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
12
断层
概念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分类
地垒、地堑
13
地垒
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如:华山、泰山、庐山
地堑
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14
火山示意
状 态
活火山:至今仍然活跃
休眠火山:很久没有喷发 了
死火山:完全不会再喷发 了
地 形
线状喷出:形成宽广的岩熔高 原
4.1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 因素
1. 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 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 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 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2
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 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影响
成
如石灰岩/砂
如花岗岩(侵入
岩/页岩
岩) 和玄武岩
(喷出岩)
有明显层理,
侵 入 岩 坚 硬 致 可能含有化石
密
喷出岩有气泡
岩石在高温 高压下变质 生成
如大理岩/板 岩/石英岩/ 片麻岩
57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或者沿 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玄武岩—喷出岩
花岗岩—侵入岩
28
花岗岩球状风化 形成的石蛋地貌
29
黄土高原千沟万 壑的地表形态
30
流水侵蚀——河谷
31
流水侵蚀——喀斯特地貌
32
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33
流水侵蚀——喀斯特地貌
34
喀斯特溶洞
35
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峰林
36
流水侵蚀——丹霞地貌
37
丹霞地貌——红色砂岩被流水侵蚀
38
海水侵蚀——海蚀崖、海蚀柱
58
59
沉积岩
具层理构造,常含化石
裸露地表
风化作用
各类岩石
沉 砾石、沙子、泥土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积
岩
60
化石
61
变质岩
岩浆活动、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已生成的各类岩石
成分、性质改变
高温、高压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 页岩变质为板岩 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
62
大理岩
63
以上都是花岗岩的装饰材料图形 花岗石较常见,作为优良的建材和饰材, 被广泛使用,经常有人把其误称为大理石。 以下都是大理石的装饰材料图形
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 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 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 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55
知识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56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只 能 由 岩 浆 生 外力作用生成
64
片麻岩
65
风、流水等外力 作用将岩石碎屑 物由高处搬运到 低处沉积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岩浆66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重熔再生
岩浆岩
变
冷重
却熔
质
凝再
固生
作
岩浆 用
重熔再生
沉积岩
变质作用 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分类
背斜、向斜
8
褶皱模型
9
形态上:背斜拱起;向斜下弯 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地貌上: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10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
向斜槽部受压力 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11
工程应用
• 背斜:挖隧道 • 向斜:修建大坝
天然气 石油
找矿应用
• 背斜:天然气、石油 • 向斜:地下水
缓坡为迎风坡
新月形沙丘
49
喀斯特沉积——九寨沟钙华池
50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新月形沙丘
51
河流入海口—— 河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地貌
缓坡为迎风坡
新月形沙丘
52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冰碛堆
53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 貌表现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
火山口:容易积水形成湖泊
18
拓展提升
19
知识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作用力
风、流水、 冰川、生物 等
能量来源
太阳辐 射能
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影响
使地表起伏
状况趋向于
平缓
23
风化碎屑
24
玄武岩石柱
25
玄武岩石柱
26
球状风化(被海浪侵蚀而出露)
27
花岗岩球状风化 形成的石蛋地貌
点状喷出:往往形成锥状火山
火山口:容易积水形成湖泊
15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火山活动常形成 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16
17
火山示意
状 态
活火山:至今仍然活跃
休眠火山:很久没有喷发 了
死火山:完全不会再喷发 了
地 形
线状喷出:形成宽广的岩熔高 原
点状喷出:往往形成锥状火山
39
海水侵蚀——台湾海边的海蚀柱
40
海水侵蚀+风化作用——台湾女王头
41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42
U形 谷
冰川运动:重力牵引约每天下滑0
43
冰川侵蚀——角峰
44
流水搬运——瀑布
45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风力搬运——沙尘暴
46
流动的冰河
47
流水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江心4洲8
河流出山口—— 山前冲积扇(洪积扇) 流水沉积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
变质作用
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
低不平
3
青藏高原地 形图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造成 岩层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形成 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造成 岩层大规模的隆 起和凹陷,引起 地势的起伏变化 和海陆变迁
4
青藏高原地 形图
地壳运动
两种方向同时存 在,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以水 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
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
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
冰碛丘陵等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
滩等地貌
54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 貌表现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 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 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过程缓慢,不易 察觉,是塑造地 表形态的主要方 式
5
岩浆喷出
岩浆活动
主要有岩浆喷出 (火山喷发)和 岩浆侵入两种形 式
只有喷出地表才 可以直接影响地 表形态
可以瞬间改变地 表形态,但作用 微弱
6
变质作用
发生在地壳深处
不能直接塑造地 表形态
大理岩剖面
7
褶皱
概念
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12
断层
概念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分类
地垒、地堑
13
地垒
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如:华山、泰山、庐山
地堑
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14
火山示意
状 态
活火山:至今仍然活跃
休眠火山:很久没有喷发 了
死火山:完全不会再喷发 了
地 形
线状喷出:形成宽广的岩熔高 原
4.1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 因素
1. 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 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 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 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2
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 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影响
成
如石灰岩/砂
如花岗岩(侵入
岩/页岩
岩) 和玄武岩
(喷出岩)
有明显层理,
侵 入 岩 坚 硬 致 可能含有化石
密
喷出岩有气泡
岩石在高温 高压下变质 生成
如大理岩/板 岩/石英岩/ 片麻岩
57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或者沿 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玄武岩—喷出岩
花岗岩—侵入岩
28
花岗岩球状风化 形成的石蛋地貌
29
黄土高原千沟万 壑的地表形态
30
流水侵蚀——河谷
31
流水侵蚀——喀斯特地貌
32
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33
流水侵蚀——喀斯特地貌
34
喀斯特溶洞
35
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峰林
36
流水侵蚀——丹霞地貌
37
丹霞地貌——红色砂岩被流水侵蚀
38
海水侵蚀——海蚀崖、海蚀柱
58
59
沉积岩
具层理构造,常含化石
裸露地表
风化作用
各类岩石
沉 砾石、沙子、泥土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积
岩
60
化石
61
变质岩
岩浆活动、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已生成的各类岩石
成分、性质改变
高温、高压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 页岩变质为板岩 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
62
大理岩
63
以上都是花岗岩的装饰材料图形 花岗石较常见,作为优良的建材和饰材, 被广泛使用,经常有人把其误称为大理石。 以下都是大理石的装饰材料图形
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 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 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 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55
知识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56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只 能 由 岩 浆 生 外力作用生成
64
片麻岩
65
风、流水等外力 作用将岩石碎屑 物由高处搬运到 低处沉积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岩浆66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重熔再生
岩浆岩
变
冷重
却熔
质
凝再
固生
作
岩浆 用
重熔再生
沉积岩
变质作用 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分类
背斜、向斜
8
褶皱模型
9
形态上:背斜拱起;向斜下弯 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地貌上: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10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
向斜槽部受压力 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11
工程应用
• 背斜:挖隧道 • 向斜:修建大坝
天然气 石油
找矿应用
• 背斜:天然气、石油 • 向斜:地下水
缓坡为迎风坡
新月形沙丘
49
喀斯特沉积——九寨沟钙华池
50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新月形沙丘
51
河流入海口—— 河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地貌
缓坡为迎风坡
新月形沙丘
52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冰碛堆
53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 貌表现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
火山口:容易积水形成湖泊
18
拓展提升
19
知识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作用力
风、流水、 冰川、生物 等
能量来源
太阳辐 射能
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影响
使地表起伏
状况趋向于
平缓
23
风化碎屑
24
玄武岩石柱
25
玄武岩石柱
26
球状风化(被海浪侵蚀而出露)
27
花岗岩球状风化 形成的石蛋地貌
点状喷出:往往形成锥状火山
火山口:容易积水形成湖泊
15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火山活动常形成 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16
17
火山示意
状 态
活火山:至今仍然活跃
休眠火山:很久没有喷发 了
死火山:完全不会再喷发 了
地 形
线状喷出:形成宽广的岩熔高 原
点状喷出:往往形成锥状火山
39
海水侵蚀——台湾海边的海蚀柱
40
海水侵蚀+风化作用——台湾女王头
41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42
U形 谷
冰川运动:重力牵引约每天下滑0
43
冰川侵蚀——角峰
44
流水搬运——瀑布
45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风力搬运——沙尘暴
46
流动的冰河
47
流水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江心4洲8
河流出山口—— 山前冲积扇(洪积扇) 流水沉积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
变质作用
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
低不平
3
青藏高原地 形图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造成 岩层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形成 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造成 岩层大规模的隆 起和凹陷,引起 地势的起伏变化 和海陆变迁
4
青藏高原地 形图
地壳运动
两种方向同时存 在,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以水 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
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
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
冰碛丘陵等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
滩等地貌
54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 貌表现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 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 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过程缓慢,不易 察觉,是塑造地 表形态的主要方 式
5
岩浆喷出
岩浆活动
主要有岩浆喷出 (火山喷发)和 岩浆侵入两种形 式
只有喷出地表才 可以直接影响地 表形态
可以瞬间改变地 表形态,但作用 微弱
6
变质作用
发生在地壳深处
不能直接塑造地 表形态
大理岩剖面
7
褶皱
概念
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