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西四中王延慧总第11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10月12日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4日课题墨池记总课时数11

本节课题墨池记(1)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曾巩的文学常识

2、顺畅朗读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4、理解文章大意,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5、学习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体会作者勤学苦练的深意

重点学习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体会作者勤学苦练的深意难点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元丰类稿》,作者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卒谥“文定”。曾巩聪敏好学,十二岁即能着文立论,受到欧阳修的器重。嘉佑二年举进土,先后在地方和朝廷做过官。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着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也是北宋着名的散文家,名列于唐宋八大家。

2、关于墨池

墨池,写字时供洗笔洗砚的水池。文中所记墨池在江西临川,相传为晋朝大书

法家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墨地遗迹。

二、学生自读

1、结合注释,将课文通读一遍,扫清文字障碍,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洼(wā) 邪(yé) 楹(yínɡ) 徜(chánɡ)

徉(yánɡ) 恣(zì) 肆(sì)

2、朗读课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饱含感情。

三、合作探究

1、利用注释,疏通文字,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

2、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

四、研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1、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曾巩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请于庆历八年九月写的,记述墨池所在地及其来历,点出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传说。论述王羲之书之善,虽“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指出后人的书法不及王羲之是由于学习不够,进而点出欲深造道德,应加倍勤奋学习。概述王君彰明王羲之的墨池和向作者索记的经过,推究王君的用心,借以勉励学者努力深造。

2.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取得的(“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抚州学官王盛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目的是什么?(抚州学官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苦练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于”)。

4.分清文章记叙、议论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从而理解文章借墨池的传说,阐释的道理。

本文借王羲之“临池学书”一事,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绝非“天

成”,从而引申到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如此,目的是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努力向上。

详解: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明确:本文是曾巩在庆历八年(1048年)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君之请而作。文章从墨池落笔,点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而并非出于“天成”,进而推及要深造道德,更应该坚持刻苦学习。

5.把握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

这篇文章中用了许多设问句,请在阅读的过程中画记出这些设问句,并反复诵读,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明确:文中共用了六个“邪”字设问句,分别是:①“岂信然邪”;②“而又尝自休于此邪”;③“岂其学不如彼邪”;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⑤“而因以及乎其迹邪”;⑥“以勉其学者邪”。口头翻译这六个设问句,明确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①表明作者对墨池传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称做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②用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③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④起提示、启发的作用。⑤⑥说明自己的推测,加重谦逊的语气。

文章6次使用了设问句,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和推测,使读者在似乎不确定的答案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寻味,体现了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设问句的大量运用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徘徊吟诵,玩索不尽。

五、总结、扩展

本文从墨池落笔,结合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指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完全是“以精力自致”的结果,而并非出于“天成”,进而推及学者深造道德更应该加强学习。文章阐明了勤学苦练对于事业上能取得成就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自古以来,有关王羲之的故事广为流传。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每人收集2~3则,然后准备参加班上的交流会。

板书设计

结合事实叙:王羲之学书

揭示主旨叙:以精力自致

墨池记即事生情叙:作记的缘由勤学苦练深化主题议:遗风馀思方能有成

被于来世

教学反思1、教师要做到: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需改进。

2、小组讨论部分,虽然课上有讨论的过程,却没有及时反馈,以后教学中要注意。

3、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多样,要积极调动全班同学,并且要关注所有学生,包括差生。

4、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设计教学。

5、及时渗透前面所学知识,相同句式要多进行串联回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