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女性主义视角下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命运资料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 (2)
目录摘要 (1)一、凯瑟琳婚姻和爱情的悲剧 (2)二、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悲剧 (4)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命运悲剧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英国19世纪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小说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凯瑟琳的悲剧选择,和英国当时的男权社会状况结合到一起,来剖析和探讨凯瑟琳的悲剧。
关键词:凯瑟琳男权社会悲剧选择叛逆精神凯瑟琳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她爱的真切,不顾一切后果可最终却郁郁而终。
通读小说我深切感受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娇蛮、任性,她旷世的爱情悲剧牵动着读者的心弦。
凯瑟琳的智慧和美貌让我们欣赏至极;而她的自残、早逝又让我们叹息不已。
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的婚姻和爱情,注定成为凯瑟琳命运中的悲剧。
一、凯瑟琳婚姻和爱情的悲剧凯瑟琳想要获得爱情的自由,可她的悲剧就在于她错误的选择,因为这个错误的选择,她不但没有得到婚姻的幸福,反而还失去了爱情的幸福。
希斯克里夫是老恩肖去利物浦谈生意的时候带回来的一个又黑又瘦的吉普赛小男孩,并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老恩肖的儿子辛德利从希斯克里夫来到家里的那天起,就开始欺负他。
辛德利一直都只把希斯克里夫当成仆人,从来都看不起他。
但老恩肖却格外疼爱希斯克里夫,这种疼爱让希斯克里夫忘记了身份差异,每天和凯瑟琳一起嬉戏、疯闹,渐渐的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产生了爱情。
可老恩肖死后,凯瑟琳的哥哥成了家里的新主人。
作为一家之主,他开始处处约束凯瑟琳的行为,用了各种办法想把凯瑟琳变成淑女。
辛德利又把希斯克里夫重新贬为仆人,并且从中百般阻挠凯瑟林和希斯克里夫两人的爱情。
这种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社会观念,拆散了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柏拉图似的爱情。
一次意外凯瑟琳闯进了埃德加·林顿的庄园,因为被狗咬伤,凯瑟琳在画眉山庄休养了一段时间。
女性主义视角下《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青春期倔强叛逆,桀骜不驯
2.
与大多数的青春期女生一样,这时她心中也滋
而唯一可以满足的办法就是嫁入画眉山庄,走向上
生了爱情的萌芽.随着和希斯克利夫的相处,以及
尽管呼啸 山 庄 是 她 的 家,希 斯 克 利 夫 是 她 的 心 上
他的陪伴,她爱上了他.希斯克利夫也同样因为凯
人,甚至更是她的 知 己,但 是 如 果 她 与 希 斯 克 利 夫
利夫走后,凯瑟琳 嫁 入 了 画 眉 山 庄,待 三 年 后 归 来
个夜晚,老恩萧先 生 把 家 人 介 绍 给 他,只 有 凯 瑟 琳
之时,两人再次相遇,凯瑟琳更多的是激动,希斯克
不存在什么等级之分,毫不嫌弃地去向他做自我介
利夫更多的是 仇 恨. 他 周 密 的 计 划 使 得 他 自 己 成
绍,而此时的其他人却只认为这是一个收养的流浪
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夏 增 亮
(兰州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50)
[摘 要] 世界名著«呼啸山庄»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长篇爱情小说之一.女主人公凯瑟琳在成长道路上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使她的
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爱情和亲情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从
家艾米莉勃朗 特 的 代 表 作,也 是 19 世 纪 最 伟 大
他们的灵魂才结合到一起.在这篇爱情小说中,女
的长篇爱情小 说 之 一. 女 主 人 公 凯 瑟 琳 在 成 长 道
她的人生悲剧,推 动 了 故 事 情 节 的 发 展,改 变 了 所
路上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使她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
有人的命运.
YB122)阶段性成果.
呼啸山庄开题报告
呼啸山庄开题报告呼啸山庄开题报告一、引言《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于1847年出版。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以《呼啸山庄》为主题,探讨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启示。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1. 海斯克利夫海斯克利夫是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是一个复杂而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物。
作者通过描写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内心独白,展现了他的野蛮、狂热和复仇心理。
海斯克利夫的形象既具有吸引力又令人恐惧,他的存在使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和悬疑。
2. 凯瑟琳凯瑟琳是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她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动的女性形象。
她既温柔可人又野蛮无畏,对海斯克利夫有着深深的情感。
凯瑟琳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局限和挣扎,她的命运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姻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困境。
三、主题的探讨1. 爱与复仇《呼啸山庄》以爱与复仇为主题,通过海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这一主题。
海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与对他所受的伤害的复仇心理交织在一起,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这一主题探讨了爱情和仇恨之间微妙的边界,以及它们对人性的影响。
2. 社会等级与身份认同小说中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阶级差异和身份认同问题。
呼啸山庄作为富有的庄园,展示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而低下阶层的人物形象,如仆人希尔顿和史密斯等,则反映了社会底层的贫困和无助。
通过这些形象,小说呈现了社会等级对人们命运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追求。
四、对社会现实的启示1. 人性的复杂性《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海斯克利夫既是一个痴迷于复仇的野蛮人,又是一个对凯瑟琳深情厚意的情人。
凯瑟琳既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又是一个任性和自私的人。
这些形象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多面性,使读者对人性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 社会困境与个人命运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受到社会困境的制约。
海斯克利夫的出身和地位决定了他的复仇心理,而凯瑟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限制了她的选择。
从马克思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的女性社会地位构建的开题报告
从马克思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的女性社会地位构建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介绍《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性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在小说中,勃朗特描述了一段充满悲剧和痛苦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阶级冲突。
对于女性地位的关注和探讨也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呼啸山庄》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构建及其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呼啸山庄》虽已经成为经典文学作品,但对于小说中女性角色的研究还不充分,为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有必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女性议题。
同时,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相互关系也备受关注,马克思女性主义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思潮之一,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的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呼啸山庄》女性社会地位的构建及其与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联系。
3.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篇论文将围绕两个主要方面展开,一是《呼啸山庄》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构建;二是马克思女性主义对此的分析与探讨。
在内容方面,首先将分析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包括凯瑟琳、伊莎贝尔、尼尔利等人物形象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然后将探讨小说中女性的命运和命题,包括婚姻、爱情、权力等议题。
在方法方面,将采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即对小说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同时使用马克思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对小说中的女性阶级地位进行分析,探寻其中的阶级斗争与女性命运的关联。
4.预期结果本文预计通过对《呼啸山庄》中女性议题的研究和马克思女性主义的理论分析,探讨女性社会地位的构建及其阶级关系的问题。
具体来说,预计分析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深入探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地位,揭示阶级斗争与女性命运之间的联系。
同时,本文还将尝试从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的女性地位问题和阶级关系进行思考和反思,旨在为探究当代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问题提供借鉴。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作者:徐雅娟来源:《参花》2016年第05期摘要:艾米丽·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塑造的凯瑟琳,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独一无二的,并散发出永久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凯瑟琳悲剧人物叛逆抗争凯瑟琳是《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
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塑造的这一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是独一无二,并散发出永久的独特魅力。
在她的身上,集合了原始与文明,叛逆与顺受,激情与孤独等多种性格元素,她人生短暂却激烈拼争,有着原始的淳朴野性却抵御不住世俗文明的诱惑;忠诚爱情却屈就庸常婚姻,追求精神净土却不能摆脱肉体俗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悲剧性人物。
精神和肉体的冲突是凯瑟琳矛盾、痛苦的根源,作者想通过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人类在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现实的诱惑,肉体的抗争,世俗的阻挠和内心痛苦的挣扎,最终达到精神世界的永生和安宁。
一、原始与文明的矛盾童年的凯瑟琳,生活在封闭原始的呼啸山庄,在大自然中她自由自在、尽情恣意地玩耍,淘气,虽然异常顽劣,但她的身上有着干净单纯的自然野性之美,与沈从文的《边城》里的翠翠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代表着人类最初的本真和童心。
希思克利夫的到来,更使她自由的天性得到极致的发挥和展现,他们两个也因此互相吸引,互为灵魂伴侣,所以,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埃德加和伊莎贝拉的畏手畏脚“小儿科”游戏。
人无完人,凯瑟琳身上也有着任性和叛逆的个性特点,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但这一切的原始、纯净与自然在她和希思克利夫误闯入画眉山庄之后,就不可阻止地改变了,并以希思克利夫的出走,推动小说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冲突达到一个高潮。
凯瑟琳在画眉山庄一段时间的生活,让蒙昧的她接触到了上流社会的文明生活,那里的环境美丽、条件优渥,那里的人彬彬有礼、光鲜亮丽,那里的生活优越舒适、充满格调,这些都自然而然地感染和吸引了她。
所以她回到呼啸山庄的外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也开始摇摆不定了,她的变化势必影响她与希思克利夫之间亲密无间、心灵相依的情感。
呼啸山庄凯瑟琳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拟定提纲完成第一稿Fra bibliotek月初 完成第二稿
月底 完成第三稿
定稿
主要措施:查询中国知网、ProQuest等论文数据库;去图书馆和资料室查资料;请教 指导老师研究方法;和小组内同学相互讨论。
主要参考资料:
Cecil, David. 1963."Emily Bronte andWutheringHeights". In 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 Essays in Revolution.London: Constable & Co. Ltd., 180-219.
一、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
纯粹之爱与世俗之爱—论《呼啸山庄》凯瑟琳矛盾选择的原因
作者姓名
卢祎晗
所属院、专业、年级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1年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邱涤纯 讲师
预计字数
6000
开题日期
2014/12/12
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研究方法:
首先,我在校图书馆的知网查阅了有关于呼啸山庄大量的电子文献,从而了解了许多前人的理论观点及看法。随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主题之后,我会把章节中的一些因素进行定量对比来分析我的文章主题,同时我会参考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综合考量,并进行一定的总结,从而得出自己的看法。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内容:本论文将从社会环境、两位男主角对女主角的影响以及女主角自身的矛盾性格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女主矛盾选择的原因。首先,本文将从大的社会环境即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以及小环境呼啸山庄以及画眉田庄两个环境因素来分析其对凯瑟琳的行为的影响并把两个环境进行适当的对比。随后,本文将论述两个男主角希斯科里夫和林敦对凯瑟琳选择的影响,并从两人的社会地位及性格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我将从女主角自身的矛盾性格及性格缺陷的角度来分析她矛盾选择的原因,对于她的矛盾性格我将从她在自己最爱的人与丈夫面前所表现的不同性格的对比来表现。最后,我将从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其矛盾选择的原因以及看法。
浅析《呼啸山庄》女主角凯瑟琳的爱情与个性
浅析《呼啸山庄》女主角凯瑟琳的爱情与个性浅析《呼啸山庄》女主角凯瑟琳的爱情与个性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
小说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命运以悲剧而告终。
本文试从荣格的阿尼姆斯这个对人格起着重要作用的原型来分析凯瑟琳的人格和行为。
关键词:原型;阿尼姆斯人格和行为;集体无意识原型,在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的一种遗传获得的心理结构或模型,是集体无意识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一些古老的,普遍的人类经验如出生,结婚,母性行为和死亡等,这种“难以表述的,无意识的,预先存在的心理遗传结构”(荣格)才会有所表露出来。
有一些原型对形成我们的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比如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以及自性。
本人就主要从阿尼姆斯这个原型来分析凯瑟琳的爱情与个性。
一、凯瑟琳的爱情――完美的阿尼姆斯《呼啸山庄》毋庸置疑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其核心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更加引人注目。
因为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在性格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两人在某种程度上说几乎是各自的另一个自我,这样的“自我”实体之间必然相互深深吸引。
按照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理解,我们可以说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视对方为自己精神的“内部形象”。
荣格把女性精神的“内部形象”称之为阿尼姆斯,把男性精神的“内部形象”称之为阿尼玛。
千百年来,男人通过与女人的不断接触而形成了他的阿尼玛原型,女人也通过同男人的接触而形成了她的阿尼姆斯原型。
荣格把人的整个人格叫做“心灵”(psyche)。
他认为,心灵是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
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原型(即原始意象)会影响到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
女人心中的男性形象是阿尼姆斯,男人心中的男性形象是阿尼玛。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即女性意象和男性意象。
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意象。
它们产生于男女在世代交往中对异性的态度和体验。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命运的个性因素探析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命运的个性因素探析发布时间:2021-10-22T08:35:32.541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16期作者:杨丽兰[导读]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这部作品以主人公凯瑟琳与希克利的爱情悲剧为主要内容,本文就凯瑟琳的个性对她命运的形成作用杨丽兰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这部作品以主人公凯瑟琳与希克利的爱情悲剧为主要内容,本文就凯瑟琳的个性对她命运的形成作用,作个粗浅的探索和研究,除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外,凯瑟琳任性的性格是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呼啸山庄;凯瑟琳;悲剧;任性《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凯瑟琳与他父亲从小收养的希克利之间产生了炙热的爱情,但是凯瑟琳为了财富地位而嫁给了画眉山庄的林顿。
希克利因此出走,后又归来。
凯瑟琳在婚姻与爱情的纠葛中死去。
希克利愤而折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也导致了他们悲惨的命运结局。
希克利在占尽了他们的的财产后,也自杀身亡。
《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其核心是凯瑟琳的悲剧。
本文就凯瑟琳的个性对她命运的形成作用,作个粗浅的探究。
一、凯瑟琳任性的性格及其形成凯瑟琳任性性格的形成是因为小时候缺乏爱。
凯瑟琳的母亲去世得早,凯瑟琳缺乏母爱。
而她在家庭里,父亲、哥哥及牧师对她的粗暴态度对她的性格形成雪上加霜。
凯瑟琳的父亲做生意回来时带回来又肮脏又穿得破破烂烂的孤儿希克利,而却把给卡瑟琳的礼物马鞭子弄丢了,凯瑟琳表达不满时,她父亲却狠狠地给了她一个耳刮子。
凯瑟琳背地里称他父亲为可恶的老头,称他哥哥亨德莱是“暴君”。
就连牧师约瑟夫对凯瑟琳都很粗暴,经常骂她:“……不要脸的东西,给我坐下来,坏孩子!……”。
凯瑟琳从小因为缺乏爱的温暖对周围人形成了对抗的关系,而希克利总能在凯瑟琳的任性中成为她的温暖和依靠。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的问世 ,无形 中反映 了作 者很 强的 女性意 识 ,对女 性 身份 因为他 会很 富有 ,我 会成 为方 圆数英 里最 尊 贵的女 人 。如
进 行 了重构 。本 小说描 写 吉 卜赛弃 儿希斯 克利 夫被 山庄 老 果我 和希 斯克利 夫结 婚 ,我们 就会 一贫如 洗 。可如 果我 嫁
象 以及 本作 品 的主 题及 文化 内涵 。
由与幸福 。这 对于 生活在 贵族 家庭 的 凯瑟琳 和仅 是一 个弃
一 、 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婚姻悲剧分析
儿 身份 的希斯 克利 夫来 讲几 乎是 无法 做到 的 。所 以现 实社
小说 《呼 啸 山庄 》 中,从 头至 尾都 暗示 着 故事 的悲剧 会环 境是 小 说 《呼 啸 山庄 》中女 主人 公凯 瑟琳婚 姻悲 剧 的
庄》凯 瑟琳 选择 嫁给 埃德 加是 直接 受社 会环 境 的影响 的制 琳 从 心底 里深 爱着 希斯克 利夫 ,每 当看 到其 哥哥 伤害 希斯
约 。凯瑟琳 生长 在 具有 几百年 历史 的贵 族家 庭 ,她是 贵族 克利夫,她总是不顾兄妹之情和哥哥争吵,帮助希斯克利
小姐 。社会 现 实和早 期 的家庭 教 育对她 有很 大 的影 响,且 夫 摆脱 困境 。 也 正是 为 了摆脱 亨 德 雷 (她 的哥 哥 )对 希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呼啸山庄;女主人公 ;婚姻悲剧
引言
是 “门当户 对 ”。通 过 这样 的婚姻 ,凯瑟 琳 才能 获 得财 富
艾米莉 .勃朗特生活 的30年 (1818-1848年 )正是英 和 高贵 的社会 地 位 。相 反 的,希 斯克 利夫 是欧 肖先生 (凯
国 社 会 动荡 的年 代 , 资本 主 义 的 缺 陷 日益 严 重 地暴 露 出 瑟琳 的父 亲 )在 吉 卜赛 街上 捡来 的 ,是一个 弃儿 ,没 有贵
呼啸山庄凯瑟琳开题报告
呼啸山庄凯瑟琳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9世纪的中期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凯瑟琳作为女主角之一,是一个异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她一方面表现出的是柔弱、清纯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女性的强势和冷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对凯瑟琳的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从凯瑟琳这一人物角度出发,分析她的性格、人物形象,探索凯瑟琳在小说中的意义以及对读者的影响,旨在为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艾米莉·勃朗特的笔下人物做出一些探索。
二、研究问题本篇论文将围绕以下研究问题展开:1.凯瑟琳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殊性,有何特别之处?2.《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凯瑟琳代表了哪些价值观和思想?3.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对小说的其他人物以及整个故事情节有何影响?她的出现和行动如何推动、促进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4.凯瑟琳的形象如何影响了读者?读者会如何理解和感受凯瑟琳的形象?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学批评方法进行分析,结合文本语境、结构和细节,分析小说中凯瑟琳的性格、行为、心理特点和语言表达,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关系,全面揭示凯瑟琳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同时,也将借助阅读理论、社会历史背景、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小说中展现出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进行进一步解读和分析。
四、研究步骤1.对小说中凯瑟琳的生平和主要性格特征进行了解2.分析小说中凯瑟琳的语言表达、行为,及其与其他人物的互动3.深入思考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所代表的价值观和思想4.探讨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对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和转折的影响5.解读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五、预期结果通过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深入分析,预期结果如下:1.揭示凯瑟琳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了解凯瑟琳这一人物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2.分析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背景下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凯瑟琳所代表的价值观和思想;3.探究凯瑟琳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影响,分析凯瑟琳的出现和行动如何推动和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4.探讨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深入分析读者如何理解和感受凯瑟琳的形象。
生态女权视角下的《呼啸山庄》——卡瑟琳欧·肖形象分析
艾 米 莉 ·勃 朗 特 是 英 国 文 学 史 上 杰 出 的小 说 家 兼 诗 人 ,《呼 啸 山庄 》是 其 发表 的 唯 一 一 部 小 说 。小说 围绕 主 人 公 希 克 利 和 卡 瑟 琳 的 爱 情 悲剧 ,展 现 了轰 轰 烈 烈 的 爱 、深 入 骨 髓 的恨 及 由之 而 起 的 残 酷 无 情 的报 复。
一、
过 格 子 窗 呜呜 刮来 的风,那从 荒 原 里 吹过 来 的 风”。她 全 然不 顾 刺 骨 的寒风 ,坚持 让 纳 莉把 窗户 打开 ,希 望 变 成 一个 小 女 孩 ,受 了伤还 可 以微 笑 ,自由 自在 。虽 然她 一 时冲 动 离 开 了呼 啸 山庄 ,但是 她 的 生命 一 直 属 于荒 原 ,荒 原 一直 在她 灵魂 的 最 深 处 。 因此 ,卡 瑟 琳提 出 了要 求死 后 埋在 荒 野 ,而 不是 埋 在林 顿家 族坟 墓 里 。
1.《呼 啸 山 庄》国 内外 研 究 综 述 在 国外 ,《呼 啸 山庄》付 梓 出版 之 后 ,批 评 声 音 此起 彼 伏 。20世 纪 初 ,文 学 批 评 家 才 开 始 挖 掘 其 文 学价 值 。 1926年 Charles Percy Sanger发 表 论 文《呼 啸 山庄 的 结 构》,成 为 《呼啸 山庄 》研 究 的开 山之 作 。英 国批评 家 阿 诺德 ·凯 特 尔 甚 至称 其 为 “唯 一 一部 没 有 被 时 间 的 尘土 遮 没 了光 辉 ”的作 品 。 此后 研 究者 运 用 原 型 批 评 、心 理 分 析 法 、女 性 主 义 理 论 、生 态 批 评 理 论 等 多角 度 研 究 小 说 的 主 题 、人 物和 叙 述 技 巧 ,都 给 予 了小说 很 高 的评 价 。 2.生态 女权 主 义 生 态女 权 主 义诞 生 于 二 十 世 纪 七 十 年 代 末 ,是 环境 保 护 运 动 和 妇 女 解 放 运 动 结合 的产 物 。生 态 女 权这 个名 称 首先 出现 于 法 国作 家 弗 朗 西 丝娃 ?德 奥 博 纳发表的作品《女 性主义?毁灭》,随后逐渐应用于文 学理论研 究。 生态女权 主 义 者 试 图寻 找 、建 构 一种 新 的 思 维 方 式 、世 界 观 和 道 德 伦 理 的义 务,影 响 或 者 改变 人 类 中心 主 义 和 男权 世 界观 中的 等级 思想 带来 的生 态 和 性别 问题 。 生 态 女 权 主 义 最 为 核 心 的 内容 是 女 性 与 自然 的认 同。生 态 女 权 主 义者 致 力 于 探 索 女 性 危 机 和 自然危 机 的根 源 。女 性 和 自然在 许 多 方面 都 有 共 鸣 。随 着 现 代 科 学 的 迅 速 发 展 . 人 类 不 断 追 求 对 自然 的控 制 ,将 自然 视 为 被 征 服 的对 象 。美 国女 作 家鹰 切 尔 ?卡 逊 前 瞻 性 地在 《寂 静 的春 天 》指 出 了人 类 行 为 对 自然 造 成 的 巨大破 坏 。 与 自然 一 样 ,女 性在 传 统 父权 统 治 下 的 社 会 中话 语 权 缺 失 , 长 期 以来 受 到 社 会 的压 制 ,权 利 得 不 到 尊 重 。生 态女 权 主 义 否 认 女 性 与 自然低 劣 ,男 性 与 男 性 文化 优 越 的二 元 对 立 观 点 。生 态 女 权 主 义 建 立 了女 性 与 自然 的 密切 关 系 .不 仅 反 对 人 类 将 自 己视 为万 物 的 主 宰者 .而且 反 对 所 有 人 类 内部 的 不 平 等 。正 如 著 名 的 生 态 女权 主 义 哲 学 家凡 达 娜 ?史 娃 在 她 的 书《地 球 民主》中 提 出 的生 态 女 权 主 义 的根 本 目标 :建 设 一 个所 有 生命 的 民主 世 界 。 3.卡 瑟 琳 ·欧 肖 与 自然 艾 米 莉 所 生 活 的 维 多 利 亚 时代 的 英 国 是 考 查 其 生 态 女 性 主 义 意 识 缘 起 必要 的研 究对 象 。当时 的 英 国 社会 是典 型 的父 权 制 社 会,女 性 社 会 地位 十分 低 下 ,理 想 的 女 性 形 象 是 “家庭 的 天使 ”,她 应 该 温 柔 、优 雅 、富有 同情 心 、顺 从 忠 诚 于 她 的 丈 夫 。 不 仅 在 社 会 生活 中 ,女 性 在 文 学 作 品 中 也是 屈从 于 男 性 地 位 。 小 说 的女 主 人公 卡 瑟 琳 ·欧 肖就 是 在 这 样 的 环境 中长 大 ,她 的身 上 自然 而 然 地 散 发 着 浓 浓 的 荒 原 气 一切 风 暴 的 吹 打 。 下 面 将 从 三个 角度 分析 卡 瑟琳 ?欧 肖 与 自然 的 关 系 。 首 先 .卡 瑟 琳 ·欧 肖 表 现 出对 自然 的 强 烈 渴 望 。 荒 原 就 是 她 的乐 土 ,有 时 去 到 荒 原 上,一 待 就 是 一 天,在 自然 母 亲 的 怀抱 中,一切 烦 恼 烟 消 云 散 。即使 事 后 要 受 到 惩 戒 ,她 也 毫不 在 乎。在 荒 原 中,她 不 必 受 到 社 会 的 约束 ,那 里 没 有人 性 的压 抑 和 社 会 的包 袱 。荒 原 给 她 最 纯 粹 的 自 由和 快 乐。 她 从 来 不 曾远 离 荒原 。即使 后 来 嫁 到 画眉 山庄 。 临 死 时,虽 然身 处 画 眉 山 庄 ,她 的 心早 却 已飞 回 了呼 啸 山庄 ,感 觉 自 己又 躺在 了呼 啸 山庄 卧 室 里 的那 张床 上,又 回到 了 自己的 童年 时代 。她 想念 她 的荒原 ,渴望 吸 上 一 口“那 从枞 树 林 中穿
开题报告女性主义视角下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命运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女性主义视角下浅析《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专业名称英语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2014 年04 月02 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选题依据:女性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在当时具体指妇女解放。
后期传播到英美地区随即逐渐流行,主要指妇女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中应与男人享有平等权利的一切活动。
随着文学发展,女性主义也作为重要的文化流派而发展起来。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一部著名小说,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然而《呼啸山庄》1847年首度出版时,在当时由于小时内容对人性丑恶的描写而遭到非议,被称为是一本“可怕而野蛮”的书,不被大众所熟知。
小说中女主人公代表人物凯瑟琳的鲜明人物特点也体现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面临的困境。
凯瑟琳对困境的抗争和对幸福权利的追求体现了女性主义中女性意识的成长。
在小说女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对自己权利的追求,体现了小说中女性主义的精神。
而最终凯瑟琳的悲剧结局则体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而且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萌发。
选题意义:《呼啸山庄》在出版之初,由于所描写的环境和人物特征都阴郁而幽暗,并不为读者为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小说中对世界的感悟,对荒原的依恋和描写,小说中独特的审美韵味,使得《呼啸山庄》最终被社会接受和欣赏,其小说所反映的情节故事已成为经典之作,并被搬上荧幕为大众所欣赏研究。
《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凯瑟琳展现了一位不同于其他任务的女性。
凯瑟琳敢于挑战父权拥有自己的个性,向往自由,却无法接受贫穷的婚姻带给自己的地位低下而最终妥协了婚姻嫁给了不爱的人。
凯瑟琳的悲剧因她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女性困境所决定,无法改变自己的悲惨结局。
《呼啸山庄》通过对凯瑟琳的描写树立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所处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摆脱和挣扎,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从而促进新时代女性的自强与幸福最求权利进步。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国外现状: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 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对小说《呼啸山庄》长篇评论到:“《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矛盾与痛苦
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矛盾与痛苦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希斯克里夫和埃德加之间的爱情矛盾冲突和主人公凯瑟琳在人生的三个阶段出现的三个命运的转折,着重分析了集中在凯瑟琳身上的文明和野性的碰撞、婚姻和爱情的冲突、精神和肉体的抗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痛苦。
另外,本文还分析了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
关键词:文明和野性爱情和婚姻精神和肉体根源和影响《呼啸山庄》的作者勃朗特在其作品中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在她短暂人生中,始终充满内心矛盾和痛苦的悲剧主人公——凯瑟琳。
通过对凯瑟琳三次命运转折的描写,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凯瑟琳生活的三个重要阶段和在每一个阶段中体现在她身上的主要矛盾及由此而产生的痛苦。
矛盾一次次被激化,痛苦也一次次被加剧。
在她短暂的人生中她一方面要忠于原始的狂野的个性,另一方面又要抵制外部世界文明的诱惑;一方面需要纯真的爱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庸俗的婚姻;一方面要承受把肉体献给世俗世界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理想化的精神满足和依托。
这种文明和野性的碰撞,婚姻和爱情的冲突,以及精神和肉体的抗争,集中反映在凯瑟琳身上。
作者在主人公身上集中了如此多的矛盾,以及矛盾的碰撞与交锋、冲突和激化、抗争与纠缠,其目的是给读者阐述人的更美好的愿望和现实生活的不协调是凯瑟琳矛盾和痛苦的根源。
凯瑟琳的矛盾痛苦实际上是精神和肉体的抗争,是人类追求完美精神境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
要想达到人类这种生活的最高的境界,必须把精神和肉体,即灵与肉统一与融合,人类社会才能走向更加完美。
以下我想从凯瑟琳身上的主要矛盾及痛苦入手来揭示作者塑造凯瑟琳这一悲剧形象的动机和其深远意义。
一、文明和野性的碰撞(一)凯瑟琳真我和野性的展现全文的开篇就有一段对于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它是一座冷漠的石头城堡,是一个蛮荒的凄凉的山庄。
频频光顾的是狂风暴雨,处处透露出一种野性的粗犷。
这样的外部场景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住在山庄里的人们同样具有了人性的狂野。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精选文档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i=r艾米莉.勃朗特生活的30年(1818—1848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年代,资本主义的缺陷日益严重地暴露出来,劳资矛盾加深;失业工人数量激增;1820 年,艾米莉举家搬到了豪渥斯地区,她家的住宅位于豪渥斯工业区与荒野之间。
艾米莉在感受旷野氛围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艾米莉开始了《呼啸山庄》的创作(田玲玲,应碧金,2002)。
这部作品的问世,无形中反映了作者很强的女性意识,对女性身份进行了重构。
本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顺,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
分析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能更好地解读作者独特的女性意识,女主人公的女性形象以及本作品的主题及文化内涵。
、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婚姻悲剧分析小说《呼啸山庄》中,从头至尾都暗示着故事的悲剧性,从开始暴风雪的天气弥漫广袤的荒原就为故事的悲剧性做了铺垫,紧接着女主人公凯瑟琳幽灵的出现以及她那让人毛骨悚然的呼救声为悲剧拉开了帷幕,分析其婚姻的悲剧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一一剖析。
一)社会地位悬殊社会地位悬殊是造成凯瑟琳婚姻悲剧的社会环境因素。
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范畴是一个文明世界的产物,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呼啸山庄》凯瑟琳选择嫁给埃德加是直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制约。
凯瑟琳生长在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贵族家庭,她是贵族小姐。
社会现实和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她有很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虽长她年龄的增长日益加剧。
随着时间的流失,她纯洁的心灵慢慢地被社会现实和文明社会的本土价值观念侵蚀。
按照社会范畴,凯瑟琳和埃德加的婚姻才称的上是“门当户对”。
通过这样的婚姻,凯瑟琳才能获得财富和高贵的社会地位。
相反的,希斯克利夫是欧肖先生(凯瑟琳的父亲)在吉卜赛街上捡来的,是一个弃儿,没有贵族出生身份,没有任何财富和社会地位。
女性力量的探索:《呼啸山庄》中的反叛与自由
女性力量的探索:《呼啸山庄》中的反叛与自由1. 引言《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描绘了19世纪英格兰社会中复杂而苦涩的爱情故事。
然而,在这个故事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力量的探索,尤其是对反叛和自由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两位女主角凯瑟琳和伊莎贝拉的行为和心态,探讨女性在当时社会中寻求独立、争取自由的意义。
2. 凯瑟琳:激情与抗拒之间凯瑟琳是《呼啸山庄》中一位复杂而具有冲动性格的女性角色。
她既拥有强大的激情与欲望,同时又被社会规范所束缚。
凯瑟琳尝试挣脱传统礼教的桎梏,表达并追求她内心深处真实的欲望。
然而,在亲身经历了爱情与痛苦之后,她最终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感到疲惫,选择逃离现实,寻求心灵的自由。
3. 伊莎贝拉:背叛与解脱之路伊莎贝拉是另一个反叛与自由的形象。
作为凯瑟琳的妹妹,她被教导要顺从男性权威。
然而,伊莎贝拉并不满足于传统女性角色的设定,她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并最终选择摆脱家族束缚,远离那个压抑她内心真实自我的社会。
她通过背叛家庭和名誉来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并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4. 总结通过《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伊莎贝拉两位女性角色的塑造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19世纪英格兰封建社会中对反叛和自由意识的探索。
她们挣脱传统束缚,在强大激情与个人意愿之间摆动,并最终通过背叛与解脱寻求自己的真实与自由。
这种对反叛与自由的追求,不仅是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呼声,也对现代社会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以上就是关于《呼啸山庄》中的反叛与自由主题下女性力量探索的文档内容。
通过分析小说中凯瑟琳和伊莎贝拉这两位角色的行为与心态,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对传统束缚和压抑实施反抗,并努力追求内心真实的自我表达和争取个人自由之路。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绯闻女孩”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浅析中美青年婚姻爱情观的异同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3 肢体语言的文化趋同性研究4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5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6 试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和哈克的象征意义7 The Unique Charm--An Analysis of Evil under the Sun8 外贸函电中的语用失误分析9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10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11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12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13 On the Dramatic Conflicts Contributing to Eliza Doolittle’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Pygmalion14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15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16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17 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18 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看商业广告的英汉翻译19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20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21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22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23 从谈判风格看中美文化差异24 对英文广告中模糊语言美学功能的理论探究25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品牌翻译策略26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选秀文化对比研究——以达人秀为例27 英汉典故及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28 On the Tragic Death of Martin Eden29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30 探究汉英翻译的中式英语现象31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32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33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34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35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36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37 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38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与翻译研究39 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40 中美婚姻价值观对比41 基于《生活大爆炸》研究合作原则的违反42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43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44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45 幼儿英语口语培养46 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47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4849 The General Principle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Novels into English50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51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52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53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54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rketing55 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56 An Analysis of the Divi ded Human Nature in O. Henry’s Major Works57 论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58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59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60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61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62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63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64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65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66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67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68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69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70 电影片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71 中英死亡委婉语翻译的跨文化研究72 《麦田中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异化73 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74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美文化碰撞背后的价值观差异75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76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77 A Reflection on the Amplific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78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79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80 《京华烟云》中姚思安的性格分析81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82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83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84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85 《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的意义86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87 《蝇王》中的人物原型研究88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89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90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91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92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93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94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言特征研究95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96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97 An Analysis of Racism in Of Mice and Men98 方位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99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ews Headlines100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谈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101 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102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103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 ie: A Girl of the Streets104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05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李白诗歌中意象的英译106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107 Miss Havisham: an Imprisoned Woman in Great Expectations108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109 英语指示词This和That的功能研究110 中美地下电影之比较研究111 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112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113 《印度之行》的象征主义分析114 A Tactics Study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Basic Education Stage 115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116 《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探析117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118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119 对中英语“丑”词的文化和认知解读120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梦》及其英译本中主语的确定121 苔丝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之对比研究122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123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2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125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126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127 《织工马南》中的因果关系说128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129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130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131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132 试析美国个人隐私文化的现象及根源133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134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135 《洛丽塔》的悲剧分析136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137 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看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感召力138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139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140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41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142 英语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143 浅析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144 An Analysis of Self-reliance in Little Women145 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146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47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148 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149 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特色150 白鲸中的自传元素151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中的双关鉴赏152 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经济学人》中的习语翻译153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方法154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155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156 政治演说中名词性隐喻的认知研究157 《喜福会》所表现的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兼容158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News under Skopostheorie159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160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161 《蝇王》中的人性因素162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163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164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165 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166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167 情景教学法在大学新生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施168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169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170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171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172 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173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174 浅析《还乡》中爱格敦荒原的象征意义175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176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177 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人与自然178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179 浅析《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180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181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182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183 衔接理论在科技语篇英译汉中的应用184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185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186 论“黑”字所体现的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187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188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189 被压抑的堕落的人性——《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性格分析190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191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192 论中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193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94 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人物维特195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196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197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198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199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200 关于攀枝花市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调查与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呼啸山庄》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呼啸山庄》研究引言部分:1.1 概述《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也是19世纪女性文学中的瑰宝。
本篇长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呼啸山庄》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写与反思、权力关系与性别歧视以及自由与束缚的生活状态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将探索女性主义在这部作品中的应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论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聚焦于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写与反思,探索作者如何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并对其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解读。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讨论权力关系与性别歧视问题,揭示男女角色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社会差异以及相关冲突。
随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研究男女角色的社会定位与对抗,探讨女性独立意识与反抗行动以及男性掌控欲望与压迫手段等议题。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分析性别角色转变及其影响力,剖析个人和社会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所遭受的挣扎和反思,并评估这种转变对个体和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呼啸山庄》的研究,探讨小说中涉及到的性别问题以及男女角色之间的斗争与转变。
我们将尝试深入理解作者对女性主题的关注,并分析其对当时社会习俗的挑战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女性主义在文学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 女性主义视角下《呼啸山庄》研究2.1 女性形象的描写与反思:在小说《呼啸山庄》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通过描写各个女性角色展示了她们的个性、思想和处境,并对传统的性别角色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凯瑟琳·厄尔肯肖和伊莎贝拉·拉滕斯克一样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和坚定的决心。
她们在面对爱情和婚姻选择时,追求自己真正的欢乐和幸福,不愿受到社会对女性期望角色的束缚。
此外,勃朗特也刻画了尼尔利夫人这样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形象,她能够自力更生并维持家族生活的持续发展。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人物形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人物形象
张鑫
【期刊名称】《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卷),期】2024()10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其精髓在于深刻描绘了主要人物间的爱恨纠葛与人性的复苏。
女主人公凯瑟琳从儿时的单纯善良到虚荣无知再到后来的彻底崩溃,揭露了父权制社会的黑暗面,还原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本文通过对凯瑟琳超前的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进行分析,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追求,以期为当代女性带来一定的启示。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张鑫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呼啸山庄》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3.女性主义视角下《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解读
4.《红楼梦》中尤三姐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相似性比较分析
5.《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的全新阐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啸山庄论文开题报告
呼啸山庄论文开题报告呼啸山庄论文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经典小说《呼啸山庄》中的主要主题和意义,并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文学手法。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闻名。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将深入探讨小说中的复仇、爱情、社会阶级和自然等主题,并进一步探索小说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引言:《呼啸山庄》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戏剧性的小说,它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社会的不公正。
小说以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复仇为主线,通过复杂的时间结构和多重叙述视角,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社会阶级的冲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探讨其深刻的主题和意义。
一、复仇的主题《呼啸山庄》中的复仇是一条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希斯克利夫因为被爱人凯瑟琳的家人所拒绝,选择了报复。
他通过各种手段来摧毁凯瑟琳的家族,将复仇进行到底。
然而,复仇并没有给希斯克利夫带来满足感,反而让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孤独中。
通过分析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复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复仇心理的警示。
二、爱情的力量《呼啸山庄》中的爱情是一种强大而复杂的情感。
通过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爱情的力量和破坏性。
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狂热和病态的,他的爱让他变得疯狂和残忍。
而凯瑟琳则在社会压力和责任感的作用下,选择了与他人结婚,背叛了自己的内心。
通过对爱情的描写,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对爱情的渴望。
三、社会阶级的冲突《呼啸山庄》中的社会阶级冲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小说中描绘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两个家族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矛盾。
希斯克利夫作为一个贫穷的孤儿,受到了凯瑟琳家族的歧视和压迫。
这种社会阶级的冲突导致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行为,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不公和阶级固化的问题。
四、自然与人性《呼啸山庄》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小说中的山庄被描绘为一个荒凉而神秘的地方,反映了人性的黑暗面和内心的孤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女性主义视角下浅析《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专业名称英语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14 年04 月02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选题依据:女性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在当时具体指妇女解放。
后期传播到英美地区随即逐渐流行,主要指妇女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中应与男人享有平等权利的一切活动。
随着文学发展,女性主义也作为重要的文化流派而发展起来。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一部著名小说,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然而《呼啸山庄》1847年首度出版时,在当时由于小时内容对人性丑恶的描写而遭到非议,被称为是一本“可怕而野蛮”的书,不被大众所熟知。
小说中女主人公代表人物凯瑟琳的鲜明人物特点也体现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面临的困境。
凯瑟琳对困境的抗争和对幸福权利的追求体现了女性主义中女性意识的成长。
在小说女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对自己权利的追求,体现了小说中女性主义的精神。
而最终凯瑟琳的悲剧结局则体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而且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萌发。
选题意义:
《呼啸山庄》在出版之初,由于所描写的环境和人物特征都阴郁而幽暗,并不为读者为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小说中对世界的感悟,对荒原的依恋和描写,小说中独特的审美韵味,使得《呼啸山庄》最终被社会接受和欣赏,其小说所反映的情节故事已成为经典之作,并被搬上荧幕为大众所欣赏研究。
《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凯瑟琳展现了一位不同于其他任务的女性。
凯瑟琳敢于挑战父权拥有自己的个性,向往自由,却无法接受贫穷的婚姻带给自己的地位低下而最终妥协了婚姻嫁给了不爱的人。
凯瑟琳的悲剧因她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女性困境所决定,无法改变自己的悲惨结局。
《呼啸山庄》通过对凯瑟琳的描写树立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所处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摆脱和挣扎,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从而促进新时代女性的自强与幸福最求权利进步。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国外现状: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 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
对小说《呼啸山庄》长篇评论到:“《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
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
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国外著名学者通过对《呼啸山庄》的研究更多倾向于小说所反应揭示的当时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整体角度去评价该小说所具备的意义。
国内现状:《呼啸山庄》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所反映的人文知识同样吸引了大批国内文学爱好者的研究。
对于小说的艺术特征,小说特有的环境描写,阴暗抑郁的一面的描写手法,所用的哥特式艺术手法分析小说的艺术特征,以及作品故事结构和叙事特征。
同样,大部分学者将研究方式集中在对《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格特征和形象上分析,由于对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生活研究分析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悲剧和对现代生活意义的建议指导。
在国内有很多研究《呼啸山庄》的作品,如葛志宏的作品《论呼啸山庄中现代主义因素》,袁翠珍的作品《一个扭曲的灵魂—简评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黄晓燕的《仇恨与爱情》,《荒原的精灵之歌》——从艾米丽的性格看《呼啸山庄》的主题,作者周庆贺;《复仇与爱情》,由留莜平著。
因此我国对于《呼啸山庄》的研究集中在写作手法,所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悲剧产生的原因。
从微观上分析改小说的闪光处。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改小说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也做了深入研究。
黄治康的《呼啸山庄》的女性意识研究和王辉所著《呼啸山庄》女性意识解读均有所体现,
三、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研究内容:本文在女性主义视角下通过《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分析,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收到压制和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向往幸福摆脱压制,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基本思路: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作者艾米莉和小说《呼啸山庄》相关介绍,
其次对《呼啸山庄》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介绍女性主义的相关定义。
第二章通过女性地位来阐述女性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
首先介绍小说创作环境所处历史发展时期,当时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情况。
以及在父权制度下,女性所受到的压制和困境。
其次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凯瑟琳所处的社会地位。
与父亲的矛盾,对婚姻的选择。
最后得出女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地位一开始变决定了她们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甚至包括自己的爱情,奠定了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的原因所在。
第三章论证女性意识的成长。
同样以小说的历史创作背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开始提出对自己权利的要求,并试图获得一定的地位。
其次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与父亲的抗争,对自己婚姻幸福的向往和个性发展,追求属于自己的地位反应了凯瑟琳的意识觉醒。
第四章总结《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剧命运源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无法改变的。
作者艾米莉通过对凯瑟琳的刻画和描写表明作者积极意识到当时女性所处的低下社会地位,并呼唤女性应该反抗压制最后自己的幸福和权利,对女性的觉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大纲如下:
一.介绍
1.1《呼啸山庄》以及作者简介
1.2呼啸山庄》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女性主义的介绍
二.《呼啸山庄》所体现的女性地位
2.1介绍小说所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社会地位
2.2小说女人公的社会地位
2.2.1家庭地位
2.2.2 感情的纠葛
2.2.3 悲剧的结局
三.《呼啸山庄》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3.1介绍小说所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3.2小说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3.2.1 与父亲抗争
3.2.2对感情的追求
3.3.2对自由的向往
四.总结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目标:在规定时间完成论文写作。
主要特色:以独特的视角研究小说中的任务特征,了解小说任务特征和所处时代的女性地位,以促进现代女性地位的发展。
工作进度:
第1周-第2周搜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撰写开题报告
第3周-第6周认真阅读原著,和老师探讨论文结构及写作内容,撰写论文
第一稿;
第7周-第8周征求老师的修改意见,从论文的论述方法、论据的运用、论文的
内容、语言、语法等方面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第二稿;
第 9 周根据老师的意见,对第二稿进行修改、提炼,交论文第三稿;第 10 周完成并上交终稿
五、参考文献
[1]黄治康.《呼啸山庄》的女性意识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2]王辉.《呼啸山庄》女性意识解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2002(09).
[3]王柳媛.从凯瑟琳看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的女
性认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02).
[4]周菁.从女性主义视阈解析《呼啸山庄》[J].鉴赏者,2007
(03).
[5]邹广胜.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外国文学研
究,1999(03).
[6] Emily, Charlotte. Wuthering Height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Press, 1999
[7] Eagleton, Mary: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Inc, 1989
[8] Allan, Tuzyline Jita. Womanist & Feminist Aesthetics [M]. 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95
[9] Chitham, Edward. A Life of Emily Bronte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10] Fuller, Margaret. Wom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Inc.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