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临近产蛋高峰期的科学饲养管理
蛋鸡如何做好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2021.3作者简介:曹旺(1965.10-),男,内蒙古兴和县人,大学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饲养、饲料营养、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
蛋鸡如何做好开产前的饲养管理曹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013650)摘要:蛋鸡规模化养殖为我国鸡蛋市场消费提供了保证,养殖者除了关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外,开产前的饲养管理也应重视。
育雏阶段要紧抓入雏后的饲料营养调配及疾病免疫防控,同时做好舍内温湿度的管控,通过营养、光照调控使体成熟和性成熟时间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为开产做准备,另外,开产前应重视兽药的科学使用,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蛋鸡;育雏;育成;饲养;管理争斗,在个体地位与从属关系确立后笼养蛋鸡才会停止战斗。
一些存在恐惧感的笼养蛋鸡也会发生互啄,胆子越小的蛋鸡越容易被其他蛋鸡欺负,严重影响笼养蛋鸡的生长发育。
除此之外,鸡舍环境条件也会引发笼养蛋鸡互啄,如鸡舍空间有限,笼养蛋鸡之间密度过大,相互拥挤中会产生鸡啄。
鸡舍通风不良、光照过强、鸡舍为卫生差,以及蛋鸡过于肥胖等都会引发笼养蛋鸡互啄。
再者,由于霉菌病肠炎引起的笼养蛋鸡营养不养,蛋鸡体内存有羽螨等也会造成笼养蛋鸡互啄。
3.2鸡啄癖防治措施饲养员要尽快查明啄癖原因,并做好应对措施。
如加强鸡舍光照管理,合理控制笼养蛋鸡饲养密度,科学供给笼养蛋鸡饲料,及时给笼养蛋鸡剪喙,给笼养蛋鸡带上小眼镜,以加强控制。
笼养蛋鸡饲养员在日常饲喂上可在鸡饲料中添加1.1%~2.1%的石膏粉,连续饲养15d 可有效预防笼养蛋鸡啄癖。
在笼养蛋鸡饲料中混合0.3%~0.5%的食用盐也可预防笼养蛋鸡产生脱水的现象,进而降低笼养蛋鸡互啄概率。
与此同时,饲养员还可配合使用啄毛灵等药物治疗啄癖。
当笼养蛋鸡因体外存有寄生虫而发生互啄时,饲养员可使用一定剂量的药物消灭体外寄生虫,如杀螨1号,缓解笼养蛋鸡互啄情况。
此外,对鸡群发生互啄情况,蛋鸡饲养员可在鸡舍上方悬吊一些蛋鸡喜欢食用的蔬菜或青草供其啄食,以转移笼养蛋鸡的注意力,不断降低笼养蛋鸡的互啄概率,保证笼养蛋鸡的存活率。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是我国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会选择养殖的一个项目,不同的生长阶段管理要点不同,今天咱们一起来简单学习一下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饮水
饮水要清洁充足,终日不断,冬季饮温水,夏季饮凉水。
2.喂食
定时定量,每天喂3次-4次,间隔时间相同,不同周龄每只鸡每天喂量。
3.分段饲养
产蛋鸡按产蛋期和产蛋率分三段饲喂三种配合饲料,19周龄-21周龄(产蛋率5%)为预产蛋鸡,22周龄-42周龄(产蛋率5%-高峰-产蛋率85%)为产蛋高峰期,43周龄(产蛋率85%以下)至淘汰为产蛋后期。
更换饲料要在产蛋上升前或下降后逐渐换料,过渡换料方法育成期过渡方法相同。
4.生料干喂,也可湿喂
但拌水不可过早过多,应保持饲料松散不成团。
5.补喂砂粒或石灰石粒
每周喂直径3mm-5mm的清洁砂粒一次,每只鸡每次5g。
6.饲养方式
产蛋鸡以笼养为主。
综上就是蛋鸡产蛋期的管理要点,蛋鸡管理建议分生长阶段进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课堂:养鸡常用的七种中药材。
产蛋高峰期及产蛋后期蛋鸡的饲养管理
以上 。看 腹部 , 产蛋 鸡 腹 部松 软 适 宜 , 不 过分 膨 大 或 缩小 ; 有 淋 巴 白血 病 、 腹 腔 积 水 或 卵黄 性腹 膜 炎 的病
鸡, 腹部膨大 , 且腹 内可能有坚硬 的疙瘩 ; 寡产鸡腹
部狭 窄 收缩 。看肛 门 , 产蛋 鸡肛 门大而丰 满 , 湿润 , 呈 椭 圆形 ; 寡产鸡肛f ' - J 4 , 而 皱缩 , 干燥 , 呈 圆形 。此 外 ,
况来确定 , 如鸡群体质 , 抵抗力 , 抗体高低 , 蛋壳颜 色 变化 , 炎症反应 , 厚度变化 , 鸡 冠 的颜 色 变 化 和生 理 变化 等 因素 来定 。 加强 免疫 时 , 新城疫 C l o n e 一 3 0株 与 l a s o t a 株要交替使用。C l o n e 一 3 0 株可使群体 内抗体不 断 均匀 , l a s o t a株 可提 升 抗 体水 平 ,交 替 使 用 则有 助
产 蛋 高 峰期 后 , 每隔 3 0 ~ 4 5天免 疫新 城 疫 , 最 好
3 淘汰寡产鸡
饲 养蛋 鸡 的 目的是 为 了得 到鸡 蛋 。 如果 蛋 鸡 不 再 产蛋 , 应及时剔除 , 以减 少 饲 料 浪 费 , 降低 饲 料 费 用。同时, 部 分 寡 产鸡 是 因病 休 产 的 , 这 些病 鸡 更 应 及 时剔 除 , 以防 止疾 病 扩 散 , 一 般每 2 4星期 检 查 淘 汰 1 次 。从 以下几 个方 面 可挑 出病 弱 、 寡 产鸡 。看 羽 毛, 产 蛋鸡 羽 毛 较 陈 旧 , 但不蓬乱 ; 病弱 鸡 羽 毛蓬 乱 ;
锰 中有 1种不 足 或 缺 乏 时 ,都会 导 致 蛋 壳质 量 变 差 而 容 易 破损 ; 疾病 , 鸡群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 、 减 蛋 综合 症 、 新 城 疫 等疾 病 之 后 , 蛋 壳质 量 下 降 , 软壳 、 薄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要点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要点
蛋鸡的产蛋高峰水平对整个蛋鸡生产周期有很重要的影响,产蛋高峰维持时间,决定了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水平。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时生产处于高产出状态,鸡群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这时主要工作是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充足的营养供应,尽最大限度减少应激。
对于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减少应激
处于产蛋高峰时的鸡群,由于生产水平较高,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制定每天工作程序,遵守工作程序定时工作。
每天按时进行饲喂,清粪,捡蛋等各项操作。
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要轻,不要在鸡舍追逐、打闹,设备维修尽量挪到舍外进行,减少一切噪音。
鸡舍的饲养员要稳定,不能随意更换饲养员,并且饲养员的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也要保持稳定,避免产生应激反应。
控制蛋重和体重
蛋重比标准偏大时,容易造成脱肛现象,造成蛋鸡的死亡,开产体重小,营养储备不足;蛋重偏小,全程总蛋重受影响,同时影响产蛋高峰的维持时间。
蛋鸡超重,蛋重大,泄殖腔脂肪沉积过多,产道狭窄,加上超标的蛋重,造成蛋鸡难产,引起蛋鸡死亡率增加。
超重的蛋鸡泄殖腔脱垂外翻,不能及时闭锁,容易引发蛋鸡的啄肛,产蛋期补充过高营养水平,生殖腺沉积过多的脂肪,造成生殖系统过早衰老,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高峰维持时间短。
若过高营养促使蛋鸡短期高产
1。
蛋鸡产蛋前的饲养管理关键点
蛋鸡产蛋前的饲养管理关键点作者:丁元增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9期蛋鸡产蛋前的饲养管理包括育雏期(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育成期和预产期的饲养管理,一般蛋鸡0~14日龄是育雏前期,15~42日龄是育雏后期,43~98日龄是育成期,99~130日龄是预产期。
由于各阶段蛋鸡的生理特性不同,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也不一样。
一、育雏前期0~14日龄的雏鸡生长速度快,刚出壳时体重只有35~40克,14日龄就能达到110克左右,增加了近2倍。
由于体重绝对生长速度极为迅速,但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生长发育、消化吸收功能往往不能同步跟进,加上雏鸡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免疫功能不完备,因而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差,极容易引发疾病。
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关键点是做好以下育雏工作:1. 开水。
在雏鸡未到达鸡舍前,育雏舍先预温到35~37℃,湿度控制为65%~70%。
运送雏鸡的车辆进入鸡舍后,应迅速将雏鸡上笼并给予饮用水。
雏鸡初次饮水最好用凉开水,保持室温,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可在饮水中加5%葡萄糖和0.1%电解多维,自由饮用。
2. 喂料。
在开水后2~3小时,即可开食喂料。
雏鸡喜欢吃破碎的颗粒料,开食时可以将破碎的颗粒料喷少量水,潮拌后均匀地撒在报纸上或料盘上,让雏鸡自由啄食。
要经常查看报纸上或料盘里的饲料分布情况,及时匀料,保证在6小时内90%的雏鸡能吃上料,24小时内全部雏鸡都能吃上足够的开食料。
规模化育雏的雏鸡群一般要使用雏鸡开食专用的颗粒料,这种颗粒料的直径一般在1.25~2.5毫米之间,质量好的开食颗粒料粒径均匀度好,1.25毫米以下的不会超过5%。
14日龄统计全部用料量,以每只雏鸡的采食总量150克为宜。
3. 光照。
育雏第一天,给予24小时光照,第二至第三天光照时间为22~24小时,从第四天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8日龄时减为19小时,此时光照强度降低,将60瓦灯泡换成40瓦灯泡,10日龄时光照时间缩为16~17小时,以后保持不变。
蛋鸡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适宜温 度是提高 成活率的 关键措 施。 一 般前4 d 温
度3 5 - 3 6 c C , 以 后每周下降2 c C , 直至2 0 ℃ 左右, 逐渐
1 2 . 3 3 M J / k g ) , 高 蛋白( 蛋白 质2 0 % - 2 1 % ) 日 粮, 也可
直接使用肉 仔鸡 1 号料, 4 - 8 周龄采用能量 1 1 . 9 1
脱温, 切 忌温 度忽高 忽低。 育 雏的 温 度是否 合 适, 要
看鸡群的活动表现。如雏鸡活动自 如、 均匀分布、 离
1 2 . 1 2 M J / k g , 蛋白 质1 9 % 的日 粮。
1 . 1 1 加强通风换气 雏鸡代谢旺盛, 呼吸快, 加上
热源适中、 睡姿伸展舒适等为温 度适宜; 如果雏鸡远
( 烟台市动物防疫监督所, 山东 烟台 2 6 4 0 0 0 )
中图分类号 : S 8 3 1 . 4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1 6 7 3 - 1 0 8 5 ( 2 0 0 6 ) 0 2 - 0 0 1 5 - 0 3
在整个蛋鸡生产的周期中, 不同的阶段对饲养 管理的要求不同, 任何一个阶段饲养管理的偏差和 失误, 都会给养鸡生产带来损失。 蛋鸡育雏是整个蛋 鸡生 产周期的 起点, 也是整 个蛋鸡生 产的 基础。 蛋鸡 育成的好坏对成年鸡的产蛋水平与饲料报酬具有决 定性的 作用。 培育差的 育成鸡, 产蛋期无论如何加强 饲养管理, 都不会达到理想的高产性能。 1 育雏鸡的主要饲养管理要点 育雏期的关键任务是减少雏鸡死亡, 提高成活
羽毛损失原因 自 然脱毛 强制换羽
啄羽
涉及的主要因素
1 - 6 月 份, 日 长 减少
饲喂 整粒大麦等 群序
蛋鸡产蛋后期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后期饲养管理当鸡群产蛋率由高峰降至80%以下时,就转入产蛋后期(48周~淘汰)的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鸡群产蛋性能逐渐下降,蛋壳逐渐变薄,破损率逐渐增加;产蛋所需的营养逐渐减少,多余的营养有可能变成脂肪使鸡变肥。
同时由于产蛋后期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对疾病抵抗力也逐渐减弱,并且对各种应激比较敏感。
一、调整饲料营养1.适当降低日粮营养浓度若鸡群产蛋率高于80%,可以继续使用产蛋鸡高峰期饲料;若产蛋率低于80%,则应使用产蛋后期料。
产蛋后期料应适当降低日粮营养浓度,加大杂粕类原料的使用比例,防止鸡只过肥造成产蛋性能快速下降。
喂料时实施少喂勤添勤匀料的原则。
料线不超过料槽1/3;加强匀料环节,保证每天至少匀料3遍,分别在早、中、晚进行。
3.体重监测与限饲轻型蛋鸡(白壳)产蛋后期一般不必限饲。
中型蛋鸡(褐壳)为防止产蛋后期过肥,可进行限饲,但限饲的最大量为采食量的6%~7%。
限饲要在充分了解鸡群状况下进行,每周监测鸡群体重,称重结果与所饲养的品种标准体重进行对比,体重超重再进行限饲,直到体重达标。
观测肥鸡、瘦鸡的比例,调整饲喂计划。
二、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日常管理操作规范,特别是要防止鸡只过度采食变肥,进而影响后期产蛋。
1.控制好环境环境适宜与稳定是产蛋后期饲养管理关键。
温度要保持稳定,鸡群适宜的温度是13~24℃,产蛋的适宜温度在18~24℃。
保持55%~65%的相对湿度和新鲜清洁的空气。
注意擦拭灯泡,确保光照强度维持在10~20勒克斯,严禁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和随意改变开关灯时间。
2.加强鸡群管理减少应激及时检修鸡笼设备,鸡笼破损处及时修补;防止惊群引起的产软壳蛋、薄壳蛋现象。
经常观察鸡群采食、饮水、呼吸、精神和产蛋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做好生产记录,便于经验、查找不足。
随着鸡龄增加,蛋鸡对应激因素愈来愈敏感。
要保持鸡舍人员相对稳定,提高对鸡群管理的重视程度,尽量避免陌生人或其他动物闯入鸡舍,避免停电、停水、称重等应激因素的出现。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生理变化及饲养管理
是 自配 饲 料 要 注 意 各 营 养 物 质 的 充 足 且 配 比均 衡 。在 提 供
2 产 蛋 高 峰 期 的 饲 养 管 理
转 群 管理 。 在 转 群 前 2 周 要对鸡舍 、 工 具 以及 用 具 等 进
行 全 面 的 清洗 与 消 毒 , 消 毒 完 成 后 要 空 舍 1周 左 右 再 进 鸡 。
中图分类号 : ¥ 8 3 1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2 0 9 5 —9 7 3 7 ( 2 0 1 7 ) 0 9 —0 0 4 1 一O 1
1 产 蛋 高 峰 期 的 生 理 变 化
蛋 鸡 进 入 产 蛋 高 峰 期 后 生 理 和 心 理 会 发 生 一 系 列 的 变
善 易发 生 多种 疾 病 。产 蛋 高峰 期 的 长 短 与 整 个 产 蛋 期 的 产 蛋 量 有 着 密切 的 关 系 , 要 想 获 得 较 高 的 产 蛋 量 需在 蛋 鸡
的 产 蛋 高峰 期 进 行 合 理 饲 喂 与科 学 的 管 理 。
关键词 : 蛋 鸡; 产 蛋 高峰 期 ; 生 理 变化 ; 饲 养管理 ; 饲料 ; 环境 ; 应激 ; 疾 病
营 养 时 要 根 据 蛋 鸡 产 蛋 率 的 高 低 及 时 合 理 的调 整 饲 料 的 营
养成 分 。尽 量 保 证 整 个 产 蛋 期 饲 料 的 相 对 稳 定 。蛋 鸡 在 产 蛋 时 每 产 1枚 蛋 需 要 蛋 白质 1 2 ~1 5 g , 并 且 随着 产 蛋 量 的 增 加 , 对 蛋 白 质 的需 求 量 也 在 增 加 , 因此在 产蛋率 达到 9 O 时 要 饲 喂 高 蛋 白 日粮 , 要 求 日粮 中的 蛋 白质 含 量 为 1 9 。对 于 能量 的供 应 则 要 满 足 适 宜 的 能 蛋 比。 蛋 鸡 在 产 蛋 高 峰 期 因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产蛋鸡饲料配方1、减少能量饲料在气温逐渐升高情况下,如果继续饲喂越冬期的高能量饲料,会使蛋鸡体重增加,从而影响产蛋率。
科学的做法是减少日粮中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的比例。
2、提高蛋白质水平母鸡产蛋期要消耗较多的蛋白质,且其消耗量与鸡的产蛋率有关,所以饲料中的蛋白原料要根据鸡产蛋率的提高而增加。
方法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优质的鱼粉、豆饼等,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添杂粕。
3、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当日粮中长期缺乏时,蛋鸡的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软、变薄,而且对钙的吸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鸡产蛋增多时其维生素消耗量也增加,所以可适当投喂一些青饲料,同时增加饲料中多维素的用量。
4、提高矿物质含量母鸡产蛋时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如饲料中缺钙,蛋壳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破损蛋,严重的会引起鸡下软壳蛋、无壳蛋。
缺磷与缺钙一样也会引起蛋鸡的不适,如啄羽、啄肛、啄蛋等异食癖。
因此,一旦发现蛋鸡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现象,应查清原因,相应增加日粮中矿物质添加剂的含量。
产蛋鸡饲养标准产蛋期一般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笼到5%开产,第二阶段是产蛋5%到50周左右或到产蛋高峰过后产蛋下降到70%,第三阶段为50周龄至淘汰。
产蛋期一般每天喂料2~3次,自由采食,上笼后到产蛋率达5%给蛋前料,此时鸡群还没有完全开产,所以日粮中蛋白的含量较低;5%到50周给蛋1料。
这时的鸡群处在产蛋旺盛时期,需要的蛋白和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都相对增加,必须保证足够的采食;50周以后给蛋2料。
这阶段鸡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低,即使给以高蛋白的饲料,产蛋量也不会有很大的上升,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喂蛋2料比较好。
1、喂料时料槽中的饲料应分布均匀,料梢要经常清扫,特别是夏天,料槽中的湿料和脏料必须清理干净。
饲料不要加得太慢,不应超过料槽的1/3,以免被鸡啄撒而造成浪费。
2、饮水必须是清洁新鲜的,饮水器或水槽必须每天进行清洗,乳头式饮水器要定期逐个检查,如果育成期是水槽,上笼后用饮水器则要注意教会鸡群用乳头饮水。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摘要:我国的养鸡业分为肉鸡养殖和蛋鸡养殖两类,所谓蛋鸡就是专门用于供应鸡蛋的鸡,鸡蛋生产是蛋鸡养殖的主要目的。
与肉鸡养殖不同,蛋鸡养殖的重点并不是提升鸡的肉质,而是提升鸡蛋的产量。
所以,蛋鸡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也与肉鸡养殖有很大区别,本文对蛋鸡养殖和管理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蛋鸡;养殖技术;管理措施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我国的鸡蛋需求和产量都比较大。
在蛋鸡饲养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来提升鸡蛋产量。
通常,蛋鸡从出壳到淘汰的总饲养时长为72周。
为保障鸡蛋的产量,需要从养殖场建设、各阶段培育、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不仅要为蛋鸡营造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还要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改善蛋鸡体质,增强蛋鸡的产蛋能力,使鸡蛋产量得到提升。
1蛋鸡养殖场建设为保障养殖场的经营运作,要选择恰当的场地建设养殖场,不仅要保持地势平坦,还要选择向阳、带有一些坡度的位置。
同时周围有干净的水源,可以保障排灌的便捷性,最好在沙质土壤地区建设蛋鸡场。
在建造鸡舍的过程中,应该每隔3m设置一个通风窗,保障通风和采光效果[1]。
要蛋鸡的运动场覆盖一层沙子,同时控制养殖和运动场地的面积比,最好为1:5-10,保障蛋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为蛋鸡生产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如果采用鸡笼养殖的形式,应该完善用具。
因为蛋鸡体重较轻,所以可以采用3层轻型鸡笼。
鸡舍长度应该控制为50-100m,宽度至少1.5m,最多不超过2m,鸡笼和上方建筑应该保持一定距离,至少要在1.5m以上。
2蛋鸡各阶段养殖与管理2.1育雏阶段蛋鸡养殖可以分为育雏、育成和产蛋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养殖要求不同。
通常0-8周龄为育雏阶段,相比于6周育雏,8周育雏更能提升蛋鸡的产蛋潜能。
在这个阶段,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育雏前,应该根据需求制定育雏计划,确定具体的育雏时间,然后做好育雏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同时准备饲料、药品和各种育雏器具,保障育雏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产蛋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
《产蛋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咱说这鸡啊,要想下好蛋,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我就见过好些个鸡,那每一只啊,情况各不相同。
就像我们那小鸡场,有只叫小红的鸡,看着毛色鲜亮,一个羽毛都不乱,那眼神儿透着灵气。
可是一开始啊,它下蛋的数量真不咋地,一天就几个小蛋。
我就寻思着,得想个法子提升提升咱这些鸡的产蛋量。
首先呢,饲料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就把大家伙儿都召集起来,说:“咱就像那菜农一样,看着鸡就得像看自己的菜地,想要收成好,那得精心管理。
”我站在鸡圈那儿,看着它们或疑惑或盯着我手里饲料袋的眼神。
这饲料可是有讲究的,不能光喂那些单一的粗粮。
我就选了些有科学配比的饲料,还加了些营养添加剂,保证它们吃得营养均衡。
记得有一回,我请来一位老王,他可是养鸡多年的专家,满脸皱纹看着就是经验的结晶。
老王站在鸡圈旁,操着一口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就开始讲:“咱养鸡啊,就跟养娃似的,得用心,鸡吃啥、咋晒太阳,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白菜。
”听着老王的话,那些鸡们似乎也懂了,鸡叫声此起彼伏,有的还啄啄地上的草,一派热闹景象。
除了饲料,环境卫生也重要啊。
我就跟场长说:“咱得给鸡一个舒适的环境,就像人找个好住处,心情顺了下蛋也勤。
”场长一开始也不太乐意,皱着眉头说:“清洗鸡舍得花好多功夫。
”我就笑着跟他说:“场长啊,你看那玩泥人的,哪有光看不练就能成的?咱得有点长远的眼光。
”场长被我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于是我们就开始每天给鸡舍定时清理,通风、换水,把鸡感觉干净、舒服了。
过程中啊,有些鸡的食欲明显提高了,像那叫小白的鸡,平时总是脏兮兮的,现在干净了,那吃得欢快,下蛋也多了。
再说饲养管理呢,光伙食好也不行,还得有点激励措施。
你看鸡下蛋多了,也得有奖励。
我就琢磨着在鸡舍里挂几个亮眼的红绳子,每次下蛋最多的鸡,我就给它在圈子外面挂上。
这红绳子虽然简单,但鸡们看到红绳子,个个精神起来,一窝蜂争着要那“荣誉”。
还有啊,得讲究个好氛围。
鸡舍里不能总是死气沉沉的,我就想着组织些活动,给它们放放音乐,搞搞“自由散步”,让它们在运动中舒展筋骨。
产蛋高峰前期阶段管理要点
此 阶段 鸡 群 由 后 备 鸡 舍 转 入 蛋 鸡 舍 ,转 群 是 这 个 饲 养 阶 段 最 大 的 应 激 因 素 ,蛋 鸡 舍 和 后 备 鸡
舍 环 境 过 渡 要 平 稳 。鸡 群 在 短 时 间 能 够 适 应 环 境
变 化 , 利 的 进 行 开 产 前 体 能 的 往 造 成 转 群 后 鸡 群 体 质 下 降 , 重 减 缓 , 重 时 甚 至 有 条 件 性 疾 病 的 发 生 增 严 影 响 产蛋 水平 。
操 作 不 当造 成应 激 过 大 ,影 响鸡 群产 蛋 水 平 达不
到 应 有 水 平 , 重 时 造 成 产 蛋 下 降 。 精 准 备 应 做 严 输 好 以下几 项工 作 。
训 练方 可使 用 。
34 药 物 准 备 . 人 工 输 精前 2 3 ~ d要 对 鸡 群 进 行
11 转群 准备 .
转 群 前 做好 空 舍 消毒 工 作 , 证 保
21 换 料 准 备 .
鸡群 产 蛋 达 到 5 %时 应 更 换 产 前
空舍 时 间 (5 1d以上 ) 断上 下批 次病 原 的传播 。 切 对
于 发 生 过 疾 病 的 栋 舍 更 应 彻 底 做 好 空 舍 、栋 内 原 有 物 品 、 围 环 境 的 消 毒 工 作 。 群 前 还 要 做 好 设 周 转 备检 修 、 员 配备 、 应激 药物使 用 等环节 工作 。 人 抗 12 环 境 控 制 充 分 做 好 转 后 蛋 鸡 舍 与 育 成 舍 . 环 境 控 制 的 衔 接 工 作 ,认 真 了 解 鸡 群 在 育 成 舍 各 项 温 度 、 度 、 机 开 启 数 量 、 风 口面 积 及 其 他 湿 风 进
周 连 华
蛋鸡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措施开产前后是指开产的前几周到约有80%的鸡开产这段时间。
小母鸡在开产前后生理变化很大。
这种变化除了来源于外界转群、饲养环境与饲养方式的改变而造成的应激外,还来源于自身的生理刺激,主要有生殖系统的发育、性激素的刺激、体内肝脏的增大和髓骨的形成等。
为了适应鸡体的生理性变化,配合鸡群向产蛋期转换,为以后的高产稳产做好准备,应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做好开产前的准备工作1.产蛋鸡舍的整理与消毒当小母鸡即将达到性成熟而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时,事先必须对产蛋鸡舍及设备按如下程序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即喷洒消毒(用百毒杀、1210或过氧乙酸等普通消毒剂对舍内进行喷雾预备消毒)--清理设备(移出用具并在舍外指定地点进行冲刷、晾晒、消毒)一鸡舍清扫--用水冲洗--火焰消毒--设备复位--喷洒消毒(封闭门窗及通风孔,选用2%~3%的火碱水或10%的石灰水等烈性消毒药品按地面--顶棚--墙壁--鸡笼及设备--地面的顺序进行喷洒)--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21克高锰酸钾密闭熏蒸24小时,待进鸡前3天打开门窗散发气味)。
2.整顿鸡群鸡群在转群上笼或转入其它饲养方式的产蛋鸡舍之前要进行整顿,严格淘汰病、残、弱、瘦、小的不良个体,并对全群鸡只进行驱虫,主要驱除肠道线虫。
针对育成鸡的发病历史,全群投药1~2次,疗程3~5天。
3.适时转群转群时间一般在17~18周龄,最迟不要超过20周龄。
具体时间要避开阴雨天气,选择气温适宜的夜间进行转群,以减少应激。
在转群前两天内,为加强鸡体的抗应激能力,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双倍的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如维生素C、速补-14等。
转群后要立即使鸡群饮水、采食,饲料或水中添加倍量的多种维生素和适当的抗生素2~3天。
4.药物净化鸡只转群后,在开产之前必须经过1~2次药物净化,使开产鸡群健康无病。
若出现新城疫抗体效价不高或不均匀现象时,应立即注射一次新城疫油剂灭活疫苗或饮一次弱毒疫苗,也可肌注新城疫一减蛋综合症一肾型传支三联灭活疫苗。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5 期
蛋鸡产 蛋高峰期 的饲 养管理措施
柴 磊
[ 摘
王世 山 刘树 军
靳玉珠
毋会明
4 5 4 0 0 3 )
( 河 南省焦作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中心 ,河南焦作
要] 蛋鸡产蛋率达8 O % 以上 ,即进入产蛋 高 峰 期,一个产蛋 高峰期 大约可维持 四个月左右 ,若 品种优 良,饲养得 法,
快饮 水 ,开 食 ,让 鸡吃 饱后 关灯 休 息 。制定 好 固定 的 工作 规程 、 使血液 中H C O _ 保 持稳定 水平 ,从 而缓解 热应 激 。 光 照 制 度 和 产蛋 期 的各 项 记 录 表 格 。对 蛋鸡 舍 供 料 、供 水 、照 3 产蛋高峰期 的 日粮 因素 名 、通风 、清粪 、控 温等 设施 加强检 查 和维修 ,使其 正 常运转 。 饲 料 使用 全 价饲 料为 最好 。 自配 料应 保证 各 营养 成分 平 衡 , 随着 产蛋 率 的高 低 ,及 时 合 理地 调 整 饲 料 营 养 成 分 ,但 要保 证 2 产蛋高峰期的环境 因素 2 . 1 温 度 整个 产蛋 期 相 对 稳 定 。能 量 饲料 应 以优 质 玉 米 为 主 ,蛋 白质饲 产蛋 鸡 最适 温 度 1 3 ℃ ~l 8 . 3 ℃ ,对 于大 多数 鸡 舍来 说 ,多为 料应 以优 质 豆粕 、鱼 粉 为 主 ,其 他 杂粕 适量 。 只有 优质 的饲 料 才
好。
2 . 3 密 度
一
鸡对 水 的需要量 随产 蛋率 的提 高而增 加 。 3 . 2 补 充 青 绿 饲 料
般 每笼 4 只鸡 ,夏 季有条 件 的最好 放3 只鸡 。 青绿 饲料 中含有 丰 富 的蛋 白质 ,微 量元 素 、叶绿 素 、维生 素 2 . 4 正 确 的 光照 制 度 等 。特 别是 含有 些 未知 营养 因子 ,刺激 蛋 鸡 的生殖 机 能 ,对提 高 禽类 的性成 熟 受光 照 的影 响 ,并且 光 照对 性 成熟 的作 用 是一 产蛋 量很 有好处 。 个 长期 积 累 的结果 ,光照 是影 响 产蛋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适宜 光 照 3 . 3 供足 蛋 白质 和 氨 基 酸 可 以促 进 生长 ,控 制性 成 熟 ,促 进产 蛋 ;不 适宜 的光 照 可造 成家 般 鸡 每 产一 枚 蛋约 需 1 2 ~1 5 g 蛋 白质 ,蛋 鸡 则 随产 蛋量 的 禽 疲劳 、啄癖 ,产 蛋 下 降。光 照 强度 要求 1 0 ~1 3 勒克 司 ,一 般 以 上 升 以蛋 白质 的需 求也 与 日俱 增 ,并 且要 平衡 赖氨 酸 以及 蛋氨 酸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科学管理
与禽业技术|饲养管理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科学管理郭学伟(辽宁省建平县深井动物卫生监督所122400)摘要:本文介绍蛋鸡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从温度、通风、光照及饲喂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以期取得蛋鸡高峰期高产稳产的效果。
关键词:蛋鸡;产蛋;管理蛋鸡一般在20周龄左右开始产蛋,在27周龄左右达到产蛋高峰。
在产蛋高峰期,蛋鸡食量增加,代谢强度增大,繁殖机能旺盛,这也是蛋鸡一生中生产性能最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者饲养管理岀现失误,就会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
实践证明,蛋鸡一旦岀现产蛋率下降的现象,要想使其恢复到原有水平是很难的,至少要经过2~3周以上的时间才能接近降低前的水平。
因此,为了提高蛋鸡的产蛋率,维持高产、稳产,除了要在营养方面满足需要外,科学管理也起重要作用。
在管理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鸡舍内温度稳定产蛋鸡的舍内适宜温度为15~25益。
冬季鸡舍内温度不应低于15益。
当舍内温度降至15益以下时鸡会感到不适,难以正常产蛋。
夏季,如果舍内温度超过28益时,鸡只会岀现产烦躁,蛋率下降,蛋壳变薄,超过38益时,有的鸡会因过热造成脱水甚至死亡。
所以高温比低温对蛋鸡影响更大,而且难以调节。
由于禽类体温相对较高,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较高,舍内温度也会相对较高,所以鸡舍降温很重要,一般选择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搭建鸡舍,层顶使用隔热材料或涂上白漆,必要时要安装自动喷雾降温装置。
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温度,同时也可降低舍内湿度[1]。
2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由于产蛋鸡的代谢旺盛,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可造成鸡只呼吸道疾病,影响蛋鸡产蛋性能。
根据实验得岀数据,鸡舍中氨气的浓度不能超过20%,二氧化碳不能超过0.1%~0.5%,硫化氢不能超过0.001%,若超过此范围,鸡只产蛋率明显下降。
舍内氨气浓度以不呛眼睛为准,否则要及时通风换气。
舍内通风良好,鸡冠颜色鲜红,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鸡冠颜色发暗,表现红紫色。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畜牧 生产
蛋鸡产 蛋高峰期 的饲养管理技 术
孙英 ( 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 局 2 5 6 5 0 0 )
中图分类号 :¥ 8 3 1 . 4 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7 3 3 ( 2 0 1 3 ) 0 7 - 0 0 2 1 - 0 2 冷季 节为1 . 5 倍 ;炎热 季节 ,饮水量 为采 食量的 倍。各 种 原因造 成的 饮水 不足 ,都 会使采 食量 下降 ,从而影 响 产蛋性能 ,影 响健康状 况。 1 . 4 保证 合理 的光照 光照 强度 以l O l x ,光 照 时间 以 1 6 h / d 为适 ,每 l 5 m2 的
节 。人 员走 动 ,打 扫房 舍 ,异 常声音 等 ,都可推迟 或减
少产蛋 , 因此 在每 天上 午产 蛋 的高峰 时间 ,一定要保 持 蛋鸡 舍 的 安静 ,停 止 一 切 舍 内的 活 动 。 日常 管理 工 作
中,要严 格执 行操 作规 程 ,避免作 业程 序发 生变动 。消 毒 、抓鸡 等操 作动 作要 轻 ,接种疫 苗 时要慎重 ,减少鸡
a m-  ̄ * r I F'I t m
—
2 . 2 夏季 管理
i, ●, - ● _ ●一 i— i i— m i一- -, 一 i— i— m一 一 i一 一 i -, - ● ●一 - -, ●, ●,
i
—
I
—
m
I
i
m一 - 一-i一 .●, ●, i一 一 m一- -,
1 . 5 加强通风换气 ,保 持舍内空气新鲜 搞好鸡 舍 内环 境卫 生 ,鸡舍 、生 产区常 消毒 ,室 内
定期清 扫,保持清洁卫生 。
蛋鸡高产饲养法
蛋鸡高产饲养法二、喂菜子饼法在蛋鸡饲料中加入7%煮熟(或经脱毒处理)的菜子饼,可使产蛋率提高10%左右。
三、喂花生壳粉法在蛋鸡饲料中加入3%~5%的花生壳粉,可使产蛋率提高15%左右。
四、喂苍耳饼法苍耳饼是苍耳果实榨油脂后的副产品,含粗蛋白质39%及微量镇静物质。
在蛋鸡基础日粮中加入10%的苍耳饼粉,可产蛋率提高8%左右。
六、喂玉米花粉法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鸡,可使产蛋率提高10%左右,而且蛋色鲜艳,蛋黄量增加。
七、喂芹菜法用新鲜的芹菜喂鸡,可提高产蛋率。
芹菜叶单喂,芹菜茎切碎后拌入配合饲料中喂,每只蛋鸡每次喂50克左右,每周喂3次。
八、喂蜗牛法在蛋鸡日粮中加入5%的蜗牛,可使产蛋率提高。
九、喂蛋壳法经常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些碎蛋壳,可使产蛋率提高。
十、喂蜂蜜法每只鸡每天喂1克蜂蜜(用水稀释后分早晚两次拌在饲料中喂),可提高产蛋率。
生理性因素的影响2、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鸡,蛋壳质量不同,如土种鸡蛋壳较厚,外来品种鸡蛋壳较薄,易破。
所以,可用选种手段提高品种的蛋壳厚度,减少破蛋率。
3、产蛋时间:一般鸡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成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
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在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
4、年龄影响:一般较老的母鸡生的蛋较大,但蛋壳相应较薄。
因此,一般蛋鸡喂养2年为宜。
5、甲状腺机能失调:鸡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产薄壳蛋或软壳蛋。
喂3-5天甲状腺素片能很快使蛋壳变硬。
6、换羽:母鸡换羽期间生理变化较大,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
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鸡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人工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
管理因素饲料原因1、缺钙:产蛋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日粮中缺钙会产薄壳蛋或软蛋。
1只鸡每天采食50克-70克饲料,鸡对饲料中钙的利用率仅60%,单靠饲料中的钙是不够的。
管理好蛋鸡的五个措施
管理好蛋鸡的五个措施管理好蛋鸡是农场主和养殖户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做好了蛋鸡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管理好蛋鸡的五个措施,希望对您的养殖工作有所帮助。
一、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是管理好蛋鸡的第一步。
首先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蛋鸡的饲养管理制度。
这包括蛋鸡的饲料配给,饮水管理,卫生防疫措施,以及日常的观察和记录等。
只有建立了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才能在日常养殖中有章可循,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饲养管理制度还要体现科学合理的蛋鸡饲养管理经验,要根据蛋鸡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来确定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蛋鸡得到适当的营养,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良好,从而提高蛋鸡的生产水平和健康状况。
二、加强对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生产管理加强对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生产管理是管理好蛋鸡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日常饲养中,要确保蛋鸡得到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要定时对蛋鸡进行晨检和晚检,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和排便情况,及时发现蛋鸡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在蛋鸡的生产管理方面,要对蛋鸡的产蛋情况进行跟踪,根据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情况,调整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保证蛋鸡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水平的稳定提高,提高经济效益。
三、合理进行环境控制合理进行环境控制是管理好蛋鸡的又一个重要措施。
蛋鸡的生产和健康与养殖场的环境息息相关,要做好蛋鸡的环境控制工作,确保蛋鸡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卫生条件良好。
在环境控制方面,要合理控制养殖场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确保蛋鸡的舒适度,预防蛋鸡感染疾病。
还要对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和环境消毒工作加强监督,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和消毒,杀灭病原菌,预防蛋鸡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四、加强对蛋鸡的疫病防控加强对蛋鸡的疫病防控是管理好蛋鸡的重要措施之一。
蛋鸡容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对蛋鸡的养殖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要加强对蛋鸡的疫病防控工作,保证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