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TH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目录1 综合说明 (1)1.1 绪言 (1)1.2 水文 (1)1.3 地质 (1)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2)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1.6 水力机械电工金属结构及采暖通风 (2)1.7 消防 (3)1.8 施工 (3)1.9 环境保护 (4)1.10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特性表 (4)2 水文气象 (9)2.1 流域概况 (9)2.2 气象 (9)2.3 水文基本资料 (9)2.4 径流 (9)2.5 洪水 (13)2.6 泥沙资料 (14)2.7 冰情 (14)3 工程地质 (16)3.1 概述 (16)3.2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7)3.3 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17)3.4 天然建筑材料和施工水源 (2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22)4.1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22)4.2 综合利用要求 (23)4.3 水利和动能 (23)4.4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 (25)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26)5.1 设计依据 (26)5.2 坝闸型坝闸轴线和渠线的选择及工程总体布置 (26)5.3 挡水建筑物 (27)5.4 泄水建筑物 (27)5.5 引水建筑物 (28)5.6 发电厂房及开关站 (28)5.7 生产生活区布置与环境美化处理 (29)5.8 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 (29)5.9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附图 (30)6 水力机械、电工、金属结构及采暖通风 (31)6.1 水力机械 (31)6.2 金属结构 (36)16.3 采暖通风 (36)6.4 设备规格及数量汇总表 (37)7 消防设计 (38)7.1 消防总体设计 (38)7.2 各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类别和耐火等级 (39)7.3 建筑物消防设计 (39)7.4 电站主、副厂房消防 (40)7.5 主变压器消防 (41)7.6 户外升压站消防 (41)7.7 建筑物灭火器配置 (42)7.8 消防供水系统 (42)7.9 通风系统防火设计 (42)7.10 电站消防电源及配电系统 (42)7.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2)7.12 主要消防设备表 (43)8 施工组织设计 (44)8.1 施工条件 (44)8.2 自然条件 (44)8.3 施工导流、截流 (45)8.4 导流建筑物设计 (45)8.5 主体工程施工 (45)9 工程环境保护设计 (48)9.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8)9.2 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设计 (49)谢辞 (51)参考文献 (52)附件1 附图 (53)附件2 TH水电站初步设计计算书 (54)21综合说明1.1 绪言“TH”水电站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境内,伊犁哈什河玛札尔峡谷出口处,西距伊宁市51km,附近有公路通往新源、尼勒克、伊宁市、交通较为方便。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和洪水标准牛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000+2500=12500kW,引水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4.8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电站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次要建筑物分别按4级和5级设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引水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电站发电厂房为非挡水式地面厂房,发电厂房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
5.1.2基本设计资料5.1.2.1水位流量资料a)引水坝正常引水水位419.50m;设计洪水位(P=10%)=423.56m,相应洪峰流量49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45m;校核洪水位(P=5%)=423.98m,相应洪峰流量58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89m。
b)发电厂房正常发电尾水位为238.00m,发电最低尾水位为237.10m,下游设计洪水位(P=3.33%)242.63m,校核洪水位(P=1%)243.50m。
5.1.2.2地质资料a)地震基本烈度(GB18306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值Ⅵ度。
b)基岩物理力学参数1)坝址:卵石层f ak=250kpa,f=0. 45;2)厂址:坡积层f ak=170kpa,f=0. 35;强风化岩石f ak=500kpa,f=0. 55。
5.1.2.3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控制标准a)引水坝稳定安全控制标准引水坝沿建基面按抗剪强度和抗剪断强度方法计算抗滑稳定,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见下表5.1-1。
表5.1-1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表b)地基应力控制标准:最大正应力σmax<250;最小正应力σmin>0。
水电站水利枢纽水闸初步设计报告(闸坝)

目录第一章白鹅水电站水利枢纽基本资料 (1)1.1 流域概况 (1)1.2 暴雨洪水特性 (1)1.3初设阶段设计洪水成果 (2)1.4 工程地质 (6)1.4.1区域地质概况与地震 (6)1.4.2 地层岩性 (6)1.4.3 地质构造 (7)1.4.4 水文地质条件 (8)1.4.5 库区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8)1.5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9)1.5.1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9)1.5.2 发电厂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4)1.5.3 施工围堰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5)1.5.4天然建筑材料 (15)1.5.5论与建议 (17)1.6设计的主要参数 (19)1.7附图:坝址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地质渗透剖面图 (21)第二章坝轴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及洪水调节 (22)2.1 水文资料 (22)2.1.1 白鹅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 (22)2.1.2 坝址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 (23)2.1.3 坝址高程~面积~容积关系曲线 (24)2.2水库调洪计算 (25)2.2.1 起调水位和水库洪水调节原则 (25)2.2.2 洪水调节原理 (26)2.2.3不同净宽Q-H关系曲线计算 (26)2.2.4 不同闸门净宽校核洪水位计算 (30)2.2.5设计洪水位计算 (35)第三章非溢流坝设计 (37)3.1枢纽等别及水工建筑物级别确定 (37)3.2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37)3.2.1基本公式 (37)3.2.2超高值Δh的计算 (38)3.2.3最大剖面尺寸拟定 (39)3.2.4坝顶宽度拟定 (39)3.3非溢流坝荷载计算 (39)3.3.1荷载计算及其组合 (39)3.4非溢流坝稳定计算 (45)3.4.1设计洪水位情况荷载统计 (45)3.4.2校核洪水位情况荷载统计 (46)3.4.3非溢流坝抗滑稳定性验算 (46)3.5非溢流坝应力分析 (46)3.5.1基本荷载情况 (46)3.5.2应力计算公式 (47)3.5.3应力计算 (48)3.5.4应力计算结果 (49)第四章溢流坝段设计 (50)4.1闸室基本尺寸拟定 (50)4.1.1闸形确定 (50)4.1.2闸室基本尺寸确定 (50)4.1.3闸门与启闭机 (50)4.1.4上部结构 (51)4.1.5闸室的分缝 (51)4.2过流能力校核 (51)4.3消能防冲设计 (54)4.4 消力池尺寸计算 (54)4.5消力池尺寸及构造 (57)4.6闸室应力稳定计算 (58)4.6.1闸室基本资料 (58)4.6.2应力稳定计算公式 (58)4.6.3闸室稳定应力计算 (59)第五章细部构造设计 (64)5.1 坝顶构造 (64)5.2 分缝止水 (64)第六章地基处理 (65)6.1 请基开挖 (65)6.2 固结灌浆 (65)6.3 帷幕灌浆 (66)第一章白鹅水电站水利枢纽基本资料1.1 流域概况白鹅水电站地处贡水干流上游会昌县境内的白鹅至文武坝镇河段,坝址位于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附近,距县城约45km,地理位置东经115°35′30″,北纬25°50′50″,坝址以上集水面积6685km2。
xx水电站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水电站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概述**水电站工程位于**省**县**乡境内**水系**支流的**上,厂房距**县城约24km,下游为1986年投产发电的**水电站(3×500KW),距其大坝约40m。
本工程开发的目的是发电,无其他综合利用要求。
本初设阶段拟定本工程为筑坝与引水相结合的混合式开发方案。
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县水利部门曾对**流域规划中,就有将该河来水引入**水电站并在该河流域中建设电站的设想,并就该项目进行了踏勘和初步研究,后因技术及资金的限制,仅开发了**梯级开发方案中的几个骨干电站(包括**水电站),并将**水引入**水电站拦河坝内。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发展,社会经济进一步腾飞,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进,建设工程的投资在同等规模下比二十世纪80年代降低了很多。
这些,对在该河流域中建设电站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3年10月,**县水利局与**县小水电集团公司共同对该河流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和测量,从水力资源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淹没损失、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该河二级开发方案,即一级茅山水电站(装机800KW),二级**水电站(装机800KW)。
**水电站尾水进入**水电站拦河坝水库内,使得水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为合理开发利用全县水力资源,2004年6月我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历时25天实地对该河流域进行了全面勘测与规划,初步定为四级开发方案,即一级石榴河水电站(装机250KW)、二级双河水电站(装机250KW)、三级茅山水电站(装机800KW)、四级**水电站(装机800KW)。
四级**水电站尾水进入**水电站拦河坝水库内。
该河流域梯级规划具体见图2.1-1。
**中宜集团看好对该河的梯级开发项目并首先对该河的第三、四级骨干电站进行投资开发,已与**乡签订了资源开发协议书。
为增加财政收入,发展旅游业及其他产业,**乡政府积极要求外商投资兴建水电站工程项目。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和洪水标准牛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000+2500=12500kW,引水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 4.8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电站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次要建筑物分别按4级和5级设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引水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电站发电厂房为非挡水式地面厂房,发电厂房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
5.1.2基本设计资料5.1.2.1水位流量资料a)引水坝正常引水水位419.50m;设计洪水位(P=10%)=423.56m,相应洪峰流量49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45m;校核洪水位(P=5%)=423.98m,相应洪峰流量58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89m。
b)发电厂房正常发电尾水位为238.00m,发电最低尾水位为237.10m,下游设计洪水位(P=3.33%)242.63m,校核洪水位(P=1%)243.50m。
5.1.2.2地质资料a)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值Ⅵ度。
b)基岩物理力学参数1)坝址:卵石层f ak=250kpa,f=0. 45;2)厂址:坡积层f ak=170kpa,f=0. 35;强风化岩石f ak=500kpa,f=0. 55。
5.1.2.3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控制标准a)引水坝稳定安全控制标准引水坝沿建基面按抗剪强度和抗剪断强度方法计算抗滑稳定,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见下表5.1-1。
表5.1-1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表b)地基应力控制标准:最大正应力σmax<250;最小正应力σmin>0。
水电站工程设计报告

水电站工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工程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描述,全面介绍水电站的设计方案及其理论基础。
水电站是利用水资源转化为电能的重要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报告将详细说明水电站的设计背景、设计目标、设计原理、设计方案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2. 设计背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燃煤、燃油发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相比之下,水电发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在工程设计背景中,我们需要考虑国家能源需求、环境保护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设计目标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设计目标:- 提高发电效率: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采用先进的发电设备,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 环境保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保护周围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 经济效益:在设计中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水电站的盈利能力。
4. 设计原理水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流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具体来说,工程设计中涉及的主要原理包括:- 水资源利用原理:根据水资源的流量、水头等参数,计算出水能的大小,以确定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 水力发电原理:利用涡轮机将水资源的动能转换为转动能,通过发电机将转动能转换为电能。
- 输电原理:将水电站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用户所在地。
5. 设计方案在本次工程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以下设计方案:- 选择合适的水源:在选址时考虑到水资源的丰富度和稳定性,选择了靠近山区、水源充足的地点。
- 优化水电站布局:根据现场情况和水电站的技术要求,设计了合理的布局方案,确保水力发电过程的顺利进行。
- 选用最佳设备:在设备选择上,我们综合考虑了性能、寿命和经济因素,选用了高效、耐用且成本合理的设备。
- 建设环保措施: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水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金滩水电站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金滩水电站初步设计-开题报告金滩水电站初步设计(上坝址方案)开题报告酉水为洞庭水系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宣恩县境内椿木营的火烧堡。
干流全长89.9km,流域面积1328km2,总落差1000m,平均高程450~500m,又因为其间有四大支流汇入,所以水源丰富。
金滩水电站工程坝址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坝址以上来水面积1044.6km2,河道长64.0k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5.4‰。
2.建坝的目的和意义2.1目的金滩水电站水库淹没损失小,建坝地形、地质条件良好,电站建成后,对优化宣恩县电力系统电源结构,提高系统供电质量,促进宣恩县社会经济发展。
2.2意义宣恩县不仅属于我国西部开发区,而且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整体推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市场活跃。
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但由于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的原因,宣恩县目前仍是湖北省经济收入较低的县之一。
修建水电站,是电力产业开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并且有利于生态情况的保护。
3.国内外小型电站发展现状3.1国内:我国河流众多,年径流总量近两万七千亿立米,水能蕴藏量达五亿余瓦。
我国地下水储量也很厚实。
厚实的水利资本是我国工农业开展的一个良好的条件。
可是,目前我国多数江河还没有能得到治理,或没有治好,水利资本的利用率还很低,水利资本的利用与地区全面开发结合起来综合研究也很不够。
必须在充分研究水利资本特性及其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按照百姓经济开展的需要,加强水利资本综合利用问题的研究。
我国有流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达五千条左右,分布很广。
开发利用中小河流对保证农业增产有很大意义。
按照流域的自然地理特性,研究我国中小河流的分类、开发利用的原则以及综合开展灌溉、发电、航运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水电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我国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7700×104kW,其中,中小型水电站4.5×104余座,拥有机组7×104余台,总装机容量达2020×104KW,现在中小水电资源经济开发量为6020MW,已开、正开发量为1107MW,仅占18.4%,开发潜力较大,十分有利于地方水电开发建设。
水电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1 综合说明1.1 绪言1.1.1地理位置及工程任务XX水电站位于XX省XX县城以北5km处的XX河干流西面,拟建在XX 阳镇六合和兴荣村之间的XX河河滩上,为无坝无调节引水径流式水电站。
工程区地理坐标东经103°50′48″~103°51′38″,北纬35°25′22″~35°27′230″,该电站距上游已建的三甲水电站32km,距上游李家村水文站20km,距下游红旗水文站61km,站址以上流域面积21084km2。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交通便利,天然建材丰富,具有较好的建站条件。
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以缓解XX县工、农业生产及城乡居民用电问题,并为定西地区电网提供一定的电能。
XX县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为此,XX县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将水电建设作为本县经济发展的产业,大力发展小水电以促进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并大力发展资源的深加工,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水电建设事业成为XX县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电站建成运行后,接入大电网,枯水季节保证地方电网的电力需求,丰水季节向大电网提供大量的廉价电能。
因此,充分利用XX县丰富的水力资源,积极发展地方小水电事业,是地区电力发展,实现水电农村电气化的根本需要。
兴建XX水电站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是XX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XX县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1.2流域、河流(河段)规划概况XX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青两省交界处的西倾山东麓,由西向东流经岷县折向北流,至永靖县境内汇入黄河刘家峡水库。
干流全长673.1km,流域面积25527km2,河源高程4260m,河口处高程1629m,相对高差2631m,全河流平均比降2.8‰,水资源丰富。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65.2mm,平均径流量52.92亿m3,多年平均流量168 m3/s,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170t/km2,年悬移质输沙量590万t。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水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其重要性逐渐凸显。
本项目旨在初步设计并建设一座水电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
二、设计目标1.发电能力:设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为XX兆瓦,确保能够满足当地电力需求。
2.环保性能:在设计过程中,优化水电站的水力利用效率,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可靠性:设计水电站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设施运行的安全可靠。
三、设计方案1.水源选址: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并确保其水流量充足,以提高发电效率。
2.水坝建设:建设适当规模的水坝,用于拦截水源,并形成水库以储存水能。
根据地质勘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水坝材料和结构。
3.水轮机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水电站的水头高度,选择适当的水轮机类型,以实现最高的发电效率。
4.发电机组安装:选用高效可靠的发电机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确保可持续地发电。
5.输电线路建设:根据发电能力计算,设计合适的输电线路,确保及时将电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四、设计考虑1.环境影响评价:在水电站初步设计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设计水电站时,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应急预案,以保证设施运行的安全可靠。
3.社会影响评估:根据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社会的影响,进行社会影响评估,合理安排工程施工和生产运营,减少对当地社会的不利影响。
4.经济效益分析:根据水电站发电能力的估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可行性。
五、预期效果1.满足当地电力需求:设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能够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和生态保护因素,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能源供应提供支持。
3.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可行性,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
新寨河四级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1 综合说明1.1 概述新寨河四级水电站位于普安县高棉乡棉花村,北盘江一级支流西泌河中上游新寨河段上,是上世纪1986年《黔西南州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化区划、水利水电规划》规划的第四级,现新寨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七级。
站址位于新寨河下游与岔河的汇合处,地理位置为东径105°8′,北纬25°48′,距320国道约20km、高棉乡政府所在地8Km,普安县城32km、州政府所在地兴义178km、省城贵阳245km。
普安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地处东径104°50′~105°10′,北纬25°18′~26°11′,东邻睛隆县,南与兴义市、兴仁县相连,西靠盘县,北与水城县、六枝特区隔河相望,东西宽32.0km,南北长96.6km,国土面积1429km2,全县辖8个镇、6个乡,16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261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小注。
是贵州省的少、边、穷地区之一。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30.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7.84万人,占总人口的25.8%,布依、苗、回、彝、黎、白、汉等民族共同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格局。
普安县是国家500个重点扶持县之一,又是国家定点的“九五”、“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和“十五”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试点县。
普安县由于历史原因和交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经济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属贵州省17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县境内已建成小水电站22座,总装机容量62880kw,其中吟路一级电站装机17500kw,为县电网骨干电站。
原有数座农村小电站因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枯竭而报废。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电网的不断延伸,县属电站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用电需求,均需大量从国家电网上下电,导致电价偏高,人民群众难以承受。
小型水电站项目建设初步设计报告

【Word版,可自由编辑!】1 综合说明1.1 概况1. 1. 1 工程地理位置xxxxxx水电站(以下简称xx电站)工程位于xx的xx支流上,属于括苍山脉,距县城约11km。
区内山高坡陡,水流湍急,溪床狭窄坡降大,植被覆盖良好,林木茂密。
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是开发水电资源的理想场所。
xx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24km2,河道长2km,平均坡降7.4%,引水集雨面积4.49km2,合计可利用集雨面积为6.73km2。
电站厂房位于广度乡三亩田村对岸,厂址以上集雨面积为27.25km2,主流长7.71km,河道平均坡降5.6%。
水库总库容23.6万m3,正常库容19.9万m3,电站装机2×500KW。
1. 1. 2 勘测设计过程2005年9月,xxxxxx水电站业主委托我所进行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
经过前期的资料准备及随后实地踏勘,并于10月组织测量人员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外业工作,于11月交付测量成果。
随后组织技术人员全面开展设计工作,于2xx年9月完成了《xx县xxxx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 1. 3 设计依据本报告的编制依据主要有:1. 仙计投[2005]75号《关于xx县xxxxxx水电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 . xx县xxxx电站工程勘测设计委托书;3 . 《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179-96);4 .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71-84;5 . 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6 . 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7 . 工程测量成果;8 . 87版万分之一地形图;1.2 自然条件1. 2. 1 自然概况本工程位于xx的xx和中央坑支流上,地域上属广度乡管辖。
流域内谷口以上山高坡陡,山峰连绵不断,水系发育,河床狭窄,两岸树木植被覆盖良好。
1. 2. 2 气象条件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17.2℃,平均无霜期20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69mm,多年平均迳流深970mm。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1.1工程地理位置金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藤县西南部北流河与义昌江汇合口以下600m处,离金鸡水文站上游 150m,到金鸡镇和藤城分别为4km和24km,距离梧州市79 km。
1.2 水文1.2.1 流域概况金鸡水利枢纽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720km2,占北流河流域面积的92.2%。
北流河是浔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北流县塘屏寨乡石成猫村,流经北流、容县,在藤城镇注入浔江。
干流全长247 km,全流域面积9454km2,河道平均比降0.7%。
坝址以上较大支流有两条。
一条为义昌河,发源于岑溪与罗定交界处,全长140km,流域面积1855km2;由另一条是黄华河,发源于广东信宜方雾山西侧,全长288km,流域面积3323 km2。
1.2.2 气象北流河流域属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20mm,下游金鸡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89.3mm,中游则为 1600 mm,上游高达18O0mm,流域内雨量分布是不均匀的。
年内雨量汛期4~9月占全年的79%,而10~3月只占21%。
根据金鸡水文站统计,多年平均日降雨量≥0.1mm的147天,>5mm的85天,>10mm的41天。
1.2.3 水文l、水文实测资料金鸡水利枢纽坝址以上共有水文站九个,雨量站25个,在坝址以下 150m 处有金鸡水文站47年实测水文资料可以引用。
另 1988年3月 11日~9月30日,梧州水电设计院委托梧州水文站分站在石人肚隧洞出口设水尺,观测水位,于1991年8月委托金鸡电灌站在库区金鸡镇陈屋码头设水尺,观测水位6个月。
根据坝址邻近地区梧州气象站长系列106年(1898年~ 2003年)、短系列50年( 1954年~2003年)与金鸡水文站取用系列50年(1954年~2003年)径流系列(1971年~2003年资料可以作为设计依据。
2、洪水金鸡水利枢纽定为四级建筑物,主要建筑物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由于是闸坝库容小,无滞洪作用,因此洪水流量采用金鸡水文站47年实测洪峰流量系列加 1915年特大历史洪水进行计算,以计算得洪峰流量均值为3040 m3/s。
水电站初步设计开题报告摘要范文

水电站初步设计开题报告摘要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电站初步设计开题报告摘要1. 引言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的重要设施,对于能源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水电站设计报告

水电站设计报告1. 引言水电站是利用水流的动力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转化为电能的设施。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水电站的设计方案,包括水电站的选址、水电站的基本结构、水电站的主要设备以及水电站的运行参数等。
2. 水电站选址水电站的选址是极为重要的,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水资源:水电站必须有足够的水资源供给,使得水能转化为机械能。
因此,选址要考虑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水流的稳定性。
•地质条件:选址要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山体滑坡、地震等。
•生态环境:选址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地区。
•地形条件:选址要考虑地形条件是否适合建设水电站,如地势高差、河流弯曲度等。
根据以上要素评估,我们选择了一个位于山脉中的河流,具有充足的水资源、稳定的水流和合适的地形条件。
3. 水电站基本结构水电站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3.1 水库水库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蓄水,以便控制水流量和水位。
水库的建设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并采用合适的防渗透措施。
3.2 水导系统水导系统是将水从水库引导到水轮机的管道系统。
水导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的流速、压力等参数,并采用合适的管材和阀门进行控制。
3.3 水轮机房水轮机房是水电站发电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水轮机和发电机。
水轮机的选择要考虑水头、水量和效率等因素,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4 出水系统出水系统是将水从水轮机房重新排入河流的管道系统,需要考虑水流的控制和保护河流环境的因素。
4. 水电站主要设备水电站的主要设备包括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4.1 水轮机水轮机是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主要分为斜流式水轮机和轴流式水轮机两种类型。
在设计中,根据水头和水量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轮机。
4.2 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根据水轮机的机械能输出,选择合适的发电机容量。
4.3 变压器和开关设备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用于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升压并接入电网,确保电能的稳定输出。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1.1工程地理位置金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藤县西南部北流河与义昌江汇合口以下600m处,离金鸡水文站上游 150m,到金鸡镇和藤城分别为4km和24km,距离梧州市79 km。
1.2 水文1.2.1 流域概况金鸡水利枢纽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720km2,占北流河流域面积的92.2%。
北流河是浔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北流县塘屏寨乡石成猫村,流经北流、容县,在藤城镇注入浔江。
干流全长247 km,全流域面积9454km2,河道平均比降0.7%。
坝址以上较大支流有两条。
一条为义昌河,发源于岑溪与罗定交界处,全长140km,流域面积1855km2;由另一条是黄华河,发源于广东信宜方雾山西侧,全长288km,流域面积3323 km2。
1.2.2 气象北流河流域属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20mm,下游金鸡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89.3mm,中游则为 1600 mm,上游高达18O0mm,流域内雨量分布是不均匀的。
年内雨量汛期4~9月占全年的79%,而10~3月只占21%。
根据金鸡水文站统计,多年平均日降雨量≥0.1mm的147天,>5mm的85天,>10mm的41天。
1.2.3 水文l、水文实测资料金鸡水利枢纽坝址以上共有水文站九个,雨量站25个,在坝址以下 150m 处有金鸡水文站47年实测水文资料可以引用。
另 1988年3月 11日~9月30日,梧州水电设计院委托梧州水文站分站在石人肚隧洞出口设水尺,观测水位,于1991年8月委托金鸡电灌站在库区金鸡镇陈屋码头设水尺,观测水位6个月。
根据坝址邻近地区梧州气象站长系列106年(1898年~ 2003年)、短系列50年( 1954年~2003年)与金鸡水文站取用系列50年(1954年~2003年)径流系列(1971年~2003年资料可以作为设计依据。
2、洪水金鸡水利枢纽定为四级建筑物,主要建筑物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由于是闸坝库容小,无滞洪作用,因此洪水流量采用金鸡水文站47年实测洪峰流量系列加 1915年特大历史洪水进行计算,以计算得洪峰流量均值为3040 m3/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和洪水标准牛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000+2500=12500kW,引水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 4.8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电站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次要建筑物分别按4级和5级设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引水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电站发电厂房为非挡水式地面厂房,发电厂房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
5.1.2基本设计资料5.1.2.1水位流量资料a)引水坝正常引水水位419.50m;设计洪水位(P=10%)=423.56m,相应洪峰流量49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45m;校核洪水位(P=5%)=423.98m,相应洪峰流量58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89m。
b)发电厂房正常发电尾水位为238.00m,发电最低尾水位为237.10m,下游设计洪水位(P=3.33%)242.63m,校核洪水位(P=1%)243.50m。
5.1.2.2地质资料a)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值Ⅵ度。
b)基岩物理力学参数1)坝址:卵石层f ak=250kpa,f=0. 45;2)厂址:坡积层f ak=170kpa,f=0. 35;强风化岩石f ak=500kpa,f=0. 55。
5.1.2.3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控制标准a)引水坝稳定安全控制标准引水坝沿建基面按抗剪强度和抗剪断强度方法计算抗滑稳定,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见下表5.1-1。
表5.1-1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表b)地基应力控制标准:最大正应力σmax<250;最小正应力σmin>0。
5.2工程选址5.2.1坝址选择牛头电站属引水式水电站,工程在三湖河仰屯自然村附近的三湖河修建引水坝,通过引水隧洞引水至牛头镇下游3km牛头河左岸发电。
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引水坝、引水隧洞(明渠)、前池、压力钢管、发电厂房及升压站等。
三湖河流域周边分水岭均属砂岩地形,中间区域属喀斯特地形,溶洞发育,支流多为暗河,三湖河主流明暗交替,根据牛头电站的前期规划成果以及三湖河流域的地形、地质条件,主干流的隐现情况,牛头电站的引水坝选在仰屯自然村附近,即三湖河流入溶洞前460m处,坝址上游有常年冒水的荡屯岩洞、农干洞、古榜洞和陇眉洞。
5.2.2厂址选择根据引水工程沿途地形、地质条件和下游哥盖梯级电站的正常回水位及前期踏勘成果,牛头电站的发电厂房位置初拟两个布置方案,方案(Ⅰ)发电厂房布置在牛头镇上游约1.2km处牛头河的左岸阶地上,方案(Ⅱ)发电厂房布置在牛头镇下游3km处牛头河的左岸山脚上。
两方案的平面布置详见“牛头初-总图-01”。
a)方案(Ⅰ)该方案引水线路自引水坝进水口引水至A点进入隧洞至E点延伸到I 点,然后左拐至J点出口,隧洞出口与前池相接,通过发电隧洞、压力钢管引水至厂房发电,引水线路总长8825.5m,其中无压隧洞7633m,引水涵洞292.5m,发电隧洞550m,压力钢管350m,另外尾水渠长790m。
电站装机2×5000+2500=12500kW。
b)方案(Ⅱ)该方案引水线路在E点前与方案(Ⅰ)相同,通过E点后经F点在G右拐,在H点出口,隧洞出口与前池相接,通过压力钢管引水至厂房发电,引水线路总长9620m,其中无压隧洞8689.5m,引水涵洞292.5m,压力钢管638m。
电站装机2×5000+2500=12500kW。
c)方案比较1)引水工程两方案的枢纽布置基本相同,都为引水式水电站,方案(Ⅰ)的引水线路总长度为8825.5km,方案(Ⅱ)的引水线路长度为9620km,两方案相比,方案(Ⅱ)比方案(Ⅰ)长794.5km,其中无压隧洞长1056.5m,压力管长288m,但方案(Ⅰ)有550m长的发电隧洞及需增加790m长的尾水渠。
另外,方案(Ⅰ)的前池位于高山山顶上,交通不方便,运行管理因难,并在压力隧洞段需设90m深的井竖。
2)厂区布置方案(Ⅰ)厂址距离牛头河较远,机组安装高程较高,厂房周围地形开阔,不需要考虑厂房防洪问题,管理和生活等附属建筑物可就近布置。
方案(Ⅱ)厂址处地形较窄,靠近牛头河布置,管理和生活等附属建筑物距离厂房较远,管理运行不方便。
3)工程占地方案(Ⅰ)厂址周围以水田为主,并且需修建790m长的尾水渠,占用水田20亩,旱地3亩,林地5亩,所占用土地以耕地为主,占地补偿投资共计125万元,征地补偿工作较困难;方案(Ⅱ)厂址布置在山脚,前池与压力管沿着山坡布置,占用旱地5.04亩,林地29.22亩,所占用土地以林地为主,占地补偿投资共计60万元,较方案(Ⅰ)少65万元,征地补偿工作相对较容易。
4)工程效益方案(Ⅰ)的设计尾水位为245m,比牛头河正常水位高7m左右,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年均发电量4337kW.h;方案(Ⅱ)的设计尾水位为238m,能与牛头河水位衔接,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年均发电量4434kW.h,比方案多97万kW.h。
5)工程施工两方案的施工均以无压引水隧洞为主,控制工期均为引水隧洞,方案(Ⅱ)的引水隧洞较长,但最大单向进深与方案(Ⅰ)基本相同,施工工期相差不大;方案(Ⅰ)的发电隧洞中间有竖井,隧洞后接压力钢管,施工工序较多,竖井施工难度也较大。
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上方案(Ⅱ)略优于方案(Ⅰ)。
6)工程投资方案(Ⅰ)的工程占地投资125万元,引水工程投资2423万元,发电工程投资1460万元,投资合计4008万元,方案(Ⅱ)的工程占地投资60万元,引水工程投资2653万元,发电工程投资1125万元,投资合计3838万元,比方案(Ⅰ)多170万元。
两方案的主要工程特性表见下表5.2-1。
表5.2-1 厂址方案比较工程特性表注:1、上述工程投资不包括引水坝部分投资;2、土建部分投资仅为直接费。
d)厂址选择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方案(Ⅱ)的引水线路比方案(Ⅰ)长794.5km,但设计毛水头比方案(Ⅰ)多6m,年均发电量多97万kW.h,工程投资少170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另外,方案(Ⅱ)在工程占地征用和工程施工及运行环境方面均优于方案(Ⅰ),只是在厂区布置上略差于方案(Ⅰ)。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本阶段推荐方案(Ⅱ)的厂址,即电站的发电厂房布置在牛头镇下游3km处牛头河的左岸阶地上。
5.3坝线、坝型选择根据三湖河仰屯自然村附近的地形地质条件,本段阶初步拟定上、下两条坝线进行比较,上坝线即为现状水轮泵引水坝,下坝线距上坝线340m。
5.3.1上坝线上坝线为原引水坝,引水坝运行多年,施工质量差,有漏水的现象,下游两岸冲刷严重。
本设计拟对该引水坝进行改建加固,改建方法是拆除原引水坝的上部浆砌石,保留下部浆砌石基础。
在原浆砌石基础上砌筑浆砌石和浇筑砼,上游设砼铺盖,下游设消力池。
坝前正常水位419.5m,设计洪水位423.56m,校核洪水位423.98m,坝顶高程为421m,最大坝高为4.8m,坝顶宽度2m,无交通要求。
坝顶总长为118m,浆砌石重力坝分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溢流坝采用折线型堰,坝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外包C20砼防渗、防冲,上游设C20砼铺盖厚400mm,长5m。
堰顶高程419.5m (取同现状引水坝堰顶高程),溢流段长84m,消能方式采用底流消能,底板高程为417.3m,消力池宽14.5m,长84m,池深0.5m,底板厚0.5m,消力池出口后接护坦,护坦长4m,浆砌石厚0.3m;左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总长25m,右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长9m。
浆砌石坝段上游面为垂直,下游面坡比为1:0.65,坝体为M7.5水泥砂浆砌毛石,上游面设砼防渗。
在距左坝端9.4m设置引水涵洞进水口,进水口前设有拦污栅,孔口尺寸为4m×4m(宽×高),进口涵洞底高程为417.1m。
在距左坝端23.9m设置冲砂闸,冲砂闸孔口尺寸为1m×1m(宽×高),采用平面铸铁闸门,进口底高程为417.8m,闸门启闭机平台高程421m,采用1台3t手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
5.3.2下坝线下坝线引水坝坝前正常水位419.5m,设计洪水位423.3m,校核洪水位423.63m,坝顶高程为421m,最大坝高为6.8m,坝顶宽度2m,无交通要求。
坝顶总长为32m,浆砌石重力坝分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溢流坝采用折线型堰,坝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外包C20砼防渗、防冲,上游设C20砼铺盖厚400mm,长5m。
堰顶高程419.5m,溢流段长20m,消能方式采用底流消能,底板高程为414.8m,消力池长20m,宽21.6m,池深0.5m,底板厚0.5m,护坦长3.5m,底板厚0.3m;左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总长6.8m,右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长5.2m。
浆砌石坝段上游面为垂直,下游面坡比为1:0.65,坝体为M7.5水泥砂浆砌毛石,上游面设砼防渗。
在距左坝端5.7m 设置冲砂闸,冲砂闸孔口尺寸为1m×1m(宽×高),采用平面铸铁闸门,进口底高程为415.8m,闸门启闭机平台高程421m,采用1台3t手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
5.3.3 坝线选择a)上、下坝线各种坝型主要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见下表5.3-1。
表5.3-1 上、下坝线各种坝型主要工程量及估算投资表注:表中工程量仅列引水坝部分,引水建筑物仅为隧洞前涵洞段,工程总投资为直接费。
b)坝线选择1)从地形、地质条件分析上坝线河床较宽,下坝线河床较窄。
上下坝线河床表层均存在松散砾砂,坝基为卵石,下部为砾质粘土,下伏基岩均为弱风化灰岩。
上坝线卵石层顶高程约为417.0m,下坝线卵石层顶高程约为415.0m,上坝线建基面较高,修筑的拦水坝坝高较下坝线少2m,上下坝线坝基下部均存在软弱下卧层砾质粘土,较小的坝高可降低坝体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可能,有利于拦水坝的抗滑和抗变形稳定。
上下坝线下伏基岩均具岩溶普遍发育现象,但溶洞绝大部分被软塑状砾质粘土全填充。
下坝线北面约110m处发育有两个较大的落水洞,该落水洞与河段溶洞具连通性,可能形成强透水岩溶渗漏通道,不利于库区防渗漏。
两岸岸坡基本稳定,未见有土洞、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具备建重力坝条件。
2)从枢纽布置条件、交通条件分析现状引水坝运行多年,施工质量差,有漏水现象,下游两岸冲刷严重。
现对引水坝进行改建加固,改建方法是拆除原提水坝的上部浆砌石,保持下部浆砌石基础,在原浆砌石基础上砌筑浆砌石和浇筑砼,上游设砼铺盖,下游设消力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