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星星变奏曲》同步阅读“1+1”升级版(鲁教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第3课《星星变奏曲》同步阅读“1+1”升级版(鲁教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第3课《星星变奏曲》同步阅读“1+1”升级版(鲁教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第3课《星星变奏曲》同步阅读“1+1”升级版(鲁教

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句,按要求回答以下咨询题。

①谁不情愿

每天

差不多上一首诗

每个字差不多上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跳动

②谁不情愿,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③谁不喜爱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耀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模糊胧

1.以上十二行,是由〝谁不情愿〞、〝谁不情愿〞、〝谁不喜爱〞开头,它们属于________句式,各引出的是________修辞法。

2.以上三节诗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请具体概括各节诗所抒发的美好意象世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反咨询递进式的比喻

2.①富有诗意的世界。②像夏夜般优美的世界。③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二、课外拓展阅读诗歌?生命?,完成1~5题。

生命

他预备走向地球

母亲将他描描画绘为一张详细的地图

去吧,不要迷路

父亲将他削削剪剪为一只锐利的剑

去吧,查找目标

他终于来到地球上

脚学习植物而生根,定居

手学习动物而奔路,工作

太阳在他的

皮肤里,散发血汗

月亮在他的

眼睛里,阴晴圆缺

他离开了地球

模模糊糊,他,一声啼叫

就使万物回到清晨

假设有假设无,他,一个影子

就让名人塑为雕像

1.内容是诗歌的生命。这首诗中的生命的产生过程在诗中是如何用诗句表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生动而意蕴丰富的。阅读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字或词加以品析,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请你分不写出以下两句诗的含义。

①母亲将他描描画绘为一张详细的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将他削削剪剪为一只锐利的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一辈子历程中的〝阴晴圆缺〞在诗中分不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诗还要明白得诗中的象征意义,请你将〝清晨〞一词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诗更离不开想像,你对〝生命〞有如何样的体验?讲几句实实在在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他预备走向地球他终于来到了地球他离开了地球

2.①喻人一辈子的曲折、复杂,警告〝他〞不要在征途中迷失。②喻人一辈子应当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他〞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

3.期望、成功、失败等。

4.人类的期望。

5.略

初中语文古诗全(鲁教版)

初中语文古诗全(鲁教版)

一.六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水来。 二.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6. 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O 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加热 2CuO + H 2O + CO 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 2KCl + 3O 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H 2O + CO 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 + CO 2↑ 19.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2H 2O 2 2H 2O+O 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0.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 Cu + H 2O 21.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 2↑ 2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23.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26.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 3O 4 高温 3Fe + 4CO 2 四.单质、氧化物、酸、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7.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SO 4 ZnSO 4 + H 2↑ 28.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 2SO 4 FeSO 4 + H 2↑ 29.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SO 4 MgSO 4 + H 2↑ 30.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 31.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 2 + H 2↑ 32.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 2 + H 2↑ 33.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 2 + H 2↑ 34.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2AlCl 3 + 3H 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35.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FeSO 4 + Cu 36.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ZnSO 4 + Cu 37.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 3 Cu(NO 3)2 +2Ag 38.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 4 Al 2(SO 4)3 +3 CU 五.其它反应 39.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40.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 2CO 3 + 2HCl 2NaCl + H 2O + CO 2↑ 41.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 4 Cu(OH)2↓ + Na 2SO 4 42.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 2 + H 2O H 2CO 3 43. 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 2O Ca(OH)2 44.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 4·5H 2O 加热 CuSO 4 + 5H 2O 45. 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 4 + 5H 2O CuSO 4·5H 2O 46. 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CO 2 + C 高 温 2CO 47.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2 MnO 加热2 MnO

初一语文全部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初一语文全部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春》导学案 学习重点提示 .掌握有关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识记字词,整体把握,背诵。 .理清课文写景的组织与安排,欣赏优美精彩语言。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各角度切入的写作方法。 预习﹒积累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应和薄烟酝niàng抖sǒu 黄晕卖弄软绵绵 .了解 朱自清,字,号,江苏扬州人,现代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整体感知 .作者按照___春、___春、___春的顺序描绘春天。在描绘中,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通过这篇课文,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迎接春天的句子: 描绘春天的句子: 歌颂春天的句子: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春》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明确: .质疑: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写在下面,并试着回答。 质疑: 解答: 文段精选 .阅读课文第3—6小节,回答问题: ①春草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草的特点的?春草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②春花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花的特点的?春花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③春风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风的特点的?春风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④春雨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雨的特点的?春雨又有着 哪些特点呢? ⑤“一切景语皆情语”,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

者对春天的. 之情,这就是的表现手法。 ⑥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 踏花归来马蹄香一枝红杏出墙 处处闻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 探究练习 春 苏雪林 ①记得法国作家曹拉的约翰戈东之四时曾以人之一生比 为年之四季,我觉得很有意味,虽然这个譬喻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说过了。但芳草夕阳,永为新鲜诗料,好譬喻又何嫌于重复呢? ②不阴不晴的天气,乍寒乍暖的时令,一会儿是习习和风,一会儿是蒙蒙细雨,春是时哭时笑的,春是善于撒娇的。 ③树枝间新透出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地上黄一块,黑一块,又浅浅的绿一块,看去很不顺眼,但几天后,便成了一片蓊郁的绿云,一条缀满星星野花的绣毯了。压在你眉梢上的那厚厚的灰黯色的云,自然不免教你气闷;可是他转瞬间会化为如纱的轻烟,如酥的小雨。新婚燕尔,屡次双双

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册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凡是涉及新物质或能量的领域均和化学相关。 1、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结构: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 3、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 4、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一般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其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 6、获得结论 7、反思与交流 (一)蜡烛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蜡烛是白色、呈圆柱形的固体,硬度较软,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熔点较低。 点燃时:石蜡先由固态变为液态,然后被点燃。燃烧时发出黄光,放出热量;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明亮,最里层最暗;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石灰水并震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点燃后:产生一缕白烟,为石蜡小颗粒。 (二)对人体呼出气体的探究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水蒸气增多;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二、常见仪器及用途:

鲁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

六年级上册good adj.好的;令人满意的morning n.早晨;上午 good morning! 早上好! hi int.(表示问候)嗨 hello int.(表示问候)喂 HB(H=hard,B= black)abbr.(铅笔芯)硬黑 CD(=compact disc)abbr.激光唱片 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abb r.英国广播公司afternoon n.下午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evening n.晚上;黄昏Good evening! 晚上好! how adv.怎样;怎么;如何are v.是 you pron.你;你们 How are you? 你(身体)好吗? I pron.我 am v.是 I'm =I am fine adj.好的thanks n.谢谢OK adj.& adv. 好;不错 Alice 艾丽斯 (女名) Bob 鲍勃(男名 Cindy 辛蒂 (女名) Dale 戴尔(男 名) Eric 埃里克 (男名) Frank 弗兰克 (男名) Grace 格雷斯 (女名) Helen 海伦 (女名) what pron. (疑问代词)什 么;什么样的人 (或事物) is v.是 what's =what is this pron.这; 这个 in prep.(表示 表达方式、手段 等)用;以 English n.英语 a art.一个(只, 把…) an art.(元音 前)一个(只, 把…) it pron.它 it's =it is map n.地图 orange n.橘 子;橙子 jacket n.夹克 衫 key n.钥匙,关 键 quilt n.被子 pen n.钢笔 ruler n.直尺 NBA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abb r.(美国)全国 篮球协会 kg(=kilogram)a bbr.千克 spell v.拼写; 拼字 please v.(用于 祈使语气)请 color n.色;颜 色 red adj.红色 (的) yellow adj.黄 (色)的 green adj.绿 (色)的 blue adj.蓝 (色)的 black adj.黑 (色)的 white adj.白 (色)的 and conj.和; 又;而且 UFO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abbr. 不明飞行物 CCTV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abbr. 中国中央电视 台 UN (=United Nations)abbr.联 合国 the art.表示特 指的人、物或群 体 my pron.我的 name n.名字 name's =name is clock n.时钟 nice adj.好的; 令人愉快的 to part.不定式 符号prep.向; 朝;至;达 meet v.遇见; 相逢 your pron.你 的;你们的 his pron .他的 her pron.她的 question n.问 题;难题;询问; 疑问 answer n.回 答;答复;答案 look v.看;望; 看起来n.看;注 视 first num.第一 first name 名 字 last adj.最后 的;上一个的 last name 姓 氏 boy n.男孩 girl n.女孩 zero num.& n. 零 one num.& pron.一(用来代 替单数的人或 物) two num.二 three num.三 four num.四 five num.五 six num.六 seven num.七 eight num.八 nine num.九 telephone n.电 话 number n.数; 数字 telephone number 电话 号码 phone n.电话; 电话机 phone number 电话号码 card n.卡;卡 片;纸牌 ID card (ID=identificati on)身份证 family n.家; 家庭 family name 姓氏 Jenny 詹妮 (女名) Gina 吉娜(女 名) Alan 艾伦(男 名) Mary 玛丽(女 名) Jim 吉姆(男 名) Tony 托尼(男 名) Tom 汤姆(男 名) Bob 鲍勃(男 名) Mike 迈克(男 名) Green 格林 (姓) Miller 米勒 (姓) Jack 杰克(男 名) Smith 史密斯 (姓) Brown 布朗 (姓) Linda 琳达 (女名) Nick 尼克(男 名) Kim 金(女 名) Hand 汉德 (姓) pencil n.铅笔 book n.书 eraser n.橡皮; 铅笔擦;黑板擦 case n.箱;盒; pencil case 铅 笔盒;文具盒 backpack n.双 肩背包 pencil sharpener 卷笔刀;铅笔刀

初中语文古诗全(鲁教版)

一.六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瞧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就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就是雄雌?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就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知识解读】 1、组成:指物质含有哪些元素。如,由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结构:指物质一个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及原子相互的结合方式。如图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同,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 的,如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所以,虽然他们组成相同但是结构不同,而不是同一物质。 4、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 【知识解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区 别 宏观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 子)本身没有变化,一般只是构成 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 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 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即分子本身发生了改 变。 外观特征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 不但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且常 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 沉淀等现象 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时,要抓住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较复杂的变化,可以根据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对比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中考中,常考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 决定决定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

鲁教版初中英语54学制e中-7

一、完型填空(共10小题, 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各题A、B、C、D中选出一个能填入文章中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I live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 where there are several elderly people. There is an old neighbor of mine who is always willing to 1 and go out of his way to help anyone in need. A few weeks ago, I was taking a large amount of 2 out. This neighbor saw me and stopped to help me as he was taking out his own rubbish. However, after he dumped his rubbish out of the bag, he 3 his rubbish bag. “Why don’t you throw it away? ”I asked him. He replied that he had been using the 4 rubbish bag for a few months because he really didn’t have extra money to buy a new one. This immediately made me tear up. I thought that having rubbish bags was really 5 . So I started working out a(n) 6 . I went to every apartment in the building and told them what was going on. I asked each household if they could 7 at least one rubbish bag. I got almost 100 bags. I then put them into a gift basket and left an anonymous(匿名的) 8 saying that they were from his grateful neighbours. A few days later, he told me about the rubbish bags that he 9 . I, of course, did not tell him 10 they came from. Then later that afternoon, I came home and found this very neighbor using all those rubbish bags to help another neighbor move out! 1. A. come out B. help outC. give out D. work out 2. A. rubbish B. money C. food D. medicine 3. A. threwB. openedC. keptD. sold 4. A. magicB. beautiful C. new D. same 5. A. difficult B. differentC. expensive D. simple 6. A. problem B. answer C. plan D. lesson 7. A. donateB. collect C. buy D. make8. A. phoneB. noteC. book D. ticket 9. A. received B. missedC. gaveD. picked10. A. whenB. what C. why D. where 二、阅读理解(共16小题, 满分24分) 阅读下列短文, 并做每篇后面的题目, 从A、B、C、D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 A and his D. The Traditional London Sightseeing Tour(24 hours pass, $40) -top double-decker bus and see every sight in London including the Tower of London, St. A. The London Eye. B. The Waxwork Museum. C. The Tower of London. D. St. Paul’s Cathedral. 12. If you want to see many famous people, you can______. A. take the London Eye B. go to the Madame Tussauds C. take the London Duck Tours D. take the double-decker bus 13. For young people who want to try new things, they could visit London by______. A. taking the boat B. taking the double-decker bus C. joining the Duck Tours D. taking the taxi 14. Simply“Get on and Get off”at your choice of famous place, please take______. A. the Tower of London B. open-top double-decker bus C. Paul’s Cathedral D. Piccadilly B Philip is a school boy. On his twelfth birthday, he decided to give up eati ng meat. “I don’t think it’s right to eat animals, ”he said. “They live on the Earth just like us and they are our friends. ”Philip’s parents were not happy about that. “You are a

(完整word版)初中英语鲁教版教材分析.pdf

鲁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结构分析 张店二中宋锋 一、教材的编排结构及编写意图 鲁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分六年级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及九年级 全册,共七册。其中,六年级上、下册及七年级上、下册每册各10个单元,八年级上、下册每册各8个单元,九年级全册共12各单元。每个单元分为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 三部分,八年级和九年级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面各增加一篇Reading。 Section A 这部分以一幅展示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图画开篇,该图引出了学生在操练新语言 时需要用到的重点词汇。所有重点单词都在图中描绘出来,因此学生不需要解释或翻译就能 理解它们。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物头上的气泡中,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操练新语言。 接下来是几个循序渐进的操练活动。学生独立、结对或组成小组完成多中练习,每个 活动都围绕着目标语言,以一种简单而容易理解的方式展开。 每单元第二页的下端呈现的是一个语法聚焦框,该表格清晰呈现了对本单元语法点使 用的总结。第三页以一个互动活动结束,该活动采用游戏或其它全班活动的方式,学生在互相合作使用目标语言中完成本部分的学习。 Section B 这部分在循环A部分所呈现的语言同时,引出新的词汇。同时,B部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整合新的目标语言和前面单元学过的语言。这一循环强化了前面的语言学习,同时为新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多操练的机会。 Self Check 这部分为自我检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完成。这些活动让 学生复习了所有重点词汇以及新学的语法项目。 Reading 通过一篇长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巩固本单元的语法和其它知识点,同时提高学 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各册教材主要话题、单元语言结构以及语言功能目标列表 六年级英语(上) 本教材共有10个单元,每单元分为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三部分。 教材各部分编排结构及编写意图 Section A 1a呈现本单元的重点单词、语法结构及功能1b呈现任务型听力练习 1c结对练习核心对话 2a、2b呈现的是多种听力练习 2c呈现不同任务的结对练习 Grammar Focus呈现语法功能重点 3a—4b提供多种课堂活动 Section B 1a词汇扩展 1b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

鲁教版初中语文目录一览表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2*生命,生命(杏林子) 3*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4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 5*童趣(沈复) 6《论语》十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7风筝(鲁迅) 8祖父、后园和我(萧红) 9*冬夜的灯光(莫里斯〃吉布森) 10散步(莫怀戚) 11*诗两首纸船〃寄母亲(冰心)金色花(泰戈尔)12《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第三单元 13春(朱自清) 14济南的冬天(老舍) 15*海滨仲夏夜(峻青) 16*秋天 17*奔落的雪原(宗璞) 18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9莺(布封) 20看云识天气 21*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22*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3*科学24小时(田志伟) 24 山市(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6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27*女娲造人(袁珂) 28*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29*《伊索寓言》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30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想像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篇目前标有*的是略读课文,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理想(流沙河) 2*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3*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4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5*小溪流的歌 6为学(彭端淑)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第二单元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8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9*胆小鬼(三毛) 10*未选择的路 11*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12伤仲永(王安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三单元 13*黄河颂(光未然) 14最后一课(都德) 1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16*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7失根的兰花(陈之藩) 18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第四单元 19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0荒岛余生(笛福) 21*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22*真正的英雄(里根) 23*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李方) 24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第五单元 25珍珠鸟(冯骥才) 26鹤群翔空 27*绿色蝈蝈 28*马(布封) 29*森林中的绅士(茅盾) 30狼(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 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 篇目前标有*的是略读课文,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社戏(鲁迅) 2 安塞腰鼓(刘成章) 3*竹影(丰子恺) 4*观舞记 5*看戏(叶君健)

鲁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点燃镁条 (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3、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 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 (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在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等。

鲁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鲁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 六年级上册 good adj.好的;令人满意的 morning n.早晨;上午 good morning! 早上好! hi int.(表示问候)嗨 hello int.(表示问候)喂 HB (H=hard,B=black)abbr.(铅笔芯)硬黑CD (=compact disc)abbr.激光唱片 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abbr. 英国广播公司 afternoon n.下午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evening n.晚上;黄昏 Good evening! 晚上好! how adv.怎样;怎么;如何 are v.是 you pron.你;你们 How are you? 你(身体)好吗? I pron.我 am v.是 I'm =I am fine adj.好的 thanks n.谢谢 OK adj.& adv.好;不错 Alice 艾丽斯(女名) Bob 鲍勃(男名) Cindy 辛蒂(女名) Dale 戴尔(男名) Eric 埃里克(男名) Frank 弗兰克(男名) Grace 格雷斯(女名) Helen 海伦(女名) what pron. (疑问代词)什么;什么样的人(或事物)is v.是 what's =what is this pron.这;这个 in prep.(表示表达方式、手段等)用;以English n.英语 a art.一个(只,把…) an art.(元音前)一个(只,把…) it pron.它 it's =it is map n.地图 orange n.橘子;橙子 jacket n.夹克衫key n.钥匙,关键 quilt n.被子 pen n.钢笔 ruler n.直尺 NBA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abbr. (美国)全国篮球协会 kg (=kilogram)abbr.千克 spell v.拼写;拼字 please v.(用于祈使语气)请 color n.色;颜色 red adj.红色(的) yellow adj.黄(色)的 green adj.绿(色)的 blue adj.蓝(色)的 black adj.黑(色)的 white adj.白(色)的 and conj.和;又;而且 UFO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abbr. 不明飞行物 CCTV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abbr. 中国中央电视台 UN (=United Nations)abbr.联合国 the art.表示特指的人、物或群体 my pron.我的 name n.名字 name's =name is clock n.时钟 nice adj.好的;令人愉快的 to part.不定式符号prep.向;朝;至;达meet v.遇见;相逢 your pron.你的;你们的 his pron.他的 her pron.她的 question n.问题;难题;询问;疑问answer n.回答;答复;答案 look v.看;望;看起来n.看;注视 first num.第一 first name 名字 last adj.最后的;上一个的 last name 姓氏 boy n.男孩 girl n.女孩 zero num.& n.零 one num.& pron.一(用来代替单数的人或物) two num.二 three num.三 four num.四

初中语文古诗全(鲁教版)

一.六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六年级下册 【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