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在口译教学中的策略4页word文档

合集下载

口译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

口译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
统竞选等。通过 口 译课的学习, 学生发现口译课不再高不可攀, 学生对周 围变化的世界有 了一定的认识 和了解。口译课也变得有声有色, 学生有了一定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 便有了学好 I译的信心和 动力, : 1 这
还有 助 于引导学 生进 行课 外 自学 。
2 口译听力的训练 在 口译的第一堂课, 每当我 问学生英译汉难还是汉译英难, 大多数都会 回答汉译英难. 为都认为 因
地提高 听力理 解 能力 。
基础的听力课程与 口译听力有许多差别。基础听力课程中, 学生一般事先备有相关材料, 并就材料 中的信息点设计练习, 如填空、 多项选择、 问题 回答、 选择正误等, 学生只需根据 听力内容寻找答案, 有时
不需听懂整篇 听力内容。而 口译听力要求更高, 难度更大, 不但要求译者把握总体信息, 还要求译者把 握必要的细节信息, 有时还需在无材料提示的情况下辨知信息。因此, 有必要开设 口译听力前期课程.
为口译技能训练打下 良 好的听力基础。 在 口译开课前一个学期开设口译听力课程, 分析整理听力材料, 培养学生听力 习惯, 建立和强化语 音反射机制, 提高学生辨析语言听力词汇和英语句型结构的能力。 22在实践中加强指导, .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听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总结归纳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在训练中有的放矢, 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这些 因素包括非标准语
译的特点, 译教学可侧重于学生的听力训练, 口 注重听力的分析理解,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2 1注重 听 力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差, 达不到 口 圳练的基本要求, 译 即对外语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具备一定的反应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h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 记乙 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 , 抓好学生的听力基本功。除了每周两课时的听力课程, 增加听力训I 练如新闻 听力, 指导学生课外 自 觉积极地展开听力活动, 并注意从听力技巧和方法上给予指导。 引导学生有 目的

论口译中的听力障碍及解决策略

论口译中的听力障碍及解决策略

论口译中的听力障碍及解决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口译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即接收、解码、记录、编码和表达,而听力作为口译接收的方式之一是极为重要的。

笔者在本文总结了口译中易产生的听力障碍,并给出其解决策略,提出听力训练法、阅读训练法和记忆训练法这三种训练方法。

便于译者根据训练方法提高听力能力。

【关键词】口译听力障碍解决策略一、口译中的听力听力曾被简单的认为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但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听力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在这种行为中,听者需要通过自己的句法和语义上的知识来辨别听到的声音,并将听到的声音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进行信息整合,重新编辑进行表达。

口译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即接收、解码、记录、编码和表达,而听力作为口译接收的方式之一是极为重要的。

口译中的听力是区别于日常听力练习,日常听力练习仅要求了解说话人表达的意思即可,但口译中的听力需要译者做到听得清楚、明白与完全。

译者需要根据听力中接收的信息完整地表达发言人给出的信息。

从这个方面来说,译者的听力能力越高,口译任务完成的越出色。

二、口译中的听力障碍因口译听力与日常听力不同,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复杂性及一次性的特点,译员在进行口译时会产生一定的听力障碍。

而听力障碍不仅表现在语言性还表?F在非语言性上。

具体如下:1.语音障碍。

语音是听力词汇辨析的基础,这里提到的语音障碍分为两个方面:(1)译者自身语音发音不过关,对某些音标辨识度不够,或对出现频率较低的词汇无法听辨。

(2)发言人自身语音障碍。

有些国家的英语发音有一定的口音问题,导致译者无法听辨出发言人所给词汇或信息。

2.词汇障碍。

在听力过程中,译者会遇到很多不同的词汇,即使译员自身有很大的词汇量,也不能保证译员一定能准确翻译出每个单词。

因为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是一词多义,有些单词因不同语境而表达不同含义。

听力中还会出现的一种词汇障碍是专业术语,专业术语是在某一领域所具有的专业名称。

若译者并未事先接触过该领域的信息或词汇,很有可能在译出时产生词不达意或是根本无法理解的现象。

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二、结语
导游口译的跨文化性决定了导译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导游口 译员可谓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作为导 游口译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百科知识、良好的双语能力,还应该 具备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的能力。由于口译实践经验不足,本文提 出的应对导游口译中的障碍的应对策略并不完善,知识个人的一 点拙见。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导游口译员,一个优秀的文化使者, 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中西文化修养、充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 不断加强口译实践,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3.省译法 中文导游讲解词经常会引经据典,使用大量华丽辞藻,以此 来营造气氛、吸引游客。为了使译语符合英语思维习惯、语言习 惯和表达方式,避免累赘,不影响外国游客对主要文化信息的理 解,导游口译员可以有选择地省略一些重复的溢美之词、晦涩的 诗句、繁琐的名称等。这样既可以使译语更加简洁、符合英语表
达习惯,也让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有更好地了解。 例如:第二种说法是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上接第247页) 需要具备专业旅游知识和专业信息能力的人才,因此,学校需要 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信息能力。
另外,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开创多样化的旅 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致 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为了改变这种问题,教师自己首先要不 断增加实践经验,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并将之传达给 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实施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师 制”,聘请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担当专业教师,这样才能使教学 内容更加真实、更加富有吸引力。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 实践能力具有极强的要求,需要学校积极与旅游企业展开合作, 定期向企业输送实习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 炼,从而掌握更加专业的旅游管理能力。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尝试应用新的模式和方法开展教学,比如应用现代化多 媒体技术,组织学生开展情境模拟、小组合作等,让学生从主观

翻译教学中主体翻译能力的缺失及其对策

翻译教学中主体翻译能力的缺失及其对策

翻译教学中主体翻译能力的缺失及其对策【摘要】主体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主体翻译能力的缺失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难以把握原文的主旨和语境,导致翻译质量不高。

造成主体翻译能力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语言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文化背景知识匮乏等方面。

为了提高主体翻译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如多阅读原文材料、加强语言训练、注重文化交流等。

加强主体翻译能力的培训方法也非常关键,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学习交流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解决主体翻译能力缺失问题对于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适应翻译领域的需求。

【关键词】翻译教学、主体翻译能力、缺失、对策、重要性、表现、原因、提高、培训方法、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在主体翻译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

主体翻译能力是指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原文的主体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也给他们的翻译学习和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有必要对主体翻译能力的缺失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寻找有效的对策来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

本文将从主体翻译能力的重要性、缺失的表现、缺失原因、对策及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翻译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主体翻译能力缺失及其对策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2 问题引起的原因主体翻译能力的缺失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语言水平不够:翻译是需要精通两种语言的人才能够胜任的工作,如果翻译人员的语言水平不够,就会导致翻译质量下降。

有些翻译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翻译经验,但是由于语言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准确地将原文表达出来。

2.文化差异:翻译工作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如果翻译人员对目标语言文化不了解或者理解不深入,就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产生偏差或者错误。

商务口译中的困难与相应对策

商务口译中的困难与相应对策

商务口译中的困难与相应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频率提高,对外商务口译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口译场景。

译员对商务场景和口译策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商务会议产生影响。

由于双方沟通不畅而造成会议失败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译员有必要增强对商务口译的认知。

本实践报告通过对作者两次在中土集团的口译案例分析,总结了作者在商务口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根据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概括了口译实践过程中适用的应对策略。

本文中的商务口译任务是在2017年8月上旬在北京中土大厦举行的两次小型商务会议。

笔者认为,商务口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双方的商务会谈有效展开,由于在商务口译过程中双方发言者发言的即时性、随意性,译者会在过程当中遇到各种需要随机处理的困难。

文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主要困难:对数字信息的处理、模糊信息、句法差异、和对浓重口音的听辨。

基于这些口译中遇到的困难,作者总结出在口译准备和口译过程中适用的对应策略,包括概括、省略、上下文理解、解释。

最后作者总结了本报告的研究结果、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口译实践起到些许借鉴作用。

口译训练中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

口译训练中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

到政治、 经济、 科技、 艺术、 天文、 地理、 体育等等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都与译员的心理素质的好差有着紧密的关系, 直接 影响口译的效果。 三、 口译训练中的心理障碍 所谓心理障碍, 是指人们在从事某一活动时由于心理压 力过大而导致反应能力的下降甚至消失 (高月琴, :88) 0 2002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对人们的表现有促进 作用。 这是因为一定的压力能激发人们的潜能, 使人集中全部 精力来应对挑战, 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相反, 当 心理压力过大或者超过人们的承受力时,人们就会出现注意 力不能集中的现象, 使得能力的发挥大打折扣, 负面影响训练 和工作的效果。 由于口 译属于现场行为,口 译员无法像笔译者一样反复 推敲或查找参考书籍, 因此, 现场口译的及时性( 即在一定时 间内把目 的语表达清楚)必然构成效果评判标准之一。 既然有 了时间限制, 学生在口 译训练中不可避免会存在由于心理压 力过大而导致口 译能力的下降。笔者曾对任教的2002级三个 班的学生在口 译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有40%的学生是因为紧张, 25%的学生是因为自卑,而35%的 学生是因为胆怯。以下是影响口译训练效果心理障碍的具体 表现 : 1.紧张心理:一些学生在做口 译训练时, 担心由于时间限 制自己将译文说错, 而不敢大声进行双语转换。 他们的声音颤 抖, 手足不自 语速过快或张口结舌, 然, 语言组织混乱, 心里想 好的译文说不出来, 译质量大打折扣。 口
二、 口译的特点 口 译是一种通过口 头表达形式, 将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
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 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 是人类在跨文化、 跨民族交往活动中 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梅德明, :6) 。 2000 它的过 程是输人、解译。输出。口译属于现场行为, 它具有即席性、 现场性、 限时性、 交互性, 信息广泛性等特点。具体表现在: 口 译对译员的读、 听、 译能力要求特别高。作为一种即席 说、 写、 双语传言活动, 它要求译员具有流利的现时表达能力和高超 的即席应变能力, 必须独立快速处理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 现 场氛围, 特别是正式场合的严肃气氛往往会给译员造成较大 的心理压力。译员口译的范围广, 所译的内容包罗万象, 涉及

2021年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

2021年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

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关于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对口译员来讲.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口译员作为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了现场口译中译员容易出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并就如何在跨文化口译中减少失误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口译:跨文化语用失误:跨文化意识;策略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对本族读者不必解释的内容.对外国读者得加以解释”大部分译员都有这种体会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速度快。

现场性、时限性、 ___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在实际口译活动中.面对不可预测的交谈话题、文化背景信息口译员不得不具有较高度即席应变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应对交际过程中相关文化因素的跨文化意识.把握文化差异.使受众有效地领会另一文化领域的信息。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口译活动更是一种通过口译员中介作用而进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社会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际。

确切地说.它指的是不同文化所铸就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

对于译员来讲.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对文化差异的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翻译的前提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除了容易出现语法、 ___、遣词造句方面的错误之外。

还常常形成文化方面的误解与误读。

而这也是阻碍交际正常进行的主要原因这类文化误读或误解所造成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1)社会语言行为不得体;(2)文化模式的不可接受性;(3)价值概念上的冲突:(4)表达方式迥异而不可理解。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实战训练:口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但是在高校口译教学中,往往缺乏实际的口译训练和实战演练机会。

学生只是被要求在课堂上做一些简单的口译练习,无法真正锻炼到实战水平。

2. 教学内容过于局限:高校口译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功底和词汇积累,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口译工作往往需要对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并传达所接触到的内容。

3. 缺乏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口译水平和问题都不尽相同,但是高校口译教学往往只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些学生可能更需要加强听力训练,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口语和口译实践。

改进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增加实战训练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实战训练和模拟情境练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口译环境中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拓宽教学内容:将口译教学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并提供相关资料和资源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口译指导。

可以设置小组或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4. 联合实践机构:与相关的翻译或口译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项目。

可以与企业、政府等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口译项目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强化评估和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口译评估和考核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口译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口笔译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议

口笔译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议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了翻译系,目前香港8所政 府拨款的大学中有7所(香港科技大学除外)都设有翻译系或翻 译课程,培养翻译学的本科生、 硕士生和博士生。各校特色鲜明, 针对性强,分别侧重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机辅翻译、 文学文化翻译等方向。翻译毕业生极受市场的欢迎,就业率非常 高。
2. 学生就业导向
3. 口笔译教学特点和课程设置
1)Gile 认为口译技能是在口译实践中,由学生试译、教师矫 正的方式来传授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课程+百科知识课 程+口译技能课程) 实践为主,唯有多实践,足够大的语言接触量,足够多的磁 带小时,才能真正提高;
《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 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不少 于100磁带小时的口译实践。
课堂上少讲多练,课后作业量要足够大 动员(要求)学生参与各种口笔译考试或者比赛 口笔译观摩或者经典分析等课程,课时量可以适当减少,观 摩与实践相比,实践效果更明显
3. 口笔译教学特点和课程设置 2)实践课程的逐步推进 先连传再同传,先一般商务口译再专题口译?先老师为 主导,慢慢转为学生主导? e.g. 口笔译实践, 高级商务口译实务,口译经典案例 (观摩)vs. 专题口译,视译,同声传译 & 模拟会议 传)提高学院知名度,提高生源质量
培养好在读学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如比赛 获奖学生; 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学生创业项目),如研二研一学 生交流会; 就业后获得企业好评,有利于以后的招生
2. 学生就业导向
是否去做专职翻译?做哪方面的专职翻译?会议传译?一般 的口译/笔译?兼做口笔译? 翻译+专业方向? 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法律翻译、传媒翻译、机 辅翻译?其他学校的做法 商务翻译?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学定位不明。

这里所说的教学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本身的定位;二是对于课程受众,即学生的定位。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口译课,但对于口译课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和实现的目标却并非都有清晰定位。

个别院校只是盲目跟风,对于本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是从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编写教学大纲及采用教材,而是简单照搬其他院校。

2、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刘和平教授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几所重点外语高等院校的法语口译教学进行了考察,他将当时的口译教学归纳成四大类:一是完全停留在口语教学层面,口语训练后将其内容逐字逐句翻译成外语或母语;二是作为语言教学训练的补充手段通过逐句“翻译”达到对语言的完全掌握;三是笔译的口语化,即把事先准备好的文字拿到课堂上进行口头翻译;四是“背诵”,即事先准备上课要翻译的内容,学生在课前几乎可以记忆和背诵所有内容,课堂练习实际上是记忆背诵比赛。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刘教授所作的虽然是十几年前对于法语口译教学的调查,但在当前高校的英语口译教学中,上面所列举的方式仍然被广泛采用。

3、重视程度不够。

从学生的语言能力考虑,口译课程往往设置在大三或者大四,这是合理的。

但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和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当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口译课程只安排一个学期,34个课时。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大多数教师都感到力有不逮,最终只能浮光掠影式的做一些讲解。

其次,在教师配置上也存在误区。

个别学校以为口译与笔译一样,都是翻译,因此请没有任何口译经验的笔译教师身兼二职,结果直接导致授课效果不佳。

再次,因为教学资源紧张,学生往往30-40个人组成一个班上课,违背了口译需小班教学的原则;且多媒体支持程度不够。

二、解决方法与途径根据上文指出的几点问题成因,现提出解决方案如下:1、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并采用合适的教材。

科技口译的困难及其应对策略

科技口译的困难及其应对策略

科技口译的困难及其应对策略科技口译的困难及其应对策略科技口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口译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语言能力。

在科技领域中,专业术语和高度专业化的语言障碍常常给口译人员带来困难。

本文将探讨科技口译中常见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困难分析1. 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科技领域的术语常常使用复杂的词汇和特定短语,这使得理解变得困难。

例如,在医学领域,诸如“心肌梗死”、“白细胞介素”等术语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具备直观的意义。

2. 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高:科技领域强调准确性,口译人员在转述专业知识时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丝毫不可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3. 语速快,信息密集:科技会议或学术研讨会通常时间紧迫,演讲者讲话速度快,且演讲内容信息密集。

这对口译人员的记忆和转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跨文化传达困难:科技领域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科技口译人员需要充分理解和传达各国不同的科技文化,以避免误解和歧视。

二、应对策略1. 提前准备:在接受科技口译任务之前,口译人员需要提前进行大量的背景知识和术语学习。

可以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文献、学术论文以及与会议或研讨会相关的文件资料,提前熟悉相关的专业术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

2. 沟通和协商:如果在科技口译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术语或概念,可以积极与演讲者或专家进行沟通和协商。

通过询问问题和寻求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特定的科技术语和概念。

3. 备选办法:如果遇到特殊或难以翻译的科技术语,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备选词或解释来传达原意。

在一些无法直接翻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类似的替代词或描述,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

4. 记笔记和使用技术工具:在科技演讲过程中,口译人员可以运用记笔记的技巧和工具。

可以使用专业术语手册或手机应用程序作为备忘工具,记录关键术语和思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找和参考。

5. 增加术语储备和经验积累:科技领域的口译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通过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读取科技期刊和研究论文,口译人员可以扩展自己的术语储备并提高对特定领域的理解。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有机结合等。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口译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生必须给他们提供很多实践口译机会,主要是三个方面:体验真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际展览或体育运动会,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加强他们协调沟通能力和口译技能,从而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缩减班级规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针对班级人数过多和个人专项训练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减少每班学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安排教学。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既然是注重实践,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突出实践,同时必要的理论教学也必不可少。

仲伟合认为,口译员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能等[4]。

在第七届口译国家会议上,FranzPochhacke教授强调,在实践培训中,我们应该增加的翻译理论研究的课程。

因此,口译教学课程应该有这些合理的方面。

在此基础上,笔者介绍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包括百科知识模块,口译理论模块,口译主题实践模块,口译技能训练模块和双语知识模块等。

这些模块贯穿口译教学并发挥着能动作用。

并要求他并同时合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教材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教学条件进行优化,与社会发展现实和口译市场需求相结合。

我校一些教师甚至在了解本校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自己的专业教科书。

笔者认为,合理和全面的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训的实施至关重要。

因此,训练合格和应用型交替传译员,我们的教师改变了一些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优化了课程体系。

在河南工大,口译教学也严格遵循现代化原则,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视听设备和信息时代的其他技术优势。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最新信息,并解决口译教科书内容含量少及教材滞后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地方院校口译课程教学情况的分析和思考,找出了一些他们平时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英汉口译中的难点及优化应对策略

英汉口译中的难点及优化应对策略

英汉口译中的难点及优化应对策略仇英静众所周知,英汉中的口译工作需要克服很多难点,因为它与口语化交谈和笔译都不同,不仅要重视听辨的训练,而且还要克服两类语言的文化障碍。

本文通过分析口译中的难点,即听辨障碍、文化障碍以及知识障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力图为提高英汉口译能力提供借鉴。

口译坦白的说就是将源语复述成目标语言,对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口译作为中介进行相互传递,在这里口译只能忠实的将信息进行转换和复述。

它与口语不同,口语是自发的动作,可以选择性的说出自己想说的内容,遇到自己不懂或是不擅长的内容可以不说,但是口译不同,口译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必须准确的将内容表达出来,即使口译员的口音和语调不是很好,但是发音必须清晰,让倾听者能够准确理解。

因此作为口译员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要认真听懂源语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需要熟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主对于听辨障碍和文化障碍做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应对策略。

1 英汉口译的特点与标准口译与笔译不同。

口译要求口译工作者在讲话者结束讲话之后,立即对讲话内容进行翻译,中间的时间差十分短暂,可以说,口译工作者要随着讲话者的话音和思路迅速形成翻译语言。

口译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快”。

即要求口译者要反应快,接收信息快,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接受信息,并快速加工理解信息,最后快速传达信息。

这是口译的特点,也是口译工作者的主要标准。

二是“准”。

口译工作者必须将讲话者的内容要点准确传达出来,对于一些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名称、数字、日期等主要内容务必要十分精准,有些细节性信息发音类似,如英文中的“十五”和“五十”,如果不严加区分,加之现场环境干扰等因素,很可能会对读音产生误解,从而发生重要信息错误的严重失误,这是口译工作中必须避免的问题,翻译准确是口译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是“顺”。

“顺”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特点和逻辑关系,使得口译出来的句子要通顺,逻辑要清晰,不能存在语病,语序合理,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不能出现倒装或类似等语句。

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对策

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对策
口译中还常常遇到数字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往往会出错这是因为数字携带的信息量较大在单位时间内数字信息变化迅速多样而且数字在语境中难以预测数字信息之间相关性较低数字在换成双语时存在数级差异容易产生干扰
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与笔译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口语性和即时性特点使得口译过程充满挑战。在口译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碍不仅影响了口译的准确性,还可能降低口译的流畅度和可信度。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口译的基本要求,包括准确理解原文、用目标语言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等。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口译技巧,如合理分配注意力、灵活应对突发情况、注重语言的文化差异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口译技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中英文口译训练障碍及对策

中英文口译训练障碍及对策

中英文口译训练障碍及对策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将所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用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目的的交际方式。

人类的口译活动是一种积极地、以交流信息为目的的交际活动。

因此,口译不单是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还要兼顾交际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文化涵义、引申义等方面的综合转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口译不仅是语言活动,而且还是文化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交活动。

一、口译活动的特点及过程口译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特殊性决定了对译者的更高要求。

首先,译者必须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

但是,并不是会说两种语言的人都是称职的译员,这就好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不都能成为英语教师,会画画的人不一定会成为画家一样。

掌握双语只是口译的前提和基础。

在此条件下,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其中涉及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信息组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练习,从而达到口译所要求的准确、流畅和快速的标准。

其次,口译要求译者具有把听到的词、词组或句子记住并迅速加工成意群,然后作为一个意义整体记录下来,最后用译语进行信息切换的能力。

因此,口译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输入、解译和输出的过程,即将信息的来源语转换成目标语的过程;换言之,口译的过程就是听、理解、记忆、思考、组织和表达的过程。

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因此,口译又具有即席性、独立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二、听力理解障碍及对策在英译口译的训练中,学习者首先遇到的就是听力问题。

英语听力极强的瞬间性对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受训者在最初的训练中往往只强调听关键词,从而忽略句子的整体意义;或者由于同时要做笔记、时间紧迫,很多学习者都有听到就记的习惯,最终导致只听到只言片语,不知所云。

其次是音同或音近词对听者在理解上造成了较大的障碍,比如,在一篇介绍庐山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The mountain features beautiful peaks,seas of clouds,waterfalls and historical sites.(庐山以其美峰、云海、瀑布和古迹而闻名。

主旨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在本科口译课程中的训练策略——以第六届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为例

主旨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在本科口译课程中的训练策略——以第六届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为例

- 50-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主旨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在本科口译课程中的训练策略——以第六届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为例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田甜【摘要】近年来,各类主旨形式的口译广泛地应用在会议口译专业的入门甄选、口笔译资格证书的考核、口译入门的训练课程及全国各级别的口译大赛中,高校内与市场上对学生主旨口译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也不断升级,主旨口译备受各方关注。

本文试图以湖北省第六届海峡两岸大赛中参赛选手的第一轮主旨口译环节的表现为例,深入分析影响选手在主旨口译环节中表现的主要障碍并提出解决障碍、改善学生主旨口译能力的策略,进一步为本科口译课程中主旨形式的口译训练提供指导,旨在通过提高学生主旨口译能力,锻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点的能力,并全面提升听力中思维理解、逻辑梳理、组合整理信息、记忆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符合对本科阶段学生口译课培养方案的要求,以“提高口译能力为辅,改善外语能力为主”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拓宽未来学术选择的宽度。

【关键词】主旨口译障碍 训练策略一、主旨口译的难点及其在本科口译课程培养中的重要性主旨口译是指译员简明扼要地传达发言人意图的口译方式,当译员在做主旨口译时,事实上是在释义和浓缩发言人的内容,而不受原语发言人用词的影响,是一个经过总结、融合用目的语来表达发言人主要观点的过程。

主旨口译的实施高效地节省了口译过程本身的时间,又传达了最主要的核心观点与主旨及说话人的发言意图,涵盖重要的关键信息点,使得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又不流失最核心的信息。

主旨口译是最基本的口译能力之一,做好主旨口译的难点在于口译员需拥有较高的听力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需快速且灵活地运用口译中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信息的能力、短时记忆能力与快速输出能力。

英译汉主旨口译的难点在于听力理解,主旨口译要求需在听懂的基础上辨析信息的主次重要性,然后有层次地输出。

在第六届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第一轮英译汉主旨口译环节中,主要信息包括:全球变暖的原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的产生:工业中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吸收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的关系: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致使地球气温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口译中的障碍及其在口译教学中的策略
一、主旨口译理论基础
二、主旨口译的实际运用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口译员为听者提供发言内容的主旨大意,以便使其能跟上会议的进度。

赫伯(1982)提到,一般而言,同声传译要求口译员译出全文,而交替传译译者则可以更具实际情况来衡量,决定是译出全文还是进行主旨翻译。

因此,当源语方参会者进行互相讨论,但不涉及需要翻译服务的一方时,可为外方提供讨论内容的主旨大意,使外方更上会议的进度。

虽然主旨口译是指译员简明扼要地传达发言人意图的口译方式,当译员在做主旨口译时,事实上是在释义和浓缩发言人的内容,而不受原语发言人用词的影响,是一个经过总结、融合用目的语来表达发言人主要观点的过程。

不必把发言人的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抓住重点信息并用目的语表示,看似简单,但是由于长期对于主旨口译的不重视及缺乏系统的训练,通过对于学生主旨口译中表现的分析,能够基本判断出其是否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口译员的潜力,其是否拥有听力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临场能力、心理素质等都能在主旨口译中展露无遗。

通过对于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第一轮主旨口译环节的观察与分析统计发现竟有约四分之一的选手一个关键信息点都没有踩中,而选派的选手且是各个高校中的佼佼者,可想而知其他的同学在做主旨口译时提取关键信息,储存并提取表达关键信息的能力就更加薄弱了,因此通过研究学生在主旨口译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训练策略,对于提高学生主旨口译能力刻不容缓,对
于口译教师在口译课堂上的口译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主旨口译的策略讨论
本文以湖北省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为分析样本基础,系统性的考察分析选手在主旨口译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存在于听力理解、逻辑分析、记忆及口语表达哪个环节,并针对学生的主旨口译中存在的问题,从听力中的思维理解、记忆机制到双语互译时快速地脱离语言外壳等角度出发提出策略,对学生口译实践予以指导,对教师的口译课堂教学予以启发。

本次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现场观察法、定性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能对学生主旨口译中遇到的障碍予以深入分析,并且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应的策略建议。

1.基于释译理论的口译“思维理解”―原语听辨与信息加工整合。

根据释意理论,在口译理解中,对于听到的信息要首先摆脱原语中的语言外壳,抓住其意义,这一过程同时经过逻辑分析能够有助于短时记忆记住信息。

在思维理解的过程中,应分几个层次对于信息进行理解和捕捉,不应不分主次不加筛选地记信息。

理解层次包括大脑迅速对原语内容进行标记和整理;抓住要点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原语叙述、介绍或论述的线索;将话语的主题、语境、交际环境、语言前后句法关系等及语言外知识纳入理解中;参考译前准备信息;迅速准备向目的语转化。

因此在主旨口译进行的第一个过程―听力理解中,口译员应完成对于原语的理性理解,这一过程是主动的,包括对原语的语音的辨析及对于信息的分析和整理并且要做好向目的语转述的准备。

主旨口译中同时需要区别关键信息点与琐碎的客观信息如表示解释、举例或量化及主观信息如表示感想、意图和类型,主
要找到谁做了什么(核心思想),并从以下几点去展开形成主旨口译中的summary:如何做到的(by means of),在什么背景下做到的(in what background)原因(why)结果或影响(result/effects)及对未来的建议/应该怎么做(suggestions/what to do in the future)。

2.基于组块理论的记忆能力训练。

通过思维理解的过程,在对原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之后,这些信息应该以一种逻辑性的方式存储在大脑中,否则记不住或者提取信息时候会遇到障碍。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大约为7±2个组块,保存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因此在原语理性理解之后,口译员应迅速将这些零散信息按照模块信息单元的方式加以储存,这样会记住大量信息而且在转换成目的语的时候方便快速提取。

主旨口译中要注意信息单元内部与信息单元之间的关系,大的单元应包含所有关键的信息点,小的单元里面包含关键信息点中扩展的细节。

当然口译中需要的工作记忆需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进行配合,长时记忆中对原语篇章的熟悉度有助于短时记忆,从而减小口译过程中的记忆压力。

四、总结
主旨口译是最基本的口译能力之一,做好主旨口译需要口译员在拥有较高的听力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需快速且灵活地运用口译中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信息的能力、短时记忆能力与快速输出能力。

进行主旨口译的探讨,通过对大量学生主旨口译实战的分析,找出造成主旨口译失败的障碍并提出解决策略,符合本科阶段口译课程对于学生口译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未确定研究方向的本科学生进行口译培养重点应侧重在口译能力或技巧为辅,以口译训练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表达能
力。

在主旨口译的日常训练中,建议采用基于释译理论的口译“思维理解”―原语听辨与信息加工整合及基于组块理论的记忆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主旨口译训练的效率,提高学生对于主旨口译的理解力与兴趣,培养更多的口译人才。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