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

合集下载

苏轼的生命观

苏轼的生命观

苏轼的生命观
苏轼的生命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面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苏轼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他曾多次被贬谪,历经磨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苏轼认为生命是短暂的,应该珍惜当下,享受人生。

他追求自由、独立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反对被束缚和压迫。

苏轼注重生命的内在修养,认为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他热爱文学、艺术和自然,善于发现和欣赏生命的美好。

苏轼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应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关注民生疾苦,反对贪污腐败和社会不公。

总之,苏轼的生命观体现了乐观向上、自由独立、关注内在修养和以民为本等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之豁达篇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之豁达篇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之——豁达篇摘要:苏轼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为后世之人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世人喜爱敬仰。

他品性中的豁达,使他的文学作品、书法绘画乃至日常生活都提升了一个境界;而他的诗作、书画以及美食,更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

关键词:人格魅力;豁达;文学艺术;好食之乐;境界提升苏轼,这位宋朝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第二位领袖,在诗、词、文三个方面都有非凡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苏轼的人生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他是一位爱好广泛而又博学多才之人,可以说是“全方位发展人才”的楷模。

他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书法绘画;尤为难得的是,生在男尊女卑的君权社会的他,竟然还能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更甚者,他对医药、水利等技艺也有贡献。

这位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能够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如此之多的中华儿女所熟知和喜爱,究其根源,是凭了他那独有的人格魅力——他的豁达坦然、他的执着勤奋、他的独特创新、他的率真性情让世人赞叹,就连林语堂语及苏子亦是对其投以“亲切而敬佩的微笑”。

①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就了这样一位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皆优的文学艺术奇才——苏轼。

谈起苏轼其人,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较于东床快婿天然无琢的放达,更觉得苏轼那历经人生风雨之后的豁达尤显得弥足珍贵。

笔者以为,唯有承受了人生苦难从而酵酿出的玉液琼浆,才可垂千古而经得起后世之人的酌品斟鉴,那历经波折之后的豁然旷达更能彰显出人性之伟大。

亦如一帆风顺之人成功便不及命途多舛者有得而给世人留下的财富更多,那份面对人生苦难的豁达尤为珍贵。

苏轼的豁达,遍洒于他人生的各个角落:文学中随处可见豁达之境;书法绘画艺术中的豁达,亦是从笔端尽情绽放;而他那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使得他可以交得挚友,觅得美食。

一、诗词文赋尽豁达在他的诗文辞赋中信手便可拈来豁达之句。

他对琐碎凡事和自然景物的敏感让他从中挖掘和体悟出简便的人生哲学,即使对于出行遇雨如此败兴之事,于他却“何妨吟啸且徐行”,而且好不快哉地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这样旷达超脱的胸襟,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

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及对你的影响

结合《定风破》谈谈苏轼达观淡定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定风破》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当时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

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

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

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

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

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

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

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

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

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

“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当自己拥有淡定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

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苏轼是宋朝的一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他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被后人传诵和赏析,尤其是他的诗词,散文以及书法更是流传于世,可以说是一位综合型的文坛巨匠。

同样他面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是他的性格特色、生命智慧。

虽然遭受数次贬黜,但还是在困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地方上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在今天,对于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感动。

一、苏轼的生平遭遇苏轼是1037 年出生在眉州眉山,在他21 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及第,对于苏轼来说,儒学思想占据主体地位,同样对于他产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同时他又酷爱庄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受到了佛教思想以及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积极入世等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对于他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的形成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的思想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由于人生阅历的增长,他的思想境界也在逐渐提升。

到中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几乎参透人生哲理的高度。

虽然他的仕途不顺并且连遭贬黜一生坎坷,但是他的思想却让他在贬黜的途中并不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形成了一种平淡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同样在他的生命中所表现出来的平淡自然和朴实无华的人生情趣是他面对这次次贬黜的底气。

生命中遇到了无数的坎坷,但是他总能在贬黜的路途中发现美好,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21 岁就已经进士及第。

但是由于后来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意见不合遭受调任杭州,之后又先后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虽然是一路坎坷,但是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为百姓做实事的担当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喜爱。

后来,又遇“乌台诗案”惨遭贬黜。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贬黜中度过。

虽然在神宗驾崩之后被中召还朝,但是后来由于对于新兴势力的不满以及观念的不同,又受到朝廷中的相关势力的弹劾以及诬告,最终又再次遭受贬黜。

在黄州,他与民同乐,饮酒作诗;在惠州,他享受生活,修苏堤解决百姓疾苦;甚至尽管在蛮夷之地的儋州,他还是记得自己的信仰,修学堂,交百姓各种生活的技能。

人生到处知何似,一蓑烟雨任平生——浅谈东坡诗词中豁然达观的艺术风格

人生到处知何似,一蓑烟雨任平生——浅谈东坡诗词中豁然达观的艺术风格

人生到处知何似,一蓑烟雨任平生——浅谈东坡诗词中豁然达观的艺术风格人生到处知何似,一蓑烟雨任平生——浅谈东坡诗词中豁然达观的艺术风格正如林语堂先生在其名作《苏东坡传》序中热情赞美的那样:“我若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东坡这种能“引起人亲切敬佩微笑”的人格魅力,不但使其在民间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更为其诗词作品充满了一种豁然达观的艺术风格,至今为人们所欣赏、传诵并津津乐道。

这种风格,不同于其笔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和“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与奔放,亦不同于其笔下偶尔为之的“花褪残红青杏小”和“柳含烟翠拖轻缕”的婉约与细腻,而是充满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与不羁,体现了对世事“应似飞鸿踏雪泥”般的深刻感悟,是构成东坡诗词多样化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豁然”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开阔或通达”;“达观”一词,解释为“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就东坡这样一种风格的诗词而言,首先显然是从而且也需要从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当中生长出来。

苏轼的一生,特别是其政治生涯,可谓一波三折:少时锋芒毕露,中年功成名就,壮年大难临头,晚年再创辉煌又急转直下黯然离世。

在这样的境遇下,东坡每每都能含笑不语地从窘境中淡然而过,并将这种坦荡之气佐以对生活世事的深刻感悟,以乐天之情书写出一篇篇豁达的诗词,直面曲折的人生。

这些生长在惨淡的环境与旷达的自我之对比当中的作品,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广泛欣赏与钦佩。

其次,东坡的哲学不但具有孔孟的修齐治平,还有佛老的无为超脱,宗教意识的杂糅对其看透人生波折与官场是非有着重要的影响,并进而在诗词风格中体现出来(当然,有人认为东坡晚年已经在思想上皈依佛教,作品中较消沉的内容见有增长)。

另外,宋代对知识分子的宽松态度为东坡这一态度的表达创造了环境条件,宋诗重理的传统为东坡更理性地把握情感提供了思想氛围,当时盛行的以文人画为代表的各文艺形式融合趋势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苏 轼作品中的洒脱情怀如何表达其人生哲学

苏 轼作品中的洒脱情怀如何表达其人生哲学

苏轼作品中的洒脱情怀如何表达其人生哲学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学,给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洒脱情怀,犹如一道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方向。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多次遭遇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豁达、洒脱不羁的态度。

这种洒脱情怀在他的诗词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苏轼表现出了一种无畏无惧的洒脱。

不要去在意那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雨声,不妨一边放声长啸,一边悠然地行走。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却比骑马还要轻快,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就如同这自然界的风雨一般,只要心中有一份洒脱,便能从容应对。

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正是苏轼洒脱情怀的生动写照,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坦然接受和对命运的不屈抗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展现了他的洒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深知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是自古以来难以周全的事情。

然而,他并没有陷入无尽的悲伤和哀怨之中,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看待。

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那就珍惜当下,祝福远方的亲人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同一轮明月。

这种对人生缺憾的包容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体现了苏轼的洒脱与豁达。

苏轼的洒脱情怀还体现在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乘一叶小舟,在江海中逍遥自在地度过余生。

这种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使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苏轼的人生哲学,正是通过他作品中的洒脱情怀得以展现。

他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

苏轼的旷达精神

苏轼的旷达精神

他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政治生涯后,就努力让自我的 心灵归于自由,归于宁静。正是出于对人生苦难的超越、 对人生自由的向往,苏轼才从内心深处唱出了“小舟从此 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浩歌;才面对人世间 一切苦难表现出处变不惊、泰然平和的超人心境。
苏轼旷达的原因: 1.苏轼所受教育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生活 的执着乐观和随缘自适的心态。
从上述话语中,可知苏轼旷达精神的最高层次是超越现 实的解脱,并且追求生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旷达精神作 用于的结果,是旷达的精髓。
西方哲人海得格尔曾说“心境愈自由,愈能得到美的 享受”。苏轼发现了现实人生的缺憾后便力图去找寻属于 自己的人生自由。苏轼深知人生自由的获得,需轼很有生活、情趣盎然,潇洒旷 达的性情水到渠成。
苏轼一生辗转南北,仕途颇为不顺,“三入承明,四至九 卿”(《行香子?寓意》),他的一生不断在各地为官,足迹远至 今天的海南岛。但是,他都能以旷达之心随遇而安,找到生活的 乐趣,并且把这些乐趣融入他的诗、词、文中。“粗缯大布裹 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七尺顽躯走世尘, 十围便腹贮天真”(《宝山昼睡》) 他也不像屈原、杜甫那样执著地忧国忧民,他要表现他的 潇洒旷达。很自然,在人生道路遭遇挫折的时候,他就会把相当 多的兴趣转移到日常生活品味上.
他给苏辙的信中说:“吾兄弟俱老矣,当以时自娱,此 外万端皆不足以介怀。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 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中廓然无一物。皆吾作 乐事也。” 《与弟子由书》他追求的是超功利、超世俗的人生境界。 第一层面就是对世俗人生的解脱,从名利、穷达、哀乐等 等中摆脱出来。第二层面就是达到自由的境界。不论何时 何地,都能够找到生命的可喜之处,在朴素无华之中得到 精神的愉悦,这就是旷达的境界。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绪论宋代文人有强烈地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会出现领导风气地文坛盟主.苏轼在诗词文赋、文学理论、琴棋书画均超越常人,并都有极高深地造诣,有“宋代文学第一人”地头衔.故苏轼也就成为了宋代文学成就最高地代表,引领宋代文学风骨,是宋代文学一面屹立不倒地旗帜.苏轼岁中进士,以儒家经世济民为政治思想,以儒学为根本而浸染释、道地思想是他人生观地哲学基础,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但由于苏轼注重政策地实际效果,秉持“渐变”地思想,他既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革,但又表现出一定地保守性,结果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地政治才干.但是从“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苏轼一生旷达为怀地品性.宦海沉浮,苏轼虽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但是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地信念和超然自适地人生态度.苏轼是一个随缘自适、安和处世、放达乐观地人,而且善戏谑,喜幽默,这就构成了他“坡仙”地形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每每读到他地这首悼亡词《江城子》,我总会被感动,然后在心里想象苏轼写这首悼亡词地悲痛.两人一生一死,时隔十年,无法相见,思念或许已经变得茫然了吧.不让自己去想念,却发现早已难以忘怀.岁月地流逝,生活地变迁,非但没有冲淡他对妻子地深情一片,反而随着时间地沉淀,他地思念之情愈深、愈浓.不愿去思量,也不敢去思量,思念却一直盘旋地自己地心头,解不开,也拂不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如果分开地距离是看得见地,纵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终会有再见面地一天;而现今,摆在面前地是生死地距离,是看不见地,无法逾越地,也是没有办法期待地距离.死者对世间地冷暖已经茫然无知了,但是活着地人呢,两鬓霜白,只能孤独地守在坟前,诉说无人倾听地肠衷.那些缠绕在风中地,是满满地没法解开地思念与深情.苏轼与亡妻不可逾跨地生死距离,透着他与妻子再也不能相逢地浓浓地悲凉与遗憾.古代文人,为妻子写悼亡词地人是极少地,这首悼亡词,写出了十年来苏轼对亡妻地悲切思念,同时也吟唱了对亡妻至死不渝地深情.让我们看到了苏轼这样一个至情至深地男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在,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首悼亡词,主要抒发地是苏轼十年来对亡妻地思念之情,同时也掺杂了苏轼自己因仕途多艰带来地人生忧伤.回首看,原来和妻子在一起地美好日子历历在目,现今妻子早已离去,留下自己无处诉肠衷.但即便如此,苏轼选择地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借助诗、词、散文等方式来抒发自己地纠结和苦闷,进行自我疏导,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旷达地心态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地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正是因为这样,他富于创新,提倡艺术风格地多样化和生动性.他地散文既有孟子和战国纵横家地雄放气势,也有庄子地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地行文风格.他秉性正直、为人坦率,对社会现实地看法和对人生地思考都可以在他地诗中体现出来.特别是他地说理诗,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而是通过生动、鲜明地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地.例如他地《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轼读书破万卷,对诗歌艺术技巧地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地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地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他在创作中注重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做到刚柔相济,呈现出“清雄”之风.自然苏轼地词和他地诗一样,表现出充沛地激情,丰富地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地语言风格.他追求壮美地风格和阔大地意境,他主张作词应抒发自我地真实性情和独特地人生感受.他有时把自然山水地关照与对历史、人生地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地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地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时又钟情于和谐宁静地自然山水,借以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地人生态度,代表作是《西江月》.眼光独到,关注以前地词人从未关注地领域——充满泥土芳香和生活气息地乡村.苏轼地文学作品,虽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样特立独行地文人,毕然会成为一个朝代地旗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创作地转折点,苏轼以儒家忠义思想自励,胸存浩然正气,但此时,已经渗入大量地佛道两家思想地影响,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地精神解脱,始终保持旷达、乐观、向上、任性逍遥和随缘自适.现存地东坡词,约有四分之一写于贬黄州期间.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经是饱经忧患地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地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地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地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地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地玉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地政治思想,苏轼岁中进士,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想要在政途上大有一番作为,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并且勇于进言,非常注重政策地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击.元丰三年,御史官员从他地诗文中搜索材料,说他讥讽皇帝,诋毁朝廷,而把他逮捕,制造了一起“文字狱”,史称“乌台诗案”,次年被贬谪,安置黄州.此后,苏轼又几经沉浮,先后被贬于定州、知州、惠州、直至儋州.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两座.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贬到离京城最远地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地生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地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合时宜”地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地重要主题.在他任地方官地时候,深入了解民情,常把耳闻目见地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写北方遭受蝗旱之灾地农民,南方水灾侵袭下地百姓,还有在沉重地赋税艰苦生活地农民.更可贵地是,苏轼对社会地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地弊政、陋习进行批判,体现出更深沉地批判意识.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地才干,然而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江神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就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地豪情壮志.伴随着宦海沉浮,经历了人生挫辱地他,虽然看清了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地阴暗和险恶,也感受到了人生地无奈,但是这并没有磨灭他满腔地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地赤诚.只要有机会、有条件,苏轼总不会放弃为国效忠、为民效力地信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地一生,从政约年,基本上是在新旧党争地漩涡中坎凛起伏地度过.但是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于其身地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地人生态度对待接踵而至地不幸,把儒家固穷地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地超然态度,以及禅宗地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地观念结合起来,做到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苏轼始终保持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地精神,这使得他在逆境中依旧能保持浓郁地生活情趣和旺盛地创作活力.经过人生地起起伏伏,苏轼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生活阅历极为丰富地他,对人生地思考也是深刻地,力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地信念和超然自适地人生态度,这就使苏轼对荣辱沉浮持有冷静、旷达地态度.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这是苏轼站立地人生姿态,也成为了后代文人景仰地范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写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了天空下着绵绵细雨,东坡先生独自走在林间小道里,任凭雨点飘落在他身上,边走边低声浅唱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姓名:郭婷学号:20030214366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指导老师:张振龙职称:教授摘要: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

虽然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人生态度Abstract: On Chinese history of culture, Su Shi is distinguished one man of writers. He has accepted Confucian explaining the effect saying that three grow thought. He sets off from self's the experience living although Su Shi has bad luck all one's life, having carried out the thorough thinking on society and life , this is thought deeply and melting to enter the attitude creating middle to literature , showing Broad-minded , Optimistic life.Key word: Su Shi; Broad-minded; Optimistic; Life manner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诗,文,词,赋)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

但是历经宦海风波的苏轼看穿了社会和人生的一切,他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浅析我眼中活得最通透的古人——苏轼

浅析我眼中活得最通透的古人——苏轼

浅析我眼中活得最通透的古人——苏轼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关于苏轼一生轨迹的视频。

从前,书信远,车马慢,可苏轼的足迹却遍布大半个中国,去过90座城市。

下边一图大概能够反映苏轼一生的活动轨迹:究其原因,是苏轼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被贬、流放的路上。

但不管生活多难,他都能以旷达的心态,面对人生困境。

乌台诗案后,九死一生的他被贬黄州。

穷到吃不起饭,就开荒种地,取名为“东坡”,与农民、渔父、樵夫、商贩谈天说笑。

用便宜到没人要的猪肉,自制出“东坡肉”。

年过五十,被贬惠州、岭南这种蛮荒之地,也不气馁。

庙堂进不去,他就去江湖里浪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生活不能顺流而下,他就逆流而上,为官一方,便造福一方百姓。

治水、修苏堤、建医馆救百姓、抄书办学堂……他的后半生,基本上都是在被贬的路上。

但他总能把人生的不快,转化成快乐,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藏:东坡肉、东坡饼、烤羊脊骨,品不完的美食;赤壁赋、水调歌头,数不尽的词文;寒食帖、墨竹图,道不完的风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为无数苦闷的中国人找到心灵的出路。

从古至今,无数人因他改变人生。

王安石感慨: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林语堂先生说,他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

”余光中则说,要去旅行的话希望可以和苏东坡一起,惟有苏东坡是个有趣的好伴侣。

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烹饪、工程师……像东坡一样的集大成者,纵观古今也难有几人。

65岁,在生命的最后日子,苏轼写了一首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回首一生,苏轼最想夸耀的,不是居庙堂之高的辉煌,而是他被贬黄州、惠州、儋州,那“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流离岁月。

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境界,古今难有几人。

我真的想不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喜欢苏轼。

如果说李白代表了中国人的浪漫,那么苏轼则代表了中国人的风骨。

他像一阵清风,从历史中走来,落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间。

他告诉人们,即使艰难,也要热气腾腾地活着。

论苏轼诗词中所透射出的人生智慧

论苏轼诗词中所透射出的人生智慧

2020-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论苏轼诗词中所透射出的人生智慧田希寅(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黔南551300)摘要:观苏轼一生,他虽然满腹才华的但官场生涯极为失意,于起伏跌宕的人生际遇中成就“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他善于在逆境中潜修悟道,升华自我。

在不同的人生境遇当中,都能够智慧而又从容地面对生活。

关键词:苏轼;诗词;人生智慧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07-02一、前言北宋著名词人苏轼以他卓绝千古的文学才华独步词坛,为后世所敬仰。

细品苏词,依旧能够启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从中得到面对坎坷人生的那份从容与豁达的精神力量。

下面从多个角度解读苏轼的作品当中渗透出的智慧与魅力。

二、得到与失去有一副对联,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

不得不说,这副对联写的很有深度,借“若”和“苦”的一笔之差讲述人生哲理。

苏东坡波澜起伏的一生,让他对得到和失去有着自己通透的观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中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苏东坡的这首词中可悟出得失是常事,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社会关系网,纯粹意义上的“高人隐士”是不存在的,大部分人都在由物质资料和社会关系所构建的生态网络中生存。

在北宋封建社会官场的“生态网络”之中生活,苏轼也许算不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衣食无忧固然可喜,但满腔抱负和一身才华无法尽情施展终归是理想主义者的遗憾。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官场生态网络没有给苏轼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却给了他衣食无忧的生活和体面的社会地位。

苏轼受益于官场生态网络的庇护,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思考社会问题、文学问题、民生问题和哲学问题,从而厚积薄发写出光耀千古的名篇巨著,成就他“唐宋八大家”的崇高地位。

学会看淡得失,方得真自由。

三、忧愁与快乐世人都希望永享快乐幸福永远无忧无虑,这种状态可能只存在于梦境当中。

超然其外的淡泊高出其上的洒脱_论苏轼生命...

超然其外的淡泊高出其上的洒脱_论苏轼生命...

三、灵活融通各哲学思想
现代学者大都认为, 苏轼能把一切磨难等闲视之, 是得益于佛老。 然而观其浮沉一生, 可以发现苏轼正是有着对儒、 道、 佛思想的通脱理 解和灵活接受, 才能时刻保持个人的心性自由。 《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在 中说: ( 苏轼) 初好贾谊、 《庄子》 , 陆贽书, 论古今战乱, 不为空言。既而读 : “吾昔有见于中, 《庄子 》 , …… 后 喟然叹曰 口未能言; 今见 得吾心矣! ” 读释氏书( 佛书) , 深悟实相, 参之孔老, 博辨无碍, 浩然不见其涯也。 这段话充分说明苏轼思想的复杂性及其前后变化的过程。 宋代, 是个儒道佛在理论上相互融洽的时代。 苏轼年轻时, 儒家思想占据了 “致君尧 他的头脑, 早年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甚至把伟大诗人杜甫的 舜上, 再使风俗淳” 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 即使在屡遭贬谪的困境中, 仍关心国家, 心系百姓, 保持着对人生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可见其 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同时, 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也很深。 庄子的相 对主义理论, 使苏轼用相对的和变化的角度看问题, 以一种超然的态度 发现事物的美, 故而获得一份精神的愉悦。 他善于以理性精神调节情 感, 理智地对待人生的一切, 而非自陷其中, 建立了人生退守和超越自 “心游于物外” , 由的精神根基。主张 以求得对事物完整全面的把握, 而 不是拘泥于一点一面上; 超脱于主观情欲, 正确处理物我关系, 不累于 情欲, 顺其自然, 无往不乐。 如果说儒道互补的思想, 一直是苏轼早期用世行为的准则, 那么从 被贬黄州以后, 佛老思想则在他屡遭贬谪的仕宦生涯中占据上风 。 受 佛教随缘自适、 乐天知命思想的濡染, 苏轼获得了自我精神的慰藉 。 他 将苦难的世俗人生进行审美化的处理, 于苦境中寻出乐趣, 在逆境中求 “平生 得解脱, 将凄苦化为愉悦, 把抵牾融为和谐。 于是, 在杭州, 他有 ” ( 《喜刘景文至 》 ) ; 在黄州, “长江绕郭 所乐在吴会, 老死欲葬杭与苏 有 ” ( 《初到黄州 》 ) ; 在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 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有 ” ( 《食荔枝二首》 “九死南荒吾不 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其二) ; 在儋州, 有 ”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 “尘心消尽道心平, 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只要 ” ( 《临江仙》 )。 江南与塞北, 何处不堪行 苏轼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 对社会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 并通过 “佛理悟境 ” 对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物外、 佛家的 等传统哲学的 吸收融合, 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哲学, 用一种超然的审美态度对 待人生, 从而获得精神的安慰, 心灵的净化, 灵魂的皈依。( 下转 337 页) 327

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探析.doc

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探析.doc

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探析摘要: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明智的文人,其明智不仅表现在他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表现在他的人生态度方面,即遭遇困难挫折时仍能乐观旷达,这种人生态度一直影响后人至今。

本文结合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词作,分析苏轼失意时的人生态度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轼乐观旷达人生态度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天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诗、词、赋方面都达到了很高造诣,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为读者所热爱和推崇,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苏轼才华盖世,堪称文艺上的天才加全才。

然而,苏轼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其显著的文学成就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人格魅力方面,即处变不惊,进退自如,遭遇困难挫折仍能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至今也影响着无数中国知识分子。

一、苏轼的人生态度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是一个政绩显著的政客。

然而,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苏轼因为乌台写诗一案从四十四岁开始被贬谪黄州,后来又贬至惠州和儋州,前后在贬六年,晚年才遇赦免北归。

而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政治家,面对不幸的贬谪遭遇,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如何呢?我们看看苏轼的作品:苏轼在被贬到黄州之后的第三年,写了一首词叫做《定风波》,词的内容是这样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本来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宋神宗元丰七年三月七日,苏轼和朋友一起去相田看地,途中遭遇大雨而雨具又不在身上,朋友们都被大雨淋得狼狈不堪,然而,东坡却跟大家感受不一样,自得地在雨中吟着诗歌哼着小调漫步前行。

出门遇雨,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这里蕴含了深层的意蕴,即词人处变不惊,坦然行世的人生态度。

想想那情景,朋友们大伙都在急风骤雨中狼狈而逃,但对于苏轼这个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人来讲,却不认为是奇怪的事,完全不影响自己出行的心情,于是就只管吟咏前行。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苏轼,号为东坡苏,元朝时的文学家、诗人,青微子派重要代表,为宋代文学史上最
重要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

他一生游走于道学、佛学、儒学和武学之间,研究深入,影响
深远,同时更留下不少个人观照生活的文章和诗歌,字字珠玑,令人叹为观止。

苏轼所透露出来的人生观有“理性宗教主义”色彩,他强调以“诚”为宗,相信“生
老病死,无常之见,实施善信人,仁义出309不易”,认同《礼记》“宰父长子,养老护国”的原则,也有“爱民如子”的异化精神。

他多次强调要坚持“诚”,“谨”,“勤”、“穷”和“行”。

通过以上言论,就可以看出,苏轼属于严谨勤勉,敬天仰人之风。

苏轼大力宣传“仁义廉耻、德才兼备”,强调了“会言”、“善志”、“忠义”,
力行“廉洁”、“善识”,隐含的道理是人的履行使命既是要实践道德规范,又是实行优
秀的技能和思想。

此外,苏轼深信人生有其“写意”,视“写意”活动是人的乐趣,也是对生命的体现,对此他有自己的见解:西山之风,怅然若失;东溪之水,怆然如往;鸟游花庐,怡柔而趣。

最后,他给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见解:人这一生中,只要隐忍和饮苦,无论他处于什
么处境,都可以以生命的理想去燃烧,进而蕴含出真正诗意化的人生。

豁达淡定 热爱生命

豁达淡定   热爱生命

豁达淡定热爱生活——试论苏轼的生命智慧摘要:关键词:苏轼;生命智慧;豁达淡定;热爱生活在中国文学历史上,苏轼无疑是非常杰出的一位。

无论是在思想深刻、才华横溢、学养富赡方面,还是在成就巨大全面、影响深远方面,都很难有人能超过苏轼。

王国维讲过:“三代以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②(P125)可见,苏轼为我们提供了兼济与独善的范例。

苏轼一生的伟大意义,在于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生命智慧。

一、大起大落的人生体验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

然而,从现存的苏轼大量诗文来看,苏轼的一生又始终是乐观的一生,积极进取的一生。

这种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态度,就是苏轼的生命智慧所在。

千百年来,苏轼正是以这种旷达洒脱的精神气度影响后人,吸引了无数士大夫文人的艳羡仰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号称为“三苏”,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中。

他出身于清寒地主之家,幼承家学,聪明旱慧。

20出头,即以才学名重京师,与弟弟苏辙同榜中进士,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极口称赞,也得到当朝皇帝的赏识。

嘉祐六年,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自此以后,历经宦海沉浮,多次卷入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屡遭贬滴,成为北宋王朝党争的牺牲者。

因此,一生就再也不能平静。

先是被朝中小人构陷,由堂堂知州突然被逮捕入狱,成了阶下囚犯。

出狱后贬官黄州,官职卑微,薪水很少。

以后辗转数处,都不得意。

六年后,旧党上台,突然奉诏进京,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居然连升数级,差一点就要拜相了。

然而,接着是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又将他贬到广东的惠州,海南岛的澹州,一贬再贬,越贬越远。

在澹州他以六十余岁的高龄过着生活上“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旧吠薯芋”的贫困生活。

林语堂《苏东坡传》中豁达乐观感言

林语堂《苏东坡传》中豁达乐观感言

林语堂《苏东坡传》中豁达乐观感言豁达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它能够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苏东坡正是以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闻名于世。

他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曲折,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定乐观的心。

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从中我们也可以汲取到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苏东坡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态度。

无论是在政治上遭受贬谪,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遭遇不幸,苏东坡总是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他不抱怨、不埋怨,而是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人生的起伏和挫折。

苏东坡的豁达乐观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态度上。

他认为人生犹如一场旅行,充满了美好与挑战。

他常常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他的诗作《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表达了苏东坡对人生的理解,他认为人生是短暂的,但人们应该怀揣着一颗坚定的信念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苏东坡的豁达乐观还体现在他对困境的应对上。

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能够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在政治上,他虽然多次遭受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他在贬谪期间仍然努力学习、创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生活中,他也经历了许多家庭的不幸,但他从不沉湎于痛苦中,而是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他用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坚强和勇气,也给了他人以榜样和鼓舞。

苏东坡的豁达乐观还体现在他对失败的看法上。

他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会找到成功的机会。

他在《黄州快书》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表达了苏东坡对失败的看法,他认为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虽然他曾多次遭受挫折和失败,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豁达与执着,苏东坡的生命哲思

豁达与执着,苏东坡的生命哲思

2018-2019年唐山市玉田县散水头镇钱家沟中心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模拟月考无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 照样子,写句子例:院子里有棵石榴树。

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

2. 按课文《江南》内容填空。

________可采莲,________何田田! ________戏莲叶间:________戏莲叶东,________戏莲叶________ , ________戏莲叶________ , ________戏莲叶________。

3. 多音字辨析。

当d āng ( ) d àng ( ) 给g ěi ( ) j ǐ( )4. 工共________画,呼共________画。

5. 我会比(比一比,再组词)。

午________ 禾________ 天________ 牛________ 和________ 夫________ 6. 选一选,填一填。

滚 推 抬(1)路很平坦,南瓜可以像轮子一样( )回家。

(2)路又弯曲又不平,可以请小伙伴们( )回家。

(3)找一辆小车( )回家。

7. 把下列古诗排列顺序. 咏鹅(唐)骆宾王(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 )鹅,鹅,鹅( )红掌拨清波。

8. 我会写一写。

小小的, 闪闪的 细细的蓝蓝的圆圆的高高的9. 选择合适的音节填空zh ǎn ɡ ch án ɡ ①妈妈说:“我长________了,要听话。

” ②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________的小河。

zh ī zh ǐ③奶奶家有一只________小狗。

④我在小小的船里做,只________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照样子写词语(1)例:明白明明白白简单____________ 开心____________(2)例:走走走一走看看____________ 比比____________(3)例:金黄金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1.生字朋友太孤单了,他们想找到好朋友,变成词宝宝。

如何从记承天寺夜游看出苏 轼的豁达与洒脱

如何从记承天寺夜游看出苏 轼的豁达与洒脱

如何从记承天寺夜游看出苏轼的豁达与洒脱《如何从记承天寺夜游看出苏轼的豁达与洒脱》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一生波折起伏,然而在困境中,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与洒脱的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虽篇幅不长,却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苏轼内心的这份豁达与洒脱。

文章开篇写道:“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正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本应让人意志消沉。

但只是一缕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苏轼便“欣然起行”。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尽显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积极回应。

哪怕身处逆境,依然能为自然之美所触动,这份心境,非豁达者不能有。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在这寂寞的夜晚,苏轼想到无人与自己一同欣赏这月色,便去寻找好友张怀民。

这种主动寻求陪伴,不让孤独感侵蚀内心的行为,展现出他善于排解忧愁,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而且,他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张怀民,也说明他在困境中依然珍视友情,相信朋友能给自己带来慰藉和快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未入睡,两人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意味。

两个同样遭遇挫折的人,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在这宁静的月夜中,悠然自得地漫步。

他们的心灵相通,彼此理解,共同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这种在困境中相互陪伴、相互慰藉的友情,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欣然接受,正是苏轼豁达洒脱的体现。

接下来,苏轼描绘了庭院中的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几句话,将月光比作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月色的澄澈透明。

在苏轼的笔下,这平凡的庭院夜景变得如此美妙绝伦。

这不仅是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精准描绘,更反映出他内心的纯净和宁静。

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他依然能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这种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正是他豁达洒脱的精神写照。

文章的最后,苏轼感慨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 轼如何在作品中探讨生死问题

苏 轼如何在作品中探讨生死问题

苏轼如何在作品中探讨生死问题生死,是人类永恒的思考主题。

而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苏轼这位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在众多作品中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苏轼一生坎坷,历经多次贬谪,命运的起伏让他对生死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在他的诗词文章中,我们能看到他对生死的态度并非是一味的悲叹或恐惧,而是充满了坦然、豁达与超越。

苏轼的《赤壁赋》就是他探讨生死问题的经典之作。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在这几句中,苏轼将人生比作短暂的蜉蝣和渺小的粟粒,与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长江形成鲜明对比,感慨生命的短暂和有限。

然而,他并没有陷入绝望之中,紧接着他又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审视生死,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瞬息万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自己都是永恒的。

这种对生死的辩证思考,展现了他超越生死的豁达胸怀。

苏轼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也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开篇便将世事视为一场大梦,流露出对人生虚幻无常的感慨。

但他并非消极对待,而是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看待生死。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尽管身处困境,心中凄然,但他依然能在这无常的世事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坚定。

在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我们又能看到他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死相隔的无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生死的隔绝让他痛苦不已,但这种痛苦并没有让他沉沦,反而成为了他对生命珍视和对死亡思考的动力。

苏轼之所以能在作品中如此深刻地探讨生死问题,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的积极入世让他在面对困境时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道家的顺应自然让他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佛教的超脱生死则使他在思考生死问题时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
作者:黄素玲
来源:《参花(下)》2017年第11期
摘要:苏轼,号东坡居士,宋朝文学家。

他集诗词、散文、书法等造诣于一身,是一位全面型的综合文化巨人,也是一个生活洒脱精彩的真正英雄。

虽然数次被贬,但依然保持着淡然达观的生活态度。

他的这份对生活的智慧,即便是千年以后的今天,也依然感染、感动着无数的人。

关键词:洒脱达观贬谪生命智慧
苏轼入仕时间比较早,除两次为父母服丧卸任之外,一辈子都在官场。

但在他一生之中得意时少,失意时多。

虽然他曾经扶摇直上,指点江山,但也曾经历经几次沉浮、生死未卜。

45岁时被降职黄州,59岁时被贬到惠州,62岁时被贬谪儋州。

他的一生历经了数次坎坷和磨难,但面对生活、苦难和官场的失意,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苏轼的生平遭遇
苏轼,1037年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21岁时进士及第。

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被称为“百年第一”,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的判官等职务。

后来因为他母亲病故,服丧回到故里。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后因不同意王安石的做法,上书反对,但不容于朝廷,于是自己要求外调担任杭州通判一职。

三年任期满了以后,又先后被调往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担任知州县令,深得民心。

1079年,因写诗歌嘲讽新法被捕入狱,被称为“乌台诗案”。

后被贬谪为黄州练团副使。

1084年,奉召赴汝州就任,途中因已无路费,再加上幼儿不幸夭折,上书请求先到常州。

神宗驾崩后,作为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先后升迁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等职位。

但后来又因为不满新兴势力的做法,向皇帝提出谏议,极力反对当朝的腐败现象,引起朝中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因此又遭受诬告,再度自求外调杭州担任太守,期间修筑了著名的“苏堤”。

1091年苏轼再次被朝廷召回,但是并没多久,又因为和同僚的政见不合而被外放到了颍州。

1094年再次被贬至惠阳,1097年,又被贬到了更远的儋州。

宋徽宗即位之后,他先后被调到廉州、舒州和永州等地。

1101年因大赦天下,又重新担任朝奉郎,在北上的途中死于常州,享年64岁,被御赐谥号文忠(公)。

二、苏轼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一生,从21岁登第入仕到66岁死于常州,尝尽了宦海沉浮的艰难困苦,政治上没有太大的作为。

就好比他死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当中自嘲的那样:“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他生命的尽头,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他曾经造就辉煌的那些时刻,而是他遭受苦难与折磨的地方。

也正是这些苦难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扩大了他的视野,磨练了他的性格,造就了这样一位个性独特而鲜明,既正直坚定、敢怒
敢言,又随缘自适、豪放旷达的智慧老人。

苏轼的一生经历过几次的大起大落,历尽艰苦,然而在被贬谪的逆境中,他不但没有被困难所击倒,反而能保持通达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

他被贬时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多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三、苏轼的生命智慧
(一)身处逆境而达观超脱
元丰二年,当时担任湖州太守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折磨数月后被贬谪到穷苦小镇黄州。

初到黄州,生活穷困,于是开垦了城东缓坡上的一块荒地,种粮种菜,酿酒做饭。

在这里,他做东坡肉,煮东坡羹,酿东坡酒,撰东坡词,从此东坡居士名满天下。

苏轼的乐观豁达,令他即便是面对被贬的苦难生活,依然活得很有诗意。

有诗为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苏东坡与朋友一同出门,半路遇天降大雨,但雨具被拿走,两人举步维艰,十分狼狈。

本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但到了苏轼这里却别具一番滋味。

他认为无须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滴声,何不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怡然自得地往前走。

这不仅是诗人在雨中漫步,也是诗人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漫步。

“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将诗人面对风雨人生仍旧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脱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阙,风雨过后,斜阳相迎,一句“ 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把诗人的内心留下的唯有饱经风霜后的恬静和泰然显露无疑。

这是他真实人生态度的自然写照:心胸开阔、意志坚定、乐观自信。

(二)好善嫉恶而终生不改
他正直敢言,在他认为的大是大非面前,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总是发于心而冲于口,即便知道会招来迫害,也不放弃原则。

正如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所以,他责难过司马光,攻击过王安石,也批评过宋神宗。

因而,也多次遭到贬谪,而且越贬越遠,但他始终没有因为遭到打击报复和迫害而改变这种执著和倔强的个性。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正是他这种硬骨头的最好体现。

当时,朝廷中党派竞争激烈,苏轼因为遭受谗言诽谤,难安于朝廷,于是打算请调外地。

但他那力主昌志养气,志一气随的刚正豪迈,坚信“淤泥生莲花,粪壤出菌芝”的倔强自信,他的随缘自适,绝不是一般人的明哲保身,而是外柔内刚的守正不阿。

(三)针砭时弊而造福百姓
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就有拯世济民的大志,并以“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苏轼,并没有因为中晚年屡遭打击而有所懈怠,而是始终如一地体恤民情,尽心职守。

任密州知州时逢蝗旱天灾,他一面上表请求减免税赋,一面组织灾民生产自救;任徐州知州时遇黄河决口,他率领官兵抢修堤坝,“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东坡先生墓志铭》);任杭州知州时,浙西六州春潦夏旱,他一面上报朝廷,一面筹款救灾,并加紧救灾浚湖筑堤,因有德于民而“家有画像,饮食必祝”。

他的大量的社会政事诗就是他一贯关心、同情人民,致力于为百姓纾困解厄的生动写照。

《黄牛庙》《岁晚三首》《和子由蚕市》《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赤头》《荔枝叹》
等,都是用对比的手法,讽喻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的。

他在描述贵贱悬殊、贫富悬殊的矛盾对立中,把自己的同情给予了那些苦难深重的下层百姓。

尤其是在《荔枝叹》中,当他想到汉唐以来,进贡荔枝给老百姓带来灾难时,便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恨:“颠坑仆谷相枕籍”“惊尘溅血流千载”“至今欲食林甫肉”。

更可贵的是,由古联系到今,由李林甫的贡荔枝联想到当代丁谓、蔡襄的贡茶,钱惟演的贡牡丹,并直呼其名,斥责其借贡物“争新买宠”,这在当时是无人敢做的。

人生在世,是非祸福伴随始终,善恶美丑触目皆是。

如果没有在人生感悟中养成浩然正气,学会生存智慧,就不可能像苏轼这样活得充实,活得乐观,活得高尚。

参考文献:
[1]刘丽娟.论苏轼的佛教思想及其诗词中的般若空意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邓立勋.苏轼的生存智慧与生命智慧[J].船山学刊,1998(02).
[3]王晶冰.吾安往而不乐——苏轼人生智慧之一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2).
[4]王许林. 九死南荒兹游奇绝——苏轼晚年的生命感悟和生存智慧[J].古典文学知识,2014(04).
[5]杨遇青. “志气如神”与“以神行智”论——《东坡易传》中“神”的观念[J]. 周易研究,2006(04).
[6]杨艳梅.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浅析苏轼复杂矛盾的世界观[J].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06).
(作者简介:黄素玲,女,文学硕士,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学、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责任编辑刘冬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