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课件
合集下载
云南专用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力学第讲力运动和力课件.pptx
感谢聆听
15
2019-9-30
感谢聆听
16
即学即练
5.(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D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2019-9-30
感谢聆听
25
例1(2018·云南)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 析、综合等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规 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 ( C ) A.能量守恒定律 B.杠杆平衡原理 C.牛顿第一定律 D.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019-9-30
答案 如右上图所示
2019-9-30
感谢聆听
47
命题点五 弹簧测力计读数
10.(2015·云南)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4 N。
2019-9-30
感谢聆听
48
命题点六 运动和力的实验探究
11.(2015·曲靖)第三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来了解滑动摩擦及滚动摩擦的特点,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使相同重力的木块和木制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 用测力计来测量手对木块和小车的拉力。
感谢聆听
26
命题思路 主要考查“科学推理法”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只能在实 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
失分警示 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推理法”的实验过程,然后回忆所学内容,即 可解决。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 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规律主要是利用了 实验推理法得出的,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人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三力学知识专题精品PPT课件
类型一 针对训练
2.(’13泉州)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 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C )
【解析】由图A可知,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 力不是一对平衡力,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由B图可知, 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不能处于平 衡状态;由C图可知,二力符合平衡力的条件,因此 是一对平衡力,能处于平衡状态;由D图可知,二力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二力的大小不相等,二力不是 一对平衡力,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C.
类型一 针对训练
6.(’11济宁)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 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 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B )
知识专题攻略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必须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橡皮膜的方 向.A不符合题意.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 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 大.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 深度的关系.B符合题意.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密度的关系,保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 液体的密度.C不符合题意.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 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D不符 合题意.故选B
类型一 针对训练
7.(’13扬州)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 杠杆的是( B )
【解析】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故A是省力杠杆;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B是费力杠杆;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 力臂大于阻力臂,C是省力杠杆;独轮车在使用过 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D是省力杠杆.故选 B.
【解析】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时,是利用大气压 工作的.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 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A正确;大型载重汽车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古老而现代的力学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考点整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知识纵横
·人教版
归类示例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知识纵横
·人教版
·人教版
归类示例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考点整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考点整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知识纵横
·人教版
归类示例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知识纵横
·人教版
·人教版
·人教版
中考物理-知识专题-专题二-力学完整ppt课件
(2)将小石块慢慢浸入水中,小石块浸在水中的体积(即排开水
的体积)逐渐增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
(F=G-F浮)将逐渐变小;小石块浸没到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1.6 N,此时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G-F=2.6 N-
1.6 N=1 =1×10-4
Nm,3. 小石块的体积V = V 排 = F 水 浮 g1 1 0 3k g/1 m N 3 1 0N /k g
【跟踪训练】 1.(2012·济宁中考)如图所示,小车被人推开后向前运动,最 终停下了,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由于惯性,离开手的小车继续向前运动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离开人的小车不受人的推力,A选项错;小车运动减慢直至静 止,说明小车受到了地面的阻力,B选项错;小车运动得越来 越慢,说明小车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C选项错;离开手的小 车继续运动,由于惯性小车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选项正 确.
pS FF S 浮1 00 .500 m .N 24000Pa
答案:(1)变大 变大 (2)重力 400 (3)1 000 N 4 000 Pa
3.(2012·烟台中考)在实现登月“访吴刚、会嫦娥”千年夙愿 的同时,我们一直在追寻着下海“闯龙宫、见龙王”的梦 想.2011年7月,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如图所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在经过布放、 下潜、上浮、回收等一系列操作后,顺利完成5 000 m级海试 任务.2012年6月3日赴马里亚纳海沟向7 000 m级发起冲击,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成为现实.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学》PPT课件
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你知道 力和运动的关系了吗?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又叫惯性 定律? 从两方面理解其内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自身有总保持原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物 水
h
水
水
h
h1
(2)滑动摩擦力: 大小: 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静摩擦力: 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注意:
(1)“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接触面 而言的运动
7、怎样理解“合力”?
(1)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 作用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 替这几个力,如果这一个力与 那几个力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上是等效的,那么这个力就叫 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2)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几个 力合力为零时,这个物体的运 动状态与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相同。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我们说这 几个力是平衡力。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碍运动的力。
例如: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 箱子相对于车是向后滑动的,所 以箱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向前 的,此时滑动摩擦力是使箱子向 前运动的动力。
(二)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注意: (1)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 物而言,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F总压
非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
F浮
N
F总压= F液压+F固压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力和运动
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__浮____力的原因而悬停
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
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 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2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
力__大___于____重力且浮力大小___不___变_____。
解题技巧:加速运动的物体 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 力,其合力方向与二者数值 更大的力方向相同。
命题点3
惯性概念及现象解释
命题点4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命题点1: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题1.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是模拟伽利略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图中三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木板、棉布、毛巾。
(1)为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次实验都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相___等____(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即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的__同___一___高___度____静止释放。 (2)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__距___离_____来推断阻力对小车运 动的影响,这个力____减___小____小车速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题11.(2022云南)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
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如图乙所示,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_____惯___性___,仍能在空中继续
“飞行”。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2.(2022丹东)骑踏板车是小朋友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是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5.(2022云南)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 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从载人飞船进入核心舱。2022 年3月23日,他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所示是空间
云南专用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力学第讲力运动和力课件.pptx
2.(2014·昆明)下列体育运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C )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打羽毛球时捏紧球拍 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2019-9-29
谢谢关注
40
命题点三 力和运动的综合题
3.(2017·曲靖)某中学生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骑车人相对于自行车是运动的 B.自行车加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变大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 如右上图所示
2019-9-29
谢谢关注
47
命题点五 弹簧测力计读数
10.(2015·云南)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4 N。
2019-9-29
谢谢关注
48
命题点六 运动和力的实验探究
11.(2015·曲靖)第三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来了解滑动摩擦及滚动摩擦的特点,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使相同重力的木块和木制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 用测力计来测量手对木块和小车的拉力。
2019-9-29
谢谢关注
25
例1(2018·云南)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 析、综合等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规 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 ( C ) A.能量守恒定律 B.杠杆平衡原理 C.牛顿第一定律 D.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019-9-29
(1)在实验中为了使测力计的示数与小车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应使 小车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通过测量拉力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应用了转换(选填“类比”、“转
命题思路 主要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失20分19-警9-2示9 考生可能会与压谢谢强关发注生混淆,导致失分。
2019-9-29
谢谢关注
40
命题点三 力和运动的综合题
3.(2017·曲靖)某中学生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骑车人相对于自行车是运动的 B.自行车加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变大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 如右上图所示
2019-9-29
谢谢关注
47
命题点五 弹簧测力计读数
10.(2015·云南)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4 N。
2019-9-29
谢谢关注
48
命题点六 运动和力的实验探究
11.(2015·曲靖)第三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来了解滑动摩擦及滚动摩擦的特点,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使相同重力的木块和木制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 用测力计来测量手对木块和小车的拉力。
2019-9-29
谢谢关注
25
例1(2018·云南)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 析、综合等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规 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 ( C ) A.能量守恒定律 B.杠杆平衡原理 C.牛顿第一定律 D.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019-9-29
(1)在实验中为了使测力计的示数与小车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应使 小车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通过测量拉力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应用了转换(选填“类比”、“转
命题思路 主要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失20分19-警9-2示9 考生可能会与压谢谢强关发注生混淆,导致失分。
2015中考物理复习课件:专题五 力学综合(共23张PPT)
质量和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
F G mg 积,然后根据公式 p= = = 计算压强。(2)汽车在行驶过程 S S S 中所受阻力是其重力的 0.1 倍,根据公式 W=Fs=fs 计算克服 W 阻力所做的功,再利用 P= 计算功率即可。(3)汽车利用燃料燃 t
专题五┃ 力学综合 要点2 力学综合计算
力学计算常见量汇总
力学综合计算常常以交通工具、 简单机械、 地面静物为呈现 载体,将力热、力电相结合,进行全面考查,另外还会涉及 水中浸物的问题,命题中相关量计算方法如下: (1)基本量的计算
m G p液 F浮 密度:ρ = = = (液体)= (液体) V gV gh gV排 s P 速度:v= = (功率计算) t F
液
。
专题五┃ 力学综合
图ZT5-3
专题五┃ 力学综合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
越大 上凸起程度________(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天平、 刻度尺、 水
h1 h2
专题五┃ 力学综合
(续表)
刻度尺、 密度计、 水
利用漂浮找平衡: F 水=F 液 ρ 水gS(h-h1)=ρ 液gS(h-h2) ρ 液=
ρ 水 (h - h 1 )
h -h 2
弹簧 测力计、 水
利用体积找平衡: V排水=V排液 G - F 1 G -F 2 = ρ 水g ρ 液g ( G -F 2 )ρ 水 ρ 液= G -F 1
水
gh 水=ρ
液
gh 液,然
后用刻度尺测出水和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即可。
F G mg 积,然后根据公式 p= = = 计算压强。(2)汽车在行驶过程 S S S 中所受阻力是其重力的 0.1 倍,根据公式 W=Fs=fs 计算克服 W 阻力所做的功,再利用 P= 计算功率即可。(3)汽车利用燃料燃 t
专题五┃ 力学综合 要点2 力学综合计算
力学计算常见量汇总
力学综合计算常常以交通工具、 简单机械、 地面静物为呈现 载体,将力热、力电相结合,进行全面考查,另外还会涉及 水中浸物的问题,命题中相关量计算方法如下: (1)基本量的计算
m G p液 F浮 密度:ρ = = = (液体)= (液体) V gV gh gV排 s P 速度:v= = (功率计算) t F
液
。
专题五┃ 力学综合
图ZT5-3
专题五┃ 力学综合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
越大 上凸起程度________(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天平、 刻度尺、 水
h1 h2
专题五┃ 力学综合
(续表)
刻度尺、 密度计、 水
利用漂浮找平衡: F 水=F 液 ρ 水gS(h-h1)=ρ 液gS(h-h2) ρ 液=
ρ 水 (h - h 1 )
h -h 2
弹簧 测力计、 水
利用体积找平衡: V排水=V排液 G - F 1 G -F 2 = ρ 水g ρ 液g ( G -F 2 )ρ 水 ρ 液= G -F 1
水
gh 水=ρ
液
gh 液,然
后用刻度尺测出水和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即可。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通用优秀课件
20.(2011 中考预测题)小明在户外捡到一颗漂亮的小石头,回家后他利用一把刻度尺, 一条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长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来测这颗小石头的密度.做 法是:将装有适量水的长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用 刻度尺测得杯底到桶中水面的高度 h1 为 6 cm,杯底到杯内水面高度 h2 为 4 cm;然后把小石 头没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底到桶中水面的高 度 h3 为 9 cm,杯底到杯内水面高度 h4 为 5.5 cm,小明还测得杯子底面积 S 为 20 cm2.已知水 的密度是 1.0×103 kg/m3,g 取 10 N/kg.求: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
D.蓝天上的白云
解析:加油机和受油机在加油时,二者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 此以受油机为参照物时,加油机是静止的,故选 C.
答案:C
3.(2010·宜宾)2010 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 62 分钟时, 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 锁定胜局.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洒水车对路面的压强逐渐减小 B.以洒水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C.洒水车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D.洒水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洒水车速度不变,随着不断洒水,质量减小,因此动能减小.其他选项均正确, 故应选 C.
答案:C
8.(2010·芜湖)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人们受动物的启示,依据相
N-3
N=1
N;m=G= 4 N =0.4 g 10 N/kg
云南专用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力学第讲力运动和力课件.pptx
谢谢你的阅读
26
命题思路 主要考查“科学推理法”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只能在实 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
失分警示 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推理法”的实验过程,然后回忆所学内容,即 可解决。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 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规律主要是利用了 实验推理法得出的,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2019年9月30
谢谢你的阅读
31
类型三 运动和力的基础知识综合(近三年云南4次,昆明1次,曲靖2次)
【命题解读】 运动和力的基础知识在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出现频率较 高,命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运动和力的基础知识的 理解,如:施力物体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
谢谢你的阅读
15
2019年9月30
谢谢你的阅读
16
即学即练
5.(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D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浮力F浮的示意图。
答案 如右上图所示
2019年9月30
谢谢你的阅读
36
易混点辨析
不同点 相同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不一定为同性质的力
一定为同性质的力
其中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不受影响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天等领域。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力学部分)_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
(力学部分)
目录
编辑制作:江油市华丰中学
机械能
力和运动
总 目 录
压强和浮力
机械、功和功率 物理研究方法题
返回
知识清单
识记巩固 机械能 重点难点
中考视窗
经典例题 热点扫描 返回
知识清单 识记巩固 力和运动 重点难点 中考视窗 经典例题 热点扫描 返回
力的单位
力 和 运 动 知 识 清 单
力的概念 力的三要素
力的表示法
三个基本力 力的作用效果 惯性
力的合成
力和运动的关系
相 互 作 用 力 与 平 衡 力 的 比 较
返回
力的国际主单位:牛顿(N)简称“牛”
返回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说 明
2.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其中任何 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3.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 触。例:太阳和地球并没有接触,但它们 之间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答案
例题6:一气球下悬挂一重物,以速度V 匀速上升,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 裂,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C ) A.立即下落 B.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返回
例题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桶水重 400N(连桶),现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 则桶受到的合力为( ) A.100N,方向竖直向下. B.100N,方向竖直向上. C.0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例题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桶水重 400N(连桶),现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 则桶受到的合力为( C ) A.100N,方向竖直向下. B.100N,方向竖直向上. C.0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力学部分)
目录
编辑制作:江油市华丰中学
机械能
力和运动
总 目 录
压强和浮力
机械、功和功率 物理研究方法题
返回
知识清单
识记巩固 机械能 重点难点
中考视窗
经典例题 热点扫描 返回
知识清单 识记巩固 力和运动 重点难点 中考视窗 经典例题 热点扫描 返回
力的单位
力 和 运 动 知 识 清 单
力的概念 力的三要素
力的表示法
三个基本力 力的作用效果 惯性
力的合成
力和运动的关系
相 互 作 用 力 与 平 衡 力 的 比 较
返回
力的国际主单位:牛顿(N)简称“牛”
返回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说 明
2.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其中任何 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3.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 触。例:太阳和地球并没有接触,但它们 之间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答案
例题6:一气球下悬挂一重物,以速度V 匀速上升,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 裂,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C ) A.立即下落 B.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返回
例题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桶水重 400N(连桶),现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 则桶受到的合力为( ) A.100N,方向竖直向下. B.100N,方向竖直向上. C.0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例题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桶水重 400N(连桶),现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 则桶受到的合力为( C ) A.100N,方向竖直向下. B.100N,方向竖直向上. C.0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中考物理复习精练】《5.第12讲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PPT课件
D.如丁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11
12
13
14
15
16
第12讲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挑战高分
基础全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2讲
基础全练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挑战高分
中考创新练
7.(2022·内江)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为了减小压强
B.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
C.图丙中,墨水会被吸进钢笔,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此时纸条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的气压
模块四
力学部分
模块四
力学部分
第12讲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与流体压强
第12讲
基础全练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挑战高分
中考创新练
综 合 模 拟 练
基础全练
1.(2022·无锡)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
精(ρ水>ρ酒精)。B和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
其中的液体深度也相同,三个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
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
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 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 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
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 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
11
12
13
14
15
16
第12讲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挑战高分
基础全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2讲
基础全练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挑战高分
中考创新练
7.(2022·内江)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为了减小压强
B.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
C.图丙中,墨水会被吸进钢笔,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此时纸条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的气压
模块四
力学部分
模块四
力学部分
第12讲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与流体压强
第12讲
基础全练
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挑战高分
中考创新练
综 合 模 拟 练
基础全练
1.(2022·无锡)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
精(ρ水>ρ酒精)。B和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
其中的液体深度也相同,三个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
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
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 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 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
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 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力专学题专题 分值 分:值1:001分00分时间时:间6:0分60钟分 钟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2010·武汉)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 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为 1.1 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 kg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 3 000 N
A.邓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守门员和地球 D.地球和空气
解析:足球离开脚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的阻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空气阻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答案:D
4.(2010·梅州)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
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④根据狗利用灵敏的嗅觉跟踪定位,人们制造出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根据蝙蝠利用超声波导航的原理,人们制造出了声呐装置,而红外线夜视仪是根 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制造的;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传递的信息 实现的.本题只有①③中的说法正确.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8.(2010·芜湖)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人们受动物的启示,依据相 同的物理原理制造出许多先进的工具和设备,下列是一组翔,人们制造出飞机;
②根据蝙蝠利用超声波在夜间正常飞行,人们制造出红外线夜视仪;
③根据鱼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在水中自由浮沉,人们制造出潜水艇;
A.观后镜能扩大视野,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B.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和保证安全 C.汽车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D.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少与地面间的摩擦 解析:观后镜是凸面镜,司机能够看到较大的视野,减少事故发生.安全带宽是为了增 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和保证安全.刹车后汽车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要滑行一段距 离,直到速度为零.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本题较容易,答案为 D. 答案:D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石块突 然不受力时,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5.(2010·德州)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 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
的是( )
A.F1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11.(2010·咸宁)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 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D.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解析:金属箔受到的重力不随其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故 A 错;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 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小,所以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小,故 C 错、B 对;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故 D 错.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10.(2010·兰州)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 确的是( )
A.P 甲>P 乙>P 丙 B.P 甲=P 乙>P 丙 C.P 甲<P 乙=P 丙 D.P 甲=P 乙=P 丙 解析:设木块的下表面面积为 S,p 甲 S=GA+GB,p 乙 S=GA+GB-F 浮 B,p 丙 S=GA, 故 p 甲>p 乙>p 丙. 答案:A
答案:D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9.(2010·德州)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 目.小娟同学荡秋千时,在从一侧的最高点荡到另一侧的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娟的( )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一直增大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秋千从一侧最高点向下运动达到最低点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运动速度 越来越大,则动能越来越大;从最低点运动到另一侧最高点时,秋千的位置越来越高,重力 势能增加,上升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减小,故选 D. 答案:D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
D.蓝天上的白云
解析:加油机和受油机在加油时,二者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 此以受油机为参照物时,加油机是静止的,故选 C.
答案:C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3.(2010·宜宾)2010 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 62 分钟时, 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 锁定胜局.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B.F2
C.F3
D.F4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由图知,F3、F1 力臂最大,但 F1 不能使杠杆平衡,故选 C.
答案:C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6.(2009 中考变式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轿车逐渐走进 千家万户.关于轿车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7.(2009 中考变式题)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下列对它的分析错. 误.的是( )
A.洒水车对路面的压强逐渐减小 B.以洒水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C.洒水车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D.洒水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洒水车速度不变,随着不断洒水,质量减小,因此动能减小.其他选项均正确, 故应选 C. 答案:C
解析: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1 s,A 错;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1 m/s,B 正确;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 kg,C 错;中学生的握力约为 300 N,D 错.
答案:B
2.(2010·武汉)国庆 60 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
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2010·武汉)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 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为 1.1 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 kg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 3 000 N
A.邓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守门员和地球 D.地球和空气
解析:足球离开脚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的阻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空气阻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答案:D
4.(2010·梅州)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
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④根据狗利用灵敏的嗅觉跟踪定位,人们制造出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根据蝙蝠利用超声波导航的原理,人们制造出了声呐装置,而红外线夜视仪是根 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制造的;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传递的信息 实现的.本题只有①③中的说法正确.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8.(2010·芜湖)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人们受动物的启示,依据相 同的物理原理制造出许多先进的工具和设备,下列是一组翔,人们制造出飞机;
②根据蝙蝠利用超声波在夜间正常飞行,人们制造出红外线夜视仪;
③根据鱼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在水中自由浮沉,人们制造出潜水艇;
A.观后镜能扩大视野,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B.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和保证安全 C.汽车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D.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少与地面间的摩擦 解析:观后镜是凸面镜,司机能够看到较大的视野,减少事故发生.安全带宽是为了增 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和保证安全.刹车后汽车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要滑行一段距 离,直到速度为零.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本题较容易,答案为 D. 答案:D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石块突 然不受力时,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5.(2010·德州)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 A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
的是( )
A.F1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11.(2010·咸宁)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 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D.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解析:金属箔受到的重力不随其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故 A 错;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 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小,所以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小,故 C 错、B 对;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故 D 错.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10.(2010·兰州)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 确的是( )
A.P 甲>P 乙>P 丙 B.P 甲=P 乙>P 丙 C.P 甲<P 乙=P 丙 D.P 甲=P 乙=P 丙 解析:设木块的下表面面积为 S,p 甲 S=GA+GB,p 乙 S=GA+GB-F 浮 B,p 丙 S=GA, 故 p 甲>p 乙>p 丙. 答案:A
答案:D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9.(2010·德州)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 目.小娟同学荡秋千时,在从一侧的最高点荡到另一侧的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娟的( )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一直增大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秋千从一侧最高点向下运动达到最低点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运动速度 越来越大,则动能越来越大;从最低点运动到另一侧最高点时,秋千的位置越来越高,重力 势能增加,上升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减小,故选 D. 答案:D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
D.蓝天上的白云
解析:加油机和受油机在加油时,二者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 此以受油机为参照物时,加油机是静止的,故选 C.
答案:C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3.(2010·宜宾)2010 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 62 分钟时, 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 锁定胜局.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B.F2
C.F3
D.F4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由图知,F3、F1 力臂最大,但 F1 不能使杠杆平衡,故选 C.
答案:C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6.(2009 中考变式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轿车逐渐走进 千家万户.关于轿车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
7.(2009 中考变式题)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下列对它的分析错. 误.的是( )
A.洒水车对路面的压强逐渐减小 B.以洒水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C.洒水车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D.洒水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洒水车速度不变,随着不断洒水,质量减小,因此动能减小.其他选项均正确, 故应选 C. 答案:C
解析: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1 s,A 错;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1 m/s,B 正确;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 kg,C 错;中学生的握力约为 300 N,D 错.
答案:B
2.(2010·武汉)国庆 60 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
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