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管理技术培训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油茶高产种植技术
油茶原产我国,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
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鸠上,茶油易于
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
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
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
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
一般栽后8-10
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
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
一、油茶主要品种
油茶是泛指山茶属中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有普通油茶、越南油茶、广宁油茶、攸县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等几种,其中普通油茶以其产量高、适应性强、栽培分布广而成为油茶栽培中重要的一个种,我市栽培的油茶主要是普通油茶,黄山市林科所营造了小片的攸县油茶引种栽培试验林。
1、普通油茶品种划分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油茶生产实践中,为了应用方便和易于识别,采用了成熟期不同、果实大小、果形、果色等特性特征来划分不同的品种类型。
以果实成熟期的先后不同划分出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4个基本品种群,我国各省(区)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是霜降籽,黄山市各地栽培的亦都属霜降籽。
依果实大小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3种。
油茶果实形状各异,以果形指数(果径/果高)值定出5种基本果型,即球形、桃形、脐形、橄榄形和桔形。
据调查,霜降籽中球形果约占40%居首位,统计又表
明,球形果、桔形果一般较大,性状也较好。
油茶果色性状比较稳定,不会因光照条件的影响改变果色,红色果较多,黄色果次之,青色果最少,性状也以红色果最佳。
油茶品种系统命名按品种群-组-类型连称,如霜降大果红球,寒露中果红球。
有地方名称的仍可用地方名称,如衡东大桃、徽州大红等。
2、优良农家品种和家系
优良农家品种徽州大红:由黄山市林科所经过十几年系统选育出来的良种,果油率为%平均亩产油24.6公斤,是超过全国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标准的优良农家品种,已向全国各地推广良种5万公斤。
优良家系徽岩74-18,74-21 :由黄山市林科所历时12年选育出来的2个优良家系,干出籽率为%和%出油率%和%亩产油分别为31公斤和32公斤。
具有产量高,经济性状优良,花期早,座果率高,抗病力强(病果率在2鸠内)等特点,是值得在
我市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家系。
3、优良无性系
优良无性系GLF长油1-18号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经江西省林业厅审定的18个优良无性系,国家林业局予以推广的油茶良种。
干出籽率%%出油率26%-28%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4流右。
3年初果,6年后盛果,盛果期茶油产量39-59 kg /亩,经济寿命50-100年,我市可引种栽培,但大面积推广应进行区域测定试验。
4、油茶树品种的分布
(1)我国油茶的自然类型:
1、花期类型:特早花类型,早花类型、中花类型、晚花类型、春花类型。
2、成熟期类型: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立冬籽四种。
3、茶果形态类型:红球、青球、脐型红桃、青桃、红桃、青桔。
(2)油茶的品种及分布
一、普通油茶,又名中果油茶,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浙江、全国的主栽物种。
二、小果油茶,又名门西子;主要分布在江西宜春、福建、广西;栽培面积仅次于普通油茶。
三、越南油茶,又名大果油茶的主要分面在广东高州县、广西、栽培面积占第三位。
四、县油茶,又名野茶子;主要分布在湖南攸县、浙江富阳。
五、红花油茶:主要分布在江西德兴。
油质好、花可入药,是良好的庭园绿化品种,宜在高海拔地区推广。
六、小黄花山茶,主要分布在贵州赤水。
七、匹它山茶,主要分布在贵州盘县。
八、多齿红山茶,又名宛田油茶籽,主要分布在广西桂县。
九、茶梨,又名八瓣油茶:主要分布在浙江龙泉、江西龙南。
十、博大果油茶,又名赤柏子;不宜在中亚热带栽种。
十一、白花南山茶、主要分布在广东封开、广西苍梧。
十二、南荣油茶;主要分布在广西韶平。
十三、金花茶,主要用作观赏。
十四、邹果油茶,主要分布在广西龙胜、湖南永顺。
十五、威宁短柱油茶,主要分布在贵州威宁。
二、油茶生物学特性
1、生长结果习性
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
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油茶5年才开始结实,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6 年进入盛果期。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
根: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最深可达 1.55米,但细根密集在10-35厘
米的范围。
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2月中旬开始活动,3-4月间即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月即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停止以后,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12月至翌年2月生长缓慢,但未见停止。
油茶根系生长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及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
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
顶芽一般1-3枚,多的可达10余枚,中间1枚为叶芽,余为花芽;腋芽一般1-2枚并生于叶腋处,其中一为叶芽,余为花芽。
叶芽瘦长,花芽肥大。
开始难于用肉眼区别花芽与叶芽,到5月中间方可识别,凡圆而粗,呈红色的为花芽;细扁而失,呈青绿色为翌年萌发新梢的叶芽。
油茶花芽分化规律:花芽在春梢的分布量与林龄、经营水平、树冠和枝条的不同部位有关。
经营水平高,施肥区油茶花芽分化率高,且分化时期早;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条上以顶端的花芽较多;树冠南向较北向分化率高。
枝条类型不同,花芽分化的时间和分化率也有差异,花芽分化率以长果枝为最高约占38%但从整个植株而
言,花芽所占比例以中果枝最高,短果枝次之,长果枝最少,这是因为中果枝,短果枝占全树的比例大。
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油茶的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开始的,各地因气候长期保持不同而有差异,我市油茶花芽分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约占75%其余花芽在7月中旬至10初陆续分化,这也是油茶花期长的原因之一。
枝梢:油茶的枝梢,按抽发的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
油茶幼年阶段,当肥水条件较好时,常3者兼而有之。
成年阶段的油茶主要抽发春梢,少有夏梢。
单枝具有3片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开花着果;全株每果平均有叶15-20片才能保证稳
定均衡生长,叶片过少,翌年必然出现小年。
春梢的生长不仅关系到当年花芽的分化,而且还关系到翌年油茶产量,春梢数量与翌年产果量成正相关。
花:油茶的花为两性花。
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开放。
1天中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2点;而以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最盛,因为这时气温较高,有利花朵开放,传粉和授精。
一朵花从蕾裂到花蕾,历时6-8天。
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树种,帮助传粉的昆虫主要有地蜂、大分舌蜂、中华蜜蜂、小花蜂、黄条细腰蜂、果蝇、肉蝇、麻蝇和蛱蝶等。
果实:油茶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略有膨大,12月中旬以后,因气温过低而停止增长,3月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11月中、下旬成熟。
2、适生条件
油茶适宜在年均温15-18 °C,绝对低温-10 °C,>10C年积温在4500-5200 C之间;年雨量1000mn左右,生长期在260天左右;春季温暖晴朗,地势开阔的低山下部和丘陵地带,土层深厚的土壤、黄壤上生长。
气候因子对普通油茶开花结实的影响:我市为普通油茶适生栽培地区,正常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但因油茶具有秋未冬初开花,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的生物学特性,秋旱、寒潮等灾害性气候对其花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
花期气候对油茶产量影响:普通油茶花期最适气温为14-18 C,如屯溪一带油茶
花期日均温为15-18 C。
这种气候条件对油茶虫媒受粉、花粉发芽孕果都很有利。
然而,此期出现低温、阴雨等反常气候,则使油茶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而减产。
选择利用早花类型逐步更替晚花植株,是克服本区普通油茶花期气候不利因素的有效方法。
水分条件与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关系:普通油茶虽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能力,但在其生长发育,特别是果实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和合理均衡的水分条件,才能满足其生理活动和物质合成转化的需要。
我市年降雨量在1600mm左右,
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要求。
但是,由于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与油茶需水时机不相吻合,而产生了供求不协调的矛盾。
我市通常在7月下旬至9月出现高温干
旱现象,此时正是油茶果实增长和油脂形成时机,高温缺水,势必影响油茶果实的生长和油脂的转化。
产区人们常说的“七月干球(果),八月干油”,便是长期生产试验的总结。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市海拔高度南坡700n,东坡500m以
下均适宜油茶生长结果,海拔500-700m的油茶林产量明显高于低海拔或高海拔地带的油茶产量;阳坡油茶林产量也同样高于阴坡,高海拔地带的油茶含油率均高于低海拔;地形开阔、土层深厚地带的油茶产量和含油率较陡坡深谷和土层浅薄处为高。
油茶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适宜中性或碱性土壤。
油茶根深,适生于土层深厚的土壤。
油茶高产林地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层深厚,一般深达1m以上;结构良好,多
为壤质;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养分储存量多。
三、油茶苗木培育
1、实生苗培育
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1-2年,以裸根苗出圃,这是常规育苗方法。
油茶幼苗期为偏阴性,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圃地宜选设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 值的沙质壤土为宜。
油茶不宜在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生长。
初冬翻耕圃地后,均匀施入腐熟厩肥,然后耙碎作畦。
冬播则要防鼠害。
春播前25天浸种2-3天,沙床催芽18-22天,然后播于圃地。
油茶以条状点播,株行距10X 20cm为宜。
每亩播种约20000粒,相当于普通油茶种子40 kg左右。
覆土厚-2.0cm,稍加镇压。
苗高10cm左右施速效氮肥%° )一次,当长出3-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10-15cm呈45度斜插切断主根,以促使侧根生根。
然后再施复合肥(1 %。
)一次。
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咼温多雨季节用1%0托布津防治叶炭疽病。
注意松土锄草,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一年生苗高达30cm,根茎粗
-0.3cm,一级苗数量每亩可达9000-11000株。
2、扦插苗培育
扦插繁殖是无性繁殖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能在较短期间繁育出大量的良种苗木供应生产,因而被广泛采用。
选取优良品种类型、优良单株或优良无性系树冠中上部外围,粗壮通直、腋芽健全、叶片完整的1年生以内的春梢、夏梢做插穗,尤以
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春梢最好。
2年生以上的枝段没有叶片和腋芽,愈合生根困难,一般不米用。
采集穗条必须用锋利的枝剪剪取,剪截的部位在枝条基部的弱芽(一般是第一或第二片叶以上)上方1cm左右,使剪下的枝条能充分利用健壮的腋芽作繁殖。
插穗有长穗和短穗两种。
长穗每穗带3-5个芽叶,长约8-10cm。
长穗因叶面积大,光合产物多,生根容易,常规扦插成活率较高,但用穗量大,繁殖系数低,故少采用。
短穗则每穗带1-2片叶,长3-5cm;繁殖系数比前者高2-3倍,已广泛应用,但要求较优越的环境和管理条件。
削穗时用单面刀片从腋芽上方2mm左右处呈45度角切断,穗的基部末端切口削成斜面,切口要平滑,不能伤芽、叶。
削穗的过程要注意保湿,防止风吹日晒。
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作成一般苗圃式的苗床,床面高15cn,上面铺2 : 1的黄泥混沙,以作扦插层。
扦插后必须设置荫棚,棚内温度不越过30C,透光度30%左右。
常规扦插以夏、秋为宜,但夏插最好。
大量试验证明,扦插时机以5月底至6月份为好。
3、嫁接苗培育
嫁接苗培育采用“芽苗砧嫁接法”,具体操作方法是:
选种催芽:将油茶果采回后阴干,选出大粒种子(380-440粒/公斤),经消毒处
理后用湿砂贮藏,盖上薄膜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催芽。
如嫁接数量大,需要延长嫁接时间,则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批催芽。
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易于排灌的水田或旱土作为圃地。
圃地选好后,将其植被清除干净,3月中旬开始整地,每亩施石灰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后深翻整地,6、7天后开始作床,床宽1.2米左右,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疏松,苗床作好后,可覆盖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危害。
架设荫棚:苗床备好后,即架设荫棚,棚高 1.7米左右,遮荫架设后,将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雨水冲刷,保持床地疏松,干湿适宜,便于嫁接与培育。
接穗采集、运输和贮藏:采穗时要选择叶芽饱满,无病虫危害,生长良好的枝条。
若
长途运输,可在箱底铺上脱脂棉,用水淋湿,运至育苗地点后,将其插在阴凉处的沙床上或地窑中,保持湿度,可使用5-7天。
嫁接:嫁接时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待种砧已生长到3-4厘米高,接穗半木质化时开始嫁接。
如若种子萌发过早,可在芽床上加盖一层湿沙,延长出芽期,加粗芽砧;如若种子萌发过慢,可每隔2-3天洒温水1次,可保证芽砧期与接穗
期吻合。
嫁接方法:削砧,将砧苗挖出后洗去泥沙,在子叶上方2厘米处切断,去掉生长点,然后于切口处纵切一刀,将砧木劈成两半,切口深-1.5厘米。
削穗,接芽下方两侧各削一刀,将下端削成楔形,长 1.2厘米,再将上端齐芽尖削断,带一叶一芽,叶片可以全留或削去1/2。
嵌穗与捆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接,然后用牙膏皮条在接口处包紧,再将芽砧的主根切去1/3。
栽植:将嫁接好的苗木栽入苗床,栽植密度每亩6万株,栽后用洒水壶洒一次透水。
接后管理:嫁接后20天左右开始第一次除萌,并除去杂草和死亡的单株,除萌去杂工作一直要延续到9月份。
嫁接后一个月左右是苗愈合的关键时期,低温阴雨或干旱都会造成苗木愈合困难。
低温阴雨常使地下水位上升,苗木易于根腐,应及时清沟排水。
如遇高温干旱,则应增加遮荫度,减少光照,及时喷灌,降低圃地温度。
苗木移栽半个月后可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可防止圃地白绢病、根腐病、地老虎,促进苗木的生长。
苗木嫁接40天左右,接苗已成活,即可取去保湿罩,白露节后可拆去荫棚。
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保证造林成活率,在第2年5月上旬春梢接近停止生长时,即采用摘心定干措施,促进苗木分枝,地径粗达到0.4厘米以上,苗高为40-45厘米,根系发达。
四、油茶成林的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经济收益期限长达40〜50年。
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
为了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树体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一般结合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施肥时进行。
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40〜60厘米。
为避免过量伤根,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以2〜3年完成一周期。
深翻时要保护粗根。
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 : 6 : &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公斤,有机肥
15〜20公斤。
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
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增加适量的叶面肥,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有帮助。
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好。
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分,长江流域一般是夏秋干旱,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沖上。
但在春天雨季时要注意防止水涝。
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
油茶成年树多以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
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五、油茶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
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宜在pH值的土壤中生长。
铁芒箕、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白茅等酸性土指示植物生长繁茂的低山丘陵,便可作为油茶的造林地。
油茶是一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从半阴过度到阳性的树种。
进入成年阶段(10年以后),由于大量结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对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大。
种植油茶以多结果、多产籽、多出油为主要目的,故造林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
特别是地处峰峦重迭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选择,宜选南向、东向或东南向。
油茶要经常中耕抚育,在各生育阶段需要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挖垦。
坡度越大,挖垦将加速水土的流失。
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油茶宜选择25度以下
斜坡或缓坡造林。
2、整地
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和块状整地3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
低、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全垦整地适用小于15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的造林地。
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
造林密度主要是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造林目的等来确定,一般每亩栽植60-120 株左右。
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坡栽稀,陡坡栽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值得提倡。
3、苗木栽植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
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
我市春季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
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
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
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
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1.5cm为宜。
4、抚育管理
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 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
为了确保幼林的早实丰产,应适当施肥。
成林阶
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1次,每隔3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
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
六、油茶低产林改造
油茶林大都正值盛果期,但管理普遍较粗放,产量不高,多数为低产林,对其进行低产林改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投资少,见效快,是我市油茶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
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技术方法主要有:
1、清理林地,深挖垦复:清除林地杂灌、草、老残林木及病株。
低改的第1年冬季要全垦深挖一次,深度20厘米。
每年夏季浅锄1次,深度10-15厘米。
每隔2 年要深挖1次。
2、作梯开沟,蓄水保土:采用半挖半填的方法,把坡面一次修改成若干水平台阶,上下相连,形成阶梯。
使径流速率降低,保持水分渗透性;增加土面覆盖,力卩强抗蚀抗
冲性能,蓄水保土,从而达到林地水土保持的目的。
3、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冬花型油茶终年花果不离枝的“勤劳树”,开花结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
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
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
施肥量,氮肥10-15公斤/亩,磷肥30-50公斤/亩,钾肥10-20公斤/亩,或施复合肥、土杂肥300公斤/亩。
施肥方法:结合垦复,在树冠外沿开沟施。
4、林疏伐,稀林补植:密度70-90株/亩,郁闭度较为适宜,过密或过疏均影响
单产。
密林要进行疏伐,如果密度不够,株数不足,但分布较均匀,则不用补植,加强管理用扩大树冠的办法来增加郁闭度。
如果林间空地大于3X4米,林地透光,
应采用3-4年生良种嫁接大苗补植。
5、更换劣株,高接换冠:一般在低产油茶林中有50%-60%勺劣株要更换的,可分2-3年逐步改造。
采用拉皮切接法进行高接换冠。
油茶拉皮切接最适于嫁接的时间是5月底至6月上旬,此时无性系当年新梢已木质化,油茶生长旺盛,树皮易剥离,愈合能力强,成活率咼。
&整枝修剪,优化树形:修剪强度可分为一般修剪和重剪。
重剪一般在老林、密林,促发新枝。
冬季早春疏伐后,进行整枝修剪,多留营养枝,为来年结果做准备。
通常是采用一般修剪,剪除散乱枝,使树体枝条分布均匀,结构紧凑。
下脚枝的剪除要求是从全林看去整齐通透。
7、立体经营,耕抚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低产油茶林经改造后,可在林地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如绿肥、中药材、牧草和豆类等,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种植结构,耕抚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清洁环境,防病灭虫。
要贯彻重防,以营林技术为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伐除病株,剪除病虫枯枝,清结环境防病灭虫。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广油茶花期养蜜蜂。
8、截干更新:适用于衰老油茶林的更新改造,利用油茶萌芽力强的生物学特
性,进行截干萌芽更新,即在主干保留第1次分枝,其余二次以上分枝全部截除。
冬季进行,第2年春天即可萌枝,保留必需萌发枝外,其余萌枝全部除去,要连续除多余萌发枝2-3年。
3年即可恢复树冠,并开始挂果。
截枝更新后要深挖1次,并增施有机肥,促进生长壮健。
培育油茶林苗木的三种方法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茶油保健作用的认识,引起了社会对开发油茶林的重视,油茶苗木紧俏,各地可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法培育油茶苗木。
实生苗
是常规育苗方法,技术较简单,但不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
方法是:3月中下旬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1〜2年,以裸根苗出圃。
育苗圃地宜选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值〜的沙质壤土。
播前25天浸种2〜3天,沙床催芽18〜22 天,然后播于圃地。
采用条状点播,株行距10厘米x 2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2 万粒左右,约40千克油茶种子。
覆土厚〜2.0厘米,稍加镇压。
苗高10厘米左右时施速效氮肥一次。
当长出3〜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10〜15厘米呈45度斜插切断主根,促使发生侧根。
然后再施复合肥一次。
春雨期用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高温多雨季节用千分之一托布津防治叶炭疽病。
一年生苗可高达30厘米,
根茎粗〜0.3厘米,一级苗数量每667平方米可达万〜万株。
扦插苗
扦插以夏、秋为宜,但以5月底至6月份为最好。
选取优良品种、优良单株或优良无性系树冠中上部外围,粗壮通直、腋芽健全、叶片完整的1年生以内的春梢、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