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第6章 学习重点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第⼆章⽐较优势原理1、重商主义:认为使国家富强的⽅法应该是尽量使出⼝⼤于进⼝。

2、绝对优势:如果⼀国相对于另⼀国在某种商品的⽣产上有绝对优势,但在另⼀种商品上有绝对劣势,那么两个国就可以就可以通过专门⽣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其中⼀部分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较优势原理:如果⼀国⽣产⼀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上拥有⽐较优势。

如果每个国家都出⼝本国具有⽐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

4、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只取决于投⼊商品⽣产中的劳动量5、⽣产可能性曲线:指⼀国采⽤其所能获得的最佳技术,充分利⽤其所有资源⽣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4、(1) 机会成本理论: ⼀种商品的成本就是为了有⾜够的资源多⽣产1 个单位该商品( X)所必须放弃的另⼀种商品总量( Y) 。

(2)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对⽐较优势原理的理解:⼀国⽣产两种商品,机会成本较低的那种商品具有⽐较优势;⽽另⼀种商品具有⽐较劣势).→⼜称“⽐较成本原理”(左边是美国,右边是英国)第三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1、机会成本递增:⼀国多⽣产⼀种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种商品以释放刚好⾜够的资源。

机会成本递增使得⽣产可能曲线成为⼀条凹向远点的曲线,⽽不是⼀条直线。

成本递增条件下国家1和国际2成产可能性曲线2、边际转换率:指⼀国每多⽣产⼀单位X必须放弃⽣产Y的数量3、机会成本递增的是由于⽣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1)不是同质的(2)在所以商品的⽣产中,⽣产要素的⽐例或密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

4、社会⽆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5、边际替代率:⼀国为保持在原来的⽆差异曲线上,多消费⼀单位X⽽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6、孤⽴均衡:在不发⽣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当⼀国达到其⽣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的社会⽆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在社会⽆差异曲线和⽣产可能性曲线的相切点。

国际经济学课件笔记

国际经济学课件笔记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提取自陈爱贞老师的课件BY Clark•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Economies of Scale,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本章结构•本章简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概述•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理论•垄断竞争与贸易•倾销•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小结•本章简介•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基于两个基本原因:–国与国之间在资源上或在技术上存在差异,因而产生贸易–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或者提高产品的回报•两个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起关键作用的国际贸易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倾销模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概述•贸易模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完全竞争:–假定某个行业中的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

•现实中,许多行业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也即具有递增的产品回报)–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生产效率越高。

•在规模经济下:–产出随着所有投入品的增加成正比例更快的增长。

–平均成本(单位成本)随着市场的规模降低。

•为了利用规模经济,每个国家必须集中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

而国际贸易使得各国既能利用规模经济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又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

表6-1: 某一假定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可以是:–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许多小厂商构成,而且是完全竞争的。

–内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的规模。

•大厂商对小厂商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两种规模经济形式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不完全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每个厂商都把自己看成价格制定者,根据自己的生产决定价格,而不愿当价格接受者。

•他们知道只要降低价格,就可以促进销售。

–两个特征:同业中只有几个主要厂商,且生产的产品有差异性。

国际经济学第6章

国际经济学第6章
伯斯纳(M.V. Posner,1961)等人利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从创新与技术 ( 差距的动态关系中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基础以及国际贸易格局的动态 变化,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技术差距论” (The Technological Gap Model)。 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是分析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在熊比特看来,所 谓创新,既可以是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和新材料的出现,也可以是发 现新的产品市场或者组织生产过程的新方式。由于各个企业在企业家 才能、创新能力和机遇等方面的差异,创新并不会在所有企业同时、 普遍出现,而是在个别企业中首先出现。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总是在 少数企业中率先出现和实施,并可以拥有垄断优势,获得垄断利润。 在垄断利润的吸引下,众多企业加入模仿的行列,这将引发投资高潮, 并推动整体经济活动逐步走向繁荣和高涨。随着模仿企业的增加,垄 断利润逐步消失,企业投资热情下降,经济将从高峰跌落,并逐步走 向衰退和萧条。如图6.1所示。
6.1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6.1.1 技术差距论
在现实中,生产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发活动的开展, 技术创新不断出现。如果两个国家的研发投入和成功率存在 差异,或者技术创新速度存在差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个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将不断变化。
技术差异及其变化影响产品的可获得性,进而导致贸易的产 生和贸易格局的变化。创新性产品首先在某个国家出现时,这个 国家就在该产品上拥有排他的可获得性,其他国家不能生产该产 品,如果有需求,就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
6.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最早是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主要是用于分析产品 进入市场以后销售行为的变化规律。弗农(R.Vernon,1966) 等人把这一概念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 的生产特征出发,分析创新时机、规模经济和不确定性对国际 贸易模式的影响,创建了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 此分析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产决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国际 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参见:Vernon Raymo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0, May, 1966, 190-207. 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产品的生产周期可以划分为新产品 的引入阶段、新产品的成长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生命周 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特征、通过分析国际间的创新、模 仿以及技术差距的产生和消失,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 了分析。由于各国在基础科研能力、研发投入、市场规模和竞争 状况、人力资本存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创新同样不会在所有国 家同时出现,而是在少数国家率先出现,这样就导致不同国 家之间出现技术差距。创新国能够生产新产品,并且具有技 术垄断优势。后进国因为不掌握该项新技术,在有需求的情 况下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所以,波斯纳认为,技术也可以 视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这种技术要素不仅在时间上反映着各 国拥有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即使从动态的角度去考察,各国 由于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 国家之间在技术方面所存在的静态和动态差距,构成了国际 贸易的基础,这样就出现了国际贸易。随着后进国家的进口 不断增加,其国内企业开始模仿生产。在模仿生产的过程中, 后进国家逐步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国际技术差异不断减少、 并最终消失。如图6.2所示。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一)初级产品的出口与价格水平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等认为: 1.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工业化国家。 2.初级产品出口国贸易条件较差,且在继续恶化。
3.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可能导致悲惨的增长。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稳定初级产品价格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非关税壁垒有所减少。 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普惠制待遇。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1、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后期,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
段。这个阶段在英国的推动下,自由贸易政策基本处 于主导地位。 但是这一时期的美国和德国实行的基本上仍是保护贸 易政策。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还处于起步 阶段,无法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工业产品相竞争,因 此不得不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扶持本国幼稚工业的发 展。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2、战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
“滞胀”局面,即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 率则居高不下。 在此情形下,为了增加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西 方各国又普遍推行了保护贸易的政策。由于战后的贸 易保护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故被称为“新贸 易保护主义”。 也称“新重商主义”或“管理贸易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 (1)历史上有着共同的遭遇。 (2)它们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 (3)绝大多数国家处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位。 (4)共同的国际立场与对外政策。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二、发展中国家走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固守农业难以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社会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 农业部门难以像工业部门那样形成垄断或不完全竞争。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图中,横轴表示 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 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 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 表示二者的关系。E和F 之间的商品,两国的重 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 的基础。当两国的人均 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 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 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 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收 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 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 能越密切。
雁行模式基本图形
d=p+m+x 生产P



雁行模式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产业在其生命 周期中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 进口四个阶段。该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这 四个阶段而呈A型,形状很象展翅飞翔的大雁,故 以雁行命名。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 1 )进口阶段。在此阶段,国内市场需求由进口 商品满足,国内无生产或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此 时以技术模仿和转让为主。 (2 )进口替代阶段。在进口替代阶段,国内生产增 长的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速度,进口开始下降,国内 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进口商品逐渐 被国内生产商品所替代。
3、雁形模式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 产业发展的“雁形模式”。他发现日本出口产品的 发展在时间轴上表现出一种类似“大雁飞行的状 态”,这实际上是日本产品逐渐取得出口竞争优势, 然后被其他国家所取代,日本再创造出新产品竞争 优势的过程。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把雁形模式用于解释一国产业结 构的调整。 日本学者阿部用雁形模式解释亚太地区处于不同经 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经济赶超(Catching-up)的 过程。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代表性需求与规模经济

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称为“代表 性需求”。因为代表性需求代表了一国对各 类产品需求中规模最大的部分的需求量,厂 商为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果,它总是瞄准 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 量或产出规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

国际经济学6章

国际经济学6章

2、进口配额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总的来说,配额的影响取决于其对进口的限制程度;在一般条件下,由于其 所规定的进口量通常要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所以配额实施会引起进口 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 假设我们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小国,因而配额不会影响世界价格。如图所示,
P Sd Pq f Pw e a b c d O Q1 Q3 Q4 Q2
-(a+b+c+d)
(2)关税的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 +a (3)关税的财政收入效应(Fiscal revenue effect): +c
(4)关税的收入分配效应(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根据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关税将增加受保护商品 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5)关税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征收进口关税意味着保护 本国的厂商垄断或默认国内厂商的垄断,妨碍竞争机制发 挥作用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f Pt Pw e a b c d
O S0 S1 D1 D0
Dd Q
(6)进口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 -(a+b+c+d)+a+c= -(b+d) 关税造成一国社会福利净损失(Deadweight loss),也称为关税的保护成本 (Protection cost),其中b为生产扭曲(Production distortion),即征税后 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从而使资源配置效率下 降;d为消费扭曲(Consumption distortion),即征税后由于价格提高使得 消费者需求和消费量下降,从而造成资源闲置的损失。 总之,关税有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政府,不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会 降低进口国总体的福利水平。

国际经济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章节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章节知识点总结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不可或缺,下面将结合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流通。

国际贸易的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和资本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的生产技术都不如其他国家,只要它在某种产品上的生产技术相对较好,它就应当专门生产该种产品,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他产品。

这样,各国都有所专长,相互贸易,可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国能以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一种产品,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国际贸易的益处在于各国分工合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3.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不能仅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理论上。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两国某一产品的比较成本差异仍可能使双方都从参与贸易中获得利益。

4.资本理论资本理论是指不同国家在使用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上存在着的差异。

例如,发达国家劳动力比较密集,而发展中国家资本比较密集。

资本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资本的跨国流动,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或调整贸易收支而实施的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保护主义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两种。

1.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是指一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进口禁止、出口补贴等。

保护主义政策可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但是也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国际分工难以实现。

国际经济学(人大黄卫平教材第6章).

国际经济学(人大黄卫平教材第6章).

对进口配额的评价
•允许的进口数量明确 ,限制性较强。
寻租
• 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 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 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李 斯 特 的 保 护 关 税 制 度
第一,关税保护对象
第二,关税保护措施
第三,课收关税的限度
第四,关税保护措施的有步骤进行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国内需求增加,进口配额不变,结 果是该种商品价格上升,生产和消 费都增加,但是进口数量不变。
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进
口数量分析
•实行进口配额可以同步增加保护作 用,而等额关税则不能。
政策含 义比较
• 1、实行进口配额——价格的调整;实 行等额关税——进口量的调整。 • 2、实行进口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 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 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口商。 •3、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 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P Sh
Sh+f+t
Pe E Sh+f a b c d Pw’
Pt
Pw Pw’
O Q2
Q4
QE Q3
Q1
Q
图6-5
大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四)大国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分析
A Y T B
Tr
E
D
T’ B’
C
E’
O
G
X
图6-6
大国关税一般均衡分析的图形说明
提供曲 线
•提供曲线(offer curve)又译作供应条件曲线,也称相互 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 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 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 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 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T2~T3为掌握滞后,是指认识到生产新产品 的必要性到掌握其生产技术的这段时间,它 取决于模仿国取得技术的渠道、消化技术的 能力等;
T0~T3为模仿滞后,滞后模仿国便会以低成 本为基础进行出口;
T1~T3为两国因技术差距而造成的贸易期间。
PPT文档演模板
•End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二、对技术差距论的评价
•End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图形说明(2)
PPT文档演模板
•End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图形说明(2)
PPT文档演模板
在图6-1中,横坐标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Y), 纵坐标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所 需的商品越高档,则其品质等级就越高;人均收入水平 越高,则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 关系由图中的OP线表示。
•Y(收入) •YB
•End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图形说明 (1)
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 间的贸易量就越大。例如,若A、B两国的 需求结构相同,则对任意一个国家的厂商 来说,他会发现对其产品的需求,除了国 内之外,还有来自于国外的需求。那么通 过贸易(出口)来扩大其产品的有效需求, 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由图6-1可知,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 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 成为贸易商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 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 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 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End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3)

国际经济学 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经济学  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在此次博弈中,有两个静态均衡状态,以使双方政府均采取高关税,二是两国政府均无关税。 在此次博弈中,有两个静态均衡状态,以使双方政府均采取高关税,二是两国政府均无关税。 第一种均衡状态下的效率是低下的,即双方的净收益为( )。显然 显然, 第一种均衡状态下的效率是低下的,即双方的净收益为(4,4)。显然,两国政府都应该选择 无关税,博弈将达到最优均衡状态( 无关税,博弈将达到最优均衡状态(8,8)。
(三)小国进口关税一般均衡的 图形说明
Y
A
A’ E F D
C C’
O B X
Tw
T’w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四)贸易均衡条件分析与评价 政策含义: 政策含义: 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做法, 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做法,尽管会使得征收 进口关税的国家的国内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进口关税的国家的国内生产增加, 增加,但从总体来看, 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征收进口关税必然会 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下降, 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下降,必然会导致经济 福利的净损失。 福利的净损失。 启示: 启示: 采用关税保护国内市场时, 采用关税保护国内市场时,决策者必须考察 本国该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本国该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如果供求弹 性大,则关税的保护作用大; 性大,则关税的保护作用大;反之则并不一 定理想。 定理想。
2.进口配额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2.进口配额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P Sx
E
PE
A’
B’
PQ’
A B
PQ PW Dx Q5 O • Q1
Q3
Dx’
Q6 Qe Q4 Q2 Q7
说明:图形中Sx与Dx曲线分别是该国的国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由于Pw<Pe, 说明:图形中Sx与Dx曲线分别Sx 曲线分别是该国的国内供给曲线 Q 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该国存在进口,Q1Q2为Pw价格自由贸易下的进口。为限制进口, 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该国存在进口,Q1Q2为Pw价格自由贸易下的进口。为限制进口, 价格自由贸易 该国设置Q3Q4 (AB)的进口配额 的进口配额, 价格是设置Q3Q4 Q3Q4进口数量限制而形成的消费 该国设置Q3Q4 (AB)的进口配额,而PQ 价格是设置Q3Q4进口数量限制而形成的消费 者的新价格,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可看成等同于设置PQ的进口税,国内需求为OQ4 PQ的进口税 OQ4。 者的新价格,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可看成等同于设置PQ的进口税,国内需求为OQ4。 需求偏好发生变化后,形成了新的需求曲线Dx 国内供给曲线不变,在此基础上 Dx’, 需求偏好发生变化后,形成了新的需求曲线Dx , 国内供给曲线不变,在此基础上可以 分析出进口配额与等效关税之间的差异。 分析出进口配额与等效关税之间的差异。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16
国际贸易中满足实施价格歧视的 三个条件
国际贸易中很多产品是由少数几个具有垄 断力的企业所生产的;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使各国市场被 分割; 对本国企业而言,外国市场的需求本国市 场的需求更有弹性。
17
基于价格歧视的行业内贸易
P P
Pd Pf
Pf
MC Dd
内销Q 内销 d
Df Q
出口Qf 出口
Q MRf 外国市场
MRd 本国市场
图6-3 价格歧视条件下的行业内贸易
价格歧视行为可以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 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国外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企业为追求利润极大 化,仍有出口动力,因为这比将这些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要好,如果国外 同类企业也采取类似行为,就会形成行业内贸易(本例中假设没有运输成本, MC为常数)。 18
8
图6-1 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8 58 49 51 32 0 0 6 9 10 36 33 60 57 35 54 37 40 12 13 40 15 41 16 49 48 46
(%)
1970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日本 美国 韩国
产量
图6-4 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可以用成本弹 性 ( E C )来度量: 来度量: Ec = ∆C C ∆C ∆Q LMC = = C Q LAC ∆Q Q
增加, 递减,即为规模经济; 当 E c < 1, LMC < LAC 时,随着 Q增加, LAC 递减,即为规模经济; 增加, 递增, 当 E c > 1, LMC < LAC 时,随着 Q增加, LAC 递增,即为规模不经济 ;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六章详解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六章详解
分纵轴到需求曲线的任一条水平线
完全垄断市场
3、MR曲线在AR曲线之下 MR=A/B-2/B×Q=A/B-1/B×Q - 1/B×Q
P=A/B-1/B×Q=AR MR=P-1/B×Q=AR-1/B×Q MR曲线在AR曲线之下
完全垄断市场
3、MA曲线在AR曲线之下 由MR=P-1/B×Q可知:
1.MR与P之间的差异取决于厂商销售量Q及需求 曲线的斜率B
Q为销售量;P为单位产品价格;A, B为常数
完全垄断市场
2.MR与AR曲线有相同的纵轴截距且MR平分纵轴到需求曲线的任 一条水平线
由①式可以得到反需求函数 P=A/B-1/B×Q=AR ②
则总收益: TR=PQ= (A/B)×Q-1/B×Q2 边际收益: MR=dTR(Q)/d(Q)=A/B-2/B×Q ③ 比较②、 ③式可知: MR与AR曲线有相同的纵轴截距且MR平
出点位于边际收益(多 销售1单位产品的收益) 与边际成本(多生产1单 位产品追加的成本)相 等之处,即MC曲线与 MR曲线的交点。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均衡
可以看到利润最大的 产出点Q*对应的是价 格P*
右图阴影部分为厂商 获得的垄断利润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
1、同一类产品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产品内 在品质、外观形象以及消费者主观评价等。
2、厂商数目较多,可以忽视对手的反应,独立决策。
3、产业的进入壁垒比较少。
4、由于存在产品的异质性,厂商对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影 响力。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模型的假设 1、第一,每个厂商均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
品,也就是说它的顾客不会由于微小的价格差别 而去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产品的差异确保每家 厂商在行业中对它所特有的产品拥有垄断地位,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竞争 2、第二,每个厂商都把竞争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价 格。

国际经济学第6章

国际经济学第6章

(3)优惠关税
对特定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 或免税待遇。主要有“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关税种类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A.反倾销税:倾销、倾销类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6条、“正常价格”、《反倾销协议》
B.反补贴税: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C. 普遍优惠制(GSP):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贸易 优惠的一种形式,简称“普惠制”。根据该制度,发达国家单 方面地削减或取消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或半制 成品的进口关税。
(4)外汇倾销
(5)其他措施
图6-8
P
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效应——小国
SX P2 P1
a b
c
d
E
DX
O
Q 1 Q2
Q 3 Q4
X
图6-8
P
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效应——大国
SX P2 P1 PW
a b d c e f E
DX
O
Q 1 Q2
Q3 Q4
X
6.3.2
管制出口的措施
(1)出口管制的商品
(2)出口管制的形式与措施
内的消费、生产、出口和收入分配等产生影响。
图6-3
P
小国征收出口关税的局部均衡
S PW
a
PW-t
b
c
d
D O QD Q D′ Q S′ QS Q
小国征收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 A.价格效应:国内市场价格将下降
B.消费效应:a
C.生产效应:a+b+c+d D.贸易效应:出口量的下降
E.财政效应:c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 以发展转口贸易为主,包括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 区、保税区等。 (2)工贸型的经济特区 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区 域,主要有出口加工区、自由边境区等。 (3)科技型的经济特区 以科技为先导,以生产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出口产品为 主的自由经济区,包括自主型科学工业园区和引进型科学工业园区。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6.2.4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分析框架: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 因素 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 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 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 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 设为完全竞争结构。 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 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 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条件下:
产出的增长比例比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高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平均成本(单位成本)降低。
本章结构


6.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的含义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2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 易
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3)封闭条件下
Y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A点,在A 点相对价格线(Px/Py)与生 产可能性边界相切。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 国两种产品都生产,社会福利 也相同。
T

A
C
O
T’
X
图6-1
6.1.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4)开放条件下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
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 如果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 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 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 可能性边界,位于图6-1中直线TT’的中点C, 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 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学习重点
本章内容较多,重点如下:
1、重点理解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之争。

(按照笔记内容答题)
2、识记汇率制度的种类、各自定义。

3、识记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分类及各自含义,理解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
预。

4、外汇管制的含义及其种类。

5、了解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的含义。

6、理解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层次、条件,当前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状况。

7、理解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含义及区别、国际储备的构成、作用与管理(理
解影响国际储备适度规模决定的因素)。

8、能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有所了解,并能谈出自己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
观点。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汇率制度
2、固定汇率制度
3、浮动汇率制度
4、清洁浮动与肮脏浮动
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
6、汇率目标区制
7、货币局制度
8、蜜月效应
9、离婚效应10、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11、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
12、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13、熨平每日波动型干预14、逆向型干预
15、非官方钉住型干预16、货币自由兑换17、复汇率制度
18、国际储备19、国际清偿力20、特别提款权21、资本外逃
22、货币替代
二、问答题
1、试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

2、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推理与结论。

(图示)
3、一国选择汇率制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4、试述一国货币自由兑换应具备的条件,并结合中国的情况,说明人民币能否
在近期内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

5、试述当前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改革方向(对与改革方向应能阐明
自己的理由)
6、试述一国应如何管理本国的国际储备。

结合中国的情况,谈一下你对我国巨
额外汇储备的看法及解决途径。

7、简述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8、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三、不定项选择、填空题和判断题
1、国际储备的内容要广于国际清偿能力。

()
2、国际储备由、、、四部分组成。

3、特别提款权是由IMF创立的用以清算企业间国际贸易收支的帐面资产。

()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实行的浮动汇率制都是()
A.联合浮动B.自由浮动
C.肮脏浮动D.清洁浮动
5、目前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 )。

A.英镑
B.黄金
C.欧元
D.美元
6、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货币政策
相对无效。

()
7、以下属于中间汇率制度的是()
A.爬行钉住汇率制
B.汇率目标区制
C.货币局制度
D.角点汇率制度
8、对于货币局制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经济行为和货币政策过分依赖锚币国
B.联系汇率制度也是货币局制度
C.货币局制度下本币的发行要求以锚币作为100%的准备金
D.采取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多为大国开放型经济
9、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的区别在于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能否引起本
国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 )
10、按照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策略,可分为逆向型干预、和。

11、以下属于复汇率制度的有()
A.货币当局公开宣布针对不同交易采用不同汇率
B.外汇管制下外汇黑市上的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
C.在存在官方外汇市场和自由外汇市场的情况下,针对不同企业实行不同
外汇留成制度
D.对出口收入按不同类别给予不同的补贴或税收减免
12、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已经真正形成了由市场供求决定
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