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为了防止4103采面的老空区着火,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对其4103工作面的老空区进行注氮:

一、注氮技术要求:

1、注氮的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低于97%立即停止注氮。

2、注氮严格坚持“少量多注”多循环进行注氮。

3、注氮时间每循环1小时,每小时注氮量100m3,停1小时在进入下一循环,由当班瓦斯员立即进行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顺槽气体检测,若发现瓦斯浓度达到1%,一氧化碳达到0.0024%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进行处理,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注氮,以后正常后,注氮量可以加到每小时300m3。

4、注氮机压力不得超过6MPa。

5、注氮时撤出所有闲杂人员,每班技术员现场跟班,技术指导。

6、注氮时必须有专用记录本和台帐,记录开关机时间、注氮量、压力、开关司机等,以便对注氮情况进行分析。

7、井下发现不适合注氮时,要立即打电话通知注氮机组操作人员进行停机,并向调度室汇报。

8、注氮的管路:埋管注氮,在工作面得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趟注氮管路。当埋入一定深度后开始注氮,同时又埋入第二趟注氮管路(注氮管口的移动步距为5~25米)。当第二趟注氮管口埋入采空区氧化带与冷却带的交接部位时向采空区注氮,同时停止第一趟管路的注氮,并又重新埋设注氮管路,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

托管注氮,在工作面得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定长度的厚壁钢管作为注氮管路,它的移动主要利用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或工作面运输机头、机尾,或工作面进风巷的回柱绞车作牵引。注氮管随着工作面的推移而移动,使其始终埋入采空区内的一定深度。

9、注氮管路的铺设:管路的铺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接头不漏气。每节钢管的支点不少于两点,每节软管的吊挂不

少于4点,不允许在管路上堆放他物。低洼处可设置放水阀;输氮的管路在分岔处应设置三通和截止阀及压力表;输氮管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涂黄色油漆;定期对输氮管进行试压检漏。

10、注氮为每天8点班进行注氮,每2个小时为一循环,一小时注氮,一小时观察采面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浓度低于18.5%时,立即停止注氮。

11、从地面供氮时,当供氮压力小于1.6MPa时,输氮管路应选择无缝钢管。从井下供氮时,除应采用钢管外,在满足输氮压力的情况下,可选用耐压橡胶软管。但进入采空区的管路或火区的管路必须采用无缝钢管,不得选用橡胶软管进入采空区。

二、注氮时注意事项:

1、每次注氮必须有三人检查管路漏气现象,处理漏气管路时,要有3人以上。

2、注氮过程中,工作场所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18.5%,否则应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同时降低注氮量或停止注氮。

3、在注氮过程中,瓦斯员要时刻检查工作面、上隅角和后风巷

的瓦斯和一氧化氮的浓度情况,当浓度不符合规定时,必须撤出采面和后风巷的人员,撤到皮带顺槽中。

三、避瓦斯路线:

4109工作面→4109皮带顺槽→皮带运输巷→轨道下山→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四、其它措施:

1、注氮期间加强采面的防尘管理工作,工作面采煤机、运输机、运输顺槽、轨道顺槽各种防尘、降尘设施完好,不得拆除损坏。工作面每10架按设一组架间防尘喷雾,生产期间必须开架间喷雾。

2、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工作面的风量不低于832m3/min,不高于1025m3/min。因故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立即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注氮。

3、确保工作区域空气满足要求,正常情况下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其它气体符合规程规定。

4、各班班队长必须认真履行瓦斯员手册签字制度,及时掌握工作面CH4、CO等浓度的变化情况,必要时按要求组织人员撤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