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6章

国际经济学第6章
伯斯纳(M.V. Posner,1961)等人利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从创新与技术 ( 差距的动态关系中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基础以及国际贸易格局的动态 变化,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技术差距论” (The Technological Gap Model)。 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是分析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在熊比特看来,所 谓创新,既可以是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和新材料的出现,也可以是发 现新的产品市场或者组织生产过程的新方式。由于各个企业在企业家 才能、创新能力和机遇等方面的差异,创新并不会在所有企业同时、 普遍出现,而是在个别企业中首先出现。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总是在 少数企业中率先出现和实施,并可以拥有垄断优势,获得垄断利润。 在垄断利润的吸引下,众多企业加入模仿的行列,这将引发投资高潮, 并推动整体经济活动逐步走向繁荣和高涨。随着模仿企业的增加,垄 断利润逐步消失,企业投资热情下降,经济将从高峰跌落,并逐步走 向衰退和萧条。如图6.1所示。
6.1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6.1.1 技术差距论
在现实中,生产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发活动的开展, 技术创新不断出现。如果两个国家的研发投入和成功率存在 差异,或者技术创新速度存在差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个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将不断变化。
技术差异及其变化影响产品的可获得性,进而导致贸易的产 生和贸易格局的变化。创新性产品首先在某个国家出现时,这个 国家就在该产品上拥有排他的可获得性,其他国家不能生产该产 品,如果有需求,就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
6.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最早是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主要是用于分析产品 进入市场以后销售行为的变化规律。弗农(R.Vernon,1966) 等人把这一概念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 的生产特征出发,分析创新时机、规模经济和不确定性对国际 贸易模式的影响,创建了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 此分析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产决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国际 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参见:Vernon Raymo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0, May, 1966, 190-207. 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产品的生产周期可以划分为新产品 的引入阶段、新产品的成长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生命周 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特征、通过分析国际间的创新、模 仿以及技术差距的产生和消失,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 了分析。由于各国在基础科研能力、研发投入、市场规模和竞争 状况、人力资本存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创新同样不会在所有国 家同时出现,而是在少数国家率先出现,这样就导致不同国 家之间出现技术差距。创新国能够生产新产品,并且具有技 术垄断优势。后进国因为不掌握该项新技术,在有需求的情 况下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所以,波斯纳认为,技术也可以 视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这种技术要素不仅在时间上反映着各 国拥有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即使从动态的角度去考察,各国 由于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 国家之间在技术方面所存在的静态和动态差距,构成了国际 贸易的基础,这样就出现了国际贸易。随着后进国家的进口 不断增加,其国内企业开始模仿生产。在模仿生产的过程中, 后进国家逐步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国际技术差异不断减少、 并最终消失。如图6.2所示。

第六章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六章国际经济学课件
直接补贴: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政府对出口商品的财政税收优惠
目的: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国际市场 竞争力,扩大商品出口。
国内补贴
国内补贴(domestic subsidies),是提供给进 口竞争产品生产者的补贴。
经济效应:
低效率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收益 保护效应 对进口国家来说,福利损失比关税和配额少
超国民待遇
超国民待遇,是指中国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 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待遇,如中国对外资企业一直 采取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优惠 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开放初期对中国更多地吸引外 资的确起了重要作用。 2008年1月1日期,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 25%,此前外资的所得税是15%,内资是33% 。 自2010年12月1日起,中国将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 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外企超国民待遇的 时代宣告终结。
四、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
Dd 价 格 Sq Sd
P0
Pw+t a b c d Sw+t
Pw
0 Q1
q
Q3 Q0 配 额 Q4 Q4 Q6
Sw
国内补贴
Sq Dd 价 格 P0 Pw+t
a
Sd
补贴 b
Pw
பைடு நூலகம்
Sw
0
Q1
Q2
Q3
出口补贴
Sq P2 P0
E 补贴 F G
Sd
价 格
P1
Df
0
Q1
Q2
Q3
歧视性政府采购
歧视性政府采购,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法律或不 成文规定,在本国政府机构招标采购时给予本国 厂商优先获取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 动机是保证政府购买构成本国产品需求、增加本 国就业、支持本国新产业的发展等。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一)初级产品的出口与价格水平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等认为: 1.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工业化国家。 2.初级产品出口国贸易条件较差,且在继续恶化。
3.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可能导致悲惨的增长。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稳定初级产品价格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非关税壁垒有所减少。 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普惠制待遇。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1、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后期,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
段。这个阶段在英国的推动下,自由贸易政策基本处 于主导地位。 但是这一时期的美国和德国实行的基本上仍是保护贸 易政策。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还处于起步 阶段,无法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工业产品相竞争,因 此不得不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扶持本国幼稚工业的发 展。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2、战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
“滞胀”局面,即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 率则居高不下。 在此情形下,为了增加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西 方各国又普遍推行了保护贸易的政策。由于战后的贸 易保护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故被称为“新贸 易保护主义”。 也称“新重商主义”或“管理贸易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 (1)历史上有着共同的遭遇。 (2)它们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 (3)绝大多数国家处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位。 (4)共同的国际立场与对外政策。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二、发展中国家走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固守农业难以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社会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 农业部门难以像工业部门那样形成垄断或不完全竞争。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图中,横轴表示 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 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 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 表示二者的关系。E和F 之间的商品,两国的重 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 的基础。当两国的人均 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 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 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 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收 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 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 能越密切。
雁行模式基本图形
d=p+m+x 生产P



雁行模式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产业在其生命 周期中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 进口四个阶段。该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这 四个阶段而呈A型,形状很象展翅飞翔的大雁,故 以雁行命名。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 1 )进口阶段。在此阶段,国内市场需求由进口 商品满足,国内无生产或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此 时以技术模仿和转让为主。 (2 )进口替代阶段。在进口替代阶段,国内生产增 长的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速度,进口开始下降,国内 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进口商品逐渐 被国内生产商品所替代。
3、雁形模式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 产业发展的“雁形模式”。他发现日本出口产品的 发展在时间轴上表现出一种类似“大雁飞行的状 态”,这实际上是日本产品逐渐取得出口竞争优势, 然后被其他国家所取代,日本再创造出新产品竞争 优势的过程。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把雁形模式用于解释一国产业结 构的调整。 日本学者阿部用雁形模式解释亚太地区处于不同经 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经济赶超(Catching-up)的 过程。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代表性需求与规模经济

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称为“代表 性需求”。因为代表性需求代表了一国对各 类产品需求中规模最大的部分的需求量,厂 商为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果,它总是瞄准 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 量或产出规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

国际经济学6章

国际经济学6章

2、进口配额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总的来说,配额的影响取决于其对进口的限制程度;在一般条件下,由于其 所规定的进口量通常要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所以配额实施会引起进口 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 假设我们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小国,因而配额不会影响世界价格。如图所示,
P Sd Pq f Pw e a b c d O Q1 Q3 Q4 Q2
-(a+b+c+d)
(2)关税的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 +a (3)关税的财政收入效应(Fiscal revenue effect): +c
(4)关税的收入分配效应(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根据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关税将增加受保护商品 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5)关税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征收进口关税意味着保护 本国的厂商垄断或默认国内厂商的垄断,妨碍竞争机制发 挥作用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f Pt Pw e a b c d
O S0 S1 D1 D0
Dd Q
(6)进口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 -(a+b+c+d)+a+c= -(b+d) 关税造成一国社会福利净损失(Deadweight loss),也称为关税的保护成本 (Protection cost),其中b为生产扭曲(Production distortion),即征税后 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从而使资源配置效率下 降;d为消费扭曲(Consumption distortion),即征税后由于价格提高使得 消费者需求和消费量下降,从而造成资源闲置的损失。 总之,关税有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政府,不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会 降低进口国总体的福利水平。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举例
投入
10 15 20 25 30 35
产出
5 10 15 20 25 30
平均劳动 2 1.5 1.33 1.25 1.2 投入
1.166
投入从15到30,增加1倍,而产出从10到25 ,产出增加1.5倍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1.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 完善起来,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2.“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
验的积累,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来自于实践 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 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以2×2模型为基础,做如下假设:
本章结构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规模经济的含义 ❖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 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 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 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的轨 迹 ——RC曲线
RC曲线向上倾斜, 曲线上离原点越远 的点表示市场规模 M越大,因而对应 的厂商数目与厂商 产量就越大。
三、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 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 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假设都完全相同。
厂商数目很少(但不止一个)、产品同质的特征。在这种 市场上,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 手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再根据对手的反应采取最优的行动。

06《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06《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工业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一国的收 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从需求方面看,发生在工业品 之间的贸易与两国的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 所以,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工业品贸易。
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他们之间对 工业品的重复需要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 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End30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人进一步 发展了这个从动态角度考察国际产品贸易的周期性规律。 克鲁格曼认为,发达国家以固定速度持续有序地开发新产 品,而发展中国家没有或缺乏产品创新能力。在发展中国 家模仿和吸收发达国家新产品生产技术这段滞后期间,发 达国家垄断新产品出口,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老产品(几乎 是完全竞争的产品)。每种新产品国际贸易都要经历发达 国家发明、出口、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向 发达国家出口的四个阶段。事实上,技术更新是以实现和 增强竞争力为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不仅存在一个 滞后问题,而且存在承受巨大技术转让费问题。
第六章 重叠需求、技术变 化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End 1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需求 偏好相似论)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的异同
End 2
概述
无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还是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从 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即从技术差异、要素禀 赋差异等供给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决定,而关于 需求方面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决定则并未提及。另一方面, 基于生产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比较注重于静态分析, 总是假设供给方面条件不变,而在现实中,这些国际贸易 的重要决定因素总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由于 技术进步或创新,国际贸易中新产品或新品种总是不断地 出现,即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总是在不断更新。

国际经济学第6章-标准贸易模型The-Standard-Trade-Model

国际经济学第6章-标准贸易模型The-Standard-Trade-Model

相关问题
A国和B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用于 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两国的技术水平一样,X 是资本密集产品,A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分析 下列情形中,两国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变化: a. A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b. A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c. B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d. B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三、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
麦之勒悖论(The Metzler Paradox)
四、关税和出口补贴:RS和RD曲线同时移动
• 贸易条件的收入分配效应
(2)收入在国家内部的分配 一般情况下,关税对本国的进口产品竞争部门
有利,对出口部门不利;而出口补贴则对进口 产品竞争部门不利,对出口部门有利。
相关问题
假定一个国家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而另一国 家对这种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抵消补贴产生的影 响,从而使另一国家的产品相对价格不发生变 化,两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两国的福利有 何变化? 另一方面,假定另一国针锋相对地对自己的出 口产品进行补贴,其结果与上述情况有什么不 同?请对比分析。
对于任何给定的棉布的相对价格,偏向棉布的 经济增长导致棉布的相对供给增加;偏向粮食 的经济增长导致棉布的相对供给减少。
二、经济增长:RS曲线的移动
2、相对供给和贸易条件
假设本国出现了偏向于棉布的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RS曲线的移动
2、相对供给和贸易条件
假设本国出现了偏向于粮食的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RS曲线的移动
•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
一种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其相对供给量 的增加。
PC / PF
RS
QC / QF
一、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
2、相对价格与相对需求
PC * DC + PF * DF = PC * QC + PF * QF = V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

二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Y T
E点为封闭经济下A、B两国国内均衡点。 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相同,福利水平也相 同。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表示X 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E’ E
O

在开放条件下,通过国家分 工与贸易,A国专门生产X, B国专门生产Y。如A、B两 国用各自生产的产品的一半 与对方交换,则两国的消费 X 点会落在图中的E’点处。
一、规模经济的内涵 所谓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 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 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生产状况, 换言 之,即是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 例高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比例,所以又称 规模报酬递增。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国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来刻画规模经济的存在。
二 垄断竞争下的贸易分析
. P P* E* AC MC MRd Q* Dd Q
O
图:封闭经济下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厂商数目 n nW nB nA R O qA qB A A’ qW B
C W B’
q 产量
图:垄断竞争下的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作用:
1、产品品种数量增多 2、随着产量提高,厂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具有规模经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规模经济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C
Y
LAC O Q
O
X
判断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我们可就平均 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进行对比.由微 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可知,当AC>MC 时,AC处于下降阶段,而AC<MC时,AC处 于上升阶段,故AC/MC>1,即AC >MC,则 AC下降,意味着存在规模经济。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16
国际贸易中满足实施价格歧视的 三个条件
国际贸易中很多产品是由少数几个具有垄 断力的企业所生产的;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使各国市场被 分割; 对本国企业而言,外国市场的需求本国市 场的需求更有弹性。
17
基于价格歧视的行业内贸易
P P
Pd Pf
Pf
MC Dd
内销Q 内销 d
Df Q
出口Qf 出口
Q MRf 外国市场
MRd 本国市场
图6-3 价格歧视条件下的行业内贸易
价格歧视行为可以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 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国外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企业为追求利润极大 化,仍有出口动力,因为这比将这些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要好,如果国外 同类企业也采取类似行为,就会形成行业内贸易(本例中假设没有运输成本, MC为常数)。 18
8
图6-1 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8 58 49 51 32 0 0 6 9 10 36 33 60 57 35 54 37 40 12 13 40 15 41 16 49 48 46
(%)
1970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日本 美国 韩国
产量
图6-4 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可以用成本弹 性 ( E C )来度量: 来度量: Ec = ∆C C ∆C ∆Q LMC = = C Q LAC ∆Q Q
增加, 递减,即为规模经济; 当 E c < 1, LMC < LAC 时,随着 Q增加, LAC 递减,即为规模经济; 增加, 递增, 当 E c > 1, LMC < LAC 时,随着 Q增加, LAC 递增,即为规模不经济 ;

第六章 贸易保护理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第六章  贸易保护理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5 (-5)
110 (100)
0 105
0 0
两家都生产,但欧洲亏损
15
3.国内市场失灵论
原理: 外部性
市场失灵
问题: 怎样确定这种社会利益,从而选择对确有 “正外部性”的行业进行保护? 采用什么手段进行保护?
16
国内市场失灵论:经济分析
价格 (万元)
310 300
S
给生产者的补贴
S’
b
d
关税t 世界市场价格
第一节 贸易保护的传统依据
1
1. 保护幼稚工业论
主要观点: 发展中国家对新兴工业进行保护,成熟之后再参与国 际竞争。短期虽有代价,但长期有利。
长期获利的三个条件: - 幼稚工业有潜在的比较优势; - 保护是短暂、有限的; - 未来的获利应能弥补保护的损失。
问题: - 选择被保护对象问题 - 保护手段问题 - 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失
问题: ◦ 双方保护信息的准确性 ◦ 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
11
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 波音与空客
(1) 自由竞争情况
生 产
波 音 公不 司生

生产
-5 0
空中客车
不生产
-5
0
100
100
0
0
波音或空客生产
12
(2) 欧洲政府补贴
空中客车
生 产
波 音 公不 司生

生产
5 -5
(-5) 110
问题: 实行保护最终影响出口,少进口省外汇是消极的、 代价昂贵的,引起与入超国的矛盾和纠纷
4
4.保护公平竞争论
主要观点: 针对国际贸易中因为政府参与而出现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后来又被广泛用来要求对等开放市场

国际经济学 第六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六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18
三、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规模经济是引起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因素
假定两个国家( 和 )生产两种商品( 假定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两种商品(X 和Y)具有完全相同的生产技术(两国生产 )具有完全相同的生产技术( 可能性曲线相同),两个国家对两种商品的 可能性曲线相同),两个国家对两种商品的 ), 消费具有完全相同的偏好( 消费具有完全相同的偏好(两国社会无差异 曲线相同),但两国分别在X和Y两种商品 ),但两国分别在 曲线相同),但两国分别在X和Y两种商品 生产中具有规模经济。在这种条件下, 生产中具有规模经济。在这种条件下,由于 价格的差异,两国有可能发生互利贸易。 价格的差异,两国有可能发生互利贸易。 规模经济理论虽然解释了为什么规模经济的 存在是引起互利贸易的一个独立因素, 存在是引起互利贸易的一个独立因素,但我 们无法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来预测贸易模式。 们无法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来预测贸易模式。
新产品首先在最先进的国家(美国)被开发和生产 新产品首先在最先进的国家(美国) 出来,随后,需求向国外扩展, 出来,随后,需求向国外扩展,并且首先在来自与 美国收入相近的发达国家的需求中得到满足。然而, 美国收入相近的发达国家的需求中得到满足。然而, 由于国外需求增长,生产过程变得逐步标准化, 由于国外需求增长,生产过程变得逐步标准化,在 国外进行生产逐渐变得比较有吸引力了。随后, 国外进行生产逐渐变得比较有吸引力了。随后,产 品进入它的自然周期,从研究与开发、 品进入它的自然周期,从研究与开发、熟练劳动力 密集型转入资本和( 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 密集型转入资本和(或)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结 它的主要产地转移到不太发达的国家, 果,它的主要产地转移到不太发达的国家,贸易方 向逆转。 向逆转。

国际经济学第6章

国际经济学第6章

(3)优惠关税
对特定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 或免税待遇。主要有“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关税种类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A.反倾销税:倾销、倾销类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6条、“正常价格”、《反倾销协议》
B.反补贴税: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C. 普遍优惠制(GSP):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贸易 优惠的一种形式,简称“普惠制”。根据该制度,发达国家单 方面地削减或取消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或半制 成品的进口关税。
(4)外汇倾销
(5)其他措施
图6-8
P
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效应——小国
SX P2 P1
a b
c
d
E
DX
O
Q 1 Q2
Q 3 Q4
X
图6-8
P
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效应——大国
SX P2 P1 PW
a b d c e f E
DX
O
Q 1 Q2
Q3 Q4
X
6.3.2
管制出口的措施
(1)出口管制的商品
(2)出口管制的形式与措施
内的消费、生产、出口和收入分配等产生影响。
图6-3
P
小国征收出口关税的局部均衡
S PW
a
PW-t
b
c
d
D O QD Q D′ Q S′ QS Q
小国征收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 A.价格效应:国内市场价格将下降
B.消费效应:a
C.生产效应:a+b+c+d D.贸易效应:出口量的下降
E.财政效应:c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 以发展转口贸易为主,包括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 区、保税区等。 (2)工贸型的经济特区 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区 域,主要有出口加工区、自由边境区等。 (3)科技型的经济特区 以科技为先导,以生产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出口产品为 主的自由经济区,包括自主型科学工业园区和引进型科学工业园区。

国际经济学(第6章)

国际经济学(第6章)

41
倾销

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价格歧视

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的行为 国际贸易中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 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 的价格

倾销

42
倾销

只有当两个条件符合的时候倾销才产生:
不完全竞争行业 被分隔的市场


给定条件下,垄断厂商会发现倾销有利可 图
43
40
垄断竞争与贸易
表 6-3: 1993年美国工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 无 机 化 工 产 品 能 源 设 备 电 气 设 备 有 机 化 工 产 品 药 品 及 医 疗 设 备 办 公 设 备 通 信 器 材 运 钢 服 制 输 铁 装 鞋 机 械
0. 0. 0. 0. 0. 0.8 0. 0. 0. 0. 0. 99 97 96 91 86 1 69 65 43 27 20
38
垄断竞争与贸易

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主要区别:


行业间贸易反映比较优势,行业内贸易不反映。 行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预测的,但是行业间的 贸易是由国家间的内在差别决定的。 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 家之间的相似性。
39
垄断竞争与贸易

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大概四分之一的世界贸易由行业内贸易组成 在发达国家的制造品贸易中,行业内贸易扮演 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这些贸易占据了世界贸 易的大部分
25
不完全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模型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垄断竞争中还存在着另外两种行为, 但却被垄断竞争模型的假设所排除:

勾结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原厂商所面对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大,即其 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这是因为差异产品的数 目增加导致原有厂商的产品被其他产品替代的程 度也越来越高。
新厂商的进入最终导致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 为零,这时市场结构达到均衡,市场中厂商数目 随之确定下来。
6.2.2垄断竞争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 (4)均衡状态下,市场规模大小与厂商数目 (或差异产品数目)以及厂商产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市场规模越大,则其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 (n)就会越多; 其次,厂商数目越多,与单个厂商平均成本典线 相切的需求曲线就越平坦,这意味着厂商的均衡 产量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由于所有厂商的条件均完全相同,所以均衡时, 所有厂商的产量与产品价格也均相同,若用M表 示整个市场规模,那么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均 为:q=M/n。


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的采用。
6.2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6.2.0引子:内在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

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结构
O 完全垄断市场
.

图6-4
.
B 完全竞争市场

6.2.1垄断竞争模型
6.2.2寡头垄断模型
6.2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6.2.1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6.2.2垄断竞争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 (5)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 的轨迹 ——RC曲线 RC曲线向上倾斜, 曲线上离原点越 远的点表示市场 规模M越大,因而 对应的厂商数目 与厂商产量就越 大。
图6-6
6.2.3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1)假设条件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个国 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例如人口规模的差别 导致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 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假设都完全 相同; 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在硅谷,一般公司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
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高学历 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 硅谷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 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 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 一样。如此一批科技专家聚在一起,必然思 维活跃,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 花。目前,硅谷高新技术公司的创立和资金 投入方兴未艾,仍然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2)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外部规模经济条件下,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是一条 凹向原点的曲线TT‘。 其形状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 的影响: 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 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 外凸的“张力”); 规模经济(则产生一种将生产 可能边界向内凹--机会成本 递减的“吸力”)。 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 素密集度的影响,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本章结构图

问题的提出:一个假想的例子
表6-1 某一假定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 产出(件) 5 10 15 20 25 30 总劳动投入(小时) 10 15 20 25 30 35 平均劳动投入(小时) 2 1.5 1.33 1.25 1.2 1.16

6.1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1)模型假设条件: 以2×2模型为基础,做如下假设: 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 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 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 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图6-1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3)封闭条件下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 点相对价格线(Px/Py)与生 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 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 规模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 面对的相对价格要高于社会机 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 线斜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 态时,社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 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 曲线表示。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 国两种产品都生产,社会福利 也相同。

6.2.4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分析框架: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 因素 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 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 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 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 设为完全竞争结构。 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 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 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6.2.4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开放后 A国的消费者会从B国购买Y产品,但在X部门,两国的厂 商各自生产不同的差异产品,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X部门产 品既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即在X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 出口,又有进口。由于整个贸易最终必须达到平衡,所以A 国在X部门应属于净出口国,B国在X部门则应属于净进口国。 贸易格局: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同时存在 ; 贸易起因: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 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 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 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间的差异越小,贸易应主 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 两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间贸易就会越显著。
6.1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1.1规模经济的定义、类型与来源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 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 的比例。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存 在规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 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在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是 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产业 层次上,即整个产业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 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6.2.3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2)封闭条件下,A、B两国的市场均衡(分别为A点与B点) (3)开放后
市场规模扩大,世界
均衡点为W,厂商数目 为nw,所有厂商的均衡 产量均为qw。
A’、B’分别表示A、B
两国开放后的新均衡 点 。各国厂商的产量 均为qw ,A、B两国的 厂商数目之和等于nw 。
图6-1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4)开放条件下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
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 如果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 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 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 可能性边界,位于图6-1中直线TT’的中点C, 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 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6.1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1.1规模经济的含义、类型与来源 规模经济含义: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 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 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内在规模经济); 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 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 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外 部规模经济)。
图6-2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国际分工格局的确定:偶然或历史因素。

“先行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 在发展初期“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 济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 “后来者”的进入。
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 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 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 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6.2.2垄断竞争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2)单个厂商均衡产量的决定
•厂商决定其产出 的条件MR=MC。 •如果短期内厂商 获得的超额利润 大于零,那么就 会不断有新的厂 商进入市场。
图6-5
6.2.2垄断竞争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 (3)新厂商的进入会对原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影响
一是原有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会下降,即 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
第六章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与国际贸易
本章结构


6.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的含义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2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 易
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6.3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 易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4)开放条件下 假定两国一开始都希望
消费更多的X产品,则A 国X的出口供给小于B国 对X的需求,于是X的价格 上升,Y价格下降,最终 达到贸易平衡,此时国际 均衡价格要高于一开始就 在两国完全专业化时的均 衡价格。 消费均衡如图中CA和CB 点 显然A国获利多于B国
6.1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1.1规模经济的定义、类型与来源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
逐渐完善起来,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 践经验的积累,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来 自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 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 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贸易前A国
M(市场规模) 900000
贸易前B国
1600000
贸易后一体化市场 W
2500000
N(厂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