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20世纪70年代对人口政策的措施

20世纪70年代对人口政策的措施文章主题:20世纪70年代对人口政策的措施一、引言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因此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措施。
本文将就20世纪70年代对人口政策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从全面评估的角度出发,分析当时的人口政策举措,并对其影响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人口政策的出现1. 长期以来,人口增长一直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人口增长的趋势愈发明显,许多国家开始制定人口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问题。
2. 在当时,一些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生育率,通过法律手段控制人口增长,以缓解社会压力和资源紧缺问题。
3. 许多国家也开始倡导普及性别平等意识,并提倡妇女健康和生育权益,以保障妇女的健康和权益。
三、探讨人口政策的措施1. 计划生育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了一孩政策,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家庭生育率,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
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压力,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
2. 妇女健康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妇女的健康和生育权益,通过普及性别平等意识和提供相关医疗服务,保障妇女的健康和权益,为其生育提供更多选择。
3. 教育与宣传政策许多国家通过教育和宣传手段,加强人口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公众更加了解人口政策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人口政策的依从程度。
四、总结与回顾1. 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政策措施,对全球人口增长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2. 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的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寻求更加平衡的人口政策措施。
3. 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妇女健康和生育权益,为妇女提供更多的选择权,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也对人口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政策措施虽然有一些局限性和问题,但也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

李贵玲2009629008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有关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演变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社会20 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
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企业能源成本大幅度提高,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从不足2美元暴涨至超过30美元,涨幅高达15倍之多。
货币过度发行和成本推动型通涨同时出现,加上美国高额税收抑制了投资和生产发展,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急剧贬值。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时代。
整个70年代,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通涨的趋势。
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1973年。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
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 出现了美、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从新兴起。
20世纪70年代初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尤其是对日本,西德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日本等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
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制度”时代。
美元等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利益冲突日渐明显……这些问题构成了现阶段国际金融领域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决定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的协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升级。
中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研究

运营与维护国铁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红外线设备探测车辆轴温,经过长期创新发展,逐步建成以货车为主要监测对象,兼顾动车组、客车的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在保障车辆运行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将地面安全监测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到动车组、客车,并进一步完善货车动态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有必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系统研究,整体规划,推进我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不断进步。
1 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应用现状目前,全路建成轴温探测、高速摄像、力学检测、声学诊断等探测设备7 000台(套),建立了相应的设备运用、检修、管理体制。
1.1 监测设备建设情况1.1.1 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简称THDS)利用安装在铁路两侧的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探测通过车辆的轴承温度,通过和车号设备结合,达到较高的测温精度和热轴预报准确率,有效防范了热切轴故障的发生。
既有THDS设备目前安装在货车线路、客货混跑线路。
截至2015年6月,全路已建成5 899套,形成了较完善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1.1.2 高速摄像设备高速摄像设备包括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简称TFDS)、客车故障轨旁图像检测系统(简称TVDS)和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简称T E D S)。
TFDS、TVDS、TEDS利用轨边高速摄像头实时监测通过列车的侧面和底部图像,监测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并利用图像自动识别,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报警。
截至2015年6月,TFDS设备在全路已安装401套,TVDS在北中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研究马千里: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车辆部,副调研员,北京,100844摘 要:分析我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动车组、客车、货车安全需要和安全监测技术发展情况,从监测技术设备、联网应用系统、设备运用检修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我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
作文范例主要到次要 说明文

主要到次要说明文绿色塑料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
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
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
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____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
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_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到纽约来的国内朋友常会问起纽约市有多大面积和多少人口。
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一是行政区域上的小纽约,如果按照纽约市政府的官方统计,纽约市面积为930平方公里,2000年的纽约人口为800.8万人。
二是人们概念中的大纽约,大纽约地区除纽约市所属的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斯坦腾岛5个区外,还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个县市,面积为3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80万。
纽约作为世界特大都市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
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所以纽约又自封为世界的首都。
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纽约也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的,其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先实行城市化,然后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纽约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纽约市是1898年由曼哈顿等五个区合并而成的。
其实,合并建市的设想早在1898年之前就已经萌发,但真正落实却等了很长时间,先是曼哈顿和布朗克斯合并,形成了人口最多的纽约市,随后又把美国当时第四大城市布鲁克林及昆士和斯坦腾岛一起并入了纽约市。
合并后的纽约市占地面积93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城市,人口约336万,仅次于英国伦敦。
纽约各区合并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可以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
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纽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纽约市迁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纽约城市化的进程。
统计资料显示,1860年到1910年期间,美国城市人口增加了七倍,而农村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程度。
纽约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经历了快速变迁,乡村人口以及工厂纷纷向纽约聚集,纽约的城市规模迅速膨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种业概述及后期腾飞的经验与启示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种业概述及后期腾飞的经验与启示胡资骏1,2 白 浪2 黄兵涛2(1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4;2中国人民银行巴南中心支行,重庆401320)摘要: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首先要解决种子的问题。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种业腾飞的经验:一是积极创建与农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障法律体系;二是眼光向外,积极运用多边体制为美国育种权和国际市场拓展提供国际保护;三是私营企业和公共机构互补性、双轮驱动式的种子研发模式,极大促进了美国种业创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四是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种子质量保证体系。
对我国种业发展提出建议:一是严格执法,加大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二是改革研发模式,提高企业育种研发活力;三是积极参与多边体制,为国内育种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保护。
关键词:美国种业;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经验借鉴种业安全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种业安全问题,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目前我国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存在全球性的龙头企业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种子质量不佳等问题,而美国在种业发展初期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通过政府对种业的大力支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种业开始腾飞,并一跃成为世界一流种业强国,其种业市场占世界种业市场1/4的份额。
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种业腾飞的措施与经验,对我国种业发展会带来一些启示意义。
1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种业概述1970年以前美国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不高。
种子企业约2000家,主要以家庭型公司为主,经营规模小,总体实力弱,种子公司并购率只有1.98%,缺乏大型龙头企业。
当时,美国在育种方面的科研投入(含私营企业和公共机构)总体水平也较低,其中私营企业育种研发意愿极低,更多从事种子的培育、包装、储存、销售等简单工作,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在1970 年美国《植物品种保护法》颁布之前,政府对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明朗,全社会都不愿、不想、不敢对2015,37(4):433-442[37] Smallwood C J,Gillman J D,Saxton A M,Bhandari H S,Wadl P A,Fallen B D,Hyten D L,Song Q J,Pantalone V R.Identifying and exploring significant genom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soybean yield,seed fatty acids,protein and oil.Journal of Crop Science & Biotechnology,2017,20(4):243-253[38]滕康开,曹永策,李曙光,孔杰杰,邢静,赵团结.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定位.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8):5987-5993[39] Zhang T F,Wu T T,Wang L W,Jiang B J,Zhen C X,Yuan S,Hou W S,Wu C X,Han T F,Sun S.A combined linkage and GWAS analysis identifies QTLs linked to soybean seed protein and oil cont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9,20(23):5915[40] Prenger E M,Yates J,Mian M A R,Buckley B,Boerma H R,Li Z.Introgression of a high protein allele into an elite soybean cultivar results in a high-protein near-isogenic line with yield parity.Crop Science,2019,59(6):11[41]任丙新,韩粉霞,杨华.利用高代回交导入群体定位大豆品质性状QTL.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1(5):1255-1262 [42]田雨,王艳殊,张佳楠,许世超,董全中,李文滨,李文霞,宁海龙.大豆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油分含量的QTL分析.华北农学报,2020,35(4):106-112[43]武阳春,郭兵福,谷勇哲,栾晓燕,邱红梅,刘鑫磊,李海燕,邱丽娟.大豆蛋白含量新位点qPRO-19-1的定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22(1):139-148(收稿日期:2022-04-04)种业进行研发。
三次科技革命

宇宙飞船 核能 核能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 网络时代) 代、网络时代)
主要动力
时代特征
第一次工业革命
出现的新 出现的新 兴的工业 部门 出现新 出现新的 能源工业 这次科 技革命 的特点 机器制造业、 机器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工业、石油化工、 电力工业、石油化工、化学工 汽车制造、飞机制造、 业、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电 钢铁、 器、钢铁、电话电报业
(三)1、情况: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当时中国处在解放战争; 情况: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当时中国处在解放战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对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 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 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 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再加上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左倾”错误,以及“文革”的十年浩劫,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左倾”错误,以及“文革”的十年浩劫,科技革命也没能 快速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快速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2、影响: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 影响: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科技和管理,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科技和管理,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 命的末班车,极大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命的末班车,极大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中间业务案例

案例:西方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创新和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一时期以信用卡业务、代售保险和基金等业务为主。
80年代后,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信用担保、互换、期货和期权等衍生类中间业务产品。
9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推动了电子渠道建设,现金管理等资源整合型中间业务陆续推出。
2000年后,受益于混业经营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从传统支付结算和证券相关业务,发展到代客理财和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实现了保险、证券和信托等中间业务的全面推进。
在混业经营的环境中,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高,中间业务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系列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结算运营类业务,二是交易、投资及保险业务,三是信用卡类业务,四是数据处理服务和ATM等其他业务。
大型银行集团的中间业务收入中,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证券经纪收入占比70%左右,与传统银行业务相关的账户收费、信用以及结算业务等收费业务占比30%左右。
西方国家的学者和银行家认为,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商业银行的收入就越稳定,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就越小。
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统计,1989年至2005年间,欧洲前50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由23%上升到55%,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高低已成为衡量银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我们以汇丰银行为例来看一下发达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项目以及收入情况。
表5-2列出了汇丰银行2010年的收入额及其结构。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汇丰银行可以归为中间业务的收入有服务费净收入和交易净收入两项,两者之和达到24.57亿美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0.70%。
实际上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要高于该数值,因为在保险费净收入、其他营业收入等项目中也有部分项目属于广义中间业务。
如果我们把除“利息净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都看作是广义中间业务收入的话,那么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将高达50.71%。
缓控释制剂

法或喷雾干燥法
–聚酯类微球:液中干燥法
纳米粒
包括纳米球和纳米囊(10nm~1000nm) 制备方法
–聚合法 –天然高分子法 –液中干燥法
体内分布与消除
–主要分布于肝、脾、肺中,少量进入骨髓 –具有在肿瘤中聚集的倾向
毫微粒给药系统转运基因的作用机制
(二)主动靶向制剂 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改变 载药微粒在体内的自然分布
–基质性质的影响: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基
质的pH、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的影响
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影响
–常用:DMSO及其同系物、氮酮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其他如尿素、挥 发油和氨基酸等
皮肤因素的影响
性基片(铝箔)、药物储库(药物、多 聚物骨架)、压敏胶
(五)微储库型
也属于周边压敏胶型,兼有膜控释和骨
架型的特点
药物分散于水溶性聚合物中,将此混悬
液均匀分散在疏水性聚合物中形成微小 的球状储库
闭合底盘、粘性泡沫层、微型药物储库、
聚合物骨架、胶粘剂环
药物的经皮吸收
皮肤的构造 –表皮 –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 –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大分子
•特别对扩散机制释放的缓释制剂,若溶解度低, 则扩散驱动力就不足,故影响药物的释放。
二、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及释药原理
(一)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两大 方面: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 理化因素:剂量大小; pKa、解离度和水溶性 ; 分配系数;稳定性 。 生物因素:生物半衰期 ;吸收 ;代谢 。 (二)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2. 根据药物吸收部位
•如果药物吸收部位在胃与小肠,则缓释、控释制 剂应设计在服药后8~12h释放完全,如果释放太 慢,则药物尚未完全释放,就离开吸收部位,影 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如果药物吸收部位在小肠某些特定部位如硫酸亚 铁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与空肠,故设计此类 药物缓释制剂,应大部分在小肠上端释放,若缓 释制剂在通过某一区域前释药不完全,则不利于 吸收。 •对于胃肠吸收范围有限的药物可以制成胃内漂浮 制剂,增加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 •此外,在胃肠道中不稳定的药物,如丙胺太林和 普鲁本辛,若制成缓释制剂,其生物利用度会降 低,因为药物在小肠释放后就被分解。
比较教育笔记(精心整理)

第一章概论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知识和多种研究方法,在探讨其各自的哲学、经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特点的基础上,比较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异同与成败,研究总结教育的发展规律,经验教训和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博彩各家之长,以达成为本国教育发展服务的目的。
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1他的跨国性和国际性。
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般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教育。
2它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
3它的研究对象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并兼具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性质。
4他的时代性,即比较教育的研究时间维度上总是以现在为中心 4他的民族性和国际性并存的特征。
比较教育之父: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他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个概念,比较教育史上一般以此作为比较教育产生的标志。
由于他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开创性贡献,人们把他尊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霍尔斯划分比较教育包括哪几个研究领域:按照霍尔斯的划分,比较教育主要包括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大领域。
其中比较研究领域又包括比较教学法、教育内部分析和文化内部分析两个亚领域,而国际教育也包括国际教育够工作研究和国际骄傲与教学法两个亚领域。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霍尔斯的《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与趋势》简述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领域?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从学科内部体系结构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教的,把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划分为外国教育研究、区域教育研究、国家间教育比较研究、国际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史研究、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和比较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等分支研究。
其中外国教育研究:指对除本国以外的其他一个或若干个国家教育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区域教育研究:是指对世界上某个或某些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某种联系的地区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国家间教育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最传统的领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教育现实情况进行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高压共轨

JI LIN UNIVERSITY
共轨管
压力传感器向 ECU 提供高压油轨的压力 信号; 压力限制器保证高压 油轨在出现压力异常 时,迅速将高压油轨 中的压力进行放泄。 液流缓冲器(限流器) 保证在喷油器出现燃 油漏泄故障时切断向 喷油器的供油,并可 减小共轨和高压油管 中的压力波动;
JI LIN UNIVERSITY
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控制器 传感器 执行器
电子控制部分
JI LIN UNIVERSITY
结 构 组 成
燃油供给部分
线
束
油箱 滤清器
输油泵
油水分离器
柴油滤清器
低压部分
低压油管
回油管 高压泵 共轨管 高压部分 喷油器 高压油管
齿轮输油泵
JI LIN UNIVERSITY
在壳体内安装有两个互相 一个为被动齿轮;
JI LIN UNIVERSITY
利用一个高压油泵,以一定的速比连续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管内, 高压燃油再由共轨送入各缸喷油器,ECU直接控制喷油器内的高速电 磁阀,实现燃油定时、定量喷射;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JI LIN UNIVERSITY
凸轮驱动系统
液力执行系统
泵管嘴
泵喷嘴
高压共轨系统HEUI 系 统 NhomakorabeaJI LIN UNIVERSITY
主讲人:解方喜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分类
•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开发研 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 经历了三代: ①、第一代:位置控制式电控柴 油喷射系统保留了传统的喷油 泵、高压油管、喷油嘴系统, 将原来的机械调速器控制改为 电子控制,使控制精度与响应 速度得以提高; ②、 第二代:时间控制式电控柴 油喷射系统利用高速电磁阀直 接控制高压燃油的适时喷射;
从工业1.0到工业4.0_都经历了些什么

从工业1.0到工业4.0_都经历了些什么
工业1.0 是机械制造时代,即18 世纪引入的机械设备制造时代;时间大概是18 世纪60 年代至19 世纪中期。
就是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
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以工业、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那时的机械设备还没有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概念。
工业1.0
机械制造时代,即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时间大概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工业2.0
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即在劳动分工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时间大概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工业3.0
电子信息化时代,即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大幅度提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现在。
工业4.0
德国2013年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工业4.0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从工业1.0到工业4.0经历了哪些过程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那从工业1.0到4.0中间经历了怎么的一个过程呢?我们用时间发展,与各个阶段的技术特点来看,分析一下。
实际上工业1.0到4.0分别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
世界新军事变革

世界新军事变革一.新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概况新军事变革是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初露端倪,到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开始萌芽,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和90年代后得到了全面发展,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进入到质变发展阶段。
1.孕育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大量在战争中使用,指挥自动化系统开始登上战争舞台,这标志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开始进入萌芽阶段。
越南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当时除核武器外所有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其中以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最为引人注目。
1972年5月10日,美空军出动F—4飞机,使用“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一次攻击即摧毁了杜海大桥。
此后不久,美军又使用这种炸弹轰炸了清化大桥和位于海防河畔的重点目标。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以双方首次大量使用导弹。
在这一时期的以色列偷袭伊拉克核设施(1981年)、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美国空袭利比亚(1986年)等局部战争,均显现了电子战和导弹攻击的威力。
新军事变革这一问题最早是由前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于1979年提出的,当时称之为“军事技术革命”。
建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一系列高技术群的发展,占领科技制高点,加速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步伐。
“奥加尔科夫预言”受到广泛关注,被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佩里接受,并开始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术革命,大力发展以精确制导武器、电子信息装备和隐身战斗机为主的武器装备。
1993年,美国国防部基本评估办公室主任马歇尔提出用“新军事革命”代替“新军事技术革命”。
2.全面展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分水岭。
一方面,初步运用新军事变革的成果,展示许多不同以往的战争的新特征。
却使许多人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切身体会到新军事变革的紧迫性,促使仍然沉湎于机械化形态建设的人们从梦中苏醒。
第一,电子对抗空前激烈远在“沙漠风暴”正式实施前,美军就制定了代号为白雪的作战计划,一场以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摧毁与反摧毁为基本内容的隐形战争即在海湾战争激烈展开。
影视史之电视发展简史(外)

电视播出方式
早期电视制作的两种方式:
用电影的方法拍摄节目,再将胶片通过电子扫描播出(不能直接播出) 通过摄像机拍摄并直接将电视线号传送出去(不能纪录和重播)
1936年,BBC每天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播出,但不连续;德国博世建造第一个真 正的电视转播室,用三台摄像机连续转播柏林奥运会。1937年,英国直播乔治 六世加冕仪式
竞赛节目(益智节目、游戏竞猜节目)
竞赛节目是广播电视的大宗产品。竞赛节目依靠知识和能力、技巧和运气, 而其未知的结果会产生强烈的悬念吸引力 竞赛节目制作成本低,不需要庞大的摄制组昂贵的摄影棚和巨额的演员片酬 ,只需要演播厅、主持人和题库设计 竞赛节目竞争的激烈性,环环相扣的悬念设计,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高额的 奖金刺激性,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获得了高收视率。 竞猜节目有着天然的参与性,除选手外,所有的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可 参与。标准化的开场白和结束语,道具设臵和夸张的参赛讲台,现场口号和 观众反应,具有一种宗教仪式般的暗示效果 竞赛节目起初只是直接的一问一答,后来加入赌博成分,同时也增加了娱乐 成分和噱头,如失败者会掉入陷阱等 为提高节目的娱乐效果,主办者往往会事先安排和导演,因而导致作弊丑闻 发生,那些精彩纷呈的高智商较量却是事先编排好的戏剧 商业竞争促使游戏节目发展出“真人秀”的新形式,加入了自然风光、曲折 的过程,以及俊男美女的表演,设计的竞赛内容更是花样翻新,无奇不有
连续剧
表现漫长的故事,每一集中有未完成的情节和连续的线索,通常结尾留 有悬念,吸引观众观看下一集 肥皂剧(日间连续剧),一直都是以儿女情长、家庭风波为主要内容, 浪漫、伤感、悲喜交集的剧情,附以普通的伦理价值观,以家庭妇女为 主要受众,剧情绵长,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黄金时间连续剧,晚上黄金时间播出,制作精良,成本高 指专门为适合电视播放而制作的电影,是电视业与电影业相互竞争的产 物 电视电影借助电视强大的媒介传播力量,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在影院放 映,许多著名导演以拍摄电视电影起步,如美国导演史蒂芬· 斯皮尔伯格 ,英国导演史蒂芬· 弗里尔斯、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等
贸易保护主义

内容提要
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立足点是发展本国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在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的大前提下,贸易保护主义除了使用传统的关税作为保护的手段之外,还加强了对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和使用,如苛刻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化这对矛盾体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应如何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基于对以上课题的关注,本文在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并试图透过现象揭示保护的实质。然后,本文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终得出“新贸易保护主义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结论。文章的最后部分,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作者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应对措施,建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熟练掌握WTO相关规则,借助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力量,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地抵制外国无节制抢占和恶意冲击,以保护各国在自由贸易过程中应得的利益。
超保护贸易主义旨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它把保护的对象由幼稚工业,扩展到包括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保护的目的也由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转变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战略由防御转向进攻。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同样有其局限性。理论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omas Mun,1571-1641),他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购买本国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进行转口贸易,发展生产。但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仍然坚持买少卖多的原则。贸易差额论在认识上比货币差额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不论是货币差额论,还是贸易差额论,都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总之,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
外语教学法的方法时代_后方法时代及发展趋势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部 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 度, 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检查的 重点内容。同时, 针对不同单位现状,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 力争整 体 水 平 的 提 高 。对 有 设 备 、有 专 业 摄 录 人员, 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 应在 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 督, 促其逐步规范管理; 对问题较多、 基础薄弱的单位, 要限期建档, 加大指 导监督力度, 不留死角。
3、内 容 教 学 法 。 内 容 型 外 语 教 学 法 也 形 成 于 20世 纪 80 年 代 。 它 以 创 设 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 输入他们感兴 趣且具有挑战性略高于学习者当前语 言水平的内容来满足语言教学多方面 的 目 的 。它 将 教 学 决 策 建 立 在 内 容 上 , 整合听说读写技能, 每一个教学阶段 都要求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 学习 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兴趣、生活和学 习 目 标 相 关 , 选 择“ 真 实 ”的 课 文 和 任 务, 对语言结构进行直接学习。
56 内 蒙 古 统 计 2008·4
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 其次要严 格 控 制 库 房 温 湿 度 ,远 离 光 线 、磁 场 等 ; 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 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5.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要实现声像档案收集完整, 采取 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物质保障, 建立并 疏通收集渠道, 运用多种形式收集也 很 重 要 。结 合 地 区 实 际 ,各 立 档 单 位 要 全 面 出 击 ,采 取 多 种 形 式 收 集 。主 要 有 : ①通过正常移交接收。科室移交档案 室, 档案室移交区档案馆。②重点单 位 、重 点 科 室 重 点 收 集 。对 本 地 重 点 单 位、立档单位重点科室产生声像档案 比较集中的, 要有重点地强化收集,经 常 沟 通 及 时 掌 握 情 况 。③重 点 人 物 (摄 录 人 员 )直 接 征 集 。有 一 部 分 摄 录 人 员 除担当本单位的摄录任务外, 还被指 派(或 聘 请 )摄 录 本 地 区 的 重 大 活 动 、重 要 会 议 、城 市 建 设 、外 事 活 动 等 。 对 保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七十年代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七十年代。
在英国政府和社会教育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到本世纪初,英国职业教育一改其落后面貌,形成了被国际职业教育界推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一体系已经成为帮助英国开拓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国家职业认证制和现代学徒制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中被广泛借鉴的成功经验。
本人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期间一直负责开发区职业教育推进工作,因此对欧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十分关注。
旅英学习期间,本人利用课余时间走访英国地方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一手资料,也希望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对实际工作有所启发。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包括: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高效实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Modern Apprenticeship);遍布全国的职业教育中心(Centres of Vocational Excellence)和先进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NQVs & GNQVs)。
丘吉尔政府颁布的《1944年教育法案》成为英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法,确立了英国三轨制的教育体系,将中学教育分为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类,这是英国政府第一次明确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20世纪70年代英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兴起,为了加强中学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英国政府在《1988年教育法》中提出建立“城市技术学院”,相当于我国的中专学校。
它由企业和国家共同投资,主要面向11~18岁年龄段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为当地工商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这些法律的实施和调整帮助英国政府确立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力的保障了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是英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他为14岁至26岁的青年提供了一种边学习、边工作,既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又获得一定工作报酬的学习方式。
工业1.02.03.04.0到底是什么

工业1.0、2.0、3.0、4.0到底是什么?最近打开微信,清一色的工业4.0,互联网+,到底工业4.0是啥?有人说工业4.0会对互联网公司造成巨大冲击,也有人说未必。
先来看看啥是工业 1.0、2.0、3.0、4.0。
工业1.0机械制造时代,即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时间大概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工业2.0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即在劳动分工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时间大概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工业3.0电子信息化时代,即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大幅度提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至现在。
工业4.0德国2013年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工业4.0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为什么说工业4.0未来必定对互联网公司产生巨大冲击?为什么说工业4.0很重要?如果看头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产生重大的影响。
请不要忘记,国家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的工业实力。
而大家知道的工业4.0的概念,可能就是互联网加到工业领域去。
但是工业4.0如果发展到相对中级的阶段,可能会对很多行业,甚至互联网公司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因为它有一些破坏力的技术会带来新的业务模式。
看未来,如果到了工业互联网相对比较广泛应用的年代,作为用户,自己在家里,可以通过3D跟对面的企业,具有高度专业化的人员,甚至有学习能力的机器人,就把想要的产品给设计了。
对于一个新型的工厂,所谓的物流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因为现在基本上是厂家按照对用户的理解设计的产品,然后就生产了,物流公司就配送了。
未来很多个性化的、定制化的产品会对现在的生产系统带来冲击,也会对现在的物流系统带来极大的冲击。
相应的,跟工业4.0匹配的,物流的4.0,还有能源的4.0,因为未来能源的供应也会对现有的大规模能源供应带来挑战。
GPS的简介及其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应用

GPS的简介及其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应用一,GPS的简介1.介绍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
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交通(船舶、飞机、汽车等)导航、大地测量、摄影测量、野外考察探险、土地利用调查、精确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人员跟踪、休闲娱乐)等不同领域。
现在GPS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使得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的方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数据后处理发展到实时的定位与导航,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载波相位差分法GP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相对定位精度,在小范围内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
此外由于GPS测量技术对测点间地通视和几何图形等方面的要求比常规测量方法更加灵活、方便,已完全可以用来施测各种等级的控制网。
GPS全站仪的发展在地形和土地测量以及各种工程、变形、地表沉陷监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精度、效率、成本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2.系统组成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定位原理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4.系统特点GPS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5.用途1)最初用途GPS最初就是为军方提供精确定位而建立的,用来确定跟踪野外作业士兵和装备的坐标,给海中的军舰导航,为军用飞机提供位置和导航信息等。
2)GPS系统用途广泛目前,GPS系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可应用GPS信号进行海、空和陆地的导航,导弹的制导,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的精密定位,时间的传递和速度的测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离心压缩机有了很大发展。
在上海吴泾化工总厂国产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建设中,上海鼓风机厂、上海压缩机厂、上海冷冻机厂、杭州汽轮机厂分别研制成功工艺空气压缩机、合成气压缩机、氨冷冻压缩机及其配套驱动汽轮机。
在此期间,我国最大的离心压缩机专业制造厂沈阳鼓风机厂,工业汽轮机专业制造厂杭州汽轮机厂,分别从新比隆和西门子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软件和成套设备,使我国离心压缩机组设计制造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同时,国内的研究机构也加快了研究进度,西安交大等院校和中科院系统很快在三元流理论和气体试验方面取得突破,三元流动叶轮设计计算方法和分析程序及真实气体的模拟计算方法等达到
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大型压缩机发展方向
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属技术密集型、高难度产品,必须拥有先进的专业设计制造技术。
由于化工和石油化工装置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用户对压缩机组的能耗、可靠性、配套水平等技术指标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二氧化碳压缩机方面,过去出现了一些压缩机性能与工艺条件不匹配的事故。
现在西安交大、沈阳鼓风机厂都有自己的二氧化碳闭式试验台,问题已得到解决。
因此,对大型化肥和石油
化工压缩机的改进已基本上集中在压缩机性能本身的改进上。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压缩机制造厂家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如在压缩机的气动性能设计上使用的程序,能够适用于几百个大气压,在近临界区域条件下适用于几十种复杂气体,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在转子稳定性研究上,已经研制出超二阶、三阶的高柔性转子,并已成功使用;还在部件成套技术上有了很大发展,如在密封、轴承、调节系统、辅机配套水平等方面。
因此,如何跟踪世界上先进的压缩机设计制造
技术是当务之急。
大型离心压缩机组的改进,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研究:
1.三维工程设计CAD开发。
采用三维工程设计可以优化设计机组布置,使机组布置美观,且具有自动进行干涉检查的功能,避免设计缺陷。
能够自动进行结构分析,提高设计精度和设计效率。
CAD的主要开发内容有:建立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模型,建立三维实体设备图库、数据库等。
2.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
在设计过程中,当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不能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或已经制造出来的机组出现振动过大、运行不稳定等情况时,就必须修改原机组的结构参数、物性参数值。
但是影响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的结构参数有很多,修改哪一个或几个结构参数最有效,能立竿见影地解决设计和机组稳定运行问题,是建立该专家系统软件的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有:各种转子结构、轴承结构参数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特性的
影响、建立智能型专家系统设计计算软件包等。
3.智能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
目前世界上已广泛采用了微机控制的三重冗余、容错控制器、多功能防喘振、性能调节、安全保护综合控制系统,使离心压缩机控制由传统的模拟仪表控制变为多功能的专家控制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有:研制大化肥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专用的、具有防喘振、性能调节、安全保护的数字式微机综合控制系统。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我国离心压缩机无论是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和质量管理都有很大提高。
到1987年四川化工总厂建设20万吨/年合成氨国产化项目时,国内制造厂承担了全部主要压缩机的制造任务。
目前,我国30余家大中型化肥厂所用的各种类型离心压缩机,国内都制造过。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制造(包括合作制造)的大化肥用离心压缩机共有30多台。
乙烯工业用压缩机主要包括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
70年代中,化工系统首先研制成功4万吨/年乙烯用“三机”(锦西化机厂研制了乙烯压缩机、兰州化机厂研制了丙烯和裂解气压缩机),在兰化试车成功。
继4万吨/年乙烯“三机”之后,沈阳鼓风机厂在1979年曾研制出12万吨/年乙烯“三机”,前年又为大庆石化提供48万吨/年乙烯裂解气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
现在,沈阳鼓风机厂已有6台45~60万吨/年乙烯“三机”交付使用。
实际上,我国已完全有能力设计、制造各种大、中、小型乙烯装置用压缩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