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事项研究 文献综述1
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

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提炼、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一、文献综述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就像是我们在学术海洋里的导航图。
它能让我们知道之前的学者都在这个领域做了些什么,哪些问题已经被研究得很透彻了,哪些还是未解之谜。
要是不做文献综述,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很可能做了半天,发现自己研究的东西早就有人做过了,那可就白费劲啦。
而且,通过做文献综述,我们还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让自己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1. 确定研究主题。
这就像是我们要去旅行,得先确定目的地一样。
主题不能太宽泛,不然资料多得能把你淹没;也不能太窄,要不然根本找不到足够的资料。
比如说,你要是研究“动物”,这范围就太大了,全世界的动物种类那么多,你怎么研究得过来呢?但要是研究“我家小区里的流浪猫的饮食习惯”,又有点太窄了,可能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
2. 搜集文献资料。
这可是个大工程呢。
我们可以去图书馆,在那一排排书架间寻找宝藏。
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各种学术数据库就像一个个装满宝贝的魔法盒子。
不过要注意哦,不是所有网上的资料都靠谱,要学会分辨哪些是权威的,哪些是瞎编的。
像知网、万方这些数据库里的资料就比较靠谱啦。
3. 阅读和筛选文献。
拿到文献后,可不能一篇篇囫囵吞枣地看。
要先大致浏览一下,看看是不是和自己的主题相关。
如果相关,再仔细阅读,把有用的信息标记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在沙里淘金,要耐心地把那些闪闪发光的金子(有用的信息)挑出来。
4. 整理和分析文献。
把挑出来的有用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整理。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看看这个领域的研究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也可以按照观点分类,把支持某种观点的文献放在一起,反对的放在另一组。
然后分析这些文献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呢,还是相互矛盾的。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文献综述是一种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文献综述的格式范文模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结论和参考文献。
其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的部分说明本次文献综述的目的和研究问题,研究方法部分介绍文献综述的方法和步骤,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结论部分是对文献综述的总结和归纳,参考文献部分是对所引用文献的详细记录。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1. 字数要求文献综述的字数一般在3000-5000字之间,具体要求根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而定。
2. 文字排版文献综述的文字排版要求清晰、简洁、规范。
一般采用宋体或者仿宋字体,字号为小四或五号,行距为1.5倍。
3. 段落格式文献综述的段落格式要求分明,一般采用首行缩进或者段前空两个字符的格式。
每段之间要有空行,以便于阅读和理解。
4. 标题格式文献综述的标题要求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文献综述的主题和范围。
一般采用黑体或者楷体字体,字号为小二或三号。
5.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格式规范、准确。
一般采用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
三、文献综述的撰写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
研究主题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范围要能够覆盖相关领域的主要文献。
2. 收集文献资料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是收集文献资料。
可以通过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相关文献,同时要注意筛选和鉴别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
3. 阅读和分析文献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阅读和分析文献。
要对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同时要注意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4. 撰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第四步是撰写文献综述。
要按照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和格式要求进行撰写,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文献综述一般怎么写

文献综述一般怎么写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们旨在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中的研究成果、观点和观点,并揭示已有研究中的主要趋势、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下面我们将探讨文献综述的一般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研究目的与范围在开始写作文献综述之前,有必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确定研究的主题范围对于文献的搜集和筛选至关重要,需要明确所要探讨的主题是否具备足够的研究基础和重要性。
2. 文献检索与筛选接下来是文献检索和筛选的步骤,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础。
可以通过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或网络搜索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然后按照研究目的和范围的设定进行筛选,留下与研究主题最相关、质量较高的文献。
3. 文献分析与综合在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对文献进行仔细分析和综合。
可以从文献中找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理论观点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和总结。
对于不同文献间的不同观点和结论,可以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共性。
4. 结构安排与写作风格文献综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背景介绍、文献综述、结论等部分。
在写作风格上,要求清晰、中肯,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色彩。
使用正式的学术语言和学科术语,确保文献综述具备学术可读性。
5. 引用与标注要求在文献综述中,引用和标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文字引述他人观点、数据或结论时,必须注明出处并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标注。
对于文献的引用,要求准确无误,避免抄袭行为。
6. 结尾总结与展望文献综述的结尾部分通常包括总结和展望。
在总结部分,可以对文献综述中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概括,提炼出核心内容;在展望部分,可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的写作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需要系统性、逻辑性和条理性。
只有在严谨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上,才能撰写出具备学术质量和说服力的文献综述。
愿此文能对您在写作文献综述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大一学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推荐写作

大一学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推荐写作学术研究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内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评述,总结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是一个很好的培养阅读、整理、分析和写作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大一学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推荐的写作格式。
一、确定综述主题在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综述的主题。
可以选取与自己专业或兴趣相关的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作为综述的对象。
例如,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科学的,可以选择综述一个具体的算法或者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
二、搜集相关文献搜集相关文献是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等途径来获取相关文献。
在搜集文献时,需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那些来自于权威出版社或期刊的文献。
三、阅读和理解文献在进行学术研究文献综述之前,需要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
首先,可以快速浏览文献的摘要,了解文献的内容和主旨。
然后,可以逐篇进行深入阅读,理解文献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四、整理和分析文献在阅读和理解文献的基础上,需要将搜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根据文献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等形式将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清晰地展示出来。
五、撰写综述报告在整理和分析文献之后,就可以开始撰写综述报告了。
综述报告通常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几个部分。
在撰写综述报告时,可以参考学术期刊或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
例如,可以使用IEEE或APA等学术写作格式。
六、推荐的写作格式综述报告的写作格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进行调整,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推荐的写作格式:1. 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综述报告的主题和内容。
文献综述格式模板

1、文献综述模板一、研究背景(字数在200到300字为宜)研究背景应明确研究问题,并简要论证研究该问题的原因。
背景可以从理论或现实层面论证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可供利用的论证资料包括各种调查统计资料、已有文献、相关政策等。
举例(仅做参考):国家逐步重视×××,使得×××快速发展,但在由于×××情况下,使得×××的×××方面有待提高。
在国内宏观政策、规划方面,×××是一个遵循科学方法和依据的助人服务过程,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助人过程则需要×××这一关键环节;在具体的×××的运行方面,缺少第三方的专业评估组织,这些都制约着我国×××朝着专业性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把握,对我国×××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二、研究现状研究现状是文献综述的主体,叙述某一时期某一学科领域的现状、水平及成就。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步:概括、分析、整合回顾。
第一步是概括。
对所选文献的研究重点,研究手段及研究结论先进行概括。
第二步是分析。
对文献进行分析,提炼出这些文献研究中所做的贡献、影响、优点与不足。
第三步是整合回顾。
对文献进行整合,找出现阶段研究方法(方向)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向及思路。
举例(仅做参考):(1)概括:国外理论界关于×××的研究源于×××提出的×××发展思想。
自×××以来,×××发展问题开始备受国际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一、定义: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二、格式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通用7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2、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一)选题原则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
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
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
现状。
本文将围绕文献综述的标准范文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大家
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文献综述应该包括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的介绍。
在写作文
献综述时,我们需要明确指出所选取的研究主题在学术界和实际应
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通过对研究领
域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的动
机和意义。
其次,文献综述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包括相关研究
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我们需要对不同
文献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此外,文献综述还需要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发展趋势,提出自己对未来研
究方向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可以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总的来说,文献综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还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因此,在写作文献综述时,我们需要对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力求做到全面系统、客观准确。
希望本文所述能够对大家在写作文献综述时有所帮助。
论文文献综述

论文文献综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写作中,文献综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它是对已有文献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整理、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文献综述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前人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还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的指导。
本文旨在对文献综述的定义、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综述,并总结一些常见的文献综述方法。
一、文献综述的定义和目的文献综述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让读者快速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启发思路。
文献综述可以包括理论性综述、方法学综述和实证性综述等不同类型。
理论性综述主要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和相关概念进行综述,探讨不同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方法学综述则关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综述,旨在探索最适合该领域研究的方法,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实证性综述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从中提取出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的步骤进行文献综述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综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确定综述的范围和目标:在开始综述之前,我们应该明确综述的范围和目标,确定我们要探索的研究领域,并明确我们的研究问题。
2. 收集文献:在收集文献时,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库检索、文献索引和专业期刊等多种途径。
我们需要选择与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并筛选出与我们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
3. 阅读和筛选文献:在阅读文献时,我们应该注重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并筛选出对我们研究问题有重要影响的文献。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引用关系和相关文献进行扩展搜索,以找到更多有用的文献。
4. 文献分类和组织:在综述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或研究问题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组织。
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综述的内容,也有助于找到特定主题或问题的相关文献。
5. 分析和总结文献:在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时,我们可以根据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研究之间的异同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空白。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文献综述的标准范文》
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文献阅读和整理形式,通常用于总结某一领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标准的文献综述范文应当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文献综述、讨论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作者通常会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明文献综述的目的和重要性,概括性地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而接下来的文献综述部分则是重点所在,作者需要详细地梳理已有的相关文献,包括这一领域内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各种观点和观察结果。
这部分需要紧密围绕着研究主题展开,将各篇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其主要结论和观点,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和局限。
在讨论部分,作者需要对文献综述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结论部分,作者需要对整个文献综述进行总结,重新强调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除了以上四个部分,标准的文献综述范文还需要遵循学术论文的一般格式要求,包括准确引用文献、清晰明了的逻辑结构、精准的表达和语言规范,以及恰当的引用格式和标注方法。
总的来说,一篇标准的文献综述范文应当具有深入细致的文献调研和分析能力,有条不紊的逻辑思维和清晰明了的表达能力,同时要符合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要求。
通过撰写和阅读这样的
标准范文,可以有效提升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水平,为读者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文献综述(范文)_0

文献综述(范文)××××(选题)文献综述一、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世界范围内,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xx年代早期,以英国《会计学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19xx年比蒙斯(F .A.Bc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xx年第2期马林(J .T.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xx年代末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年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上都对环境会计进行广泛的讨论。
19xx年召开的第七届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并展开讨论。
19xx年召开的第十三届会议把环境会计问题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
联合国19xx年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
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学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在美国,环境会计实践主要从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开始。
涉及环境问题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是对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报告,人们主要是从负债的角度来处理和看待环境问题的。
美国政府颁布的与环境信息相关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主要有:(1)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第五好准则公告《或有事项会计》。
该文件主要涉及的是或有负债与损失的确认,这一公告同样可以适用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或有负债。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新兴问题特别工作组鉴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在如何记录环境支出问题上又先后公布3份状况公告:第89—13号公告《石棉清理成本的会计处理》、第90—8号公告《处理环境污染成本的资产化》和第93—5号公告《环境负债会计》。
前两份公告就某些由环境目的引发的支出是资产化还是列作费用做出了说明;第三份公告就环境负债的估定提出了建议。
(3)美国环保局于19xx年发布了《鼓励与自我监督:发现、披露、改正和防止违法》的政策,该政策通常又被称为《审计政策》。
(完整word版)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写法及格式参考范本).docx

毕业论文 ( 设计 ) 文献综述撰写规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 3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 2000 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怎么写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怎么写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是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介绍当前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已有研究成果。
以下是写作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1. 确定主题和目标:首先,确定你要研究的领域或主题,并明确你的研究目标。
这可以帮助你筛选相关文献并确定文献综述的范围。
2. 收集文献:通过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如PubMed、Google Scholar等)或图书馆资源,收集与你的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
注意选择近期发表的高质量文献,以确保你的综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3. 筛选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初步筛选,根据与你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的相关性,排除不相关或质量较差的文献。
只留下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文献。
4. 阅读并总结文献:仔细阅读选定的文献,理解作者的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
然后,对每一篇文献进行概括和总结,记下关键的信息和主要的观点。
这样可以帮助你后续的整理和撰写。
5. 整理与分类:根据文献的主题和内容,将它们进行分类整理。
可能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等。
这样可以使你的综述更具条理性和可读性。
6. 撰写文献综述:根据整理和分类的结果,开始撰写你的综述。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结构组织综述:引言(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总结和评价已有研究成果)、研究空白(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或未解决问题)、研究目标和方法、预期成果等。
在撰写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简单堆砌文献信息,而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总结。
7. 编写参考文献:在文献综述的末尾,按照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列出你所引用的文献。
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的来说,写作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需要有良好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同时也需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理解和总结文献的能力是撰写一个准确、全面且具有学术价值的综述的关键。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和观点的梳理、总结和评价,有助于研究生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概念、意义、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探讨,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部分。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和意义文献综述是指对已有文献、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研究生毕业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同时,文献综述还可以帮助研究生避免重复造轮子,避免盲目从事研究,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明确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的核心是什么。
2. 搜集文献资料: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和范围之后,就可以开始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可以通过图书馆、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文献资料。
3. 阅读文献资料:在搜集到文献资料之后,需要对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理解文献的内容、观点和结论,提炼出对自己研究有用的信息。
4. 撰写文献综述:在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般包括引言、文献综述主体和结论等部分,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5. 修改和完善:完成初稿后,需要对文献综述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谨,符合学术规范。
三、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1. 文献综述要客观、全面:在进行文献综述时,要保持客观立场,不偏不倚地总结和评价已有文献的观点和结论,尽量做到全面、公正。
2. 文献综述要有深度:文献综述不仅要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还要对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文献综述要有逻辑: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确保整体结构严谨。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是两个重要的部分。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而研究方法则是描述你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撰写。
一、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中对已有研究进行的概述和评价。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定义研究范围:明确你要综述的领域和研究主题,避免陷入过于宽泛或狭隘的范围。
2. 收集文献资料:通过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图书馆数据库等途径,收集与你的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文献。
3. 阅读和筛选文献:仔细阅读每篇文献,并评估其与你的研究主题的关联性和质量。
筛选出最相关和最有价值的文献。
4. 分类整理文献:根据研究主题或相关性将文献进行分类,并记录每篇文献的基本信息,如作者、标题、来源等。
5. 总结和评价:在综述的过程中,总结各篇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进行评价和比较。
指出不同研究之间的争议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6. 编写文献综述:根据你总结和评价的内容,撰写出文献综述部分。
确保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全文流畅。
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论文中描述你所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部分。
以下是撰写研究方法的一些建议:1. 描述研究设计:明确你的研究是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还是质性研究等,并解释你的研究设计能够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2. 数据采集方法:详细描述你采集数据的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等,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3. 受试对象/样本:说明你的研究对象是谁,样本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样本的数量是多少。
4. 数据分析方法:描述你将如何处理和分析你收集到的数据,比如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软件。
5. 研究限制:指出你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可能的偏见,并提出你对这些局限性的意识和对策。
6. 编写研究方法:将以上内容整理为研究方法部分,并确保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三、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上述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 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在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部分中,需要准确引用和列出所有使用过的文献,遵循学校或期刊的引用格式要求。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5篇】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参考文献类型少篇一文献资料是多类型的,包括是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政府部门的资料与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
当前,很多毕业生写论文参考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学位论文,对国家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研究会论文等关注不够,因此参考的文献类型较少,出现比较片面、或研究不典型的情况。
从学术研究上来说,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专题来说,研究后者可能更有价值。
比如国家政策不仅包含过去的研究成果,也包含目前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文献。
所以,文献综述要尽可能参考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做到全面有力。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篇二I 什么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简单地说就是在参考一系列的参考文献后,对文献进行相关的整理融合,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融会贯通,进而分析评价,形成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与一般性的研究论文存在明显的差别。
II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与一般性的研究性论文不同,格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的是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文献综述与研究性论文相比,更多地介绍地是与论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进展、展望及评价。
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与研究性的论文相比,更为多样化,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可以结合这四个部分的要求和规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进而根据提纲进行相关的写作任务。
前言,前言就是要用相关的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写作目的和写作的必要性进行叙述,并概括相关的概念性内容,提及研究的范围和领域,阐述问题研究的现状和研究动态,对于目前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讨论也要进行概括。
文献综述的优秀范文(热门9篇)

文献综述的优秀范文第1篇综述型论文的初稿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
对综述的修改与完善重点在于查看文献综述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囊括了选题领域的主要观点,是否包括了梳理、总结和展望等内容;文献综述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前后不衔接、结构比例失调等问题;文献综述的语言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含糊、笼统和非学术化等言语问题。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p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p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p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p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p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p(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p(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文献综述的示例

关于免耕播种机研究的文献综述(简化版)河北省耕地面积600多万公顷,其中260万公顷是我国最典型的“玉米─小麦”一年两熟种植区,适合机械化作业[1]。
同时,河北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使我省东部已经形成7个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成为全国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和地面沉降面积最大的地区,有的地区地下水静水位已经接近100米[2]。
可见,更新自然资源的利用观念、探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式迫在眉睫,配套的技术设备则是新技术推广实施的物质保证。
(明确意义)保护性耕作方法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和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措施。
对于河北、华北乃至干旱缺水西北地区,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作业模式可以有效节水、保土、防沙、增产,同时可以彻底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3]。
但是,目前能够在秸秆覆盖条件下顺利作业的免耕播种机的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秸秆堵塞和作物根茬对播种质量的影响,导致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步伐缓慢。
(提出问题)对于精密播种问题,由于目前我国玉米种子的出苗率还没有保证,种子的价格也不高,所以广大农户还没有接受严格意义上的单粒精播,播种机产品中采用较多的还是精播性能较差但结构相对简单的机械式水平圆盘排种器,理论上性能更好的气吸式排种器[4,5]和内侧充种垂直圆盘排种器[6]还没有广泛使用。
至于秸秆覆盖、根茬存在条件下的精播质量问题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报导。
(国内现状)免耕播种机的秸秆堵塞问题是制约免耕播种技术顺利推广应用的瓶颈,所以有关防堵装臵的研究报导相对较多。
现有的防堵装臵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切茬式和分茬式,从驱动形式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
国外基于大型牵引式播种机,常用切茬式装臵,比如被动式圆盘或波纹圆盘切刀,利用重力切断开沟器前方的秸秆[7]。
国内基于悬挂式播种机,研究较多的是分茬式防堵装臵,比如被动式轮齿式播草器[8]、曲面型分草器[9]以及主动式带状粉碎[10]、锯片切割[11]等。
如何写文献综述1

如何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一、文献综述要点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二、文献综述的过程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
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
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
三、文献综述格式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和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会计管理组织都在探索相关的会计政策。
国际会计准则就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单独列在第37号公告上,取代第lO号公告中有关或有事项的规定,并命名为Provions,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准备、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研究或有事项会计政策的国家。
早在197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第5号准则说明书中,就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政策有所规定。
例如,关于或有负债的确认标准,“说明书"强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在发出财务报表之前已有充分信息表明,某项负债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发生;二是该项负债可能招致的损失金额可以合理估计。
按照该“说明书”的主张,会计上对或有利得基本上不予确认,而对或有损失实行表内确认或表外披露。
美国或有事项会计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号公告里仅规范Accounting for Contingencies(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有关或有事项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专门化和系统化的资料很少,或有事项披露的不规范、水平低。
林斌博士的《论不确定性会计》一书中有一章介绍或有事项会计,对常见几种或有事项的会计计量和披露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虽然涉及的或有事项不多,但该书出版于2000年,是当时或有事项会计研究中最完善的。
1999年重新修订并于2000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主要按照国家规定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因此,2000年4月我国首次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财务关系的不断复杂化,2006年2月,我国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一或有事项》。
我国将(或有事项)列在企业会计准则第lO号上。
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在随后的这几年中,大部分对或有事项的研究也都集中在或有事项的定义和计量和披露等方面,基本上都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
比如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温玉彪指出或有事项是与肯定事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肯定事项的结果是肯定的,而或有事项的结果是不肯定或不确定的。
田宝瑞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到会计工作中,随着会计要素涵义的完善,更加重视未来的情况,如已经明确企业资产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效益等,但是未来的经济效益本身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作为加工基础的计量工作必须符合定义,这就给会计要素的计量带来了不确定性。
姚利红介绍了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计量和披露等。
西南财经大学郑军的硕士论文中介绍了或有事项与其他不确定性会计事项的区别:(1)反映即存的事实或状况,(2)对当期财务报表是否产生影响。
(3)对当期财务报表的影响金额的不确定性。
李迎涛认为,或有事项在公司经营中广泛存在,已成为上市公司除正常生产经营之外对公司影响最大的事项,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第一,或有事项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第二,或有事项是影响企业的财务质量的潜在因素,也直接影响有关方面对企业当前和未来财务状况的正确判断;第三,或有事项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确认。
在北京工商大学丁佩军的硕士论文中阐述了或有事项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之中,而且越来越复杂,重大的或有事项可能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上市公司对或有事项信息的披露十分重要,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取充分的信息并相应地做出决策。
范媛媛,杨金萍指出尽管我国准则的制订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准则,但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法律法规,资本市场,会计实务的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或有事项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使用范围,“准备概念”,最佳估计,风险和不确定性估计,现值披露等发面不尽相同,并在肯定我国准则的作用的同时,提出了对会计准则一些问题的建议。
二、研究主要成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5年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5号一一或有事项会计》对或有事项的定义是:“或有事项被定义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利得(利得性质的或有事项)或损失损失性质的或有事项的现存不确定性情况状况或环境这种不确定将通过一项或多项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得到证实。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一一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没有或有事项的定义,被第37号国际准则取代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0号或有事项及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1978年)认为,或有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或情形,其最终结果是利得或损失,只能通过一项或多项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国际会计准则中当有下列情况的一时,应列入准备: (1)因过去的事项而使企业在目前负有义务: (2)很有可能因清偿义务而导致经济资源流出: (3)义务金额可被合理加以估计。
在财务状况方面,国际会计准认列损失为负债的发生。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①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而不是潜在义务。
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或有事项的计量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二是预期可获得的补偿的处理。
待执行合同、企业重组形成的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待执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或部分地履行了同等义务的合同。
②企业重组形成的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满足或有事项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该预计负债金额。
三、存在问题(一)或有事项确认存在的问题或有事项确认的标准不明确。
确认的预计负债时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企业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
但是预计负债和确定性负债是有区别的,企业是否承担该义务须由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决定,而不像确定性负债那样相当肯定。
预计负债的金额能可靠的计量表述过于简单,不规范,因为对于或有负债企业难以获得确认的原始凭证,只能估计。
或有事项确认的不对称性。
对于或有事项的确认更多地关注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的确认,忽视或有事项产生的权利的确认,当然这主要基于谨慎性的考虑,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这样就会导致许多企业为了本身的利益,只确认预计负债,忽视收益的确认。
如果可能产生的收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较大的影响,不确认则不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的决策,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应当考虑确认或有资产。
(二)或有事项计量存在的问题或有事项的计量解决的是或有事项金额的入账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若最佳估计数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的可能性相同,则应取中间值。
若最佳估计数不存在一个范围,或者虽然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但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同,那么,若涉及单个项目,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如果其他可能的结果大部分均比最可能的结果的金额高或低,则最佳估计数将难以有效地反映最可能的情况。
对各种可能性的判断更多的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如何确定可能性程度企业会计准则未做出明确的说明。
再者,如何确定其他因素对或有事项的计量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也没有明确的表述,更多的依赖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判断,加上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成熟、财务关系复杂、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同样或有事项的计量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四、发展趋势2000年财政部颁布并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时,或有事项会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
我国的或有事项通过不断的修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对或有事项中的模糊语言要加以具体和细化,加强确认条件的准确性,加强预计负债计量的客观性,以减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或有事项。
新版的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定义、范围和内容以及确认计量和披露内容的规定更为详细,可操作性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比较全面地规定了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公司本身加强对或有事项准则的学习和理解,审计师加大对或有事项的审计力度,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
加强对或有事项的控制。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判断力。
通过不断的改进,我国的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协调化,更进一步的完善。
五、主要参考文献1 王玲.或有事项的计量及会计处理的探讨.财会园地,2007,3382 IASC,LaslO,contingencies and events occurring after the balancedate.3 Barry J.Epstein,Ralph.Nach,Steven M.Bragy.GAAP-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M】.Canada:Wiley,20064 Harrison.Homgren.Financial Accounting[M].Beijin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 IASC.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M].London:Wiley,20056 L.Tldd Johnson(principal author):Future events—A conceptual studyof their significance for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FASB7 郑军.我国或有事项会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士学位论文.20088 阎红莉.或有事项的确认与处理若干问题探讨. 财务与会计2007,79 田宝瑞.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马涛,柏桐.新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特征及其确认与计量,科技信息,2008,3411 温玉彪. 解读或有事项.会计之友,2009,1912 李建华.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3 范媛媛,杨金萍.浅析我国或有事项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中国总会计师2006,314 马守泽李维杰.浅析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问题及改进. 中国商界,201015 丁佩军. 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分析.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6 姚利红.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及会计核算研究财会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