墙体的年间温度变化保温层位置不同时屋顶的年间温度变化❑内外保温对热桥的不同影响:内保温时热桥内表面处的温度相对较低外保温的局限性●(a)外保温比较适合住宅,规模较大的建筑如办公大楼,外保温效果不明显。

(住宅能判断外保温是否能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大办公楼因内部有大量热容量也很大的隔墙、柱、各种设备参与蓄热调解,外保温蓄热作用就不太显著了)●(b)墙体外保温处理,在构造上比内保温复杂。

保温层不能裸露在室外,需加保护层,可外饰面比较难处理。

屋顶保温----U S D构造法●采用外保温的屋面,传统的做法是保温层上面做防水层,由于防水层的水蒸气透过能力很差,使屋面容易产生内部结露。

同时防水层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受日晒、交替冻融等影响,极易老化和破坏。

●USD(Upside Down)构造法也叫倒铺法。

不仅有可能完全消除内部结露的可能性,又是防水层得到保护。

3、异常部位的保温设计外窗、外门和地面热桥●对一栋建筑物来说,外窗、外门和地面在外围护结构总面积中占30~60%之间,而外窗、外门和地面的传热失热量外加门窗缝隙引起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占总耗热量的60 %。

●因此必须做好窗户、外门、地面的保温设计。

1)窗户的保温设计●窗户的保温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控制窗墙面积比。

对于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规定见表(3)提高窗户的保温能力(a)改善窗框保温性能。

首先,将薄壁实腹型材改为空心型材,内部形成封闭空气层,提高保温能力。

其次,开发塑料构件,第三,用保温砂浆、泡沫塑料等填充密封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

(b)改善窗玻璃部分的保温能力。

用双层窗(间隔以4-5cm为宜)或双玻窗(双玻窗的空气间层厚度以2~3cm为最好)增加窗扇或窗玻层数,提高窗户保温能力。

因为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层,加大了窗的热阻。

(c)合理选择窗户类型。

窗的大小、窗的朝向等2)热桥保温●在围护结构中,常有保温性能远低于主体部分的嵌入构件,这些部位的传热量比主体部分大得多,所以他们内表面的温度也比主体部分低,在建筑热工学中,把这些容易传热的部分叫“热桥”。

“热桥”即是热量容易通过的地方。

●外墙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圈梁;楼板、墙板中的肋条等都属于“热桥”。

热桥的几种典型情况:贯通式和非贯通式热桥保温●在围护结构中,热桥是不可避免的。

热桥如果传热量过大,内表面的温度就会过低,就有必要校核热桥内表面是否会结露,以确定保温措施。

为此,要掌握热桥内表面温度的计算方法:●(1)肋宽与结构厚度比≤1.5热桥保温●如果运用温度计算公式求出的热桥内表面温度比房间的露点温度还低,就要预先对热桥采取局部保温措施。

●贯通式热桥:以硬质泡沫塑料或其他保温材料,结合墙壁内粉刷综合处理。

保温层的厚度和保温层的宽度都有所要求。

贯通式热桥保温:(1)保温层的厚度d由下式确定;(2)主体部分的厚度δ与热桥的宽度a大小决定保温层的宽度。

3)围护结构交角处的保温设计围护结构的交角,包括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板或屋顶与外墙的交角等。

在这些部位,散热面积大于吸热面积,气流不畅,吸收的热量少,而散失的热量多,其结果,交角处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低,往往结露或结霜。

围护结构交角处的保温设计●由于交角处的温度比主体低,在设计时要注意计算其内表面的温度,判断内表面的温度是否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给出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公式:围护结构交角处的保温设计●如果交角内表面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t d ,则应采取适当的局部保温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