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油田稠油油藏开发配套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是指通过注入热能到油藏中,使原油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采油方法。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和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优化热采工艺。

稠油热采的核心是注入热能,常见的热采工艺有蒸汽吞吐、火烤石、蒸汽驱等。

针对不同的油藏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热采工艺,并进行优化。

在蒸汽驱工艺中,可以控制蒸汽的注入压力、温度和物理效应等参数,以提高油藏热效应和驱油效果。

第二,改进热采注采关系。

热采注采关系是指注入热能和采油操作之间的关系,包括注采位置、注采时间、注采频率等。

通过合理的注采关系,可以提高热采效果。

在注采位置方面,可以选择与油藏渗透率低、油层薄的区域注采,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优化热采井网配置。

热采井网是指用于注入热能和采出原油的井网系统,包括注采井、注汽井、减温井等。

通过优化热采井网配置,可以提高热采效果和开发效率。

在注采井配置方面,可以根据油层的赋存特征和物性分布选择合适的井网密度和井距,以确保油藏的均质开发。

第四,提高热采注入效果。

热采注入效果是指注入的热能在油藏中的传播和利用效率。

提高热采注入效果的措施包括增加热采注入压力、提高燃烧效率、改善注汽剂和降低注采流体黏度等。

在燃烧热采工艺中,可以选用高效燃料和燃烧设备,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热能利用率。

第五,加强监测和调控。

加强热采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措施,以提高开发效果。

监测和调控的手段包括生产数据监测、地下监测和数值模拟等。

通过生产数据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油井生产情况和热采效果,从而指导协调和优化热采过程。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和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优化热采工艺、改进热采注采关系、优化热采井网配置、提高热采注入效果和加强监测和调控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热采效果和开发效率,实现稠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是一种特殊的采油方式,由于稠油黏度高、温度低,在采油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需要应用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和采取措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和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一、能量供给技术稠油热采的关键是提供足够的热能来降低油的粘度,提高采油效率。

能源供给技术对于稠油热采至关重要。

一种常用的能量供给技术是蒸汽注入,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提高油的温度和压力,降低油的粘度。

还可以采用电加热、火炬燃烧等技术来提供热能。

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结构。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通过对热采设备的改进和优化来减少能源损耗;通过改进蒸汽注入技术和燃烧技术来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优化能源结构指的是根据稠油储量和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能源供给技术,如采用天然气代替煤炭进行燃烧。

二、油藏物质输送技术稠油热采需要将蒸汽等能量传导到油藏中,以降低油的粘度。

在物质输送过程中,需要解决物质传导的问题。

常用的物质输送技术包括蒸汽吞吐、电加热、水平井等。

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优化井网布局和改进注气方式。

井网布局应根据油藏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井网类型,如三维多平行井网、周期井网等,以提高物质传导效率。

改进注气方式可以采用循环注汽、非循环注汽等方式,以提高物质输送效果。

三、油井增产技术稠油热采过程中,油井产量往往不稳定,容易出现堵塞和沉积等问题。

为了改善开发效果,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油井增产技术。

常用的增产技术包括酸化、水平井、压裂等。

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优化产能调整策略和改进增产工艺。

优化产能调整策略是指根据油井产能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注汽量、注水量以及井网布局等参数,以实现油井的最大产能。

改进增产工艺可以采用多级酸化、水平井压裂等技术,以提高油井的采油效果。

四、环保技术稠油热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应用一系列的环保技术。

规模化应用配套技术提升锦州油田机采效率

规模化应用配套技术提升锦州油田机采效率
使 整 个 油 田在 “ 一五 ” 间机 采 效 率提 升 2 十 期 %,耗 电量 大幅 下 降 ,节能 效 果显 著 。 关 键 词 : 采 效 率 ; 井 变频 控制 ; 机 油 螺杆 泵 ; 采 优 化 机 中图 分 类号 : E 5 T 35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9 27 2 1 ) 4 00 — 3 10 — 3 4( 0 1 3— 11 0
率、井下效率。
( 油井变频控制装置技术 一)
实际生产 中油井应用的变频控制装置类型较多,但各项 技术在工作原理、工作方式上大同小异。主要的技术特点是: 第 一,通过 改变 电源频率来 改变异步 电动机 的同步转
规模 化应用配套技术提升锦州油 田机采效率
王 东
( 中油辽 河油 田分 公 司 , 宁 盘锦 1 4 1 辽 2 0 0)
摘 要 : 章 针 对锦 州油 田机 械 采 油 井 系统 效 率偏 低 的情 况 ,通 过 分析 影 响 机械 采 油 井效 率 的原 因 ,提 出 了规 模 化 实 文 施 适 合 本 油 田特 点 的节 能技 术 。 以 油井 变频 控 制技 术 、螺 杆 泵 采 油技 术 、机 采优 化技 术 等 配套 措 施 ,进 行综 合 治理 ,
第 一 ,技 术 装 备 水 平 。高 水 平 和 好 性 能 的技 术装 备 是 提 高 地 面 系 统 效 率 的重 要 基 础 。采 用 较 先 进 的 、节 能 型 的 技 术设 备和 地 面 系 统 相 对 简 单 、传 动 机 构 越 少 的 设 备 则 能 量 损 失 越 少 ,系 统 效 率 越 高 ,能耗 越 低 。
术 ,规模 化实施机 采优化技 术等措施 ,在井下系统 、地 面
系 统 等 多 方 面 做 工 作 。几 年 来 机 采 系 统 效 率 由2 0 年 的 06

锦州油田稠油开采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

锦州油田稠油开采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
油层 地下 原 油粘 度仅 为 3 0 0 a S 属 普通 稠 0  ̄6 0mP . ,
油。
大。 在所 有 问题 中 , 汽窜 是制 约吞 吐开 发采 收率 的关 键因素 。 汽窜 导致 蒸汽 的波及 体积 小 , 重地 影 响 了 严
注 入蒸 汽的热 效率 , 形成 注汽 、 水 的恶性循 环 。 目 采 前 锦 4 块 的 回采水率 为 1 4 5 。 目前稠 油 区块 综 5 3. % 合 含水 为在 8 , 7 由于 高含 水关 井2 9口。目前 区块 1
地 层压 力降 至 30 a 压 降幅度 达 7 , .MP , 0 平均 年 压 降 0 3 a 年 压 降 幅 度 3 5 , 层 能 量严 重 不 . 5MP , .% 地
足。
锦4 5块 目前采 收率 已达到 3 . , 6 5 资源 严重 不 足 , 几年 动用 的均 为较 难开采 的储 量 。 储 量接替 近 在 困难 , 后备 资源 不足 的情 况下 , 如何 改善热 采 老 区的 开发 效果 , 提高 现有稠 油 储量 的动 用程度 , 一步提 进 高油 藏采 收率 , 实现 油 田的可持 续发 展 , 当前 我 厂 是
储 量动 用程度 , 如何 提 高蒸汽 的波及 体积 , 高采 收率 。 提
关键 词 : 稠油 ; 蒸汽吞 吐 ; 储量 动 用程度 ; 采收率 中图分 类号 : E3 5 2 1 文献 标 识码 : 文 章编号 :O 6 9 1 2 1 ) 8 0 7 —O T 4 (3 ) A 1 O —7 8 ( 0 0 O — 1 O 2 锦4 5块是 辽 河油 田最 大 的稠油 区块 , 也是 锦 州 采 油最 主要 的稠 油 区块 , 为典 型 的多层 边底水 油藏 。 区块构 造 上位 于 辽河 盆 地 西 部 凹陷 西斜 坡 的 南部 ,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是一种常见的油田开发方式,但由于稠油的性质特殊,使得热采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和开发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提高稠油热采的效率和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热采技术的改进和应用1. 蒸汽吞吐率的优化在稠油热采过程中,蒸汽吞吐率对于生产效率和采油速度至关重要。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蒸汽吞吐率,如改进注汽井位置和布点,优化注汽井的压裂设计,提高蒸汽的渗透效果等,从而提高蒸汽吞吐率和热采效率。

2. 油藏温度和压力的调控稠油热采中,油藏温度和压力的调控对于热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调控油藏温度和压力,如提高注汽井的渗透性,优化注汽井的生产参数,合理设计油藏压裂方案等,从而实现对油藏温度和压力的精确调控,提高热采效果。

3. 增强物理化学方法的应用在稠油热采过程中,物理化学方法对于热采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表面活性剂和缓蚀剂来改善油水界面张力和减少管道腐蚀,采用聚合物增稠剂来改善稠油的流动性等,这些物理化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热采效果。

1. 优化注汽设备和管道布局2. 提高油品提取和处理技术在稠油热采过程中,油品的提取和处理技术对于热采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油品提取和处理技术,如提高油品的提取效率,改善油品的净化处理工艺,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等,从而提高热采效果和产品质量。

三、管理策略的改进和应用1.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在稠油热采过程中,人员的技能和管理水平对于热采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对于稠油热采技术和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热采效果和生产效率。

2. 完善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在稠油热采过程中,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对于热采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严格执行热采作业的安全规程,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做好油田环保工作,从而保障热采作业的稳定和安全。

井控配套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

井控配套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

井控配套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锦州油田所辖油区属疏松砂岩油藏,稠油与稀油并存,开发方式多样化,且油区地面环境多处在湿地保护区、鱼塘虾池和海沟等敏感区域,给井下作业中的井控安全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我们从井控风险精细分级,建立动态数据库,研制井控配套装置,完善蒸汽驱硫化氢控制技术入手解决了井控管理的问题,弥补了井控安全环保方面的漏洞。

标签:锦州油田;井控;保护区前言锦州油田所辖油区属疏松砂岩油藏,稠油与稀油并存,开发方式多样化,且油区地面环境多处在湿地保护区、鱼塘虾池和海沟等敏感区域,给井下作业中的井控安全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井控风险分级不具有动态性,不能保证油水井井控分级的时时准确;二是井筒中存在特殊管柱组合时,常规井控装备无法满足现场抢险要求;三是硫化氢含量超标的施工井,无专用配套的井控装备;四是大修作业现场井控器材安装和配备不完善,不能更好的满足大修井压力控制预警和快速安裝。

以上问题的出现,使得井控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井下作业设计软件和井控细则相关要求,重新对锦州油区油水井井控风险评估分级,建立油水井动态井控分级数据库,在保证井控基础资料准确的条件下,通过研制一系列特殊的井控装备、运移装置、报警装置等配套工艺,实现油水井的安全可控。

1 井控风险精细分级,建立动态数据库以辽河油田新井控细则为标准,开展了井控风险分级和动态井控数据库的研究,对油水井状况进行风险跟踪。

根据环境和井况的改变,对部分油水井的风险重新划分,新增一级风险井2口,三级风险井221口。

且在井控风险分级的基础上,结合油水井健康工程的部分工作,把油水井详细数据和周边情况进行了收集,建立了拥有17305张照片的数据库,并根据油水井井下状况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对油水井数据库进行一个月一更新的维护,达到对油水井井控形势的动态跟踪,用以指导现场作业。

2 井控配套装置的研制为了满足日益严峻的井控形势的需求,解决现场井控方面的难题,进行了井控装置的研制。

稠油物化采油技术

稠油物化采油技术

稠油物化采油技术1.引言稠油富含胶质、沥青质、粘度大,开采过程中与蒸汽或其他驱替液的流动比大,流动困难,并且易沉积在岩石表面,造成孔道堵塞。

锦州采油厂的稠油产量约占年产量的五分之四,经过多年的生产开发,其生产难度越来越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因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为提高稠油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根据稠油油藏的具体条件,结合现有的稠油油藏开发工艺技术,采用了稠油物化采油工艺技术,在锦45块进行了14井次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2.关键词:稠油;物化;采油;技术3.技术原理稠油物化采油技术,是利用现有的注汽开发工艺技术,把乳化剂随蒸汽一道注入地层,乳化剂均匀分散在稠油里,同时,采用声波振动的方法使其混合搅拌,以便形成比较稳定的水包油乳化液,从而实现稠油在地层内的降粘作用。

这种在油层内形成的乳化液,能有效地降低稠油在地层内和井筒中的流动阻力,使稠油能顺利地进入井筒到达地面,从而达到降粘降耗、增产增效的目的。

该技术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降粘方法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以降低油层内稠油粘度,提高油井产量为目的,尽量利用现有设备及现有工艺流程,制定稠油物化采油技术施工方案,做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了稠油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

3.1声波技术稠油物化降粘,仅将乳化剂泵入地层是不够的,只有充分搅拌、混合,才能使其充分乳化,达到物化降粘的目的。

在油层条件下的微裂缝和毛细孔道内,采用一般常规的搅拌方法很难实现。

因此,我们采用了声波技术。

声波的振动作用能使油层孔道内的稠油、乳化剂、凝结水充分地混合、搅拌,促成水包油乳化液的形成。

考虑到注汽井高温、高压的特点,选择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声波发生器。

该声波发生器的振频率为1.5-2kh,声强为140-160db(1-100kw/m2),作用距离为5-8m。

该声波发生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结实可靠,不需外加动力,能重复使用,便于维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声波发生器。

由于该声波发生器具有强大的功率,除了利用其机械振动实现稠油物化之外,还能利用其空化作用,振动作用促使稠油降粘,在近井地带产生和扩大微裂缝,解除孔道内的物理堵塞物及解除水锁、气锁等作用,对油层有一定的调剖作用。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是一种针对高粘度油田的开发方式,其主要应用于低渗透、高粘度和大油层浸出厚度的油田。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有效应用和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对于提高油田产能、延缓油田的衰竭以及保障油田长期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包括增注技术、蒸汽压力调整技术和水平井技术等。

增注技术主要是指在注蒸汽的同时向油层注水,以增加采油效果。

蒸汽压力调整技术是通过对蒸汽的压力进行调整,以提高热采效果。

水平井技术是指将井眼水平延伸入油层,增大有效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

这些配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稠油热采的效果,提高油田产能。

改善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可以通过多个措施来实现。

首先是优化注采配套。

在热采过程中,注蒸汽和采油是相互关联的过程,优化注采配套可以提高油田的产能。

其次是完善油藏物理模型。

稠油热采的效果受到油藏物理性质的影响,完善油藏物理模型可以提高开发效果。

还可以通过改进注蒸汽方式,提高注蒸汽的效率,以及合理设计注采井网,提高注采井的效果。

加强监测与评价手段。

在稠油热采过程中,及时监测和评价开发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使用地震技术、地热监测技术和油藏流动性监测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科研与创新。

稠油热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

可以开展稠油流变学研究,针对稠油的特点,设计适合的注蒸汽方法和设备。

还可以开展稠油水平井布置的优化研究,提高稠油热采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增注技术、蒸汽压力调整技术和水平井技术等;优化注采配套、完善油藏物理模型、改进注蒸汽方式和合理设计注采井网;加强监测与评价手段,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加强科研与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稠油热采的效果,达到延缓油田衰竭和保障油田可持续开发的目标。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是目前石油行业中一种重要的采油方式,其采油效果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需要应用一系列配套技术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本文将围绕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以及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展开讨论。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燃烧增温技术:通过燃烧方式加热油层,提高油层温度,使油粘度下降,促进石油流动,提高采收率。

常用的燃烧增温技术有原油燃烧技术和天然气燃烧技术。

原油燃烧技术适用于原油质量较差的情况,通过将注入氧气或空气混合后与油层发生反应,释放热能提高油层温度。

天然气燃烧技术则适用于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将注入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燃烧,产生高温气体加热油层。

2. 蒸汽驱替技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提高油层温度和压力,降低油粘度,改善油水相互作用,推动石油流动,提高采收率。

蒸汽可采用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两种形式。

饱和蒸汽适用于温度较低,驱替效果较好的情况;过热蒸汽适用于温度较高,油粘度较高的稠油油藏。

3. 低渗油层改造技术:低渗油层通常指渗透率在0.01~1mD范围内的油层。

由于低渗油层石油流动困难,稠油热采效果较差。

针对低渗油层的特点,可采用物理渗透改造技术和化学渗透改造技术。

物理渗透改造技术包括裂缝酸化、水平井压裂等,通过改善渗透性能,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化学渗透改造技术则采用可降解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特殊化学剂,通过增加石油与岩石的亲和性,改善石油流动性。

1. 优化注采工艺:合理安排注采井网密度和触层间距,提高油水混合产能,避免盲井和重复抽采。

可采用套管冷却、阀门控制等方法优化井筒动态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井筒热失控。

2. 加强监测与调控:通过地面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井筒温度、压力、产量等参数,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稠油热采工艺的有效进行。

加强对井底沉积物生成、蒸汽耗量等情况的检测,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开发的技术对策

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开发的技术对策

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开发的技术对策【摘要】以锦州油田层状边底水稠油油藏为例,由于油层水淹问题一直制约了油藏的持续稳定生产,通过总结吞吐开发阶段的实践,针对边底水对吞吐阶段采收率的影响,避水油层的动用时机,吞吐中后期油层水淹后剩余油分布规律,抑制边底水内侵的合理做法进行了分析和认识,认清了油水分布规律和剩余油潜力,进而实施配套的水淹区挖潜采油工艺技术,使油藏保持较高的开发水平。

【关键词】层状边底水稠油避水油层水淹锦州油田1 油藏基本地质特点锦州油田稠油油藏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上台阶,以层状边底水油藏为主。

含油面积31.37Km2,石油地质储量12160×104t,油藏埋深660~1286m。

构造复杂,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及其发育,地层倾角3~15°左右;油层分布稳定,但纵向上分布零散,呈砂泥岩互层状,油层有效厚度在9.1~35.0m;油层物性差异大,平均孔隙度19.0~32.4%,渗透率0.31~1.2μm2;原油物性差别也比较大,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胶质十沥青质含量的特点,原油密度在0.945~1.032g/cm3,地层原油粘度在420~11233MPa.s,含蜡量1.76~5.26%,胶质十沥青质含量27.6~46.1%。

2 蒸汽吞吐开采特征2.1 油井产能差异较大,存在分区性投产初期,由于受边底水的影响,平面上,构造高部位油井产能高,注蒸汽吞吐热采初期日产油在20t/d以上,具有较高产能,一周期油汽比0.87~3.5之间;构造低部位油井产能低,热采初期日产油在6~10t/d,产能较低,一周期油汽比0.23~0.56之间,而且生产1~3个周期后易水淹。

2.2 油井见水时间存在差异性,油井见水后生产特点不一总体上,靠近边水、构造低部位油井先见地层水,由于受沉积相的影响,水淹呈指状、舌状推进,主河道或高渗透带易水淹。

油井见水后生产特点不一,边水能量不大的油井见水后含水逐渐上升,产量逐渐下降,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吞吐效果变好,但含水大于80%以后,吞吐效果逐渐变差;断块边水能量大的油井见水后含水迅速上升,吞吐效果差。

掺液降粘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

掺液降粘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

掺液降粘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摘要:稠油,即高粘度重质原油,国际上通常称为重油及沥青,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突出的特点是沥青胶质含量高,一般含蜡量较少,因而原油粘度很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很大,过去很长时间无法开采。

因此,我们采用了掺液降粘工艺对其作业,力图使其降粘,达到可以开发的效果。

关键词:稠油掺液降粘一、稠油油藏的基本概念稠油油藏是指在油藏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s,相对密度大于0.9000(20℃)的油藏。

联合国培训研究署(UNITAR)推荐的分类标准,将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为100~10000 (密度为934~1000/cm3或重度为20~10oAPI)的原油称为重油,将粘度大于1×104mPa·s(密度大于1000kg/m3或重度小于10oAPI)的原油称为沥青。

中国的稠油资源分布很广,储量较多。

早在60年代在新疆克拉玛依油区就发现了浅层稠油。

70年代又在胜利油区及辽河油区发现了许多稠油油藏。

稠油用常规开采方式较为困难。

目前锦州油区开采油井普遍采用掺液降粘的方法进行油井生产。

二、掺液降粘工艺结构掺液降粘采油工艺可以通过空心杆或油套环空掺入降粘液体,掺入方式分为泵上掺、泵下掺。

通过掺入降粘液体能够有效地降低井筒内原油的粘度,使油井可以正常生产。

同时,掺液举升方式解决了原油地面集输困难的问题。

但是,采用掺液降粘方式降粘需要充足的降粘液体,同时还要求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该举升方式进行论证和设计。

泵上掺液的优点是掺入液不影响泵的有效排量,可实现小泵深下;缺点是不能降低进泵原油粘度,只能降低杆柱运行阻力,存在掺液不均匀及掺液增大井底流压(从而产量降低),甚至会进入地层的问题。

适用于稠油粘度相对较低并可以进泵的油井。

泵下掺液与泵上掺液相反,它可以降低进泵原油粘度,但掺入液及产出液一同经泵吸入、排出,影响泵排量,降低了泵效率。

使掺液不过抽油泵,影响泵中液体的降粘或清、防蜡的问题。

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综述——锦州

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综述——锦州

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综述——锦州摘要:简介了锦州油田投入开发15年来不同时期主要用于热采稠油井的化学防砂技术原理和使用效果: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稀油油藏固砂剂FSH2901(1992年至1995年,施工136井次,有效率78.7%);无机钙/有机硅高温固砂剂BG21(1992年至1995年,79井次,79.7%);Ca(OH)2/CaCO3/有机硅单体高温“三氧”固砂剂(1996年至1997年,98井次,82.7%);高温泡沫树脂固防砂剂(1997年,4井次,50.0%);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199p这些区块呈现的特征是出砂的套变油井逐年增多,出砂粒径逐年变细,出砂量逐年增多。

其中锦45块和锦7块由于成岩作用差,胶结疏松,油井出砂极为严重。

机械防砂、压裂防砂、螺杆泵排砂等防排砂技术受井下工具的限制,均不适用于出细粉砂油井和套变油井防砂,而化学防砂具有其他防砂措施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具有固化强度高、有效期长、对地层伤害性小、施工简便的特点,所建立的人工井壁能有效地阻挡地层出砂,具有普遍性,能很好地解决各种油井防砂问题,是解决套变油井和出细粉砂油井防砂难题的有效方法。

1 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历程锦州油田已开发15年,油井出砂一直是影响油田开发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代写毕业论文化学防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油田开发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2年至2005年期间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92年至1995年,在稀油和稠油区块分别使用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FSH2901稀油固砂剂和以无机物为主的BG-1高温固砂剂。

(2)1996年至1997年,稠油井化学防砂技术有了新突破,先后开发并研制了含有有机成分的三氧固砂剂、高温泡沫树脂和改性呋喃树脂溶液防砂剂。

(3)1998年至2002年,以具有溶解和溶合作用的氟硼酸综合防砂技术代替长效黏土稳定剂成为稀油井化学防砂技术的主流,以含有水泥添加剂的有机硅固砂剂代替了三氧固砂剂。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是一种常见的油田开发技术,特别适用于黏稠原油的开采。

稠油热采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热采效率低、能耗大等,为了提高开发效果,需要配套技术应用和改善措施。

本文将讨论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一、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1. 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生的酶来改变油藏岩石孔隙结构和油的表面性质,从而使原油排水增多,采油效果提高的一种技术。

在稠油热采中,可以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来改善油藏孔隙结构,增加原油的渗透性,提高热采效率。

2. 热采水平井技术热采水平井技术是指在稠油开采过程中,通过水平钻井技术,在油藏中开采出一定的水平井段。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储量采收率,降低钻井成本,减少地面设备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聚合物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聚合物溶液,形成高粘度水,从而改变地层渗透性,提高油井采收率的技术。

在稠油热采中,可以利用聚合物驱油技术改善油藏渗透性,提高采油效果。

二、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1. 优化热采工艺流程在稠油热采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热采工艺流程来改善开发效果。

可以在热采过程中适当增加注汽量,提高地层温度,从而提高热采效率;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注水设备,提高注水效率;可以改善热采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2. 加强热采过程监测加强热采过程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开发效果。

可以通过定期对热采过程进行参数监测,分析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热采效率。

提高热采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开发效果。

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热采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掌握更先进的热采技术和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开发效果。

4. 绿色环保开发在稠油热采过程中,需要注重环保,采取绿色开发措施。

可以通过加强环保设备的投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采用更环保的清洁能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可以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绿色环保开发。

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技术

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技术

311.1mm二开钻头
215.9mm分支井眼
215.9mm三开钻头
241.3mm二开钻头
悬挂器
177.8mm调长套管 +177.8mm割缝筛管 (钢级TP100H、壁厚9.19mm)
(二)高温注汽工艺技术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方式主要有蒸汽吞吐、蒸汽驱和SAGD, 配有 50t 、 23t 、 11t 、 9.2t 固定式和活动式四种蒸汽发生器共 322 台, 年注汽能力近3000万吨。
丛式井井眼轨迹示意图
(一)稠油钻完井工艺技术
3.水平井(分支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热采水平井二开井身结构示意图
水平井(分支井)热采钻完井采用二、三开钻井,水平段筛管完 井;分支井主井眼筛管、分支井眼裸眼完井,其它工艺与直井和定向 井相同。
热采水平井三开井身结构示意图
273.05mm表层套管 346.00mm一开钻头
普通稠油热采直井井身结构示意图 特、超稠油热采直井井身结构示意图
273.05mm表层套管 346.00mm一开钻头 G级加砂水泥返至地面
273.05mm表层套管 346.00mm一开钻头
G级加砂水泥返至地面
阻流环
热应力 补偿器
177.8mm 油 层 套 管 : 钢 级 TP100H、壁厚9.19mm。 177.8mm×193.7mm变扣接头 193.7mm外加厚套管:钢级TP120TH、 壁厚 17.14mm 。下入位置:油顶以上 20m至油底以下10m。 193.7mm×177.8mm变扣接头 阻流环 177.8mm油层套管 247.6mm二开钻头
井液体系。
1. 直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2. 定向井(丛式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3. 水平井(分支井)热采钻完井工艺技术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配套技术是在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使用的一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和注入水的方式使得稠油变得更为流动、易于开采。

本文将介绍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的应用以及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一、应用1.加热技术加热技术是稠油热采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油藏中的稠油,使其变得更加流动,便于采集。

加热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燃烧天然气、蒸汽等燃料产生热能来加热;另一种是通过电加热的方式来加热。

加热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稠油的采集率和生产率,缩短开采周期,而且还能够减少开采成本和环保排放。

2.注水技术注水技术是通过注入高压水来增加油井的压力,从而推动稠油向井口流动,便于采集。

注水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采集率和生产率,还能够减少采集过程中的环保排放。

3.增产技术稠油热采过程中,为提高采集率和生产率,增产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增产技术包括油藏改造、增压、提高采出效率等。

采用增产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

二、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1.优化开采方案优化开采方案是稠油热采的重要措施。

在稠油热采过程中,通过对温度、注水量、注水时间等参数的优化调整,可以在保证采集率和生产率的前提下,降低采集成本和环保排放。

2.改善油藏物性物性对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改善油藏物性,可以提高采集率和生产率,缩短开采周期。

改善油藏物性的常见措施包括调整油藏温度、改变注水方式等。

3.加强设备维护稠油热采设备是稠油热采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开发效果,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还需要适时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的开采效果。

4.提高人员技术水平稠油热采的开发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支持。

为了提高开发效果,需要不断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质。

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技术培训,使技术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于稠油热采的开发工作。

精选油田注水配套工艺技术

精选油田注水配套工艺技术
锦州油田为以泥质胶结为主的砂岩油藏, 不具备进行大型酸压的条件。但对于机杂堵塞 或近井地带粘土矿物膨胀所引的注水压力高、 注不进水的水井进行适当的酸处理还是十分必 要的。在2004年底,我们选取了2口代表性的 水井进行了大剂量酸化解堵的实验,取得一定 经验。
二、锦州油田注水配套工艺技术现状
(三)水井增注工艺技术 1 酸化解堵工艺
缺点:
-分层级数受限制,只能三层分注 -无法实现反洗井功能
流量计
3"油管 Y341-114ML封 11/2"油管 配水器 Y341-114ML封 密封分水 结构
二、锦州油田注水配套工艺技术现状
(二)深度调驱工艺
单井浅层调剖





吸水层

吸水层
吸水层
单井油井堵水
吸水层
吸水层 调剖剂
吸水层
单井深部调驱
(二)深度调驱工艺
1 弱凝胶调驱技术
井号
丙6-7 9-227 6-06 丙5-216 丙6-216 6-05 7-116 丙6-7
锦6 6-127 6-227 合计
施工日期
01.8.11 02.1.15 02.5.3 02.7.18 02.7.24 02.8.1 03.6.22 03.7.18 03.10.22 03.11.16 04.11.16
二、锦州油田注水配套工艺技术现状
(一)分层注水配套工艺技术 1 偏心分层配水管柱
我厂早期偏心分层注水管 柱由475-8封隔器+655型活动 配水器组成,但该管柱由于测 试、调整时工作量大,活动芯 子易被杂质堵塞埋死,同时级 数不能超过4层,因此逐渐被 其他工艺取代。
二、锦州油田注水配套工艺技术现状

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及配套技术

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及配套技术

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及配套技术作者:孙建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6期摘要:锦州采油厂经过三十几年的开发也处于开发后期,各区块也达到了较高的采出程度。

面对严重的开发形势,立足于油藏本身,深入进行老区剩余油研究和挖潜是延缓欢西油田稠油老区产量递减的唯一有效途径。

通过利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研究剩余油分布方法,结合欢西油田稠油油藏特点和开发实际,提出了适合欢西稠油特点的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剩余油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稠油区块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剩余油挖潜建议。

关键词:开发后期;精细研究;剩余油挖潜1油藏基本情况1.1地质概况欢西油田位于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探明含油面积71km2,石油地质储量2.02 ×108t。

其中稠油探明含油面积36.1km2,石油地质储量1.32 ×108t,约占总储量的2/3。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欢西稠油1979年开始开发,到目前已开采33年,目前开井率仅有68.8%,不同区块油井开始出现低压低产或油层水淹的开采趋势,产量递减趋势不可阻挡。

按照最高年产量的0.75倍以上视为稳产期的传统划分方法,欢西油田稠油产量从2005年开始进入递减期,年产油平均每年下降7.5%。

“十五”以来,除限产影响外,油田综合递减率一直在11%左右。

由于没有增加可采储量的有效途径,储采严重失衡,但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仍达到14%左右。

由于储采严重失衡,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无法依靠储量接替保持产量规模;按当前开采方式,主力油藏提高采收率空间很小;井下技术状况复杂,严重制约后续调整措施实施;配套技术和开发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复杂油藏开发效果较差,尚未找到开发技术对策。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2.1油藏数值模拟方法2.2取芯井资料分析法2.3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法2.4 沉积相方法3剩余油研究技术手段在稠油老区蒸汽吞吐开发后期,进行精细地质研究,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目前常用的技术有:①深入开展区域地质研究,加强成藏理论研究技术;②井震结合精细落实区块微构造技术;③储层反演预测技术;④取芯资料结合沉积特征,精细描述储层物性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 汽驱 采收 率达 到 5 % 以上 。 8
2、解 决 高 轮 次 吞 吐 期 矛 盾 配 套 技 术
随着 我 厂稠 油 开 采 的 深 入 , 在进 入 高轮 次 吞 吐 阶 段 ( 油 井 蒸 汽吞 吐 即 的 中后 期 ) ,阶段 , 采 的矛 盾 目益 暴 露 ,并表 现 得 非 常 突 出 , 接 影 后 开 直 响 着 油井 的正 常 生产 。 纳 起来 主 要 有 : 面 上边 水 入 浸 、 向上 动 用 程 度 归 平 纵 不 均 ,平 面 上 汽 窜 严 重 、经 多 轮次 吞 吐 ,套 管 损 坏 严 重 , 法 继 续 生产 、 无 油 井 出 砂 严 重 等 。 些 矛盾 导 致 了 油层 中 存 水 多 , 抽 投产 排 水 期 长 , 这 转 周 期 产 量 递 减 幅 度 大 , 吐有 效 期 缩 短 , 分 油 井 的周 期 吞 吐 油 气 比 , 经 吞 部 已 接 近 或 低于 0 2 的经 济 极 限 , 继 续 吞 吐 。 对 上 述 矛 盾 采 取 配 套 技 术 .0 无法 针
进。
1 稠 油 开 采 配 套 工 艺 技 术 、
1 1 油 热 采 井的 钻井 完 井技 术 .稠
2 2针 对 汽 窜 ,采取 多种 措 施 进 行 治 理 .
经 过 多年 的实 践 和摸 索 , 们 总结 出治 理 汽窜 的对 策 : 是注 汽 前 向井 我 一 内注 入 高温 调 剖 剂 , 堵 汽 窜层 位 , 整 吸 汽 剖 面 , 到 注 汽井 正 常注 汽 封 调 达 和 对 应 井 正 常生 产 的 目的 。 是 采取 分层 注 汽 的 办法 , 住 已汽 窜 的 层位 , 二 封 继 续 吞 吐 未 汽 窜层 位 , 到 防 窜 和 动用 中低 渗透 层 的 目的 。 达 三是 采 取 一 注
率。
( ) 油转 换 开 发 方 式 的研 究 已取 得显 著 成 效 , 必 要 进 一 步 推广 实 3稠 有
施 规 模 , 其它 区块 转 驱 提供 更 加 成 熟 的 经验 。 为 作 者简 介 周孔 连 ( 6 一) 1 9 ,男,1 4年毕 业于江 汉石 油学 院石 油工程 专业 ,现 9 9 9
是:
3、 认 识 与 结 论
( ) 油 开 采配 套 技 术 是 确保 稠 油 油藏 正常 、 速 、 效 开 采 的有 效 1稠 高 高
手段 。
() 2 随着 开 采形 势 的 变化 和对 油 藏 认识 的不 断 深 化 , 采 技 术 必须 不 开
断地 更 新 和 创 新 , 能 不 断地 适 应 稠 油 开采 的 需 要 , 断提 高 稠 油 的采 收 才 不
从事 油 气 田开发 研 究工 作 。
2. 控 制 边 水 推 进 。堵 、 排 结 合 的 配 套 技 术 1
针对 水 淹 问题 , 们 首先 开 展 精 细地 质研 究 , 我 明确 出 水层 位 和 方 向 , 一
是有 针 对性 采 取化 学 堵水 措 施 , 制 边底 水 的 推进 , 未 水 淹层 充 分 发挥 其 抑 让

稠 油热 采 井 全 部采 用 预 应 力 、高强度 钢 级套 管 ( N8 . l 0 如 0 P 1 等钢 级
7 英寸套管) 完井固井质量要求全井段合格 , , 水泥返高要达 到地面 。
12稠 油热 采 并 的先 期 防 砂技 术 .
针 对 部 分 区块 出砂 比较 严 重 的 问题 , 取 了 先 期防 砂 工 艺 技 术 , 种 采 该
治 砂 配套 技 术 , 即油层 中的化 学 固 砂 , 过人 工 井壁 和 机械 筛 管井 筒 内防 砂 通 来挡砂 , 利用 泵 下 砂锚 滤砂 , 用 防砂 泵 排 砂 。 利
26稠油 转 换开 发 方 式试 验 .
为提 高 稠 油 区 块 的最 终 采 收 率 , 高 经 济 采油 量 , 多轮 次 蒸 汽 吞 吐 提 对
2. 钻 加 密 井 、侧 钻 井 、水 平井 。提 高 油 藏 平 面 动用 程 度 4
果好 的 热采 封 隔器 , 套 管 闸 门注 汽 。 并开 对特 殊 工 艺井 采 取环 空氮 气 隔热 技 术。 目前 部分 油 井 采用 真 空隔 热 管 隔热 技 术 , 隔热 性 能 、 械 性 能 均 达 到 其 机
关 的对 策 , 即一 井 注 汽 时 , 应 汽 窜 井 关 井 , 种办 法 适 用 于 对 应 井 产 对 这
的 目 的。
Hale Waihona Puke 防 砂 技术 在 防 砂 的 同时 , 地 避 免 了 油层 污 染 , 利于 原 油 的渗 流 , 免 有效 有 避 了射 孔和 其 它作 业 的 伤害 。
13保证 注 汽 质 量 的井 筒 隔热 技 术 . 在 井 筒 降热 方 面 主要 采 取 全部 下入 高 质量 隔热 油 管 , 空 采 用 密封 效 环
中 图 分 类 号 :X51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0 7 2 1 24101 2 9 4 6 f 01 1 - — 0 0
锦 州 油 田 以稠 油开 发 开 采 为主 , 油产 量 占全厂 总 产 原 油 的2 3 稠 / 以上 ,
目前 我 厂 开 采 的稠 油 主 力 区块 有 锦 4 5块 、锦 6 7 、锦 7块 、锦 8 、锦 0块 块 2 块和 千 1 块 等 。 过 近 二 十年 对 稠 油 的开 采 , 们在 稠 油 开 采 方 面积 累 5 2 通 我 了丰 富 的 经验 , 并完 善 了 其工 艺 配 套 技 术 。
锦 州 油 田稠 油 油 藏 开 发 配 套 技 术 综 述
周 孔连 中 国 石 油 辽 河 油 田 分 公 司锦 州 采 油 厂 辽 宁 凌海 1 29 21 0
【 摘 要 】该 文 通 过 对 锦 州 油 田稠 油 油 藏 开 发 配 套 技 术 的介 绍 ,重 点 叙 述 了我 厂 应 对 蒸 汽 吞 吐 中后 期 油 藏 开 发 中所 产 生 的各 种 矛 盾 的 解 决 办 法 和 配 套 技 术 , 并 对 我 厂 下 步 开 发 工 作 提 出 了建 议 。 【 关键 词 】 油 油 藏 开 发 配 套技 术 锦 州 油 田 稠
21 ・2 b中国电 00 1 l " 子商务
4 1
量 低 或 高 含 水井 。 四是 采取 两 井 同时 注 汽的 办 法 达 到 防窜 和 提 高注 汽 效 果
23利 用选 层分 注 、分 注分 采提 高 油藏 纵 向动 用 程 度 .
在精 细 油 藏研 究 的前 提 下 , 为提 高 油 层 的 纵 向动 用 程度 , 掘 油 井潜 挖 力 , 约 注 汽量 , 节 提高 采 收 率 , 取 了选 层 分 注 、 注分 采 技 术 。 采 分 分注 工 艺 主要 有 分注 台采 工 艺技 术和 分注 分 采工 艺 技术技 术 , 不 同分 注 目的 和要 根据 求 , 计 出6 分 注 管柱 ,即封 上 注 下 、 下注 上 、 上 下注 中间 、 个 注 设 种 封 封 几 汽单 元 同 时定 量 注 汽 、 几个 注 汽 单元 自动 配汽和 分 注 分采 等 。 过 该技 术 的 通 实 施 , 到 了提 高 油层 纵 向动 用 程度 的 目的 。 达
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 , 结合部分油井多轮次吞吐后套管损坏
严 重 无 法正 常 生产 的 实 际 , 实施 钻 加 密井 和 侧钻 井 的方 式 , 高 油层 平 面动 提
用 程 度 , 实施 了水 平井 开 采 试 验 , 并 均取 得 显 著效 果 。 时对 套 损 井进 行 大 同
的锦 9 0区块 ,实施 蒸 汽驱 先 导 试 验 。 试 验 区 方 案设 计 开 发 8 , 驱累 该 年 汽
测井热电偶测试技术及高温测试仪为主的高温测试技术, 对正确认识吸汽剖
面 、 用 情 况 及 井 间汽 窜 情 况提 供 了准 确 的依 据 。 油层
产油2 . 10×14 , 积 油 汽 to 2 汽 驱 阶段 采 牧 度 3 .% , 终 实 现吞 吐 0 t累 L ., 4O 最
对 油 品性 质较 好和 吞吐 下泵 初期 , 油层 温度 高 , 出液 温度 高的 油井 , 产 采
取 不掺 油不 加热 干抽 的 方法 , 充分利 用 注汽 热 能 , 尽量提 高 油 井产 量 。 温度 待
降 到一定 值 时 , 掺稀 原 油降 粘 , 采取 保证 油井 生 产 。 目前欢 喜 岭采 油厂 除部 分
高含 水油 井外 , 绝大 部分 油井 都 采取泵 下 或地 面掺 稀 原油 降粘 方 式生 产 。 16 机 、 杆 、泵 优 化 配 套 技 术 .
修补贴 、 换套、 加固和侧钻相结合修复油井 , 至最终重新完善井网 , 直 投入
正 常 开采 。 25针 对 出砂 。采取 综 合 防 砂 工 艺技 术 . 经过 多 年 的 实 践 和摸 索 ,我们 已形 成 了 固 、 、滤 、排相 结 合 的综 合 挡
国 际先进 水 平 。
14保 证 注 汽质 量 的地 面 隔 热技 术 .
地 面 建 立 固定 的注 汽 管 网 , 量 降 低和 减 少 热 损 失 , 证 高 质 量 蒸 汽 尽 保
注 入 油层 。 充分 发挥 注 入蒸 汽 的热 能 加 热原 油 , 高 吞 吐 效 果 。 提 15干 抽 技术 及 掺 稀原 油 降粘 技 术 .
根据锦州油田原油物性特点和油藏埋深的实际 , 在开发初期采取大机 、
长泵 、 粗管 、 杆 、 下 的 配套 采 油 技 术 。 期 随着 产 量 、 水 等 参 数 的 变 强 深 后 含 化 , 上 述 工艺 技 术进 行 了适 当的 调整 , 将 优化 设计 技 术 应 用于 油井 机 、 对 并 杆泵 的选 择 上 , 保 证 油井 产 能 的 前 提 下 , 高 了效 率 效 率 。 在 提 17高 温 监 测技 术 - 为 深 化对 油 藏 的 认 识 , 测 油 藏 的开 采 情 况 , 用 了以 T S 0 0 监 使 P 9 0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