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场的残酷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就象一场游戏,有赢有输,有得有失,没有人会一帆风顺的走完所有的路。而任何游戏都有自己游戏规则,违背这个规则的人,虽然不一定遗臭万年,又或者被黑道、国家机器追杀,但是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还是会的。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孙子兵法的故乡,一贯崇尚“上兵罚谋”。
作为一个人,总是要出来“混”的,打工也好、雇工也罢,很少有人只是吃吃喝喝的过一辈子。且不说老祖宗一贯教导我们,儒家‘有为’,道家‘入世’;就是想想浑浑沌沌的一辈子,也是怪吓人的。
出来,总是要有份职业,也宿有职业人生的说法。也正象游戏有游戏规则一样,职场也有职场规则,只是我们一向称之为职场潜规则。既然是‘潜规则‘,那就是说在规章制度之外的规则,也不一定会‘上纲上线’的规则。但是,一旦不注意,被人利用,就不再是那么简单。正是只有千日作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啊。
前段时间,不止一个电视台在热播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无论好评还是劣评,收视率却不低。图书《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高管的故事。两年前,此书一出版便荣登各大排行榜,被誉为“中国女白领的职场生存手册”,根据小说改编由徐静蕾执导的同名电影和32集白领职场励志剧《杜拉拉升职记》均在2010年同期首映。
从网络小说到畅销书再到话剧、电影和电视剧,杜拉拉的故事已经营造出全方位的受众群体。智联招聘面向职场女性所做的调查显示,六成职场人知道杜拉拉。在这六成人中,七成职场人表示杜拉拉
是自己心目中成功的职业女性典范。
坦白说,我虽然没有看过小说版,但是电影版和电视剧版都看过了。毫不讳言地说,杜拉拉小说文学性虽然不高,但电影、电视剧版却一个比一个差,电视剧版甚至就拍成了“杜傻傻恋爱记”,不仅离高雅很远,而且离趣味很远,“很俗很低很老土”。我们不知道,如果热衷于从杜拉拉作品系列传达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中汲取养分,年轻的白领一代将会走向何方。
请看杜拉拉周围的人物关系:黛西是王伟前妻、杜拉拉前男友跟自己的好朋友结婚,又成为现男友的竞争对手,海伦和男友恋爱,同时和约翰常保持着地下情人关系……办公室内外,充斥着三角游戏,感情暧昧,公私不分,除了杜拉拉,看不到有人在努力工作。
再看杜拉拉的工作环境:被同事排挤,同时排挤同事,被上司设计,同时设计上司,还有王伟语重心长的告诫:“不要和同事做朋友”。事实上也是如此,杜拉拉唯一的同事朋友,是无心机、无才干、无企图的“三无人员”海伦。剧中口口声声强调“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可看不到有一丝一毫的体现。
办公室不是江湖,职场不是战场,竞争中也有人情,有温暖,有友谊,有合作。怀抱梦想,投身工作,服务民众,贡献社会,这是我们要倡导的价值观。广受年轻一代白领认可的杜拉拉,应该代表着积极进取,乐观豁达,自强自立的职场女性。杜拉拉的成功,应该给年轻人树立这样一个榜样:依靠自身的才能踏实苦干,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我个人认为,“杜拉拉”话题的不断升温,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职场的现状:打工者既要解决温饱又希望实现职业理想,顺便将自己不知不觉融入角色、探寻和满足内心需求、寻找共鸣。这一现状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如何正确引导年轻的职场者处理个人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冲突问题,处理职业化和人性的取舍问题?依靠“杜拉拉”吗?编剧胡坤说,“拍的电视剧、电影难看,遭到书迷抵制,实际上对投资方来说可能无所谓,大家无非是从商业上挖掘网络畅销书的剩余商业价值。”
《管子》牧民篇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传递的价值观紊乱,为追求收视率将生活中一些阴暗面极端化,显示了文艺创作领域的浮躁之风。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文化。作为一个有民族责任心、历史使命感的文艺工作者,其担负的责任是不言自明的。所谓反“三俗”,其实更是优秀的文明的高雅的东西把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东西挤走的过程。如此,才能拨乱反正,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