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 2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国家标准解读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国家标准解读
孟骊冲;刘建和;李杰;郭瑾;王梓仪;廉坤;胡志希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4)1
【摘要】2021年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T 40665.2—202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标准。
经过专业领域多位专家决策,多轮研讨和论证,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参与,制定《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2部分:闻诊》国家标准。
标准详细描述闻诊的定义、基本要求、闻诊内容、14项与听声音有关的判断要求,4项与嗅气味有关的判断要求及闻诊操作注意事项。
总结闻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系统回顾闻诊的定义,基本要求,听声音、嗅气味的指标判断和操作注意事项。
通过内容解读,为临床医师闻诊疾病、中医学生闻诊学习提供规范与指导。
【总页数】4页(P140-143)
【作者】孟骊冲;刘建和;李杰;郭瑾;王梓仪;廉坤;胡志希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2
【相关文献】
1.中医四诊体现“部分和整体”的唯物辩证观
2.形制之变(二)——新旧中医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异同解读
3.形制之变(一)——新旧中医国家标准疾病部分异同解读
4.形制之变(三)——新旧中医国家标准治法部分异同解读
5.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肤针》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四诊课件(2)
(二)望局部情况
(三)望舌
是中医一项重要诊断方法,是辨证施治的 主要依据之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 侯,所以脏腑病变可通过舌象反映出来。
1、正常舌质与舌苔—淡红舌、薄白苔
光红舌,质红绛,光滑无苔
临床意义:为阴虚火旺,舌光如镜 为胃阴大伤。
青紫舌,舌质青紫,有斑块,舌苔淡黄,有裂
临床意义:脏腑热毒很盛,气滞血瘀。
小结
测试题: 1、舌质淡、苔薄白—主?证 2、舌质红、苔薄黄—主?证黄苔 3、胖大舌—主?证 4、裂纹舌—主?证
(一)脉诊
1、脉诊的方法:寸、关、尺、浮、中、沉 2、正常脉象:不浮不沉、和缓有力 3、异常脉象:28种之多 浮脉:主表证 沉脉:主里证 迟脉:主寒证 数脉:主热证 洪脉:主实热证 细脉:主虚证、湿证
第五章:诊法与辨证
第一节,诊法 诊法-----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
基本方法,又称“四诊”。在诊察疾病时,必 须认真做到“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在辨证过程中,必须把望、闻、问、
切四诊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才能 确切地判断疾病病机所在,寒、热、虚、实, 标本缓急,正确地指导治疗。
色淡而无苔,多是气血两虚。色淡 而润滑是寒。
裂舌,舌质稍红,有裂纹
临床意义:热盛伤津或阴虚表现。
光舌,舌质淡胖,光滑无苔
临床意义:正气更虚。
舌光红无苔 临床意义: 阴虚火旺或胃阴大伤
舌质红,尖有红刺,苔薄白
临产意义:表示有热,舌尖红表示心火旺。
红刺舌,舌质红,尖有刺,无苔
2中医学(四诊八纲)
• 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舌 诊
舌 诊
• (1)望苔色 • 舌苔之颜色。其变化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四类。 • 白苔:主表证、寒证 • 黄苔:主热证,里证 • 灰苔与黑苔同类。浅黑苔即称为“灰苔”;深灰苔即称为
“黑苔”。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成,其中苔质润 燥是鉴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 舌苔灰黑而干 ─主里热之重证 ─ 多因里热已极,热炽津 伤所致。 舌苔灰黑而润 ─主里寒之重证─ 多因阳虚寒极,痰饮寒 湿内阻所致。
• 望诊的重点又在于观察目光、表情和动态
望神
• (一)得神:又称有神
表现:目光灵活,明亮有神; 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神志清楚,表情自然; 肌肉不削,动作自如。
意义:精气充盛,无病。 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
望神
(二)失神:又称无神
1.精亏神衰而失神 表现:两目晦暗,目光无彩;
面色无华,晦暗暴露; 精神萎靡,意识朦胧; 肌肉消瘦,体态异常。 意义:精气虚衰,病情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二节 四诊八纲
一、四诊
• 概述 •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 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 辨证,指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对
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作出判断,辨识为完整证名 的诊断思维过程
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舌苔 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苔面水分过多伸舌欲 下滴,称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
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 内盛,亦见于胃中有宿食
舌 诊
(二)闻诊
金匮要略-四诊心法要诀2
五脏病色生克论
• 正病正色,为病多顺,病色交错,为病多 逆,母乘子顺,子乘母逆,相克逆凶,相 生顺吉。
五脏病色生克论1
• [译注]这节是以五色合五脏病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来推诊顺逆吉凶的望诊方法。 一般说来,各脏正病,应见各脏的正色,这样多是顺证若是病色交错,则是 逆证为多。但其中根据五脏生克规律,相生的就顺,相克的就逆。所谓相生 的顺,这里面又包含子乘母的小逆和母乘子的大顺;所谓相克为逆,这里面 也包含色克病的大凶和病克色的小顺。举例来说,譬如肝病,正常应该出现 青的病色;肝病见青色,叫做正病正色,这病是顺的。如果肝病不见青色, 而是出现其他色泽,这是病色交错。这种病色交错之中,还有各种区别:若肝 病见到黑色,粮据五行相生规律,这是母(肾水)乘子(肝木),是相生中的顺证; 若肝病见到赤色,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这是子(心火)乘母(肝木),是相生中的 逆证;若肝病见到黄色,黄是脾土的正色,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这是肝木 克脾土,称为病克色,虽然病重,但肝的本脏病不至于加深,所以是凶险病 中的顺象;若肝病见到白色,白是肺金的正色。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这是 肺金克肝木,称为色克病,肝病本身已经很重,再加上肺金的克伐,所以是 凶险病中的逆象。 以上是肝脏病正色和病色交错的举例,其余四脏都可仿照这个方法类推。兹 列示意表如表4。
小顺。 •
五脏病色生克论3
• 举例来说,譬如肝病,正常应该出现青的病色;肝病见青色, 叫做正病正色,这病是顺的。如果肝病不见青色,而是出现其 他色泽,这是病色交错。这种病色交错之中,还有各种区别:若 肝病见到黑色,粮据五行相生规律,这是母(肾水)乘子(肝木), 是相生中的顺证;若肝病见到赤色,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这是 子(心火)乘母(肝木),是相生中的逆证;若肝病见到黄色,黄是 脾土的正色,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这是肝木克脾土,称为病 克色,虽然病重,但肝的本脏病不至于加深,所以是凶险病中 的顺象;若肝病见到白色,白是肺金的正色。根据五行相克的 规律,这是肺金克肝木,称为色克病,肝病本身已经很重,再 加上肺金的克伐,所以是凶险病中的逆象。 以上是肝脏病正色和病色交错的举例,其余四脏都可仿照这个 方法类推。兹列示意表如表4。
中医四诊行为规范标准
望舌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
舌质------即是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包括舌下脉络 . 能反映正气情况、脏腑虚实、气血盈亏
舌苔------舌质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 上蒸而成.能反映外邪性质
舌与内脏的关系
18
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
望舌时,医者姿势可略高于患者,以便俯视口舌部位.患者可以采用坐位或
2、但寒不热——多为里寒证 不热,但寒,手足常冷—虚寒证
3、但热不寒——多为里热证 发热不恶寒,大渴,脉洪大——阳明气分病 潮热、燥热,手足心灼热——虚热证
4、寒热往来——见于少阳证、疟疾.
34
〔二、问 汗
• 汗液是阳气蒸腾阴液出于腠理而成.
•
可辨邪正盛衰、腠理疏密、气血盈亏.
• 无汗— 风寒表实证 • 有汗----表虚证 • 自汗---气虚证、阳虚证 • 盗汗---阴虚证 • 绝汗〔脱汗---大汗不止为亡阳证、亡阴证
湿盛. • 裂纹: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的裂沟.称为裂纹舌. 阴血亏虚,不
能上荣润舌面. • 舌下络脉粗大迂曲,舌紫有瘀点瘀斑---主血瘀.
望苔质
• 厚薄:可测邪气的深浅、病情的轻重. • 润燥:反映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 腐腻:主要测知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情况.
• 剥脱:测胃气、胃阴之存亡.
想见亲人 面色无华 两颧泛红如妆
言语不休
突然饮食增进 病情急剧恶化 脏腑精气将绝 “回光返照” “残灯复明”
望色
望色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 部皮肤色〔颜色泽〔光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 法.
正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主色:先天禀赋,终生不变. 客色:随季节、气候、情绪、运动、
问诊(2)
睡
入睡为其证候特点。
多 眠
痰湿困脾:困倦易睡,兼见头目昏沉、身重
脘闷、苔腻脉濡。
类型: 脾气虚弱:饭后神疲困倦易睡,兼见形体衰
弱、食少纳呆、少气乏力。
热入营血:病人昏睡谵语,身热夜甚,或发
斑疹,舌绛脉数。
问诊
问二便
应着重了解
要
➢排便的次数和时间
点
➢大小便的量、色、质、气味。
➢便时感觉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随症状等。
月 经 不 调
月经周 期及量、 色、质 发生异 常改变 者。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8—9天以上称为月经先期。先期而经色 深红、质稠、量多者,属血热,是邪热迫血妄行所致;先期而经 色淡红、质稀、量多者,属气虚,是气虚不能摄血而成。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8—9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后期而经色淡红、 质稀、量少者,属血虚,是血少经血不能按时满溢所致;后期而经色紫 暗、有块、量少者,属寒凝,是由感寒经血凝滞,不能按时而下所致。
要与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及暗经相鉴别。闭经
的原因多由血瘀、肝气郁结、虚劳等病引起。
问诊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诊
寒 热
问寒热 恶寒发热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
问诊
问寒热
恶 表现:是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
寒 发
体温升高。
不 欲饮食、脉弦等症,属少阳病。
寒战与壮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
发作一次,或 二、三日发作一次,见头
痛剧烈口、多汗等症属疟疾病。
中医四诊 标准
中医四诊标准
中医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个部分。
1. 望诊:望诊是中医四诊的第一步,也是最为直观和重要的步骤。
望诊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舌苔、排出物等方面来判断病情。
例如,如果一个患者面色发黄、枯槁无光,那么中医大夫可能会判断这个患者脾虚失运,气血不足。
2. 闻诊: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听声音是指诊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呕吐、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
嗅气味则是指通过嗅觉来观察患者身体散发的气味,例如是否有口臭、体臭等。
3. 问诊:问诊是中医大夫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来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既往病史等信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大夫会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程度等,以及是否有家族病史、饮食偏好等。
4. 切诊:切诊是中医四诊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独特和神奇的一步。
切诊主要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通过切脉,中医大夫可以判断出患者的寒热虚实、气血阴阳等情况,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中医四诊的标准步骤,通过这四个步骤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大夫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从而制定出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四诊
表现:
目光:两目灵活,明亮有神。 面
色:荣润含蓄
表情:丰富自然。
意识:
神识清楚。 体态:动作自如,
反映灵敏。 言语:清晰
呼吸:平稳。
肌
肉:不削。
得神例图→
少神(神气不足)
表现:精神萎靡,健忘困倦,懒言声 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意义:多由气血虚弱,心脾两虚,肺 肾不足。
从得神→少神→失神,常提示 疾病由轻到重,脏腑精气日见衰减。
②裂纹: 干而有裂纹—热盛伤阴,阴虚液涸 ③点刺——火热炽盛
裂纹舌例图
(热盛伤津型)
2、颜色 淡白舌(色浅淡):主虚证、寒证 舌淡舌体萎缩—气血大亏 红舌(舌色红):主热证 舌红少苔或局部无苔—阴虚火旺 绛舌(舌色深红):主热盛 外感热病见舌绛—热入营血 内伤杂病见绛舌—阴虚火旺
• 黄腻—湿热
• 白腻—寒湿
• ④花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
• —气阴不足。
• ⑤无苔—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厚苔
薄苔
润苔
滑苔
燥苔
糙苔
腻苔 腐苔
2、苔色 ①白苔: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风寒表证 苔白滑—寒湿、痰饮 ②黄苔:主热证(色越深,热越重) 苔薄微黄—外感风热 苔黄厚干燥—热盛伤津 ③灰黑苔(浅黑为灰,较灰色深为黑): 主里热证、里寒证 黑而滑润,舌淡—阳气虚衰,水饮内停 苔黑而干,舌鲜红—热盛阴伤
假神例图→
神乱(神志错乱失常)
烦躁:烦乃胸中烦闷不安,躁 乃手足扰动不宁。烦与躁常并称, 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实火、虚火、 痰火扰心及虚阳扰动(虚寒证)均
可导致。
恍惚:神思不定,迷乱无主之 证。意识模糊不清 ;精神不能集中, 无法思考。因七情内伤,心气不足,
实践技能中医四诊(2)问诊
实践技能中医四诊(2)问诊问诊一、问诊方法(一) 一般病人的问诊方法1.一般情况询问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否、籍贯、现单位、现住址、邮编、电话号码(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
2.主诉询问促使病人就诊的最感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或反复发作与加重的时间。
3.现病史围绕患者的主诉,询问从其本次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诊治的经过。
具体询问以下内容; (1)发病情况询问患者发病的具体时间,起病的方式,有无诱发因素(如饮食、劳逸、情志、气候变化等),最初的症状及其特点,发病当时曾做过何种处理(包括自行处理及服药等)。
(2)病程经过询问患者从起病到就诊时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以了解患者疾病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一般按照发病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询问。
包括在发病前的先兆症状,发病后某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状的性质、程度变化,何时加重或减轻,何时出现新的症状,病情变化有无规律(如昼夜变化,午后症状加重,进食油腻饮食或生冷饮食后症状变化等),病情缓解的方式(如服药、休息后多长时间可以缓解),伴随的症状等。
(3)诊治经过询问患者思病后至此次就诊前所接受过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按时间顺序进行询问。
如曾做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做过何种诊断,依据是什么;经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及反应如何等。
(4)现在症状询问患者就诊时感到的所有痛苦和不适的症状表现。
4.既往史询问病人平素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过去患病(包括传染病)、手术、外伤、过敏、预防注射情况。
5.个人生活史询问病人的个人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习惯、烟酒或其他嗜好以及生活起居、婚姻生育等情况。
(1)生活经历询问病人的出生地点,主要和曾经生活的地方等。
(2)精神情志询问病人平时的精神、心理、情志状态,如开朗、抑郁、焦虑、急躁、多恐善惊等。
(3)饮食嗜好询问病人平时的饮食喜爱和嗜好,如喜爱酸、甜、辛辣饮食等。
(4)生活起居询问病人平时的生活起居习惯等。
中医四诊完整ppt课件
黄胖。 浊 唇 ,
主脾虚
上色色 泛淡浊
湿蕴。 。 。 淡
为黄
阴无
水光
整理版课件
24
黄疸:面目一
身俱黄为黄疸:
其中面黄鲜明
如橘皮色者,
属阳黄,乃湿
热为患;面黄
晦暗如烟熏色 阳黄,病色红黄,两
者,属阴黄, 目黄赤,面容消瘦 。
乃寒湿为患。 为湿热蕴结,气滞血
瘀。整理版课件
25
赤色:主热(虚、实)
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素问.邪气脏
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
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全身各脏腑的精气皆通
过经络而上荣于头面,而且脏腑在面部都有
其相应的感应区,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
荣,所以望面部色泽可以了解脏腑气血之盛
衰及邪气对脏腑气血的影响。
整理版课件
14
( 一 ) 常色:即正常面色,是人在 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皮肤的色泽。其特 点是明润、含蓄。有主色、客色之分。
多因有热而面部脉络
扩张,气血充盈所致,但 亦见于虚阳上越的病人。
赤甚属实热,微赤属虚热。
一、望 神
(一) 望神的原理:望神,可以了解机体精气
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与预后。一般来说:精气充盛 --神旺,即使患病也轻。精气亏虚--神衰,有病亦 多重。
(二) 望神的要点:目光、气色、神情、体态 (三) 望神的方法: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要迅 速、敏捷,注意病人自然时的表现。 (四) 神的分类及判断:得神,少神 ,失神, 假神,神乱五个方面。
善色:面色异常,但色泽明润含蓄。 说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表 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恶色:面色异常,但色泽晦暗枯槁。 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于面,是 凶兆,表示病情严重整理版,课件 预后不佳。 16
中医四诊摘要
望诊一、望神: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语言呼吸、动作体态、舌苔脉象等。
失神:神昏谵语、循衣摸床;猝倒神昏、手撒遗尿;骨枯肉脱、形羸色败;目光呆滞、戴眼反折;二、望色:青、赤、黄、白、黑;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面色晦暗枯槁为恶色;五色主病(病容):青色: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赤色:属热证,亦可见于虚阳浮越;黄色:主脾虚、湿证;白色:主虚寒、气血不足、失血;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三、望形体:形体肥胖,肉松皮缓,食少懒动,动则乏力气喘,属形盛气虚;形瘦乏力,气短懒言,多属后天不足,气血亏虚所致;形瘦多食,多为阴虚火旺;形瘦颧红,皮肤干枯,多属阴血不足,形体失养所致;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者,是脏腑精气衰竭,气液枯涸,属病危之象;四、望姿态:病人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有怪叫声,移时苏醒,醒后如常者,多属脏气失调,肝风挟痰,阻闭清窍所致,见于痫症;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两目上视者属肝风内动,常见于高热惊厥或小儿惊风。
肢体筋脉迟缓,痿软无力,丧失功能,日久可致肌肉萎缩者,称为痿证。
多因肺热叶焦,或脾胃气虚或肝肾阴虚,导致筋脉失养;或湿热浸淫,筋脉弛纵不收所致。
若关节疼痛或肿胀变形,活动障碍,成为痹症。
常因风寒湿邪或湿热病邪侵犯关节,使关节痹阻不通所致。
手或下肢颤抖、振摇不定,不能自止,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所致,亦见于动风先兆。
手足蠕动,多属脾胃气虚、筋脉失养,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所致之虚风内动。
形体强弱:强壮、羸弱。
形体胖瘦:形体肥胖、形体消瘦望面部:面肿、腮肿、面削颧耸、口眼歪斜、特殊面容(苦笑貌、狮貌)。
望目目色:目赤肿痛、白睛发黄、目皉淡白、目胞色黑晦暗。
目形:眼眶凹陷、眼球突出、针眼、眼丹。
目态:瞳孔缩小、瞳孔散大、瞪目直视、目睛上视与斜视;五:望躯体望颈项:瘿瘤、瘰疬、项强、项软。
望胸胁:扁平胸、桶状胸、鸡胸。
望腹部:腹部隆起、腹部凹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四诊概要主讲:郑登树“四诊”又称为诊法,是收集病情资料、诊察疾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
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不同方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疾病的各种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去粗取精,去伪纯真的进行辩证,为辩证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四诊(也即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望诊通过望诊以测知内脏,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即是通过观察病人外部的异常变化就可以测知内在的病变。
正如《内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望诊的内容:┏望全身→神、色、形、态望诊┣望局部→头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望舌→舌质、舌苔┗望小儿指纹(一)望全身(1)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内经》中曰:“得神者存,失神者亡。
”说明察神的存亡,对判断正气衰盛、疾病的轻重及预后有其重要意义。
(2)望色:望色是通过观察皮肤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法。
┏┌青→为肝色┃├赤→为心色┃脏腑色├黄→为脾色五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青黑色→主痛、瘀、惊风┃病色├黄赤色→主热、湿、虚┗└白色→主寒、虚、失血一般而言:色泽鲜明,荣润的→说明其病变尚轻,尚浅,气血未衰,属易治,预后良好。
色泽晦暗,枯槁的→说明其病变深而较重,精气已伤,预后欠佳。
(3)望形体:指病人体型的强、弱、胖、瘦及发育状况而言。
一般而言: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
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乏力气短者→是形盛气虚,多因阳气不足,痰湿内盛所致。
形体清瘦,面色萎黄,胸廓狭窄,皮肤干焦者→属形瘦阴虚,常因阴血不足,内有虚火所致。
故古人云,“肥人湿多,瘦人火多。
”(4)望姿态:望姿态→是通过对病人的动静姿态及形体的异常动作表现的观察,以测知内在病变的诊察方法。
如病人坐卧身轻,自能转侧,而常朝外者,多属阳症、热症、实症→是邪热内盛,正气未衰表现。
如卧时身重,难于转侧,面常朝外,多属阴症、寒症、虚症→是正气亏虚,阴寒内盛所致。
总而言之,“阳主动,阴主静”(二)望局部根据病情及诊断需要,对病体某些局部异常变化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以测知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
(1)┏头→为诸阳之会头面┗发→为肾之华,血之容(2)五官①目→为肝之窍,目的异常变化不仅关系肝,而且也能反映其它脏腑的病变。
目眦→属血轮→候心目胞→属肉轮→候脾目睛→属气轮→候肺黑睛→属风轮→候肝瞳仁→为水轮→候肾②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望鼻可以了解肺、脾、胃的病变。
主要观察:┏鼻头色红生粉刺→是酒渣鼻┣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病者外形┣鼻柱崩塌,眉毛脱落→为麻风恶候┗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所致肺炎┏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分泌物┣鼻流浊涕→则为风热┗流浊涕而且有腥臭味者→鼻渊③望耳→为肾之窍,属少阳经,望耳主要观察耳的色泽及耳内的情况。
④望口唇→唇为脾之外荣,望唇应观察颜色、润燥和形态的变化。
┏淡白→气血两虚颜色┣青紫→寒凝血瘀(缺氧状态)┗深红→营血热盛┏口唇干枯皱裂→燥邪所致润燥┣口角流涎→脾虚湿或胃中积热┗口唇糜烂→脾胃湿热┏口角歪斜→中风形态┗口开不闭→脱症还有心之窍在舌,望舌另行讨论。
(3)望齿、龈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
龈为胃经所络,所以齿与肾、龈与胃有着密切联系。
望齿、龈主要观察其色泽、形态方面的变化。
(4)望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通道、┏两侧红肿而痛→乳蛾望咽喉┣喉红肿溃烂→烂乳蛾┣鲜红娇嫩,疼痛不堪→阴虚火旺┗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者→白喉(5)望皮肤皮肤居一身之表,内合于肺,卫气循行其间,而为机体御外之屏障。
┏皮肤颜面皆黄者→为黄疸望皮肤┣虚浮肿胀→为水肿┗干瘪枯槁→为津伤或阴虚还要注意观察斑疹,水痘及痈疽疔疖等病症变化。
(6)望排出物观察病人的分泌物和排出物如痰延、呕吐物、二便、涕、泪、经带等。
┏色泽清白,质地稀薄→多为虚证、寒证一般而言,排出物┣色泽黄赤,质地粘稠,形态秽浊不洁的→多为热证、实证┗色泽暗黑,挟有块物者→多为瘀证(三)望舌望舌,又称为舌诊。
望舌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望舌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舌为心之面,又为脾之外候,由于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和许多脏腑相联系,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
这种舌面分部的理论,是临床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干润、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对判断脏腑精气盛衰存亡疾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①望舌色淡白舌→主虚症,虚寒症,舌质淡胖与否是鉴别气虚或阳虚的主要标志。
红舌→主热证,舌红而干或兼黄厚苔实热症,舌红无苔或少苔阴虚火旺。
舌尖红→心火旺盛舌边红→肝胆热舌中红→中焦热盛绛舌→主内热较重之象,外感热病而言→表示热入营血的标志内伤杂病而言→常见于久病、重病、紫舌→主瘀证、寒证或热证紫暗或有瘀斑→多为气滞血瘀证、红绎而紫带干→多为热证淡紫或青紫润滑→多为里寒证②望舌形→观察舌质的形体,主要观察如下几个方面:老嫩:粗糙为老,细腻为嫩。
荣枯:滋润为荣,干瘪为枯。
、瘦薄:瘦小为薄,应分清淡白还是红绛。
胖大:肥厚肿大者,区分也有无齿痕。
齿痕:多见胖大舌。
裂纹:舌面有明显的裂沟者。
③望舌态:指舌体的动态。
强硬→多中风之先兆或湿热病,热扰心神。
歪斜→舌体偏向一侧者中风之特征之一卷缩→卷短、紧缩不能伸出者多为危重病(2)望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病苔。
正常人舌态是薄白均匀,干润适中,不滑不燥,是胃气正常的表现。
望舌苔,主要观察舌态的颜色和苔质,以测知病邪的深浅,疾病的轻重及发展变化。
<1>苔色┏薄白①白苔→主表证,寒证┗厚白②黄苔→黄苔的形成多因病邪入里,邪已化热或脏腑内热之象。
薄黄苔:屡邪初入里,里热不甚厚黄苔:邪热较盛,痰热内结焦黄苔:邪热炽盛,津液枯焦之证┏灰黑而润③灰黑苔→主里寒、里热证┗灰黑而干<2>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脱等变化。
、┏薄苔→多为病邪轻浅或表证厚薄┗厚苔→多为病邪深重或里证┏润苔→多为病邪尚未伤津,如湿润明显者,又为水湿较盛润燥┗燥苔→多为病邪伤津┏腐苔→又称豆腐渣苔腐腻┗腻苔→又称粘腻苔,多为湿浊、痰饮食积为病。
┏花剥苔→多属气阴两伤剥脱┗镜面舌(光剥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望舌的临床意义由于舌象的变化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病情,故对临床辨病、辩证、立法、处方、用药、判断疾病转归、病情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判断正气衰盛: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为胃气充沛舌光无苔→是胃之气阴衰败2.辨别病位浅深:在外感疾病中:由薄白苔→黄厚苔,说明病情由轻向重发展。
、如果黄厚苔→薄白苔,则说明病情逐渐好转。
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质绛,说明外感热病由卫分→气分→营血分。
(也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证转为重证的表现。
)3.区别病邪的性质:白苔多主寒,黄苔常主热,腐腻苔多属湿滞、痰浊、食积,青紫舌是瘀血之征。
4.估计病情预后:舌荣有神,舌面有苔,舌苔无异常→是正气尚充、胃气未败,预后多吉。
若舌质枯晦,舌苔骤剥,舌态异常者→多主正气亏损,胃气衰败,病情多凶。
我们在考虑舌诊的临床意义时,应联系病史、症状、体征等,应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才能诊断确切。
(四)望小儿指纹望指纹,望三岁以下小儿两手食指内侧的脉络色泽和形态的观察而言。
┏风关→表示邪浅、病轻┃气关→邪已入里,病情较重1.三关测轻重:、┃命关→邪陷病重┗透关射甲→病情危重┏红→外感风寒2.红紫辨寒热:┃紫→多主热┗青→主风、主痛┏浮显主病在表3.浮沉分表里:┗沉隐不显主病在里┏浅淡多属虚证4.淡滞定虚实:┗粗而浓滞多属实证二、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况的诊察方法:(一)听声音┏实证→新病声嘶,发声重浊。
(1)发声┣虚证→久病声哑,发声低微。
┗危象→久病重病,突发嘶哑。
┏实证→语音有力多言,或见谵语”。
(2)语言┗虚证→语音无力懒言,或见“郑声”。
┏气微→呼吸表浅微弱,阳气虚。
、┃气粗→呼吸有力,声高而粗外感实热。
3):呼吸、┃喘→以气息迫促,喘未必兼哮。
┗哮→以喉中痰鸣而言,哮必兼喘。
(4)咳嗽:咳嗽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的反映。
闻诊时则注意听其声响、痰声的情况可以测知咳嗽的寒、热、虚、实变化。
实证→咳声重浊有力。
虚证→咳声低微无力。
热证→咳声不扬,痰黄而稠。
寒证→咳声不亢,痰多而稀。
燥或阴虚咳嗽→多见干咳无痰或少痰而稠。
(5)呕吐:呕吐时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
呕→有声有物。
吐→无声有物。
干呕→有声无物。
虚证→呕吐缓,声音微弱。
实症→呕吐急剧,声音宏亮。
反胃→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还有呃逆、嗳气均为胃气上逆所致。
(二)嗅气味嗅气味是通过闻病人身上或分泌物、排泄物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以测知疾病变化的诊察方法。
(1)口鼻之气味:口气臭秽→胃热,消化不良。
口气腐臭→牙疳或内痈。
口气酒味→嗜酒、酒湿。
口气烂水果味→消渴重症。
口气酸馊→宿食,消化不良。
(2)血汗之气味。
(3)痰涕之气味。
虚症或风寒症→清稀无气味。
热症→痰质腥臭异常。
(4)二便之气味:①大便臭秽胃肠积滞。
②小便黄少、浊臭湿热下注。
三、问诊问诊是医生、护士对病人或家属、亲友通过正面或侧面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问诊为“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务。
”问诊的主要内容:(一)问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民族、籍贯、住址等。
(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对于主诉的询问:(1)是要把主诉抓准。
(2)是要将主诉所述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
(三)问现病史现病史是指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到就诊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疾病的诊治经过。
(四)问既往史既往史又称过去的病史,是指除主诉疾病以外的患病史或健康情况。
既往史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1)过去一般健康情况。
(2)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
(3)其它疾病史。
(4)要务或其它物品的过敏史。
(五)问个人生活史(又称个人史)询问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下列几点:(1)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
(2)性情、饮食嗜好。
、(3)婚姻、生育、妇女的月经史。
(六)问家族史以了解一些传染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情况。
(七)问现在症状问现在症状,是指患者就诊时所感觉的痛苦和不适,以及其它对诊病、辩证有意义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
问现在症状的内容很多,历代医家总结为“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