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关于色彩的讲解很到位
以我的心愿是当美术老师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以我的心愿是当美术老师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的心愿是当美术老师你们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心愿。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画画,每当拿起蜡笔、彩笔或者是水彩笔时,我的内心就会被无限的欢乐和激情所填满。
画画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表达自己感受和情绪的方式,一种释放压力和寄托梦想的出口。
大概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我就渐渐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得有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一幅春天的景色,我卯足了劲儿,画了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旁边还有一架小桥流水,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
虽然画得不是很好,但老师却夸奖我很有天分,并鼓励我继续努力。
从那以后,我便下定决心要把画画作为一辈子的事业。
美术之所以让我如此着迷,是因为它能让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现这个世界。
比如,用颜色来刻画各种景色和事物的美丽;用线条来描绘人物的神态和情绪;用构图来营造一种氛围……通过画笔、颜料和纸,我可以尽情挥洒想象力,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为栩栩如生的作品。
这种创作的乐趣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
当然,我也清楚当一名美术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造诣,不断学习、钻研和提高技艺。
这需要耐心和毅力。
其次,要有良好的亲和力和沟通技巧,能把枯燥的理论和技法讲解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当一名老师还要兼顾教书和批改作业等诸多工作。
不过,每当想到可以将美术这门神奇的艺术传递给下一代时,我就备受鼓舞。
我希望能启发学生们打开心智,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
我也希望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啊!当然,做一名合格的美术老师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需要刻苦用功,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精益求精,以便better传道授业解惑。
同时,我也会以饱满的热情和耐心,努力将美术的魅力和价值分享给每一个学生。
这就是我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我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它。
色彩完整教学讲解教案
色彩完整教学讲解教案教案标题:色彩完整教学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色彩概念和分类;2. 掌握色彩的原理和调配方法;3. 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色彩的原理和调配方法。
教学准备:1. 彩色笔、彩色纸、调色盘等教学工具;2. 色彩相关的图片和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物体,让他们讨论色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色彩吗?可以举例说明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基本概念:a. 定义:色彩是由光线经过物体反射、折射或透过物体后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b. 分类:主要有三种基本色彩,即红、黄、蓝,通过它们的混合和调配可以形成其他的颜色。
2. 色彩的原理:a.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的颜色。
b. 颜料的三原色:青、品红、黄,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的颜色。
3. 色彩的调配方法:a. 色彩的明暗调配:通过添加黑色或白色来调整色彩的明暗程度。
b. 色彩的冷暖调配:通过添加冷色调(如蓝色)或暖色调(如橙色)来调整色彩的冷暖程度。
c. 色彩的对比调配:通过将互补色(如红绿、蓝橙)放在一起,增强色彩的对比效果。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示范:教师展示一些色彩相关的图片和作品,解释其中使用的色彩原理和调配方法。
2. 实践:让学生使用彩色纸和彩色笔,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色彩的调配和创作。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请学生回顾所学的色彩概念、分类和调配方法,并进行简要总结。
2. 拓展:提供一些扩展阅读和练习的资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一幅画作或设计一份海报。
2. 提醒:作业完成后,学生可以在下节课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话题、讲解知识、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色彩的概念、原理和调配方法。
色彩知识心得体会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深知色彩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总结,对色彩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色彩知识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色彩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观念是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和评价,色彩知识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如自然界的色彩、艺术作品的色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色彩的和谐与美感。
通过色彩知识的传授,学生逐渐形成对美的认知,提高审美能力。
二、色彩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例如,在美术课上,我让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设计服装、绘制图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色彩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色彩知识不仅包括色彩的认知,还包括色彩的搭配、运用等。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色彩知识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色彩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创意。
3.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色彩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色彩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色彩知识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兴趣。
2. 结合生活,学以致用:将色彩知识融入生活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多元化教学,提高效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提高色彩知识的教学效果。
4. 重视实践,注重创新: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色彩斑斓意境如修辞手法在人民教师的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色彩斑斓意境如修辞手法在人民教师的文学教学中的运用色彩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能够为作品赋予明亮、柔和、富有情感的意境。
在人民教师的文学教学中,色彩斑斓的意境与修辞手法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探讨色彩斑斓意境如何在人民教师的文学教学中运用修辞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象征与隐喻在文学作品中,色彩常常被用作象征与隐喻的修辞手法,给作品赋予深远的意义。
通过画面色彩的描述,人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色彩符号:红色象征着热情、欢乐,如金陵十二钗的红楼;蓝色则代表着冰冷、忧伤,如宝黛离别时穿的蓝裙子。
通过对色彩象征的讲解,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品的意境与主题。
二、对比与衬托在文学作品中,色彩对比与衬托也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它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人民教师可以通过对色彩对比和衬托的讲解,让学生深入体验到作品中的情感冲突与冲突解决。
例如,在教授《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作品中黑色与白色的象征意义:黑色代表死亡与悲伤,白色则代表纯洁与希望。
通过黑白对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体验到作品中复杂的情感变化。
三、细致描绘与透视感色彩的细致描绘与透视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手法,它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在人民教师的文学教学中,通过对色彩描写的讲解,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授《水浒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色彩描写:鲜艳的红色代表着英雄人物的勇猛与激情,暗淡的灰色则意味着悲剧与无奈。
通过对色彩细致描绘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情感共鸣与审美体验色彩斑斓的意境能够在人民教师的文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情感共鸣与审美体验。
通过对作品中色彩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能够与作品进行情感上的对话,产生共鸣。
我的美术老师作文7篇
我的美术老师作文7篇我的美术老师作文7篇我的美术老师作文篇1哇!又是开心的美术课,我拿好美术工具的时候,黄老师带着一位老师走进教室说:“以后就由这位王老师给你们上课,这节课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课了。
”那貌美如花的王老师,一看就温柔,我兴奋地等待着下节美术课的到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美术课。
到了王老师那节课时,我惊呆了!一个美丽的老师,怎么会这么凶!我慢慢地拿出笔,开始画画。
王老师说道:“我是不好惹的,最好别来惹我!”看这架势,我觉得,她比妈妈还凶呢!正想着,邹儿看向我,动了动嘴,凭着多年的默契,我读懂了她的唇语:“好——凶啊!”我连连点头。
这时,秦天宇小声地嘟哝了一句,谁知,这被“顺风耳”老师听到了,就罚他抄语文书上的神话故事。
王老师笑了笑,说:“叫你第一个挑战我的极限,后悔了吧?我可不是说着玩的!”秦天宇点点头,可是已经晚了。
王老师说道:“看到那操场上的跑道了吗?不行去那儿抄,还不行就去余老师办公室抄!我还治不了你了,小样儿!”他摇摇头,苦笑着说:“不要!不要!”其实,王老师也挺幽默,看见了前排的张欣月,说:“你叫什么名字呀?长得好可爱,像洋娃娃一样!”张欣月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她俩一起笑了笑,笑起来真好看!好年轻呀!这就是年轻美丽又幽默的王老师!我的美术老师作文篇2每星期的星期六上午,我都要去学美术。
我的美术老师五十多岁了,我们都叫他梅老师。
他的头发光秃秃的,好像一片没有绿叶的“树林”。
他的眼角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显而易见了。
他的嘴巴厚厚的,抿着嘴巴清晰可见。
他的水平名不虚传,他画的画也栩栩如生。
他画的瀑布真是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气吞山河,真可以算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他画的山真是安如泰山、表里山河、草木皆兵;他画的人真是呼之欲出、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都跃然纸上;他画的花真是争奇斗艳、完美无瑕……他的画浓淡、深浅表示地都很到位、很完整。
他对待人和蔼可亲。
《第1课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观点,如三原色、补色、明度、纯度等。
2. 学会识别和运用常见的色彩,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3. 理解色彩在艺术和设计中的应用,培养审美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传授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色彩感知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色彩的基本观点、常见色彩图片、艺术和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等。
2. 准备彩色笔、画纸等教学用具。
3. 搜集一些与色彩相关的艺术和设计作品,以便在教室上展示和讲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颜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思考颜色对人的心理和情绪的影响。
(二)颜色分类1. 暖色系:红色、橙色和黄色等色彩常常被认为能够引起人的温暖感觉。
2. 冷色系:蓝色、绿色和紫色等色彩常常被认为能够引起人的寒冷感觉。
3. 中性色系:白色、黑色和灰色等色彩被认为是中性色彩,它们不会引起人的任何特定的感觉。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的颜色,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和特点。
(三)颜色的象征意义介绍颜色的象征意义,如红色通常与热情、爱情和危险有关,蓝色通常与和平、岑寂和信任有关。
让学生了解颜色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四)颜色与情绪通过展示一些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颜色如何影响人的情绪。
例如,暖色系通常被认为能够引起积极的情绪,而冷色系则通常被认为能够引起消极的情绪。
同时,让学生讨论他们自己的经验,分享他们如何受到颜色影响的故事。
(五)颜色与设计介绍颜色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如颜色如何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如何应用颜色来传达信息等。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颜色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颜色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六)教室讨论与总结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颜色的看法和感受,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颜色的应用,并尝试在自己的设计中运用颜色来增强视觉效果和传达信息。
光的色彩听课点评
光的色彩听课点评一、整体感受这堂关于光的色彩的课,真的超级有趣呢!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刚一进去,就被那绚烂多彩的色彩知识给包围了。
二、教学内容1. 知识讲解老师在讲光的色彩组成的时候,没有那种干巴巴的念书感觉。
而是举了好多生活中的例子,像彩虹啦,彩色的泡泡啦。
一说彩虹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就感觉那彩虹立马就在眼前了。
还有彩色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各种颜色,感觉特别梦幻。
这可比只看课本上的图有趣多了。
在讲到光的混合的时候,老师还做了小实验呢。
用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新的颜色。
那一瞬间,就像魔法一样,大家都“哇”地叫了出来。
这可比单纯说什么三原色混合能变成什么颜色生动太多了。
2. 知识拓展老师还提到了光的色彩在艺术中的应用。
像画家们是怎么利用光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意境的。
比如梵高的星夜,那画面中的蓝色和黄色的强烈对比,就给人一种神秘又躁动的感觉。
这让我们不仅仅是在学科学知识,还能和艺术联系起来,感觉自己都变得有文化了呢。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刚刚提到的那个光混合的小实验,真的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
老师让同学们都围上去看,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帮忙操作。
这种让学生自己参与的方式,比在那干巴巴地听老师讲效果好多了。
大家都能亲眼看到光的神奇变化,记忆也更深刻了。
2. 举例法老师举的那些生活中的例子,从彩虹到泡泡,再到画家的作品,让知识变得特别容易理解。
就好像这些知识本来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一样。
而且这些例子都特别有趣,让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的。
四、课堂氛围1. 互动情况课堂上同学们可积极了呢。
老师问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抢着举手回答。
比如说老师问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光的色彩混合,有同学说舞台上的灯光,还有同学说水族馆里的灯光。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而且在做实验的时候,同学们也都特别配合。
有的帮忙拿仪器,有的在旁边仔细观察,感觉就像一个小科研团队一样。
2. 学生反应从同学们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大家对这堂课很感兴趣。
专业色彩心得体会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色彩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色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专业色彩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色彩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上,我通过展示各种色彩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色彩搭配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色彩理论时,我会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绘画,从而加深他们对色彩知识的理解。
其次,色彩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不同,因此在色彩教学中,我注重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色彩课程,如色彩游戏、色彩创作等。
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色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认为,审美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不仅传授色彩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我会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的色彩作品,让他们在欣赏中学会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此外,色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在色彩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我会提供各种色彩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具体心得体会: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色彩知识。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比赛等,激发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3. 强化实践操作。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色彩运用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色彩课程,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5.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总之,专业色彩教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课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更多具有色彩素养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色彩老师讲评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属性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技巧,为以后的设计、绘画等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2. 色彩搭配原则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色彩感知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2. 色彩运用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这幅作品中的色彩有什么特点?色彩搭配是否合理?(二)新课讲授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指物体反射、透过或吸收光波后,在视觉上产生的不同感觉。
2. 色彩属性: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基本属性。
a. 色相:色彩的名称,如红色、蓝色等。
b.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如深色、浅色等。
c. 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如饱和、不饱和等。
3. 色彩搭配原则:a. 相似色搭配:选取色环上相邻的两种或三种颜色进行搭配。
b. 对比色搭配:选取色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
c. 中间色搭配:在对比色搭配的基础上,加入中间色,使色彩更加和谐。
4. 色彩运用技巧:a.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色、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
b. 色彩渐变:通过色彩渐变,使画面产生层次感。
c. 色彩调和:在对比色搭配的基础上,加入灰色、白色等调和色,使色彩更加和谐。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的基本概念、属性、搭配原则和运用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提高色彩感知和审美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思考色彩搭配的合理性。
2. 尝试创作一幅色彩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
六、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2.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技巧。
初1年级美术课堂里的色彩世界
初1年级美术课堂里的色彩世界
在初一年级的美术课堂上,色彩是一位神奇的导师,她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和深邃的内涵,引领着学生们进入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
每当她缓缓走进教室,空气中便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她的第一堂课,总是以红色开始。
红色,热情而活跃,仿佛跃动的火焰,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热情。
接着是黄色的课程,黄色像是温暖的阳光,散发着温馨与愉悦。
学生们在黄色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运用明亮而愉悦的色彩,使他们的作品充满生机和活力。
然后是蓝色的时刻,蓝色如同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海洋,给人以宁静和深远。
在蓝色的指导下,学生们懂得了如何运用冷静而深沉的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情绪。
每一堂课,色彩都化身为一位耐心的老师,她不仅教会学生们如何运用色彩的语言,还教会他们如何倾听和表达。
她像一位引导者,引领着学生们穿越色彩的森林和谷底,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
在色彩的引导下,学生们的作品不再只是简单的图画,而是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他们学会了在画布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世界,用色彩来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美术课堂里的色彩世界,不仅是学习艺术技巧的地方,更是学生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如何用色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色彩,永远是他们创作旅程中最忠实的伴侣和指引者。
因此,在初一年级的美术课堂上,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启发和交流。
通过她的引导,学生们不断探索和发现,从而在艺术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和声音。
色彩画面整体讲解教案反思
色彩画面整体讲解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2.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1.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2.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在实际绘画中运用色彩搭配的技巧。
2.如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色彩搭配案例或者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板书的形式,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比如冷暖色调的搭配、对比色的搭配、同色系的搭配等。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原理和技巧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
3.示范。
教师可以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现场进行实际的绘画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的技巧来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
4.练习。
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绘画练习,可以给他们一些图片或者静物作为素材,让他们根据所学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同时,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5.展示。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可以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也可以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6.总结。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些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不是很了解,有些学生在绘画作品中色彩搭配不够协调,整体效果不够理想。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和示范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缺乏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现力,这可能是因为我在练习环节的指导和建议不够到位,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和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现力。
色彩的魅力评课稿
色彩的魅力评课稿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今后美术课教学指明了方向。
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简单总结一下。
这几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美术课中,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教师扎实的素养。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
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规范。
老师们善于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特别是刘老师的《色彩的魅力》一课,她的声音非常的温柔甜美,简洁而到位的语言是她整堂课非常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
总之,在每节课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
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色彩的运用优质课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创造力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色彩的运用优质课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色彩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元素。
色彩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创造力。
本文将通过探讨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色彩的运用优质课,来阐述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创造力。
一、课堂引入在开展色彩的运用优质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鲜艳的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画中的色彩,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二、色彩基础知识讲解为了让学生对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图片等教具进行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颜色的三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常见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触摸、感知不同颜色所散发的独特气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色彩的感知。
三、色彩创意游戏在培养学生色彩创造力方面,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色彩创意游戏。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彩色纸片,让他们自由组合、构造自己喜欢的图案,激发他们的色彩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色彩故事”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以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讲述一个有关色彩的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实践绘画活动在落实色彩运用技巧方面,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绘画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色彩运用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题材进行绘画,比如“春天的花朵”或“夏日海边”。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和运用,让他们学会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五、展示与评价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的作品展示,让他们互相欣赏、交流,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色彩作品的欣赏能力,还能够加深他们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以上的优质课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创造力。
美术初中七年级第十一单元色彩运用教学解析
美术初中七年级第十一单元色彩运用教学解析美术初中七年级第十一单元:色彩运用教学解析在美术课程中,色彩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了解不同颜色的意义和运用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和想法。
本文将对美术初中七年级第十一单元的色彩运用进行教学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项技能。
1. 色彩基础知识在开始色彩运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
色彩由三个基本色彩组成,即红、黄、蓝。
通过三种基本色彩的混合和调配,我们可以得到无数的中间色彩。
此外,色彩也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冷色调使人感到冷静和安静,暖色调则给人带来活泼和热情的感觉。
2. 色彩表达情感不同颜色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红色通常代表热情、力量和爱,黄色象征阳光、快乐和创造力,蓝色代表平静、冷静和宁静。
学生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意图,从而丰富他们的作品。
3. 色彩运用技巧为了更好地运用色彩,以下是一些技巧供学生参考:- 对比色彩:通过使用对比色彩,例如将红色与绿色相结合,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对比色彩也可以用来强调特定的元素或创造视觉冲击力。
- 色彩明暗:通过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质感。
较浅的颜色使画面看起来轻盈和明亮,而较深的颜色则会给人一种沉重和阴郁的感觉。
- 色彩渐变:通过运用色彩的渐变效果,可以创造出立体感和细腻的过渡。
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混合技巧或渐变色彩的工具来实现这一点。
- 色彩的运用方式:色彩可以在画布上以不同的方式运用。
例如,染色和覆盖色彩可以用来填充大面积的区域,而点彩和线彩可以用来刻画细节或描绘纹理。
4. 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运用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例子:- 梵高的《星空》:梵高运用了丰富的蓝色和黄色,以表达夜晚的宁静和星空的浩瀚。
他通过运用对比色彩的技巧,使蓝色的星空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莫奈的《睡莲》系列:莫奈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和渐变效果,创造了丰富而立体感的花朵。
《第1课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分类、属性等。
2. 学会识别并描述不同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对色彩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将色彩知识应用于平时生活,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传授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技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提高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彩色粉笔、黑板等教学用具。
2. 准备色彩样本,以便学生观察和识别。
3. 准备一些与色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教室展示。
4. 设计一些与色彩相关的教室活动,以便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欣赏不同色彩的美景图片,感受色彩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2. 讨论:色彩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3. 教师总结: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具有魅力的一部分,它是由光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可见光分解后产生的现象。
它能够引起人的各种不同的情感,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奇奥的特性。
(二)色彩基础知识学习1. 了解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2. 掌握色彩的三因素:色相、明度、纯度。
3. 了解色彩的情感效应:红色代表热情、黄色代表活泼、蓝色代表沉稳、绿色代表和对等。
(三)实践练习:创作一幅具有自己奇特风格的作品1. 准备材料:水彩颜料、画笔、纸张等。
2. 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搭配。
3. 动手绘画,完成作品。
4. 互相交流,评判作品。
5.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室小结与作业安置1.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色彩知识以及绘画技巧。
2. 安置课后作业:运用所学到的色彩知识,选择一张你最想画的图片进行临摹或创作。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色彩的奥秘,可以多看一些色彩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多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色彩的原理,掌握色彩的基本观点。
八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教案:色彩的感染力
八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教案:色彩的感染力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冷暖知识。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提高对色彩感染力的认识。
3.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冷暖知识,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强烈色彩感染力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运用。
2.色彩基本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冷暖知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对比。
3.色彩感知与审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分享自己对色彩的感知和喜好。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感染力。
4.色彩创作实践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梵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舞蹈》等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运用。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二、色彩基本知识讲解1.色彩三要素教师通过PPT展示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并进行详细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实例,理解色彩三要素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2.色彩冷暖知识教师通过PPT展示冷暖色彩的对比,讲解冷暖知识。
学生观察实例,了解冷暖色彩在作品中的运用。
三、色彩感知与审美1.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分享自己对色彩的感知和喜好。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色彩体验。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感染力。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四、色彩创作实践1.创作任务布置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准备绘画材料。
2.创作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小学美术《色彩知识讲解》教案
在本次《色彩知识讲解》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关于色彩基本概念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三原色、间色和补色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这些概念,例如通过实物演示或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其次,在色彩调配的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色彩比例的掌握不够准确,导致调配出的颜色与预期效果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示范和指导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快地掌握色彩调配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色彩基本概念:红、黄、蓝三原色,间色、补色的理解;
(2)色彩的调配方法:学会使用三原色调配其他颜色;
(3)色彩的情感表达:了解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情感;
(4)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分析经典画作中色彩的作用。
举例:
-学生需掌握原色、间色、补色的定义,如红、黄、蓝是三原色,橙色、绿色、紫色是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是补色关系;
另外,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色彩的运用较为保守,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让他们敢于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评价和反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小学美术《色彩知识讲解》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色彩知识讲解》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补色等;2.色彩的调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其他颜色;3.色彩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4.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画作,让学生了解色彩在创作中的作用。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以实际操作和互动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色彩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小学二年级美术色彩运用教学解析
小学二年级美术色彩运用教学解析在小学二年级的美术教学中,色彩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透过色彩的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二年级美术色彩运用的教学进行解析。
1. 引言色彩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来说,色彩是他们最为敏感和直观的感受方式。
通过学习和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丰富他们的艺术世界。
2. 了解基本色彩知识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色彩分类和色彩搭配知识。
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颜色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辨认不同的颜色,并告诉他们各种颜色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效果。
3. 创设情境,培养情感表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情感相关的活动。
比如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画画,要求他们用自己感觉到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通过绘画来展示内心的情感。
4. 色彩运用的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让学生观察并辨认花卉和动物的颜色,然后让他们用适当的颜色来绘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5. 联系日常生活,拓展创作想象色彩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并让他们用适当的颜色来表达对这些事物的感受和想象。
例如,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要求他们运用不同的颜色来展示对季节的感受。
6. 鼓励合作与分享在色彩运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创意。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作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7. 结语小学二年级美术色彩运用的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基本色彩知识、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联系日常生活以及鼓励合作与分享,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浅谈美术课堂上的色彩教学 周佩佩
浅谈美术课堂上的色彩教学周佩佩摘要:色彩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感知美术审美的首要媒介。
如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色彩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近美术和学习美术,己越来越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堂色彩教学一、色彩教学的重要性1.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时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开放,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
因此,在美感教学的启蒙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审美观念也不尽相符,此时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审美误差,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观察、辨别事物的同时解放自身的天性。
比如,教师可以在色彩教学当中采用观赏艺术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色彩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健康的审美观念。
2.有利于学生主观意识的提高。
色彩教学是老师有意识地对学生主体个性化的培养,主张学生运用自己的敏感性进行色彩语言的表现。
因此,在色彩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与表达,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改变固有色彩,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和不同的教学主体,充分明确学生对色彩的主观意象,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色彩表述系统。
二、色彩教学在美术课堂的实施途径1.从感官上感知色彩的魅力。
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是一种感官上的认识,在不同的感官刺激中体会色彩的变化多端,感知色彩的魅力。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受成长环境、成长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的感知能力,而小学阶段是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较为敏感的阶段,因此,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阶段的特点,从感官上感知色彩的魅力。
例如,在进行教学《流动的颜色》这节课时,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绘画中体现出的不同的流动颜色,教师可先剪出一面旗,涂上红色,然后一边挥动红旗一边让学生观察在挥动红旗时色彩在空中的“流动”,再剪出另外一只涂上多种颜色,同样挥动旗子,再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同色彩的变换,体会色彩的流动,感知色彩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老师关于色彩的讲解很到位(刘老师整理)
常有人问我:“老是看见很多颜色,画出来就花,是什么原因”。
我说是头脑的原因!颜色只要用心发现,就会不断出现,但就和做人一样,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和时谊。
也就是要分清该画什么不该画什么。
在学习中,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大凡画面很花都有几个通病,一,用笔过碎。
二,冷暖不分”其实少加分析,这两点产生的原因都是一样的(老生常谈)就是大的明暗,冷暖关系不准,有的是根本没有。
问有的学生:“什么是大关系?”都说就是“整体”。
“再问怎么才能画整体?”答曰“画大体快,用笔要大要整”。
其实这是对的,但是画色彩决不是只通过画体块就完了的,表现色彩要同时兼顾色彩关系,关系协调用笔再细也不会花,所谓协调就是要冷暖,明暗等相统一。
那么就要学会取舍颜色,在动笔之前就要想好整体色调,找颜色时把不符合主色调的颜色删剪,只画与其相协调的颜色,同时特别注意“要明确物体的固有色”即处理好共性和个性。
一、“平”与“色彩单调”
它们主要是指画面物体包括衬布在内,要么被画得平平的(显得非常的单薄),要么就是画成单色画(只有体积,没有色彩),物体之间都贴在一起,没有空间,让人透不过气。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1、素描观念显得非常的单薄,认识不到调子因素在画面中表现的重要性,认识不到色彩关系的形成是依赖于三大面、五调子的,从而导致物体被画得相当的平整。
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在的高考美术教学急功近利,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升学率造成的。
所以,很多同学在高三开始学习美术,赶鸭上架,在还没认识到素描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画色彩了。
这是画面被画得平和单调的根本原因。
2、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意识到用立体的观念去观察物体,分析物体;也没有认识到任何物体中的体积在绘画中都是由三大面,五调子构成。
立体观念相当的差,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三大面、什么是五调子。
3、色彩单调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画色彩是画色彩的关系,画它们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而不是仅仅依赖用固有色或固有色加白色或黑色来表现形体。
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
1、加强学生对“体”的认识与理解,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在绘画中任何“体”的产生都必须由五调子或三大面构成;帮助他们初步建立起“体”的概念。
同时,在作画的过程中还要强调三大面与五调子必须与形体结合起来。
2、加强素描专业课的学习,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素描存在的问题。
素描是色彩的基石,这个基础打好了,实际上色彩也就成功了一半。
3、画色彩的过程中,经常向学生灌输色彩的形成是由于色彩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形成的;让他们多去找色彩间的联系,多去思考色彩间关系。
二、“花”和“脏”
它们主要是指画面整体色调或单个物到处是同样的色彩,要么花花绿绿,要么到处都是脏稀稀的,画面效果很差。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1、观察过于局部,作画的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着某些小地方,从而导致画面一些本不该亮的地方也画得像白纸一样,亮晃晃的,让人看了眼睛难受。
2、笔上的颜色含水分太多,无论是前景还是背景到处使用湿画法,第一遍还未干,第二遍便随意的铺上去,使得画面脏稀稀的,难看致极。
3、作画的过程中,运笔始终是“磨”而不是画。
反复的磨、擦很容易导致画面变得光秃秃,到处都光秃秃从而使得绘画完全失去原有的本体语言。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初学者对色彩了解得不够深入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有:
1、调整作画方式,重新回到整体,以整体的眼光观察形体,观察色调。
观察局部时要谨记以整体的眼光来观察局部的形体、色彩,分析整体中局部的形体、色彩,表现整体中局部的形体、色彩。
2、正确的运用干、湿画法,做到前干后湿;笔中的水份也因此有所变化,后面的背景或物体,水份含量多一些,前面的水份含量少一些,用笔明确一些。
3、最好能作到每一笔一个色块,当然不是指一块红一块黑,而是指每个色块以及色块间的微妙变化。
三、“粉”
粉是指画面白色用得过多,到处都灰蒙蒙的,很是粉气;焦的缺点跟粉恰好相反,焦是黑色用得过多,画面透不过气来,让人看着难受极了。
问题一:粉
原因:“粉”的原因主要是白色的运用没有控制好,处处加白。
画面干了之后,白色会泛出,
画面显得“粉气”。
办法:白是重要的一种颜色,它可以提高其他颜色的明度,或降低他们的纯度,通过白色的介入,颜色可以扩大色域。
一般而言,画面暗部不加白,但在一些不是很重、很闷,给人以透明感、色彩也较丰富的暗部,就不能一概排斥白色。
可以说,白色在水粉画中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种既重要而又危险的颜色,作画时要认真对待。
一开始起稿时,如用到白色,通常会加入固有色和环境色与之调和,只有到最后点高光时,才能用一点纯白,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
四:火
原因:“火”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用色纯度过高,颜料几乎没经过调和就直接上色,如一红苹果,有的学生直接上红颜色,给人感觉像是要着火,事实上红苹果中也有黄色和绿色
的倾向,在调色时就要注意加些黄或绿的颜色。
另如一块黄色衬布,直接上土黄、中黄之类的颜色,也会让人感到“生”、“火”。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用色过程中颜料太厚。
部分考生通常是在最后收拾画面的时候,用笔喜欢“干拖”、“干拉”,都会造成画面的“火气”。
办法:解决“火”的问题,要从调色和用笔上下功夫。
作画时,观察到的颜色,或者想要表现的颜色要能调出来,首先就要有分析和解剖颜色的能力,通俗说就是一块颜色要知道它含有哪些颜色成分。
这里简单介绍两种基本的调色方法:“熟”调法。
使各种颜色成分充分混合,反复搅拌,从而产生一种新色,原有色的特征消失。
这种调色方法调出的色发色性差,在色彩训练中一般较少采用,通常说颜色调死了。
“生”调法。
使各种颜色稍加混合,甚至只用笔蘸了一下,画出的色残留原有色的色彩特征。
这种调色方法很常用,其色彩富有个性,不离共性,显得生气勃勃,色彩的表现力得以张扬。
实际上,调色不仅在于“调”,更在于“找”、“看”,有了敏锐的眼光,调色的过程就会变得自然而然、轻松自如。
用笔上,由于水粉画笔头部扁平,用笔时要根据其特点,“刷”、“摆”、“提”、“拖”各种方法要灵活运用。
还有就是毛质上的区别,狼毫、羊毫、兼毫笔都要了解其特性,方能掌握好用笔。
五:脏
原因:其一,有相当部分的考生不注意自己颜料盒内颜料是否干净,本来很干净的颜料被弄得面目全非,有的时候自己都认不出颜色,这势必要造成用色上的误差。
其二,在调色时,不注意笔中是否带有其他杂色进行调色。
特别是塑造水果时,有的考生笔没洗干净,还带有其他的颜色,造成塑造时出现脏的颜色。
其三,初学水粉画或经验不足的考生,用脏水或很稀薄的色彩在较厚的第一层色上揉擦修改画面,以求画面协调,往往颜色干后就会产生脏的感觉。
办法:解决“脏”的问题,首先要保护好颜料盒内颜色的干净透明且富有厚度,颜料始终要保持一种“牙膏状”,和盒装的颜料盒内没什么区别,用起颜色来就很舒服。
其次要注意用笔的干净性,调错颜色时,要洗干净笔,切不可为了省事偷懒,不洗笔调入其他颜色后再上色。
再者还是要熟悉颜料性,分析理解颜色,要会调色。
六:灰
原因:“灰”可以和素描的关系联系起来,没有明暗的区分,色彩中更多地是强度明度、冷暖的对比或区分。
有些衬布或静物颜色因明度不高、纯度不够从而产生灰的感觉。
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颜色,调配的颜料种类太多,复色间相调,或直接用现在市场流行的“八大灰”颜料,必然产生灰闷的感觉。
另外,调颜色时,用水过多也会产生灰的感觉。
办法: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水粉颜料的特性有很大关系。
水粉颜色主要由填充剂和色剂组成,调和次数过多或加水过量都会使饱和度降低,画面色彩就显得灰暗。
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熟悉颜料的特性,要会调色和用笔,要明白水粉画画时和干透后的变化,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思
小窍门:
1、生:实际上我们写生所遇到的颜色大多需要几种颜色调和,而到处用单色,或主要的色块很单纯就会产生生的感觉。
解决方法:反复比较物体间的纯灰关系。
2、灰:(1)素描的黑白灰关系拉不开距离;(2)一种情况是调颜色的时候加入太多颜色,或搅拌的太多。
解决方法:拉开黑白灰关系,从最重的物体开始画;能用2种颜色调就不用3种,调色时适合而止,不要一直搅拌。
3、粉:画面显得粉气(1)白粉使用不恰当;(2)冷暖处理不到位。
解决方法:(1)用白粉的时候把颜料调透,暗部尽量少用白粉,点高光或画白色物体要加光源色或环境色,不要直接用白粉;(2)冷暖处理到位,尤其是白色物体。
4、焦:画面被烧糊的感觉。
(1)是熟褐、赭石用量过多或本身是熟褐、赭石的物体冷暖处理不到位;(2)颜色调的时候厚薄不均匀。
解决方法:(1)注意调色遇到熟褐、赭石要调透一点;(2)拉开冷暖对比。
5、脏:(1)多种颜料调和,使画到画面的颜色没有色彩倾向,或调出的颜色色彩关系与周围颜色衔接不起来;(2)冷色底子加暖色或暖色底子加冷色,底色没有干的时候加补色,水分控制不当,用笔潦草都会产生脏的颜色。
6、闷:过多的使用重色,产生局部或整体的闷的感觉。
解决方法:注意明度对比,所画物体属于重色的话注意明度对比之外还可在其中加一点亮色如土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