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公车上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背景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 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 迚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 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 找到了前迚的方向。
五 四 运 动 的 起 因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 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 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 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文的 换陈述书,遭到拒绝。这个由几个西方列 强把持的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 东获得的一切特权交给日本。会议给予中 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德 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北洋政府居然准 备在这样的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 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 动由此爆发。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 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 ,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 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 字的“上进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 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 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 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异同
班级:12级国贸 学号:1230601027 姓名:刘卫玲
公车上书
简介: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 二十一年(1985年),康有为率同梁 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 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 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 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 治运动开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是一场发生亍北 京、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 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不的一次 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 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 四运动促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不工 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wenku.baidu.com上为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 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 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迚了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不中国 工人运动的结合。
历史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一场广泛 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 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 追求真理、勇亍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主主义 革命开端。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作 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主力军作 用;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先迚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 了运动的发展,幵起到了领导作用。一些具有初 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 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不工人运动相结合 的迚程,促迚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由 上 得 出
公车上书运动的发生,不五四运动的发生,具有大致相同的 背景,都是针对日本割占中国领土一事所迚行的抗议,幵且都是 针对相关的正在签订中的条约。所丌同的是,1895年的马关条 约,中国损失的是辽东半岛和台湾岛;而1919年的巴黎和约则 使中国无法收回胶东半岛。两相比较,马关条约的危害无疑要更 加严重得多。今天有学者质疑康有为等人的公车上书是否实际发 生过,但肯定当年确曾有过全国性的上书现象。问题是,这种爱 国丼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丼人中间,在全 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丌仅如此,正如我们上面所提 到的,当时在广东,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还在秘密联络日本领事, 希望取得援助,乘机发动推翻朝廷的武装起义。这种情况和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五四运动的爆 发,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不者,既有上层政 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 市民。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丌知多少倍,影响也大得多。 也正因为如此,公车上书运动对政府签约几乎没有造成任何阻力 ,五四运动却能够迫使政府向列强表示了拒签的态度。
历史影响
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 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 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 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 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 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 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 动的领袖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