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的策略汇编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责任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不仅对个人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社会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相对较弱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就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影响中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重要环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地方。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这既包括言传身教,也包括言教言传。
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应该展现出积极负责、为人正直的态度,让孩子从小看到榜样的力量,形成自觉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的行为习惯。
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做了错误事情要敢于承认和改正。
孩子不应该随地乱扔垃圾,不应该随便打破别人的东西,不应该说谎等。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责任。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家务或者其他的责任,如整理书包,洗碗刷碗,帮助长辈购物等。
这样,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懂得照顾家庭成员。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中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以课程教学、学校管理和学生活动为主要载体的责任意识培养。
学校应该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而学校的课程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技能和行为的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在课程内容中引入有关责任的教育主题,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责任相关的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以引导学生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学校应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责任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状态,指的是在自己的职责、义务、权利和行为之间,保持清晰的认识,并以行动来承担自己的责任的能力和义务感。
中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责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家庭教育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最早源自于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注重启发孩子的责任感,教育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且用事实告诉孩子,自己的行动将会影响到家庭、社会,在行动中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家务劳动,以此培养孩子的劳动责任感。
二、校内教育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内教育是有力的责任意识培养渠道。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传授责任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自觉承担责任;在组织活动或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读励模范、事迹鼓励等形式,鼓励学生以积极、创新的方式来承担责任。
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参与体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接受社会教育,从而懂得去关怀社会和他人,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推行社会教育的同时,学校和社会应该携手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和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和体验。
四、自我教育学生在责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自我教育也尤为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觉承担各种责任,主动承担作业、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等任务,通过身体力行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发展中学生责任意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
只有这样,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带动社会责任意识的共同发展。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显得格外重要。
责任意识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社会地位。
一个具有责任意识的中学生,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还能够对周围的人和事负责,有意识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只有让中学生深刻理解责任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出一代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努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教育课程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念。
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当注重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习惯。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责任的重要性,明白责任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学校和家庭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榜样引领和示范,通过各种活动和事例,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责任担当,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去承担责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正确的责任意识。
2.2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主规划、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是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摘要】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个人榜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观。
家庭教育是责任意识培养的基础,学校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个人榜样和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水平,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学生在责任意识上做到更好。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关于责任意识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指导。
【关键词】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个人榜样、激励机制、未来发展、教育、社会责任、学生发展、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学习态度、自我管理、成长过程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越来越重视。
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言论和态度所承担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
在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存在责任意识淡漠、消极怠工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成长,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个人榜样和激励机制在责任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最终为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能够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中学生,培养其良好的责任意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个人榜样以及激励机制在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找出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中学阶段是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种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和课堂活动中。
教师还应该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道德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起责任心。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义工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
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团、俱乐部等活动,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培养起团队协作的责任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并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环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学会承担家庭任务和责任。
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收拾房间、洗碗等,让他们尝试自己承担责任的感觉。
父母还应该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教育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承担起自己的行为后果。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能够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培养起自己的责任意识,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关键时期。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活动中,才能真正培养出负责任的中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来说越来越重要。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于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浅谈。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社会、他人和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认知能力、价值观等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因此,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公民,成为了每个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1、以身作则家长和老师是中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对中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家长和老师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让自己成为中学生模仿的榜样。
2、设置情境体验情境体验是一种通过模拟现实情境的方式,让中学生体验其中的责任和担当的教学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模拟校园企业或者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引导中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3、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中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不仅可以让中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领导力等素质的提升。
个人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言行和决策所负的责任感。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个人责任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1、产生自信中学生的自信心是创造成功的关键,也是培养个人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础。
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中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多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产生自信。
2、提高反思能力帮助中学生提高反思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做出决策之前,认真思考后果,考虑问题从多个角度,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
3、激发动机要培养中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家长和老师还需要想尽办法激发他们的动机,让他们意识到做出决策所产生的后果,并鼓励他们承担责任。
可以通过奖励、表扬等方式来激励中学生。
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任务。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举止和态度习惯都会对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非常必要。
本文将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一些启示。
一、培养责任意识要从自我意识开始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个阶段,培养责任意识要从自我意识开始,让中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明白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责任,让他们逐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而培养出一种积极的责任意识。
二、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体验尤为重要。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学校和家庭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家人、朋友和社会负责。
三、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作为教育者和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让他们懂得责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学生注重诚实守信,善待他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要教育学生要学会承担责任,不逃避问题,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教育方式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教育方式非常重要,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都不同,教育者和家长朋友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明白责任重大的意识。
五、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让他们自觉承担责任在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让他们自觉承担责任。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中学生即处在成长的阶段,他们身上肩负着多种责任,如学习、成长、家庭、社会等,这些责任的承担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成长,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因此,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下面,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家庭培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至关重要。
家长应引导孩子明确其身为家庭成员所要承担的责任,并帮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我长处,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人生观,厘清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
在每天生活中,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要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惩罚,并及时给孩子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务、参与社区活动等形式,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学校培养学校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为学生在责任意识上进行培养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应该在遵守校规校纪的基础上,承担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校活动、班级管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在班级中设立班委会,将班级的日常管理交由学生负责,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秩序和规矩。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三、社会培养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同时也是孩子观念转变的最好场所。
在社会中,学生需要面对更多的责任和挑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
在社会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参加青少年社团等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此外,社会也是学生了解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察、参观等方式增加自己的社会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总之,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深化认知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成为具有责任感的人才,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变为成年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社会角色的承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关于如何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一些建议。
家庭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榜样,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家长还应该适时地给孩子一定的家务劳动和责任,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通过一些小家务,例如整理房间和洗碗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同时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责任心。
学校教育也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扮演起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课余活动,例如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作用。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从小事做起,承担起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责任。
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也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大舞台,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真正面对各种责任和挑战。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诸如社会实践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公民的责任。
还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区建设和慈善事业中,从实践中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良好的合力,共同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三个重要环境,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互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
家长、教师和社会工作者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计划和措施,让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中,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化,因材施教。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品质,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认真态度和承担能力。
而在中学阶段,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显得格外重要。
因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对责任的认识和承担会影响他们后续的人生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呢?以下将从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校园中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1. 创设情境体验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创设各种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在学校内也可以设置一些小型的社会项目,如学生社团的活动、学校的绿化工作等,让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责任感。
2. 强化规则意识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向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
让他们明白,每一个规定和条款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遵守规则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
学校也要对规则的执行做到公平公正,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约束和公正的权威。
3. 实施责任承担在校园中,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来让学生承担责任。
学生会担任一些班级管理岗位、组织活动的策划者、班级文明标兵等,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和收获成果的喜悦。
1. 亲子交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长们应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对话、分享和讨论,让孩子明白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父母也要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以身作则,让孩子从父母的榜样中获得责任感。
2. 分担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家务分担入手。
让孩子参与家庭日常的一些家务活动,让他们明白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对整个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
3. 自主管理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适当给予孩子一些自主管理的机会,如自己的零花钱的管理、自己的个人物品整理等,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和管理的乐趣。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其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是在
成长过程中逐渐接触社会的群体,他们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需要从小培养和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以下是一些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家庭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环境。
父母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影响者,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父母可以通过要求中学生承
担一些家庭责任,如收拾房间、做家务等,让中学生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和承担责任的成
就感。
学校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主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
志愿者活动,让中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公益事务中,了解社会问题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学校还可以利用班会、校会等集体活动的机会,引导中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社会问题,培
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环境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会对中学生的成长
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社会
责任,让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教师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家庭应以身作则,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学校应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教师
要以身作则,引导中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问题;社会各界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的中学生,为社会的发展
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质和责任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责任意识形成阶段,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探讨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校园教育校园是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校园中,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自觉地去完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小组长或者班级干部,让他们体验领导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校通过开设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责任与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课程或者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授责任意识培养的知识和方法。
可以开设专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问题,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家庭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庭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另一重要途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让孩子在家庭中亲眼看到他们的言行与责任意识的表现。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孩子如果在家庭中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整理房间、洗碗洗衣、做饭等,可以让他们明白责任和劳动的意义,并且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家庭中的团队活动,比如组织一家人一起做户外活动、旅行等,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意识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品质之一。
它不仅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意识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家庭与学校合力培养责任意识等角度展开讨论。
一、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言行的负责的观念和态度。
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意识是他们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仅能够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和任务,更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意识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培养责任意识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觉、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责任意识是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在成长过程中,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只有培养责任意识,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提升自我。
二、培养责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途径。
要注重引导,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使中学生逐渐明白责任的重要性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和态度。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温床,父母是中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中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要通过谈心、示范、榜样等方式教育中学生,让他们懂得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要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
学校是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是中学生的引路人,他们要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责任,逐步提升责任心和责任感。
要注重实践,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需要注重实践,让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责任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中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关怀他人的责任和使命,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生正步入社会,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未来,都需要中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些策略。
一、倡导责任教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应该从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入手。
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深入学生内心,浸入心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责任,理解责任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同时,家庭教育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父母不仅要在言传身教中带领孩子掌握使用责任、保持责任的强烈意识,还可以从亲身经历中让孩子领悟到责任的意义。
二、建立感恩意识一种崇高的责任意识来源于感恩之心。
人们想起祖辈为家庭、国家、民族所做的革命和奉献,会激起一份强烈的责任感。
中学生也应从身边的小事情中感悟父母、老师和其他人的付出和帮助,培养感恩之心,从而产生维护家庭、社区和国家的责任感。
同时,中学生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的意识,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弱势人士等方式,体现自己对社会的尊重与感激。
三、树立责任意识的良好习惯中学生的责任意识一般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因此,应该帮助他们养成责任意识的良好习惯。
这样的习惯包括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按时完成作业、带齐必备书籍、遵守课间规则、关注环境卫生等。
只要中学生养成了这种责任意识的良好习惯,他们的责任感也会随之增强。
四、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在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时,采用有效的引导措施尤为重要。
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自觉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加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意识;2.增强学生社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变化,从而有所行动;3.注重行为规范的引导,严格遵守规则,在行为上发扬着责任意识。
总之,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过程。
教育者应该懂得这一点,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措施,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从而培养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中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建立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和家长需要重视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中学时期逐步树立起健康的责任意识。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前提,学校和家长要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开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观。
要教育学生: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标准的,而是以个人的内在品质、其价值观念和人格魅力为基础的。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品德和行为上达到一定的要求。
二、倡导做负责任的人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做人就应该首先让自己负责任,树立起对责任的认识。
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认真、主动、负责任”,而不是简单地做成问题或逃避责任。
引导学生将责任感融入到众多的行动中,例如课堂上认真听讲,完成作业,考试认真答题等等,切实让学生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有责任心,让学生明白责任感是对社会尽责的表现。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树立责任意识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针对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发掘问题,自行解决。
同时,学校和家长应当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树立起自己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四、提高社会参与度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和常识,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教育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关心他人,参与公益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与其将来的成长发展密不可分,同时还与其人格和品德有直接关联。
学校和家长应该从树立人生价值观、倡导做负责任的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社会参与度等方面出发,通过实际行动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备良好的责任
意识,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自律自强、勤奋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理念与价值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
等方面谈一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家庭教育对于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中学生第一学习社区,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建立积极和谐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
以关爱和支持,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自己首先要有
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并把责任意识渗透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
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学校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建设和谐、积极向上的校
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班级管理也是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自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来,
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
社会环境对于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有一定影响。
社会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也是其责任意识的重要塑造力量。
社会应该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鼓励学
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对中学生责任意识的
引导和教育,通过舆论导向、优秀榜样的塑造等方式,激发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应对挑战。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责任感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和提供相应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卫生等。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习惯和团队精神。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生的自主能力包括自我决策、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等。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自主决策机会,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决策中感受责任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或课程设置,向学生传授责任概念和责任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责任教育讲座、校园文化节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责任的内涵和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课程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第四,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学习。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社会负责任的人物或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从他们身上学习责任意识和行为。
学校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责任和奉献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并鼓励他们向榜样学习。
第五,建立起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一些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对学生的责任行为进行认可和奖励。
设立责任意识奖、责任行为表彰等,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责任意识。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还能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树立榜样并引导学生学习、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等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作为中学生,他们需要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承担,还涉及到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因此,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来谈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首先,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情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自觉承担责任的好习惯。
比如家务分工,让孩子参与家务,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
这样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家庭的重任。
其次,父母还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慈善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尤其是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出现时,孩子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伸出援手。
这样也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帮助别人。
二、学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教育学生。
首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告诉他们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做实验或者小组合作,在完成任务时,鼓励学生们主动承担职责。
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可以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比如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要,体会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成为勇敢而又有担当的公民。
三、社会社会是中学生形成责任意识的第三方,他们可以通过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首先,经济独立可以让中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感。
经济独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金钱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自己赚钱的方式,他们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金钱,也可以思考如何为父母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
其次,在社会活动中,学生可以结识更多的人,从而学会责任感。
比如,一些志愿活动需要大量的团队协作,这样学生可以学会沟通、理解和信任等能力。
同时,参与这些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也能成为人际交往的主导者。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责任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意识是一种内在的品质,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识。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责任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中学生要承担起诸多责任,比如对家庭的责任、对学业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等。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意识,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融入社会。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自信。
责任意识可以让中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敢于承担责任,不轻言放弃。
这种自律和自信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培养责任意识,中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成为更加优秀和有担当的新一代。
责任意识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责任意识培养的现状责任意识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和后果负责的认识和意识,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心理品质。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使得许多中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成就,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责任意识培养不足的问题,许多家庭和学校更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品德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引导和组织,中学生参与度不高,责任意识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一些学生缺乏身边的正面榜样和引导,容易受外部环境负面影响,导致责任意识的缺失。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现状令人担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2. 正文2.1 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在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承担责任的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逐渐培养和建立责任意识,以便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成熟地承担责任。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教育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发,提出一些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第一课堂,对于中学生而言,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氛围对他们的责任意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榜样的力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极大。
家长应该以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做出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承担责任和尊重他人。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独立自主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自己做事情和承担责任的习惯。
比如家务分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可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做,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 父母之间的沟通父母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孩子身处在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容易学会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父母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沟通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和学校同样需要注意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1.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活动、社团组织等形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团队合作中。
让学生明白责任是集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2. 奖惩并重学校在教育中要奖励学生对于责任的认识和承担,并且也要对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惩罚。
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承担责任才能得到奖励,不负责任的行为将会受到惩罚。
3. 实践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体验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社会责任意识弱化 • 一些节日,经常组织学生去敬老院、街道打扫卫生,或是利用休息时间做好
事,每次报名的同学就是原来那些,一些同学甚至三年都没有做过,这些人 在假期里总是有自己的事情,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意去帮助社会上需要的 人。还有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上“黄赌毒”思想的影响,假日频繁进出网吧、 游戏厅、KTV等娱乐场所,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导致厌学思想严重,读书只 是为了拿毕业证,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离开教室不关 灯,出现了所谓的“厕所文化”、“课桌文学”,学习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这些学生没有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没有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 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甚至认为社会一些有奉献精神的人都是傻瓜笨蛋, 社会责任感缺乏。 • 二、责任意识弱化的原因
人地找同学说话。利用休息时间找他来谈心,他一开口就说:“我根本不想 来上学,要不是我爸妈逼我,我肯定是不会来的”。我告诉他学习是为了自 己不是为别人,他却说自己学习完全是为了父母。我对他说父母让你学习是 对你负责,你也应该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而他却说:“对我负责任就 不要管我,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问他,现在不学习,到社会上能做 什么?他却说,总有事情做的,不见得会饿死,接下来的时间我和他讲了很 多关于学习重要性的事例,他却无动于衷。除了他,班内还有部分学生作业 拖拉,迟交或欠交情况屡屡发生,或是随便敷衍了事。使得家长和老师们经 常在抱怨现在的学生似乎越来越缺少积极性,缺少热情,总是害怕吃苦,逃 避责任,自私自利,不愿分享。
• 3、社会不良风气有待转变 • 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也影响着学生责任心的发展,诸如受经济利益驱使的
假冒伪劣现象、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以及身边一些损人利己行为,言行不 一致的现象等,使学生无形中受到影响,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混乱,从而 影响了责任心的形成。大众传媒缺乏对主流的价值观、责任观的推介,对非 责任现象缺乏打击力度,甚至于在传播内容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健康的因素, 使一些辨识能力相对低下的学生产生了迷茫甚至盲从的心态,比如汶川地震 中的范跑跑,5月7日杭州交通肇事案中的胡斌,还有各类交通肇事案中明星 的逃逸事件,他们对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以及最近风靡网络的90后“三重 门事件”中那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都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往往还能 抵消学生的多年来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的影响。
•。 • 2、学校教育目标有待完善 • 目前的学校教育,素质教育有名无实,重视成绩,忽视责任感的教育,哪怕
有此方面的教育,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只限于空洞的说教。而仅仅停 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的教育,注定要失败。现在的教育传授的知 识结构也欠合理,存在着本末倒置的现象,小学学生学中学的知识,中学生 学大学的知识,大学却学小学的做人道理,人之初,性本善,在最应该进行 道德教育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却更重视学习成绩、技能,使得以后此方面的 教育事倍功半。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出现个别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教师一 点办法也没有,只想着平平安安过完每一天,教师这样的“责任感”怎么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
• 的网络调研活动中显示,有74.1%的网友认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目前最缺乏的 是责任心教育,责任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现代中学最缺乏的却是责任 心教育,导致其缺乏主人翁精神,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责任心缺乏到底 有哪些表现呢?
• 一、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 1、自我责任意识弱化 • 我班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课,小动作不断,还会旁若无
• 2、他人责任意识弱化 • 同镇小学的一名学生得了病,说这个得的,又不认识干嘛捐?班级大扫除,有几个同学总是拿着抹 布站着聊天,看到老师来了就胡乱擦两下,老师一走就恢复原状。天气热, 班级内的饮用水喝得比较快,可是原来搬水的两个同学不乐意了,现在每天 要比以前多搬一次,碰上体育课,大家就没水喝了,其他同学也都不乐意去 搬水,宁可去小店买饮料喝。似乎“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已 成了一种共识,这些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不够强,对集体事务和班 级管理不够热心,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有些学生以 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他们心中好像很缺乏爱,对 自己的爱,对集体的爱,对他人的爱,对生活的爱,缺乏责任意识。
• 1、家庭教育方式有待改善 •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庭模式往往为四(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
母)——二(爸爸、妈妈)——一(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需要都能得到满足,造成了孩子们“以 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大多数家庭都非常骄宠孩子,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 甚至做完作业学习用品乱摆,起床后被子不叠;书包像杂货袋……最后都由 父母收拾整理,还美其名曰只要集中精力学习就行,或者做也做不好,无形 中养成了孩子过于依赖的习惯,自然不懂得在家庭中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也 有一些家庭,在孩子做错事时,不是简单地打骂,就是袒护孩子,完全没有 考虑到孩子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并没有让孩子形成明确的责任意识,这些 情况恰恰使得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追求安逸,害怕吃苦, 学习上缺乏毅力,不够勤奋。最终连学生的本份——学习都管不好,出现荒 废学业、厌学、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对家庭,甚至对自己都缺乏责任感
浅谈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的策略
复陶中学李欣
责任心作为一个人的重要心理品质,是指个人对自 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 认识、需要、情感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及承担责任和 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这是一种对事情能敢于负责、 主动负责的态度,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 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 唐纳曾说过:“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 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显而易见,责任 心培养健全人格和成就事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 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 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 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 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 通行证。可是,现实堪忧,据爱调研2009年5月展开的一次名为“教育体 制——建国60周年系列调查”(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