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醉翁亭记

合集下载

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赏析(优秀9篇)

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赏析(优秀9篇)

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赏析(优秀9篇)赏析篇一《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是一篇令人不禁喜爱的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乐观。

写作时背景是欧阳修由于参加范仲淹的改革,后失败,欧阳修被株连被贬,此文就是被贬滁州时创作的。

贯穿《醉翁亭记》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文中写景的成分很重,又多次提到醉字,这是无足怪的。

因为既是写亭,自当写出亭的景色;又因亭名“醉翁”,自当写出命名之意,这些全属必要的烘托。

文章开始写望琅琊,写“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

至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八道出了全文的主线。

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出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如入佳境。

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体会到的,着还不足为奇。

等写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宾客,还有滁人—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这就非同寻常了。

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的基调。

以下从两方面展开;第一,写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纵情山水之意;第二,写滁州官民同乐的情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的这和平生活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习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色,骈散相间,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易于成诵,首先本文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

最突出的是,在本文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金荧润畅。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全文几乎用“也”结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重复之感,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第11课《醉翁亭记》背诵资料及过关练习(含答案)

第11课《醉翁亭记》背诵资料及过关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上《醉翁亭记》背诵资料及过关练习班级姓名学号【思维导图】过关练习一、重点字词句归纳1. 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意向;意义;想法(2)野芳发..而幽香①古义:____________今义:香;美好的②古义:____________今义:送出;发生;扩大(3)山间之四时.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时间2.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①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

②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____。

(2)名词用作动词①名.之者谁:________________。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_____________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太守谓.谁 _____________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 _____________予谓.菊(《爱莲说》) _____________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临.溪而渔 _____________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_____________而乐.亦无穷也 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____________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__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望:_____________蔚然:___________(3)峰回.路转 回:_____________(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____________寓:_____________(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_____(6)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__(7)往来而不绝.者 绝:_____________(8)临溪而渔. 渔:_____________(9)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_______(10)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11)弈.者胜 弈:_____________(12)觥筹交错. 错:_____________(13)苍颜.白发 颜:_____________(14)树林阴翳. 翳:_____________(1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_____________(1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从:_____________(1)秀 (2)归 (3)谓 (4)临 (5)乐5. 重点虚词名之.者谁 _____________ 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_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_____________ 至于负者歌于.途 _____________ 而.年又最高 _____________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_______ 朝而.往,暮而归 _____________ 溪深而.鱼肥 _____________ 而.不知人之乐 _____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 颓然乎.其间者 _____________ 6. 重点句子翻译(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共38张PPT)

无穷,情致盎然,从容宛转,娓娓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的故事。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叙来。
第2段 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
山间景
一日之景——朝明暮暗
四时之景
春花幽香 夏木繁茂 秋霜高洁
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
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
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2.疏通课文第一、二段文意,积
累“环、蔚然、临、意、开、芳、 秀”等文言实词。 ❖3.学习本文景物的描写方法并理 解其作用。
读准字音
滁 壑 蔚 琅 潺 酿 辄 暝 晦
醉翁亭记
文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短短28个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琅琊山的四季美
准确、生动,极富音乐之美,韵味 景,准确、生动,极富音乐之美,韵味无穷,情致盎然,从容宛转,娓娓叙来。
D、写出山间朝暮和四时的景色及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疏通课文第一、二段文意,积累“环、蔚然、临、意、开、芳、秀”等文言实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欧 阳

修 记 名之者/谁?太守 /自谓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背景链接
❖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
chú hè wèi láng chán niàng zhé míng huì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
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 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 菜蔬。 摆开。
太守宴也。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 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的 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 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味
清醇,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开在前面,这是太守
环滁( chú )
琅琊( yá)
林壑( hè )
辄醉( zhé )
酒洌( liè )
林霏( fēi)
山肴( yáo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阴翳( yì)
野蔌( sù )
觥筹(ɡōnɡ )
状元成才路
伛偻( yǔ lǚ) 颓然(tuí)
射者中(zhònɡ )弈者胜( yì ) 暝( mínɡ )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这里相当于“于”。
译文: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 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
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容颜苍老,头
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时间副词,不久。
回家。
跟随。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重点)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 情。(难点)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重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在举行酒宴。
尽兴地喝酒。
弦乐器。 管乐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8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件(80张PPT)
前呼后应: 写文章或做事情考虑周到,
前面有伏笔,后面有照应。 觥筹交错: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 场面。
3.本段在句法上较多地采用对 句,对句的形式多样,有:单句 对、双句对、三句对。请找出本 段中的对句,并指出属于何种形 式?
4.“太守醉”仅仅指喝醉酒吗?
主要指被美丽的山间 景色和百姓安定富足的生 活所陶醉。
本文写出了谁的“乐”?
禽鸟乐、滁人乐、众宾乐、太守乐
负者歌于途…… 从太守游而乐、宴酣之乐
山水乐、宴酣乐、乐民之乐
第三段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 吗?
滁人游说明百姓和乐,太守才能尽 情享受这“山水之乐”,体现了文章“与 民同乐”的主旨。
醉 翁 亭 记
(一)
写景:山 泉
叙事:作亭者
亭(由远到近)



醉翁亭
醉去

翁八
七 里 亭
欧 阳
亭 记
百 载
修醉






读出下列词语
林壑 hè 蔚然 wèi 翼然 yì 晦明 huì
潺潺 chán 辄醉 zhé
环滁 chú 野蔌 sù 觥筹交错gōng 伛偻 Yŭ lǚ 琅琊 lángYá 阴翳 yì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 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欧阳修
醉翁亭
春 景
夏 景
秋 意 浓
雪 景
欧 阳 修 手 植 梅
欧 门
教学重点
本文写景、抒情的特色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字永叔, 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时所作。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语文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语文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语文教案及原文《醉翁亭记》课文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检查背诵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二、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

“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教案1、理解文章从“醉”和“乐”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掌握基础的文言词语。

4、背诵课文,默写重要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实词解释与重要句子翻译,领会课文内容,体验作者心情。

教学难点:领会“与民同乐”的内涵。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准备:一、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24岁中进士,曾任西京留守,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而屡次被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后任官职甚多,世称“欧阳文忠公”。

他领导了北宋诗人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庆历五年,欧阳修参加了范仲淹的“新政”改革,不久改革失败,被贬为滁州知府。

时值壮年,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仍然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

并在滁州有所作为。

工作之余,寄情于滁州风光秀丽的山水之间,抒杯内心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因此而得名。

二、识字:滁州、林壑、琅琊、潺潺、伛偻、觥筹、野蔌、阴翳三、解词:觥——酒杯翳——遮盖弈——下棋蔌——菜蔬意——情趣临——靠近伛偻——腰背弯曲(驼背)蔚然——茂盛的样子秀——发荣滋长四、课文简析: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九年级语文上册11醉翁亭记课件(幻灯片33张)

九年级语文上册11醉翁亭记课件(幻灯片33张)

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晦明 之变化,山间之朝暮。野芳发幽香, 佳木秀繁阴,风霜高又洁,水落石即 出,山间之四时。朝往暮而归,四时 景不同,其乐亦无穷。
同学们发现了吗?这段文字与原 文有何变化?请对照表达效果之不同。
只有骈句,去掉散句,就缺少了参差 交错,灵动变化之美。
感情朗读,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可以是判断
1
渐入佳境
群山环绕图A 琅琊秀色图B 酿泉流水C图 溪亭展翅D图
移步换景
视觉 动 远
听觉
静 近
赏美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 时也。 朝而往, 暮而归,四时之 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抒情曲

欧 阳 修
儿时朗读,百遍如新。 沉醉其中,如饮美酒。 今日重读,依然如此。 佳作不朽,万古长青。
——臧克家
核心素养目标
1.会读会写生字词语,积累文言字词。 (语言的建构与用) 2.反复诵读,感受音韵美,感悟文意 美。(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3.学会在精美的文辞、别具一格的句 式中感悟人的思想。
读出节奏美
1)泉香而酒洌 2)水尤清冽
清澈 凉
古人认为,清酒是好酒,浊酒是劣质酒。有诗为证:
1)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2)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重点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参差多变,既富于韵律美,又有图画美。 D.本文虽以“乐”字贯穿全文,却笑中带泪, 凸 显了作者被贬此地的愁苦与愤懑之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 《醉翁亭记》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 《醉翁亭记》课件 (共23张PPT)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92021/8/92021/8/92021/8/9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走近作者
• 欧阳修: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 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 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 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 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欧,苏(唐代韩愈、
背着东西的人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应答
休息
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腰背弯曲,这里指代老年人 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错杂的样子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清 野味 菜蔬 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太守宴也。
背景链接
•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 任滁州太守。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9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9日星 期一2021/8/92021/8/92021/8/9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课件(1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课件(11)


摄一组优美镜头
描述:
这是一组表现 的镜头: (做出解释) 。
圈点勾画 自主批注 同桌互议
细读文本,圈点勾画
寻一个传神特征
寻找作者描写下列意象时运用最传神的一个字或词。
滁山 清泉 亭子 雾气 暮云 野花 林木 风霜 溪水 寒石
洞门常自起烟霞 《琅琊山六题·归云洞》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琅琊山六题·琅琊溪》 石屏自倚浮云外,卧看千峰秋月明 《琅琊山六题·石屏路》 雨霁日长花烂漫 《春日独居》 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 《深谷泉》 晴林紫榴坼,霜日红梨晒 《秋晚凝翠亭》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 《永阳大雪》 山光晚逾鲜;春去夏犹妍 《会峰亭》 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谢判官深谷种花》
材料一:欧阳修在给朋友的信中评述前世名人:及到贬所,则戚戚 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
材料二:公之在滁……民安其政。盖自公至州,无不获之年,无 不给之民,民乐丰登,故公得与四方宾客及是州之民,日游览于 山水之胜而乐也。(林文俊《送郑君有章守滁州序》)
材料三:某(欧阳修自称)此愈久愈乐,不独为学之外,有山水琴 酒之适而已,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固知古人不忽小官,有以 也。(欧阳修《与梅圣俞四十六通》其二十)
无不给之民,民乐丰登”表明欧阳修热忱关怀百姓,
给予帮扶,家家每年都有收获,食粮丰收,百姓和乐。
据此可以判断,欧阳修不是一个只知醉饮山林的无
为官员,他苏醒地知道要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所以
说,醉翁醒然。
材料三:某(欧阳修自称)此愈久愈乐,不独为学之 外,有山水琴酒之适而已,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 固知古人不忽小官,有以也。(欧阳修《与梅圣俞 四十六通》其二十)
此刻,我在太守宴的“杂然”中读出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11醉翁亭记课件(共32张幻灯片)

九年级语文上册11醉翁亭记课件(共32张幻灯片)
写早晚风景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出”“云 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照鲜明的两画面。
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特殊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 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3.第3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 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 欢”“太守醉”四个场面。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 其他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的。
②为人而醉。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 热闹特殊;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 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太守醉,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 人自醉了。
③为情而醉。“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 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分析了不同层 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 境域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 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是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 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 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水落而石出者
(动词,显露)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动词,出来)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云归而岩穴暝

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动词,回去) (动词,归聚)
(介词,于) (介词,在)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连词,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 而 溪深而鱼肥
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人之乐
(连词,表递进)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4篇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4篇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4篇《醉翁亭记》原文赏析4篇《醉翁亭记》原文赏析1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诗词赏析:《醉翁亭记》不仅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游记,也是一篇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都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

然而,作者没有孤立地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具特色,又融合统一,蔚然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绮丽,苍翠欲滴,以群山为背景,酿泉环绕而过,一座四角翘起的亭子立在上面,这样,无山,则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立,无亭,则山泉失色。

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作者笔下的朝暮和四时之景,也都是优美的风景画。

二、勾勒了一幅“与民同乐”的风习画文章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游乐图,在这幅图画中,有“负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后应,往来不绝,十分热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优秀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优秀课件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原文:环滁 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遭到保守
派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醉翁亭
记》就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
政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
且滁州又有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些都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 但是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昏暗,奸邪当道,有志改革图强的 人纷纷受到打击,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 长,这又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日出而林霏开
朝而往,暮而归 溪深而鱼肥 而不知人之乐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三)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山行六七里 4.杂然而前陈者 5.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
两个“之”字的后面都省略了介词“于”, 即“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3.倒装句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应在“泻出”的前面, 即“于两峰之间泻出者”。
负者歌于途 “于途”为后置状语,应在“歌”的前面,即“负者 于途歌”。
行者休于树
“于树”为后置状语,应在“休”的前面,即“行者 于树休”。 醒能述以文者 “以文”为后置状语,应在“述”的前面,即“醒能
不能名其一处也
6.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云归而岩穴暝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说出,动词
回去,动词 归依,动词 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上来,动词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知识归纳(全面,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知识归纳(全面,含答案)

• 泉香而酒洌(清) • 山肴野蔌(野菜) • 弈者胜(下棋) • 杂然而前陈者(错落的样子)(陈列、摆开) • 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 • 非丝非竹(音乐) • 觥(酒杯)筹(酒筹)交错(交互错杂) • 苍颜(脸色苍老) •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文中指醉醺醺的样子) • 宾客从(跟随) • 阴翳(遮盖) • 游人去(离开)
• 11、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
• 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 家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
• 二、一词多义
• 归:
• ①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
•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 乐:
• ①山水之乐(乐趣)
•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
•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 (后为“乐 趣”)
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
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 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 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 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 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 老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 四、重点语句翻译
• 环滁皆山也: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 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 开翅膀一样,高水之间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1课《醉翁亭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1课《醉翁亭记》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以下是为您推荐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1课《醉翁亭记》欧阳修。

第11课《醉翁亭记》欧阳修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二、一词多义归:①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乐:①山水之乐乐趣,名词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乐趣”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形容词②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形容词谓:①太守自谓称谓②太守谓谁是,为而: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而”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③朝而往,暮而归“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④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表示转折关系,却。

三、重点词语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洌:泉水甜,酒儿清。

洌,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

8.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1.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意:情趣。

1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课件(6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课件(6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积累词汇:
9、此段中有两个成语,请你找出来。
峰回路转;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引申义是什么?请 用它造个句子。 比喻行动另有用意,别有企图。
13、哪位同学知道,根据《鸿门宴》的故事 也流传出一个类似这个意思的俗语,叫什 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建造/……的人 的
表判断
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命名/它(指醉翁亭) 自称,这里是用自称 (醉翁)来命名的意思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 别号称它的。
得之心而寓之
均指代“乐趣”,后省略“于”, 即“从”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
酒也。
作动词解
喝酒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 》课件( 66张pp t)
研讨课文
学习叙事抒情:
4、作者为何要介绍醉翁亭名字的由来? 为了引出 “醉翁”二字。
读出下列词语
林壑 hè 蔚然 wèi 翼然 yì 晦明 huì

《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醉翁亭记欧阳修〔宋代〕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之僧曰智仙也一作:山之僧智仙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

《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

《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11 《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1 注释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

环,环绕。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皆:副词,都。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西南诸峰:滁州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

林壑(hè)尤美: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壑,山谷。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沿着山路行走。

潺潺(chán):流水声。

泻:飞泻。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靠近。

作:建造。

名:命名。

辄(zhé):就。

意:情趣。

乎:于。

林霏(fēi)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云归:烟云聚拢。

岩穴暝(míng):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晦(huì)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芳:香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醉翁亭记 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醉翁亭记 课件(共37张PPT)

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文中有
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
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 杂。语出《醉翁亭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 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 言在此而意在彼。
自学效果检测
B、一字多义:

蔚然而深秀
佳木秀而繁 阴


临于泉上 宴酣之乐 从太守游而乐
临溪而渔 太守之乐其乐
你会时著名的 家, 家。作者
小溪贯穿了整条上山的古道。 《醉翁亭记》中:“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 峰之间者,酿泉也。”酿泉就 在这条小溪的旁边……
“酿泉”
琅琊寺
琅琊寺的外墙
“日出而林霏开”(早晨之景)
“云归而岩穴暝”(傍晚之景)
琅琊山春时美景
琅琊山春时美景
野芳发而幽香(春)
琅琊山夏时美景
“佳木秀而繁阴” (夏)
琅琊山秋时美景
“风霜高洁”(秋)
琅琊山冬时美景
“水落而石出”(冬)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自学效果检测
A、重要实词:
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洒 野芳发而幽 泉香而酒洌
颓然其间
名之者谁
B、掌握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洒 觥筹交错
水落石出
成语出处
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真相大白。语出《醉翁亭记》。苏 轼在《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 落石出”之句。
欧阳修
山 醉翁亭 翁





醉 翁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醉翁亭记
01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chú)琅琊
..(lánɡ yá)饮少辄.醉(zhé)
林霏.开(fēi) 岩穴暝.(míng) 晦.明变化(huì)
酒洌.(liè) 伛偻
..(yǔ lǚ) 山肴.野蔌.(yáo)(sù)
弈.者胜(yì) 觥筹
..(gōng chóu) 树林阴翳.(yì)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
..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
(3)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寓:寄托
(5)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
(6)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7)野芳.发而幽香芳:花
(8)负.者歌于途负:背着东西
(9)伛偻
..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10)泉香而酒洌.洌:清
(11)山肴野蔌.蔌:菜蔬
(12)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
(13)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14)弈.者胜弈:下棋
(15)觥.筹交错觥:酒杯
3、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
一居士,宋代(朝代)文学家,和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作者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望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晚上回家,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叫,游人离开,鸟儿们就欢乐起来。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5、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格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赞词。

【示例】苏轼赞词: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人生中的无奈,乐观豁达地生活。

他开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欧阳修:他用笔记述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

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02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B、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解析:A.秀丽/茂盛;B.聚拢/返回;C.均为“快乐”;D.命名/是。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8、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课文第1段作者是怎样安排写景顺序的?
第1段主要采用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写景:作者先从远山落笔,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了亭周围的环境。

9、阅读课文第3段,按要求回答。

(1)本段具体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四个场景。

(用原文回答)
(2)选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在作者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10、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怀,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欧阳修却以旷达的胸襟坦然视之,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示例一】我更欣赏柳宗元。

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
格。

【示例二】我更欣赏范仲淹。

因为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

【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

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03拓展阅读
(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林壑尤.美尤:特别
B、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翅膀
D、饮少辄.醉辄:就
(解析:C.“翼”指像翅膀一样。

)
1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13、语段(一)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2分)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14、语段(一)和语段(二)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语段(一)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语段(二)表达了作者希望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员能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

(一点2分)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