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实践教学改革开题报告(3篇)

实践教学改革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然而,当前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分析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研究内容(1)实践教学现状分析(2)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3)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设计(4)实践教学改革实施与效果评估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实践教学改革的文献,了解实践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实验法: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2. 技术路线(1)收集资料:收集国内外有关实践教学改革的文献、政策、案例等资料。

(2)现状分析:对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方案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4)实验验证:在部分专业或班级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实验,验证方案效果。

(5)效果评估:对实践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第1-3个月):文献综述、现状分析、问题诊断。

(2)第二阶段(第4-6个月):方案设计、实验准备。

(3)第三阶段(第7-9个月):实验实施、效果评估。

(4)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总结报告、成果推广。

五、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2)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学生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学生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块教学一、研究缘起(一)现状然而分析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不难发现数学教学由于缺乏整体性思考而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处理上,重独立课研究,轻通盘考虑、整体设计笔者两年来听课200余节,发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特别注重其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练习设计和思想方法的渗透。

特别是在一些展示课堂上,教师把大量的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其中,为“求全”“求出彩”忙赶课的现象不绝,匆匆忙忙总是上不完。

对于同一主题不同层次的知识教学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或知识点重复,或前后知识断层、衔接不当,跨度极大。

2.教学实施上,教学环节雷同、应用模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和综合性单元数学知识在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在形式上是简单、现成的结论及事实的论证。

以书本形式出现的数学知识,它的思维和智力价值是潜在的。

同一主题或单元的内容教材编排往往结构相似。

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照搬教材上课,没有自己的创新和处理,造成课堂教学流程相似、模式雷同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收效不大。

3.作业布置上,作业形式单一,内容选择随意,缺少系统性和层次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建构的重要途径。

但在一线教学中,教师被大量繁杂的教学任务所影响,或随意购买课外辅导资料练习或照抄书本练习。

内容选择较随意,重复、机械操练多于有思维层次训练的现象较严重。

4.课堂总结、单元整理可有可无,或用习题代替整理,缺乏反思性不少老师认为,只要新课教学环节讲清楚了,练习到位了,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课堂总结可有可无。

所以,课堂总结或教师三言两语匆匆了结,或被作业时间无情地挤掉的想象不再少数。

更有一些教师,单元教学后的《整理与复习》课干脆以练习作业代替。

新课程理论认为:学生能回顾学习的过程,养成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现代诗歌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也逐渐得到重视。

然而,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现代诗歌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验证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并对小学现代诗歌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高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1. 现代诗歌的教学特点及其重要性;2. 现代诗歌教学的难点与瓶颈;3. 探究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4.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5. 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资料法将对现代诗歌教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访谈法将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实验法将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深入探究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 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对于小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教学参考。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两周);2. 访现代诗歌是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现代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旨在开展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诗歌在文学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读者和创作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此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必须不断创新,以适
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通过三次教学、三次实践和两次答辩的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
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该模式在多个高校已经得到了实践,但还存
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应用情况和改进方向,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1. 研究问题
(1)“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有何影响?
(2)该模式在高校的应用情况如何?
(3)该模式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方向是什么?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三·二”实
践教学模式的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和实际操作,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对参与该模式教
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

最后,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模式的优
缺点和改进方向。

三、预期研究结果及贡献
本研究预计能够分析“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情况和优缺点,为改
进该模式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方向,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有益
的参考和借鉴。

实践教学开题报告范文(3篇)

实践教学开题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课题名称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二、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然而,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不足等。

因此,研究并实践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3)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 研究内容(1)分析“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探讨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平台等方面。

(3)设计并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验证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4)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和建议。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4)实践研究法:设计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检验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2. 技术路线(1)前期准备:确定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

(2)理论研究:分析“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实践探索:设计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收集实践数据。

(4)结果分析:对实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5)总结与反思: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建议。

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下面由我代表课题组做:《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目标与内容、思路与方法、组织分工、预期成果)一、研究背景在教学内容中设置了四个部分,“综合与实践”是《标准》中四部分之一,是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色之一,是数学课程中一个较新的内容,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

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1、“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一是形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理念,二是探究出具有学科特色体现数学味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三是努力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经验研究成果,四是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综合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

2.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一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二是开展课例研究,探索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中的融合点,结合小学数学各学段研究“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定位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三是研究小数“综合与实践”课堂内容、活动形式,及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范文(2)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预计用三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

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共7篇)

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共7篇)

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本课题的实施共分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成立课题组,明确个人分工。

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有关理论,研究查找文献,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2.实验研究阶段(2015年9月—2017年9月)集中进行实验,我们将对家庭教育指导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形成幼儿园、家庭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活动,积累实践经验进行中期评估。

3.总结结题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收集、归纳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

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基本解决了以下主要问题:1、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化学学习的自信心;2、通过实践,使课堂变得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习效果明显。

3、研究解决相应学科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自己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更新了教育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化学教学,做到学用结合,学用同步,注重实效,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改革尝试,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经。

”因此,我们要打破“学科中心”和“分科中心”的定势,倡导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基础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在这种背景下,席卷全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起云涌。

各国不断更新课程的综合性、恰当处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强调以学习者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设计综合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海口市灵山中学信息技术组课题一、课题研究背景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教育能否经受和应对信息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正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要面对和回答的时代命题。

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特点,其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表征着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个性化教育组织形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和有效。

而目前,我们农村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在课堂上将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

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称之为" e教学"、"数字教学"。

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

教学实践活动开题报告(3篇)

教学实践活动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本报告旨在阐述教学实践活动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预期成果及实施步骤,为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二、背景及意义1. 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改变这一现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2. 意义(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创新性方案,培养创新精神。

(3)增强综合素质:教学实践活动涉及多个领域,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4)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实践活动主题:以“创新、实践、成长”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实践活动形式:(1)课程实践: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等活动。

(2)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社区、农村等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4)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实施方法1. 组织保障:成立教学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课程设置:将实践活动融入课程体系,确保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3. 指导教师: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4. 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资金等资源,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5. 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开题报告范文(3篇)

教学实践开题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积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1)梳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

(2)分析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如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等。

2.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3)阅读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素养。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1)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阅读教学目标体系。

(2)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3)设计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4.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结合核心素养,对案例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改进策略。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教学案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4.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观察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

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3篇)

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体系日益复杂,学科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跨学科融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课题旨在探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1. 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国外学者如John Dewey、Jean Piaget等提出了跨学科教育的理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国内学者如王守仁、杨志坚等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存在问题(1)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2)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不足,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

(3)教师跨学科素养不足,难以胜任跨学科教学任务。

(4)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支持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开展。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1)构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框架。

(2)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3)提高教师跨学科素养。

(4)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支持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开展。

2. 研究内容(1)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研究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等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论框架。

(2)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3)教师跨学科素养提升研究研究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提出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具体措施。

(4)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研究学校管理制度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影响,提出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看法和需求。

生物实践教学开题报告(3篇)

生物实践教学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科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教学作为生物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探讨生物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提高生物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生物人才。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分析当前生物实践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探讨生物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3)提高生物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物人才。

2. 研究内容(1)生物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2)生物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3)生物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4)生物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生物实践教学的文献资料,了解生物实践教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生物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学生的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 经验总结法:总结生物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改进生物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四、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1个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制定调查问卷。

2. 实施阶段(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收集相关数据。

3. 分析阶段(2个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4. 总结阶段(1个月):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篇高质量的生物实践教学开题报告。

2. 完成一篇关于生物实践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报告。

3. 提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4. 为我国生物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六、经费预算1. 文献资料费:500元2. 问卷调查费:500元3. 访谈费:1000元4. 案例分析费:1000元5. 研究报告印刷费:1000元总计:4000元七、进度安排1. 2023年X月-2023年X月:准备阶段2. 2023年X月-2023年X月:实施阶段3. 2023年X月-2023年X月:分析阶段4. 2023年X月-2023年X月:总结阶段八、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生物实践教学研究[J]. 生物教育研究,2020,X(X):XX-XX.[2] 王五,赵六. 生物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 生物科学进展,2019,X (X):XX-XX.[3] 刘七,张八. 生物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 生物教育研究,2021,X(X):XX-XX.九、指导教师意见(此处由指导教师填写)十、课题组成员(此处填写课题组成员姓名及职称)十一、课题负责人(此处填写课题负责人姓名及职称)十二、课题组成员承诺本课题组成员承诺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创新性。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改要求: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数学课堂教学改⾰,必然要涉及两个⽅⾯: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

数学教学观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学⽣数学学习认识过程的⼀种认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之间,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在学⽣的认知发展⽔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法,获得⼴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是数学学习的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次新课程改⾰在其理念上是以学⽣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全⾯发展,为了每⼀位⼉童的全⾯发展。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的场所,学⽣的⽣命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的成长与发展。

课堂教学作为⼀种⽬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学的⽣命。

⽽课堂教学⽅式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为⽅式,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式的有效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它将⽬标直接锁定在教学的⾏为过程上,对课堂教学⽅式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对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深⼊探讨具有积极的意义。

2.现实要求: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

纵观⼩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能⼒培养;④重智⼒因素,轻⾮智⼒因素。

⾯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新课程改⾰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从⽽促进学⽣创新精神及探究能⼒的整体提⾼,促进学⽣全⾯、持续、和谐地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页眉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方案课题编号:HZJ246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已形成了共识,要将新课程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教学入手,研究实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一轮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所构成。

新课程的改革冲破了中国半个世纪的传统教学模式,它呼唤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学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实现四个转换: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学习主体;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过程。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构建适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校在“十五”期间一直在尝试探索“主体性教学”的学习模式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长期以来,高中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牵制,一些全新的课程理念难以一下子转化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中,教师原有的经验体系、较长的教学经历的积淀、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心理,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现在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开展中学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教改的热情,激励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人文品格和创新素质,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另外,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中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都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创新教育,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研究,构建我校创新教育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机制,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化与创新;培养学生人文品格,使之成为创造型的自主学习的主体,从而形成民主平等、自主和谐的合作探究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我校走上一个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普通中学如何大面积提高创新能力的教改之路。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①从培养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育观来看,进行中职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有利于教师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②从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育才观来看,进行中职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有利于学校教育以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创新教育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③从形成具有创新素质的学习观来看,进行中职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有利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中,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从而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假设构想
本课题深入探究中职教育的创新机制与实践的结合点,要在全体教师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在学生中实践创新教育的成果,从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相辅相成,开创我校创新教育与实践的新局面。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本课题从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入手,通过以探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创新的自主学习习惯为主要内容,研究教与
学在创新教育与实践中的最佳结合点,寓创新教育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和谐的人文教育环境,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前身是一所普通高中,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就紧紧围绕“创新”的办学理念,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富有成效的办学思路,形成了知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三大特色,多年来,我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创新型人才。

2、我校先后承担过国家级、区级“十二·五”规划生命教育和德育、安全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被表彰为课题研究先进实验校,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还有多个研究课题正在研究中,目前我校已形成“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良好氛围。

3、本课题负责人谭宝龙同志,年富力强,多年从事高三和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教研能力强,既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曾主持过国家级生命课题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另外他还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起来看,具备承担课题任务,完成课题研究的良好条件。

4、我校课题组成员是我校经过选拔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养群体,他们曾在国家、省有关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对中职创新教育与实践有独到的研究,具备了完成本课题的条件。

5、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校长栾波同志重视,教务处、科研处领导亲自指导,亲自参与实践,有良好的教研环境和学术氛围,并有可靠的政策、经费和物质保障(图书、网络等)。

6、另外我校还不定期聘请有关专家来我校开设讲座,进行科研指导,加上省、区教育局教科研室的支持,以及我校“走出去,请进来”的优良传统,都为课题的研究与完成提供了保障。

七、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

(一)第一阶段(2015.10--2015.12)
1、学习创新教学理论,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2、整理出一套研究策略体系,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二)第二阶段(2016.03--2016.05)
1、结合我校实际,在课内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

2、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创新教学理念在教育中的作用。

(三)第三阶段(2016.06—2016.09)
1、结合社会实际,调查教学创新与实践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2、建立并完善与创新教学相适应的评估机制。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开题报告、课题论证和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

3、课题实验中期报告和总报告。

4、课题研究主体性论文。

5、课题研究典型案例集。

6、教师优秀论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