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2008-08-04九年级化学教案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
ii、仍按上述图2—2的装置,以10%的NaOH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用铁钉(或粗铁丝)作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初三化学电解水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电解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是指通过通电使电解质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 掌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3. 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4.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电解过程并记录相关的实验现象。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解槽、导线、两个电极(铜板或铁片等)、电源、酸碱指示剂纸、试纸。
2. 实验药品:稀硫酸、溴化钾。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化学电解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解是一种通过通电使电解质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 实验操作(20分钟)a. 将电解槽中注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插入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用铜板或铁片,另一个用导线。
b. 连接电源并通电,观察电解槽中的变化。
c. 用酸碱指示剂纸测试电解槽两端的溶液的酸碱性。
d. 用试纸测试电解槽两端形成的气体。
3. 实验观察与总结(10分钟)a. 学生观察电解槽中气泡的产生情况、气体的颜色和气味等实验现象。
b. 学生记录实验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和各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4. 知识梳理(10分钟)a.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的化学原理。
b.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实验(15分钟)a. 将电解槽中的稀硫酸改为溴化钾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b.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溴化钾溶液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a.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化学原理。
b.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要点1. 电解是指通过通电使电解质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l) → 2H2(g) + O2(g)。
3.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包括气泡的产生、气体的颜色和气味等。
4. 电解槽两端溶液的酸碱性可通过酸碱指示剂纸测试。
初三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初三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2.探索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二】实验题目电解水【三】实验步骤1.课前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2.进行预备实验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本卷须知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1)实验操作及效果的初步体验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2)实验条件的探索及实验装置的代用试验。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的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的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电解现象以及产生氧气和氢气的规律。
实验器材:电解池、电池、导线、铜板、玻璃试管、盐水溶液、夹子等
实验步骤:
1. 将电解池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电解池中有足够的水填满,同时将正负极电极接好。
2. 将铜板和玻璃试管分别用夹子固定在电解池内,确保安全。
3. 将电解池连接电池,开启电源。
4. 用导线连接正极电极和铜板,连接负极电极和玻璃试管。
观察实验现象。
5.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气体种类及产生量。
实验记录:
1. 正极电极:铜板负极电极:玻璃试管
2.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中的氧气气泡从负极电极释放,同时在正极电极观察到水中的氢气
气泡释放。
3. 实验中观察到玻璃试管中氢气气体的产生量比氧气产生量要多。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观察及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水在电解时会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2. 氧气在负极电极释放,氢气在正极电极释放。
3. 氢气的产生量比氧气的产生量要多,这是由于水的分子中氧原子数比氢原子数多的缘故。
拓展实验:
1. 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电解液中水分解现象的差异。
2. 可以研究电解液浓度、电流强度对水分解现象的影响。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源,避免发生意外。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初中化学电池电解水教案
初中化学电池电解水教案
1.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水的电解产物和电解反应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电池的构成和原理;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3.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解槽、电解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玻璃管、电量计、电极、导线等
4.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听、看、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意义。
(2)实验展示:展示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实验装置,让学生感受电解过程。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操作电解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4)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水的电解产物及电解反应。
(5)知识整理:总结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并梳理电解水的相关知识。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实际应用中电解水的重要性及相关领域的发展。
5. 教学反馈: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实验报告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化学电池和电解水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差错。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化学电池和电解水的理解。
7. 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初中化学水电解的教案
初中化学水电解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电解原理。
2.掌握水电解的方程式。
3.了解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水的电解过程。
2.水电解的方程式。
3.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水的电解过程。
2.水电解的方程式。
3.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介绍水的电解现象,引出水的电解原理。
2.讲解水电解的方程式H2O → 2H2 + O2。
3.实验演示水的电解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解的原理。
4.讨论水电解在生产中的应用,如氢气和氧气的制备等。
5.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水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五、教学反馈:
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水电解的知识。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表达对水电解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
1.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否正确进行水电解实验。
2.评估学生学习并理解水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3.评估学生对水电解的兴趣和认识,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初中化学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教案
教学实录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2000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2000吨×1%╱×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板书):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师:投影(例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完全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制取多少克氧气供分组实验?师:分析示范,并提问。
生:根据(例1),自学课本(例题2)并讨论,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步骤:生开始讨论……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首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论。
生3: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一般设为X。
生4: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生5: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下边。
生6: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面。
生7:列比例式,求解。
生8:简明写出答案。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现在练习检验一下,看哪一位同学书写的规范。
师:投影练习题。
1、实验室要制得96克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2、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各多少克?生9:板演练习1。
生10:板演练习2。
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并指错。
要求: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师:各组基本完成了,请各组汇报一下讨论结果,哪个小组愿意先来?生11:我们组归纳的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有这们几种:(1)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质量;(2)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生12:我们还可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出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4. 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教学重点:1. 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
2. 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2. 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导线、玻璃管、气体收集瓶等。
2. 实验试剂:稀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 学生回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水的电解反应,进一步了解水的组成。
二、电解水实验(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实验现象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板书化学方程式。
2.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解水的过程。
3. 解释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等。
四、水的组成(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讲解水的电解反应的微观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电解水实验和水的组成。
2. 学生总结电解水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延伸:1. 让学生思考:电解水实验中,为什么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电解反应及其产物,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并分析电解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水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电解反应教案实验名称:水的电解反应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现象;
2. 掌握水的电解反应过程;
3. 学习观察电解反应产物。
实验器材与试剂:
1. 电解槽、电极、电源等实验装置;
2. 盐桥、导线等器材;
3. 蒸馏水、食盐等试剂。
实验步骤:
1. 将蒸馏水装入电解槽中,使电极浸没在水中;
2. 将电解槽分成两个室,分别放入阳极和阴极;
3. 加入少量食盐溶液,接通电源,进行电解反应;
4. 观察电解槽中气体的产生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关闭电源,取出产物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
1. 在阴极处会观察到氢气气泡的产生;
2. 在阳极处会观察到氯气气泡的产生;
3. 氢气气泡比氯气气泡多,且氢气气泡较大。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电源和电解槽,避免触电和水花溅出;
2. 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结果及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在电解反应中会发生氢气和氯气的分解产物,其中氢气主要集中在阴极,而氯气主要集中在阳极。
这表明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生电离反应,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
同时,本实验也说明了电解反应是通过电势差传导的电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
初中化学教案电解水
初中化学教案电解水
主题:电解水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水的原理和过程。
2.了解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现象。
3.掌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准备:
1.实验室器材:电解槽、直流电源、铂电极。
2.实验材料:水、饱和食盐溶液。
3.教材:相关化学知识。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电解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实验操作:
a.将电解槽中加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溶液。
b.将两根铂电极插入电解槽中,并连接上直流电源。
c.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电解水时,在阴极处生成氢气,在阳极处生成氧气。
4.化学方程式: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
5.总结: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电解水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延伸活动: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电解质溶液代替食盐溶液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成绩。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案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改进。
初中化学电解水的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解水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3. 理解电解水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电解水的定义和原理;2. 电解水的实验方法;3. 电解水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电解水的离子理论;2. 掌握电解水实验中的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电解器具:电解槽、电源、电极;2. 电解液:蒸馏水、盐溶液;3. 实验器材:试管、实验管夹、导线;4. 实验药品:碘酸钾、氢氧化钠。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介绍电解法制取氢氧化钠的历史背景和意义(5分钟)。
二、讲解电解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0分钟)。
三、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观察水分解现象(5分钟)。
2. 实验步骤:a. 准备电解槽,倒入蒸馏水;b. 在槽中插入电极并连接电源;c. 开启电源,进行电解;d. 观察气体释放情况和电解槽中的变化(15分钟)。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1. 记录实验结果,解释观察到的现象;2. 讨论电解水的离子理论和水分解的反应方程式(10分钟)。
五、电解水的应用:讲解电解水在生产和实验中的应用,探讨氢氧化钠和氢气的用途(10分钟)。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电解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分钟)。
七、布置作业: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实验过程和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5分钟)。
教具说明:电解水的实验步骤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电解水是初中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电解水说课稿
电解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解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解水”这一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本单元以“水”为主题,从水的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电解水实验是探究水的组成的重要方法,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水的组成以及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等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现象。
(2)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能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对水的组成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2)水的组成的推导过程。
2、教学难点(1)对电解水实验中气体体积比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理解电解水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解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案题目: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教学年级: 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过程;3.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4.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准备;2. 实验过程的演示;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两个玻璃杯,两个铜片,两个钉子,瓷盘,水;2. 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稀碘酒,红、蓝、黄三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在电解水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个玻璃杯,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向学生讲解电解水实验的背景和原理。
例如,讲解电解和离子的概念,并说明电解水是由电解质在水中形成的两种气体组成。
Step 2: 准备实验1. 将两个玻璃杯放在瓷盘上,分别填满水;2. 在每个杯子里放入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确保它们都可以与水接触。
Step 3: 实验演示1. 用导线将两个铜片分别连接到一个电池的正负极;2.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任何变化,例如气泡的产生和颜色的变化。
Step 4: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学生们应该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在负极(钉子)处产生氢气(H2)气泡;2. 在正极(铜片)处产生氧气(O2)气泡;3. 气泡颜色的变化取决于所采用的导线和溶液。
Step 5: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思考题等。
Step 6: 总结和拓展回顾并总结电解水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电解质对水的影响,以及电解的应用领域。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选取不同的导线和溶液,设计并进行自己的电解实验,并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
还可以讨论电解的其他应用,如电镀、电解还原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完整性;2. 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和逻辑性;3. 学生参与演示和讨论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实验——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扭活塞;
2、接通直流电源。
三、实验现象:
1.接通直流电源后,看见两管子中都产生气泡,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都收集了一些气体,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
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
(2).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受钠玻璃的影响,使反应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水(H2O) --通电→ 氧气(O2) + 氢气(H2),气体体积比:1∶2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中根据它的组成情况写成H2O
实验反思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熟练地掌握其基本操作
化学教案设计——电解水的实验
时 间
第一学期
教师
科目
化学
班级
九 年级
周பைடு நூலகம்
星期
课题
电解水的实验
课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重点
电解水的基本操作
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过程
一、实验用品:
水电解器、直流电源(或水槽、试管、直流电源)
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并且 氧气(O2) + 氢气(H2)点燃——→水(H2O)
4、注意:
(1).纯净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教案
主题:电解水问题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解水的意义、原理及相关化学反应,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引入
1. 导入话题: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水是什么?水是由哪种元素组成的?水又是如何发生的?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那么如何能够证明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呢?
二、概念讲解
1. 电解水的定义:在电解质的作用下,通电时水发生分解的现象称为电解水。
2. 电解水的原理:水分子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发生离子化,产生氢气和氧气。
三、实验演示
1.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电解槽、电极、电源等。
2. 操作步骤:将蒸馏水和饱和食盐水分别倒入电解槽,连接电极,通电观察产生气体的情况。
3. 结果分析:蒸馏水电解不通电,饱和食盐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四、练习与讨论
1. 讨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同学们可以判断水是由哪种元素组成的?为什么通电条件下会有氢气和氧气产生?
2. 练习题: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多少?为什么?
五、作业
1. 完成相关习题。
2. 思考: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你认为电解水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教案结束】
以上为初中化学电解水问题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
2. 掌握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两个碗、电池、铜板、锌板、导线;
2. 实验物质:酒精、盐水、葡萄糖水溶液;
3. 课件:液体电解质的介绍和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并说明液体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一:将盐水倒入一个碗中,将电池的两极分别与铜板和锌板相连,浸入盐水中。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2. 实验二:将酒精和葡萄糖水溶液倒入另一个碗中,并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三、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并分享实验心得。
四、深化拓展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并带领学生思考液体电解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液体电解质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反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及时反馈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和思考。
注:液体电解质教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补充。
初中水的电解教案
初中水的电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掌握电解水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1. 水的电解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掌握氢气、氧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1. 水的电解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2. 氢气、氧气的收集和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氢气收集瓶、氧气收集瓶、火柴、试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什么?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那么,水能否被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的电解。
二、探究水的电解1. 教师向学生介绍电解水装置的构造和原理,讲解电解水的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电解水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电解水的原理。
三、学习氢气、氧气的性质1. 教师讲解氢气、氧气的性质,如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等。
2. 学生进行氢气、氧气的收集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氢气、氧气的性质。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强调电解水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操作过程中要戴好防护眼镜、避免触电等。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电解原理和氢气、氧气的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和家长分享实验结果。
2.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的电解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制氢、水处理等,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掌握了水的电解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氢气、氧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电解过程,掌握电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原理】:电解水是将水在电化学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的过程。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电离,质子被还原成氧气,氢离子被氧化成氢气。
【实验器材】:电解池、导电板、直流电源、导线、两个电极(碳棒或铜板)、蓄电池、水、溶液电导率计。
【实验流程】:
1.准备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将电解池中装满蒸馏水。
2.将两个电极(碳棒或铜板)插入电解池中,接上导线,连接至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
3.开启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开始电解水的实验。
4.观察电解水的过程,记录产生的气体和气体的量,观察电极的变化。
【实验内容】:
1.观察电解水的过程,记录气体的产生量,观察气泡的性质。
2.观察电解水的电极变化,记录电极的变化。
【实验结果】: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
2.观察到电极的变化,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
【实验结论】:电解水是将水在电化学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水经过电解将会分解成氢和氧两种气体,在电解的过程中,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理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
初三化学水的电解实验
初三化学水的电解实验电解水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直流电:简称DC,是指方向和时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交流电:简称AC,是指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电解水的过程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了化学变化。
在水中主要存在的是水分子和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所以纯水几乎不导电,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提高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没有参加反应。
1.实验现象通电一段时间后,看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小,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较大,前者与后者的体积比约为1:2。
知识拓展: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这是因为:(1)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气(在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30ml氧气,一般来说,在20℃时,1L水中,可以溶解氢气0.001ml)(2)氧气与电极反应被消耗了一部分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电解器两边的玻璃管内的压强增大,使电解器中间玻璃管的液面上升。
2.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生成气体的检验(1)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正极连接玻璃管中的气体,如果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2)氢气的检验将负极连接玻璃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4.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极易发生爆炸,当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低于4%或高于75%时不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一开拇指点火。
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发出轻微的噗声,就表明氢气较纯。
经检验氢气不纯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氢气继续验纯。
九年级化学上册《电解水》教案、教学设计
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9.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解装置,并询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装置是用来做什么的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分析电解水实验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如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净化等,并简述其原理。
2.实践作业:
(1)请学生在家中尝试利用简易的电解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实验结果与课堂所学进行对比分析。
(2)拍摄实验操作过程的短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以便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3.拓展作业:
(1)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电解水实验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电解水应用的小论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电解水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要领。
3.分析电解水实验现象,理解水的组成和氢气、氧气的生成。
(二)教学难点
1.电解水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生成比例及其解释。
2.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电解装置的搭建、电流的控制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个电解水实验装置。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索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
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二、实验题目
电解水
三、实验步骤
1.课前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
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
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
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2.进行预备实验
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1)实验操作及效果的初步体验
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
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2)实验条件的探索及实验装置的代用试验。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
ii、仍按上述图2—2的装置,以10%的NaOH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用铁钉(或粗铁丝)作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
改变两只电极之间的距离(由最远
移到最近,但两极不可相碰而短路),观察和比较两电极之间距离的改变对电解速度的影响。
问:如果将电解液稀释,电解速度将如何变化?
实验装置不变,将铁电极先后换成石墨电极和铜片电极,分别进行电解实验,按以上同样的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以上各次实验,试讨论小结下列问题:
a、是否用任何材料作电极、配以任何溶液作电解液,都适用于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的演示实验?
b、影响电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c、在某些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远远偏离2∶1,其原因何在?
d、如果让你自行设计一种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原则上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iii、用本书图2-7所示的双管电解器(任取一种),以10%的NaOH溶液作电解液,直流电压6V,进行电解实验。
正式实验之前应预先电解一次,对阳极和电解液分别进行氧化和氧气饱和的处理。
正式电解时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
按直观、简单、安全、可靠等演示实验的基本条件,选择并准备一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装置以及所需的药品和材料,供演示(试讲)之用
3.电解水实验的演示(试讲)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轮流演示试讲。
小组成员互相观摩,并进行评议,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4.按照下列讨论题目写出书面总结
讨论题目:
(1)整理实验记录,总结获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较佳效果的条件、关键和注意事项。
选择或设计一套较优的霍夫曼电解器代用装置,画出装置图,简述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阐明装置的优点或(和)进一步改进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