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考博指导与分析

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考博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录取原则是按方向,初试加复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公共管理专业拟招1-2名硕博连读。其中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3人,社会保障专业计划招4人,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计划招3人,社会管理专业计划招4人,此方向导师为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导师。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

1.120400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01: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导师分别是金承刚、屈智勇、田东华。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100%)。

(2)2022社会医学、卫生与流行病学(100%)。

(3)3706公共管理概论(100%)。

研究方向02:社会保障。导师分别是高颖、胡晓江、王曦影、徐月宾。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100%)。

(2)2043社会保障(100%)。

(3)3706公共管理概论(100%)。

研究方向03:非营利组织管理。导师分别是陶传进、王振耀、张秀兰。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100%)。

(2)2056非营利组织管理(100%)。

(3)3706公共管理概论(100%)。

研究方向04:社会管理。导师分别是魏礼群、张汝立、朱光明。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100%)。

(2)2107社会管理(100%)。

(4)3706公共管理概论(100%)。

(二)复试分数线:

1.复试原则与分数线:

此分数线是各专业的最低复试/录取分数要求。只适用于报考普通博士生、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适用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未组织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4月中旬前组织复试,具体复试名单由报考院系通过院系网站或电话告知。已经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依据录取规则,按顺序录取。

专业代码及名

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称

120400公共管

456060

2.复试方案:

复试将对考生科研及实践经验、学术潜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查。复试形式为面试,考生需参加两个小组的面试。

实践组(复试一组):重点考察考生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实践案例分析。考生进场后,自我陈述3分钟左右,然后回答案例问题,考官提问。

科研组(复试二组):重点考察考生科研经验及科研能力、研究选题计划、综合素质。考生进场后,陈述研究选题计划3分钟后,考官提问。

复试满分值为200分,每小组满分各为100分。每小组及格分为60分,一组或两组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每小组由5位复试教师组成。考生在每个小组的复试成绩,为该组考官所给的5个成绩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加总再除以3”的方法得出。考生两个小组复试成绩相加得出其复试总成绩。

(三)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的许多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

(四)专业课部分真题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韦伯科层制的基本特点

【育明教育解析】这在张国庆老师《公共行政学》中“行政组织”章节中有精确的论述。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博试题都是源于课本的,基本不存在超纲现象。

韦伯曾任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教授,出任过魏玛宪法起草委员会顾问。韦伯是一位兴趣广泛的典型知识分子,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行政学家。他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被认为是组织学的也是行政学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韦伯认为,官僚科层组织并不是文牍主义、效率低下的组织现象,而是指一种组织形态及其结构特点。合理合法的职权是官僚概念的内涵。这种组织是应用于复杂组织的最有效的形式,因而是已知的对人类进行必要管理的最合理的形式。韦伯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的形成曾经借助于他对政府组织的大量观察。对他来说,在大型行政管理工作中,官僚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在行政管理领域中,人们只能在官僚形式和外行之间选择。尽管如此,韦伯还是将他的理论称之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科层制的基本特点:

(1)官僚组织形态是根据完整的法规制度设立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有确定的目标,并依靠完整的规章制度去规范组织成成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2)统一的等级序列。这种组织是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组织内部根据需要实现劳动分工,同时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责并使之合法化,权责按等级的原则组织起来。

(3)考试任命。根据组织中不同层级的职位需要,公开招考和挑选具备某种技术资格的成员,按照其专长进行合理分配和正式任命,务求每一位成

员称职并只有一位上司。

(4)严格的纪律和规则。行政管理人员要遵从官场的严格规则、记录和制约,而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且毫不例外地使用于各种情况。

(5)绩效制度。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辖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公职人员,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他的奖惩与升迁任用制度加以明确规定并与工作成效相联系。

2、简述行政程序的基本类型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为基本题,送分题。答题的时候,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采用“定义+框架+评价”三段论的模式。

行政程序就是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与环节,以协调和促进完成某项行政工作的行政方法。(要先答定义。)

行政程序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

按照其重要性的程度,可分为手续性程序和决定性程序;

按照其出现的概率,可分为常规性程序和特殊性程序;

按照其对象,可分为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

按照其特定的内容,可分为人事程序、财物程序、机关事务程序等等。综上,行政程序,有利于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合法行使,体现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有利于维护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严;有利于促进行政权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3、简述政策咨询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育明教育解析】见张国庆书的第七章。还是要采用“定义+框架+评析”的三段论答题模式。

在现代,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量、使用

的先进手段,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这样,现代决策者所要解决的决策问题,所承担的职责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要弥补这个差距,就必须开发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等各领域的专家的智慧,把他们的智慧有效地纳入到决策过程中,使他们的智慧同决策者的智慧和权力结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咨询因素的权力和功能问题。

咨询因素具有多种功能:

(1)预测功能

是对未来事物或不确定的事件所做的预见或推断,是提供有关未来信息的主要手段。

(2)分析功能;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势分析,二是原因分析。

(3)设计方案的功能;

(4)论证功能。

现代各国为了提高决策效能,普遍在政府系统内建立了由各类专家组成的幕僚机构;同时,在决策系统之外,还建立了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主体的决策咨询机构(思想库)。

4、行政领导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育明教育解析】见张国庆书的第六章

行政领导,指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及控制等职能活动,依法行使其权利,发挥其影响,确定并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

行政领导者的职责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要有行政职权,要履行行政职责。

行政领导责任有两种

(1)法律责任,即行政领导者如果违反一般民法和刑法的规定,则由法院依据民法和刑法的规定予以惩罚;如果违反了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则由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机构根据法规予以惩罚。

(2)普通责任,即指行政领导者没有触犯正式的法律,而仅涉及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的问题。履行行政职责,是行政领导者涵义的实质和核心,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

行政领导者职责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有: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行政管理决策,决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

(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6)做好协调工作。

论述题:

1、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遏制腐败应以严厉打击为主还是预防为主”。

【育明教育解析】首先,简述我国现在用以遏制腐败的措施;其次,阐明严厉打击和预防两种措施的主张,阐明观点,二者结合。

中央三令五申反腐败,加大打击力度,坚决遏制权力腐败,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同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同腐败作斗争。从近几年破获的一系列重大腐败案件来看,我们政府的打击力度的确在不断加大。但不可否认,权力腐败案件仍层出不穷,这就说明,我们在打击的同时,防范机制仍不健全。我们一再讲预防职务犯罪,但到底怎样预防,不是仅靠上几堂政治课,开几天会,

贴些标语就可以实现的,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我国政府用以解决不正当财富的措施是适宜的,但这种事后惩治性的种事后惩治性的反腐败还只是较浅层面上的改革。中国的改革要向纵深推进,还需从更深层面上着眼。我们必须加大打击腐败现象和制止腐败行为的力度,这就要求减少官员的随意处置权,制定政策时要增大透明度和准确性建立科学的权力制度,防止权力的无所不为。

具体措施:

1)完善法律制度,积极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要由“人治”转向“法治”。完善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权力的享有者依法有效地行使其权力,另一方面又可以限制和制止权力的享有者违法行使其权力。

2)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和机制,监督权力的运行

综上所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就是要从遏制腐败者的贪欲入手,通过教育使其不愿腐败,以腐败为耻。教育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始终是反腐、防腐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当然,单纯地依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的,依靠个人的自

律是很不可靠的。通过法律这一刚性规定,对腐败分子进行严惩,增加其腐败成本,就是要用法律的强制性迫使腐败分子远离腐败,不敢腐败。在很多时候,法律的强制性显然要比教育的自律性管用得多。相比较而言,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最可靠、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制度建设消除腐败者腐败的机会,使腐败的发生成为不可能。总而言之,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就要充分作好教育工作、惩罚工作和制度建设,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消除腐败者腐败的愿望、勇气和机会。

【育明教育解析提示】类似于观点的争论题,论出双方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即可,并不一定非此即彼

2、结合我国的实际,谈一谈如何完善行政执行。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共行政学》第八章的内容。但是答案却比较发散,考查学生答题的思路开阔性。

1)阐述一下问题提出的背景:

历届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和行政执行力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执行力;使行政管理朝着现代服务型政府方向取得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增强政府抓落实的能力。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政府行政执行能力正在稳步提高。但当前不执行、虚执行、乱执行和难执行等行政执行力不强现象仍然存在,在依法行政过程中也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立法不够科学、执法不够严格、体制不够完善、政令不够畅通、监督不够有力等弊端,影响了各级政府执行效率、影响了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国家综合竞争力。

2)具体论述完善行政执行的措施: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界定好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展开)第二,合理授权(展开)

第三,提升行政执行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训(展开)

第四,制定明确的执行方案和决策(展开)

第五,要讲究执行执行的方法和效率。(展开)

第六,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和保障(展开)

第七,加强监督和法制规范(展开)

第八,明确行政责任,权责明晰(展开)

第九,借鉴国外优秀的行政执行的方法和手段。(展开)

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公共管理基础答案解析

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的内容

新公共行政学也称为新公共行政运动,是相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但是它也仅是在某些价值理念上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有所区别,并且也无法根本改变官僚制的管理体制。它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批青年行政学者对传统行政学提出挑战而形成的“新”理论。它强调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目的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然而,由于“新公共行政学”缺乏概念和理论上的连贯性,并未最终生根立足,未能最终立足而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新公共行政学力图摈弃传统行政的权威主义和以效率为中心的取向,而试图建立以公平为中心的民主行政。新公共行政认为应当研究与动荡不安时代,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和与公共行政管理者实践相关的议题。它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将道德价值概念注入行政过程,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强调政府公平,对公众需要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应当对决策和执行负责。它强调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相关控制、分权授权、组织发展、顾客至上和民主工作环境。新公共行政所倡导的价值观,如社会公平、代表制、回应性、参与和社会责任等,推动了公共行政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它为新公共管理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

“新公共行政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公共行政领域,他们不满于传统行政以国家为中心来提高管理的效率、经济和效果,不满于POSDCORB以及诸如操作研究、决策科学、系统理论、PPB、MBO及其它强调“理性”、“科学”、“行为主义”的技术职业性发明。

主要观点:

他们的基本思想是,要以社会公平作为核心的价值,建构一种入世的、改革的、具有广泛民主的新公共行政学,其主要观点是:

(1)核心价值

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新公共行政学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注重公共服务管理的效率、经济和协调性,它的焦点在于高层管理和重要职能部门的管理,以至于有效的、经济的和协调性经常以社会公平为代价,而实现社会公平恰恰是新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因此要在公共行政学的经典目标和理论基础中增加社会公平一项,并以此为核心重塑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

总之,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据此,新公共行政学提出自己的目标:现代公共行政必须考察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效率必须以公平的社会服务为前提、为代价。

(2)社会公平

以社会公平为核心,致力于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以政治与行政两分法为基础的思维框架。新公共行政学拒绝“政治中立”的观点,认为行政系统游离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行政人员既从事行政执行,也从事政策制定,“行政管理者不是中性的。应责成他们承担责任,把出色的管理和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准则、需要完成的事情或者基本原理。”

对行政人员的决策地位的认识采取积极态度,有助于提高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自觉意识,即除在执行政策中尽职尽责外,更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并使用裁量权发展公共政策,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3)主张建构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组织结构与功能状况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而传统的官僚制组织体制已经造就了一种超稳定的能力,使政府失去了必要的敏感性和同情心,正在远离社会公众。因而需要寻求以顾客导向、应变灵活和回应性强的组织形态。

这样,分权、权力下放、规划、合同、敏感性训练、责任扩大、顾客导向、组织发展成为新公共行政学分析组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他们还主张用诸如行政分权模型、居民控制模型、讨价还价模型等组织模型,对现有科层制组织体系,尤其是组织结构进行改造。

(4)研究范围和内容

对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新公共行政学认为,两分法使得行政研究的焦点局限于行政机关的预算、组织和管理、人事以及大量其它中性问题上,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等研究,使公共行政远离于社会危机处理的需要,因而过于狭窄,过于以“组织内部”为取向,理论上过于空洞。

这就需要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对行政现象进行分解,通过重新定义分配过程,整和过程、边际交换过程和社会动机过程,来适应和改善公共行政学。

(5)主张民主行政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民主行政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反对滥用权力和行政无能。民主行政要求公众需要是行政系统运转的轴心,即公众的权利或利益应高于政府自身的利益扩张和利益满足。他们期待着公共行政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即建立民主行政的模型,并主张通过行政改革使民主行政得以实现。

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主张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关于公共行政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关注现实政策的主张,一直是当代公共行政

的中心议题。

评价:

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重心在公共行政学的“公共部分”,倡导公共服务的平等性、行政官员的政治回应性、民主行政、社区自治等基本价值,强调将“社会公平”引入政府目的和运作机制之中,即“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积极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尽管由于新公共行政学自身的一些原因,例如,缺乏概念的连贯性,没有明确限定的宪法基础等。它没有成为行政学研究的主导范式,然而正是由于它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关注,公共行政学自此开始步入“自觉构建公共性”的历史阶段。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社会公平提高到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增强了公务员的内省伦理道德意识等。它扩大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视野,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公共行政学。

2.行政处罚的含义

【育明教育解析】定义类的题目,要从“定义+特征、背景+评价”的答题模式。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

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它就有以下特征:

(1)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别开来。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

(2)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点使它与刑罚区别开来。刑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

(3)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处分区别开来。行政处分只能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由行政机关任命或管理的人员。

(4)行政处罚的前提是相对方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而非违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规范的行为。

3.行政决策的价值标准有哪些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可以结合《公共行政学》和宁骚老师的《公共政策分析》,从公平,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4.公务员考核的标准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为常规题型,很多考生会感到有些偏,但是却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最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老师做的一个课题就是关于公务员考核方面的,这说明,国家正在关注这个方面。

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主要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划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的尺度。

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

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5.公共政策的功能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还是要从定义出发。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1)导向功能

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政策规定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从而使得公共政策具有导向性。这一功能使整个社会生活由杂乱无序、漫无目标的行为,有效地纳入到和谐统一、清晰明确的轨道上来,使之按既定目标稳步前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制定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走上了勤劳致富的发家之路,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不仅要让人们“知其然”,更要使人“知其所以然”,使人们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事实证明,制定正确的公共政策,积极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公民权利,引导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既是一种行为的导向,也是一种观念的导向;从形式上看,有直接的导向,也有间接的导向;从结果看,有正面导向作用,也有负面导向作用。正面导向作用是主要的,是政策对事物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体现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在负面导向作用方面,不仅错误的公共政策,因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而固然具有负面导向功能,即使那些基本正确的政策,在保护了多数人的利益的同时,也会损害少数人的利益。因此,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正面的导向功能,还是负面的导向功能,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政策制定者的任务之一,就是既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正面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负面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公共政策的规范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为保证社会的正

常运转所起的规范作用。这一功能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针对目标群体的行为

所起的作用。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基本的社会秩序和比较合理的行为轨道。基本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比较合理的行为轨道是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要求。但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作为理性的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在逐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为约束,社会冲突和矛盾的激化将不可避免。因此,为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当前,世界各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手段或方式主要有法律、伦理道德和公共政策,而且这几种手段或方式都具有鼓励性和惩罚性的特征,但其强度、保障条件以及实现其作用的方式又有所不同,由此导致它们在规范不同社会行为中的有效性存在区别。法律是一直被认为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法律本身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定型化特征,使其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伦理道德在某些领域、对某些人的行为具有规范的功能,但由于其对行为的规范是“软约束”,对那些自觉性差、思想觉悟低的人来说,伦理道德并没有多少约束作用。当然,对于规范社会行为来说,法律无疑是重要的,伦理道德也必不可少,但它门也都不是万能的,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在既定的法律制度框架内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规范,而公共政策偏是最好的选择。

公共政策的规范功能主要是通过它的监督作用、惩罚作用和教育作用实现的。首先,公共政策都具有监督作用,其根本任务在于发现并纠正社会生活中的非常规的行为,保障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其次,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凡是违反政策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且这种惩罚属于外在强制,比伦理道德的内在强制更为有效有力。第三,公共政策的规范功能还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来实现,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使公共政策内化为他们的心理需要,使公共政策所确定的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成为他们的行为指南,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生活正常地运转。

(3)调控功能

调节和控制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有调节。比如,前些年我国政府实施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政策的调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调控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方面,尤其是物质利益的关系方面。如我国工资政策的发展演变就很能说明问题。我国从建国初期起实行八级工资制,一直沿用了30多年,这种工资政策过分强调技术因素在分配中的作用,增加工资不是依据生产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而是视国家财政状况的好坏。后来,又搞所谓的“普调”,走入了另一个极端。目前我国的工资制度相对比较灵活,虽不能说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但较之以前已经有了一些进步,基本上理顺了我国的工资关系,使这一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得到了相应的缓解。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法律的形式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政策改革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给予

了肯定,特别是对最低工资作了具体规定,从而保证了劳动者最起码的生活来源。现代公共政策是政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具有明显的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戴维·伊斯顿最旱提出了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命题。从公共政策的界定中可以看出,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国家制度的安排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公共政策具有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这种分配功能山以下二个方而组成:分配对象,即谁将获得那些可以满足其需求的社会价值或利益;分配标准,即不同社会群体所获得的价值或利益的数量、比例;衡量尺度,即如何分配才能使最大多数人满意,达到“帕累托最优”。在当前我国利益分化加剧、公共需求上升的情况下,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是一个

十分敏感的问题,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都产生于利益分配的不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利益在不同主体间的分配达到科学合理,从而在保证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促进各群体的和谐发展。

论述:

1.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为热点题,北师大曾经连续两三年考察这个问题。其实质就是考察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有哪些。这在《公共行政学》第八章和《公共政策分析》中都有相关的论述,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破题”,也就是理清楚到底考察什么知识点。与此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拆迁”问题等。

影响因素:

(1)主体

(2)客体

(3)工具方法

(4)环境

2.针对当前的商业受贿,谈谈你对健全和完善我国监督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育明教育解析】本题属于常规题,考察的知识点是“行政监督体制”问题,考察的《公共行政学》的第十五章的内容。可以先从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着手进行分析,然后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意见和建议。

现状:

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而逐渐形成的,它大体上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

(1)执政党监督。它包括三个层次:党内监督,即党内上下级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的监督,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执政党与各参政党之间的相互监督。

(2)人大监督。它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主要是审查行使行政、检察和审判等职权的国家机关的活动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后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一府两院”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计划和预算监督、人事任免监督以及总体工作监督等。

(3)司法监督。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审判监督,即人民法院对本系统内部审判工作的监督和通过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二是检察监督,即人民检察院对本系统内部工作的监督和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公安机关以及监狱、劳改机关的监督。

(4)行政监督。即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有关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施监督,它可以分为上下级之间的一般工作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等。

(5)人民政协监督。我国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也是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政协通过政治协商、参政咨询等方式发挥其民主监督的作用,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6)社会监督。这是由群众团体、公民个人及其他社会组织通过人民代表、信访部门或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提出建议、批评、检举、控告、申诉等方式所进行的监督,以及新闻媒介、社会舆论的监督等。

从上述六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监督体制在形式上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从总体上讲,也是具有一定效能的。上述监督系统中的各类监督对象以及各类监督主体本身,都处在一定程度的监督之下。

问题:

但在监督机制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时常出现监督不力,或“漏监”、“空监”等现象。监督机制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这些导致“商业贿赂”现象不断。概括起来,我国现行监督体制的主要缺陷和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体制实行的是双轨制,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性。监督机构必须保持相对独立,监督主体的地位应当高于监督客体或者至少与监督客体平等,这是实施有效监督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当前我国以系统内的自我监督为主,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行政系统的监察、审计等部门,大都存在于党政机关内部。这样一来,在领导体制上,监督机构不仅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同时也受同级党委、行政机关的领导。在这样的双重领导体制下,监督主体因受制于监督客体,难以正确发挥自己的职能,显得软弱无力。在干部配备上,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不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任命。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经费开支等,也都掌握在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的手里。这种以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的领导为主的双轨制监督体制,严重影响了监督主体独立性的发挥,以致出现了种种监督不力,甚至是“虚监”、“漏监”等现象。

(2)重复监督现象比较严重。也就是说,有过多的监督主体对同一监督对象或同一监督对象的同一行为实行监督,致使有的监督主体有名无实;有的监督工作相互推诿,不能落实;有的监督措施“令出多门”,难以协调和

兑现。我国监督系统内部,其各个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分工是明确的,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各监督系统因职能交叉重复,职责权限不清,再加上整个监督体系群众群龙无首,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监督机构的威信,也弱化了我国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3)监督内容过于单一。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查错纠偏”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而忽略了社会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进行中的控制,这同样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从发生学角度考察,依监督主体介入监督客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种状态。从理论上推论,大凡拥有监督权力的主体对监督客体一般应有全环节介入的机会,不能取此舍彼。在具体实施监督的过程中,我国各种监督机构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监督违法违纪多,监督工作情况少;事后审查多,日常渗透少;具体的微观事项监督多,全面的宏观控制少。其结果,不仅监督机构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局面,而且监督的路子越来越窄,监督的作用也越来越少。

(4)监督法规不完备,监督弹性很大。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能,总是要以一定的客观依据为准绳,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来实现。可是,目前我国实施监督所必需的由法律、纪律和条例等构成的监督规范还很不完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难以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被监督者的越轨行为;二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操作。因此,监督者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影响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

以上从四个方面概述了我国现行监督体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其中关键的一点是监督体制的双轨制,这是导致监督不力的深层原因。在双轨制下,

公共管理考博参考数目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马基雅弗里:《君主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边沁:《政府片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12、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3、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4、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9、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0、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22、、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吴惕安、俞可平:《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王普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28、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会需求002年版。 30、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1、泰罗:《科学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32、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33、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 年版。 3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5、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6、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37、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R·J·斯蒂尔曼编著、李方等译:《公共行政学》(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39、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分析资料-复习方法-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博指 导与分析 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考博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由于招生数少于导师人数,实际录取名单由环境学院学位分会讨论后决定,其中蔡宴朋老师招生名额为2人,黄海鸥老师招生名额为2人。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 1.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研究方向01:生态价值评估。导师分别是李巍、徐琳瑜。 研究方向02:环境经济政策。导师是毛显强。 考试的科目: (1)1101英语(100%)。 (2)2282环境学原理(100%)。 (3)3776环境经济学(100%)。 (二)复试分数线: 1.复试原则与分数线: 此分数线是各专业的最低复试/录取分数要求。只适用于报考普通博士生、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适用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定向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未组织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4月中旬前组织复试,具体复试名单由报考院系通过院系网站或电话告知。已经复试的导师,将在此分数线基础上,依据录取规则,按顺序录取。 专业代码及名称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 456565185 经济学 2.复试方案: 复试将对考生科研及实践经验、学术潜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查。复试形式为面试,考生需参加两个小组的面试。 实践组(复试一组):重点考察考生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实践案例分析。考生进场后,自我陈述3分钟左右,然后回答案例问题,考官提问。

2015年四川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2015年四川大学考博《英语》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ⅠReadingComprehension 二、Passage1 Speechissofamiliarafeatureofdailylifethatwerarelypausetodefineit.Itseemsasnatural tomanaswalkingandonlylesssothanbreathing.Yetitneedsbutamoment'sreflectiontoconvinceus thatthisnaturalnessofspeechisbutanillusoryfeeling.Theprocessofacquiringspeechis,insob erfact,anutterlydifferentsortofthingfromtheprocessoflearningtowalk.Inthecaseofthelatt erfunction,culture,inotherwords,thetraditionalbodyofsocialusage,isnotseriouslybrought intoplay.Thechildisindividuallyequipped,bythecomplexsetoffactorsthatwetermbiologicalh eredity,tomakealltheneededmuscularandnervousadjustmentsthatresultinwalking.Indeed,the veryconformationofthesemusclesandoftheappropriatepartsofthenervoussystemmaybesaidtobe primarilyadaptedtothemovementsmadeinwalkingandinsimilaractivities.Inaveryrealsense,th enormalhumanbeingispredestinedtowalk,notbecausehiselderswillassisthimtolearnthear t,butbecausehisorganismispreparedfrombirth,orevenfromthemomentofconception,totake onallthoseexpendituresofnervousenergyandallthosemuscularadaptationsthatresultinwalkin g.Toputitconcisely,walkingisaninherent,biologicalfunctionofman. Notsolanguage.Itisofcoursetruethatinacertainsensetheindividualispredestinedtotalk ,butthatisdueentirelytothecircumstancethatheisbornnotmerelyinnature,butinthelapofasoc ietythatiscertain,reasonablycertain,toleadhimtoitstraditions.Eliminatesocietyandthere iseveryreasontobelievethathewilllearntowalk,if,indeed,hesurvivesatall.Butitisjustasce rtainthathewillneverlearntotalk,thatis,tocommunicateideasaccordingtothetraditionalsys temofaparticularsociety.Or,again,removethenew-bornindividualfromthesocialenvironmenti ntowhichhehascomeandtransplanthimtoanutterlyalienone.Hewilldeveloptheartofwalkinginhi snewenvironmentverymuchashewouldhavedevelopeditintheold.Buthisspeechwillbecompletelya tvariancewiththespeechofhisnativeenvironment.Walkingthenisageneralhumanactivitythatva riesonlywithinarestrictedlimitaswepassfromindividualtoindividual.Itsvariabil ityispurposeless.Speechisahumanactivitythatvarieswithoutassignablelimitaswepassfr omsocialgrouptosocialgroup,becauseitisapurelyhistoricalheritage,theproductoflong-cont inuedsocialusage.Itvariesasallcreativeeffortvaries-notasconsciously,perhaps,butnoneth elessastrulyasdothereligions,thebeliefs,thecustoms,andtheartsofdifferentpeoples.Walki ngisanorganic,instinctivefunction,speechisanon-instinctive,acquired,"cultural"functio n. (1).ThefirstsentenceofParagraphTwo,"Notsolanguage"istheclosestinmeaningto______. " A.thisisnotthecasewithlanguage " B.soislanguageandnotanythingelse " C.nosuchathingexistsinlanguage " D.notsomuchwithlanguage A.√ B. C. D. 解析:细节推理题。Notsolanguage承接首段的最后一句话,将language与walking进行对比,上文提及"行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物功能",而语言则不是。选项A与文中的意思最接近。故答案为A。

(完整word版)考博公共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考博公共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 1、怀特、亚当斯:《公共行政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法墨儿:《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课程安排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五门) 政治、基础统计、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研读、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 第二学期(四门) 英语、高级统计、定性研究方法、方向课1 第三学期(两门) 方向课2、中期考核(以中期考核的共同书目和专业方向书目为基础,期末进行)第四学期 博士论文开题与写作 第五学期 博士论文写作 第六学期 博士论文写作与答辩 研究方向课程(每个方向两门) 公共管理与领导(王乐夫): 1、公共领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公共部门领导与战略管理 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陈瑞莲): 1、区域公共管理研究 2、地方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理论与行政伦理(任剑涛): 1、西方公共理论与行政伦理专题研究 2、中国转型时期的行政伦理建构 地方治理(郭正林): 1、公共治理体制与过程 2、比较地方政府与政策 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马骏): 1、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理论 2、中国公共预算:历史与改革 城市管理与市政学(夏书章): 1、现代城市管理与科学发展观 2、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管理与知识发展 公共管理与制度分析(郭小聪) 1、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2、制度分析方法研究 政府组织与管理(蔡立辉): 1、行政组织理论 2、公共组织管理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倪星): 1、公共组织管理与绩效评估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行政管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 1、怀特、亚当斯:《公共行政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法墨儿:《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7、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四川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试行)》、《四川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修订)》、《四川大学关于2017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及学校有关会议精神,经我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现将我院2017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有关事项报告如下: 一、转专业的对象 2015级和2016级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二、申请条件 1.按照《四川大学2017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规定的10类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2.申请转入公共管理学院学习的学生需达到以下申请条件 (1)勤奋学习,成绩优良,原则上要求所学课程一次性通过,所修课程成绩学分绩点达到3.0及以上,其中转入哲学专业的学生要求所修课程成绩学分绩点达到2.8及以上,本学院内专业互转学生的学分绩点达到2.8及以上。 (2)申请转入公共管理学院学习的同学,需要经过专家测试,专家测试采用面试形式进行。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兴趣、学习潜质和综合素质。未通过测试的同学不能转入公共管理学院。 (3)考核合格的学生,在学院转入计划内择优录取。 (4)公共管理学院不开展转专业的二次选拔工作,也不接收院内专业调剂的申请。 (5) 学院接受投诉的电话和邮箱:电话:85412269;邮箱:1005730098@https://www.360docs.net/doc/7813351582.html,. 三、转专业工作时间

2017年4月24日—2017年5月7日。其中: 接受学生转专业申请时间:4月24日-4月27日; 学院考核时间:4月28日-5月7日,各专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学院转专业计划 按照我校“关于开展2017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17年本科学生转专业计划表。 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本科生转专业计划表

2012四川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详解

四川大学2012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详解 阅读 1)Sign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hot button. Only in the past 20 years have specialists in language study realized that signed languages are unique—a speech of the hand. They offer a new way to probe how the brain generates and understands language, and throw new light on an old scientific controversy: whether language, complete with grammar, is something that we are born With, or whether it is a learned behavior. The current interest in sign language has roots in the pioneering work of one rebel teacher at Gallaudet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s only liberal arts university for deaf people. When Bill Stokoe went to Gallaudet to teach English, the school enrolled him in a course in signing. But Stokoe noticed something odd: among themselves, students signed differently from his classroom teacher. Stokoe had been taught a sort of gestural code, each movement of the hands representing a word in English. At the time,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was thought to be no more than a form of pidgin English (混杂英语). But Stokoe believed the “hand talk” his students used looked richer. He wondered: Might deaf people actually: have a genuine language? And could that language be unlike any other on Earth? I t was 1955, when even deaf people dismissed their signing a s “substandard”. Stokoe’s idea was academic heresy (异端邪说). It is 37 years later. Stokoe—now devoting his time to writing and editing books and journals and to producing video materials on ASL and the deaf culture—is having lunch at a cafe near the Gallaudet campus and explaining how he started a revolution. For decades educators fought his idea that signed languages are natural languages like English, French and Japanese. They assumed language must be based on speech, the modulation (调节) of sound. But sign language is based on the movement of hands, the modulation of space. “What I said,” Stokoe explains, “is that language is not mouth stuff—it’s brain stuff.” 21. The study of sign language is thought to be _____C___. A) a new way to look at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B) a challenge to tradi t ional, views on the nature of language C) an approach: to simplifying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D) an attempt to clarify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rigin of language(C) 22. The, present growing interest in sign language was stimulated by ___C_____. A)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study of the human brain B) a leading specialist in the study of liberal arts C) an English teacher in a university for the deaf D) some senior experts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C) 23. According to Stokoe, sign language is _____B___. A) a Substandard language B) a genuine language C) an artificial language D)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B)

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及考博热点总结

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及考 博真题解析 2019年8月22日 一、2020年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及考博参考书解读 育明教育石老师研究发现,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博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如下所示: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二、行政管理考博真题热点总结 专题2 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一、概况介绍 (一)“放管服”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全球进入“超竞争”的新时代,面对国际竞争加剧、国内竞争深化的新形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会议上强调:放管服改革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也是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同时,“放管服”改革面临行政体制自我变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是一场从观念到体制再到机制的深刻革命。“放”的核心是政府角色定位,“管”的核心是政府管理转型,“服”的核心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放管服”改革要力求改变重权力轻责任、重效率轻公平、重发展轻民生、重企业轻民众、重生产轻生活等价值取向,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2017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考博真题答案-育明考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考博备考资料-育明考博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博招生情况统计(育明考博) 二、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考博招生情况(育明考博)

专业 方向复试人数/招生人数复试方式040109 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生理心理研究特殊教育基本理论 融合教育14年10人/3人15年8人/3人16年11人/3人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 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 1、北京师范大学自2013年为更好选拔博士生生源质量试行“申请-审核”选拔博士生制度,与以往的考试制在考查方式、考查测重点方面都有所区别。“申请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最终决定能否被录取的还是考试成绩。选拔流程为提交申请材料-笔试-面试-录取(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材料审核中重点打分项:个人自述、科研成果(论文、working paper、参与课题)、外语水平、 本硕院校、博士修习计划 3、初审委员会委员及复试小组成员原则上由相关学科领域副教授(含)以上担任,至少5人。 初审:初审满分值为100分。在初审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考生中,进行成绩排序,并按不低于1:3(即录取名额:复试人数)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 复试:复试包括外语加试、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含外语口试),满分值为100分,其中,专业笔试成绩占30%、专业面试成绩占70%,外语加试成绩仅记“合格”或“不合格”。复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科研潜力、学术水平、外语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复试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且外语加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有资格进入最后的录取排名。 (北师考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育明教育针对北师教育学院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三、北师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实施细则(育明考博) 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见学校的招生简章),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外语水平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 (2)近五年内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需提供进修或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证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方法-育明考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指导与分析 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资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仅招全脱产博士研究生,不分导师,不按方向,统一面试,择优录取,2015年3月仅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 1.120400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01:公共政策。导师分别是薛澜、苏竣、胡鞍钢、韩廷春、杨燕绥、彭宗超、齐晔、崔之元、俞樵、王亚华、王庆新、朱旭峰。 研究方向02:政府管理。导师分别是于安、孟庆国、殷存毅、巫永平、王有强、程文浩。 研究方向03: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导师是楚树龙。 研究方向04:公民社会与治理。导师分别是王名、邓国胜。 研究方向05:区域发展与政策。导师是殷存毅。 研究方向06:发展规划。导师是王有强。 考试的科目: (1)101英语(100%)。 (3)501综合考试(100%)。 (二)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的各个专业都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还应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进行复习备考。 二、清华大学考博英语题型 Part1:完形填空(词汇),共10分,20小题(两篇短文)。 Part2:阅读理解,共34分,4篇短文,4小题/1篇短文。 Part3:翻译,共40分,(汉译英20分3句话;英译汉20分3句话)。 Part4:写作,共16分,要求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三、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参考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和《考博词汇》是考博人必备的最权威的复习资料,俗称“考博绿皮书”。全国各大书店以及当当网卓越网均有销售,各位考生也可以直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需要各大院校历年考博英语/专业课真题及其解析或想加入育明考博辅导班的考生请加扣扣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或二八九零零六四三五一进行咨询,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四零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公共政策分析方向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公共政策分析方向考博真题导师分 数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408 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 (12)020201 学(12) 03公共政策分 析董礼胜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②2001经济学原理③3191国民 经济发展与政策 注: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留学生、非经济学硕士专业考生初试成绩合格后需加试《计量经济学》,同等学力考生需另外加试《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所有初试合格的考生,复试需加试《综合能力测试》,该成绩计入复试总分。 二、导师介绍 董礼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行政和比较政治。著有《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等16本著作,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篇。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三、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回忆) 【新闻传播史论】 1.(35分)“门户型”的媒体已经逐渐衰落,请问未来谁在决定我们读什么内容? (这道题回忆中,衰落这个词不确定,但基本意思是。决定这个词非常肯定,觉得这是题眼) 2.(35分)以媒介发展史的视角,分析大数据、VR、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这道题回忆基本上不差字,是原题) 3.(30分)简要说一下,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质性分析方法,并比较这些方法同计算传播学的差异。 (计算传播学这个名词绝对没问题,那几个方法回忆的也保证正确。不过这题……张洪忠出的有点偏门,俺就不大了解啥叫计算传播,下来后看看鼻子差点歪了,就这个啊……) 【新媒体与媒介文化】 (这张卷子题目太多了,每个导师题目不同。话说俺怎么那么倒霉,每次考试都是前两排,抄题也没法啊。。。复旦是第一排,抄题监考的小男孩发现过来找事,被俺骂了一顿,但题也没抄成) 喻国明老师:第一道题是内容分发方式的,第二道题是postman的娱乐至死说信息娱乐化的,各50分。 王长潇老师:三道题,记不住,好像有新媒体赋权和身份啥的,还有道题让用理论分析电视直播,这和去年差不多啊。 *安伦:这老师出了四道题,原谅老师名字都记不住了。唯一记住的是,让分析技术对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作用,和去年的题目一模一样——话说他命题前不上网搜搜么,去年抄的题可是在网上放着呢…… 秦艳华:这个不知道为啥记得那么清楚。大约这个老师的题目根本不是新媒体和媒介文化吧,首先让列举10个近现代出版史上的节点事件,每个都要清楚论述过程意义啥的。 第二道题是论述商务印书馆现代出版业成功的啥啥。话说这两道题是送分吗,出版的硕士都不能这么简单考吧。 还有两个老师,不记得名字,题也模糊了。那么多题目咋能靠回忆呢…… 【英语】

2014年四川大学博士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附答案)

川大考博英语2014年真题 I.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one mark eac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six passages. Answer the questions below each passage by choosing [A], [B], [C], or [D].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Passage One In general, our society is becoming one of giant enterprises directed by a bureaucratic management in which man becomes a small,well-oiled cog in the machinery. The oiling is done with higher wages, Nell-ventilated factories and piped music, and by psychologists and “huma n-relations” experts; yet all this oiling does not alter the fact that man has become powerless, that he is bored with it. In fact, the blue and the white-collar workers have become economic puppets who dance to the tune of automated machines and bureaucratic management. The worker and employee are anxious, not only because they might find themselves out of a job; they are anxious also because they are unable to acquire any real satisfaction of interesting life. They live and die without ever having confronted the fundamental realities of human existence as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independent and productive human beings. Those higher up on the social ladder are no less anxious. Their lives are no less empty than those of their subordinates. They are even more insecure in some respects. They are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race. To be promoted or to fall behind is not a matter of salary but even more a matter of self-respect. When they apply for their first job, they are tested for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for the right mixture of submissiveness and independence. From the moment on they are tested again and again-by the psychologists, for whom testing is a big business, and by their superiors, who judge their behavior, sociability, capacity to get along, etc. This constant need to prove that one is as good as or better than one’s fellow-competitor creates constant anxiety and stress, the very causes of unhappiness and illness. Am I suggesting that we should return to the preindustrial mode of production or to nineteenth-century “free enterprise” capitalism? Certainly not. Problems the never solved by returning to a stage which one has already outgrown. I suggest transforming our social system form, a bureaucratically managed industrialism in which maxima,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re ends in themselves, into a humanist industrialism in which man and full

中山大学博士参考书目(行政管理)

2008年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 [作者:学院研究生部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数:1420 发布时间:2007-11-27 编辑: yanjiusheng ] 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