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叶部病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栌白粉病由下而上发生。病斑首先出现在 1 米以下枝 条的叶片上,之后逐渐向树冠蔓延。黄栌植株根部往往 萌生许多分蘖,幼嫩组织多,下部叶片离越冬菌源最近。 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发病重;生长在山顶的树比生长 在窝风的山谷中的树发病轻;黄栌生长不良发病重;分 蘖多的树发病重。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叶部病害常引起叶片斑斑点点,支离破 碎,甚至提前落叶,削弱树势,对园林 的景观效果影响很大。
主要叶部病害

白粉病类:月季白粉病、黄栌白粉病、瓜 叶菊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紫薇白粉病 等; 锈病类:玫瑰锈病、桧柏-梨锈病、桧柏 海棠锈病、白毛杨锈病、桃褐锈病、圆柏 胶锈病、早熟禾锈病等; 叶斑病类: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叶斑病、 香石竹叶斑病、芍药褐斑病、菊花褐斑病、 银杏叶斑病、连翘褐斑病、鸡冠花褐斑病 等。
(一)玫瑰锈病

1.分布与危害 玫瑰锈病为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分布于北京、山东、河 南、陕西、安徽、江苏、广东、云南、上海等省市。玫 瑰锈病为玫瑰、月季的一种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病害。受 害叶早落,影响生长和开花。
2.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芽和叶 片,也危害叶柄、花、 果、嫩枝等部位。发 病初期,叶片正面出 现淡黄色粉状物,叶 斑稍肿起,果上的病 斑显著肿起,发病嫩 梢,向一侧弯曲。叶 背有橘黄色粉堆—— 夏孢子,后变为黑褐 色粉堆,即冬孢子堆 和冬孢子。


3.病原
桧 柏 梨 锈 病 的 病 原 菌 是 梨 胶 锈 菌 (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 da) 。冬孢子堆圆锥形或扁楔形,咖啡色,高 2 ~ 5mm ,基部宽 1~ 3ram ,上部 0 . 5~ 2mm 。冬 孢子椭圆至长椭圆形,黄褐色,双细胞,分隔 处不缢束, 33 ~ 62 μm × 14 ~ 28 μm( 叶上 ) , 35~75μm×15~24μm(绿枝上),37~ 60μm×18~25μm(木枝上),每细胞具2芽孔, 位于近分隔处,有时顶部也有一芽孔。柄无色, 极长。性孢子器瓶状,性孢子单胞,无色,8~ 12 μm × 3 ~ 3 . 5 μm 。锈孢子器管状,长约 5 ~ 6mm,直径0.2~0.5mm。锈孢子橙黄色,近球 形,18~20μm×19~24μm


1、分布与危害
该病是我国大叶黄杨栽培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 害。此外,月季、紫薇、牡丹、葡萄、丁香等 也易发病,常引起叶色发黄,瘦弱,导致植株 早衰,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2、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病斑多分 布于叶面,产生白粉霉斑。病害严重时, 叶背和新梢也可发生,导致叶片皱缩畸形, 新梢扭曲、萎缩停长,并引起落叶枯梢。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 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大 斑,甚至占据全部叶面。如将病斑表面白 色粉层抹去,可在发病部位发现黄色圆斑。


3、病原
为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的蔷薇单囊壳菌。
Leabharlann Baidu


4、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寄主植物的病枝、病芽及枯 枝落叶上越冬。翌春病菌随病芽萌发产生分生 孢子。病菌生长适温为 18--25 ℃。分生孢子借风 力传播、侵染。一年当中的5-6月份及9-10月份 发病严重。一般温室栽培较露天栽培发病严重。
大叶黄杨白粉病


2.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针头状白色粉点,逐渐扩大 成白色圆形斑,病斑周围呈放射状,至后期病斑 连成片,严重时整叶布满厚厚一层白粉,全树大 多数叶片为白粉覆盖。秋末正常叶片变为红色时, 被白粉覆盖的病叶仍为暗绿色或黄色,并在白粉 层上出现黑色小粒点。受白粉病危害的叶片组织 褪绿,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病叶提早脱落, 不仅影响树势,还严重影响观赏。病菌还侵染嫩 梢。8月底9月初,在叶片的白粉中出现小颗粒状 物,初为黄色,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为嘿褐色, 为病菌的繁殖体,即闭囊壳,内含供传播和侵染 的大量孢子。


3、病原及发病规律
引起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真菌属于子囊菌白粉菌 目,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的芽内越冬或以分生 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从春季至秋季均可发 病,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
(三)黄栌白粉病


1.分布与危害
黄栌白粉病是危害黄栌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 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其中北 京、西安的黄栌发病最严重。受白粉病危害可导致叶片 干枯或提早脱落;有的被白粉病覆盖后影响光合作用, 致使叶色不正,不但使树势生长衰弱,而且导致秋季红 叶不红,变为灰黄色或污白色,严重影响红叶的观赏。




b、药剂防治:
(1) 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注意, 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 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

(2)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 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 连施2至 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要经常更换农 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 3 )病害盛发时,可喷 15% 粉锈宁 1000 倍液、 2% 抗霉菌素水剂 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 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 (酒精含量 35%) 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 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4)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 外,还可施熏烟剂和粉尘剂。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 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 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在熏蒸过 程中要严防火灾。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植物生长 期在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
4.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和病枝上越冬.或以菌丝在病枝 上越冬;翌年夏初闭囊壳吸水开裂放出子囊孢子,菌丝 体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传染,生长季节以分生孢子 进行再传染。一般五六月降雨早,发病亦早,反之则延 迟。七八月降雨量的多少,决定当年病害的轻重,黄栌 白粉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之后逐渐向上蔓延。 发病初期至8月上旬,病情发展缓慢,8月中旬至9月上、 中旬,病情发展迅速。 在北京,6月底至7月初发病, 8~9月份,为发病盛期;一般树冠下部叶片以及地面根 际萌蘖小枝先发病,树势衰弱时病重。山沟处发病重, 山瘠发病轻;阴坡重,阳坡轻;纯林病重,混交林病轻。 阴雨多、湿度大时发病重。病害发生早晚和严重程度与 7~8月降雨量有关。
a、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


(2)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
(3 )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 繁殖材料。 (4 )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 入新区。 (5)轮作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至3年,以减少病源。 (6 )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 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
4.发病规律

梨锈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 翌春3 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 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但 不再侵染桧柏。梨树自展叶开始到展叶后20天内最易感 病,展叶25天以上,叶片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约 经6-10天的潜育期,即可在叶片正面呈现橙黄色病斑, 接着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 在叶背面形成锈孢子器,并产生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 染梨树,而借风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 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 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又借风 传到梨树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桧柏等。梨锈病病菌 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时 期内产生担孢子侵染梨树。担孢子寿命不长,传播距离 约在5 千米的范围内或更远,当然这与风力、风向、地 势等有一定关系。


3.病原
病 原 为 真 菌 , 漆 树 钩 丝 壳 (Uncinulavericiferae) ,闭囊壳球形,黑褐色, 附 病 原 为 真 菌 , 漆 树 钩 丝 壳 (Uncinulavericiferae) ,闭囊壳球形,黑褐色, 附属丝顶端卷曲如钩状;子囊卵形至椭圆形,内 生子囊孢子5~8个;子囊孢子卵形至长圆形。分 生孢子串生,柱形至桶形,无色,单胞。有性阶 段闭囊壳为球形、黑褐色,直径112-126μ,附 属丝顶端卷曲呈钩状,子囊袋状无以。内有子囊 孢子 5-8 个,子囊孢子卵形无色。固小为 18.723.7×9.5-12.6μ。园性阶段为粉孢属 (Oidium),分生孢子圆柱形、串生、单孢无色。 大小为26-32.5×10.4-14.3μ。


二、锈病类

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危害植物的 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 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 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 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 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园林植物 叶部病害 及防治

了解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的种类。 掌握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的诊断 方法、症状特点、病原类型和发病 规律。 能够制定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的 综合防治方案。

常见病害

归纳起来有 5 种类型,即变色、 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煤污 病、叶斑病、炭疽病、叶畸形、 病毒病等。
(二)桧柏-梨锈病

1.分布与危害 又称赤星病,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 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 城市郊区危害较重。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 梨和贴梗海棠等。


2.症状
1).梨胶锈菌桧柏染病后,起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淡黄色斑 点,后稍肿大。次年二三月间,渐次突破表皮露出单生或数个聚生 的圆锥形角状物,红褐色至咖啡色,此即病菌的冬孢子角,同时该 部位膨胀显著。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胀成舌状胶质块,橙黄色,干 燥时收缩成胶块。 2).山田胶锈菌桧柏染病后,在小枝一侧或周围形成直径3至5厘米的 瘿瘤。病部呈黄色,起初表面平坦,至春季,菌瘿中心隆起破裂, 露出深褐色鸡冠状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大,呈胶质花 瓣状。桧柏受害严重时,小枝枯死。 3).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受害,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 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 黄色粘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 织增厚,并长出一从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 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果实、果梗、新梢、叶柄受害,初期病 斑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毛状物。


月季白粉病

1、分布与危害 该病危害月季、蔷薇、玫瑰、白玉堂等花卉,是园林植 物的一种严重病害,全国范围均有发生,轻者影响寄主 生长和观赏效果,重者导致植株矮小或死亡。

2、症状
此病为害嫩叶、新梢、花蕾、花梗、茎等,被害部位表 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同时枝梢弯曲, 叶片皱缩畸形或卷曲。严重时叶片萎缩干枯,花小而少, 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
锈病类的防治措施

1、清除转主寄主: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 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 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 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 2、铲除越冬病菌:如梨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 能清除时,则应在桧柏树上喷杀菌农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 源。即在3月上中旬(梨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先剪除病瘿, 然后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

3.病原

此病病原为担子菌亚门锈菌目的玫瑰多孢子锈菌。病菌 以菌丝在芽内越冬,是来年的主要浸染源。单主寄生。 发病适温为24~26℃,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不同玫瑰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 瑰和前苏联香水玫瑰较抗病。
4.发病规律

在北京,病菌以菌丝在玫瑰芽内和患病部位越冬。植株 4月下旬开始发病,6、7月和9月发病最为严重。四季温 暖、多雨、空气湿度大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北京重 瓣红玫瑰和甘肃小叶玫瑰易感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