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西方社会学理论
2018电大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_打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编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第一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孔德,法国人,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社会学之父”2.孔德看来,“实证”一词的社会学含义包括: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3.孔德看来,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念、主要概念以及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乡侯经历三种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虚幻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利己主义4.社会学注:孔德认为人性结构的“情感”决定社会的起源与性质5.孔德的学说是“唯心主义”思想第二节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2.斯宾塞从结构-功能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的进化第三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1.涂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学化的目标,应先确立: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相应的研究方法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历史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 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5.涂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6.涂尔干认为,在各种比较法中,只有共变法是最具证明力的7.涂尔干强调,比较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合适、最重要的方法8.实证社会学在涂尔干这里开花结果,将社会学最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讲堂,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三节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1.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2.涂认为,要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的划分3.涂根据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类型划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邮寄团结的社会4.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分析其功能的方法4.涂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5.涂认为,道德意识和社会规范化是社会团结的基础8. 涂认为,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9.涂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常态分工常态分工: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10.社会分工失范分工:角色与规范不同步根本原因强制分工:一种不平等的分工人口增加不协调分工:原因是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11.涂认为,社会分工要想产生有机团结光靠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各行其则还不够,他们之间的责任还必须相互适应和平均分配12.涂认为,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第三节自杀论1.实证研究的典范:《自杀论》2.涂认为,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4. 涂概括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自杀主要为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多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而与自然环境和个人的心理生理联系较少。
古典社会学五大家

古典社会学五⼤家古典社会学理论⼀、孔德1、孔德(1798-1857)社会学及其理论的创⽴者,⼈称“社会学之⽗”著《实证哲学教程》(5卷),初步完成其实证哲学体系的奠基⼯作(第3卷中称为“社会物理学”,第4卷⾸次提到“社会学”⼀词)著《实证政治体系》(4卷),第2卷研究“社会静⼒学”,第3卷研究“社会动⼒学”2、⽣平1814年,考⼊由“国民公会”创办的巴黎综合⼯艺学校(相信科学将取代宗教建构新秩序)1817-24年,做圣西门的秘书1819-1824年,实证哲学的思想萌芽:需要⼀种以新建的精神权⼒为基础的统⼀的社会秩序。
824年,《实证政治体系》第⼀卷第⼀部发表(圣西门《企业家⼊门》第三部)圣西门强调企业家和银⾏家要⾸先起来改⾰;孔德强调要将理论⼯作放在改⾰活动之上1826年,只举办3次私⼈讲座。
精神失常1830-1842年,撰写《实证哲学教程》1837年,任理⼯学校的校外主考⼈1841年,失去主考⼈职务。
与克洛蒂尔德热恋⼏个⽉⿎吹感情⾼于理性和智慧,强调博爱是解决⼀切时代纠纷的良药1844年,创建“实证主义协会”,训⾔是“秩序”与“进步”1851-1854年,出版《实证政治体系》3、学术背景进步的传统杜尔哥1)深信进步的必然性2)⼈的知识遗产总是不断扩⼤、永⽆⽌境3)科学的发展及⼈类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孔多塞(《⼈类精神进步史纲要》)1)进化在未来将⾛向⽆限完美2)教育造就科学家,从⽽加速进步3)⼈们将抛弃迷信、宗教,全部进化成⾃由的和理性的公民秩序的传统(迈斯特尔)孔德对混乱的秩序恐惧,渴望秩序1)反对个⼈主义和天赋权利观念2)强调社会是有机体,不可能建⽴在个⼈天赋权利上3)社会是由道德⼀致性结合起来,由合法权威⽀撑4)没有将个⼈追求纳⼊其中的群体,就没有社会5)不同秩序相互和谐时,社会才是健康的6)认为⼤⾰命是灾难,社会秩序存在于经过精⼼调整的平衡之中7)秩序、等级制、道德社会、精神权⼒、群体优于个⼈⾃由主义传统1)分⼯的⼯业形式带来了社会合作形式2)分⼯限制了⼈的理解⼒和创造⼒(斯密提出的问题:在劳动分⼯的同时,社会如何能够被整合在⼀起——这也是孔德、涂尔⼲关⼼的问题)3)企业家能创造性地协调劳⼯和资本,从⽽指导新的⼯业体系,创造美好社会(巴蒂斯特·萨伊——亚当·斯密的法国信徒)圣西门的影响1)科学的发展有⼀个序列,从简单到复杂2)关于⼈的完全实证的科学即将出现3)道德、政治、哲学、宗教将成为实证科学4)强调⼯业家在管理社会世俗事务中的决定性作⽤5)强调社会⼯程和社会计划,排除⽆政府状态6)强调等级制的必要性,强调杰出⼈物的创造性权⼒4、研究⽅法社会学要解释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的规律观察法:“⼀个社会事实只有⽤⼀种预备性理论同某⼀其他社会事实联系起来才具有科学意义”实验法:“只要现象的正常进程显然受到⼲扰,就可以进⾏实验”⽐较法:对不同区域⼈类社会不同共存状态进⾏⽐较,可同时观察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史法:贯穿于⼈类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较是社会学研究的核⼼5、学说三阶段法则(知识的发展)神学形式:⽤万物有灵论、灵魂或上帝来解释事物形⽽上学形式:⽤抽象的哲学思考来解释事物实证形式:建⽴在观察、实验和⽐较基础之上的对于事物的科学解释科学发展序列:数学天⽂学物理学化学⽣物学社会学6、主要学术思想实证主义哲学实证哲学即孔德的“科学哲学”所谓“科学”,在此指以观察、实验获得的经验性知识,认为在⼈的主观经验之外是否存在客观真理问题,不在实证哲学之列实证主义宗教——“⼈道宗教”1)1844年,组织“⼈道宗教”教派,⾃任教主2)通过其⼯业化秩序体系宣扬普遍的爱与和谐3)设想⼈类将进步到⼀种更⾼的精神层⾯4)理想是通过应⽤实证主义⽽仁慈地统治世界以实证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三⼤部分: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动⼒学(变迁)&社会静⼒学(秩序)社会有机体论:孔德建⽴社会学及其理论的出发点“社会”是⼀个有机整体,每⼀部分之于整体都有⼀定的功能社会有机体可分解为家庭、阶级或种族、城市或社区1)家庭:社会的真正元素,社会的“细胞”2)阶级或种族:社会的组织3)城市或社区:社会的器官社会有机体的纽带是语⾔、宗教和分⼯等社会现象社会秩序论:⽀配社会的原则:不能孤⽴地理解事实。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考试必过版)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古典社会学三大传统:人文主义、实证主义、批判主义2.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即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
3.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即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
4.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实证主义口号)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提出社会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其思想局限:社会哲学、唯心倾向、乌托邦、保守5.孔德认为人类智力(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虚构阶段(神学)、抽象阶段(形而上学)、实证阶段(科学)6.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之处:●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是第一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
7.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紧张)和工业社会(和平)两种类型。
8.滕尼斯1887年《公社与社会》一书成为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认为人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完全非理性),其体系分为一般社会学和专门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公社和社会、社会价值、规范、本质等),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9.齐美尔形式社会学:主张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可以集中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而忽略其内容。
形式有:统治、服从、竞争、合作、党派、分工等,小群体(互相依赖,保持个性),大群体(制度和法律,压制个性),个人与社会(矛盾)双重关系,不能脱离社会,但与社会对立,因为制度和理性化压抑个性。
10.齐美尔对社会冲突的看法:冲突普遍存在,有积极功能(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安全阀机制)11.迪尔凯姆著作《自杀论》,提出了社会支持概念,社会整合与社会规范。
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确立社会研究方法的准则:理论命题——理论假设——经验检验的研究步骤,价值中立的原则,解释社会事实拒绝还原论,不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功能混为一谈,批判目的论,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共变法与控制比较法12.涂尔干(法)社会团结:指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古典社会学总结

社会系统各部 分之间关系
发展的原因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从静态对社会有机体进行解剖式的分析,找出社会 基本构成要素、生成的一般条件及维护的一般规律。
社会静力学
个人
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性中既有有利于社会 秩序的,也有不利的。
家庭
社会整合
社会的真正单位, 社会结构各部分的 体现了统治与服从, 平衡与和谐的关系 平等与合作的统一, 是社会Leabharlann 行的条件。 利己和利他的统一。
德国社会学的创始人 之一。他以围绕“公 社”和“社会”两个 概念建立起来的社会 学体系而著称。
滕尼斯(1855-1936)
社会学体系
社会学是研究人及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本质的科 学。
纯粹社会学
专门社会学 一般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经验社会学
社会学的知 识体系
“公社”和“社会”
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两个 基本类型模式。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路
说明
科学分类
三阶段学说
社会学是实证阶段的高级的学科
智力发展 社会发展
军事阶段 神学阶段 动力学从属静力学,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过渡阶段 发展在秩序中进行,秩序在发展中展开;秩 形而上学阶段 序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秩序的实现。 工业阶段 实证阶段 社会学 基本内容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 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变迁
社会进化模式上,孔德主张单线社会发展观,斯宾塞认为
社会发展的具体类型是不同的。
孔德与斯宾塞社会学思想之比较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实证主义作为其理论指导和方
法论前提;都对社会发展都持进化论思想,都以一种“自
(精品课件)西方社会学理论课件 华中师范大学 考研学习必备

A. Comte, primarily a French philosopher, is the right person who coined the term “sociology” and founded the school of philosophy entitled “positivism”. Positivism, in certain sense, can be defined as a set of ideas about the role of sciences in society. Though Comte did not write piles of book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coining of both “sociology and positivism” has greatly benefited the disciples in the domain of sociology. Not much of the specific ideas of Comte’s sociology survived into the classical age of sociology (between 1890 and 1930 ) and he was seldom mentioned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But some sociologists still assumed that Come would be rediscovered in a certain sense. Nevertheless, some of Comte’s ideas continued its influence even after his death.
古典社会学理论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第一节孔德的科学观一、实证主义哲学观科学研究只能以可以经验的现象为对象(即可以实证的),知识不能超出现象的范围,是相对的。
规律只是对现象间前后相续或彼此相似关系的知识。
科学不研究"形而上"的东西,追求本质或终极原因的是神学或形而上学的任务。
"实证"被解释为: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相对。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二、科学的分类科学分为抽象科学和具体科学两类。
抽象科学是研究一定种类现象规律的科学,有五门抽象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具体科学是把抽象科学揭示的规律认识运用到局部领域,比如医学就是运用生物学知识的具体科学。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天文学观察物理学观察实验化学观察实验分析为先生物观察实验综合为先"社会学比任何其它科学都重要。
此外,唯有它才提供逻辑的和科学的环节,借此我们对现象的其它各种不同的观察能够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孔德科学观的基本点:1、科学是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对象的,是可以实证的。
2、科学是探讨现象之间经常的、反复出现的联系,即现象之间的规律。
3、在每一种类的科学中,抽象科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性。
4、社会学是最复杂、最终要的科学。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第二节社会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社会学的对象"我所谓的社会物理学是指专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它本着和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同样的精神来考察社会现象。
也就是说社会现象受到不可变更的自然规律制约,揭示这些规律是社会物理学研究的特定目标。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二、社会学的方法1、观察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历史文化的遗迹、风俗、仪式等)2、实验法直接实验间接实验(研究社会由于动荡产生的病态性偏差,由此显示社会的主要规律)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3、比较法动物社会与人类社会比较同一历史时代不同类型社会比较同一社会不同阶层比较4、历史法把不同社会现象依其发展秩序做纵向比较,从而发现各种因素的对立运动,发现社会现象运动的一般趋势。
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第一篇(1)古典社会学理论

第一篇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二章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学科建设涂尔干研究方法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研究内容(范例)宗教自杀论第三章维科——提出理解的方法施莱尔马赫——解释学自省/“最后事实”狄尔泰↓(修正)资料外部标志/他人内心世界自然科学——普遍化李凯尔特——科学的分类个别记述文化科学价值联系第四章研究对象——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西美尔:问题领域——一般社会学(普通社会学)社会类型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哲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几何学文化社会学——主观&客观文化社会分化导致两种变化——群体组成原则&群体数量货币哲学——交换关系第五章社会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行动社会学两大任务——解释性理解:直接观察&动机因果性说明社会分析模式研究的客观性——价值中立社会行动类型理性类型科层制资本主义精神第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六章第一章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基本思路: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一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孔德:(一)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1789年)大革命后的社会和政治紊乱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圣西门的秘书、就业困难、对社会的不满、社会重建的责任;(二)理论框架:孔德逻辑的构造出一个“科学等级体系”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创立一门新科学——实证社会学。
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方法论人类的三大理论阶段学说:神学→形而上学→科学或实证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天文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定义:社会静力学只在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横断面,静态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原则。
西方社会学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导言一、社会学发展史(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诞生和形成时期,主要特征是:1.社会学发展的重心在西欧,但20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向美国:孔德(Comte,法国人);斯宾塞(Spencer,英国人);滕尼斯(Tonneis,德国人);涂尔干(Durkheim,法国人);韦伯(Webber,德国人);马克思(Marx,德国人)、帕累托(Pareto,意大利人);齐美尔(Simmel,德国人);曼海姆(Mannheim,匈牙利人)。
社会学发展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凡勃伦(Veblen),库利(Cooley),帕克(Park),米德(Mead),托马斯(Thomas).2.使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地位,主要表现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此一时期的社会学思想形成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论题,对以后的社会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这是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有:1.社会学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了美国。
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是human behavior is shaped by society and social environment;那么人的思想也是植根于社会条件中的。
2.围绕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展开,首先是帕森斯综合西欧的古典社会学理论,适应当时美国社会的需要建立了宏大的结构功能主义体系,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判,形成了社会学理论在美国的“群雄并起”的局面,因此很多学者就把这一时期称为“帕森斯”和“反帕森斯”阶段。
3.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各个理论家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出发,发展完备了各个理论传统,形成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几大理论体系。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件

社会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学理论应用
社会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帮助管理者理解员工行为、组织文化和战略发展等方面 。
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学理论应用案例
例如,通过运用社会学理论,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制定 出更加有效的战略和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
总结词
马克思强调社会阶级和生产方式对社会结构 的影响。
详细描述
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决定了社会的阶级关系。 他强调阶级斗争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认 为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马 克思还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指出了资本 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其劳动产物的疏远和矛
04
当代社会学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他强调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并提出了AGIL功能分 析模型,即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四个功能领域。
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这些功能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关注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涂尔干关注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他认为宗教在维 护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分析了 宗教信仰、仪式和组织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方 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宗教与道德、法律、教育等方面的关 系。他认为宗教信仰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 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VS
详细描述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 哲学家,他提出了社会有机论,认为社会 是一个有机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 共同维持社会的运转。他强调社会的整体 性和系统性,认为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存 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古典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重点归纳

古典社会理论学家⼀览1、孔德的实证社会学1)社会学理论(P21-23):就像⽜顿⼒学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法则⼀样,社会学家应该⽤观察的⽅法去解释统治社会世界的法则;⼀⽅⾯,社会学必须是实证的:另⼀⽅⾯,也应该反对没有理论指导的经验主义:2)社会学⽅法:观察、实验、⽐较、历史分析(P23-24)3)社会学体系:社会学是对社会有机体的研究,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社会静⼒学:关于社会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的研究家庭、⽽不是个⼈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为什么?1.个⼈是从家庭被引⼊社会,家庭在微观上向个⼈提供了统治、服从和合作的经验,家庭是以往⼈类社会经验、传统的保护者和传递者。
2.正是在家庭内部,个⼈的利⼰主义倾向才有可能被压抑为学会“为他⼈⽣活”,此外,⽗⺟与⼦⼥的关系,像是过去与未来相联系,各代⼈之间的善良关系能够在⽼⼈所代表的传统和年轻⼈所代表的创新之间寻求到⼀种社会均衡。
中⼼问题:随着功能的不断分化,部分之间的整合何以可能?系统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协调部分之间交换的权威的集中;普遍的道德和精神的发展社会动⼒学:(:“三个阶段的法则”)社会进化的法则,即社会系统随着时间推移的变迁模式神学阶段:⽤万物有灵论、灵魂或上帝来解释事物形⽽上学阶段:⽤抽象的哲学沉思来解释事物实证阶段:在观察、实验和⽐较的基础上,⽤科学⽅法来解释事物⽂化系统:超⾃然思想意识——追寻现象的最基本的本质——实证科学结构系统:基于宗教精神的⾎缘单位——基于法律控制的国家——基于相互依赖、国家权威和普遍精神的⼯业2、斯宾塞(1820-1903)的进化社会学2)斯宾塞的第⼀原理(1860-1862)“进化是宇宙的主要过程,组织结构的形式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循环往复。
”(P54)将“适者⽣存”应⽤于社会(社会达尔⽂主义)5)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1874-1896)5.1)有机类⽐和社会超有机体(普通有机体为⽣物有机体)有机体与超有机体(相似点)有机体与超有机体(不同点)社会系统的类型学根据社会内部控制⽅式分类:军事社会vs⼯业社会军事社会指⾼度集权化、管理过程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业社会指低度集权化、⽣产过程占主导地位的状态。
西方社会学理论_绪论

的对象限定在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之 内。
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所谓真理,无非就是对于经
验的一种解释。如果解释得通,它就是真理,就对我们有 用,有用就是真理。
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来思考,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 点,把采取行动作为手段,把获得效果作为主要目标,其 中行动概念占据主导位置。
西方社会学理论
山东建筑大学
第一章 绪论
山东建筑大学
一、社会学理论是什么?
社会学理论: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
能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解
释社会世界,并能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
•
——瑞泽尔
社会世界,如人类行动、互动和组织 运行等。
应从三个特性把握社会学理论:
1.概念
2.连接概念的陈述
3.组织陈述的形式
山东建筑大学
论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原则来研究社会世界的规律,追求 客观性、秩序性和确定性。
3.启蒙思想的影响(课本4-7):研究人类社会 的什么?
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类社会的远景和一些社 会学论题
A思想家们主张自由主义,为最早在大不列颠群岛
出现的工业资本主义辩护,提出了人类和社会的远景。 如亚当斯密:个人应该从外部的控制中获得解放,应
山东建筑大学
1.经验哲学传统:为啥用实证主义研究人类社会?
17世纪之前,知 17世纪经验
识往往是形而上学 哲学的代表人
的,即通过理性的 物培根强调:
推理和逻辑去研究, 在以观察为基
不直接透过感知得 础的知识之外,
到答案。
没有别的真实
的知识。
贝克莱、休谟、牛 顿等都强调把人的知 识限制在可直接观察 的范围以内的认识论。
西方社会学古典部分

1.孔德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界定:(一) 社会静力学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常常被视为其思想的保守的一面,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秩序、组织以及和谐等问题。
社会静力学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其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持续的原则。
1、社会基本单位――家庭。
2、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分工和宗教。
a)语言具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特点。
分工以及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合作。
b)宗教的作用表现在,它向人们提供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构成人们行动的社会基础。
(二)社会动力学孔德为社会动力学确立的研究任务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进步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
由于孔德认为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所以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也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虚构阶段):是指远古至中世纪早期(1300年之前)的这段历史。
又可细分为三个具体时期:拜物教时期,多神教时期和一教独尊的基督教时期。
在每个具体时期里都有相应的社会组织出现或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来。
2、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从1300年到1800年的“西方革命”时期。
此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牧师和法官,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国家,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则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团结是依赖法律体系形成的。
3、科学阶段(实证阶段):社会发展的顶峰。
主要标志是科学的普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创立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增长。
实社会学研究方法(Four basic methods)1、观察法(observation)所谓观察,它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而不是无目的地搜集杂乱的事实,那些孤立的、偶然的事实,什么也说明不了,因而是毫无价值的。
他一再强调,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获得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西方社会学理论古典部分-精选文档

• 文化悲剧根源于主观 文化和客观文化的区 分。文化悲剧的形成是 因为客观文化逐渐急速 成长,但是主观文化以 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 却只有低度成长。
• • •
请观看短片:
《克隆危机》
• 文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分工的增加。专业化的 分工使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创造更复杂,更精细 的客观世界元素。个人越来越专业化的同时, 他也失去了读整体文化和知识的了解及控制能 力。
对货币与交换的分析
• 货币的出现为各种不同的商品提供了一种共 同的度量标准。
•
强调变对社会的影响
• 首先,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对目的作 思考。 • 其次,货币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因为它促进了社会中定量而非定性因素的产生与发 展。 • 在齐美尔看来.货币的使用,促进丁货物交流,同时 也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率。
• 平时成绩——30%
课堂情况 出勤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
学习内容——古典社会学
• 第一讲 西方社会学产生 的思想基础及历史 背景 • 第二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 创始人 • 第三讲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 理论 • 第四讲 齐美尔的社会学理 论 第五讲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 第六讲 功能主义理论
• 第七讲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几何学,即“社会几何学”
两个主题
数学——对偶组 三人组
数 学
距 离
距离——价值 距离——陌生人 距离——谎言
第三节 文化社会学
• 一、文化悲剧 • 二、社会分化
• 什么是文化悲剧?
• 客观文化——包含 人们开发出来各类东 西。比如,艺术,科 学,哲学等等。 • 主观文化——个人制 造,吸收,控制客观文 化元素的能力。
• 货币的使用改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 团结。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古典功能论思想1.孔德使用生物学概念去说明社会。
2.斯宾塞提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结构,从同质结构到异质结构的过程,结构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3.涂尔干强调功能分析方法。
对社会事实的解释,必须区分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
并指出,应先研究社会事实的原因,再分析其功能。
二、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1.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作为解释人类社会系统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
功能是指一个局部的行为对其总体行为的贡献。
2.以前的功能分析处在“目的论”倾向,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3.功能分析可以避免坚持一种文化事项都必然具有一种功能,和不同文化中的这些事项都必然具有同样的功能信条。
4.马林洛夫斯基: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所谓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文化包括一套工具和一套风俗。
戏剧行动(人和不同世界的关系是直接的关系)1.戏剧行动是指在公共场合有意识的展示自己的主观情感、品质、愿望等主观性的行动,从而自己和别人通通的特有的主体经历和体会,让观众看到并接受。
核心是自我展示。
2.在本体论结构上假定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之外,还必须假定主观世界这一前提,戏剧行动把人生作为舞台,把行动作为展示自己主观性的活动。
3.它的合理性根据个性的同一性和自我表达的真诚性来衡量。
沟通行动(人和不同世界的关系是反思的关系)1.沟通行动指至少有两个行动者通过语言的交流,求得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协调相互之间关系的互动行动。
2.3.体制及其理性化1.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实际表明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依赖于理性的讨论而不是受制于外在的强制力。
2.体制:一是指和生活世界相对影响人类生活的社会的制度和组织二是指研究者采取客观观察者的视角去分析和了解社会现象,同时代表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即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去了解,重视对其结构的功能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社会学理论一.绪论1.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柏拉图:特别强调社会的有机统一性。
他明确规定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从属于它的整体。
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包含着分工与不平等的统一体。
亚里士多德:社会是一个有分化的结构,各种独立的要素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
《政治学》《国家篇》(填空)2.社会契约论(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是社会进步理论的一种形式。
它强调社会“是自私力量的自然状态的个人对现代国家和政治义务形成的自愿默认的产物”。
强调人性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
社会契约论没有把社会看成是由不同的层次构成的复杂结构。
3.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和《论社会不平等的起源中》分析了财产的起源及其分工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关系。
卢梭特别强调社会不是一盘散沙的个人集合体,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里个人利益被融合为一种普遍的共同意志。
孟德斯鸠:认为社会是一个以客观结构构成的自然体系,而不是以集个人意志而形成的普遍意志为基础的神秘的有机体。
4.苏格兰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社会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意识到社会是一个客观过程,是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力量的产物,它可以通过经验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和分析。
5.实证主义与圣西门“工业社会观”实证主义主X科学和事实,反对形而上学与思辨哲学。
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统计分析要应用到社会研究之中,并对社会现象作出因果解释。
工业社会一词是圣西门创造的。
他认为,封建社会是好战的,工业社会是和平的。
圣西门认为社会是有机统一体,社会发展的实证阶段(即工业阶段)具有以下特征①科学处于中心地位②社会各组成部分处于功能和谐状态③市民社会组织是社会结构的基础④社会成员之间是伙伴合作关系⑤社会是生产货物为中心的大工厂,治人的权利变为治物得权利。
6.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英国功利主义的传统;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简答)7.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三个动向(20世纪80年代以后)①微观—宏观的整合②能动性—结构③整合与理论的综合8.黄金时代是说人们对奴隶制度的评价,是对社会变迁的理性思考,是古代社会第一个模糊的社会变迁理论。
(填空)9.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表明,社会的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可以通过鼓励个人追求他们的私利得到最好的实现。
(单选)10.实证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最主要的传统之一。
(单选)11.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理论基础: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社会契约论;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苏格兰的启蒙思想;实证主义与圣西门“工业社会观”。
(简答或论述)二.奥古斯特·孔德1.被称为“社会学之父”,1826年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实证主义。
晚年醉心与“人道教”。
人道教的作用:①领导人们生活学习②对人们进行劝说,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权力与义务③传播科学知识,使牧师们成为精神贵族。
2.《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建立实证主义体系。
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实证主义体系。
《实证政治体系》阐发“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著作中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3.主要著作:《论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哲学概论》《实证主义手册》《实证主义回答》《向保守主义者得呼吁》《主观的综合》4.“实证”的含义(简答)①实证意味着真实。
所谓真实,即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
②意味着有用,即知识必须有益与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反对以知识去满足人无用的空泛的好奇心。
③意味着肯定,即必须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
④意味着精确,即我们的知识和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的需要所要求的精确度,抛弃模糊的认识和主X。
⑤意味着相对,即知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需反对以往哲学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知识是相对的,是因为人们对现象的研究总是受到内在和外在状况的限制。
5.依据实证主义原则,研究人类智力发展史,逻辑构造“科学的等级体系”,提出“社会学”一词。
6.人类智力三阶段:①神学阶段有名虚构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最初阶段,是人类智慧的必然出发点。
②形而上学阶段有名抽象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度性阶段。
③科学阶段有名实证阶段,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
7.社会静力学(简答)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间的相关关系。
它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秩序的原则。
8.社会静力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秩序”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X畴。
9.社会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的结构10.人性具有双重或三重性质,由情感活动和才智构成。
①情感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的行为的动力②活动是由军事极端转为工业阶段的过程③智力的历史是从唯物主义向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11.利他主义有三种禀性①敬慕②崇敬③仁爱12.家庭XX语言所有制社会组织有关的劳动分工和经济合作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13.孔德从静力学的角度剖析了人类社会结构,说明了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原则,解释了历史变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他的静力学充分说明了构成社会各组成部分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不同功能构成社会的因素;组织器官在同一社会同一时期同一阶段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功能。
14.社会动力学(简答)社会动力学综观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
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可见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15.孔德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工业阶段。
①军事阶段是智力的神学阶段,从远古至中世纪早期②过渡阶段相当于智力的形而上学阶段③工业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16.孔德提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
三.斯宾塞1.赫伯特·斯宾塞,英国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奠基人。
2.主要思想: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论。
其被称为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因果的亚里士多德”。
3.著作:《社会静力学》《进化论的假说》《综合哲学》综合哲学体系《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自传》《文集》《描述社会学》《进步,它的规律和原因》4.社会进化理论是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证社会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进化”。
5.世界是由无机领域(物理学方面化学方面)有机领域(生物学心理学方面)和超机领域组成(社会学方面)6.现象世界是历史进化或普遍进化,原因是①物质不灭②运动继续③力的持久,其中③是最重要的。
(选择)7.斯宾塞是西方社会学史上实证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包括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他从社会结构_功能变化的角度解释了社会的进化,指出社会的进化首先来自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内部的组织由简单变为复杂。
他认为尽管社会是在发展变化,但其结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等方面却是比生物有机体更高级的“超有机体”,可见,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蕴含着明显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思想。
四.埃米尔·涂尔干1.著作《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XX生活的基本形式》《道德教育》《原始分类》《社会主义》《社会学和哲学》2.被公认为是实证社会学的奠基者,XX文化理论的先驱者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名词解释)所谓社会事实,即“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4.社会事实的三个突出特征:①它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②它对个人具有约束力③它具有普遍性两个分类:一是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二是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态学(或解剖学)事实,如社会基本要素的数量和性质。
5.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论述题)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他强调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认为对现象的观察应排除“通俗观念”的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把社会事实当做客观存在的“物”来研究,即把它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出发点的实物论剧来研究。
要保证运用上述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准则:①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定义③尽量采取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资料。
2)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我称那些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为正常现象,称其他事实为病态现象或病理现象”3)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首先,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其次,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类变种。
4)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简答)划分社会类型为社会形态学转向“解释社会学”迈进了一步。
第一个原则是: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第二个: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
6.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分析它功能的方法:①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该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②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③运用其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7.《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
《自杀论》是实证研究的典X。
(单选)8.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即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
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回答:是什么样的联系纽带是众多个人结合成为一个有序社会的,社会团结的性质特征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体现有何不同,社会是怎样由一种团结类型向另一种团结类型转变的9.根据社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划分社会类型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
1)机械团结是根据无机物分子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划分,是出现在不发达古代社会中的团结。
它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的基础上的,当它主宰社会时,个人间尚没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XX信仰心理情感等,人与人之间相近或相似,在这个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的支配,个性湮没在集体意识中,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度低。
①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②机械团结的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机械团结是指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2)有机团结现代发达的社会尤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者某种专门的职能,他把在社会中所出现的新的团结形式称为有机团结,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