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

1.1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1.2内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

1.3相邻面夹角为90°±0.3°。

1.4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

1.5内表面平整度110mm不大于0.14mm。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不平整度

2.1.2相邻面不垂直度

2.1.3内部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

2.2.2游标卡尺:量程310mm,分度值0.1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10mm,分度值lmm。

3校验方法

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内部表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4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5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3个月。6校验记录

混凝土试模、无侧限试模校验规程

混凝土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校验。 1.总则 混凝土试模是用于按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GBJ82-85测试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制作试件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3.1标准钢板直尺:量程300 mm。 3.2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0.02mm。 3.3塞尺:150mm。 3.4角度规:量程1800 ,分度值0.10 。 4.校验方法 4.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2.1条的要求。 4.2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及直径,其值应符合2.2条要求。 4.3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的角度,其值应符合2.3条要求。 4.4用钢板直尺、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平整度,其值应符合2.4条要求。 4.5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2.1~2.4条的规定。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 1.总则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是用于按JTJ057-94测试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专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3.1标准钢板直尺:量程500 mm。 3.2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0.02mm。 4.校验方法 4.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2.1条的要求。 4.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及垫块高度、内径,其值应符合2.2、2.3、2.5 条要求。 4.3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2.1~2.5条的规定。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不确定度评定.

1. 检验过程概述 1.1环境条件 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50% 1.2检验所用的仪器设备 JJ-5型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ZS-15型水泥胶砂振实台、ZBY-Ⅱ型水泥养护箱、NYL-300型抗压强度试验机。 1.3被测对象 普通硅酸盐水泥胶砂28d 抗压强度,本例评定点约在30.00MPa 处。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于试验机的误差(不可修正的部分)及测量的重复性,而测量 的重复性其影响因素较多,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y --强度值 F --试验机读数 R --测量重复性的影响 n x x x .....21、、--各影响量 1x --水泥、标准砂、水的不均匀性 2x --配合比的偏差 3x --搅拌的不均匀性 4x --成型的不均匀性 5x --养护的不均匀性 6x --加荷偏心 7x --加荷速度不均匀性 8x --试验机本身的重复性 9x --分辩力的影响 )......(21n x x x R F y 、+=

10x —人的操作不一致性 11x --抗折试验时试体破损影响 12x --其它未知因素的影响 3. 不确定度传播律 ()()()R u F u y u 222+= 4.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R u R 的各影响量的大小很难用物理/数学方法分析,相互间关系也很复杂,只能用A 类评定,让12个因素同时起作用,通过试验来评定它的综合影响。做重复性试验,搅拌10锅砂,每锅产生6个试体,得到m=10组,每组n=6个试验结果。共m×n=60个试验数据(具体数值略) 合并样本标准偏差 ())1()(2 --=∑∑n m F F R u j ji )(6.....3,2,1n i = )(10.......3,2,1m j = 代入试验数据,得到52.0)(=R u MPa,由于实际检测时只做一组6个试件取平均值,故21.0/)()(==n R u R u MPa , 8.30=F 0MPa 。 4.2 )(F u 由检定证书得到F F ?=?%1,80.30=F MPa 31.0=?∴F MPa 取正态分布k=3 10.03 31.0)(==?=k F F u MPa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于各量之间相互独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混凝土试模无侧限试模校验规程

混凝土试模无侧限试模 校验规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混凝土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校验。 1.总则 混凝土试模是用于按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GBJ82-85测试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制作试件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标准钢板直尺:量程300 mm。 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 塞尺:150mm。 角度规:量程1800 ,分度值。

4.校验方法 用感官检查,要符合条的要求。 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及直径,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的角度,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用钢板直尺、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平整度,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条的规定。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 1.总则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是用于按JTJ057-94测试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专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标准钢板直尺:量程500 mm。 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 4.校验方法 用感官检查,要符合条的要求。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及垫块高度、内径,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条的规定。 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表 试模规格:150*150*150 校验编号:0101

混凝土试模校验检验方法

混凝土试模校验/检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抛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不应超过±0.5度。 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mm) 100×100×100 100±0.2 150×150×150 150±0.2 200×200×200 200±0.4 100×100×300 100±0.2 300±0.4 100×100×400 100±0.2 400±0.4 150×150×550 150±0.2 550±0.4 φ150×150 φ150±0.2 150±0.2 70.7×70.7×70.7 70.7±0.2 校验项目及条件二、1、校验/检验项目 平整度。不)1(. (2)相邻面不垂直度。

(3)模腔各部尺寸。 2、校验/检验用器具 (1)万能角度尺。 (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塞尺。 (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校验/检验方法 1、新购试模按下述方法进行校验。 (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 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 0.01mm。 (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度。 (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2、使用中的试模检验,用肉眼观测试模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组 合是否密贴。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检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检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检验证书格式见附录Ⅰ。.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GB/T17671—1999 Idt ISO 679:1989 本国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ISO679:1989《水泥试验方法——强度測定》制订的,主要内容与ISO679完全一致,某些地方根据中国情况作了修订。其抗压强度检验结果与ISO679:1989等同。 本标准采用中国的ISO标准砂,其鉴定、质量验证与质量控制以德国标准砂公司的ISO 基准砂为基准材料。 本标准规定可用振幅0.75mm,频率2800次/分~3000次/分的震动台为代用振实设备,其振实操作细则列入第7章中。本标准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基准法为准。 本标准在以下三个地方较ISO679:1989作了更具体的规定。 1.在“1范围”里增加“本标准适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的检验。其它水泥采用本标准时必须研究本标准规定的适用性”。 2.在“8.1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增加“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两个以上龄期内”。 3.在“10.2试验结果的确定”增加“10.2.1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负责起草。 参加本标准起草的单位名单附在本标准封底。 本标准主要承办人:张大同、王文义、白显明、杨基典、肖忠明、颜碧兰、王昕、陈萍、刁志坚、江丽珍、赵双全 ISO 679:1989(E)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性国家标准部门(ISO成员单位)的联合会。国际标准起草工作通常是由ISO技术委员会完成的。对技术委员会已确定课题感兴趣的每一个成员单位有权向委员会提出建议,与ISO联络的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也可参加工作。对于所有电工材料标准化工作,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进行共同研究。 由技术委员会起草的国际标准草案在ISO接受为国际标准之前应得到其成员的认可。按ISO程序要求至少有75%的成员单位表示同意。 国际标准ISO679是由ISO/TC74水泥和石灰技术委员会起草。 GB/T17671—1999 Idt ISO679:1989 目录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方法概要

水泥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校验规程

水泥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校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的校准,参照《混凝土试模》(JG237-2008)编制。 2、技术要求 2.1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等疵症,试模外表面及紧固件均应涂刷防锈油漆,油漆表面应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 2.2试模宜选用不低于HT200的铸铁,亦可选用Q235号钢或采用性能指标不低于Q235号钢的其他牌号钢或采用其他不吸水材料制作,当选用其他不吸水材料时应经过专门试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方可采用。 2.3试模在组装和成型试件时不得产生变形,试模结构应保证组装侧板能正确定位,整个试模必须连接紧密、紧固可靠,在振动成型时不得松动、不得漏浆,试模结构应便于与振动台固定。固定后应牢固可靠,试模侧板、端板和底板等应具有足够的定位面,拆下的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2.4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超出公称尺寸的±0.2%,且不得超过±1mm。 2.5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6试模侧板、端板、隔板的内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为每100mm不应大于0.04mm,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应大于0.06mm。 2.7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mm,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mm。 3、校准项目

3.1外观检查。 3.2内部尺寸。 3.3夹角垂直度。 3.4内表面平面度。 3.5组装后缝隙。 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4.1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 4.2.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 ,分度值0.02mm。 4.2.2深度尺:量程不小于200mm ,分度值0.02mm。 4.2.3钢直尺:量程不小于600mm ,分度值1mm。 4.2.4 0级刀口直角尺及配套塞规:边长小于60mm。 4.2.5 0级刀口平尺及配套塞规:长度不小于600mm . 5、校验规程 5.1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2.1-2.3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 5.2试模内部尺寸校准:试模两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在内侧板上沿对称测量,立方体试模边长在侧板两端分别测量,棱柱体试模长(用钢直尺测量)在两端侧板的两端测量,宽在两边侧板两端、中间分别测量;试模高度用深度尺测量,立方体试模高度在其每个边中部测量,棱柱体试模高度端侧板在中间测量,边侧板在两端和中间取3个点测量。 5.3垂直度校准:垂直度应采用精度为0级刀口直角尺和塞规测量。试模侧板

实验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实验(一)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1检验水泥的强度,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2水泥细度检验。 二、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 (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型号(jj-5型)。 (2)振实台、型号(2S-15型)。 (3)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yh-40B型)。 (4)抗折强度实验机 (5)抗压强度实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TYA----2000型。 (6)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棱长为40mm、40mm 、长为160mm 的棱形试体, (7)抗压夹具、金属直尺、天平(精度为±1g)等。 (三)实验时间:2009年9月15日。 (四)实验步骤: (1)将试模擦净并在模板的四周及与底座的接触面上涂抹黄油,使其紧密装配,防漏浆,内壁稍稍涂上一层机油,然后将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 (2)一次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水泥(450±2)g ,标准砂(1350±5)g ,用水量225ml。(3)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 s 后,在第二30 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 s ,在第一15 s 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 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在±1s内。 (4)用一个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层装入固定在振实台上的试模内。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动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接着在试模上做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体编号。 (五)试件养护: (1)将成型好的试件连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内养护,在温度为(20±1)0c,相对湿度不低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各种混凝土、砂浆试模的校验 2.21.1 技术要求 2.21.1.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刨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2.21.1.2 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 度。 2.21.1.3 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 100 边 100 X 100 X 100 0.2mm 150 x 150 X 150 150 0.2mm 200 X 200 X 200 200 0.4mm 100 X 100 X 300 100 0.2mm 0.5

100 X 100 X 400 100 ±0.2mm 150 X 150 X 300 150 ± 0.2mm 300 ±0.4mm 150 X 150 X 550 150 ± 0.2mm 550 ±0.4mm 100 X 100 X 515 100 ± 0.2mm 515 ± 0.4mm ① 175 X 185 X 150 175 ±0.2mm 185 ±0.2mm 150 ±0.2mm 70.7 X 70.7 X 70.7 70.7 ±

0.2mm 70.7 X 70.7 X 230 70.7 ±0.2mm 230 ± 0.4mm ①70 X 100 X 61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模)70 ±0.2mm 100 ±0.2mm ±0.2mm 61 ①36 X 60 X 60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模)36 ±0.2mm 60 ±0.2mm ±0.2mm 60 ①152X 170 (承载比试筒)152 ±0.3mm 170 ± 0.3mm ①100X 180 (无侧限试模) ±0.2mm 100 180 ± 0.3mm ①50 X 130 (无侧限试模)50 ±0.1mm 130 ±

水泥及混凝土试模检定规程

水泥及混凝土试模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水泥及混凝土试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概述 水泥及混凝土试模(以下简称试模)是用于成型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标准试件的专用仪器,所成型的试件可用于进行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其它物理性能试验。该仪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立方体或长方体型、圆柱或圆锥型,按用途可分为水泥胶砂试模、水泥胶砂流动度试模、水泥胶砂耐磨性试模、砂浆试模、混凝土抗压试模、混凝土抗折试模、混凝土劈裂抗拉试模、混凝土轴心抗压试模、混凝土轴心抗拉试模、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模、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试模、混凝土抗磨试模和混凝土抗渗试模,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可分为单联和三联,圆柱或圆锥型分为整体型和对开型。单联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由侧板和底座组成,三联长方体型试模由端板、隔板和底座组成,密封试模由侧板、盖板和底座或端板、隔板、盖板和底座组成。 3 计量性能要求 3.1 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内腔尺寸及误差 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内腔尺寸及误差见表1。 圆柱或圆锥型试模内腔尺寸及误差见表2。

3.3 试模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试模的形状和位置误差见表3。 4.1 外观 4.1.1 应有清晰的铭牌,标有试模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侧板、端板、隔板和底板等均应有编号。 4.1.2 试模内壁应光滑、不得有明显砂眼、裂纹及划伤等,外壁应无毛剌。 4.2 组装 4.2.1 组装和成型试件时,试模不得变形。振动时不得松动和漏浆。 4.2.2 组装后试模连接面的缝隙不大于0.2mm,端板和隔板间缝隙不大于0.4mm。 4.3 质量 胶砂试模质量应为(6.0~6.5)kg。 4.4 表面粗糙度 试模内壁表面粗糙度R a3.2。 5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5.1 检定条件 5.1.1 环境条件 温度:0~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检定应在周围无影响测量的振动的环境下进行。 5.1.2 检定用设备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200mm。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500mm。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1000mm。 深度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200mm。 平板:准确度1级。 刀口角尺:准确度1级。 塞尺:准确度1级。 专用薄板:上下面平面度和平行度为0.02mm。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一、技术要求 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抛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不应超过±0.5度。 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mm) 100×100×100 100±0.2 150×150×150 150±0.2 200×200×200 200±0.4 100×100×300 100±0.2 300±0.4 100×100×400 100±0.2 400±0.4 150×150×550 150±0.2 550±0.4 φ150×150 φ150±0.2 150±0.2 70.7×70.7×70.7 70.7±0.2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1、校验/检验项目 (1)不平整度。 (2)相邻面不垂直度。

(3)模腔各部尺寸。 2、校验/检验用器具 (1)万能角度尺。 (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塞尺。 (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校验/检验方法 1、新购试模按下述方法进行校验。 (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 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 0.01mm。 (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 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 0.1度。 (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 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2、使用中的试模检验,用肉眼观测试模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组 合是否密贴。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步骤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附录2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标准修订说明 一、关于等同采用ISO679:1989(国际法)的原因和意义 我过现行水泥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是七十年代经过广泛研究,对原强度方法作重大修改后提出的,于1977年批准实施。1985年作了一次修订后执行至今的。该方法在胶砂塑性状态、胶砂制备工艺、试件尺寸形状、试件制备与养护等方面基本上与国际法类同,但由于标准砂的颗粒范围、级配、胶砂用水灰比差别较大,在强度数值上也形成较大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对于不同厂的水泥是不一样的。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水泥坑2生产过大部分已采用或正在转向采用ISO679:1989,我国现正在谋求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关贸总协定的要求“从1980年1月1日起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贸易中的商品认证制度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因此国务院要求我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在九五计划期间,除环境条件不许可的外都要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水泥是属于基本的建筑材料,而ISO679:1989的可行性之后展开了有关内容的研究,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主要工作均已完成。但由于水泥强度性能的检测方法影响面大,它的任何改动势必引起行业内外的关注,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也不断收到不同意采用ISO679;1989的意见,然而经过有关方面的共同研讨,特别是不是1997年2月国家建材局科技委召开的水泥界专家论证会,一致认为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与国际接轨是必要的,是符合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也有利于我国水泥工业水平的提高。 二、修订要点 现提出的等同采用ISO679:1989的强度试验方法与GB177—85相比有以下主要差别:1.标准砂由0.25mm—0.65mm改为0.08mm—2.0mm三级。 标准砂是测定水泥强度的基准材料。GB177—85用的标准砂是1977年确定并开始在全国使用的,它由0.25mm—0.40mm占60±5%,0.40mm—0.65mm占40±5%两部分组成。在0.25mm—0.40mm砂中以0.25mm—0.30mm砂占多数。与其相比ISO标准砂范围要宽得多,粒度级配性更高,它由0.08mm—0.50mm,0.50mm—1.0mm,1.0mm—2.0mm各占三分之一细、中、粗砂组成,在细砂中还要控制0.08mm—0.16mm的数量为12±5%,粗砂中标,1.60mm—2.0mm的为7±5%。此外它还要求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年生产的标准砂与基准砂的28天比对强度误差不大于5%。 这种改变使试验胶砂中标准砂更接近于拌合料中的骨料状态。同时给标准砂的生产和控制以全新的概念,在生产上必须改变采用单一永久性矿点的习惯,在质量控制上以28天抗压强度为基准进行动态控制。由于标准砂的改变也必然给方法的胶砂组成中的其它组成、胶砂制备方法和强度结果值带来影响。 2.胶砂组成中的灰砂比由表及里1:2.5改为1:3.0,水灰比由0.44左右变至今0.50。在七十年代确定采用0.25mm—0.65mm标准砂时曾进行过1:2.5,1:2.75和1:3.0灰砂比的比对研究试验。当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和易性和较高的强度值,选择了1:2.5的灰砂比。 此次修订改为1:30灰砂比,与修订前相比水泥的比例下降,胶砂组成更靠近的情况。水灰比一般受标准砂和灰砂比的制约,标准砂级配性越差,水泥含量越少水灰比则越大。采用ISO679:1989的标准砂和灰砂比时用法0.50水灰比的胶砂流动度约在190mm上下远比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一、取样 1、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袋中取至少6kg 2、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min内取至少6kg 每一标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过0.9mm方孔筛,不得混杂。 封存样应密封保存3个月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1}胶砂组成:每锅胶砂材料组成为水泥:标准砂:水=450g:1350g:225ml {2}胶砂制备:先将水倒入搅拌锅内,再加入水泥,然后将搅拌锅固定在机座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立即开动机器,先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的将砂子通过加砂漏斗加至到锅中,再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后,再高速搅拌60s。注意在最后一分钟搅拌时,要将锅壁上粘附的胶砂刮入锅内。 {3}胶砂试件成型:先把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动台上,用小勺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将料层播平,随后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后,去掉套模,从振实台上卸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垂直的角度在试模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割锯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试模上多余的胶砂刮去,并用直尺将试件表面抹平。 {4}试样养护:对试模做标记,带模放置在养护室或养护箱中养护,直到规定脱模时间(大多为24h)脱模。脱模时先在试件上进行编号,注意进行两个龄期以上的试验时,应将一个试模中的三根试件分别编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随后将试件水平5mm,需要时要及时补充水量,但不允许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5}强度试验:养护至规定龄期时,从养护环境中取出待测试件,进行强度测定。首先进行抗折试验。将抗折试验机调至平衡,试件的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的支撑圆柱上,加紧固定好试件。接通开关,抗折机以50±10N/S的速率均匀施加荷载,抗压试验以2400N/s ±200N/s速率均匀施加荷载。 {6}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数据处理步骤: ⑴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⑵抗压强度:以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果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 1.1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1.2内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 1.3相邻面夹角为90°±0.3°。 1.4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 1.5内表面平整度100mm不大于0.04mm。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不平整度 2.1.2相邻面不垂直度 2.1.3内部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lmm。 3校验方法 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内部表 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 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 准确至0.1mm。 4 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4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3个月。 5校验记录

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 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的校验。1技术要求

1.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 1.2坍落度筒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处应安两个把手,下端应有脚踏板。 1.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内径 (200±2)mm 顶部内径 (100±2)mm 高度 (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1.4钢制捣棒直径16mm,长(600±5.0)mm,表面光滑,端头应磨圆。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检查 2.1.2筒各部位尺寸检查 2.2校验用器具 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2钢直尺:500mm,分度值1mm。 2.2.3直角尺。 3校验方法 3.1目测检查内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 3.2用钢直尺测量两个把手是否在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度处。测量捣棒长度。 3.3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及捣棒直径,测量筒底及顶部内径和高度尺寸,各部位应 测量3点,取平均值,准确至1mm。 4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5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6个月。 6校验记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作业 / 检验指导书 检验名称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试验依据 1、水泥胶砂搅拌机; 2、试模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 3、主要仪器振实台; 4、抗压强度试验机; 5、抗压强度试验机用夹具; 6、水 泥抗折机; 1、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试验完毕必须清理干净仪器设备及试验现场。 3、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土2?,相对湿度应不低 于50%。 注意事项 4、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土1?,相对湿 度不低于90%。 5、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土1?范围内。 6、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 记录一次。 配合比 1、水泥450g;2、标准砂(ISO)3、水225ml; 1、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 2、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试验步骤 均匀的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 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运转至高速再拌30S。 3、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了的胶

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 以内。 4、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5、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了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它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进行编号和做其它标记。二个期龄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期龄内。 6、脱模应非常小心。对于24h期龄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 以上期龄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已确定作为24h期龄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 7、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垂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 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充分接触。养护期间 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面的水深不得于5mm。每个养护池只养 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随后随时加 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h 期龄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期龄的试体应在试验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 1.1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1.2内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 1.3相邻面夹角为90°±0.3°。 1.4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 1.5内表面平整度100mm不大于0.04mm。 校验项目及条件2 2.1校验项目2.1.1不平整度2.1.2相邻面不垂直度2.1.3内部尺寸校验用器具。2.2 万能角度尺。2.2.1。0.02mm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2.2.2塞尺。2.2.3 。300mm,分度值lmm2.2.4钢直尺:量程3校验方法 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内部表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4 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4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3个月。 校验记录5 专业资料 .. 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

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的校验。 1技术要求 专业资料 .. 1.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 1.2坍落度筒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处应安两个把手,下端应有脚踏板。 1.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内径(200±2)mm 顶部内径(100±2)mm 高度(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1.4钢制捣棒直径16mm,长(600±5.0)mm,表面光滑,端头应磨圆。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检查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 1 试验室和设备仪器 1.1 试验室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土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1.2.1设备 1.2.1总则 设备中规定的公差,试验时对设备的正确操作很重要。当定期控制检测发现公差不符时,该设备应替换,或及时进行调整和修理。控制检测记录应予保存。对新设备的接收检测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质量、体积和尺寸范围,对于公差规定的临界尺寸要特别注意。有的设备材质会影响试验结果,这些材质也必须符合要求。 1.2.2 试验筛

金属丝网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 要求;其筛网孔尺寸如表1(R20 系列)。 表1 试验筛系列网眼尺寸 1.2.3 搅拌机 搅拌机(见图1)属行星式,应符合JC/T681 要求。 用多台搅拌机工作时,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应保持配对使用。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是指叶片与锅壁最近的距离,应每月检查一次。 1.2.4试模 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见图2),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 x 40mm,长160mm 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制造尺寸应符合JC/T 726 要求。 当试模的任何一个公差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就应更换。在组装备用的干净模型时,应用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试模的内表面应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模自检规程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模自检规程 1.概述 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是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成型试件时所用的模型,其结构尺寸应符合JG3019-1994《混凝土试模》的要求。 2.技术要求 2.1试模应有铭牌。 2.2外观: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等。 2.3边长尺寸: 100㎜试模 100±0.2mm 150mm试模150±0.3mm。 2.4垂直度: 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出±0.3°,相当于用塞尺在距直角尺顶端50㎜处测量,垂直公差≤0.26mm。 2.5平面度:每100mm不超出0.04mm. 2.6缝隙: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mm,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mm。 3.检验用器具 3.1游标卡尺:分度值不低于0.05mm。 3.2宽座角尺:精度1级。 3.3塞尺:一组(0.02mm-1.00mm)。 3.4刀口尺:精度0级。 4.检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4.1外观在明亮处目测检查。 4.2试模组装后的边长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对称侧板内表面距离任取两个部位量测,高度在每个边长上各取一个点量测,精确至0.1mm,其结果均应符合要求。(三联试模高度可在每个试模的两侧板的中间位置各取一点量测,两对称侧板内表面距离可在每个试模上任取两个部位量测。) 4.3组装后的试模各接触面垂直度用宽座角尺和塞尺测量。在每一个试模横腔任取两对角测量试模侧板相邻面的垂直度,应在其高度1/2处测量;任取两相对侧板与底板上表面测量其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其结果均应

符合要求。 4.4平面度采用刀口平尺和塞尺进行测量,任取隔板、端板各一个,试模底座表面按封闭米字形布局进行测量,其结果均应符合要求。 4.5试模组装后,在每一模腔任取一侧板与侧板、侧板与底板连接面的缝隙,用塞尺插入最大缝隙处测量,其结果均应符合要求。 5.检定结果处理 5.1新的试模必须符合2.1-2.6条技术要求。 5.2使用中试模均应符合2.2-2.6条技术要求。 5.3自检周期12个月。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国家建材网》 ( 日期:2003-04-01 11:00) 焦点透视: C-BM行业标准数据库 记录号 11 数据库水泥标准 标准名称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英) Test method for strength of hydraulic cement morta 标准号 GB177-85 标准发布单位 标准发布日期 标准实施日期 标准正文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以及粉煤灰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检验。凡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经试验确定水灰比后,亦可适用。 1仪器 1.1胶砂搅拌机胶砂搅拌机为双转叶片式,搅拌叶和搅拌锅作相反方向转动。叶片和锅由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叶片与锅底、锅壁之间的间隙为1.5±0.5mm。制造质量符合GB3350.l-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搅拌机》的规定。 1.2胶砂振动台胶砂振动台(图1)由装有两个对称偏重轮的电动机产生振动。使用时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并符合GB 3350.2-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振动台》的规定。 1.3试模及下料漏斗 1.3.1试模为可装卸的三联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等组成,制造质量应符合GB3350.5-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试模》的规定。使用中的模型,模槽高不得小于39.8mm,模槽宽不得大于40.2mm。 1.3.2下料漏斗(图2)由漏斗和模套组成。漏斗用0.5mm 白铁皮制做,下料口宽度一般为4-5mm。模套高度为25mm,用金属材料制做,下料漏斗的重量为2.5 ̄2.0kg。 1.4抗折试验机抗折试验机一般采用双杠杆式的,也可采用性能符合要求的其他证明碳机。抗折夹具应符合GB 3350.3-82《水泥物理检验仪器电动抗折试验机》中2.5-2.9的要求。加荷与支撑圆柱必须用硬质钢村制造。圆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土木工程专业11班苏晨霄 同组人员:蒋远桂、郑思华、 陈昱昱、鲍徵飞、汪凡 2012年10月25日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实验目的 测定水泥胶砂试件的3d和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 2.仪器设备 水泥胶砂搅拌机、可卸式三联试模(内腔尺寸为40mm*40mm*160mm)、胶砂振实台、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 3.试件成型 (1)试模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干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层机油。 (2)称量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每成型三条试件需要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拌合用水量225mL。 (3)搅拌将标准砂倒入搅拌机的下料漏斗;将水加入搅拌锅内,再加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按启动按 钮后,搅拌机按下列程式进行搅拌:先低速搅拌30s,在第 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将砂子加入,然后高速搅拌30s,

停拌90s,再高速搅拌60s。在上述90s停拌的第一个15s 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4)振实将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从搅拌锅里取一半胶砂装入试模,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 槽来回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将剩余的胶砂装入 试模,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5)刮平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放在平台上,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 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 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 平。 (6)标记在试模上做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 4.试件养护 试模放入养护箱,养护成型后20~24h脱模,然后将试件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它标记,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两个龄期内。 5.强度测定 (1)抗折强度试验 将试件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 柱。启动试验机,以50±1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折

混凝土试模检验方法

混凝土试模检验方法 一概述 混凝土试模是《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F30—2003)中,混凝土试件成型用的专用模具。 二技术要求 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等。 2 应有产品合格证。 3 应由铸铁、钢材或其它材料制成,内表面应干整光滑,无任何砂眼或缺陷,外观完好. 4 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模,其内边长误差应不大于1/150,角度误差应不大于1o;内表面的不平整度应不大于试件内边长的0.05%. 5 圆柱体试模,其内径误差应不大于内径的1/150,高度误差应不大于净高度的1/150;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o。 6 试模应装配紧密,混凝土试件振动成型时,试模不出现漏浆。 7 立方体塑料试模按总量的10%抽检;抽检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8 混凝土极限拉伸试模(八字模)中段测试部分的检验方法参照抗冻试模检验方法执行,两边八字模部分以适应极限拉伸夹具要求为准。 三检验条件 9 检验用仪器设备: a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500mm,分度值0.02 mm。 b 一级刀口直尺。 c 普通级塞尺。厚度为0.02~0.1 mm。 d 万能角度尺。测量范围0~360o,分度值5‘. e 钢直尺。0~1000 mm,分度值l mm。 10 混凝土试模应在20±10℃检验,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四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11 按1、2、3条对混凝土试模进行外观和资料检验。 12 试模内边长、直径和高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内表面平整度用刀口直尺和塞尺测量,两相邻内表面垂直角用万能角度尺测量。 13 将试模装满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3cm),在振动台上振捣30s,观测试模的组装密封效果。 五检验结果处理和检验周期 14 经检验满足第l、2、3、4、5、6条要求的混凝土试模即为合格,发给合格证。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者均为不合格,发给检验通知书。 15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模的检验周期为半年;其他试模(不经常使用的或使用频次低于1次/月的或试模尺寸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的),检验周期为半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