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危害

合集下载

触电事故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触电事故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触电事故的危害与预防措施标题:触电事故的危害与预防措施——保障安全生活的重要举措(2023年)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然而,伴随着电力使用的便利性和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触电事故也日益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触电事故的危害,分析其根源,并提出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一部分:触电事故的危害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流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它可能会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触电事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安全威胁: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人的心脏骤停、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和身体较弱的老年人而言,触电事故的危害更加严重。

2. 烧伤和致残:触电事故造成的电流通常会导致烧伤。

严重的触电事故可能造成组织坏死、疤痕和肢体残疾,给受害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困扰。

3. 火灾和爆炸:有些触电事故是由于电线短路或电器设备故障引起的。

电流过大会导致电线过热并引发火灾和爆炸,给人们的财产和周围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失。

第二部分:触电事故的根源触电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以下原因:1. 不正确使用电器:一些人对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缺乏了解。

他们可能会插拔插座时带电,使用破损的电线和插头,或者让儿童接触电源等不安全行为增加触电事故的风险。

2. 家庭电路设计不合理:一些家庭的电路设计不符合安全标准,电线老化、盗电和电路短路等问题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3. 不合格的电器设备:低质量的电器设备存在设计缺陷和制造瑕疵,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气故障,增加触电事故的概率。

第三部分: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率,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公众的触电意识:政府、学校和媒体等应当加强对公众的触电安全教育宣传。

相关部门应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普及正确的电器使用常识和安全技能,以提高人们对触电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低压电工触电危害及急救

低压电工触电危害及急救

避免直接接触触电 者,以防自身触电
确保电源切断后再 进行急救处理
心肺复苏
01
判断意识:检查伤者是否有
意识,如无意识,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
02
胸外按压:将伤者平放在硬质
平面上,双手交叉,按压伤者
03
开放气道:将伤者头部后仰,
胸部,每分钟100-120次。
抬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04
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
演讲人
电击伤害
1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导致神经、肌肉损伤 2 烧伤:电流产生的热能导致皮肤、组织烧伤 3 心律失常:电流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 4 呼吸衰竭:电流影响呼吸系统,导致呼吸衰竭 5 神经系统损伤:电流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瘫痪、昏迷等 6 死亡:严重电击可能导致死亡
电烧伤
电烧伤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产 生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 导致皮肤、肌肉、骨骼等组织损 伤。
安全可靠
2020
定期检查漏电 保护器,确保
其正常工作
2022
提高安全意识
了解低压电工 1 触电的危害
遵守安全操 2 作规程
定期检查电 3 气设备
保持工作环 4 境整洁
提高个人防 5 护意识
加强安全教 6 育培训
02
电休克的严重程 度取决于电流的 大小、接触时间 的长短以及人体 的健康状况。
03
电休克可能导致 心脏骤停、呼吸 停止、昏迷、肌 肉痉挛、皮肤灼 伤等严重后果。
04
电休克急救措施 包括:立即切断 电源、进行心肺 复苏、使用除颤 器等。
切断电源
01
02
03
04
立即关闭电源开关 或拔掉电源插头
使用绝缘工具切断 电源线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范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范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范文引言:电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然而,电能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触电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讨论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并介绍安全电压范围和预防触电的措施。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是指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当人体接触到电流时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以下是电流对人体的主要危害:1. 电击和电休克: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电流会通过人体流动,引起电击和电休克。

电击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和通过人体的路线。

小电流可以引起轻微的刺痛感,而大电流则可能造成烧伤和猝死。

2. 肌肉痉挛: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刺激神经和肌肉,导致肌肉痉挛。

这可能会导致人体失去控制力,造成身体摔倒或无法松开接触电源的情况。

3. 心脏停跳:电流通过人体时,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脏停跳。

这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紧急医疗干预才能挽救生命。

二、安全电压范围为了减少触电的危害,人们制定了安全电压范围的标准。

安全电压范围是指在人体接触到电流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电压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电压范围:1. 家庭和办公室用电:在家庭和办公室使用的电器中,低于50伏特的电压一般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2. 工业用电:在工业环境中,一般将低于230伏特的电压视为相对安全的。

然而,在工业环境中,由于电流较大,即使是相对较低的电压也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3. 高压电线:高压电线一般指高于1000伏特的电压。

这种电压非常危险,接触高压电线可能导致严重的电击和烧伤。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电压范围是相对的,并且危害的程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电流的强度、电流的流动路径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

三、预防接触电流的措施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触电的风险:1.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和设备:购买电器和设备时,要确保它们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标准,如带有安全认证标志。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和设备可以降低触电的风险。

常见的触电类型的原因和危害

常见的触电类型的原因和危害

常见的触电类型的原因和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带电物体时,发生了电流从电源流过身体的现象。

触电的原因常见有以下几种:
1. 电压过高:电压超过人体耐受范围会发生触电,一般低于36伏即可导致触电。

2. 电器接地不良:若电器接地存在问题,电器漏电时便会导致人体触电。

3. 用电设备缺陷:用电设备本身制造时存在缺陷,会造成漏电,从而导致触电。

触电的危害严重,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后果:
1. 电击伤:经常接触高电压,可能会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电击伤,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致命。

2. 电灼伤:触电时,会放电,电灼伤通常是因为电流强度太大和接触时间过长才发生的。

造成电灼伤的后果包括损坏皮肤,肌肉和骨骼组织,可能造成手、脚等肢体残疾。

3. 烧伤:由于电极所造成的高热能导致烧伤。

4. 呼吸抑制:触电造成呼吸系统抑制,通常的缺氧后果会导致积极的心脏停跳、
低氧血症。

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安全办法和行为习惯。

首先,有必要营造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安装保护地线。

其次,应该让使用电器的人接受培训,了解触电原因,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教会孩子使用电器时的安全要注意点。

此外,稍加维护电器非常重要,检查电线,插头,接头的损坏,以及电器的漏电等现象,及时修补或更换。

最后,要保障安全,要保持清洁的电器状况,确保电器工作正常,插头正插入插座,并始终将孩子远离电器设备。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文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文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文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发生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

触电不仅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触电的危害及急救方法,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电器使用和遇到触电意外时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分:触电的危害1. 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要了解触电的危害,首先需要了解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

直流电是电流方向始终不变的电流,而交流电则是电流方向以固定频率来回变化的电流。

一般家用电器使用的电流都是交流电。

2.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灼伤当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皮肤灼伤。

低电压下,通常只会造成轻微的灼伤,但高电压下会导致严重的皮肤灼伤,甚至烧伤。

2.2 心脏骤停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导致心脏骤停。

特别是高电压电击,会造成心脏纤维化、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2.3 多器官损伤触电时,电流会通过人体的经络和神经,对多个器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麻痹、肺水肿、肌肉损伤等。

2.4 烧伤高强度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组织瞬时的高温,造成组织烧伤。

第二部分:触电的急救方法1. 急救前的准备在处理触电意外时,需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伤者仍然与电源接触,需要先切断电源才能进行急救。

2. 断电救援原则2.1 不直接用手触碰电源或伤者触电是有电流经过的,如果直接用手触碰电源或伤者,会导致电流通过自己身体,造成自己触电。

2.2 使用绝缘工具或干燥物体将伤者与电源隔离可以使用绝缘工具、干燥木棍等非导电物品将伤者与电源隔离,以防止电流通过伤者的身体。

3. 急救措施3.1 呼叫急救电话在处理触电意外时,首先要优先呼叫急救电话,并告诉医务人员发生的情况,以便他们能及时提供专业的援助。

3.2 施行心肺复苏术(CPR)如果触电导致伤者心脏停止跳动,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以维持心肺功能,直到专业医务人员的到来。

触电危害及预防PPT

触电危害及预防PPT
触电危害及预 防PPT
目录 1. 触电危害介绍 2. 高风险场所和设备 3. 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 4. 防范措施和安全常识
1. 触电危害 介绍
1. 触电危害介绍
触电的定义: 人体接触电流或电压 而导致的伤害。 触电的危害: 可能导致电击、电伤 、电灼伤、电击休克等严重后果。
1. 触电危害介绍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强度越大,对 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2. 高风险场 所和设备
2. 高风险场所和设备
高风险场所: 水池、浴室、厨 房、工地等潮湿环境。 高风险设备: 电暖器、电热水 器、电风扇等家电设备。
3. 触电的常 见原因及预防
方法
3. 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
原因1: 电线老化或外露。 - 预防方法: 定期检查电线状况,及
4. 防范措施 和安全常识
4. 防范措施和安全常识
安全措施1: 使用安全插座和开 关保护装置。
- 安全插座: 带有过电流保 护功能的插座,可防止电流过 大时引发危险。
- 开关保护装置: 可自动断 开电源的装置,避免长时间带 电。
4. 防范措施和安全常识
安全措施2: 避免过度使用延长线和电 源插座。
时更换老化电线;确保电线安全隐藏。
3. 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
原因2: 接触设备带电部分。 - 预防方法: 使用绝缘工具或穿
戴绝缘手套,确保与设备带电部分 的断开。
3. 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
原因3: 操作不当或无意识的触碰。 - 预防方法: 严格按照操作指南操作
设备,时刻保持注意力,避免无意识的 接触。
- 延长线和插座: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 的器材,不堆积太多电源插头。
4. 防范措施和安全常识

2024年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2024年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2024年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直接造成对内部组织的伤害,它是危险的伤害,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电击又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是指人身直接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而遭受的电击。

它的特征是人体接触电压,就是人所触及带电体的电压;人体所触及带电体所形成接地故障电流就是人体的触电电流。

直接接触电击带来的危害是最严重的,所形成的人体触电电流总是远大于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极限电流。

间接接触电击是指电气设备或是电气线络绝缘损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外露部分存在对地故障电压,人体接触此外露部分而遭受的电击。

它主要是由于接触电压而导致人身伤亡的。

1.1触电危害人体的影响因素发生触电后,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流经人体的电流大小、电流通过人体持续时间、人体阻抗、电流路径、电流种类、电流频率以及触电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

电流通过人体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和影响程度,是由通过人体的电流(I)与电流流经人体的持续时间f(t)所决定的。

在不同的参数时,由概率统计分析所得的I=f(t)曲线,在此,我们仅讨论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1.1感知阈和反应阈感知阈:是指通过人体能引起人稍有感觉的最小电流值。

反应阈:是指能引起肌肉不自觉收缩的最小电流值。

线a为感知阈和反应阈。

它与通电时间无关,电流值为0.5mA,它是区域1与区域2的分界线,在此直线之左,通常无生理效应。

尚未达到该电流值时,一般人体无任何感觉,达到或超过该电流值,人体才有感觉和反应。

1.1.2摆脱阈指手握电极的人能够摆脱电极的最大电流值,即线b所示是交流电的平均值约为10mA。

它是区域2与区域3的分界线,在区域2通常无有害的生理效应;区域3预计不会发生器质性损伤,它是到存在室颤概率难以划分的有害过渡区。

1.1.3心室纤维性颤动阈曲线c为心室纤维性颤动阈,是指通过人体能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值,是存在较严重的病理生理效应的区域3和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区域4的分界线,在室颤概率曲线c1以下,不大可能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在该曲线以上,不但引起有害的生理效应,而且随着该区域的右移使室颤概率从小于5%,甚至到超过50%,其安全程度相应下降。

2024年触电的危害与急救(三篇)

2024年触电的危害与急救(三篇)

2024年触电的危害与急救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原动力。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电”日益影响着工业的自动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然而,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各类电气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全国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仅次于交通事故。

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生活用电的日益广泛,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的机会也相应增多。

触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令人猝不及防。

如果延误急救时机,死亡率是很高的。

但如果防范得当,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即使在触电事故发生后,若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死亡率亦可大大地降低。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的危害主要有:触电、火灾、爆炸、电磁场的危害等。

但最常见的、伤害数量最多的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即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电伤是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

电击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对人的伤害往往是致命的,造成的后果一般比电伤要严重得多,但电伤常常与电击同时发生。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通电持续时间、电流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电流强度:电流强度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热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

在一般情况下,以30mA 为人体所能忍受而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即安全电流。

二、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越长,人体电阻由于出汗、击穿、电解而下降,体内积累局外电能越多,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且可能与心脏易损期重合,对人体的危险性越大。

三、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

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急救知识引言:触电事故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意外事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害并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触电急救的基本知识,帮助人们在遇到触电事故时能够正确应对。

一、了解触电事故的危害性1.1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触电事故会导致电流通过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肌肉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伤害。

电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决定了伤害的程度,严重的触电事故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烧伤甚至死亡。

1.2 不同电压的触电危险性不同电压的触电危险性不同。

低电压(110V以下)的触电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和昏迷等症状,而高电压(220V及以上)的触电则更加危险,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烧伤等严重后果。

1.3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包括触摸带电物体、接触电线、使用有缺陷的电器和错误操作等。

了解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助于预防和避免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2.1 切勿直接触碰触电者在触电事故中,切勿直接触碰触电者,以免自己也触电。

应先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

2.2 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在触电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所在位置。

急救人员将迅速赶到现场,提供专业的救治。

2.3 施行心肺复苏术(CPR)如果触电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CPR)。

CPR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三、触电急救的具体措施3.1 切断电源在触电事故中,首先要切断电源,以避免电流继续通过触电者的身体。

可以通过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或使用绝缘工具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

3.2 迅速移动触电者如果触电者仍然与电源接触,应迅速将其从电源处移开,以防止电流继续通过身体。

可以使用非导电的物体,如木棍或橡胶垫,将触电者推离电源。

3.3 检查呼吸和心跳在触电事故中,触电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脏骤停。

应仔细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如果呼吸停止或心跳消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三篇)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从而导致电流通过人体的情况。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可造成疼痛、肌肉痉挛、电击伤、电流引发的心室颤动甚至死亡。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一般受以下因素影响:1.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人体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A)来衡量。

电流强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根据国际标准IEC60479-1规定,电流强度在2毫安(mA)以下一般不会对人体带来直接危害,但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感。

当电流强度超过10mA时,人体会感觉到疼痛。

当电流强度超过30mA时,肌肉就会痉挛,无法松开被电击的器械。

当电流强度超过100mA时,人体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症状。

超过500mA的电流强度可导致心脏停跳。

2. 电压: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一个负载所产生的电势差,通常用伏特(V)来表示。

虽然电压不能直接衡量危害,但它与电流强度有关。

当人体接触到高电压时,电流容易通过身体,导致触电危险增加。

3. 触电时间:人体接触电流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在工业、住宅和公共场所,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有许多安全标准和规定规定了安全电压。

1. 工频电压:在工业和住宅中常用的交流供电电压为220V或110V(50Hz或60Hz)。

一般情况下,这些电压是相对安全的,不会直接带来致命的危险。

但是如果人体接触到这些电压,也有可能引起肌肉痉挛、电击伤和其他伤害。

2. 低电压系统:低电压系统通常指额定电压小于50V(交流电)或75V(直流电)的电路。

这些电压一般认为是较安全的,不会导致直接的生命危险。

但是即使在低电压下,如果接触时间较长,人体仍有可能受到伤害。

3. 安全电压: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安全电压指的是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50V的直流电或低频交流电。

在这个电压范围内,人体接触电流的危险性较低,一般不会造成人身伤害。

除了电压和电流强度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如接触面积、接触位置、身体的抵抗等。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CATALOGUE 目录•触电对人体的危害•触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总结低压电电击高压电电击严重程度030201电弧烧伤跨步电压烧伤严重程度电磁场暴露可能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癌症。

电磁辐射的危害严重程度电磁辐射损伤设备老化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故障在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带电作业,如带电更换灯泡等。

操作不当带电作业非专业人员操作缺乏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不足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不到位管理不善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没有损坏或老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预防性维护实施预防性维护计划,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维护和检查电气设备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使他们了解触电事故的危害和如何预防。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实施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流程,减少误操作导致的事故。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VS制定严格的电气安全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执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使用绝缘物品在切断电源之前,应使用绝缘物品(如干燥的木棍或塑料棒)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

关闭电源开关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可以关闭电源开关的地方,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以切断电流。

避免直接接触在切断电源之前,救援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触电者或接触电源,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迅速切断电源判断伤情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对伤者进行急救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治疗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了初步的急救处理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送往医院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治疗,以确保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传了解电的危险增强对电气安全的重视03遵守操作规程01定期检查电气设施02使用安全电器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1 2 3培训员工配备急救设备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触电急救知识点总结

触电急救知识点总结

触电急救知识点总结触电是指人体或动物的皮肤、黏膜或其他对流电产生直接接触的意外电流通路,可能引起伤害或伤害的机会。

电流通常通过心脏、肌肉或神经系统,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对触电伤害进行急救至关重要。

触电的危害触电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 高压电击:如雷击、电网触电等,可能直接造成心脏骤停、呼吸困难、重度烧伤等严重后果。

2. 低压电流:如家用电器触电、线路电路触电等,可能导致手部或皮肤烧伤、心脏不整、呼吸停止等伤害。

触电的急救触电伤害的急救包括以下步骤: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触电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查明电源是否已经切断,使用绝缘工具或穿戴绝缘手套。

2. 切断电源:将电源切断,断开触电的设备或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开。

3. 切勿直接触碰:切断电源后,切勿用手直接触碰触电者,要先用绝缘器具将其与电源隔离开。

如果触电者身上仍有电,接触触电者的人也可能受到伤害。

4. 避免二次触电:确定触电者处于安全的位置后,要避免其他人触碰触电者或电源,以免造成二次触电。

5.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进行急救处理。

6. 施行心肺复苏:如果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然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7. 注意触电烧伤:触电可能导致皮肤烧伤,应及时进行烧伤处理,用清水冲洗伤口,避免使用除去绷带外的任何物品。

触电伤害的分类根据触电伤害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轻度触电伤害:主要表现为皮肤烧伤、触电烧伤等,通常不影响生命体征,只需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即可。

2. 中度触电伤害: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心跳不整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3. 重度触电伤害:可能引起心脏骤停、严重烧伤等重大伤害,需要进行紧急救护和送医治疗。

触电伤害的预防触电伤害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使用合格的电器设备:家用电器要经常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避免使用老化或破损的电器。

触电危害及救护PPT课件

触电危害及救护PPT课件

XC
Rb
Z
Ib
R
Rb
1 XC=
2πf C
1、相线 人体 大地 其他两相对地阻抗 电源中性点 2、I = U / R + r = 380 / (1700+Z); 式中,Z=X c // R 正常情况下: Z很大,I b就会很小,人是安全的;
特殊情况下:在高压不接地电网中,XC 容抗减小,Z 减小,I b电流变大, 危及人身安全。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③安全电流: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
在一般的场合可以取30mА为安全电流,即认为30mА是人 体可以忍受而又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
而在高危场合应取10mА为安全电流;在水中或者在 高空应选5mА为安全电流。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④致命(室颤)电流: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
使其头部充分后仰70-90度,以解除舌头下坠所致的呼吸
道梗阻。
四、触电急救
• 操作方法

⑶口对口人工呼吸 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
紧帖伤者的嘴大口吹气,同时观察伤者的胸部是否隆起,
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度。

按国际标准规定:吹气量为500---600ml(吹气量与
病人的身体体积成正比)。
四、触电急救
人体触电方式
• 小结: • 1、低压触电事故率高于高压触电事故率。 • 2、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逐渐被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 低压电网取代,并配以灵敏的漏电保护器,保证在 • 人身触电0.1秒内,切断电源。 • 3、单相触电虽然没有两相触电对人身伤害严重,一旦 • 触电也有致命的危险。 • 4、接触电压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 • 性,更应谨慎。 • 思考题: • 为什么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而造成的损伤或伤害。

不正确的触电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触电的危害和急救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触电的危害以及正确的急救措施。

触电的危害触电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不同的伤害,包括烧伤、心脏停止、呼吸困难和其他身体损伤。

以下是触电的主要危害:1. 烧伤:触电导致的烧伤通常是最常见和严重的伤害之一。

电流会通过身体传递,导致局部电灼伤或电烧伤。

电流经过身体组织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组织破坏,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2. 心脏停止:触电时,电流经过心脏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

电流通过心脏时会干扰正常的心电传导系统,导致心脏节律混乱。

这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造成生命威胁。

3. 呼吸困难:触电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电流通过胸部区域时会干扰呼吸中枢,破坏呼吸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4. 肌肉抽搐:电流经过身体时,可能会引起肌肉抽搐。

肌肉抽搐可能导致跌倒或身体扭曲,增加其他伤害的风险。

5. 内部损伤:除了外部烧伤,电流还可能对内部器官造成损伤。

电流经过内部器官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触电的急救措施触电发生后,正确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损伤并挽救生命。

以下是触电急救的一些基本步骤:1. 断开电源:如果被触电的人还与电源连接在一起,首先应当迅速切断电源。

关闭电源开关或者拔掉插头,确保电源不继续对被触电者造成伤害。

但是,在切断电源之前,务必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电击。

2. 保持安全距离:在对被触电者进行急救时,务必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电源无法切断,使用干燥的非导电物品(如塑料杖、木棍或橡胶手套)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以避免自己也被触电。

3. 拨打急救电话: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向急救部门报告被触电的情况。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如被触电者的状态和伤势情况等。

4. 判断呼吸和心脏活动:触电后,立即检查被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脏活动。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一、引言触电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电气安全,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触电事故预防措施,以提高人们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二、触电事故的危害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 人身伤害: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电击、电休克、电灼伤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2. 火灾: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触电事故可能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 生产中断:触电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生产设备停机,造成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三、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气安全知识、电气设备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通过教育和培训,员工能够了解电气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对潜在危险的识别能力。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是预防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检查应包括电线、插座、开关、保险丝等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维护包括清洁设备、紧固接线、检查接地等,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选购和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是预防触电事故的关键。

应选择具有安全认证的产品,如CE认证、UL认证等。

此外,还应注意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否符合实际使用要求,避免超负荷使用导致设备故障。

4. 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是预防触电事故的基本要求。

应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避免违规使用或私接电源。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避免水、湿气等导电介质进入设备。

5. 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障电气安全,应采取一些安全防护措施,如:- 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电流泄漏的装置,一旦检测到泄漏电流超过设定值,会迅速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 安装接地保护装置:接地保护装置能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连接,当设备发生漏电时,电流会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面,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一、背景介绍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流导致的意外伤害或死亡事件。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电气设备和电源,因此触电事故的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

二、触电事故的危害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 电击伤害:电流通过人体会导致电击伤害,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

2. 烧伤:高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烧伤。

3. 电弧灼伤:电弧是电流在空气中产生的火花,当人体接触到电弧时,可能导致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三、触电事故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触电事故,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安全用电- 安装接地保护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接地良好,减少漏电的风险。

-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质量可靠。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和接线是否松动,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个人防护措施- 穿戴绝缘手套和鞋子:在接触电气设备时,应穿戴绝缘手套和鞋子,以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性。

- 使用绝缘工具:在进行电气维修和安装时,使用绝缘工具可以有效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 避免湿手操作电气设备:湿手容易导电,应尽量保持手部干燥,避免湿手操作电气设备。

3. 安全操作规范- 遵守操作规程: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擅自改动电路或接线。

- 避免过载使用电气设备:过载使用电气设备容易引发电路故障和火灾,应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合理使用。

-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私拉乱接电线会增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维修。

4.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 进行安全培训:对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触电事故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定期组织演练:定期组织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 提升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主动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四、触电事故应急处理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触电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电流,从而引起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现象。

触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但它却是一种危险而常见的意外。

触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触电的危害以及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接触电流的大小、接触时间的长短以及电流的路径。

一般来说,低电压下的触电危害较小,高电压下的触电危害较大。

触电的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灼伤:触电时,电流会通过人体组织,造成局部烧伤。

触电部位可能会出现灼伤、烧烫伤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皮肤溃烂。

2. 心脏骤停:高电压触电会对心脏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心脏骤停。

电流通过心脏产生的影响会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使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和跳动。

3. 器官损伤:电流通过人体的内部时,可能会损伤重要器官如大脑、肺脏、肾脏等。

这些器官的损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 神经损伤:电流通过神经组织时,可能会直接影响神经功能。

这可能会导致感觉丧失、肌肉麻痹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触电的急救措施。

在发现有人触电的情况下,我们要迅速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受害者并尽可能减小伤害:1. 切断电源: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切断与触电者的电源联系,以阻断电流的传导。

可以使用木质、塑料等绝缘材料将电源分离。

2. 通知急救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报告触电事件,详细说明受害者的状况和所在位置。

3. 检查呼吸和心跳:触电可能导致受害者心脏骤停。

在切断电源的同时,立即检查受害者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若没有则进行心肺复苏术。

4. 切勿直接触碰受害者:触电者带有电流,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

应使用带有绝缘材料的物品,如干木棍等,去切断电源或将受害者移开。

5. 解除电流路径:如果受害者的身体与电源之间仍保持接触,应小心翼翼地用绝缘材料分离受害者与电源之间的接触,切断电流的路径。

触电的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

触电的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

触电的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一、引言触电是指人体接触电流而导致的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

触电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因此,了解触电的危害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触电的危害分析1. 人身伤害:触电会导致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轻微的触电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呼吸难点等症状;严重的触电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呼吸住手甚至死亡。

2. 火灾和爆炸:触电可能引起电器设备的短路、过载等问题,进而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3. 电器设备损坏:触电会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导致设备故障、停机甚至报废,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三、触电的防范措施1. 安全用电a. 使用合格的电器设备:购买电器设备时,要选择具有合格认证标志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b.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插头、路线等是否存在损坏或者老化,及时更换。

c. 避免超负荷使用:不要在一个插座上同时插入过多电器设备,以免引起过载问题。

d.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遵循电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不随意拆卸、维修电器设备,以免造成触电风险。

2. 安全施工a. 使用绝缘工具:在进行电气施工时,使用绝缘工具可以有效减少触电的风险。

b. 施工前断电:在进行电气施工前,务必切断电源,确保施工安全。

c.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电气施工时,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 安全教育和培训a. 加强触电危害的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触电的危害,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b. 提供安全培训:为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c.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4. 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a. 断电:在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电流继续通过人体,进一步加剧伤害。

b. 寻求匡助: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c.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受害者浮现心脏骤停,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争取时间等待医疗救援。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本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本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本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带电物体或电流,造成电流通过人体而产生的伤害。

触电危害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事故,严重的触电事故可能导致电击伤害、电击致死或严重的身体损伤。

为了能够及时给予伤者有效的急救,以下是触电的危害和急救范本及注意事项的详细解释。

一、触电危害1. 电击伤害:当人体接触到带电物体或电流时,电流会通过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这种伤害可以引起烧伤、创伤、瘀伤等。

2. 呼吸困难:严重的触电事故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进而导致呼吸困难。

这种情况下,灵敏的反应和及时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

3. 心脏骤停:强大的电流通过心脏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这是触电最严重和最危险的后果之一。

心脏骤停的急救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

4. 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量,严重的触电事故可能导致烧伤。

烧伤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坏死和疤痕。

5. 骨折和外伤:当人体遭受电击时,可能会出现突然痉挛或无法自主控制的动作,这可能导致骨折或其他外伤。

二、触电急救范本触电急救需要迅速而有效的行动,以下是触电急救的范本和注意事项。

1. 先保护自己:在急救伤者之前,务必确保自己的安全。

关闭电源或切断电流是首要任务,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拨打急救电话:紧急情况下,立即拨打本地急救电话,如911,通知医护人员来处理触电事故。

3. 注意气道和呼吸:检查伤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

如果伤者无法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4. 检查脉搏和心跳:检查伤者是否有脉搏和心跳。

如果没有脉搏和心跳,则需要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 心肺复苏(CPR):如果伤者停止呼吸和心跳,进行心肺复苏(CPR)。

这是一种急救技术,可以帮助恢复心脏和肺部功能。

6. 切勿触碰伤者:在没有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切勿触碰伤者的身体。

电流仍可能存在,不小心触碰可能导致二次触电。

7. 防止伤者感染:如果伤者出现皮肤破损或烧伤,务必注意防止感染。

可以使用无菌物品(如纱布或手帕)覆盖伤口,并尽快送往医院。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文(二篇)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文(二篇)

触电的危害与急救范文触电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方式,电流经过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触电的危害,并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触电的危害和急救措施。

首先,触电危害巨大。

电流经过人体时,会对各个系统和器官产生直接的损害。

在肌肉和神经系统方面,电流通过身体会引起肌肉痉挛、抽搐和麻木感。

此外,电流还可能引起心脏麻痹、呼吸麻痹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呼吸系统,电流经过胸腔会导致呼吸肌肉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对于神经系统,电流会造成神经传导障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

此外,触电还有可能导致皮肤灼伤和组织坏死。

当遇到触电事故时,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触电急救的步骤。

第一步,确保安全。

在进行急救前,务必先切断电源。

找到开关,并关闭电源或拔下插头。

如果无法迅速切断电源,可以尝试使用绝缘工具(如木棍或橡胶手套)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第二步,检查意识。

触电后,人体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

在接触触电者之前,必须先确定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和意识。

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起伏和听取呼吸声来判断呼吸是否正常,而通过叫喊或轻轻拍打受伤者的脸颊来判断是否有意识。

第三步,施行心肺复苏。

如果触电者发生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首先,将触电者放在坚硬的平面上,然后用手探测心脏位置,开始胸外按压。

按压时要用足够的力量,保持速率稳定。

同时,配合胸外按压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氧气供应。

第四步,寻求医疗帮助。

无论伤势轻重,都应当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只有医疗专业人员才能全面评估伤情并提供合适的治疗。

在触电事故中,除了急救步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

电流经过人体时,有可能通过人体传递给其他人。

因此,在进行急救时,可以使用绝缘工具分离触电者和自己。

第二,尽量避免湿润的环境下进行急救。

湿润的环境会增加电流传导的几率,因此在进行急救时,最好将受伤者移到干燥的地方进行急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接触触电:
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短路故障,使原来 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有电压,人体触及就会发生的触 电。
直接触电方式
1. 单项触电 (1) 电源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 这时人体处于相电压下,危险较大。 通过人体电流:
Ib UP R0 RP 219mA 50mA
式中: UP: 电源相电压 (220V) Ro: 接地电阻 4 Rb: 人体电阻 1700
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触电电流较大
RN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触电电流较 小
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项导体而发生的触 电方式,此时人体承受的是线电压。 流过人体的电流: I b = 224mA>>30mA
两相触电时,触电电流最大
RN
电弧伤害
• 电弧:是气体间隙被强电场击穿时的一种 现象。 • 人体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会引起电弧放电 • 带负何拉、合闸会造成弧光短路 • 给人体带来的危害:电击和电伤----致命的
迅速、就地、正确(得法)、坚持
脱离电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脱离低压电源
拉:拉开电源开关 切:切断电源线 挑:挑开触电者身上或压在 身下的导线 拽: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 电源(单手操作) 垫:用干燥木板垫在触电者 身下,使其与大地绝缘
• 脱离高压电源
电话通知供电部门停电 用电压等级相应的绝缘 用具切断电源 向高压线抛掷裸导线 注意: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
3、当病人胸部隆起后 即停止吹气(救护人换气), 放开紧捏的鼻孔,同时将口 唇移开,让病人借自己胸部 的弹性自动吐气。 4、当病人吐气结束后, 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 时间为1-1.5秒,约占呼吸 周期的1/3,吹气频率为12 次/min。 5、如触电者牙关禁闭, 可改为口对鼻人工呼吸。吹 气时蒋其嘴唇紧闭,防止漏 气。
触电危害与急救
主讲人: 洪雪芹 电话:4821920 中原油田培训中心
讲 授 内 容
•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 素 • 人体触电的方式
• 电气事故的分类 • 触电事故的规律 • 触电急救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
生物效应—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细胞正常工作
使人体产生刺激和兴奋行为—人体活的组织发生变异 肌肉组织—肌肉收缩 电流引起神经细胞激动 –产生兴奋波—传到中枢神经—发出不同指令--各部位强烈反应--重 要器官受损 电流通过人体有热作用,电流所经过的血管、神经、心脏、大脑等器官因热量增加而导至功能 障碍。 电流通过人体,会使机体各种组织产生蒸气,乃至发生剥离、断裂等严重破坏。 小电流作用于人体—会有什么感觉? 小电流使人致命的原因—作用于心肌 --心室颤动(1000次/分) --血液中止循环—大脑和全身 缺氧—生物死亡
R0
(2)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Ib
R' 对地绝 缘电阻
人体接触某一相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人 体电阻Rb与输电线对地绝缘电阻R' 的大小。 若输电线绝缘良好,绝缘电阻R' 较大,对人体 的危害性就减小。 但导线与地面间的绝缘可能不良,甚至有一相 接地,这时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
2、 两相触电
胸外心脏按压法操作要点:
1 体位:患者应仰卧于 硬板床或地上,解开 其衣服。 2部位:即按压部位,以 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或剑突上二横指宽 距离),另一手掌压 在该手背上,手指翘 起,不接触其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法操作要点:
3 姿势:操作者两臂伸直, 与两肩垂直,肘关节固 定不动,借助双臂和上 身重量垂直下压。 4 按压深度: 将胸骨下压 3—5厘米,然后立即放 松,但掌根不得离开胸 膛。 5 按压频率: 操作频率以 80次/分钟左右(包括按 压和放松一个循环),按 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单相触电
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项导体 时,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 • 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危险性较大 流过人体的电流:I b = 129mA>>30mA 易采用保护接零 • 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危险性较小 流过人体的电流:I b很小,一般不会对人体造 成伤害;但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将危及人身安 全。 易采用保护接地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单人救护: 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 双人救护:
每按压5次、吹气1次(5:1)
现场救护中的注意事项
• 抢救过程中适时进行再判定
1、按压吹气1分钟后,采用“看、听、试”的方法对触电者进 行5-7秒的再判断,看是否恢复自然呼吸和心跳。 2、及时判断触电者被抢救的情况,如脉搏和呼吸仍没恢复,则 应继续坚持进行心肺复苏。 3、在医务人员没接替抢救之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急救。
(2)通过人体的电压
安全电压
42V:导电环境、危险性较大的场所 36V:移动式或携带式设备 24V:同上 12V:容器中作业 6V:水中作业
3. 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因人而异,通常为 800 ~ 3000 ,当角 质外层破坏时,则降到800~1000。 4. 电流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则伤害愈大。
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 分类: • 电烧伤
• • • •
电流灼伤 电弧烧伤(80000C)
直接电弧烧伤 间接电弧烧伤
皮肤金属化: 电烙印 机械性损伤 电光眼
电伤
伤害人体外部
主要特征
在人体外表留下明显的痕迹,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严重 致命电流较大
二、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1、通过人体的电流 • 感知电流—男1.1mA,女0.7mA • 摆脱电流—男9mA,女6mA (概率99.5%) • 致命电流(室颤电流)—50mA(电流持续时间超过 心跳周期) • — 500mA(电流持续时间在0.1秒以内) • 安全电流:30mA(一般) • 10mA(高度危险) • 5mA(空中或水面)
不同触电者的救护措施
• 轻度(有呼吸和心跳) • 保证呼吸道畅通、空气流通、
平躺休息、禁止走动、严密观察
• 稍重(意识丧失)
畅通呼吸、严密观察、联系医生
• 严重
无心跳 --------------做胸外按压 无呼吸 -----------做人工呼吸 心跳、呼吸----------同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的部位
1、高压导体故障接地处 2、接地装置流过故障电流时 3、较大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附近 4、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接地装置附近 5、高大设施或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
接触电压触电
是指人站在设备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旁,手触摸到设 备,两手和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 一般是指距设备水平方向0.8米,人手触及设备外壳 (距地面1 事故 电磁辐射事故
电气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电流形式的能量(电击和电伤)
静电事故:正、负电何形式的能量(火灾和爆炸)
雷击事故:正、负电何形式的能量(停电、经济损失,伤及 人、畜, 引起火灾和爆炸),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冲击性强的特 点。
电气线路(设备)故障事故:是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失去 控制或电气元件损坏造成的。如:断线、短路、接地、漏电、误合闸、 误掉闸、电气设备损坏等。(停电和人体伤害)
电击
电伤
• • 热效应——电烧伤、电烙印 化学效应——皮肤金属化、电光眼
• 机械效应——机械损伤、骨折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方式
•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
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分类
直接接触电击
间接接触电击
主要特征
伤害人体内部 在人体外表没明显痕迹 致命电流较小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丝熔断时,
接触电压的大小
当人体距接地短路设备越远时,其值越大;若在20米以外处,人 体与带电设备外壳接触时,接触电压最大,等于设备对地电压。 当人体在接地点与设备外壳接触时,接地电压为零,此时接地 线与外壳等电位。
触电: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与病理的伤害.
从一些触电死亡事故的统计资料来看,造成触电事故的主 要原因:
偶然性、死亡率高
发生触电事故的部位
• • • • • 在变配电装置上 在架空线路上 在电缆线路 检修线路或设备 在开关设备上触 电
• 使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 临时用电触电 • 作业现场的非电气金 属物带电 •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 电 • 家用电器触电
六、触电急救
步骤 • 第一步: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 第二步:正确进行现场救护 急救的原则:
5、频率的高低
频率(赫) 10 25 50 60 80 100 120 200 500 1000
死亡率(%)21 70 95 91 43 34 31 22 14 11
6.路径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流过人体的危险途径:
头部:立即昏迷
脊髓:肢体瘫痪
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导致死亡
心脏:心室颤动
心脏、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危险性最大
电磁辐射事故:电磁波形式的能量,干扰无线电通讯、影响人体健 康(具有滞后、积累性和遗传性)
五、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 规律
• • • • • • 与季节有关 6—9月 低压触电多于高压 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的较多 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的较多 与环境有关 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触电事故多
特点:多发性、突发性、季节性、行业性、
1、用电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不好 2、用电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 3、没有采取触电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利 4、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电知识
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四、电气事故的分类
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事故是由 能量造成的,如果违背能量自身的规律,能 量将可能造成事故和灾难。
触电事故 静电事故
心肺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