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致贫原因及脱贫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江州致贫原因及脱贫对策
李益敏,郝性中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研究所,昆明650223)
摘要:对云南省怒江州的致贫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怒江州贫困的重要因素包括:山高坡陡,耕地量少质差;
80%人口居于海拔大于1 400 m山地,长期处于种粮为主的原始农业状态;宜耕地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加剧,
轮歇种植和陡坡垦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交通不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滞后。
为
此,怒江州要摆脱贫困,必须科学制定脱贫战略,修建山地干线公路,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山地停止种粮,全面
退耕还林还牧;调整产业结构,重建生态环境;建设山区新农村,拓展生存空间。
关键词:致贫因素;反贫困策略;怒江州
中图分类号:F127;K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21(2008)01-0063-05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滇西北,国土面积1·47
×104km2,其中58·3%的区域为自然保护区,是一
个以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和独龙族为主(占
总人口92·2% )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
怒江州所
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
族普米族自治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2004年总人口
48·04万人,贫困人口2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969元(全国为2 936元,云南为1 864元,全国扶贫
重点县为1 582元[1])。
怒江州的贫困面、贫困程度、返贫率居全省之首,被称为扶贫攻坚的“上甘岭”。
贫困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领域[1-7]。
怒江州多年的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贫困状况,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而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8-9],走入了“贫困-开垦-生态破坏-贫困”的
恶性循环。
近年随着三江并流区申报为世界遗产地和怒江水电开发引发的争论,怒江州的生态环境和贫困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已加大对怒江的扶持力度。
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怒江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已非常紧迫。
笔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贫困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解决怒江州贫困的对策措施。
1致贫因素分析
1·1生存环境恶劣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中段滇西北高山峡谷区,山
高坡陡,海拔720~5 128 m,高差达4 408 m。
境内
山地面积占97%以上,谷地平坝、阶地、冲洪积扇和河漫滩不足3%。
坡度>25°的陡坡地117·72×10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0·64%[10],海拔1 600 m以
上面积占91·79% (表1)。
表1怒江州不同气候带坡度的土地面积
Tab·1Area proportion ofdifferent sloping land climatic zones in Nujiang
气候带海拔高程/m不同坡度土地面积/%
<8°8°-15°15°-25°25°-35°>35°小计
山地寒温带、寒带>3 000 0·10 0·97 7·45 19·53 12·30 40·35山地温带2 400-3 000 0·26 1·01 5·18 14·09 9·02 29·62
山地暖温带1 900-2 400 0·11 0·17 1·72 6·91 5·20 14·11
山地北亚热带1 600-1 900 0·01 0·13 0·72 3·89 2·96 7·71
山地中亚热带1 200-1 600 0·01 0·05 0·47 2·72 1·70 4·95
山地南亚热带<1 200 0·16 0·13 0·66 1·46 0·85 3·26
合计0·65 2·52 16·20 48·60 32·03 100·00
资料来源:云南省农业区划办公室·云南省不同气候带坡度的土地面积·云南科技出版社, 1987。
热带地理28卷
怒江州边境3县(指怒江峡谷泸水、福贡、贡
山,下同)1 647个自然村中,居住在海拔1 400 m以
上的自然村、农户、人口数均占80%以上,居住最高
海拔为2 650 m(表2)。
表2怒江州边3县自然村、农户、人口分布情况
Tab·2The distribution ofnatural villages, farm households and population in three boundary counties ofNujiang
海拔范
围/m
自然村农户人口
数量/个比重/%数量/户比重/%数量/人比重/%
738-1 400 284 17·24 7 985 18·89 39 812 19·16
1 400-1 700 460 27·93 11 338 26·83 55 028 26·48
1 700-
2 100 681 41·35 18 396 43·5
3 90 162 43·38
2 100-2 400 190 11·54
3 943 9·33 19 710 9·48
2 400-2 650 32 1·94 599 1·42
3 12
4 1·50
合计1 647 100·00 42 261 100·00 207 836 100·00
资料来源:据1984-1995年泸水、福贡、贡山3县《地名志》整理。
①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金沙江下游与西南诸河区滑坡泥石流治理需求迫切·http: //www·imde·ac·cn/NewsPage·asp? more_ news=% BF%C6%D1%D0% B6%AF%CC%AC&offset=30&id=536(2005-12-23)。
怒江州生态恶化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而又易
被人们忽视的因素。
由于刀耕火种、毁林开荒和每
年消耗50×104m3生活用柴,目前怒江河谷海拔
2 000 m以下地区森林覆盖率仅5·6%,原生植被仅
残存于悬崖绝壁和深谷,有林地活立木蓄积量以每
年0·34%速率递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受到破
坏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据云南省1987年和1999
年两期遥感调查结果,云南六大水系中仅怒江流域
土壤侵蚀面积呈上升趋势,年侵蚀模数由1987年的
1 263 t/km2增加到1999年的1 290 t/km2,年侵蚀
深度由0·94 mm增加到0·96mm[16]。
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质灾害隐患点达600多处①,乡村公路、
水利设施常被洪水、泥石流卷走[9],年年修路不见路,年年修水利不见水利。
2004年,共发生681起
一定规模和危害程度的地质灾害,造成22人死亡,
9人失踪, 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
2000年云南省政府通报的全省23起地质灾害中,怒江州
就占了6起。
1·2人地矛盾突出
全州宜耕土地5·59×104hm2,仅占土地总面积
的3·89%[11]。
耕地量少质差,零星分布,形不成规模,导致耕作困难。
据统计[12-13], 1952—2004年本州人口增长1·58倍,耕地仅增0·34倍,人均耕地由0·17 hm2降至0·09hm2(图1),按云南省维持温饱型人均粮食标准(2000年)325㎏/人计算,解决口粮
需0·43 hm2/人,人地矛盾突出。
为解决温饱问题,
一是缩短轮歇周期。
近年撂荒周期减为2~3 a,由
于没有足够的休闲期,植被和土壤肥力得不到恢复,
地越种越瘦,产量越来越低[14],轮歇地变成贫脊荒
草地[15]。
二是扩大陡坡垦殖。
1996年,大于25°陡
坡耕地2·5×104hm2,占耕地总数的31·42%。
最陡
的坡度达65°~70°,谓之“壁耕”,堪称全省之冠。
图1怒江州历年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Fig·1The change of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inNujiang (1952-2004)资料来源:怒江州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受地理环境限制,怒江居民点、耕地分布不仅坡
度大,海拔高,且零散无序,造成建设成本高,劳动成
本高收益低。
采用GIS技术对边境3县1/25万土
地利用数据(1996年)分析, 79·81%的耕地分布在
海拔大于1 400 m山地上(表3)。
耕地离居民点路
表3怒江州边3县耕地海拔分布
Tab·3The farmland distribution ofdifferent altitude in three boundary counties ofNujiang
耕地海拔/m贡山/%福贡/%泸水/% 3县总计/%耕地合计其中水田耕地合计其中水田耕地合计其中水田耕地合计其中水田
700-1 400 3·01 0·00 15·71 46·98 27·43 72·08 20·19 61·97
1 400-1 700 31·67 50·54 32·87 44·65 20·25 15·10 25·51 22·49
1 700-
2 000 34·5
3 47·07 29·48 8·33 26·15 8·82 28·45 12·25
2 000-2 400 21·42 2·39 18·20 0·05 22·65 3·99 21·27 3·29
2 400-
3 000 8·13 0·00 3·7
4 0·00 3·50 0·00 4·3
5 0·00
> 3 000 1·24 0·00 0·00 0·00 0·02 0·00 0·22 0·00
资料来源:利用GIS对怒江州边3县1 /25万土地利用数据(1996年)分析。
641期李益敏等:怒江州致贫原因及脱贫对策
程远,从村寨到耕地须步行山路1~4 h,占作业时间
30% ~80%,劳动强度为外地坝区3~10倍。
而山
地种粮平均收入仅495元/hm2,投入与产出反差悬
殊。
边3县各自然村至所属村委会距离<2 km以
内仅399个,占24·23%;其中>6 km的455个,占
27·63%;最远的>20 km(表4)。
表4怒江州边境3县各自然村至所属村委会距离
Tab·4Distance from three boundary counties to respective village communities in Nujiang
距村委会/km泸水福贡贡山3县合计自然村数/个占比重/%自然村数/个占比重/%自然村数/个占比重/%自然村数/个占比重/%
0~2 177 23·73 163 26·00 59 21·53 399 24·23
2~4 198 26·54 192 30·62 75 27·37 465 28·23
4~6 144 19·30 126 20·10 58 21·17 328 19·91
6~8 100 13·40 80 12·76 41 14·96 221 13·42
8~10 46 6·17 32 5·10 19 6·93 97 5·89
>10 81 10·86 34 5·42 22 8·03 137 8·32
合计746 100·00 627 100·00 274 100·00 1647 100·00资料来源:据1984-1995年泸水、福贡、贡山3县《地名志》整理。
1·3基础设施滞后,脱贫难度大
怒江州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电力、通讯、广播、
电视普及率极低,目前全州1/3的人没用上电②。
大多数村不通电话,大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2004年全州通车里程2 821 km[12],是云南省通车里程最短的地区,公路网密度只有0·192 km/km2,是云南省平均水平的45%,且公路多在河谷沿岸,受益人群少。
全州境内无国道穿过,没有一条完整的三级以上公路,多数路段属四级以下土路,晴通雨阻,通达能力极差。
全州80%以上
的自然村不通公路,以人马驿道和小路为主,溜索仍是人们过江和运送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工具。
55%的农村运输以人背马驮为主, 60%的地区运输
困难②,山区驿道上至今还流动着“马帮”。
有的老人从未到过乡政府,没见过公路和汽车。
交通闭塞使怒江山地世居民族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怒江的发展,加大了脱贫难度。
全州城镇化水平仅为14·6%[17],是小城镇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城市垃圾处理、供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几乎空白,在封闭的环境里,人们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不易改变,扶贫难度大。
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了经济发展,阻碍了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18]。
1·4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受教育程度
低
怒江州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沿边少数民族自治州。
本州原住民以山地世居民族为主,至今有700多年历史。
由于地处边远、山高谷深、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等原因,直到建国初期,怒江大多数民族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育程度低。
历史上山地世居民族以采集、渔猎和刀耕火种、轮歇游耕的原始农业为主。
刀耕火种的轮歇地占60%
以上[19]。
轮歇地产量极低,玉米平均单产仅750
㎏/hm2。
怒江州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云南省和全国平均
水平的33%和51·7%;单位土地生产总值为云南省
的14·7%、全国的8%;土地平均贡献率仅为540
元/hm2,地方财政自给率仅16·45%;农民人均纯收
入为全省的52%、全国的33%,粮食平均单产分别
为云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64·1%和50·4%[12] (表5)。
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开发本州丰富的水能、
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难以落到实处,农业投入少,农业生产水平低。
表52004年怒江州与云南省、全国经济情况比较Tab·5Comparison of economy amongNujiang,
Yunnan Province and China in 2004
人均GDP地均GDP财政自给率农村人均纯收入粮食单产
元元·hm-2%元kg·hm-2
全国10 561 14 258 92·66 2 936 4 620
云南6 733 7 723 39·68 1 864 3 630
怒江州3 482 1 136 16·45 969 2 328
资料来源: 2004年国家、云南省、怒江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65
②中共怒江州委书记解毅·以开发促保护实现怒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民网http: //www·sina·net。
热带地理28卷
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因
素[20]。
受地理环境影响,怒江居民点较分散,校点
多、规模小、条件差,办学投入高,效益低,巩固率和
合格率低,教学质量低,有的学生因路远难行旷课、
辍学。
2004年,怒江州1 103所小学中,教学点839
个,其中,一师一校教学点558所[21],全州至今未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高于云南省
平均水平8·4倍、6·49倍,人均受教育仅4·9 a,
40%以上人口不会汉语。
2脱贫的对策措施
2·1针对区域特点、贫困原因,科学制定脱贫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脱贫战略是区域脱贫成功与
否的关键,不同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等因素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多领域、多学科综合研究制定符合怒江的脱贫措施已非常重要。
为此应该由州委、州政府牵头,聘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联合州、县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方案。
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垂直分带明显的特点,制定
方案时应该结合各垂直分带区特点提出相应发展思路,建立适合区域生态环境的农业结构[14],并分步
实施,科学决策、统筹部署,避免造成扶贫资金的无
效和浪费。
2·2修建山地干线公路,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
导致怒江州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是山高坡陡、交
通不便。
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仍是“要想富,先修路”。
建议在怒江两岸世界自然遗产及自然保护区
外围海拔1 400-2 000 m的人口集聚区,各修一条
泸水-贡山高等级干线公路,形成与江边现有公路
平行的“川”字形公路结构。
依托3条干线公路,逐步形成连通县、乡、村委会和自然村公路网。
由于本州生态环境脆弱,修建半山公路应注意提高抗灾能
力和环境保护。
2·3实行区域互补,山地全面退耕还林还牧
怒江种粮收益很低,从现代农业规模性生产角
度和经济价值考虑,本州除保留连片高产稳产基本
农田外,其它散布和夹杂于陡坡地中的缓坡耕地,应
与大面积陡坡地一起停止种粮,用于发展集约程度
高、经济价值好的园地生产、药材生产、经济林和畜牧业,实现以林果、药材、牲畜换粮食,逐步实现生态
环境重建。
怒江州邻近的大理、保山、德宏等地州是云南产粮区。
山地干线公路修通后,通过区域互补,
将产粮区粮食运到山上就近供应农户,为山地停止
种粮和全面退耕还林还牧创造条件,山区群众结束
吃玉米的历史。
2·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和水电业
全面退耕还林还牧后,实行山地农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适宜山区特点,具有资源优势、经济价值
高、集约化程度高、适销对路的商品性生产,如油桐、生漆、核桃、板栗、蓖麻、茶叶、花椒等经济林果;杜仲、黄连、木香、当归、吴茱庾、竹叶菜等药材山货;牛、马、骡、羊、兔等食草性牲畜和南部热区的热林、热作生产,并多种植能控制水土流失的经济林木,形
成农、林、牧协调发展的格局。
怒江州是著名的东方大峡谷,有四山夹三江的
自然地貌和茫茫的原始森林,还有多姿多彩、内涵丰
富的民族风情文化、宗教文化、耕作文化、住宅文化、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以及民族特有的传统节庆,是
进行科学考查、探险、民族风情旅游的胜地。
可以满足游客们回归自然,探险自然的好奇心。
公路交通
畅顺,生态恢复后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怒江旅游。
由于地势险陡,天然落差大,雨量充沛,地表径
流量大,怒江州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目前,水能资源
利用率极低,仅为8%。
全州水能蕴藏量为2×108 kW,可开发装机容量达1 616×104kW,年发电量
783×108kW·h,特别是怒江,流量大、水质好、落差高、移民少,具有开发大型水电站的条件。
2·5建设山区新农村,实现劳动力转移
山地干线公路修通后,沿线选择适宜地形,新
(扩)建农村聚落和集镇,集中通电、通水,办学校、
卫生所和发展第三产业,吸引远离公路和世界自然
遗产及自然保护区内农户,通过由小并大,从分散到
集中,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劳动力通过技术培
训,转移到种植、养殖,山林特产开发、加工,运输经
商,公路养护,旅游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水电、工矿
建设等方面,扩展经济收入来源,逐步走上脱贫致富
奔小康道路。
通过上述措施,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解决群众温
饱、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为怒江州山地世居民族从根
本上摆脱贫困,逐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条件,实
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军岐,员晓哲·新阶段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策略[J]·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4(5): 10-13·
[2]王国敏·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兼谈西部地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艰巨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2003(6): 6-15·
[3]尚正永·甘肃省区域贫困的特征、原因与对策[J]·兰州学刊, 661期李益敏等:怒江州致贫原因及脱贫对策
2004(1): 114-115·
[4]黄颂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J]·学术论坛, 2004
(4): 95-98·
[5]李川南,韩明春·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及扶贫方式选择[J]·创造, 2000(4): 30-31·
[6]傅志上,高志英,缪坤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
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J].思想战线, 1998(3): 26-33·
[7]刘艳兰·解决贫困问题是怒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J]·中共
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4, 5(2): 33-36·
[8]李智国·怒江州可持续发展及其开发模式的系统视角[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 21(1): 103-107·
[9]张惠君·怒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贫困问题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 1997(3): 42-47·
[10]云南省农业区划办公室·云南省不同气候带和坡度土地面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87·
[11]郝性中·怒江州土地资源[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7·
[12]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13]怒江统计年鉴编委会·怒江50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14]罗为检,刘新平,高昌海·云南怒江流域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及退耕工程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2, 14(1): 85
-91·
[15]赵筱青,吕星,袁清.怒江州中元小流域退耕地现状及其开发模式探讨[J].热带地理, 2004, 24(2): 165-167·
[16]罗阳,张韶季,郭斌,等.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
分析[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2001(6): 36-37·
[17]解毅,欧志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庆祝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 J]·今日民族, 2004(11): 6-
12·
[18]陈端计·21世纪我国西部反贫困的难点与对策[J]·青海社会
科学, 2001(5): 58-62·
[19]怒江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怒江州州志编纂委员会·怒江傈僳族
自治州民族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20]李锐·生态、人口、素质:三重压力下的西部农村贫困[J].汉中
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2(4): 1-5·
[21]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年鉴[M]·昆明:云南年鉴社, 2005·
An Analysis ofPoverty Reasons and Aid-the-Poor Strategy for Nujiang Prefecture,Yunan
LIYi-min, HAO Xing-zhong
(Yunnan Institute ofGeography, Department of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650223, China)
Abstract:Nujiang Prefecture is one of the poorest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s inYunnan, even in China. All
the four counties in the prefecture are listed as poverty ones thatneed to be helped by the country. In the paper,
poverty reasons of the prefecture are analyzed in depth. It is thoughtthatthemain causes are as follow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re adverse; themountains are high and slopes are steep; naturaldisastersoccur frequently; the cultivat-
ed land is little and ofpoorquality; 80 percentof the population inhabits themountainous area at the altitude over
1400m and they have cultivated the landwith a primitive agriculturemode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popul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becomes acute, that leads to the phenomena ofalterna-
tion planting by turns and reclamation on steeps slopes; the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re poor, the
social-economic-cultural development lags. For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broughtby the poverty, some aid-the-poor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formulating the aid-the-poor strategy; buildingmain roads inmountainous are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for localpeople; returning the grain plots to forestry and husbandry;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build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ng new villages inmountainous areas; ex-
tending their space for existence.
Key words:factors ofpoverty; aid-the-poor strategy;NujiangAutonomousPrefecture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