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文献综述

学者们对这部小说的研究非常多。每年关于这部作品都有上百篇期刊。下面是从09年到13年,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研究期刊的分类。

09:黛西,女性主义研究,美国梦,盖茨比,象征手法,理性主义,人物两面性,作品人性剖析,道德展示,创作思想,新历史主义,印象派,作品原型,整体解读。

10:黛西,女性主义研究,美国梦,盖茨比,象征手法,创作技巧,人物两面性,尼克,印象主义,视角越界现象,作者对文学史的影响,作品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性别

颠覆,主题,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生存方式。

11:女性主义,美国梦,盖茨比,人物原型分析,象征主义,不同解读方式,瓦格纳式主导动机的借用,作者与作品。

12:黛西,女性主义、摩登女,美国梦,盖茨比,象征主义,尼克,人物性格分析,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荒原色彩,原型分析,后现代审视,骑士精神,斗牛士和歌手

之间的对话,西部文学特征,新历史主义。

13:黛西,女性主义,美国梦,盖茨比,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尼克,象征主义,现代启示,20世纪美国社会风貌,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史诗。

下面是就几方面对期刊的综述:

一,黛西

朱春娟研究到,在富于幻想的盖茨比看来,黛西就是美国梦的象征。其实,黛西只不过是个灵魂丑恶的女人,她象征的“美国梦”也只不过是追逐金钱的代名词。以生命作代价来实现这样的“美国梦”,实在是得不偿失。

吴翊卿提到,女主人公戴西曾引起很多评论,大多数评论都认为戴西是导致盖茨比理想破灭的因素之一,是‘爵士时代’里的一个绝妙的代表,是世俗社会的典型本质的化身。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戴西被理解为这样的角色?本文主要从父权社会中四个男性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戴西这一人物形象是通过四个男人的语言刻画出来的,他们分别是:作者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戴西的前男友杰伊·盖茨比、戴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南和戴西的表兄尼克·卡拉维。以作者菲茨杰拉德为例,他一生中经历三个女性:他的母亲;大学时的初恋女友—吉妮芙娜,她后来抛弃了菲茨杰拉德,这给他造成巨大伤害,这份恋爱成为菲茨杰拉德日后创作的极好素材,他笔下许多的素材都是以吉妮芙娜为原型创作的,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戴西;第三位女性则是作者的妻子珊尔达·塞瑞。由于作者生活中的遭遇,他对女性有着亦恨亦爱的复杂感情,这一点从戴西这一角色的塑造上可以看出。戴西这一名字的英文为Daisy,意思是雏菊,其白色的花瓣象征纯洁美丽柔弱的外表,。而金黄色的花蕊象征着拜金主义的价值理念。

陈喜华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作者是如何刻画黛西的形象。作者从声音、颜色、语言、神态和动作等四个方面入手,成功地塑造了黛西这一轻浮放荡、空虚贫乏、浅薄无聊、庸俗不堪、自私冷漠、毫无责任感、金钱至上的镀金女郎形象,从而加强了人物的艺术个性,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如声音,黛西的声音同她的话语一样不真实、虚伪,表面上“悠扬婉转,正是女低音的本色,而且每一点变化都在空气中散发出一点她那温暖的人情味很浓的魔力。

与陈喜华截然相反,颜世云认为,黛西是男权社会的又一个牺牲品。黛西在众人心目中是虚伪、贪婪、贪图荣华富贵、自私自利的代名词。人们将她漂亮、迷人的外表说成是她诱惑、取悦男人的资本。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女性受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控制,黛西也同样无法摆脱时代和命运的枷锁,是男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牺牲品。颜世云黛西是“敢于同男人争取平等权利、敢于冲破传统的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婚姻

模式来追求自己理想幸福婚姻”的女性形象。颜世云分别从黛西的恋情、婚姻,及她对生活的妥协三方面来阐释他的观点。

周晓武与颜世云的观点相似,他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新解读黛西这一负面形象。尽管黛西的性格中存在着道德缺陷,但确是一个在男权社会的文化背景下的值得同情和理解的受害者。她的毁灭反映出女性为了满足男性的需求的从属地位,也体现出了父权社会下女性对男权主宰的反抗,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的女性价值观和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她虚情假意的背后隐藏着自己的有情有爱,思想成熟、脚踏实地而又充满浪漫的幻想,无疑是美国新女性的代表。周晓武认为,无论是“天使”还是“妖女”形象,无外乎是男性对违背了父权制意识形态和文化规定的女性性别角色的主观定位。女性想要反抗男人霸权,追求独立和自由,而这些皆为男权社会所不容。女性要真正解放,获得与男人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依旧任重而道远。

梁忠宝与周晓武的观点相似,都认为黛西“臭名昭著”的形象,反映了男权社会的文化背景下女性生存的困窘。菲茨杰拉德深受男权社会和男权思想的影响,加上他个人的生活成长经历,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反映出他对女性的偏见。黛西和这部作品中的众多女性都是是那个拜金主义、男权主义时代的牺牲品。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她们都是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

二、美国梦

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是一个以梦想而自豪的国家,“美国梦”对所有人都有致命的诱惑力:人们渴望在这片富裕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发财致富,人们渴望在一种道德完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上,得到精神的升华。它鼓励个人的奋斗,认为一个年轻人只要自我奋斗,就能得到他所追求的东西。本杰明·富兰克林、亚伯拉罕·林肯这些都是实现美国梦的杰出代表,他们向全世界宣告:任何人都可以在美国获得成功,只要他勤奋、诚实、节制、有志向、有信心。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述了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他用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人生,表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揭示了“美国梦”破灭的必然规律。

娜仁花写出,出身贫寒的盖茨比不理解财富在现实社会中所起的真正作用,痴心不改地追求因“贫富差距”而未能“终成眷属”的情人,却以失败身亡而告终。作者以盖茨比的悲剧揭示了“美国梦”必定破灭的规律,生动地再现了“爵士时代”残酷无情、冷漠自私的社会现实。盖茨比的“美国梦”首先表现在他的“财富梦”上。他辛辛苦苦创造的物质财富,并没有帮他实现追求,他的“财富梦”破灭了。另一方面,盖茨比的“美国梦”也表现在他的“爱情梦”上,他相信金钱可以买到戴西的爱情。盖茨比的悲剧人生隐喻了“美国梦”的虚幻及其不可企及性,揭示了“美国梦”破灭的必然规律。

而吴俊龙分析认为,从盖茨比之死看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的矛盾心理。小说结局菲茨杰拉德没有让盖茨比自杀而是他杀,如果盖茨比最终选择自杀而非他杀,那么小说会更能强烈地批判美国梦以及美国梦所带来的腐朽和社会的败落。这样,读者触动会更大,对社会的揭露也会更深刻。实际上,这反映了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的矛盾心理。

刘媛媛从这部小说中分析了20 世纪初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它完美的艺术形式深刻的再现了美国当年的社会风貌,随着经济繁荣,人们开始把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掩盖在繁华之下的正是人们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的真实景象,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盖茨比的至死不悟,给所有处于迷茫时期的人敲响了警钟,作者立志于唤醒人们的“美梦”。盖茨比的梦就是典型的美国人的梦,破碎是一种必然,要想避免这一悲剧,就必须行动起来采取措施,菲兹杰拉德希望通过自己的这部作品,唤起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们,保持自己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