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宋海芳

合集下载

《幼儿卫生学》导读8.16

《幼儿卫生学》导读8.16

儿 童 1--10 35--70g
青少年 11--18 70--90g
成人
70--90g
孕妇
65--95g
乳母
95--100g
• 儿童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 育差、视觉差、营养不良性水肿、脏器功能衰竭等。
• 蛋白质过多易导致便秘及食欲减退,且增加肾脏负担;
营养素——脂类
一、脂类的生理作用
地中海饮食模式
• (1)大量的谷类、丰富纤维的食物 • (2)大量的蔬菜水果以及豆类、坚果 • (3)橄榄油 • (4)奶酪,酸奶 • (5)每周食用几次的的食物:鱼,家禽,蛋类,甜
食(依次减少) • (6)每月食用几次红色肉类
• 地中海区人很少患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
第二部分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
…….
一、《幼儿卫生学》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 《幼儿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
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0至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较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心理卫 生、生长发育规律、健康评价与教育、儿童营养、 疾病预防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 ❖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
20年前中国百姓的 饮食模式? 你知道吗?
20年前中国百姓的饮食模式
• (1)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 (2)大量的蔬菜 • (3)少量或品种单调的副食品 • (4)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少 • (5)肉类极少 • (6)蛋类极少 • (7)奶类及奶制品:几乎没有 • 从而造成蛋白质、热量严重不足,食物品种不全,
• 四、拔河
• 拔河是一种强力对抗运动。幼儿参加拔河比赛弊病有三:
• 1、幼儿时期身体的肌肉主要为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组 织很弱,骨骼处于迅速生长时期,弹性大而硬度小,拔 河时极易引起关节脱位和损伤。

第一学期幼儿卫生(第二版)教案

第一学期幼儿卫生(第二版)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2课时[课题] 绪论[目的要求] 1、了解幼儿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任务。

2、引导提高学生对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重点难点] 幼儿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 了解幼儿卫生学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它的重要意义。

[授课时数] 1节[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教学过程] 绪论一、概念:幼儿卫生学是研究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和身心保健的一门科学。

二、主要内容: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婴幼儿营养;婴幼儿身心保健;集体儿童保健等。

三、主要任务:研究婴幼儿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寻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多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四、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疾病抵抗力弱,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要做好保健工作,就要求托幼员每一位工作人员尤其是幼师须具备幼儿卫生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现代保育观念。

五、如何学好《幼儿卫生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养成良好个人习惯,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第一章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教学目的] 了解幼儿八大系统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常识;掌握保育的基本知识,为做好保健工作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幼儿八大系统卫生常识幼儿八大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知识结构] 人体八大系统的结构功能,婴幼儿八大系统的结构特点;婴幼儿八大系统的卫生常识,每一系统以初中人体生理为基础,重点学习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常识。

第一章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细胞----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器官----系统(八大系统)[课题] 运动系统[目的要求] 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骨、关节、骨骼肌的结构。

[重点难点] 骨和关节的结构[授课方式] 讨论[教具] 挂图[教学过程] 运动系统一、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1、骨: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结构:骨膜(营养、生长、再生作用)、骨质、骨髓(幼年红骨髓有造血作用,成年黄骨髓失去造血作用)。

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师范专业《幼儿卫生学》复习题1答案

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师范专业《幼儿卫生学》复习题1答案

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师范专业《幼儿卫生学》复习题1命题人:陈民福 考题范围:《幼儿卫生学》 第一章(考试类型:闭卷; 时间:120分钟)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填空题:1.整个人体可分为 、 、 、 四个部分,上肢多为 、 和 ;下肢分为 、 、和 。

2.人体由表及里由 、 、 等组成,并由它们围成容纳多种内脏器官的体腔和容纳脑的颅腔,而膈又把体腔分隔为 和 。

3.头部的颅腔内有脑和椎管内的 相连。

4.腹腔内有 、 、 、 、 、 、 、 等器官,盆腔内有 、 和 。

女性还有 、 、 。

5.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括 、 和 三部分,而各类细胞的形态、大小和寿命则是不同的,人体最大的细胞是 ,比较小的是 细胞。

6.组织是人体内由许多 和 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人体内的组织有 、 、 和 四大类。

7.器官是指不同 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和特定 的结构,例如 、 等都是器官。

8.人体由 、 、 、 、 、 、、 八大系统组成,在 和 调节下,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9.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的 和 的转变过程,叫班级: 姓名:做。

10.酶是产生的具有能力的蛋白质。

酶有专一性;催化率很高,酶的作用又受温度、酸硷度影响,人体内大多数最适宜温度为左右,最适PH值为左右,人体细胞中酶缺乏或不足就要发生代谢紊乱,例如就属于酶缺乏病。

二、选择题:1.下列各器官位于哪一个腔?()气管()膀胱()脑()肝脏()心脏()A、颅腔B、腹腔C、胸腔D、盆腔E、椎管2.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3.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A、肾脏B、心肌C、肝脏D、胰4.下列属于器官的是()A、骨骼肌B、胃C、血液D、神经5.人体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能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A、大脑和神经B、大脑脊髓C、神经和体液D、体液和脊髓6.人在幼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A、同化作用占优势B、异化作用占优势C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对平衡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绝对平衡7.人在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A、所吃食物未被消化B、胃没有排空C、体温超过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D、体内食物残渣没有排出8.新陈代谢的概念是()A、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B、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物质转变成自身物质,同时自身物质氧化分解,排出代谢产物的过程C、人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D、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

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第二节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免疫生长发育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教学难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有八大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生长发育。

新课讲授:提问1、什么是生长?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即生长。

人的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

2、什么是发育?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以及体力、智力和心理的发展。

生长发育有规律一、年龄阶段划分法提问:你现在处在什么期?从受精卵到发育成熟 20年1、医学上的划分法胚发育期受精卵开始妊娠前8周胎儿期妊娠前8周后直到出生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什么是围产期?从孕期满28周到出生1周婴儿期(乳儿期)满月到1周岁幼儿期:出生后第2和第3年学前期:指3~6或7岁学龄期6~7岁至11~12岁青春发育:女11~12岁到17~18岁;女13~15岁到19~21岁2、教育学的划分法从妊娠到14岁划分为6个阶段胎儿期妊娠前8周后直到出生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婴儿期(乳儿期)满月到1周岁幼儿期:出生后1-3年学龄前期或幼儿期:指3-7岁学龄期7-14岁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A、速率不同时快时慢第1年身高20-25CM 体重增加6-7KG第2年身高10CM 体重增加2.5-3.5KG2年后速度急剧下降B、长度比例不同头尾规律: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C、各系统的的发育不均衡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发育快生殖系统发育慢2、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遗传、环境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遗传因素2、后天因素(环境因素)A、营养什么是同化作用?什么是异化作用?同化作用:生物体吸收外界成分并转化成为自身成分。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血液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人体有八大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血液循环系统新课讲授:三、循环不已的运输流――――血液循环系统(一)、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

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

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

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

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右心房,从右心房再到右心室,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体循环:1《幼儿卫生学》教案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

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

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最新幼儿卫生学(绪论及第一章)-精品课件

最新幼儿卫生学(绪论及第一章)-精品课件
(营养和身心保健)的 一门科学。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分。
幼儿卫生学的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
研究幼儿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寻影响 婴幼儿健康的多种因素,
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 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分。
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分。
八大系统 分别是哪八大系统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分。
系统又由什么组成呢?
器官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分。
有哪些器官?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分。
人体内部器官
婴幼儿的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1)骨骼在生长
(2)骨头柔软
(3)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 分。
2.肌肉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 分。
明仔今年四岁了。周末 ,爸爸妈妈带明仔一起 去郊游,他们一起玩的 很开心,但有一件事让 妈妈非常烦恼:明仔玩 一会儿总是要让妈妈或 爸爸抱,明仔是不是太 懒了呢?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 分。
婴幼儿的运动系统的特点:
3.关节和韧带
(1)肘关节较松,防止牵拉肘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 分。
√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 分。
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五十八 分。
婴幼儿的运动系统的特点: 3.关节和韧带
爸爸只好把孩子抱起,彤彤才停止 哭闹,但两支手臂依然保持原先的姿势 ,并且拒绝别人触碰他的手臂。这时, 爸爸才觉得,孩子看上去不像装的,赶 紧打了一辆车送孩子去医院。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试题含参考答案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试题含参考答案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幼儿骨骼中有机物含量较多,无机物含量较少,所以()A 骨骼较软,容易变形B 骨骼较硬,不易变形C 骨骼硬度适中D 骨骼脆性大2、幼儿的心脏相对较成人()A 大B 小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3、幼儿眼球的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左右转为正视。

A 5 岁B 7 岁C 9 岁D 10 岁4、幼儿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A 铁摄入量不足B 生长发育快C 铁吸收不良D 以上都是5、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主要是因为()A 神经细胞数量少B 神经纤维髓鞘化不完善C 神经细胞体积小D 神经细胞分化程度低6、幼儿乳牙一般在()左右出齐。

A 2 岁B 2 岁半C 3 岁D 3 岁半7、幼儿呼吸频率较快,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A 慢B 快C 稳定D 无法确定8、幼儿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一般 3 6 岁幼儿每天需要睡眠()小时。

A 10 12B 11 13C 12 14D 13 159、幼儿皮肤薄嫩,容易受伤和感染,是因为()A 皮肤的保护功能差B 皮肤的分泌功能强C 皮肤的调节体温功能弱D 皮肤的吸收功能强10、幼儿的生长发育遵循()规律。

A 由上到下B 由近到远C 由粗到细D 以上都是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包括()A 骨骼柔软易弯曲B 肌肉力量弱C 关节灵活性好D 足弓尚未形成2、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有()A 牙齿发育不完善B 消化能力较弱C 胃容量小D 肠道蠕动慢3、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包括()A 鼻腔狭窄B 喉腔狭窄C 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D 肺泡数量少4、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A 遗传B 营养C 疾病D 体育锻炼5、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A 饭前便后洗手B 早晚刷牙C 不随地吐痰D 不乱扔垃圾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幼儿的身高增长主要在夜间睡眠时。

中职《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复习)

中职《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复习)

中职《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复习)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知识准备:1.人体全身除了免疫系统外,可分为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2.感觉器官:皮肤、眼、耳和鼻。

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1、概述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其中,骨骼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连结的形式有直接连接、半直接连接和关节;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婴幼儿的肘关节较松,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

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所以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性较成人强,但牢固性较差,易引起脱臼。

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平脚”,即扁平足。

青枝骨折:婴幼儿的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

若发生骨折,可能为不完全骨折,即骨折部位还有部分骨膜相连。

脊柱的四道生理性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2、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骨骼:骨骼在生长;婴幼儿的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不良姿势容易导致脊柱变形。

2)肌肉:容易疲劳;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3)关节和韧带:肘关节较松;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3、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XXX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衣服、鞋要宽松适度。

4、如何促使骨骼正常发育/不变形?长骨骼需要以钙、磷为原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培养幼儿有正常、良好的姿势。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1、概述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肋骨和隔肌的运动。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又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幼儿卫生学教案优选全文

幼儿卫生学教案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幼儿卫生学教案《幼儿卫生学》教案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人体有八大系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循环系统,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消化系统新课讲授:四、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什么是消化系统1、消化的概念: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道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2、消化系统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和胰消化道的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的构成:1《幼儿卫生学》教案唾液腺。

胃腺、肠腺肝脏、胰腺、3、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1、牙齿乳牙萌出什么是乳牙?人萌生的第一组牙,共20个,上、下颌各10 乳牙个。

乳牙的萌生和脱落时间表牙萌出时间脱落时间乳中切牙 6 - 8个月7岁乳侧切牙 6 -10个月8岁乳尖牙16-20个月12岁第1乳磨牙12-16个月10岁第2乳磨牙20-30个月11-12岁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20颗乳牙排列而成。

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一章优选全文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一章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1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教学任务:1、能力目标:能根据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在幼儿园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2、知识目标:掌握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特点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婴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保健。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1、生命的起源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2、辩论:先有鸡蛋?先有鸡?新课讲授:一、概述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含义细胞: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般由质膜、细胞质和核(或拟核)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的种类:神经细胞(寿命最长)细胞的特点:能分裂(生长)但分裂次数有限,癌细胞:无穷分裂细胞,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分析人体细胞的元素组成可发现有如下规律: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O 65% C 18% H 10% N 3% P 1.4% S 0.3% 其他元素少于3%(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C 55.99% O 14.62% N 9.33% H7.46% Ca 4.67% P 3.11% K 1.09% S 0.78% Mg 0.16%①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

在人体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 (鲜重中C的含量达18%)②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4种:C、H、O、N。

在细胞中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占组成细胞元素总量的90%左右。

③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6种:C、H、O、N、P、S。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宋海芳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宋海芳

(三)保教要点
1.为孩子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 2.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 3.科学安排孩子桌椅 4.保护孩子的关节 5.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
二、 呼吸系统
(一)什么是呼吸系统
鼻 咽 1. 呼吸道 喉 气管和支气管 左肺 2. 肺 右肺
(二)婴幼儿呼吸运动的特点
1.呼吸频率快 2.声带不够坚韧 3.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2.扁平足的形成和下列那种因素无关( )
A.运动量过大
B.缺乏运动
C.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D.鞋要合脚
3.下面不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特点的是( )
A .呼吸频率快
B.可触及浅表的淋巴结
C.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 D.声带不够坚韧
课后作业
1.儿童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如何促使骨骼正常 发育?
患者三
这是一个 呆小症 的患者.
病因是 幼年时期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八、眼——视觉器官
(一)眼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图1-13 功能:感受光、颜色的刺
激,产生视觉
(二)婴幼儿眼睛的特点
1. 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据统计,新生儿95%为远视眼,8岁以后眼 球发育较快,9—10岁,儿童从远视眼变为正视 眼。
2.什么是呼吸系统?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保育要点?
3.婴幼儿循环系统有哪些特点?
四、消化系统
(一)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通过消化管和 消化液的作用把食物分 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吸收:经消化的食物 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入 到血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身作则。

《幼儿卫生学》复习提要优选全文

《幼儿卫生学》复习提要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幼儿卫生学》复习提要“幼儿卫生学”课程,是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理论课程,而幼儿卫生保健是幼教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基本职责,其方法、措施及其理论基础均来源于幼儿卫生学或与幼儿卫生学直接相关,可见幼儿卫生学是幼师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

该课程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该社幼儿教育室编写的《幼儿卫生学》为教材,该教材容纳了正常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幼儿解剖生理基础知识,幼儿生长发育,营养及幼儿预防医学以及幼儿园保健基础知识。

内容较为丰富,涉及面也较广,因而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均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与学中均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的特点”上,密切注意幼儿卫生与幼儿保健的联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地做到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对幼儿保健的认识、技能和理论基础。

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该课程的期末复习提要供各教学班点及同学们在期末复习中参考,复习提要的每章后面都附有综合练习题,综合练习的题型一般有“填空”、“选择”和“判断”三种,“名词解释”、“简答”和“问答”等综合练习请结合“提要”中提出的“重点名词”和“重点问题”以及教材各章节后的复习题进行综合复习。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重点名词组织、器官、系统、新陈代谢、酶二、基本知识点1.人体八大系统及其组成的主要器官。

2.构成机体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

3.新陈代谢对人体的意义。

4.酶催化作用显著的特点是“专一性”和“高效性”。

三、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①_______、②_____、③______、④_______四个部分。

2.新陈代谢包括________作用和_______作用,而前者是将_______制造成_______物质并同时_______;后者则是______并排出体外,同时_______能力。

(二)判断题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

()第二章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一、重点名词神经元,反射(反射弧)、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脊柱生理性弯曲、体循环、肺循环、消化、吸收、呼吸、肺活量、潮气量、近视、远视、生理性远视、免疫(特异性、非特异性)二、基本知识点1.植物神经的性质及其作用2.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及其基本方式。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第八节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第八节





(3)镶嵌式活动原则 是指某项活动开始进行时,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 域处于抑制状态,随着活动内容的改变,兴奋区域和抑制区域也发生改 变,大脑皮质区域轮流工作轮流休息,这种镶嵌式的活动特点是劳逸结 合的理论基础。 (4)动力定型: 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入大脑皮质,经过反复刺激, 这种时间和顺序被“固定”下来,前一个剌激就成为前一个反应的刺激 条件。 动力定型的是连续式的条件反射的形式,它的作用在于以最小的消耗获 得最大的效率。 动力定型具有两个特性:牢固性,可变性。
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1、注意用脑卫生,活动安排做到动静交替,合理实施 既丰富又符合年龄的刺激。 2、消除引起幼儿大脑紧张的因素。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幼儿脑细胞受损。 4、为幼儿提供丰富、合理的膳食与营养。 5、培养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



3、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 (1)始动调节: 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存在一定的“惰性”,刚开始工作时,工作 效率较低,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建立联系需要时间,随着它对其他系统 的调节的“启动”,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提高。 (2)优势法则: 是指大脑皮质某一区域兴奋状态占优势,形成优势兴奋灶,能吸引大脑 皮质的一些相关兴奋点来加强兴奋灶的兴奋度,从而提高学习、活动效 率。 首先要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感兴趣,进入状态,进入角色,排除和减 少无关刺激。 在优势原则实施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很重要,能否让儿童感兴趣,就 看语言的感染力,当然,新奇、有趣、直观、动态,都可以让孩子尽快 地跟着你的“引导”进入角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脑的体积 出生半年后为出生时的1倍,2岁为出生时的3倍,达到成人的3/4,4岁 时为出生时 4倍,已十分接近成人。 被刺激,被训练的脑细胞的突触,传导通道保存下来,加强,反应灵敏, 没有被刺激的突触传导通道逐渐萎缩,随之,这些脑细胞也萎缩。 (4)神经纤维不断加长,增粗,这也是突触“连接”的基础。 (5)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髓鞘好像电线外的绝缘外皮,到5-7岁,髓鞘化过程接近完成。婴幼儿 从最初的动作反应慢,不准确到反应迅速、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
2.结缔组织 功能: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如血液、软骨 3.肌肉组织 包括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 4.神经组织 包括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组成
(三)器官
说说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器官, 你能指出它们在人体的哪个 位置吗?
(四)系统
人体的基本结构 细胞: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一)细胞
1.概念 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
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结构
3.细胞的功能
不同形态的细胞,功能不同 树状的神经细胞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纤维状的肌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二)组织:
(三)保教要点
1.为孩子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 2.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 3.科学安排孩子桌椅 4.保护孩子的关节 5.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
二、 呼吸系统
(一)什么是呼吸系统
鼻 咽 1. 呼吸道 喉 气管和支气管 左肺 2. 肺 右肺
(二)婴幼儿呼吸运动的特点
1.呼吸频率快 2.声带不够坚韧 3.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6岁 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园老 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性命.
三、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 2.有助于提高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保教水平
四、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方法:
补充:学前儿童的年龄分段
1.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1个月内,即俗语 所称的“月科孩子”。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l~12个月,也有人称这 个阶段为乳儿期。
3.幼儿前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阶段。 4.幼儿期:是指3~6岁,即幼儿园教育阶段,也
称学龄前期。 5.学龄期:7~14岁。
案例1:
这天,我看到晴晴在抠鼻子,好象出于习惯性似的,我马上叫她 不要抠,并没有太在意。我走了一圈回来,又发现晴晴在抠鼻子,我 还是叫她不要抠鼻子,我边说边拉开她的手,这时候晴晴挣扎开我的 手,看着我说:“我的鼻子里面有东西。”我马上意识到什么,问:“ 有什么?”晴晴说:“有玩具!”这时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晴晴抠鼻子 是因为她书包上的小铃铛吊饰掉下来了,她因为好奇于是就把小铃铛 塞到鼻孔去了!幸好铃铛的位置不是很深,我马上带她去医生那里用 夹子把铃铛夹了出来。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宋海芳
聊一聊
你听说过这门科目吗?你对 本科目有什么看法?
一、幼儿卫生学的概念
幼儿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0-6、7岁)解剖生 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 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学 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
二、学习幼儿卫生学的任务
1.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2.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课后作业
1.课本P3:第1、2题(用划线作业本完成,下 周一上课前交齐)
2.预习课本P6-10的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一、 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
骨连结、骨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
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动脉
动脉管壁厚、弹性强、血液流速 快。分布在身体内较深部位。
静脉
静脉管壁薄、弹性较小、血液流速慢。 分布在身体内浅表部位。
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 和血细胞两部分。
我在想,如果我当时疏忽了晴晴的情况,认为她只是习惯地抠鼻 子而不去理会,那么后果不敢想象。
案例2
2000年4月20日上午7点30分,年仅6岁的佳佳(化名)由其父亲 送到宁波市北仑区某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检查了卫生情况后,她独 自入园到三楼教室时,在三楼走廊上碰到开水的水桶,被开水烫成十 级伤残.
案例3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1)骨骼在生长。 (2)骨骼硬度小,易弯曲。 (3)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2.肌肉
(1)肌肉容易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3.关节和韧带
(1)肘关节较松 (2)脚底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图9 正常足和扁平足
a.正常足(足弓正常);b.扁平足(足弓塌陷)
人体概述
小朋友,起得早,大家快来做做操, 张开小嘴深呼吸,揉揉鼻子吸吸气, 洗洗小脸提提神,脖子脖子扭一扭,
手臂伸一伸,小手拍一拍, 腿儿踢一踢,膝盖蹲一蹲, 小脚跳一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脑袋更聪明,做个新世纪小主人。
人体的基本形态——头、颈、躯干、四肢
看看接下来的几张图片, 想一想:人体是由哪些基本结 构组成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 的?
(三)保教要点
1.多组织户外活动 2.教会幼儿擤鼻涕 3.保护嗓子
课堂讨论: 为什么不要让幼儿玩扣子、玻璃珠等小物件,更
不能放入口中? 幼儿吃果冻时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国家对果冻的外形尺寸有严格的标准? 幼儿呼吸道入异物时该如何处理?
三、循环系统
(一)什么是循环系统
组成: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的管道系统,
1.理论联系实际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身作则。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占20%+课堂表现占20%+期中成绩20%+ 期末成绩40%=期末总评成绩
第一章 婴幼儿身体特点
学习目标: 婴幼儿的各个系统具有什么特点 保护健康、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要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和影响因素 正确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脾组成,是循环 系统的一部分。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1. 年龄越小,心率越大(表1-2) 2. 心肌易疲劳 3. 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图1-10)
(三)保教要点
1.适度锻炼。 2.关注淋巴结。 3. 合理营养,从小预防动脉硬化。
课堂练习
1.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