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绝尘日本航空复合材料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日本复合材料市场

日本复合材料市场

47玻璃钢2008年第1期日本复合材料市场谢薇译摘要日本正在为达到10年前的复合材料的生产水平而不懈努力,但是目前依然以10万吨的数量处于落后行列。

同时,日本市场对复合材料的应用(尤其是汽车和机车)以及工艺技术变得更加专业。

日本的复合材料市场目前发展迟缓,至少在数量上是如此。

原因是许多工厂已在其他地方重新安置,尤其是在中国。

同时,该市场在不断完善的应用及工艺的价值上有所增长。

而且,日本依然是碳纤维领域的领头羊,这是一种高增值的产品。

1市场有所好转尽管市场在2003-2006年有所扩大,数量从337,400吨到359,000吨,但是结果依然不尽满意。

事实上,同2005年的364,000吨相比,2006年底就经历了一次衰退。

我们必须记住的是,1996年市场曾经达到过479,500吨的高度。

2006年住宅市场(主要是浴缸及浴器)也达到了118,400吨,在整个市场中排在第三名。

这意味着复合材料市场依然和这些部分密切相关,市场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一些新的住宅建筑项目。

从2003年产量为97,300吨来看,2003-2006年的市场有很大的进步。

汽车和机车行业的应用逐步扩大,从24,200吨到38,700吨。

而船舶、工业和杂物市场趋于平稳。

其他连续成型纤维缠绕其他压力成型成型化合物喷射手糊来源JRPS装运量*2004年起,每个市场部分的填充含量的计算方法有所改变图32有些部分丧失发展势头相反地,有3个部分正因为其必然的衰退而导致了市场的衰退,它们是:腐化池、管道和容器以及建筑。

首先,腐化池上的应用从2003年的48,100吨下降到2006年的44,200吨。

除了2005年之外,该领域每年都持续下降。

其次,同一时期,管道和容器上的应用从26,800吨下降到24,700吨。

最后,在建筑上的应用从2003年的50,700吨下降到2006年的43,600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在1996年的产量分别为107,000吨和42,400吨。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用途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用途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用途航空工业的发展从来都是以技术进步为驱动力的,而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化、耐腐蚀、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用途。

1. 结构件应用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件上,如机身壁板、翼面、垂尾等。

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采用复合材料可以显著减轻结构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并提升飞机整体性能。

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可以提高飞机的结构强度,增加安全性。

2. 动力系统应用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动力系统上,如发动机叶片、气门、涡轮等。

复合材料可以耐高温、耐磨损、降低噪音和振动,使得动力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发动机部件还可以减轻重量,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机身油耗。

3. 内饰及设备应用除了结构件和动力系统,复合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内饰及设备中。

例如客舱内部的座椅、行李架、蒙皮等都可以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还能够减轻飞机自身重量,降低能耗。

4. 航空器维修与保养在航空器维修与保养方面,复合材料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使用复合材料制造的零部件不仅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在维护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少的时间和费用。

因此,在航空器维修与保养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做法就是使用复合材料替换原有金属零件。

5.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领域,航空工业还会在其他方面应用复合材料。

例如,在无人机制造中,采用复合材料能够提供更好的机动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在航天器设计中,使用复合材料可以减轻重量并提供更好的抗辐射和抗高温能力。

结论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升飞机整体性能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于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日益增强,相信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并将持续推动这一行业向更加先进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的回顾及展望

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的回顾及展望

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的回顾及展望作者:武永琴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17期摘要: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及人类对航天工业的重视度增加,单一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航天业的需求,而复合材料的出现解决了人类面临的困境。

复合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所合成的,一般是由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金属或有机化合物复合而成,复合材料将所有材料的优点集于一身,使得复合材料在强度、造价等综合性能上比单一的材料更能符合航天工业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复合材料的研发技术,使我国的航天工业发展的更好。

关键词:航天技术;复合材料;发展复合材料自研发以来,被广泛地运用于航空工业中,例如在民用航天领域上,飞机的大部分都是采用复合材料,在航天飞行器的许多零件也是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导弹、运载火箭等的应用更是普遍,由此可见复合材料对航空工业的重要性。

但是我国目前在复合材料的技术方面还不太成熟,所以我们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求发展之路。

1 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我国在1958年开始使用复合材料,初期便运用于航天工业。

之后,我国的复合材料发展迅速,复合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一开始,复合材料主要用在飞机的雷达罩、副油箱等,但当时采用的是玻璃钢纤维,由于玻璃钢纤维的弹性很小,不能运用于飞机受力大的部位,后来便出现了硼纤维,但硼纤维因为不能被长时间加工,所以只能用在飞机修理方面,综合各方面因素,碳纤维成了飞机上主要使用的复合材料。

现如今,复合材料凭借着它抗腐蚀性好、成本低、使用时间长等优点应用在飞机的各个方面。

5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复合材料技术不断发展,现已经建立的航空航天材料基本体系可以满足我国目前航空航天需求,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和协作配套网络,也使得我国的航天工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形成复合材料的所用的原材料也基本上是自产自销。

虽然这样,我们在某些高水平研究上人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优质的碳纤维和其他高水平的复合材料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买进的,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材料的应用不仅使飞机更加轻量化,提升飞行性能,同时也能提高航空器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首先,新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带来了飞机材料的革命。

传统的铝合金材料已经不能满足飞机轻量化和节能的要求,而新材料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轻量化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成为了替代铝合金的首选材料。

相比传统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大约是铝合金的3倍,而密度只有其1/4。

因此,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飞机部件可以大幅度减轻飞机自重,提高燃料经济性。

目前,全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已经成为航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新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其次,新材料的应用也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航天器在极端的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而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航天器的耐用性和抗环境风险的能力。

例如,耐高温材料的研发应用可以应对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所面临的高温侵蚀和热应力问题。

另外,新材料在航天器的结构强度、导热性能、电磁屏蔽、阻燃等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未来,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新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多功能化和多层次的设计。

例如,多功能兼容材料的开发将会使航空器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另一方面,新材料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能。

目前,环保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航空航天领域也将受益于其成果。

此外,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渴望不断增长,航天器的载人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未来,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注重载人航天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进步,未来的航天器将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探索太空变得更加便捷和可行。

【专业讲堂】简述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的优缺点

【专业讲堂】简述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的优缺点

【专业讲堂】简述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的优缺点复合材料,尤其是由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凯夫拉尔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在飞机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们比铝(飞机机身中最常用的金属)更坚固、更轻。

复合材料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们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

飞机中使用的复合材料由悬浮在环氧树脂基质中的纤维组成。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

它于1950年代由波音公司首先用于飞机。

波音787梦想飞机是第一架使用50%复合材料(主要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商用飞机;全日空航空公司于2011年10月投入使用的首架787,飞机的其余部分主要由铝、钛和钢组成。

复合材料已经彻底改变了航空业,但其使用确实带来了一些工程和维护方面的挑战。

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的主要优缺点在于:优点轻量化是复合材料使用的最大优势。

重量轻的飞机更省油,因为它需要更少的燃料来推动机身前进。

复合材料的强度也令人难以置信,因此强度/重量比(也称为比强度)要比制造飞机所用的金属高。

另外,它们抗压缩性能优异,在张力下不易断裂。

复合材料不易因刺激性化学物质而腐蚀,并且对许多高反应性化学物质具有抵抗力。

它们还可以应对各种温度变化以及暴露于恶劣天气中。

复合材料的另一大优势是其设计灵活性:它们可以被制成大致形状。

单个形状奇怪的复合材料可以替代许多其他材料制成的材料。

这种有用的特性可以减少维护,因此可以降低飞机使用寿命内的成本。

一旦形成复合材料结构件,它将保持其形状和大小。

这在飞机工业中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的关键部分不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增长,收缩或变形。

缺点对于飞机和零部件制造商而言,复合材料的最大缺点可能是与金属相比,其初始成本较高。

较高的成本主要是由于纤维的价格以及制造最终材料所需的复杂过程。

此外,很难判断复合材料飞机部件的内部结构何时被损坏。

这使得检查困难并且成本更高。

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复合材料分层现象。

分层的最大原因是对复合件的影响。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首先,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

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在保证飞机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减轻飞机重量,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

例如,A350XWB 飞机采用了大量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来制造机翼、机身等部件,使得整个飞机重量比传统飞机轻约25%。

此外,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能够降低飞机的阻力,提高飞机的速度和航程。

其次,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航天器需要具备较高的载荷能力和耐重复载荷的能力,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疲劳性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树脂基复合材料常被用于制造航天器的结构件,如航天飞机的机翼、机身、舱壁等。

此外,由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还常被用于制造航天器的热防护材料,能够保护航天器在再入大气层时受到的高温影响。

除了以上应用之外,树脂基复合材料还被用于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和工具。

在航空领域,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的内饰、机舱覆盖板、维修工具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需要具备轻重量、高强度、耐磨损的特点,树脂基复合材料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在航天领域,树脂基复合材料也被用于制造各种航天器的支撑结构、卫星的外壳等。

总之,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强度和疲劳性能,从而有效提高飞机和航天器的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为了满足航空器和航天器对结构材料的高强度、轻量化、高温耐久性等要求,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有关的发展趋势。

首先,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航空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使得其成为航空领域中的理想选择。

例如,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机身、机翼和尾翼等结构件,以减轻整体重量并提高机身的稳定性和气动性能。

同时,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飞行器的隔离罩、发动机罩和燃料储存系统等关键部件,以提高其耐高温和抗腐蚀能力。

其次,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与深化。

航天器一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而复合材料的应用则在提高载荷能力、提升耐受极端环境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的热防护板,以保护航天器免受大气层再入期间的高温和高速冲击。

此外,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卫星的外壳、反射天线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部件,以提高卫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除了在航空器和航天器的结构应用中,复合材料还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其他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燃料系统和推进系统中的储存和传输部件,以提高燃料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优越,可以用于制造雷达罩和电磁干扰措施系统等电子设备。

此外,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的装饰件和内饰件,以满足航天器外观的美观要求。

在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过程中,一些潜在的挑战和问题也需关注。

首先,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和工艺需要高度的控制和专业知识,制造和维修成本较高。

其次,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和研究,确保在严苛的环境中长时间的使用。

另外,复合材料的再生和回收问题也需要解决,以降低材料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

一骑绝尘日本航空复合材料发展之路

一骑绝尘日本航空复合材料发展之路

一骑绝尘日本航空复合材料发展之路赵宋南波音787飞机的前段主舱段是日本生产的。

东丽公司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让该机机身变得更加轻盈。

复合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就以其轻质、抗疲劳、耐腐蚀、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形等优点,与铝合金、钛合金并肩,成为航空三大主干材料。

复合材料既可以像金属材料那样不易变形,同时又像弹性材料那样不易产生疲劳裂纹,在航空航天产业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巨大。

据统计,日本东丽公司、三菱人造丝公司和东邦公司垄断并左右着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总销售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73%。

在世界复合材料市场,日本是绝对头牌。

国家战略的支持日本于1959年首先发明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工业化生产。

70年代中期,日本又推出了以碳纤维为增强相的先进复合材料(增强相是用于提高基体材料性能的物质)。

日本在复合材料方面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其战后70年逐渐积累起来的,确切而言,离不开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持。

二战后经济复兴阶段刚刚结束,日本就在1956年设立了科技厅,加强政府对全国科技工作的领导。

在1959年成立了“科学技术会议”这样一个最高层次的咨询机构,由其来通盘考虑制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政策。

1995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明确阐述振兴科技对日本提升其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其国民的福利水平,乃至推动全球的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后日本政府又据此制定了为期5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由此将政府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比前5年增加了15%以上。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进一步白热化,于是日本政府在新的科技发展5年计划中,又将科研开发投资猛增了41%。

2001年初,作为行政改革的—个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会议”便被“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所取代,其成员增至14人,包括2000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白川英树教授。

日本科技厅非常重视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在2000年3月发表过《有关我国科研开发水平的调查》报告。

2023年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航空复合材料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其主要应用于飞行器结构材料、导弹结构材料、发动机及涡轮机结构材料、卫星结构材料等领域。

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超过43亿美元,并且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一、市场需求1.发展新一代飞行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飞行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因此需要采用更轻、更强的材料来代替传统金属材料。

航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轻量化等优势,满足了飞行器更高要求的性能指标,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加快节能减排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使社会对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关注,航空业自然也不例外。

采用航空复合材料制造的材料比传统金属的材料更轻,可以有效减轻飞机的重量,从而降低飞机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提高安全可靠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耐久性,能够有效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市场现状1.市场主要品牌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主要品牌有德国的Henkel、美国的Hexcel、日本的Toray、Teijin、中国的明佳康成等。

其中,Toray、Hexcel、Teijin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复合材料供应商,它们占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的40%以上。

2.市场地域分布目前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和西欧市场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其次是日本和韩国。

中国市场的发展相对较慢,但未来前景广阔。

三、市场前景1.互联网+引领“智造”革命,智能化生产为主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航空复合材料行业也开始了智能化生产,通过智能感应、智能控制、机器人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2.航空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有人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航空客运市场将会增加到40亿人次,航空货运量增加相对更多。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生产和维修市场的扩容,航空复合材料市场也将逐步扩大。

波音公司的航空材料与技术研究

波音公司的航空材料与技术研究

波音公司的航空材料与技术研究波音公司一直致力于航空领域的创新,并在航空材料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探讨波音公司在航空材料与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成果和应用。

一、先进复合材料技术波音公司在航空材料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是先进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先进复合材料是由多种不同材料的组合而成,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和防火等特性。

波音公司利用这些复合材料研制出了一系列的先进飞机机体结构和零部件,如波音787梦想飞机的机翼和机身。

这些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使得飞机整体重量减轻、燃料效率提高,同时增强了飞机的安全性能。

二、先进涂层技术除了复合材料,波音公司在航空材料研究中还借鉴了先进涂层技术。

涂层技术可以为航空材料提供额外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波音公司研发出了一系列的先进涂层材料,用于保护飞机结构和零部件免受腐蚀、磨损和高温等环境的影响。

这些涂层不仅可以提高飞机的耐用性,还可以减少维护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先进传感器技术为了提高航空材料的安全性和性能监测能力,波音公司还研究并应用了先进传感器技术。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材料的应力、变形、疲劳等性能指标,并及时反馈给飞机操作员和维修人员。

借助这些传感器,波音公司可以实时监测飞机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从而保证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新一代航空材料的研发波音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新一代的航空材料,以满足未来航空业的需求。

其中之一是金属3D打印技术的应用。

金属3D打印技术可以在机组制造过程中直接构建复杂的金属零部件,减少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

此外,波音公司还在探索新材料的应用,如先进聚合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等,以进一步提高航空材料的性能和效率。

总结起来,波音公司在航空材料与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先进涂层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以及新一代航空材料的研发,波音公司不断推动航空工业的创新发展,为航空业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日本复合材料工业无进步

日本复合材料工业无进步

日本复合材料工业无进步
佚名
【期刊名称】《玻璃钢》
【年(卷),期】1994(000)004
【总页数】3页(P43-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27
【相关文献】
1.技术纺织品为无梭织机技术进步注入新活力——从ITMA2011看无梭织机技术发展 [J], 孙文立
2.技术进步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推动力:从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看技术进步 [J], 陈玉敏
3.浅谈文学的微观进步与宏观无进步——从杜甫《戏为六绝句》的诗歌理论说起[J], 菅娉娉;史宏捷
4.复合材料工业喷漆技术的进步 [J], DavidWhite
5.无惧侵蚀持久保护助推风电行业发展佐敦亮相第25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J], Grace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飞机航空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校: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学号:12806216**:**摘要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用量和应用部位已成为衡量飞机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复合材料构件的整体成型、共固化技术不断进展,复杂曲面构件不断扩大应用;复合材料的数字化设计,设计、制造一体化,以及基于三维模型铺层展开的专用设计/制造软件等技术的开发是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的基本技术保障.复合材料在飞机航空中的应用与发展复合材料大量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和汽车工业,特别是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飞机尤为值得注意。

不久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只能在军用飞机用作主结构,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的进步,先进复合材料已开始在民航客机止也应用作主结构,如机身、机翼等。

一.飞机结构用复合材料的优势现今新一代飞机的发展目标是“轻质化、长寿命、高可靠、高效能、高隐身、低成本”。

而复合材料正具备了上面的几个条件,成为实现新一代飞机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可设计、抗疲劳、易于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优点,因此,继铝、钛、钢之后迅速发展成为四大飞机结构材料之一。

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首先带来的是显著的减重效益,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密度仅为1.6g/cm3左右,如等量代替铝合金,理论上可有42%的减重效果。

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的积累,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应用效益绝不仅仅是减重,而且给设计带来创新舞台,通过合理设计,还可提供诸如抗疲劳、抗振、耐腐蚀、耐久性和吸透波等其它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优异功能特性,可极大地提高其使用效能,降低维护成本,增加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尤其与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相比,可明显减少使用维护要求,降低寿命周期成本,特别是当飞机进入老龄化阶段后效果更明显,据说B787较之B767机体维修成本会降低30%,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

同时,大部分复合材料飞机构件可以整体成型,大幅度减少零件数目,减少紧固件数目,减轻结构质量,降低连接和装配成本,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总成本,如F/A-18E/F零件数减少42%,减重158kg。

航空材料发展史

航空材料发展史

航空材料发展史第一章远古的梦人类有史以来就向往着能够自由飞行。

古老的神话故事诉说着人类早年的飞行梦,直至1900年10月的一个傍晚,当威尔伯.莱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机骨架上,迎着海风飘了起来,直至1903年12月17日,“飞行者一号”试飞成功。

人类从此开始了征服蓝天的旅程。

100多年间,航空领域迅速发展,各式的飞机层出不穷。

人类对飞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早期的木质‘飞行者一号’早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他们制造的飞行器员进行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最早的飞机机翼是木质骨架帆布蒙皮,其根本是由于材质轻盈。

这样才足以达到升力大于重力而飞行的最基本要求。

由于材料过于轻便,导致天气因素对于飞行影响较大,天空中总是存在风的,这就使得实现飞机飞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调节飞机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别是飞机的重心和升力受力点之间的关系。

如何解决平衡和操纵问题就成了阻碍人类飞行的第一个难题。

尽管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被一阵狂风掀飞遭到严重损坏,但是这已经促进了航空商业事业的萌发和未来的发展。

第二章战争的催化之后德国人和法国人注意到了飞机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飞机首先用于战场上空指引炮兵射击、侦察和轰炸,飞机逐渐发展为装备有手枪、手榴弹而后发展成为机枪、炸弹而颇具攻击性得战场杀手。

这就是歼击机的鼻祖。

限于当时技术的影响,飞机的材料仍然局限于木质和帆布。

之后硬铝的出现给机体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

1910~1925年开始用钢管代替木材作机身骨架,用铝作蒙皮,制造全金属结构的飞机。

金属结构飞机提高了结构强度,改善了气动外形,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提高。

飞机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都没有停止对全金属结构的战斗机的探索,在二战中,飞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

人们此时更加致力于寻找材料可以使飞机的行动更加敏捷。

40年代全金属结构飞机的时速已超过600公里。

航空材料的发展历程

航空材料的发展历程

航空材料的发展历程
航空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航空器设
计师多数采用木材和金属来构建飞机的骨架和外壳。

然而,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材料很快显得不够轻便和强大。

在二战期间,航空工程师开始研发新的材料以满足高速飞行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需求。

这推动了合金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航空工业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新金属材料的研究和生产。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高性能的合金材料,如钛合金和
高强度钢材等开始广泛应用于航空器的结构设计中。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重量,使得飞机能够更加高效地飞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以及之后的几十年中,航空
工程师开始探索新型材料的应用,如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

这些材料相对于传统金属材料具有更低的密度,更高的刚度和强度。

同时,复合材料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可塑性更高。

如今,航空材料的发展趋势是综合运用各种材料。

航空器的结构设计中同时采用各种金属和复合材料的优点,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重量比。

总的来说,航空材料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木材和传统金属到高性能合金,再到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转变。

不断研发和创新的航空材料将继续推动航空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2023年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航空复合材料市场是航空工业中的新兴市场,其前途光明,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主要厂商四方面来分析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百亿美元。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95%。

预计到2022年,北美地区将占据航空复合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4.1%。

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将得到加强,预计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0.5%。

欧洲市场份额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7.1%。

发展趋势航空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节能环保:航空工业对于燃料效率和环保标准的要求日益提高,复合材料正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燃料效率的提高也将推动更多的航空公司采用复合材料。

2.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新的航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市场的增长。

新技术通常包含更轻,更坚韧和更容易处理的复合材料。

3. 机场扩建和翻新:航空复合材料的需求将随着机场的扩建和翻新的需求而增加,航空运输需求的增加也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市场的增长。

4. 亚太市场的增长:亚太市场的增长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市场的增长。

航空业在亚洲经济增长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亚太地区将成为重要的航空复合材料市场。

应用领域目前,航空复合材料在商业飞机、军用飞机、直升机、导弹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商业飞机、军用飞机和直升机领域,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温耐热和抗胀性的优势,因此大量地应用于飞机机翼、机身、尾翼、齿轮箱和发动机等重要部位。

在导弹领域,由于复合材料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隐身效果,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导弹的机体设计和导引系统。

主要厂商目前,全球航空复合材料市场的主要厂商包括美国Hexcel公司、德国Solvay公司、日本Toray Industries公司、美国Cytec Industries公司、美国Gurit公司、法国Arkema公司等。

日本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开发近况及发展趋向

日本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开发近况及发展趋向

日本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开发近况及发展趋向
林毅
【期刊名称】《纤维复合材料》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这篇文章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林毅博士在国际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会议上的大会报告(1988年,印度)。

林毅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复合材料专家,日本复合村料事业奠基人,1981—1988年间曾负责主持日本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开发八年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现任日本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总裁。

这篇文章对日本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开发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树脂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同时还介绍了日本复合材料在工程结构上的应用实例,对我国复合材料界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由啥玻所高级工程师郭遇昌同志负责译出,以飨读者。

文章中有关金属基复合材料部分从略。

【总页数】13页(P1-13)
【作者】林毅
【作者单位】日本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7.1
【相关文献】
1.日本航空宇宙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开发现状 [J], 近藤恭平;费丽霞
2.北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近况 [J], 毕鸿章
3.日本微生物药物研究开发近况 [J], 崔薇;乔亚芳
4.国际煤炭科学领域研究近况和日本的煤化工研究开发现状 [J], 谢克昌
5.日本研究开发高性能船用燃气轮机 [J], 郭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的航天工业

日本的航天工业

日本的航天工业
谢昌年
【期刊名称】《中国航天》
【年(卷),期】1988(000)010
【摘要】本文概述了日本航天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并对其今后一段时间内在卫星以及运载工具方面的发展规划和方针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中包括H—Ⅱ运载火箭、日本实验舱等大型计划。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谢昌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独辟蹊径军民两用——日本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的成功之路 [J], 周义;郁青安
2.尴尬的登天之路日本航天工业现状 [J], 黑立相; 杨晶
3.尴尬的登天之路——日本航天工业现状 [J], 黑立相; 杨晶
4.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9000—98)航天工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要求(续) [J],
5.日本发布《航天工业展望2030》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空未来因PEEK而一片光明

航空未来因PEEK而一片光明

航空未来因PEEK而一片光明
杨萍
【期刊名称】《玻璃钢》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忙碌的2015过后,你可以理解威格斯的想法,今年可能是一个放松的好机会。

毕竟,这家PAEK聚合物解决方案的英国制造商其产品被指定用于庞巴迪Learjet和Global飞机,也是首次用于AirbusA350主要结构部件,该公司还推出新型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杨萍
【作者单位】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14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6.5
【相关文献】
1.春节红包背后:移动支付的未来看上去一片光明
2.汽车船市场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3.机器人产业未来一片光明
4.前景一片光明——非常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吴杰谈未来音响市场
5.“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骑绝尘日本航空复合材料发展之路赵宋南波音787飞机的前段主舱段是日本生产的。

东丽公司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让该机机身变得更加轻盈。

复合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就以其轻质、抗疲劳、耐腐蚀、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形等优点,与铝合金、钛合金并肩,成为航空三大主干材料。

复合材料既可以像金属材料那样不易变形,同时又像弹性材料那样不易产生疲劳裂纹,在航空航天产业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巨大。

据统计,日本东丽公司、三菱人造丝公司和东邦公司垄断并左右着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总销售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73%。

在世界复合材料市场,日本是绝对头牌。

国家战略的支持日本于1959年首先发明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工业化生产。

70年代中期,日本又推出了以碳纤维为增强相的先进复合材料(增强相是用于提高基体材料性能的物质)。

日本在复合材料方面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其战后70年逐渐积累起来的,确切而言,离不开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持。

二战后经济复兴阶段刚刚结束,日本就在1956年设立了科技厅,加强政府对全国科技工作的领导。

在1959年成立了“科学技术会议”这样一个最高层次的咨询机构,由其来通盘考虑制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政策。

1995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明确阐述振兴科技对日本提升其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其国民的福利水平,乃至推动全球的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后日本政府又据此制定了为期5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由此将政府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比前5年增加了15%以上。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进一步白热化,于是日本政府在新的科技发展5年计划中,又将科研开发投资猛增了41%。

2001年初,作为行政改革的—个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会议”便被“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所取代,其成员增至14人,包括2000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白川英树教授。

日本科技厅非常重视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在2000年3月发表过《有关我国科研开发水平的调查》报告。

报告涉及生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环境科技、物质和材料科学、能源科技、制造技术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并得出结论:日本仅在能源科技領域的投入超过美国和欧洲,在那些尖端科技领域(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科研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报告指出:在物质及材料科学领域,日本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以及所注册的专利并不比美欧逊色,这些领域的科研开发主要是由企业主导,基础科研以及科研设施也很出色,水平略高于美欧。

但美国和欧洲将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作为国家战略予以推进,这是日本必须关注的。

由于材料与基础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需要企业和科研部门很好地配合。

日本于1959年首先发明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并于60年代初进入工业化生产;70 年代中期又发明了以碳纤维为增强相的先进复合材料。

从“平成零战”F-2讲起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自1973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基础研究,其中包括气动外形、复合材料、高机动性、先进火控技术、机载计算机、惯性导航、隐身技术和综合电子战系统等。

从1981年起,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为了迎接未来工业的发展,开始了为期8年的“未来工业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高性能复合材料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含了聚合物基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及汽轮机工业中的应用规划。

日本雄心勃勃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喷气战机F-2,正好给了这项计划很好的实践机会。

为了获取美国的支持,日本同意在美国F-16C战斗机的基础上设计F-2,并作为利益交换,把当时只有日本掌握的复合材料整体机翼共固化制造技术(也即一体化成型)转让给美国。

复合材料需要经历高温固化成型及冷却。

材料要热胀冷缩,基体树脂也有化学反应造成的收缩效应,复合材料与成型所用模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也有显著差异。

因此在室温条件下,复合材料成型的形状与预期的状态可能不太一样,这就是构件的固化变形。

固化变形不仅增加了制造和装配的成本,也降低了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一些大型整体结构和非对称结构部件如果出现固化变形问题,整架飞机都会受影响。

防止出现固化变形,当时通行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工艺模拟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试验。

日本选择的方法是工艺模拟试验,对结构件的固化工艺规范和所用模具型面进行反复的调整和修正,这种处理方法显然是以经验和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基础的,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时模具的材质至关重要,应不易变形。

常规模具材质一般为铝合金、钢合金,而日本在开发F-2机翼整体成型模具时采用了殷钢(铁镍合金,其中镍含量36%)及镍基合金,成本虽然要比通常合金钢高5倍左右,但是热膨胀系数小、使用寿命高。

把模具做好,也就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

模具寿命提升,产品成品率高,能节省大量工料,而且避免了返工,反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实,日本所应用的纤维和树脂材料并不比美国同类产品有优势,而是依靠高素质的生产人员和严格系统的工艺流程,并通过严格的技术检验手段,使一体化复合材料机翼的成品率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美国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复合材料部件废品率约为2%-3%,而日本只有0.4%。

然而,工艺是层窗户纸,很难保密。

洛马在得到日本转交的工艺文件和模具设计方法之后,很快掌握要领,并且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将日本这个先行者远远抛在后面,后将有关技术应用于F-35战机上。

日本F-2战斗机具备一体化成型的复材机翼,作为利益交换,相关技术让渡给美国洛马公司。

波音飞机上的日本复材一架波音777飞机上有300万个零部件,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900多家供应商,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都有参与。

实际上这3家公司与波音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YS-11的后继机YX项目中就已经有了合作。

1973年4月,日本与波音公司就YX签订了合作备忘录,1978年9月22日签订正式合同,日本得到15%的份额,与意大利相同。

这15%的日本所承担的份额又进行了二次分配:三菱重工为40%,川崎重工40%,富士重工为20%,这一配额基本上反映了以上厂家在日本航空工业中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没有干预国内三家厂商如何分配工作份额。

相反,具体的工作分配都是由波音公司做出决定的。

日本最希望得到飞机操纵面部件的制造经验,因为操纵面需要采用复合材料,对日本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波音公司却坚持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意大利人。

最终,富士重工得到了小部分的复合材料部件生产任务。

虽然YX项目胎死腹中,但是三菱重工与川崎重工从波音的技术转让中获得了金属弯曲成型技术,富士重工获得了复合材料加工技术。

波音777X签约现场。

东丽株式会社代表董事社长日觉昭广(左)与波音首席技术官兼工程、运营与技术高级副总裁约翰· 特雷西在波音777项目上,波音公司与三菱、川崎和富士重工签订了风险分担伙伴协议。

日本方面组成“日本飞机发展公司”,承担777结构工作的20%。

三菱重工承担后部机身和客舱门。

川崎重工承担中部机身、后部气密舱舱壁板、主翼部件加强筋以及货舱门。

富士重工承担中央翼、翼身整流罩和主起落架门。

通过F-2与波音777的生产研制,日本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出全球最佳的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后来又深度参与波音787梦想客机的制造。

三菱重工负责787的中翼段,川崎重工负责主起落架舱、前机身、主起落架舱和固定机翼后緣,富士重工承担了中央翼盒的生产。

日本东丽公司为美国生产波音777X、787的复合材料部件,合同价值高达86亿美元。

日本航空复合材料的未来日本是碳纤维生产大国。

日本经济产业省曾预测2020年世界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万吨,并计划在2030年的航空航天市场斩获3万亿日元。

碳纤维主要生产企业是东丽公司、东邦人造丝公司、三菱人造丝公司。

这其中,东丽公司产能是全球最大的,而且产品质量也最好,产品线包括大丝束、小丝束、高强度、高模量系列,尤其高强度T系列和高模量M系列,连产品牌号都是其他厂家竞相对标的对象。

日本东丽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其开始发展碳纤维时候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

东丽公司本来是个生产传统纺织面料纤维的生产商,包括腈纶,也就是PAN原丝。

1963年,日本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近藤昭男宣布PAN是最合适生产碳纤维的前驱体,搞定了PAN基碳纤维的制造工艺,其产品强度是黏胶基碳纤维的3倍。

之后近藤昭男发表论文并申请专利,授权日本3家公司生产:东邦、旭化成和东洋人造丝株式会社(东丽前身)。

那个时候,纺织工业的腈纶出口市场—直在萎缩,碳纤维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东丽利用在腈纶研究中的技术优势,在1971年建成了一个小型试验工厂,利用近藤昭男的技术试制碳纤维。

年底,名为T300的碳纤维诞生了。

东丽的研究吸引了美国公司的注意力。

197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与东丽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

联合碳化物公司获得东丽的原丝技术,东丽公司获得联合碳化物公司的碳化技术。

联合碳化物公司也放弃了自己生产原丝,转而开始代理东丽的碳纤维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

结果T300成为美国最畅销的碳纤维。

当然,东丽公司的成功不是偶然,一方面是跟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的研发有关,另一方面看准了趋势,利用体育休闲用品市场的崛起作为支点,一跃成长为世界最大碳纤维生产商。

在东丽公司投资碳纤维的那个年代,碳纤维在大众的思维中还是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级货。

在建筑加固、体育休闲、汽车、风电领域的应用,很多人压根想都没想到。

日本东丽起初生产碳纤维,无非是给自己的腈纶纤维找一条出路,想要进入美国军工市场,就必须要跟美国本土企业联合,所以东丽才会选择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合作。

不过市场的变化很有意思,1972年,一位美国企业家发现使用碳纤维球杆可以将高尔夫球击出更远的距离,至少比铁杆多击出30码,这引起了东丽的兴趣。

既然当时欧洲和美国的碳纤维厂商已经将航空领域市场占领,东丽干脆另辟蹊径,转而开发体育用品领域,碳纤维制造的网球拍、滑雪杆和其他体育用品。

当时最主要的体育用品生产商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日本碳纤维的下游客户。

体育休闲领域虽然不是什么高端市场,但是用量比较大,而且需求稳定。

东丽借助给体育休闲领域提供碳纤维的时机,将自己碳纤维质量稳定眭做到了极致,最终成为世界第一大碳纤维生产商。

1975年,东丽的碳纤维成功应用在波音737的次承力部件生产中,标志着东丽与波音这两家公司超长合作期的开始。

上世纪80年代,东丽公司获得了欧洲空客公司的认可,1987年,东丽的T300获准在空客A320主承力部件中应用。

1990年,一种新的高强、高模碳纤维预浸料在波音777飞机的主承力部件上获得应用。

波音787主舱段构造及制造现场。

现代复合材料已经引发了航空制造业的革命,因此有“一代材料,一代飞机”的说法。

航空用品要求复合材料结构中的空隙率低于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