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存环境标准

合集下载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依据研究总结,各种文物的寄存环境指标如表:表文物寄存环境的基本要求一览表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度生物文物分类文物种类大气环境(%)(Lux)要素(℃)石质文物无酸性气体、防14-2440-55300尘陶、瓷器无机质青铜器14-2430-45150防尘、无氯、无酸性气体文物铁质文物14-2430-45150无酸性气体、防尘金银器14-2440-55150防尘、无硫化物、无酸性气体14-2050-6050防尘、防虫纺织品防紫外线空气洁净防霉14-2050-5550防尘、防虫纸质文物防紫外线空气洁净防霉有机质14-2050-5550防尘、防虫骨、象牙文物防紫外线空气洁净防霉14-2050-6050防尘、防虫木质文物防紫外线空气洁净防霉14-2050-6050防尘、防虫皮革制品防紫外线空气洁净防霉从上述表中能够看出,文物寄存环境分两大类,即无机质类文物和有机质类文物。

无机质文物的寄存环境整体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30—55%,光照度:150—300 Lux,大气环境要求洁净,无尘埃、无酸性气体。

有机质类文物的寄存环境整体为:温度:14—20℃,相对湿度50—60%,光照度:50Lux,无紫外线,大气环境要求洁净,无有害性气体,防尘、防虫、防霉。

因为无机质文物与有机质文物的寄存环境要求不一样,在考古工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文物暂时库房应当是两间房子以上,将无机质文物和有机质文物分开搁置,同时分别进行不一样指标的调理与控制。

假如条件不允许,只好有一间文物库房,就要依据当地主要环境特点来确立暂时库房的履行指标。

假如当地主要环境合适有机质类文物保留,就将有机质类文物保留环境作为暂时库房的主要环境。

把无机质文物放入文物柜或文物箱内,进行小环境控制,反之亦然。

假如出土的大宗文物是归属某一类文物,就依据该类文物的需要拟订暂时库房东体环境标准。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文物保存的温度要求一般为18℃-22℃,湿度要求为50%-60%。

以下是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的具体内容:1.温度要求:-温度要控制在18℃-22℃之间,不得超过这个范围。

高温会加速文物的老化和腐朽,低温则会导致文物产生冷凝水而受损。

-温度的变化不应过于剧烈,每小时不宜超过2℃。

-温度的均匀性也很重要,应尽量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2.湿度要求:-湿度要控制在50%-60%之间,不得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

高湿度会导致文物受潮、发霉,低湿度则会导致文物干燥、收缩。

-湿度的变化不应过于剧烈,每小时不宜超过5%。

-湿度的均匀性也很重要,应尽量避免局部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3.光照要求:-光照也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强的光照会导致文物颜色褪色、材质老化,因此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照射文物。

-应使用柔和、稳定的照明设备,避免使用过亮或闪烁的灯光。

4.通风要求:-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有效控制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新鲜空气,降低文物受到尘埃、污染的风险。

-应设立通风系统,保证空气的流通,并控制通风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风力。

5.空气质量要求:-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确保文物不受污染。

-应保持存放或展览场所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灰尘和异物,减少文物受到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的核心是控制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的范围内,避免过于剧烈的变化,并保持温湿度的均匀性;避免过强的光照,保证通风良好,定期检测空气质量,确保环境无污染。

这些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减缓文物的老化速度,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价值。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承载着文化遗产的重大责任,文物的保存环境对其长期保存和展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空气质量和噪声等,这些因素都应该被监测和调节以维持一个合适的环境,以防止文物受到损害。

本文将论述如何提高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减少文物的损坏。

1. 温度和湿度调节维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展厅保存文物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一些古文物展出时。

保持相对恒定的温湿度环境,可以延缓物质衰老速度,减少腐蚀,延长文物的寿命。

文物保存的温度范围通常是18-25度,并要求相对恒定。

湿度通常在40-60%之间,一些纪念邮票和纸张数字文物要求湿度低于50%。

为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恒定,博物馆展厅可以设置恒温恒湿的气候控制系统,系统应该可以控制空气中的湿度,调节通风量和温度以满足文物保存的需求。

2. 照明调控照明不仅是展品的美学体验,也是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暴露在长时间强光下,文物容易褪色、干燥、开裂。

因此,博物馆展厅需要有效控制照明强度和时间。

为了保持文物的持久性,博物馆展厅可以选用LED灯源,LED灯的亮度低,色调好,在保证展品的良好效果的同时,有效延长展品的展示时间。

在实际运行中,可以通过安装照度计评估照明的强度,使照度逐渐递增,逐渐递减,尝试增加和减少照度,为博物馆展品找到合适的照明水平。

3. 空气质量调节空气中的污染是文物保存的主要威胁之一,污染物质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灰尘和微生物等。

如果博物馆展厅没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室内的空气质量将对文物的保存产生影响。

对于有机物污染,博物馆展厅可以采用负离子消毒装置,使室内细菌死亡,以减少有机物污染。

此外,展品和展厅之间设置空气隔离帘,避免各种散热器和空调设备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直接入侵展品。

4. 噪声控制噪声不仅对博物馆展厅的管理者和游客带来困扰,而且对文物保存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音频振动对文物容易造成机械损伤或者破碎。

因此,博物馆需要隔音跟随控制,采用相应材料测量现场噪音,并进行噪音调控,保证博物馆展品受到最轻微的影响。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是文物陈列展示的场所,是博物馆最直接与公众沟通的界面。

为了保护展品不受损坏,博物馆展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控制和文物保存措施。

首先,博物馆展厅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

文物展览的理想温度为18℃至24℃,湿度为40%至60%,并且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应该被控制在±5%以内。

在具体的展厅中应设置温湿度监控仪,实时对展厅进行监控,发现温湿度变化异常时,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修复、调节措施,以保护文物展品。

同时,展厅中应配备空调、加湿、除湿设备等机器设备,维持稳定的温湿度条件。

另外,博物馆应严格控制自然光的进入。

过多的自然光会破坏文物颜色、组织结构和表面结构,同时还会引起温度上升和紫外线辐射等问题。

因此,博物馆展厅应尽量避免自然光进入,通常会采用磷光灯、LED灯等非自然光源取代自然光源。

在使用灯光时也要注意灯源类型和亮度的控制。

此外,博物馆展厅还需要实行空气净化和防火措施。

博物馆的展厅内通常有很多人员进出,不可避免地会带入灰尘和其他污染物。

因此,展厅内应配备空气净化器和粉尘机等设备,确保展示环境的清洁。

防火也是展厅环境的重要部分。

展厅内通常都有照明、插座、电线等电气设施,电气设施的故障可能会引起火灾。

因此,博物馆应严格执行防火措施,如安装灭火器和防火排烟设备等。

最后,展品管理也是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的关键部分。

要保证展品安全保管,需要博物馆考古部门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对于易损粘土文物进行特殊保护和温湿度控制;对于金属文物进行腐蚀保护和防锈处理等。

总之,博物馆展厅的文物保存环境和调控措施是博物馆保护文物重要的一环。

只有保证稳定的环境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保护好珍贵的文物展品。

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博物馆承载了许多岁月的沉淀,对我国历史文化遗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博物馆文物的保存问题。

目前,我国的环境质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博物馆文物的保存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无论是从空气湿度、热度,还是光线都对文物的保存环境起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所以本文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出了以下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分析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在全世界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是,随之而来的污染物排放、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对文物的保存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博物馆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通过保存好历史文物,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为我国的历史发展留下更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目前,博物馆力图一己之力去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根本不现实的,但是可以根据现状去研究出一些长期保存的新方法,深入分析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程度,才能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

一、目前我国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发展状态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祖辈的惊人智慧创造了无数个历史奇迹。

我国的历史文物在中华大地上遍布各地,每个小地方都可能会有文物的踪迹,所以相对来说我国的历史文物还是比较丰富的。

我国建国初期一直着重发展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相对被弱化。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的发展,逐渐意识到发展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

国家相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些理念都在强调生态环境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进入二十世纪后我国经济达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环境建设并没有与经济均衡发展,这就对文物的保存环境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文物长期处于一种被污染的环境下,对文物的保存时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虽然我国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对文物保存时间的重要性,但是在采取的措施上仍是停滞不前。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是文物的终极陈列场所,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直接关系到文物的保存和展示效果。

本文将从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温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利影响。

一般来说,博物馆展厅的温度应控制在18-22摄氏度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文物腐烂、变质,过低的温度则会使文物变得脆弱。

博物馆展厅应配备恒温设备,确保展厅内的温度能够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湿度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湿度过高会导致文物发霉、受潮,湿度过低则容易使文物干裂变形。

博物馆展厅的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博物馆展厅应安装空气调节设备,并定期对展厅内的湿度进行监测和调整。

光照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强的光照会使文物颜色褪色、光化学变化,因此博物馆展厅应避免直射阳光的照射,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或选择不会对文物产生影响的人工光源。

还应定期更换展厅内的灯泡,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文物受损。

通风是保持展厅内空气新鲜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展厅应设置通风设备,保证展厅内的空气流通。

特别是对于装有有害气体的文物,如古代壁画、木质文物等,通风更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控制措施。

还应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博物馆展厅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水等设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还应定期对展厅内的环境进行检测,确保温度、湿度、光照等各项指标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对于特殊材质的文物,还应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比如在展厅内设置恒温恒湿柜,采取气密包装等方式进行保护。

博物馆展厅的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是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只有加强对文物保存环境的管理和调控,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展厅内的珍贵文物,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在优美的环境中欣赏到珍贵的文物,感受历史的魅力。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文物保存是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温湿度环境则是影响文物保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温湿度环境要求的确立是为了避免文物受到温湿度波动而引发的腐蚀、变形、开裂等损害。

根据文物种类的不同,对温湿度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接下来将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文物保存的温湿度环境要求。

温度要求:不同类型的文物对温度要求的范围也不同。

一般来说,大多数文物保存的温度要求在18℃左右。

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文物蜡质软化,胶粘剂变质,颜色褪色,纤维疲劳等损害;而温度过低则容易引起文物的冷凝和吸湿。

特殊类型的文物,如书籍、纸质文物和照片,则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16℃,以防止纤维变脆。

湿度要求:湿度是文物保存中最容易导致损害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文物保存的湿度要求在45%至55%之间。

湿度过低,会导致文物的干燥变质和开裂;而湿度过高,则容易引起纤维材料发霉、腐烂、酸蚀等问题。

而对于石质文物,湿度要求通常较低,一般在40%左右。

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要求:稳定的温湿度环境是文物保存的重要前提条件。

温度和湿度的波动会引起文物内部的应力和形变,从而导致文物受损。

因此,温湿度环境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尽量减少温湿度的波动。

一般来说,温湿度的波动范围应在3%以内。

光照要求:光照是文物保存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直接阳光照射会导致文物颜色褪色、材料老化等问题。

因此,在文物保存的展示和陈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射日光照射到文物表面。

对于光敏型的文物,如染色照片、水彩画等,应采取降低光照强度的措施,以延长其寿命。

空气质量要求:空气质量是影响文物保存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是室内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加速文物的腐蚀和变质。

因此,在文物保存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保持空气质量的良好。

综上所述,文物保存的温湿度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温湿度的稳定性、光照和空气质量五个方面。

各种文物对温湿度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保存文物的过程中,应针对文物的材质特性和保存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文物能够在适合的温湿度环境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保存。

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04
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 与监管
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0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针对不同的博物馆和文物类型,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如何测量
和评估环境质量,如何调整和优化保存环境等。
02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和掌握
如何实施环境质量标准。
噪声控制标准
总结词
噪声会对文物的展示和观众的参观体验造成影响。
详细描述
博物馆内的噪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观众和文物造成干扰。可以采取 各种措施降低噪声,如使用隔音材料、控制设备运行等。
振动控标准
总结词
振动会对文物的结构造成影响。
详细描述
博物馆内的振动应严格控制,以防止文物受到损害。应采取措施减少振动, 如使用减震材料、避免机械振动等。特别是在展示珍贵文物时,应特别注意 采取减震措施。
1 2 3
保护文物
有效的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可以防止或减缓 文物的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延长文物寿命。
提供依据
对于博物馆的文物保存和管理,文物保存环境 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文物的 安全和有效保存。
规范操作
通过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博物馆可以规范 藏品的保管、展示和运输等操作,提高文物的 保护水平。
通过研究,该报告得出了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的具体 指标和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
影响因素分析
报告对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建筑结 构、展览陈列、气候变化等。
评估方法
报告提出了一种针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评估方法,包括 实地调查、数据监测和模型预测等。

文物库房环境的描述

文物库房环境的描述

文物库房的环境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以保护文物免受损害。

以下是对文物库房环境的详细描述:
温湿度控制:库房内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通常控制在摄氏18~22度之间,湿度保持在相对湿度40%~60%之间。

这有助于防止文物受潮、霉变或干裂。

有些库房的温湿度条件更为严格,如将温度控制在14.5℃~16.5℃之间,湿度设定在45%~55%之间。

光照控制:库房应保持暗淡,避免文物暴露于强光下,特别是紫外线和可见光,以防止褪色和劣化。

有些库房采用无紫外线冷光照明系统。

空气质量:库房应安装过滤设备和灰尘防护措施,以减少灰尘和空气中有害颗粒的进入,保护文物不受污染。

同时,还要监测并防治大气污染。

消防安全:库房内应安装消防设施,并制定消防预案。

此外,库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考虑到防火需要,库房内常使用浅黄色铁皮柜,只是这些柜子有时通风度可能不够。

有害生物防治:为了防治有害生物,库房需要经常打扫,保持室内和藏品清洁。

入库前,文物要经过消毒、灭虫和适当干燥处理。

此外,库房环境还应有利于控制温湿度,以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

物理防护:库房入口通常设有风淋系统,入库人员及文物都要经过吹淋,有效减少尘埃进入洁净区。

出库时,部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文物需要在“缓冲间”放置一段时间,以适应外界天气,再进行包装、运输。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适宜文物保存的环境,确保了文物的安全和稳定。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护规范引言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人类智慧的重要场所,而博物馆藏品则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博物馆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规范与标准。

本文将论述博物馆藏品保护的规程与标准,并探讨如何保护这些历史的瑰宝。

第一节:环境控制规范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始于环境控制。

在展览厅内,博物馆需要提供稳定的湿度和温度。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藏品造成损害,因此,博物馆应确保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温度保持在18℃-24℃之间。

此外,博物馆的展览厅要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控制灯光照射,避免紫外线对藏品的伤害。

小节一:灯光控制博物馆内灯光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为了保护藏品不受紫外线伤害,应选择低紫外线辐射的照明装置,并定期更换灯泡。

此外,根据不同的展品材质和颜色,在展览设计阶段应有合理的灯光设计,使光线能够细致地照明展品,并不对其造成损害。

小节二:保护材料使用规范博物馆内使用的材料也需要符合保护要求。

在展览陈列过程中,应使用无酸、无碱、无腐蚀性的材料,以避免对展品产生损害。

同时,应选择具有较低挥发性和辐射性的材料,以减少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和蒸发。

第二节:防火防盗规程博物馆内的藏品是无法估量的文化财富,因此,防火和防盗措施至关重要。

小节一:防火安全为了保护藏品免受火灾的威胁,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防火系统。

这包括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自动灭火设备等。

同时,在博物馆内禁止使用明火,要确保所有的电子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小节二:防盗安全博物馆内的文物珍宝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盗措施。

博物馆应配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并设置安全通道和安全门,控制游客进入展览厅并对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此外,博物馆还应组织巡逻和培训安保人员,确保博物馆内部和外部安全。

第三节:文物保护规则为了确保藏品的长期保存和展示,博物馆应有一系列的文物保护规则。

小节一:展览轮换规则博物馆的藏品应定期轮换展示,以减少长时间光照、接触空气及其他外界因素对藏品的伤害。

(完整版)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

(完整版)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影响博物馆藏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

为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落实《文物保护法》关于馆藏文物保护的规定,有效地降低和防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博物馆藏品的危害,确保文物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博物馆藏品保存场所的自然条件、安全技术防范条件、消防条件和环境监控等。

本规范旨在针对影响博物馆藏品安全保存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线辐射、空气污染物、噪声、微振动、生物损害等自然因素,就博物馆藏品存放的主要场所藏品库房、陈列室和保护修复室提出防止和延缓藏品自然损坏的环境规范。

人为因素的破坏主要通过安防、消防和有效管理措施来解决。

本规范只对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提出基本要求。

现行的强制标准本规范已引入。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术语、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的控制要素。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其他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单位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GA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JGJ66-91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GBJl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93?9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文化部《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3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3.1 博物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文物、自然标本,向公众开放的社会公益性机构。

3、2 藏品:馆藏文物、自然标本的总称。

3.3 藏品保存场所:用于保存藏品的库房、陈列室和藏品保护修复室等场所。

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

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前言影响博物馆藏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

为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落实《文物保护法》关于馆藏文物保护的规定,有效地降低和防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博物馆藏品的危害,确保文物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博物馆藏品保存场所的自然条件、安全技术防范条件、消防条件和环境监控等。

本规范旨在针对影响博物馆藏品安全保存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线辐射、空气污染物、噪声、微振动、生物损害等自然因素,就博物馆藏品存放的主要场所藏品库房、陈列室和保护修复室提出防止和延缓藏品自然损坏的环境规范。

人为因素的破坏主要通过安防、消防和有效管理措施来解决。

本规范只对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提出基本要求。

现行的强制标准本规范已引入。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术语、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的控制要素。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其他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单位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GA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JGJ66-91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GBJl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93?9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文化部《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3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3.1 博物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文物、自然标本,向公众开放的社会公益性机构。

3、2 藏品:馆藏文物、自然标本的总称。

3.3 藏品保存场所:用于保存藏品的库房、陈列室和藏品保护修复室等场所。

藏品保存环境达标情况说明

藏品保存环境达标情况说明

藏品保存环境达标情况说明藏品的保存环境对于保护和保存藏品非常重要,良好的保存环境可以减缓藏品的老化速度,延长其寿命。

以下是一些关于藏品保存环境的达标情况说明:1.温度控制:藏品的保存温度应在适当范围内,通常在18℃到22℃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藏品产生不良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藏品变色、褪色、变形等问题,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导致藏品变脆、龟裂等。

2.相对湿度控制: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对于藏品保存来说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相对湿度的控制应在40%到60%之间。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藏品发霉、生物侵蚀等问题,而过低的湿度则可能导致藏品干燥、变形等。

3.光照控制:光照是藏品保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

光线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都会对藏品造成损害,导致色彩褪色、纤维变黄、材质变脆等问题。

因此,应采取措施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和过强的灯光照射。

4.避免污染物:藏品保存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污染物如灰尘、有害气体等会附着在藏品表面,导致氧化、腐蚀等问题。

因此,需要保持藏品保存环境的清洁,并采取必要的过滤和通风措施。

5.存放空间设计:存放藏品的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动条件,最好能保证空气的自然流通。

同时,需要设立专门的存放柜、架和展示柜等设备,以提供安全的保护环境。

6.防火措施:火灾是对藏品保存的极大威胁之一,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并确保藏品存放区域远离易燃物品。

综上所述,对于藏品的保存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控制光照、避免污染物、合理设计存放空间以及采取防火措施等,才能达到达标的保存环境。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藏品的保护寿命,保护和保存藏品的价值。

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

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

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文物保护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其中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于文物的保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就文物保护中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温湿度控制1. 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文物的保存温度宜在摄氏18-22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室内温度,确保文物处于适宜的环境中。

2. 湿度控制除了温度外,湿度也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关键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文物遭受损坏,例如发霉、褪色等。

因此,文物保护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室内湿度,确保文物处于稳定的湿度环境中,避免湿度突变对文物造成危害。

二、空气质量控制1. 空气流通空气质量对文物保存同样至关重要。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积累,避免对文物的腐蚀和污染。

定期开窗通风,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对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空气净化除了空气流通外,文物保护单位还应当考虑空气净化的问题。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文物所在地空气质量较差或者存在有害气体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确保文物不受污染。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是保护文物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做好了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才能有效延长文物的寿命,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历史文化价值。

希望各文物保护单位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强相关措施,共同保护好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

文物保存温湿度环境要求1.温度要求:文物保存温度一般要控制在18-24摄氏度之间,避免温度的剧烈波动和极端值的出现。

温度过高会导致文物内部的有机物质分解、颜色褪色和材料老化等问题,温度过低则容易导致文物的脆化和变形。

此外,温度的变化速度也应控制在每小时0.5摄氏度以内。

2.湿度要求:相对湿度(RH)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百分比。

对于文物保存来说,相对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要控制在45%-55%之间。

过高的相对湿度会导致文物的腐蚀、霉变和吸湿,过低的相对湿度则容易导致文物的干燥、开裂和变形。

相对湿度的变化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5%以内。

3.风向和通风:文物保存的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流通。

应避免受到污染源和异味的影响。

同时,在文物仓库中设置风向盘等装置,确保空气流动的方向一致,避免直接吹向文物。

4.光照控制:文物保存的环境需要避免过强的光照,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

光照会导致文物颜色的褪变和材料的老化、变色等问题。

因此,文物仓库应做好遮光和反射工作,保持适度的光线亮度。

5.防震防火:文物保存的环境需要保证安全,避免震动和火灾等事故带来的危害。

仓库应装有抗震设施,并进行定期的防火检查和安全演练。

6.防虫防蛀:文物保存环境中应进行防虫防蛀工作,避免昆虫、真菌等生物对文物造成的危害。

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防治措施,如常规的清洁消毒、密封保藏、定期检测等。

综上所述,文物保存的温湿度环境要求十分严格,需要确保温度适宜、相对湿度稳定、通风良好、光照适度、防震防火、防虫防蛀等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只有保持适宜的保存环境,才能有效延长文物的寿命和保护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文物保存环境标准

文物保存环境标准

既要科学,又要可行:制定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既要建立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又要考虑到博物馆环境监测、控制、治理的可行性;治理、控制技术和经济所允许的承受能力。
01
制定的文物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能否实施受到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承受能力所制约。不应过分强调影响文物保护的各种环境质量基准的科学性,提出过于严格的标准,而根本无法实施,也不应过分强调“可能性”,而迁就现有大批设备简陋的低标准的文物博物馆环境现状。
壁画保存环境湿度不稳定,是促使壁画变形的外部因素,因此实施了陈列环境控制。目前该壁画保存于铝合金框架的密封展柜内,为降低壁画对支撑材料的剪切力,支撑框架上部向后倾斜5度。采用空调进行恒温恒湿控制、智能调节系统对光照进行控制,具体环境环境条件为:空调采用室外安装方式,以减少对壁画的震动,空调连续工作,温度20℃±1℃; 湿度 45%±3%RH;送风采用风道与室内展柜连通,风道传输距离约2.5m;保证展柜内温湿度均匀;风流不能直接吹向壁画。展柜基础照度50-100lux之间可调,观众走入5米范围内,光源渐变至系统最大安全亮度,观众只要在运动状态,灯光就会维持在系统规定的控制亮度;当观众离去,控制区域无红外和运动信号,可控光源部分在10秒钟内逐渐熄灭,最终恢复到无观众时规定的基础亮度;光源显色指数Ra≥95。紫外线输出小于50µW/lm;光源光通量2400lm,色温3800K。
但这些数据的得来往往是单项因素或者二项因素试验的结果,而实际状况却是非常复杂的,文物是处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围之中,其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与环境因素类型、浓度(或数值)密切相关,加之文物材质种类较多,材质不同(即使材质相同,其组成、结构、所附基质等等亦有不同。
1
2
1
例如石质文物中有砂岩、石灰岩、大理石;纸质文物中有含木质素、各种添加剂;染料附着的基质棉、丝等),其受环境影响因素的程度、受损速率也就不同。

博物馆文物库房环境控制设计要求及通风空调设计要点

博物馆文物库房环境控制设计要求及通风空调设计要点

博物馆文物库房环境控制设计要求及通风空调设计要点一、文物环境控制设计要求及相关参数建议文物室内环境控制需严格依据《博物馆建设设计规范》 JGJ66-2015、《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藏品的实际需求和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综合确定。

以下是某国家级博物馆的藏品环境参数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1.临时展厅环境要求临时展厅温度控制区域应可根据需求及气候变化在15~25℃区间进行定值设置,并控制温度日波动度为±2.5℃,相对湿度设置在45~65%,并控制湿度日波动度为±5%,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温度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自动浮动调节。

对于冷热源的要求,冷热源供水温度波动度为±0.5℃,并采用PID调节方式对表冷器冷冻水进行流量及温度控制。

为实现节能,可根据需求提供多种节能运行模式,空气处理机组除恒温恒湿模式外,还可根据需求设置恒湿模式,包括新风和回风的恒湿模式。

2.文献库、油画、古籍、家具、工艺品类环境要求控制区域应可根据需求及气候变化在15~25℃区间进行定值设置,并控制温度日波动度为±1℃,相对湿度设置在50~65%,并控制湿度日波动度为±2.5%,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温度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自动浮动调节,冷热源温度波动度为±0.5℃。

为实现节能,应根据需求提供多种节能运行模式。

3.青铜、金银、印章类环境要求控制区域应可根据需求及气候变化在15~28℃区间进行定值设置,并控制温度日波动度为±1℃,相对湿度设置在50%以下,并控制湿度日波动度为±2.5%,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温度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自动浮动调节,冷热源温度波动度为±0.5℃。

为实现节能,应根据需求提供多种节能运行模式。

4.文物库有害气体限量要求各类文物库的有害气体限量标准,见表4.2-1表4.2-1 文物库有害气体限量要求5.文物修复等实验室要求国家级博物馆必将涉及到文物修复、装裱等实验工艺,对此要求如下: (1)满足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实验工艺建设要按照人体工程学理论,尤其针对国人的工作习惯和身材情况进行设计和合理布局。

文物保护点保护要求

文物保护点保护要求

文物保护点保护要求
文物保护点的保护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环境:文物保护点的周边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建筑结构和自然环境应保持稳定。

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保护文物区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以防止污染、地质灾害等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安全防火:确保文物保护点没有火源或易燃物品存在,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控制和灭火设施,规定禁止在文物区域内吸烟、明火烹饪等活动,避免火灾对文物造成的破坏。

防盗防抢:加强文物保护点的安保措施,设置安全防范设备,例如闭路电视监控、警报系统等,定期进行巡逻和检查,以防止盗窃、破坏等不法行为。

室内温湿度控制:根据文物特性和保存要求,对文物保护点内的温湿度进行协调控制,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导致文物腐蚀、变形等问题。

光线控制:控制文物保护点内的光照强度和紫外线辐射,避免直射阳光照射在文物上,以免引发退色、褪色等光化学反应。

接待和管理:建立规范的接待管理制度,控制文物保护点的参观人数和参观时间,设立导览员或解说员,提供相关的文物保护知识和引导,确保参观活动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文物保护点进行检查和维护工
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文物病害、损坏等问题,保持文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博物馆库房b级标准

博物馆库房b级标准

博物馆库房b级标准
以下是博物馆库房B 级标准的描述:
1. 环境控制:库房应具备稳定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

温度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文物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以防止文物受潮或干燥。

光照应受到限制,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2. 防火与安全:库房应配备完善的防火设备和系统,如灭火器、火灾报警系统等。

此外,还应制定应急计划,确保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保护文物的安全。

3. 门禁与监控:库房应设置严格的门禁系统,限制人员的进出。

可以使用电子门禁、密码锁或其他安全措施来控制访问权限。

同时,应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库房内进行实时监控,以防止盗窃和其他非法行为。

4. 藏品管理:库房应建立科学的藏品管理系统,包括藏品的登记、分类、编目和检索。

每件文物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其来源、历史背景、保存状况等信息。

5. 人员培训:库房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具备正确处理、存储和保护文物的能力。

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应参考当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确保符合适当的库房管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级:临界范围,< 30nm/30d;
5级:有害指标,> 30nm/30d。
从以上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环境质量标准可 以看出以下几点:
(1)对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在提高。
(2)对以纸保存为主的档案馆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更高。
(3)在环境质量的监控测定除温湿度,污染气体等数 值外,还发展了从金属腐蚀速率累积剂量划分空气质量 的等级的评估方法。
料有不同程度的褪色;
O3浓度为0.397ppm时,所有染料均产生褪色等 等。
以上这些实验研究数据说明某些质地文物对某种 环境因素所承受的最大极限,超过此值文物就有 受损的危险。另外一些环境因素在此量值(浓度 x时间)已经对文物产生影响,这些数据有助于 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
但这些数据的得来往往是单项因素或者二项因素 试验的结果,而实际状况却是非常复杂的,文物 是处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围之中,其相互之 间的协同作用,与环境因素类型、浓度(或数值) 密切相关,加之文物材质种类较多,材质不同 (即使材质相同,其组成、结构、所附基质等等 亦有不同。
已为人们所了解的金属锈蚀、竹木器干裂 变形、纸张的酸化、染料颜料的褪色、丝 织品的老化、有机材料的霉变虫蛀等等都 与环境有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 建设的不断扩大,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 交通运输的迅速增加,环境污染呈发展趋 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博物馆处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中,环境质量恶化使文物受损影响日益明 显,呈不断加剧的趋势。
国家 英国 英国 英国 葡萄牙 法国
法国
法国 比利时
荷兰 德国
德国
瑞典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加拿大
城市 伦敦 伦敦 伦敦 利斯本 巴黎
巴黎
里尔 安得瓦甫 阿姆斯特丹 纽伦堡
斯图加特
斯德哥尔摩 克利夫兰 纽约 华盛顿
华盛顿
多伦多
名称
British Museum V&A Museum Natinal Gallery Museum Nacional de Arte Antiga Musee Louvre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四神云气图”等西汉时期的 壁画作品,1992年由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进行 揭取,1994年移交河南博物院。其中四神云气图 壁画1997年入选河南博物院基本陈列,在2000 年左右开始出现变形、开裂等多种病害,根据监 测,在1999年至2001年之间,展厅温湿度采用 人工手动的简约化控制,温湿度受季节影响。夏
(4)研究国内科技界有关材料保护的科研成果, 参考国际上有关文物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 环境质量标准,结合中国大气环境及文物的特点 制定文物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环境质量标准。
相对湿度在43%以上,“青铜病”有可能爆发或 蔓延;
羧酸浓度为0.43mg/m3时,即将对铅器产生腐蚀 影响;
SO2浓度为93ppb时,会使某些染料褪HNO3在12—40ppb的浓度环境中2周,即会使染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历史文 献保存”一书又专门为适用于文件照相材料、书 籍等藏品制定了美国国家档案局空气质量标准。
1989年美国(Purafil)公司在长期的博物馆、档 案馆空气‘净化和环境对文物破坏潜能的检测、 监控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导出公式,从铜银挂片 的腐蚀程度进行空气质量分级,将文物保护环境 分为五级。
一级环境
(如油画) 200lx±50lx 在人的视线水平处
650klx·h (如织品)
50lx 200klx·h 在整个该有画的区域内最高和最低的照度之比不超过2:1 2000lx
1000lx 2500lx 100ASA时 f22 (20lx·min) Ra约90或更高,最差R约为80或更高; Crawford等级 A,B,C
场所性质 或保存对象
博物馆 博物馆库房 博物馆库房
博物馆 画库
Musee Louvre
博物馆
Palais des beaux-arts Etnografisch Museum
Bijks Museum Germanisches National Museum
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
Wurttembergisches Landes Museum
第四章: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
制定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的意义 制定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与方法 国内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
意义
文物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基础,因而博物 馆工作得到首要任务是文物的保护,使其 免遭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损坏。
文物的有效保护,除了有完善健全的管理 制度外,文物的保存环境亦直接影响文物 的“寿命”。
英国国家美术馆科学顾问汤姆森( J . Tom-
son)1978,1986年所著的《博物馆环境》,全面地 论述了各种环境因素:温湿度、光线、污染气
体,对文物损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控制的 环境质量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局于1983年针对纸张为主的档案资 料的保管中空气环境质量,提出了应控制的污染 气体的环境质量标准。
要想将各类文物长期的保存好,必须将各 类文物保存在某种不同的恒温、恒湿条件 及高洁净度的,无菌、无虫、无光照的特 殊环境中。
博物馆要保护好文物同时又要积极发挥文物的 宣传教育和为科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的作用。 因而,大部分文物不可能与世隔绝长期封存来 加以保存,而只能是改善目前所处的环境条件, 提高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对文物的衰变予以 延缓。
什么样的环境对文物保存最为有利;
如何确定环境质量应控制的范围,这种范围应 使文物的损坏,受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如何判别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优劣。
都涉及到文物,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
原则与方法
要想解决好我国文物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 问题,首先必须把握制定文物博物馆环境质量标 准的原则、我国制定文物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的 历史和我国目前博物馆文物保护环境的现状。
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Museum of Art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Freer Gallery of Art
博物馆 博物馆 油画、帆布织物、石质 博物馆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博物馆
温度℃ 15.5 15.5 17.2
14 - 18 18 - 20
(2)既要科学,又要可行:制定博物馆文 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既要建立在有充分科 学依据的基础上,又要考虑到博物馆环境 监测、控制、治理的可行性;治理、控制 技术和经济所允许的承受能力。
制定的文物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能否实施 受到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承受能力所制约。 不应过分强调影响文物保护的各种环境质 量基准的科学性,提出过于严格的标准, 而根本无法实施,也不应过分强调“可能 性”,而迁就现有大批设备简陋的低标准 的文物博物馆环境现状。
16 - 17 12 - 18 14 - 20
13
18 20 - 22 7 - 18.5 18.5 - 25
The Art Gallery
博物馆
湿度% 60 60 58 60 65
55 - 70
65 - 70 50 - 70 55 - 70 60 - 70
60 - 70
50 - 60 50 - 55
例如石质文物中有砂岩、石灰岩、大理石;纸质 文物中有含木质素、各种添加剂;染料附着的基 质棉、丝等),其受环境影响因素的程度、受损 速率也就不同。
另外目前有些定量数据是在加速反应的模拟条件 下所取得的结果,其采用的实验浓度远远高于现 实的环境浓度,其计算方法是以总量浓度x时间 作为参比,这就涉及到浓度与反应速度互换定律 的适用性范围的研究等等。
壁画保存环境湿度不稳定,是促使壁画变形的外部因素, 因此实施了陈列环境控制。目前该壁画保存于铝合金框 架的密封展柜内,为降低壁画对支撑材料的剪切力,支 撑框架上部向后倾斜5度。采用空调进行恒温恒湿控制、 智能调节系统对光照进行控制,具体环境环境条件为: 空调采用室外安装方式,以减少对壁画的震动,空调连 续工作,温度20℃±1℃; 湿度 45%±3%RH;送风采 用风道与室内展柜连通,风道传输距离约2.5m;保证展 柜内温湿度均匀;风流不能直接吹向壁画。展柜基础照 度50-100lux之间可调,观众走入5米范围内,光源渐变 至系统最大安全亮度,观众只要在运动状态,灯光就会 维持在系统规定的控制亮度;当观众离去,控制区域无 红外和运动信号,可控光源部分在10秒钟内逐渐熄灭, 最终恢复到无观众时规定的基础亮度;光源显色指数 Ra≥95。紫外线输出小于50µW/lm;光源光通量2400lm, 色温3800K。
季的温度控制依靠空调,冬季的温湿度控制依靠 锅炉供暖。夏季(空调状况下)温度21±3℃,相 对湿度60±5%RH;冬季(供暖情况下)温度 23±3℃,相对湿度33±5%RH。固定壁画的展 柜高5.8m,长7.12m,宽0.83m,壁画位于展柜 后背。壁画展柜内灯光位于展柜的顶部,照明功 率为480W。
不能超过75μW/lm
50%或55%±5%RH 范围可稍作调整,但是对于混合放置的藏品来说,其摊位应该在45%-60%之间,特殊的展品可能需要特别的条件。
光线
二级环境
中敏感度材质:
绝对不能有直射日光;使用光度计和手动控制窗帘把照度控制 在不超过几百个勒克司内。
研究博物馆环境的现状,文物受损有哪些环境因 素的影响(某些材料或某些因素可能是起主要作 用,某些因素则是协同作用),要研究其反应机 理、反应速度。
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经济的可能和合理程度, 确定预期达到的治理水平,进而制定出博物馆的 环境质量标准。
(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环境因 素对不同材质文物的影响,与其种类、 形态,强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因此, 制定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 要结合对各种材料的腐蚀、糟朽和风 化等文物损坏原因进行研究试验、总 结出各种环境因素与各种文物材质受 损速度的定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