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合集下载

50年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50年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50年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第一篇:50 年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年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从中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厂1952 年4 月开工建设到70 年代末期,可以认为是中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初期。

1952 年当抚顺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其设计产能仅为年产1.5 万吨。

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大力发展铜铝工业的指示》,铝被定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金属材料。

从此,国家开始对铝工业的发展给予巨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中国铝电解工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轨道。

这一时期,贵州铝厂、兰州铝厂、包头铝厂、青铜峡铝厂、连城铝厂、郑州铝厂电解分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八大铝厂的生产格局。

电解技术基本是以旁插和上插自焙阳极铝电解梢工艺和设备为主,产量达到了36 万吨。

50 一60 年代中国电解自焙槽主要缺点是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劳动生产力低,特别是电解槽密闭性能差,电解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沥青挥发物,对生产操作和环境污染影响极大。

70 年代中后期,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了135 KA 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系列。

在1979 年贵州铝厂扩建过程中,引进了日本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160 KA 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

从此,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从80 年代改革开放到90 年代初,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常规发展时期。

1982 年在国家“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导下,一些建于60 一70 年代的铝厂开始纷纷进行改扩建,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

如贵州铝厂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了186 KA 大容量、高效能预焙槽;包头铝厂兴建了135 KA预焙槽系列;青海铝厂在吸收消化贵州铝厂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20 万吨电解铝厂等。

这一系列项目的相继建成,预示着中国铝工业开始向规模化大生产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具有电力优势和铝土矿优势的地区也纷纷投资兴建了一批小型60KA 白焙槽电解铝厂。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伊始的1949年12月,当时的重工业部召开了“全国有色金属会议”,会议决定建设完善的中国铝工业,于是在苏联的援助下,于1950年秋我国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个电解铝厂,即抚顺铝厂(301厂),厂址在抚顺望花区,是在原日本住友化学工业公司的满洲铝厂的基础上建设的。

但当时的情况是满洲铝厂原有的设备已经几乎全部被苏联以战利品的名义拆走,后又遭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基础十分薄弱。

1952年4月30日,抚顺铝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设计原铝生产能力15kt/a,采用45kA侧插槽和水银整流器,全系列144台槽,配套建设的有生产能力11kt/a的阴极糊车间与2.1kt/a的氟化盐车间,1954年10月1日建成投产,1954年10月19日,新中国第一批重熔铝锭在抚顺铝厂铸造生产线下线,这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铝工业,当年该厂共生产了19吨重熔用铝锭。

1955年8月,抚顺铝厂二期铝电解工程开始基建施工,1957年7月28日投产。

1957年重熔铝锭产量29.2kt。

60年来,抚顺铝厂(现名抚顺铝业有限公司)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了大量的铝,而且为中国铝工业的发展在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成就巨大。

1958年~1965年,中国铝电解工业经历了“大跃进”和调整时期。

1958年2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抚顺铝厂,这是他视察过的唯一的一家铝企业。

1958年7月30日,抚顺铝厂精铝车间12台6kA精铝槽投产,当年生产精铝81吨,开中国高纯铝工业的先河。

1959年5月1日,中国自行设计的抚顺铝厂三期扩建工程投产,同年12月5日,包头铝厂第一批电解槽也生产出铝;1959年12月,兰州铝厂、山东铝厂电解铝分厂投产,1960年3月,郑州铝厂电解铝车间投产,1960年5月,包头铝厂投产。

同时在这期间,全国各地也相继建成了一些小型铝厂,如保定铝厂、石家庄铝厂、平阴铝厂、合肥铝厂、南平铝厂、广东铝厂、南宁铝厂、兰溪铝厂、佳木斯铝厂等14家,形成了以五大铝厂为骨干,各省区有小型铝厂为支撑的格局。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伊始的1949年12月,当时的重工业部召开了“全国有色金属会议”,会议决定建设完善的中国铝工业,于是在苏联的援助下,于1950年秋我国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个电解铝厂,即抚顺铝厂(301厂),厂址在抚顺望花区,是在原日本住友化学工业公司的满洲铝厂的基础上建设的。

但当时的情况是满洲铝厂原有的设备已经几乎全部被苏联以战利品的名义拆走,后又遭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基础十分薄弱。

1952年4月30日,抚顺铝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设计原铝生产能力15kt/a,采用45kA侧插槽和水银整流器,全系列144台槽,配套建设的有生产能力11kt/a的阴极糊车间与2.1kt/a的氟化盐车间,1954年10月1日建成投产,1954年10月19日,新中国第一批重熔铝锭在抚顺铝厂铸造生产线下线,这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铝工业,当年该厂共生产了19吨重熔用铝锭。

1955年8月,抚顺铝厂二期铝电解工程开始基建施工,1957年7月28日投产。

1957年重熔铝锭产量29.2kt。

60年来,抚顺铝厂(现名抚顺铝业有限公司)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了大量的铝,而且为中国铝工业的发展在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成就巨大。

1958年~1965年,中国铝电解工业经历了“大跃进”和调整时期。

1958年2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抚顺铝厂,这是他视察过的唯一的一家铝企业。

1958年7月30日,抚顺铝厂精铝车间12台6kA精铝槽投产,当年生产精铝81吨,开中国高纯铝工业的先河。

1959年5月1日,中国自行设计的抚顺铝厂三期扩建工程投产,同年12月5日,包头铝厂第一批电解槽也生产出铝;1959年12月,兰州铝厂、山东铝厂电解铝分厂投产,1960年3月,郑州铝厂电解铝车间投产,1960年5月,包头铝厂投产。

同时在这期间,全国各地也相继建成了一些小型铝厂,如保定铝厂、石家庄铝厂、平阴铝厂、合肥铝厂、南平铝厂、广东铝厂、南宁铝厂、兰溪铝厂、佳木斯铝厂等14家,形成了以五大铝厂为骨干,各省区有小型铝厂为支撑的格局。

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正由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阔步迈进

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正由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阔步迈进

12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有色人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砥砺奋进。

70年来,我国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有色金属大国,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7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大跨越,取得了辉煌成就,正阔步走在建设有色金属强国的新征程上。

一、建立了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曾多次听取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汇报,用三年的时间对处于崩溃状态的有色金属工业恢复了全面生产。

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当时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基本建设项目中,就有13个有色金属项目。

新中国成立时国内仅有十几家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仅能生产铜、铅、锌、锡、锑、汞、黄金、白银等品种及钨精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从十几个发展到上万个,由原来只能生产几个有色金属品种,发展到64种均能生产,十种常用有色金属年产量由1万多吨增长到New China was established 70 years of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achieved brilliant achievements5000万吨以上,并为尖端科学和国防现代化提供了各种新型材料,形成了从常用有色金属到稀有稀土金属,从地质勘探、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从采矿、选矿、冶炼、合金加工一整套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色金属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大幅度提升。

1949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仅有1.33万吨,2018年达到5760万吨,是1949年的4331倍,1950年-2018年,年均增长12.9%。

有色金属工业 发展历程

有色金属工业 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分落后,产量不超过1.5万吨,品种不超过10种。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接管和改造了一批旧中国留下来的有色金属企业,先后在东北、中南、西南行政区建立了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在破旧不堪的老企业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1952年产量达到了7.4 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4.5倍。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色金属工业进行了大规模建设,156项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中,有色金属工业占了13项。

到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达到了21.45万吨,出口创汇7.39亿美元。

至此,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初具规模。

在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再次进行了规模布局,为建成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

到1965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了调整任务,产量达到46万吨。

一步步坚实的步伐,奠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基础。

到1978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跃升到了100万吨。

改革开放后,有色金属工业得到大发展。

1981年开始组建有色局,几经反复,终于在1983年4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总公司成立之后,有色金属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从1978年到1988年的10年间,有色金属产量由100万吨,突破到200万吨。

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已由1950年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而一跃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已探明的钨、锡、锑、钛、锌、钽、铌、稀土、铝、镍、汞、钼等有色金属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这个时期,企业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并逐步接触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得到空前的发展。

改革10年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0多亿美元,出口的有色金属产品达到150余种。

从1989年起,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由连续40年的卖方市场开始进入买方市场。

面对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进一步融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促进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以后的几年中,尤其是“八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有色工业发展史

中国有色工业发展史

中国有色工业发展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以下是其主要发展阶段和特点:恢复时期(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有色金属厂矿,并依靠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迅速恢复了生产。

在这一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始走上复苏之路。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始大规模建设,新建、扩建了一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

到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初具规模,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1.5万吨。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尽管受到“大跃进”时期的影响,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调整时期仍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设投产,使有色金属工业在起伏中发展。

到196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恢复到46万吨。

“文化大革命”及后期(1966-1977年):在这一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徘徊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有色金属工业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有色金属工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挑战。

但总体来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具备了由大到强转变的良好基础,未来仍将继续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以上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史的简要概述。

有色金属冶炼的发展与趋势

有色金属冶炼的发展与趋势

06
结论
有色金属冶炼的重要地位
有色金属是现代工业、科技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汽车、电子、通讯、建筑等领域。
有色金属冶炼是获取有色金属材料的主要途径,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 发展和国防安全。
未来发展的展望
高效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约束 的加强,有色金属冶炼将更加注 重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 业向高效、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铁器时代
随着铁矿的开采和冶炼技术的发 展,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广 泛应用于农业、军事和建筑等领 域。
近代有色金属冶炼
工业化进程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有色金属冶炼技 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大规模的采矿和 冶炼使得铝、铜、锌等有色金属的产 量大幅增加。
环保要求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 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也越来 越严格,推动着冶炼技术的绿色化发 展。
冶炼工艺的改进
传统火法冶炼的优化
连铸连轧工艺的应用
通过改进熔炼、吹炼、精炼等工艺参 数,提高金属回收率和产品质量。
实现金属的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 率和节能减排。
湿法冶炼技术的进步
采用酸浸、碱浸、溶剂萃取等手段提 取金属,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回收率 和环保性。
新型冶炼技术的出现
01
02
03
电化学冶金技术

智能化数字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与有色金 属冶炼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向 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升 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多元化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 有色金属冶炼将进一步拓展国际 市场,推动产业向多元化市场方 向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THANKS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史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史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史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期间(1949~1957年):这一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所没有的铝、镁冶炼和加工企业,硬质合金厂、碳素厂以及近代的铜联合企业,还扩建了钨、钼、铍、锂等矿山。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恢复到7.4万吨,是1949年的5.5倍。

2.发展品种质量时期(1958~1964年):根据“自力更生”的方针,把新型材料作为全国集中攻关的对象。

这一时期突破了原子能工业、航空工业、电子工业、舰艇、常规武器等所需有色金属材料生产技术关,为中国国防尖端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基本建成铜、铝、镍、钼和稀有金属矿山、冶炼、加工等战略后方的厂矿(1964~1966年6月前):这一时期内基本建成了铜、铝、镍、钼和稀有金属矿山、冶炼、加工等战略后方的厂矿,大大改善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布局。

4.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2018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超过紧排其后的9个国家产量合计数。

有色金属工业_发展历程

有色金属工业_发展历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建国初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分落后,产量不超过1.5万吨,品种不超过10种。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接管和改造了一批旧中国留下来的有色金属企业,先后在东北、中南、西南行政区建立了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在破旧不堪的老企业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1952年产量达到了7.4 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4.5倍。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色金属工业进行了大规模建设,156项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中,有色金属工业占了13项。

到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达到了21.45万吨,出口创汇7.39亿美元。

至此,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初具规模。

在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再次进行了规模布局,为建成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

到1965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了调整任务,产量达到46万吨。

一步步坚实的步伐,奠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基础。

到1978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跃升到了100万吨。

改革开放后,有色金属工业得到大发展。

1981年开始组建有色局,几经反复,终于在1983年4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总公司成立之后,有色金属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从1978年到1988年的 10年间,有色金属产量由100万吨,突破到200万吨。

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已由1950年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而一跃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已探明的钨、锡、锑、钛、锌、钽、铌、稀土、铝、镍、汞、钼等有色金属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这个时期,企业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并逐步接触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得到空前的发展。

改革10年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0多亿美元,出口的有色金属产品达到150余种。

从1989年起,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由连续40年的卖方市场开始进入买方市场。

面对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进一步融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促进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以后的几年中,尤其是“八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有色行业概况了解有色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有色行业概况了解有色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有色行业概况了解有色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有色行业概况:了解有色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有色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包括铝、铜、铅、锌、镍、锡等金属的开采、冶炼及相关加工等环节。

有色金属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介绍有色行业的概况。

一、有色行业的发展历程有色行业起源于远古时代,最早的有色金属是铜,人类在青铜时代运用铜进行生产和生活。

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铜、铁等金属逐渐被大规模应用。

19世纪末,随着电气工业的兴起,铜成为重要的电导体材料,有色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世纪后半叶,有色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扩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起步较晚,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市场化改革和技术进步,迅速崛起。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有色金属生产的重要国家之一。

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渐饱和,有色金属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和环保投入,走向高质量发展。

二、有色行业的未来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有色行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技术也将为有色行业创造新的机遇。

2. 技术创新:有色行业亟需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高新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将进一步推动有色行业的发展。

此外,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将带来新的增长点。

3. 市场区域化特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有色行业将出现市场区域化的特征。

各国政策、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将导致有色金属在全球范围内的价格波动和贸易格局的调整。

4. 多元化发展:有色行业在产品结构上将逐渐实现多元化发展。

不仅仅是传统的铝、铜等有色金属,稀缺有色金属和特种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也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总之,有色行业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仍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推动下,有色行业将朝着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七十年辉煌历程新时代砥砺前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展望

七十年辉煌历程新时代砥砺前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展望

Volume 29Number 9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September 2019DOI :10.19476/j.ysxb.1004.0609.2019.09.01七十年辉煌历程新时代砥砺前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展望贾明星1,2(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北京100814;2.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北京100814)摘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了我国建立现代有色金属企业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的艰辛探索与实践,阐述了我国在地质勘探技术方面、采矿选矿技术方面、冶炼技术方面、加工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破解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瓶颈和关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资源问题、话语权问题和做大做强问题。

关键词:有色金属;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材料加工技术;新材料;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合作文章编号:1004-0609(2019)-09-1801-08中图分类号:T-19文献标志码:A有色金属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有色金属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砥砺前行,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和辉煌业绩,实现了许多深层次、根本性的伟大变革。

在这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回顾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仔细总结几代有色人努力奋斗的宝贵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推向更好地满足人民新需求、支持国家新发展、适应科技新变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巨大成就解放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分落后,基础薄弱。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状况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状况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状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尚福山一、改革开放30年有色金属工业获得快速发展1、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开放3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从1978年的99.6万吨,2007年增加到2360.5万吨,年均递增11.5%,连续六年12.2亿元,2007年达到约1464亿元。

3、有色金属工业外贸总额大幅度增加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8亿美元,2007年达到875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08倍,年均递增率为17.5%。

其中,出口额从1978年的2.96亿美元,2007年达到263.9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的89倍,年均递增率为16.7%;进口额从1978年的5.12亿美元,2007年达到611.2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19倍,年均递增率为19.9%。

4、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30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控股企业占44.95%;集体控股企业占8.39%;私人控股企业占35.77%;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占5.52%;外商控股企业占5.37%。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步显著我国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从1980年的17146千瓦时/吨,到2007年下降为14488千瓦时/吨,下降了2568千瓦.时/吨,我国铝锭综合交流电耗的总体水平已提前达到国际原铝协会制定的2010年世界原铝的节能目标14600千瓦时/吨。

粗铜冶炼焦耗从1978年的1075千克/吨,2007年降为686千克/吨;粗铜冶炼煤耗从1978年的1639千克/吨,2007年降为697千克/吨;粗铜冶炼电耗从1978年的1116千瓦.时/吨,2007年降为千瓦.、铅冶炼工艺:烧结锅——自主研究开发的高效环保型“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新工艺”;锌冶炼工艺:横(竖)罐炼锌——湿法炼锌。

10、有色金属海外资源开发取得突破. 中国铝业公司在澳大利亚奥鲁昆项目获得了矿产开发证,在沙特电解铝项目获得许可证,成功地收购了秘鲁铜业,特别是今年联合美铝收购力拓的英国上市公司12%股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概况(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概况(国家开发银行)

开采决策: 开采决策:
根据矿床的储量、 品位 ( 根据矿床的储量 、 品位( 矿石中含金属 量的比例) 形态和矿石成分, 量的比例 ) 、 形态和矿石成分 , 研究该 类矿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类矿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 以确定 是否开采。 是否开采。
2、储量
2.1).过去我国沿用的储量标准A.B.C.D.E几种。 2.1).过去我国沿用的储量标准A.B.C.D.E几种。 其中只考虑了矿体勘探程度,没有考虑其经济 价值。 2.2).为了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所指的储量均 2.2).为了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所指的储量均 考虑了该矿体的经济价值(品位、边界品位、 市场价格、有无还贷能力),分为资源量和储 市场价格、有无还贷能力),分为资源量和储 资源量根据勘探程度分为探明、控制、推 量。资源量根据勘探程度分为探明、控制、推 断三类。对资源量做了预可研或可研,考虑了 贫化损失后为储量 贫化损失后为储量。储量分探明和控制二类。 储量。 我们以探明储量和控制储量作为开采的设计依 据。详见附表1 据。详见附表1:
金属矿产(2大类) : 金属矿产( 大类)
黑色金属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等。 有色金属矿产(5类): 有色金属矿产(
重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镍、钴、钨、锡、钼、 重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镍、钴、钨、锡、钼、 钛等 轻有色金属矿产:铝、镁等 轻有色金属矿产:铝、镁等 稀有金属矿产:铍、锂、铌、钽、锆、镉、镓、铟等。 稀有金属矿产:铍、锂、铌、钽、锆、镉、镓、铟等。 稀土金属矿产:镧、铈、镨、钕、钐、铕、铥、镥等。 稀土金属矿产:镧、铈、镨、钕、钐、铕、铥、镥等。 贵金属矿产:金、银、铂、钯、钌、铑、锇、铱等。 贵金属矿产:金、银、铂、钯、钌、铑、锇、铱等。
表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1999年国标)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1999年国标)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历程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历程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历程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技术和设备的滞后,产能低下,产品质量不高,国内市场无法满足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对有色金属企业进行改革和重组。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中国有色金属企业逐渐提升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通过加强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合作,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有色金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获得了认可和信赖,出口额不断增长,为国家带来了丰富的外汇收入。

近年来,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在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引进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物的减少,为可持续发
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也将继续努力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史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史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史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人利用青铜制作器皿和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铝、镍等有色金属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

在清朝时期,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主要以铜为主,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贵州等地。

而随着近代工业化的进程,有色金属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20世纪初,中国的有色金属生产主要以铜、铝为主,其中铝业发展较快,成为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一个重要支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有色金属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有色金属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中国加大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发现了一大批新的矿藏,为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色金属产业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逐渐放开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市场准入,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向有色金属产业流入。

同时,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升级。

如今,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中国铝业、中国铜业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代表。

同时,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也在不断向高端领域拓展,加快了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未来,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将继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将更加注重绿色、智能、高端的发展方向,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中国的有色金属产业也将继续开放合作,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和技术向中国投资,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总的来说,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未来,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证券类型丨深圳交易所A股当前行业丨有色金属 1.有色金属行业概论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等常用金属钨、钼、锡、锑等稀有金属金、银等贵金属铈、镧等稀土金属以及硅、硒等半金属共计64种元素。

有色金属应用领域广泛是保障经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2中国有色金属发展现状从建国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设单位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出口贸易单位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整的行业。

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资源分散同时又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的行业之一。

在目前有色金属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有色企业势必要加大矿山资源投入力度。

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能弥补中国有色矿产资源的不足转变中国企业在原料波动中的不利局面。

此外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能扭转中国企业在类似铜精矿加工费等谈判中既没有“定价权”也没有“话语权”的境地。

3.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分析1-10月受市场需求拉动有色金属产品持续增长价格继续高位振荡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

其中电解铝、氧化铝等品种生产增幅过快铅锌冶炼投资增幅过大的现象值得关注。

一、生产大幅增长效益同步攀升。

1-10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916万吨增长25.0。

其中铜284万吨增长18.9电解铝1003万吨增长34.6铅218.7万吨增长5.4锌303万吨增长19.1。

氧化铝1611万吨增长49.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有色金属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是几代有色人艰苦创业、不断探索、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60年;是有色金属工业沧桑巨变、跨越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60年。

概括起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可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两个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时期。

奋进历程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年~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用三年的时间对经受战争创伤处于崩溃状态的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恢复。

从1953年起,我国以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

三年恢复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批有色金属企业首先恢复了生产;云南、湖南、安徽及江西省的有色金属矿山等相继恢复了生产。

到195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恢复到7.4万吨,是1949年的5.5倍。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当时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基本建设项目中,有色金属项目有13个,新建、扩建了一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同时,逐步组建了地质勘探、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

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初具规模,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1.5万吨。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1958年,我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过三年“大跃进”、高指标,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业生产第一次出现下降局面。

1961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1963年~1965年的三年调整,国民经济发展得到较好恢复,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受到“大跃进”时期的影响,但在调整时期得到较快发展,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设投产,使有色金属工业在起伏中发展。

196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降到1957年的水平21.5万吨,1965年恢复到46万吨。

“文化大革命”及后期(1966年~1977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使党和国家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国民经济基本处于停滞、徘徊和十分困难的境地。

百年建党 有色同行

百年建党 有色同行

32021年第23期本刊记者 朱逸慧|文毛泽东1965年再上井冈山时曾写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天大的困难都困不住向前的中国人民。

这句话既是回顾他走上革命道路后的峥嵘往昔,也是总结历史经验后对未来的殷切盼望。

建党百年风雨,有色行业是见证者、同行者和助力者。

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产量不超过1.5万吨,品种不超过10种。

1953年,铜官山冶炼厂出产了新中国第一块粗铜锭;1959年,包头铝厂投产,生产出新中国成立后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生产的第一块铝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历经有色金属工业体系的搭建、调整、快速发展,见过全行业亏损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战略重组。

200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012万吨,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产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

由一穷二白到6000万吨,见证的是有色金属伴随我国工业一同发展,融入人民生活的过程。

家中的门窗、路途中高铁的车厢,新建的人行天桥,用的是我们的铝;空调的铜管、电线缆的内芯,用的是我们的铜;温度、热度与关注度一路走高的新能源汽车,在车身、电池等环节用到的就包括铝、锂、镍钴等金属。

10月16日,搭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数十亿中国人的目光一同见证着这神圣的一刻。

火箭隐入天际之时,背后凝聚着千千万有色人努力的金属材料也飞离地球,见证了宇宙的浩大。

海上的货轮、海下的潜艇,离不开各种轻量、坚韧、耐腐蚀的有色合金材料。

我国三万多千米的海岸线,每天有数以千万计的货箱在装点计货,我国的有色金属制品从这里出发,远销海外。

同样,来自刚果(金)、秘鲁、澳大利亚、越南等地的有色金属矿石也在源源不断地补给着中国庞大的资源市场需求,我国的有色金属企业在大洋彼端开矿的同时,帮助所在国建设城镇、道路、医院和学校,努力福泽当地,传播着友好和平的种子,始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回顾有色金属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是几代有色人艰苦创业、不断探索、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60年;是有色金属工业沧桑巨变、跨越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60年。

概括起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可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两个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时期。

奋进历程
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年~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用三年的时间对经受战争创伤处于崩溃状态的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恢复。

从1953年起,我国以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

三年恢复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批有色金属企业首先恢复了生产;云南、湖南、安徽及江西省的有色金属矿山等相继恢复了生产。

到195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恢复到7.4万吨,是1949年的5.5倍。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当时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基本建设项目中,有色金属项目有13个,新建、扩建了一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同时,逐步组建了地质勘探、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

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初具规模,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1.5万吨。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1958年,我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过三年“大跃进”、高指标,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业生产第一次出现下降局面。

1961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1963年~1965年的三年调整,国民经济发展得到较好恢复,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受到“大跃进”时期的影响,但在调整时期得到较快发展,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设投产,使有色金属工业在起伏中发展。

196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降到1957年的水平21.5万吨,1965年恢复到46万吨。

“文化大革命”及后期(1966年~1977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使党和国家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国民经济基本处于停滞、徘徊和十分困难的境地。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也受到严重的干扰,但历史地来看,由于有色金属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仍然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

特别是在当时“三线”建设的总体部署下,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了一大批有色金属企业,改善了产业布局,加快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徘徊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

1968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降为34万吨,到1977年产量达82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