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开题报告 (郑玲)初稿
浅论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

浅论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对于实现性别平等、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女性劳动力参与度逐渐提高,但仍面临许多特征、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特征、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特征1. 教育水平提升近年来,女性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其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
高等教育为女性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使她们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2. 跨领域就业与过去相比,女性的就业领域变得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教育、医疗和服务业,女性也逐渐涉足科技、金融和制造业等行业。
这种跨领域就业为女性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家庭责任分工家庭责任在女性劳动力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社会观念逐渐转变,男性也开始承担家庭责任,但很多女性仍然面临着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的挑战。
这可能导致女性在职业发展上受到限制,降低她们的就业机会。
问题1. 薪资差距尽管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增加,但女性的薪资仍普遍低于男性。
薪资差距问题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是一种性别不平等的表现,还会影响女性的经济独立性和社会地位。
2. 职业发展受限女性在职业发展上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晋升的机会较少、职业晋升速度慢等。
这可能与一些传统观念和性别歧视有关。
由于职业发展受限,女性往往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 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之间需要做出更多的取舍和平衡。
承担家庭责任可能导致女性在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从而影响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
这也增加了女性的压力和负担。
措施1. 平等的薪资待遇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来消除薪资差距,确保男女劳动者在同等工作下获得相同的报酬。
这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企业薪资公开和提高女性在高级职位上的比例来实现。
2. 促进性别平等意识和教育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向社会传递正确的性别观念是促进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关键。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的趋势。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
尤其是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情况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占总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已经超过50%,但是该群体的就业机会和工作条件却普遍不如男性。
此外,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异地就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这些女性往往没有得到良好的职业培训,他们可能会出现就业机会有限、工作安全性差、工资低等情况,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农村女性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改善农村妇女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评估女性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地位,找到女性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支持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以改善女性的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
三、研究内容1.农村女性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就业的条件和障碍分析2.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现状和问题深入研究3.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进行跨国比较,了解和掌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4.对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的政策进行研究,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三个方面,探索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政策、法律、职业培训等制度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定量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女性劳动力的数量、结构、就业率、收入等实际情况。
同时,本研究还将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以收集女性劳动力的就业体验和意见。
五、研究意义研究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可以促进女性的自我解放和实现经济自立,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同时,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提高公众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认识,促进社会关注和关怀。
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毕业论文

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毕业论文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中国女性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的障碍原因,分析制约女性就业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性就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深入探讨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女性就业的障碍原因分析教育程度的影响女性的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其职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我国仍存在不少地区和社会群体对女性教育的歧视和限制,尤其是农村地区和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女性教育机会不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无法获得与男性相同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
婚育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相比男性,女性在生育孩子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事务上,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或工作强度,从而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同时,婚姻状态也可能影响女性的职业选择和工作机会,例如一些招聘会出现“女不嫁工作不要”的说法,导致女性择业受到限制。
求职歧视女性在求职和招聘过程中经常遭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例如性别歧视、责任歧视、年龄歧视等。
女性在职场中遭遇的性骚扰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对女性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并影响其职业发展。
现有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目前我国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女性的保护还有不足之处,导致女性无法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工作机会和薪酬待遇,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对策和建议加强女性教育和培训政府和社会应该重视女性的教育问题,加大投入,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女性职业发展的竞争力。
完善法律保护机制立法机关应该通过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以及建立完善的投诉机制,切实保障女性的劳动权益和职业发展权。
强化性别平等意识社会应该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提高性别平等意识,推动建设妇女友好型企业和公共场所,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等的就业条件。
浅论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的论文-中国经济论文

浅论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的论文中国经济论文〔论文关键词〕女性劳动就业,特征,问题,措施〔论文摘要〕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歧视,有其客观性。
从劳动力参与的生命周期看,女性劳动参与率呈m型;家庭中男性户主就业,对妻子就业有很大的影响;男女劳动效率也存在差异。
而男女性别差异、女性所承担的生养责任、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等现实,使中国女性在经济转轨中面对市场的冲击更大。
促进女性的公平就业,可以通过法律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使女性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健全女性社会保障,提高女性的生活水平;鼓励各种就业方式,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企业及社会公众平等就业教育。
女性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她们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主要责任,为整个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她们却面临着种种困扰。
当未婚女性踏入职场时,往往面临着就业歧视;当就业女性选择生育时,往往面临着“生了孩子,丢了位子”的难题;当女性55岁时,又面临着比男性提前退休的忧虑。
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从成本—效益出发,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在选择女员工时犹犹豫豫,这样做又无可厚非。
女性劳动力就业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在中国目前的状况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怎样协调女性公平就业和企业追求利润的矛盾呢?本文尝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给予分析。
一、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与男性劳动力就业相比较,女性劳动力的就业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呈“m形”。
因为女性需要在家庭内承担生育和抚养孩子的职责,所以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比较特殊。
从劳动力参与的生命周期看,女性劳动力就业呈“m形”。
在女性的生命周期中,15~20岁年龄阶段,劳动力就业上升,形成第一个峰顶;20岁以后,由于结婚生育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就业下降,形成一个峰谷;大约在35岁左右,劳动力就业形成第二个峰顶;50岁以后,劳动力就业下降。
女性劳动力在生命周期内的劳动供给曲线,在年轻和中年以后分别出现两个峰值,这种现象被称为女性“m形”就业或者“双头”就业。
论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

论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是指影响女性参与工作、找工作和留住工作的各种因素。
这些障碍往往是由社会和文化习俗、政策和制度、以及个人选择和偏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及其分析: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女性就业障碍中最普遍的因素之一。
女性往往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在招聘、晋升、薪资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此外,女性还面临着与性别相关的骚扰和暴力问题,这也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
家庭责任:女性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角色,这使得她们往往无法全职工作或参加长时间的工作。
此外,由于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传统期望,许多女性被迫在家庭和职业之间做出选择,而这往往对她们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缺乏教育和技能:许多女性因为家庭、文化和财务等原因,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这导致她们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从而限制了她们的职业选择和晋升机会。
就业机会不足:女性在某些行业和领域中的就业机会有限,这是因为这些领域往往被认为是男性的天下,而女性进入这些领域可能面临的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也会限制她们的职业发展。
薪资差距:在许多国家,女性的平均工资比男性低,这是因为她们经常受到性别歧视,从而无法获得与男性相同的薪酬水平。
这也可能与女性在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方面面临的障碍有关。
综上所述,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政策和个人因素。
通过采取包括改革性别歧视政策、提高女性教育和技能水平、促进家庭责任平衡和提高女性参与各种行业和领域的机会等措施,可以逐步缩小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提高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和贡献。
同时,也需要倡导一种包容和平等的文化氛围,鼓励人们认可和尊重不同性别、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包容性的进步。
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

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呈现出就业难现象,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经常呈现出性别歧视情况,如部分企业甚至要求只招收男性,造成女性就业难问题,形成社会不平衡,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稳定因素。
所以解决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文首先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然后从女性就业总量、女性就业质量两方面进行分析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女性劳动力就业主要存在的障碍为:传统文化观念导致“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女性天然的体力弱势和生理特征导致就业障碍、女性劳动力教育投资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所以因该打破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树立男女平等意识、完善立法并严格执法、增加女性教育投资。
关键词:女性;障碍;就业;建议论文类型:应用研究I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文献 (2)1.3.1国内研究文献 (2)1.3.2国内研究文献 (2)1.4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3)1.4.1主要研究内容 (3)1.4.2研究方法 (3)2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 (3)2.1女性就业总量 (3)2.2女性就业质量 (4)3女性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障碍 (5)3.1传统文化观念导致“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 (5)3.2女性天然的体力弱势和生理特征导致就业障碍 (5)3.3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6)3.4女性劳动力教育投资低 (7)4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解决对策 (8)4.1打破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 (8)4.2树立男女平等意识 (8)4.3完善立法并严格执法 (9)4.4增加女性教育投资 (9)致谢 (11)参考文献 (12)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3)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3)I I1绪论1.1研究背景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消除性别歧视与消除身份歧视,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促进男女平等就业成为政策部署的重点,保障女性就业权利以及缓解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将被提上议程。
浅析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 大学论文

集美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专业:工商管理准考证号:032116190022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2017 年 2 月集美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工商管理准考证号:032116190022 姓名:郑玲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进行的日期:2017年12月26 日起至2017年03月26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步骤:1、考生根据我校公布推荐的论文题目,选择论文题目,上报学校自考办,收集相关资料,初步拟定论文大纲。
2、根据成教院网站公布的论文指导教师,联系教师。
3、指导教师审核大纲初稿,进行论文写作指导,下达写作任务。
4、论文初稿撰写。
5、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
6、根据指导老师要求,修改并最终完成论文。
7、向学校自考办提交毕业论文(三份)。
8、按学校指定时间参加论文答辩。
四、任务书的内容:(一)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独立检索中外文资料并运用恰当的能力,提高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三)主要参考文献[1] 庄渝霞:当代女性就业地位分析,《学术探索》,2003 年第10 期[2] 伊兰伯格:《现代劳动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3] 雷小波:女性就业为什么难,《职业杂志》,2001 年第4 期[4] 蒋永萍: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3 年第2 期[5] 董克用,刘希:《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8 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7]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1982年、1990 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城市化进程中青岛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青岛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的劳动力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谋求就业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妇女也成为了劳动力转移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家庭和社会的传统观念以及城乡差距等原因,农村妇女在劳动力转移及就业方面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
因此,了解青岛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其原因,有助于为政府制定适合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农村妇女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2.1 研究问题(1)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哪些困难与挑战?(2)青岛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如何?(3)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如何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农村妇女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实现自我价值?2.2 研究目的(1)了解青岛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其原因。
(2)分析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3)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农村妇女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实现自我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1)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2)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分析。
(3)政策和措施建议。
3.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需要,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3)访谈法。
通过深入访谈已经转移就业的农村妇女,了解她们的经历和心态,为研究提供细节化的资料。
(4)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和整理,提取信息,提高研究数据的可靠性。
四、研究条理和进度安排4.1 研究条理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问题和目的1.3 研究方法和步骤第二章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2.1 青岛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2.2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难和原因第三章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分析3.1 社会经济效益3.2 家庭生活效益第四章相关政策和措施建议4.1 完善相关政策4.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4.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五章结论5.1 主要结论5.2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4.2 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周: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第二周: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第三周:设计问卷调查,并进行调查第四周:整理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第五周:深入访谈,了解个案情况,并进行案例分析第六周:撰写研究报告的前三章(绪论、现状及原因分析、影响分析)第七周:撰写研究报告的第四章(政策和措施建议)第八周:撰写研究报告的第五章(结论),初稿修改并进行整理编排第九周:完成最终稿并准备答辩。
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毕业论文

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毕业论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参与度逐渐提高。
然而,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
本文将对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观念和性别歧视。
尽管中国的性别平等意识有所提高,但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更适合在家庭中照顾子女和家务,而不是从事职业工作。
这导致了女性在就业机会和职业晋升上受到限制。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宣传女性能力和智慧的重要性,打破性别歧视,并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
其次,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技能不匹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技能岗位。
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使得女性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女性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婚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许多雇主对已婚或有子女的女性持保守观念,认为她们在工作中会面临家庭问题的干扰。
这导致了女性在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婚姻和家庭平衡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并鼓励雇主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安排,以满足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需求。
最后,缺乏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也是一个制约女性就业的因素。
女性在职业生涯中经常面临孕期和产假等需要休假的情况,但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使得她们面临着更大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的保障,建立健全的福利制度,为女性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和福利待遇。
综上所述,中国女性劳动力面临的就业障碍主要包括社会观念和性别歧视、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婚育对就业的影响以及缺乏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性别平等的宣传和教育,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推动婚姻和家庭平衡政策的实施,以及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也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日益突出。
据调查统计,女性的就业率比男性低,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更是接连不断。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女性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方面进行分析,但是缺乏深入分析女大学生的具体就业问题。
国外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主要分析女大学生在职场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但是研究覆盖较少,特别是针对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研究还很有待拓展。
三、研究意义女大学生本应是一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就业群体,然而当前的就业市场却给她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就业压力。
深入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助于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职场,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有力的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将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文献进行验证,找出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2)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包括自身素质与能力不足、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就业环境不佳等方面。
(3)女大学生应对就业难的策略,包括提高自身素质、增加社会阅历、改变就业观念等方面。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找出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特征。
(2)提出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包括制定更为合理的就业政策、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
六、研究难点在开展本研究过程中,预计会遇到以下研究难点:(1)样本选择问题。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样本的选择和采集将是关键。
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实践报告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三篇

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实践报告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三篇(导语)大范文网搜集的范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三篇)”,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实习报告频道。
(一)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应届大学生此刻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忙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大家都明白此刻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
经过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一、工作满意程度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此刻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此刻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取中被调查者大都选取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此刻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此刻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决定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
在我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以前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期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
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二、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大部分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此刻的工作但是实践潜力差和缺乏必须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期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期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一小部分由。
以上能够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务必重视实践潜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女大学生就业开题报告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改变分配安置政策,开始实行市场化的“双向选择”,“女大学生就业难”就引起社会的关注。
所谓的“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女大学生毕业后就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同班或同届男生相比,女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大学生就业问题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
尤其这几年,由于大学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等因素,大学生就业问题比往年更突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否也有相应的变化?“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一般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还是性别歧视问题就成为了关注性问题。
这也是我选这个题目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论文的重点就是分析和评价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供求状况,讨论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
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在于:(一)有助于学校、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及其与男生就业意愿的异同。
(二)有助于了解劳动力市场上女大学生的供求状况及其与男生的异同。
(三)有助于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正,如果有性别歧视要加以纠正,但也要反对把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合理选择误作性别歧视。
三、课题研究现状“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真正体现女性在就业中的平等地位。
四、研究内容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变革,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现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逐渐进入政府的公共政策视野。
根据检索,我国研究人员在1995-2005年期间大约发表了50多篇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章。
综述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是相当严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和政府的重视而消除。
中国经济论文浅论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

中国经济论文浅论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一、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女性是占有较高比例的一个群体。
然而,在就业方面,女性发展存在很大问题。
本次研究主要从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特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在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2.1 从业行业相对单一在我国,女性从业行业主要是服务业、轻工业和电子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于女性的要求较低,但就业待遇普遍偏低。
2.2 教育程度较低我国女性在教育程度上普遍较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缺乏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女性更是难以找到好的工作。
2.3 劳动力流动性较低女性的社会角色,家庭责任和传统的观念束缚的效应使得女性的劳动力流动性较低,一旦选择某一地区工作,通常会长期稳定在该地区就业。
三、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以上述特征为基础,在中国女性就业方面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3.1. 低薪问题女性从业行业一般为服务业、轻工业和电子制造业等,普遍获得的收入比较低,且难以升职发展,导致女性收入不稳定。
3.2. 就业歧视问题就业歧视是女性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女性普遍面临就业机会不足、工资低等问题。
3.3. 家庭与工作平衡问题女性在工作之余需要承担家庭的重担,难以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并且在职业发展方面受到极大的影响。
四、女性劳动力就业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的女性劳动力就业措施:4.1. 政策支持应加强政策支持,以扶持创业和发展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吸引女性投入创业,并在就业政策落实方面,加大对妇女的关注和资金投入。
4.2. 传统观念转变通过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对女性劳动力的关注和保护,让社会逐渐转变对于女性就业观念和压力。
4.3. 教育培训加大对女性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资,提童向上职业发展,改变“失实年龄、真聘任”的状态。
4.4. 企业保障加强企业责任,切实尊重女性劳动者权益,加强女性在各行业的职务递补和用人优惠等方面的保障和有力支持,充分发挥她们的特长和职业优势。
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女性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就业渠道少、薪资待遇低、职业晋升慢等,处于就业弱势地位。
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有现实意义,也有学术理论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有助于了解女性就业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招聘公司等相关机构提供政策和建议,促进女性就业平等,提高女性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和对象(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其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女性大学生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
重点探究她们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她们的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需求。
三、研究内容(一)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她们在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优势和劣势。
(二)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原因分析从社会、文化、制度、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入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根本原因。
(三)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影响分析分析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所面临问题的不良后果,并进一步研究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国家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四)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对策研究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实际情况,从制度、政策、观念、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女性就业平等。
四、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研究成果,深入了解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二)访谈法采取面对面或电话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期望和需求。
(三)问卷调查法设计针对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放给具有代表性的女大学生群体,获取相关数据。
(四)统计分析法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
浅析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浅析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提纲一、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现状(一)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1.招收录用方面的性别歧视招收录用方面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同职位不同报酬;二是相同要求不同对待;三是拒绝或提高标准以阻碍女性得到工作。
全国妇联有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者笔试的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56%以上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0%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
2.企业培训与晋升中的性别歧视企业在培训与晋升中的性别歧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获得社会与企业的职业培训的机会,男性远多于女性;二是女性获得培训机会但培训时间短;三是提高受训条件(门槛),比如规定从业多少年后才有资格受训等,但通常女性工作时间不如男性稳定;四是将高端的培训尽量分配给男性。
(二)职业待遇不公平(三)退休年龄和退休金不平等二、我国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经济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每年的GDP 增长率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但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为我们带来预期的高就业增长,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挤就业的。
按照现在的就业弹性,我国如果每年保持7%-8%的经济增长率,最多只能提供800 万个就业岗位,只能解决50%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有更大的选择权,面对着多于招聘职位几倍的求职者,用人单位抬高门槛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他们除了会在学历、工作经验、专业素质、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等职业性因素上提高要求,还会在户籍、年龄、性别等非职业性因素上做出规定,最终会加剧女性就业的困难。
(二)社会文化原因1.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从来都是男性的“附属品”,在各方面都不如男性,在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的职责就是照顾好家庭,做好家务,当一个“贤内助”。
女性平等就业开题报告

女性平等就业开题报告女性平等就业开题报告1. 引言在当今社会,女性平等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女性在就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不公平待遇。
本报告旨在探讨女性平等就业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女性平等就业的现状女性平等就业的现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女性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女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例如,性别歧视、薪资差距、职业选择限制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3. 女性平等就业面临的问题虽然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她们的平等就业。
首先,性别歧视是一个主要问题。
女性在招聘、晋升和薪资方面经常受到不公平待遇。
其次,职业选择的限制也是一个挑战。
一些行业仍然被视为男性领域,女性往往难以进入或取得成功。
最后,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也是女性面临的困境。
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照顾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4. 解决女性平等就业的方案为了解决女性平等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打击性别歧视。
建立公平的招聘和晋升机制,确保女性能够获得公正的机会和待遇。
其次,教育系统应该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职业梦想,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培训机会,帮助女性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此外,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也需要得到关注。
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育儿假期和灵活的工作安排,以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
5. 成功案例在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展示了实现女性平等就业的可能性。
例如,瑞典实行了一项名为“爸爸月份”的政策,鼓励父亲在孩子出生后分担育儿责任。
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女性能够重返工作岗位,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对于男性在家庭中角色的认知。
此外,一些企业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灵活的工作安排,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女性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李旻.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12( 5) : 88-94.
[4]金窗爱.中国当代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尤尔根·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进度安排:
1、选择论文题目,上报学校自考办,收集相关资料,初步拟定论文大纲。(2016年8月5日);
2、指导老师审核大纲初稿,进行论文写作指导,下达写作任务(2016年8月20日);
3、论文初稿撰写(2016年8月30日);
4、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2016年9月15日前);
集美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专业:工商管理准考证号:姓名:郑玲2017年02月06日
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
学生姓名
郑玲
准考证号
03211619002
指导教师
林老师
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推广,女性面临再。这无疑将对女性劳动力就业产生一定冲击。由于我国传统思想中普遍认为女性承担家庭和照顾子女的义务,男性承担赚钱养家义务,使女性在就业方面一直处于弱势。虽然现代女性意识逐渐复苏,职场中女性身影愈来愈多,但是在就业质量、职位晋升、就业层次方面,女性弱势地位仍没有改变。男女同工不同酬、职业性别歧视等现象屡见不鲜。我国女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社会对女性劳动者缺乏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女性自身就业竞争能力薄弱。然而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劳动力需求旺盛,女性人力资源急待开发。因此,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其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卢萍.日本促进女性就业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J].东北亚论坛,2014,18( 4) : 99-103.
[9]吴愈晓.影响城镇女性就业的微观因素及其变化: 1995年与2002年比较[J].社会,2010,30( 6) : 136-140.
[10]郭毅玲.当前我国女性就业歧视原因浅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4( 2) : 17-23.
[5]郝娟.低生育率背景下女性劳动参与水平、特点及变动趋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44( 1) :141-150.
[6]王筠.我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研究—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公司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
[7]李宏兵.市场潜能促进了制造业女性就业吗?—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4,40( 3) : 52-58.
5、根据论文老师指导要求,修改并最终完成论文。(2016年9月15日至X月X日);
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建议:
签名:
年月日
注:此表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此表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的依据。此表可以根据内容进行调整。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论据的整理收集。第二部分:对于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于我国的公共政策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发展。第四部分:对于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对于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1]卿石松.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J].管理世界,2014,12( 11) :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