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示范文本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

民生调研报告民生调研报告范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生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1“农民负担”在我国当前农村发展诸问题中并不是最深层的问题,但可能是最敏感的问题。
本次调查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收获。
一、农民收人究竟几何?众所周知,我国法定的“农民负担”水平是以农民收入水平为依据的,即所谓“不得超过纯收入的5%”。
但农民收入、尤其是扣除生产成本后的“纯收入”的计算历来是统计工作中的难题。
在国外农业经济学中影响很大的组织——生产学派认为,农民家庭经济中没有劳动成本概念,因此根本无所谓“纯收入”之说,而只能统计出“总报酬”。
这种书生之论固然不足为现实统计工作之据,但我们讲的农户“纯收入”与企业经济中不仅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物质价值投入,也扣除了劳动价值投入的纯收入(利润)概念是两回事。
如果按后一概念,相当数量的农户便成了零收入的甚或是“亏本”的“非理性经济”,这当然没有什么意义。
但作为社会扣除与二次分配的依据,农户“纯收入”不能具有相同数额的企业(包括农业企业)收入那样的负担能力,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纯收入”到底有多少?这仍然是个问题。
本次调查对6省8县19个社区224户农户提出了“您家近年来家庭总收入是多少”的问题,结果只有 5县 117户提供了有效回答。
分县统计如下:所列是“总收入”,纯收入还应减去当年生产成本,但这一项数据只有极少数样本户能够给出,不少农户直接宣称这个数字没法算。
一些县(如眉县)接受调查的农村基层干部还明确表示他们在报表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一栏实际上填的是农民总收入,不把生产开支剔除。
“关于农村的各种指标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企业总产值为最虚”,他们自己对这种填法也颇有怨言。
调查中我们试图与一些农户算纯收入账,结果还发现了另一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涨和其它原因,农户生产开支比生活开支上升快得多,农户总收入扣除本年生产开支还是扣除下年生产开支,结果大不一样。
民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doc

民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也愈发明显。
那么农村居民对环境和生态意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为了了解当地居民的真实想法,**月17日上午9时,逆风飞行团队针对人口集中地水冶,开展了一次农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对象涵盖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文化程度的普通公民。
在调查活动期间,小组成员与调查对象面对面交流,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汇总,我们初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现状。
经数据显示,100%的居民认为当地空气污染严重,60%的居民认为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是工业污染排放严重,当地环保措施投入较少,80%的公民认为改善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环保的政策和法律。
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40岁以上,文化程度不高的当地居民对涉及环境调查的活动非常排斥,有的甚至上升的仇视的程度。
经过我们询问了解到,由于当地政府和环保局加大对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企业的整治,很多未达标的中小企业按规停产,许多农民因此失业。
从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的判断越清醒,关注度也就越高。
针对当前现状,在此提出一些参考建议:加强政府环保工作,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坚持贯彻执行各项环保法规,最后环境保护离不开每位公民的亲力亲为!十三五规划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xx规划的总指向、总目标,民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时便提出,xx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为民、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现实体现。
村情民情现状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

村情民情现状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第一篇一、村现状村总人口1470人,320户,村内总面积1317亩,其中耕地面积994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74亩,人均耕地0.55亩,村内有5个村民小组,党员41名,低保户38户51人,重残5人,五保户2户,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二、产业结构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杂粮,小麦、玉米种植是全村的主要品种,占总面积的90%,目前村已流转土地50亩,主要种植花卉苗木,现在已种植10亩;村还有一个农场(缘广农场),总占地面积18亩,其中果树种植占15亩,农场内还设有休闲娱乐场所。
三、组织建设村两委人员共有6人,支部3人,村委3人,党员41人,群众代表15人,村民小组长5人。
四、民生问题1、充分体现群众温暖,保障弱势群体,全村五保、低保对象,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如今养老保险政策已落实,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由于村内经济收入较低,资金短缺,致使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不到位,出现农民浇地难的问题,现需要解决机井22眼,地埋线500米,变压器2台,还有修路问题,村内道路已硬化,主要是村南头至后五福路口生产路需要硬化,长1500米,电力设施,夏季用电量大,变压器少,致使村内经常停电。
五、存在的问题1、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
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支柱产业,没有走上产业化道路。
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农村地区一直是我国基本农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一直存在,并对农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篇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一、农村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缺乏优质教育人才,教学条件落后。
农民子女的教育机会有限,学校设施简陋,教育质量较低。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低。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农村卫生保健问题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设施简陋,医生数量稀缺,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一旦发生疾病,农民不仅要面临高额的医疗费用,还面临着就医难的问题。
因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落实。
三、农村交通不便问题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是制约农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乡村道路硬化率低,公共交通不发达,农民在出行、货运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提高交通便利性。
四、农村产权问题农村地区的土地、房屋产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程,确保农民的产权得到有效保障。
五、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相对较低,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来源不稳定。
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就需发展农村产业,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六、农村养老问题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养老机构缺乏,农村老年人面临着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的投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农村民生调研报告3篇

农村民生调研报告3篇【导语】农村民生调研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3篇优秀的农村民生调研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农村民生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目录第1篇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第2篇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第3篇关于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第1篇】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查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到彭水、秀山、酉阳、黔江等区县农村了解情况,又到市工商局对口扶贫的xx区铁锋乡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活动,在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工作作风的同时,以进村入户、开院坝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对农村民生问题重点关注思考。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在全国率先免去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还广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农合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他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好领导。
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启动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在田间地头,在农家村舍,我强烈感到“两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春潮涌动。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不断改进扶贫济困方式方法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单靠一亩三分地,分户经营,小打小闹,解决温饱尚可,却难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科技兴农的路子,彻底改变农村刀耕火种、土中刨食的传统农作方式。
当前,农村通过干部带头帮促、农户自发探索,种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
例如万州区铁锋乡在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胡椒、杨梅、油桐、青蒿、茯苓、栀子花、野鸡、山羊、肉牛等20余个品种,但由于缺少大的产业规划,种养殖分散,生产粗放,形不成产业“链条”。
民生的调查报告

民生的调查报告民生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家乡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家乡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人:XXX班级:XXXX级通信工程X班学号:XXXXXXXXXX前言:自从XX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社会作为重中之重,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从减免农业税、农业直补到新医道新社保,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在各乡镇一一落实。
为了了解新的惠农政策的实行进展和农民的日常生活,通信工程系X班XXXXX年寒假期间在自己家乡四川省宜宾县上丰村做了此次“关注家乡民生,感知社会”的社会调查。
在这个寒假,我通过一个假期的实地走访、上网调查,对家乡的社会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我能充分感受到,家乡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走访了一些村户和村干部,从中我了解到人民生活总体上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有些政策依然没有落实到位。
就此,我做了一份调查,具体调查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掌握家乡的生活条件,如:人们的收入情况、住房情况和交通情况。
从而了解我家乡具体存在着哪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从进行任意抽取几户人家进行访问,再到村干部那里了解一些近几年来我们村的各户家庭的总收入、个人收入、以及其收入来源和我们村通往城镇的交通情况,同时,亲自去体验一下。
三、调查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帮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且亲自询问了一些同乡的亲戚、朋友以及我的家人关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他自己村所存在有哪些问题以及他们的看法。
四、调查时间:XX年1月27日----XX年2月10日五、调查内容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几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六、调查结果在问及村民的家庭月收入时,在800元以下的占有44%,800-1200元的占有15%,1200元以上的占有41%,而家庭医疗费的支出每年只在500元以下的占有38%,500-1000元的占有%,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一、调查的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
上龛乡作为房县比较偏远的乡镇之一,虽然在县域经济范围内不能实行以工补农的愿望,但是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涉农增收致富的项目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上龛乡仓坪村是上龛乡的中心村组带,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走在全乡前列,可以说,在十一五期间,仓坪村在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党建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济发展等一些涉及民生的工作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背后,农民的水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感等都是我十分关心的,作为土生土长的村民,对我村农村社会民生问题作出分析和提出几点建议,既有助于增长本人为村民服务的工作能力,更增加本人的学识和修养。
所以我认为,这样对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把村民的福祉作为工作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及方法带着这些问题,我就以上龛乡仓坪村五个村民小组,共计1405人,679常住人口最近三年的民生问题做出一份调查报告,报告采取实地走访群众、村干部交谈、查阅年报等方式,就农村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调查结论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如今,走入上龛乡仓坪村映入眼帘的是道路硬化、房屋亮化、庭院绿化、村美化让人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
据统计,2017-2011乡政府对仓坪村村级公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能源建设、医疗卫生设施、中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达到109.7万元,引导农村改水、改厕、改善住房条件,开展村庄整治,优化居住环境,基本上 1 解决了农村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正改变着我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民生调研报告3篇

民生调研报告3篇根据县委开展“讲党性、守纪律、强素质”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乡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安排部署,要求全体工作干部务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开展“双深入”活动。
为此,我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就全村的民生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西充沟村地处**乡场镇的西边,与珠槽沟村、杨柳沟村、降龙村、乃堂坝村相邻。
全村现有七个社,耕地面积979亩,总人口1315人,其中劳动力680个,五保户8人,低保户23户。
目前,该村外出人口达三分之二,且多数为青壮年劳动力。
2、该村的经济状况处于全乡中等水平,因临近场镇商业经济比较发达。
1、西充沟村现撂荒耕地达数百亩之多。
2、该村农户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为主,有种植大户只有1户。
其余都是小面积农田耕作。
3、该村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大大小小的山平塘有5口,竹节堰2处,全村公路里程达5公里,其中硬化只有2.89公里,其余为土路。
二、民生工作落实情况1、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粮种补贴已落实到位。
2、村级活动室已建修完工。
3、村级五保户供养房屋已俊工,现已投入使用。
4、全村道路硬化2.89公里。
5、一社屯水田正在整治,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三、存在问题1、村级道路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畅通网络,出行不方便。
2、产业化工作推进艰难,速度慢。
3、农民增收渠道少。
四、存在问题原因1、公路现状改变难,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历史规划造成本该接金三公路经四社、连接一、二、三社的村道路先却舍近求远借道岳家沟村,致使四社村民出行困难。
二、四社道路长,社员人均筹资上千元,致使这条民心路也难以贯通2、因历史原因,该村的水利设施差,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农民基本上是靠天生活。
若筹资筹劳搞水利建设,因外出人员太多,在家多是老弱病残,思想又不统一,筹资筹劳几乎成难以筹簇到足够的资金。
而传统的小农意识也令搞基础建设的土地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农村民生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民生工作调研报告农村民生工作调研报告根据县委开展“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房县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就全县的农村民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房县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图大县。
全县辖20个乡镇(场),304个行政村,15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2756元,财政收入2.1亿元。
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老苏区,全县有优抚对象31160人,其中享受抚恤定补5469人,农村实有五保6610人,农村低保对象3.3万人,城镇“三无”对象820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员1.2万人,常年因灾救助对象40000人,60岁以上的老人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2%,90岁以上的老人476人。
全县建有福利机构23所(其中县办福利院1所、光荣院1所,乡办福利院21所),为民服务窗口2个(即婚姻登记服务大厅、低保服务大厅),社会公益事业管理单位2个(即烈士陵园管理所、殡葬管理所),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实情况:1、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最基础的工作,我们从城市低保救助开始,不断拓展救助种类,目前已开展了农村低保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五保救助、灾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等十项社会救助种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的社会救助体系。
同时,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标准,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实惠。
“十一五”期间,我县共投入民政事业资金4.5亿元,常年救助城乡低保对象达到5.8万人,常年灾民救助4万人次,累计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2万人次,实现了城乡居民无饥寒。
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五年累计救助2500人次。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明显提高,帮助灾民恢复住房8000户。
村级民生调研报告

村级民生调研报告村级民生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村级民生问题,本次调研对某乡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为村级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了180份有效问卷。
同时,我们还对村级民生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
三、调研结果分析1.教育调研结果显示,该乡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在幼儿教育方面,幼儿园的数量不足,孩子难以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同时,中小学的教学条件也较为简陋,教学设备和教材的配备亟待改善。
2.医疗在医疗方面,该乡村的卫生条件较为薄弱。
医疗设施和医疗资源有限,人们就医不便。
同时,乡村医生的医术和服务态度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3.交通调研结果显示,该乡村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乡村公路状况不佳,交通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村民出行困难,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4.农村环境农村环境问题也成为调研中的重要内容。
该乡村存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善、农田污染、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解决方案建议1.教育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增加幼儿园的数量,改善中小学的教学条件。
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
2.医疗加强对乡村医疗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完善医疗资源配置。
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交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状况。
加强公路维护和修缮,提高村民出行的便利性。
4.农村环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五、结论通过对村级民生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该乡村在教育、医疗、交通和农村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建议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村级民生问题。
村情民情调研报告问题及建议

村情民情调研报告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对_____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交流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取了大量关于村情民情的信息。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村庄基本情况_____村位于_____,总面积_____平方公里,耕地面积_____亩,山地面积_____亩。
全村共有_____户,总人口_____人,劳动力_____人。
村民主要以种植_____、_____等农作物和养殖_____、_____等家畜家禽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里的道路状况较差,部分道路仍为土路,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渠道不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电力供应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时常出现停电现象。
2、经济发展缓慢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缺乏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带动,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3、教育医疗水平落后村里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医疗条件也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4、村民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
5、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村里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排放不畅,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6、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
党员队伍老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三、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拓宽和硬化村庄道路,修建排水设施,确保道路畅通。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缮灌溉渠道,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研并总结农村民生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数据,分析了农村教育、医疗、饮水安全、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福利和推行农村扶贫政策等建议。
一、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是农村民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以下问题:1. 教师资源紧缺:由于条件限制和薪资待遇等因素,农村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较低。
2. 教育设施滞后:学校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改善学校设施,并鼓励城市教师支教农村。
二、农村医疗问题农村医疗现状存在如下问题:1. 医疗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就医困难。
2. 医疗费用高昂:由于医保覆盖面窄和医疗费用上涨,农村居民医疗负担较重。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包括增加农村医疗资源供给,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城市医生到农村执业,并加强医疗服务和费用的监管。
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民生问题中的一个紧迫问题:1. 饮水条件恶劣:部分农村地区饮水条件差,存在水源受污染的风险。
2. 缺乏饮水设施:缺乏供水设施,部分农村居民还需取水较远的地方。
为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应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修复和建设农村供水工程,提高农村饮水设施的覆盖率。
四、农村就业问题农村就业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1. 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地区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导致部分劳动力闲置。
2. 农民工权益保护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法律保护不到位,农民工的权益较易受到侵害。
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方法包括鼓励农村创业,培育新兴农村产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提供就业培训等。
五、农村扶贫政策农村扶贫政策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手段:1. 精准扶贫需加强:现行的农村扶贫政策需要更精准地对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2. 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部分扶贫资金利用不当,导致效益较低。
关注农村民生的调研报告

关注农村民生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渐迅猛,但是仍有很多农村地区的人们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都落后于城市,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积极地关注农村民生问题,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关注农村民生的调研活动。
一、调查对象及范围本次调研的对象是一些中国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包括以下几个省份:广东、湖南、山西、河北等,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发展程度、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问题。
二、收入水平我们发现,在这些地区,农村居民的月收入相对较低。
在广东、湖南等地,普遍为1500元左右,而山西和河北等地,普遍还不到1000元。
同时,少数农民有一些可以供自己使用的房产和土地,但大多数农民依靠种植和养殖生产赚钱。
三、生活水平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了农民们日常生活的具体状况。
许多农村居民生活依靠家里的自产自销作物,如自己在地里种植的青菜、豆腐等。
尽管吃的是自己种的,但因为产量不够,许多家庭的食品种类都比较单调。
对于穿着,农村居民也很少购买新衣物,多靠自己动手缝制。
而关于住房方面,在广东和湖南等地,小山间村庄建设的新楼房只可以上千元每平方米;而在山西和河北区域,单独房屋建造通常需要花费4-5万元。
所以,许多农民家庭都住在简陋的民居中。
四、教育和医疗此外,调研还发现,教育和医疗资源也是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小地方,唯一的学校可能只有一名或两名老师负责,学生们可以从一年级一直读到高中。
但课程通常只包括基本的语数科和道德教育,电脑等顶级设施是根本不可能拥有的。
而对于健康问题,在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医生和药品也十分匮乏。
如果想看病必须去大城市,而且必须花费较长时间和金钱。
五、解决方法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
在金融方面,可以通过政府投入,建立更多的支持资金,从而鼓励各种类型的农业劳动的发展,借此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教育和医疗领域,我们应该鼓励越来越多的大学、大型医院和疾病防控专家,积极投身到这些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中。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解我市当前的农村民生情况,进一步了解农村居民的真实需求和期望,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实地走访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统计结果显示,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改善力度。
一、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农村居民普遍反映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和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在问卷调查中,有超过60%的农村居民认为,道路交通的改善对于他们的生活影响较大,而目前道路的硬化率还不足30%。
此外,约有50%的农村居民反映,供水和供电的质量和供应量仍然存在问题,另有近80%的居民认为网络建设不足,电信和互联网的覆盖率有待提高。
综合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农村民生领域的一大瓶颈,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改善力度。
二、农村教育发展需求迫切农村教育发展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目前我市农村教育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问卷调查中,有近60%的农村居民认为村校的教学设施不齐全,且有一定的师资紧缺。
此外,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村庄里的孩子要么上不起学,要么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就要回到县城接受教育,这给孩子的成长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教育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三、农村卫生保健亟待加强卫生保健是关系农村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领域,但调研显示,目前农村卫生保健存在较多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中,超过70%的农村居民认为卫生保健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其中大多数人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村卫生保健的投入。
同时,实地走访中也发现,农村居民诸如居住环境差、医疗机构不足、缺乏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突出,这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保健建设,扩大基层卫生保健服务网络,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引言: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大和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解当前社会民生问题的现状和形势,本次进行了一项调研,旨在为政府制定更精准的民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教育问题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而,调研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中,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
校舍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甚至存在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
二、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一直是民生问题中的热点。
调研发现,虽然国家实施了全民医保政策,但是在就医费用负担方面,仍有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存在较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特定疾病治疗费用和高额药费方面,很多民众仍然承受不起。
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加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医保补贴力度,确保医疗保障政策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三、住房问题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
调研发现,当前一些城市的住房市场过热,房价居高不下,使得普通民众难以负担。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低收入居民居住环境较差的问题,存在危房和无房现象。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住房改革力度,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廉租房和公租房等可负担房源,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条件。
四、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调研发现,当前一些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不足,养老院床位等资源紧张。
此外,养老服务的质量和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少老人享受不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加强养老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确保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五、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调研发现,当前一些地区存在着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给民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村民意调研报告

村民意调研报告村民意调研报告一、引言近期,为了解村民对农村发展及社区治理的意见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村民意调研。
该调研旨在为村委会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二、调研背景1.目的通过调研,了解村民对当前村庄发展状况的评价、对村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社区治理的期望和需求。
2.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对面地访问了近200名村民。
调查内容包括对村庄发展、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对村庄发展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村民对当前村庄的发展状况较为满意,认为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也有少数村民对村庄缺乏经济发展的机会感到不满意。
2.生活环境建设意见调研显示,村民普遍认为当前村庄的生活环境较为整洁和宜居。
但同时,一些村民也指出,在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希望村委会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和监督。
3.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村民普遍认为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然而,也有少数村民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改善村庄的通信网络等。
4.社区治理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村民对村委会的工作较为满意,认为其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强。
然而,也有一些村民对村委会的信息透明度和决策的参与性提出了一些疑虑和建议,希望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
四、建议与解决方案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环境管理与卫生教育加大对村庄环境管理的力度,加强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和通信网络的建设。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3.加强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参与性村委会应加强与村民的沟通交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决策参与机制,让村民更多地参与到决策中来,增加集体决策的民主性。
五、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村民对村庄发展和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你们知道有对于农村民生咨询题的调研报告应该要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搜集整理出来的对于农村民生咨询题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依照省、市、县开展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XX县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成立了专题调研组,经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就全县的农村民生工作开展事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事情报告如下:一、基本事情:XX县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图大县。
全县辖20个乡镇(场),304个行政村,15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2756元,财政收入2.1亿元。
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老苏区,全县有优抚对象31160人,其中享受抚恤定补5469人,农村实有五保6610人,农村低保对象3.3万人,城镇三无对象820人,城镇最低日子保障人员1.2万人,常年因灾救助对象40000人,60岁以上的老人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2%,90岁以上的老人476人。
全县建有福利机构23所(其中县办福利院1所、光荣院1所,乡办福利院21所),为民服务窗口2个(即婚姻登记服务大厅、低保服务大厅),社会公益事业治理单位2个(即烈士陵园治理所、殡葬治理所),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降实事情:1、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最基础的工作,我们从都市低保救助开始,别断拓展救助种类,目前已开展了农村低保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五保救助、灾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暂时救助等十项社会救助种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的社会救助体系。
并且,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标准,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实惠。
十一五期间,我县共投入民政事业资金4.5亿元,常年救助城乡低保对象达到5.8万人,常年灾民救助4万人次,累计暂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2万人次,实现了城乡居民无饥寒。
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五年累计救助2500人次。
村级民生需求分析报告

村级民生需求分析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对村级民生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我向您呈报村级民生需求分析报告,以期为村级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基本民生需求1.住房需求调查显示,目前村里的住房状况不够理想。
村民普遍认为现有的住房面积不足,部分居民的住房条件仍然比较简陋。
因此,改善住房条件是村级民生需求的重要方面。
2.教育需求目前,村里的教育设施较为欠缺,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学生们的学习环境有待改善。
此外,村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培训机会。
3.医疗需求调查显示,村里的医疗设施相对较少,医疗资源也比较匮乏。
村民对健康医疗的需求较多,特别是对基础医疗设施、药品供应和医生数量的要求较高。
二、就业和收入需求1.就业需求村民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更需要有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就业技能的渠道。
因此,促进就业是村级民生需求中的重要方面。
2.收入需求村里的土地资源有限,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相对较少。
村民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经济来源,通过多元化的收入途径改善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基础设施需求1.交通需求调查显示,村与乡镇的交通联系相对不便利,影响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商业活动。
因此,改善交通状况、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村级民生需求的重要方面。
2.供水需求部分村民供水不便,特别是在旱季和夏季,供水量不足。
因此,建设供水设施、改善供水条件是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3.能源需求调查显示,部分村民的能源供应不稳定,如电力和燃气。
希望能够改善能源供应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四、农业和农民需求1.农业生产需求村级经济的主导产业为农业,村民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2.农民权益需求调查显示,部分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权益保护不够了解,希望能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村级民生需求分析报告显示,村民对住房、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
民生调查报告6篇

民生调查报告6篇民生调查报告篇1近期,根据学习的需要,我就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发现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四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教育方面。
全县教育情况总体良好。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
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
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教研、学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是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医疗方面。
医疗卫生基本满足群众需要。
一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方便群众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是行风建设加强。
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内部监督,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住房方面。
近年,从沿街经营用房开发开始向商品住宅开发转变,新新建25处住宅小区,共计3200套、43平方米,住房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社保方面。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截止到7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达到实现了基本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教育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危房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装备非常落后。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存在老龄化、知识更新慢等问题。
四是公办小学办幼儿园现象突出,挤占了小学教育资源。
五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乱办班、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
医疗方面。
一是部分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农合报销范围不了解,使用目录外药物偏多,导致报销金额偏低。
二是目录内药品范围小,药品名称不统一,许多药已停止生产,影响用药报销。
三是部分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乱开大处方、贵处方,患者用药知情权、选择权得不到保障。
四是县外转诊手续自繁琐,患者感觉不方便。
住房方面。
一是住房价格逐年上涨,低收入者住房条件没得到很好改善。
我县房价每年上涨20%左右,目前均价为每平方米2800元。
民生调查报告(优秀4篇)

民生调查报告(优秀4篇)民生民情调研报告篇一自2014年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动员会后,市交通运输局将十八大精神宣讲、基层组织建设年与新三万相结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展开活动,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结合农村生产生活、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开展民情调研活动。
一、基本情况(一)现状张家洲村、荣家洲村地处歧亭镇东南部,两河夹一洲,与**市**区凤凰办事处、三店办事处接壤,戴家塆村位于歧亭镇西部丘陵地带。
均为经济不发达的农业村。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资源溃乏,村集体经济经济十分薄弱,集体经济基本无来源途径,近年来张家洲村、荣家洲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戴家塆村发展林果种植,但建设资金不足。
2、基础设施不完善。
主要集中在村容村貌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一些沟渠、排灌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张家洲村、荣家洲村水泥路已通各组,戴家塆村仍然存在多个自然村庄不通路,三个村没有形成环村公路,制约了农民农副产品销售。
3、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村民对村容村貌整治认识不足,垃圾乱丢乱倒、柴草随处乱堆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村里我们发现,有的倒在远离住处的田沟里,有的就倒在房前屋后,加上现代垃圾不容易自然风化,无形中造成了二次污染。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1、三万工作队队员入歧亭镇张家洲村、荣家洲村、戴家塆村后,召开村两委会议,指导开展三万活动;2、制定了三万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3、帮扶资金建设荣家洲村村民卫生室,现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4、通过与镇、村干部座谈,了解了各村村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状况,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持张家洲村、荣家洲村发展蔬菜种植壹五0亩,支持戴家塆村发展苗木基地壹五0亩;5、制定帮扶计划,为特困党员送温暖,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到目前共为3个村的特困党员、群众送去慰问资金6000元。
三、调研结果交通运输局三万工作队和当地村干部一起深入农户门前屋后、沟渠塘堰、田间地头查看村容村貌,走村窜户宣讲十八大精神,宣传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促进村容整洁、建设生态文明、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示
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
,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
查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
靠依据,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
容。
“三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到彭水、秀山、酉
阳、黔江等区县农村了解情况,又到市工商局对口扶贫的
xx区铁锋乡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
活动,在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工作作风的同时,以进村入
户、开院坝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对农村民生问题重点
关注思考。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的进程,在全国率先免去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同时还广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农合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他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好领导。
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启动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在田间地头,在农家村舍,我强烈感到“两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春潮涌动。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不断改进扶贫济困方式方法
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单靠一亩三分地,分户经营,小打小闹,解决温饱尚可,却难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科技兴农的路子,彻底改变农村刀耕火种、土中刨食的传统农作方式。
当前,农村通过干部带头帮促、农户自发探索,种
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
例如万州区铁锋乡在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胡椒、杨梅、油桐、青蒿、茯苓、栀子花、野鸡、山羊、肉牛等20余个品种,但由于缺少大的产业规划,种养殖分散,生产粗放,形不成产业“链条”。
该乡桐元村支部书记谢家宽同志就深有感触地讲:“我们村的红阳猕猴桃品质非常优良,就是规模太小,形不成品牌效应,只有大规模才能出大效益”。
全市“xxx”规划中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宏观层面的规划,涉农部门从宏观层面也提出了一些区域性布局的意见,但是,无论是市还是区县层面的规划,都难以落实到乡村,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民还是一片茫然。
建议市发改委、农委、农综办等部门和区县进一步抓好和优化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的资源分布、地理交通优势、水土条件、产业基础等进行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特别是种养殖业区域布局项目要具体,具有操作性,每个项目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
链。
在制定发展项目规划后更要抓好实施,无论是公司加农户还是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都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要加强规模和集约经营的引导,强化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充分激发农民创业增收的动力,形成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地理标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加强资金帮扶、物质帮助,对解决贫困户当前困难和问题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脱贫致富,就一定要把乡村干部的精气神提起来,把贫困户的“志气”扶起来,提升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增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这才是治本之策。
调研中一些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贫困户获得救济慰问的机会较多,一些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纷纷争戴“贫困帽”、抢着“吃救济”,导致认定贫困户、低保户已经成为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焦点问题。
建议市扶贫办、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进
一步探索改进农村扶贫济困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适当减少单纯的救济式行为,把重点放在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项目、搞活市场流通、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上。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神扶志上狠下功夫,把思想“脱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解决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问题。
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贫困户、低保户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切实把好事办好,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第二,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大力开展村容镇貌整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新建住宅增多。
在“两翼”地区,许多新建的农民新村宽敞亮丽,新落成的民居星罗棋布。
但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占用了大量良田沃土,新建民房还是火柴盒
式的单面瓷砖房子,布局结构不合理,零乱无序,和大自然极不协调。
虽然市建委和部分区县建委专门为新农村建设印制了特色民居图纸并免费提供,但许多村民不知道,也没有基本农田保护意识和景观规划意识,把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用来修了一堆垃圾建筑。
建议市城乡建委、国土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两翼”农村良田不多,涉及今后子孙后代生存问题,搞建设一定要集约用地,少占良田沃土。
同时,要大力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巴渝民居,使村民的房子不仅经济适用而且美观舒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以达到“现代都市+美丽乡村”的城乡统筹大格局。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严格农房审批程序,做到一户不漏的从房屋选址到建筑风貌全过程监管到位。
村容镇貌体现农村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城乡差别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环境卫生和村容镇貌。
调研中看到集
镇和农户“脏、乱、差”比较普遍,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房前屋后垃圾成堆,“四害”孳生,人畜混杂、厕厩不分的现象较突出,当地农民群众已习以为常,部分乡镇干部也视而不见。
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把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拓展到广大农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洁净家园”的村容镇貌整治行动,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五个重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力争通过一两年的集中整治,使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在思想观念、文明素质、卫生习惯上有一个彻底的转变,让农村“脏、乱、差”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把xx建设成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人居和谐的幸福家园。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