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第七章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如前所述,单喷头水量分布是分布不均的,在灌溉较大的面积单靠一个喷头是不行的,系统设计时需要经过分析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通过喷头组合,获得一定的水量重叠,才能满足植物需求和提高水利用效率。

第一节 喷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

图7-1表示4个喷头以喷头射程为间距、正方形布置时理论上的水量分布,图中的数据为无风条件下221个位置处的降雨深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位置的降雨深度不尽相同,在正方形的中间,降雨量最小,也就是说,整个灌溉面积上灌水不是十分均匀。

1、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表示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克里斯琴(christiensen)公式来表示:

)(mn X Cu ∑-=0.1100% 7-1

式中,X ——喷灌面积上每一个喷灌强度观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n ——观测值总数

m ——喷灌强度观测值的平均值

Cu ——均匀系数,以百分数表示

Cu 值越大表示喷洒面积上的水量分布越均匀,Cu 值越小表示喷灌越不均匀,对于草坪来讲,一般要求Cu 值范围在75%以上。

2、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与度量

在田间等间距布置一定数量的雨量桶(布置方法可参阅相关技术规范),如图7-2所示,喷洒一段时间后,测定每个雨量桶中水量。然后利用公式7-1来计算。

221个雨量桶

图7-1 4个喷头正方形布置时水量的理论分布

第二节喷头的组合方式与喷灌强度

一、喷头的组合方式

有三种主要的喷头布置方式:

1、正方形:这种方式中相邻四个喷头组成的四条边距离相等,用于灌溉正方形的区域或有90度角的区域。尽管该方式有时均匀度欠佳,但四周有围栏的地区常使用这种方式。

正方形布置方式灌水覆盖度较差,其原因是因为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比边线上的要长。当边线上两个喷头间距为喷头的射程时(即50%法),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则为射程的70%,使得正方形中心喷水量偏少(图7-3)。

在风速小和没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55%的间距,有风时建议用更小的间距,

水量偏少

图7-3 正方形布置时的水量偏少区域

这取决于风的大小,下面给出风速和最大间距的对照表:

灌溉地点的风速(km/h)使用的最大间距(%直径) 0—— 5 55

6——10 50

11——20 45

RS

图7-4 三角形布置方式

2、三角形:该模式常用于边界不规则的地区。正三角形布置是指三个相邻喷头之间间距相等。与正方形布置方式相比,三角形布置不存在象正方形布置中的水量偏少地带。因此工程设计多数使用三角形布置(图7-4)。

图7-4中,S 代表喷头间距, RS 代表支管间距。在一个正三角形布置时,RS 是S 的倍。例如喷头间距为24m, 支管间距则为。

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没有正方形模式中对角线间距比边线间距大的问题。由于这个原因, 在有风的情况下, 允许喷头之间有更大的间距(如下表):

灌溉地点的风速(km/h) 最大间距(直径的%) 0——5 60

6——11 55

11——20 50

3、矩形: 矩形布置方式具有抗风的优点, 并且适合灌溉有直线边界和角落的地区。其喷头和支管间距如下表:

灌溉地点风速(km/h) 最大间距(直径的%) 0——5 RS=60, S=50

6——11 RS=60, S=45

11——20 RS=60, S=40

为适应特殊的工程条件,同一地域可以用上述几种模式的组合,例如,如果一块较大绿地中,既有草坪又有树和灌木丛, 就需交错使用不同的模式。遇到树或灌木丛我们可以交错使用正方形或矩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模式,绕过或穿过障碍物后, 其它地方仍可以使用原来的喷头间距模式(图7-5)。

图7-6 曲线边界喷头布置方式

图7-5 交错型间距布置方式

对于曲线边界, 可采用从正方形或矩形模式变到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模式来布置喷头(如图7-6),还可以再变到原来的布置模式。这样既灌溉整个区域,同时避免在曲线边界以内喷头过于集中和灌溉区域超出边界。

二、喷灌强度

喷灌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地面上的水深。我们一般考虑的是组合

喷灌强度,因为灌溉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多个喷头组合起来同时工作。组合喷

灌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mm/h)=1000q/A 7-2

ρ

组合

式中:q为单喷头的流量(m3/h);A为单喷头的有效控制面积(m2)。

对于喷灌强度的要求是,水落到地面后能立即渗入土壤而不出现积水和地面径流,即要求喷头的组合喷灌强度(ρ

)应小于等于土壤的水入渗率。各类土

组合

)的参考值见表7-1:

壤的允许喷灌强度(ρ

允许

表7-1 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mm/h)

另外,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而显着减小。如坡度大于12%时,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将降低50%以上。因此,对于地形起伏的工程,在喷头选型时需格外注意。

在地块的边角区域,因喷头往往是半圆或90度而不是全圆喷洒,若选配的喷嘴与地块中间全圆喷洒的喷头相同,则该区域内的喷灌强度势必大大超过地块中间。所以,为保证系统良好的喷洒均匀度,一般安装在边角的喷头须配置比地块中间的喷头小2-3个级别的喷嘴。

第三节影响喷灌系统均匀性的因素

由于不同的厂家不同型号的喷头的水量分布特性有所差异,对于要求的灌水均匀度,即使射程相同,喷头的间距也可能有所不同。喷头生产厂家在喷头样本中,一般均提供各种喷头的射程,可是如果设计人员对水量分布的影响因素缺乏了解,按照厂家提供的射程来设计喷头间距,将会有可能出错,达不到所要求的均匀度。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确定的能够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计算喷头间距的公式,这是由于影响喷灌系统均匀性的因素比较复杂,并且有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

图7-7 三角形布置时,风对旋转式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

风速:5英里/时; 风速:0英里/时;

风速:10英里/风速:15英里/风 风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60%

风速:5英里/时; 风速:0英里/时; 风速:10英里/风速:15英里/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60%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55%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50%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45%

风速:5英里/时; 风速:0英里/时;

风速:10英里/风速:15英里/风速:5英里/时;

风速:0英里/时; 风速:10英里/风速:15英里/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60%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60%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55%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50% 间距为喷洒直径的45%

1、 风对喷灌系统喷洒均匀性的影响

风对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影响很大,因而系统均匀度也将受到显着影响,图7-7表示喷头为三角形布置时的理论分析结果,图中A 和B 表示当风垂直于支管方向时的情形,A-1,A-2和A-3分别表示风速为5、10和15英里/时的情形,B-1,B-2,B-3表示减小喷头间距后,灌水均匀度得到了改善。C 和D 表示风平行于支管方向的情况。

2、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和喷头间距对喷灌系统均匀性的影响

对于不同的喷头,因其水力特性不相同,所要求的喷头间距也不相同。图7-8表示了两种具有不同水量分布的喷头在不同间距时两喷头连线断面处的降雨深度。可以看出对A 型喷头,60%直径的间距要优于50%,而对于B 型喷头50%直径的间距优于40%的直径间距,

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影响着系统的喷洒均匀度,这就是为什么当采用相同的喷头布置间距时,相同射程喷头而喷头水量分布不同时,田间实测灌水均匀度不同的原因。

因此,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是喷头组合的基础,具有不同水量分布图形的喷喷头 A

喷头 B

喷头间距为喷洒直径的60% 喷头间距为喷洒直径的50% 喷头间距为喷洒直径的50% 喷头间距为喷洒直径的40%

A 喷头水量分布图

B 喷头水量分布图

图7-8 单个喷头水量分布对组合水量分布的影响

头,在相同的组合间距下,其喷洒均匀度不尽相同。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从理论

上可以归纳为六种图形,如图7-9,图中S

L 表示喷头的间距,S

M

表示支管的间距,

图中曲线A、B、C、D、E、F曲线表示当喷头间距S

L

=(D为喷洒直径)时,支管

间距S

M 变化时的系统均匀系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形B的水量分布在S

M

不大

于喷洒直径的55%时都近于均匀。对于水量分布图形A和C,间距不大于喷洒直径的65%都相当均匀,超过这一范围,均匀度迅速下降.图形D和E在间距等于喷洒直径的75%和80%时,水量分布相当均匀,但在间距等于喷洒直径的45%-70%时,水量分布发生显着变化。图形F当间距为喷洒直径的50%到接近80%时水量发布不好,只有当间距为喷洒直径的80%-85%时才相当均匀。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表7-2中列出了图形B和E在不同的S

M 和S

L

组合下的组合均匀系数.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组合均匀系数如何随S

M 和S

L

变化的。对于图形B来

讲,当S

L

从喷洒直径的5%增加到约60%时,其均匀系数保持常数。然而图形E,

当间距S

L 等于喷洒直径的5%时,均匀系数从S

M

=时的约97%降低

到S

M =时的80%,然后在S

M

=时又上升到96%。当支管间距S

M

等于喷洒直径的80%

时,均匀系数从S

L =时的96%下降到S

L

=时的68%,然后在S

L

=为方形布置时又上

升到74%,而在S

L =为三角形布置时上升到83%。

图7-9

表7-2 水量分布几何图形B和E①在各种布置形式和间距下的组合均匀系

①图形的形状如图7-9.

② T表示喷头为三角形分布,其它均为矩形分布.

第三节典型地块的喷头组合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地块的形状布置喷头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m 图7-10 等间距布置

图7-11 喷头布置调整

1、如图7-10,地块长宽。如果选用某种喷嘴的喷头,其射程为18m ,采用50%的三角形组合,喷头间距为S=18m ,支管间距Rs=18m 59.15866.0=?,沿着路采用非全圆喷洒喷头,地块中间采用全圆喷洒喷头,角处采用四分之一喷洒的喷头。

由于地块长度为,如果沿路采用四个喷头,所能控制的长度为3m 5418=?,大于地块长度52m ,我们可以将喷头间距减小为3=。

而将地块宽度方向布置3个喷头,所能控制的宽度为3m m 8.4659.15=?,大于地块宽度我们可以将支管间距减小为3=。

2.如果在图7-10中的5号喷头旁恰有一棵比较粗大的树,就需要将图7-10的布置改变为图7-11,即将f 行布置4个喷头改为布置3个喷头,而g 行改为布置4个喷头。

3.另外一种情形如图7-12,地块长度为43m ,宽度为。如果采用三角形布置,若喷头的射程还是18m ,沿长度方向布置—条支管,支管间距RS=186.15866.0=?。地块左边两个角上采用90°喷洒。三行喷头所控制的宽度为m 2.312=?。根据地块实际宽度将间距略作调整为即可;而对于长度方向,3个喷头控制的长度为m 36182=?,4个喷头控制的长度为m 54183=?,两种布置与43m 的长度均不协调。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43m 分成5等份(43/5=)每个喷头间距为S=m 2.1726.8=?,近似于18m ,布置如图7-12。

4.前面介绍的例子对于比较整齐的地块是适用的,但有些情况下,地块形状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特殊的考虑。

(1) 不规则地块

如图7-13,在地块的大面积上可以采用前述的布置方法,如图中的面积A ,但对于一些突出的小块面积如面积B ,C ,D ,需要不同的喷嘴或不同类型的喷头,使得A 、B 、C 、D 各区的降雨强度接近。

图7-12

m

(2)人行道的保护

图7-14

对于一些路人行走的道路,一般不允许喷洒到路上,下面说明如何保护人行道不被喷洒。图7-14 左右两边为人行道,喷头采用三角形布置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喷头A如果为全圆喷洒,有一部分水(虚线)将会喷洒到人行道上,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安装一个喷头B作半圆喷洒,而喷头A作225°喷洒。图中作半圆喷洒的C喷头调整为120°喷洒,并按装喷头d作90°喷洒,即可避免图中左边人行道被喷洒。

(3)圆角地带

圆角地带很难不把水喷洒到圆区以外,布置喷头时应结合组合方式,选择合适的喷嘴尽量避免将水喷到路上。

图7-15是一种常见的圆角地带,灌溉区域西边和南边为路或人行道。灌区内采用三角形布置,如果喷头A恰好在第二排支管与路口交汇处,我们可以将喷头B布置在第二列喷头与路口交汇处,这个例子中,喷头A做1650喷洒,喷头B 做1350喷洒,这样可以减少半圆喷洒产生的水量损失。

如果灌区内喷头布置如图7-16所示,即按三角形布置的喷头A不在路边,而是在灌区内,我们可以在路边布置喷头B且作165°喷洒,而喷头A作2250喷洒,在C处布置喷头C,作1650喷洒。

(4)曲线边界

曲线边界也是草坪园区常见的形式,为避免将水喷洒到曲线边界外,需要根据曲线边界具体形状,选择和布置喷头。

如图 7-17,园区内部喷头采用等间距三角形组合,只有喷头A在三角形组合的网络结点上,喷头B与结点稍稍错开,我们自然可以采用与园区内部相同的喷头,并作180°喷洒,水量损失不会太大。而C点与网络结点偏离较大,就需要在C点采用较小喷嘴的喷头,且作165°喷洒;相应地,在D点、E点、和F

等间距喷头

小喷嘴喷头

图7-17

点采用小喷嘴喷头,来弥补G、H点喷头的喷洒。

(5)条带形区域

如图7-18,对于1-2m的条带形区域,拟采用具有条形喷洒的喷头。布置可采用50%D的组合,大多数情况下,可将喷头布置在条带宽度的中间,中间3个喷头采用双向喷洒的喷头,而左右两边采用单向喷洒的喷头。

对于较宽的条带可以将较小射程的喷头布置在条带长度方向的一侧(图7-19),这种布置方式由于喷头射程的限制有可能将水喷洒到条带的外侧。也可以布置两排喷头(如图7-20)究竟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需进行经济分析对比。

12m

图7-18

2m

3m

图7-19

等间距布置

2m

图7-20

(6)混合种植区

许多草坪种植还混种有其它植物,如树,灌木等。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需水要求。当植物需水量差异较大时,各种作物间应采用单独的小区或系统来灌溉。

树和灌木的耗水量一般大于草的耗水量,应尽量布置单独的系统对树和灌木进行灌溉。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七章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如前所述,单喷头水量分布是分布不均的,在灌溉较大的面积单靠一个喷头是不行的,系统设计时需要经过分析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通过喷头组合,获得一定的水量重叠,才能满足植物需求和提高水利用效率。 第一节 喷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 图7-1表示4个喷头以喷头射程为间距、正方形布置时理论上的水量分布,图中的数据为无风条件下221个位置处的降雨深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位置的降雨深度不尽相同,在正方形的中间,降雨量最小,也就是说,整个灌溉面积上灌水不是十分均匀。 1、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表示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克里斯琴(christiensen)公式来表示: )(mn X Cu ∑-=0.1100% 7-1 式中,X ——喷灌面积上每一个喷灌强度观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n ——观测值总数 m ——喷灌强度观测值的平均值 Cu ——均匀系数,以百分数表示 Cu 值越大表示喷洒面积上的水量分布越均匀,Cu 值越小表示喷灌越不均匀,对于草坪来讲,一般要求Cu 值范围在75%以上。 2、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与度量 在田间等间距布置一定数量的雨量桶(布置方法可参阅相关技术规范),如图7-2所示,喷洒一段时间后,测定每个雨量桶中水量。然后利用公式7-1来计算。

221个雨量桶 图7-1 4个喷头正方形布置时水量的理论分布

第二节 喷头的组合方式与喷灌强度 一、喷头的组合方式 有三种主要的喷头布置方式: 1、正方形: 这种方式中相邻四个喷头组成的四条边距离相等,用于灌溉正方形的区域或有90度角的区域。尽管该方式有时均匀度欠佳,但四周有围栏的地区常使用这种方式。 正方形布置方式灌水覆盖度较差,其原因是因为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比边线上的要长。当边线上两个喷头间距为喷头的射程时(即50%法),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则为射程的70%,使得正方形中心喷水量偏少(图7-3)。 在风速小和没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55%的间距,有风时建议用更小的间距, 这取决于风的大小,下面给出风速和最大间距的对照表: 灌溉地点的风速(km/h ) 使用的最大间距(%直径) 0—— 5 55 6——10 50 水量偏少 图7-3 正方形布置时的水量偏少 区域

喷头的选型及布置

喷头的选型与布置 喷头的选型 选择喷头时,除需考虑其本身的性能,如喷头的工作压力、流量、射程、组合喷灌强度、喷洒扇形角度可否调节之外,还必须同时考虑诸如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地块大小形状、草坪品种、水源条件、用户要求等因素。另外,同一工程或一个工程的同一轮灌组中,最好选用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喷头,以便于灌溉均匀度的控制和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在已建项目中,有的为片面追求水景效果,安装了各种性能截然不同的喷头,致使灌溉均匀度无法保证。选择喷头时需特别注意的是,灌溉系统不是喷泉,其目的是为了弥补植物需水时空上的不足,而不是创作人工水景。因此,只能在首先满足草坪需水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景观效果。 目前,草坪喷灌系统一般均采用埋藏升降式草坪喷头。 此类喷头品种繁多,以美国雨鸟公司(RAIN BIRD)的产品为例,按射程分,有0.9~6.1米的小射程喷头,6.4~15.3米的中等射程喷头,11.6~25.0米的大射程喷头;按驱动机构分,有球驱动、齿轮驱动和摇臂喷头;按调节方式分,有无工具调节和有工具调节喷头,等等。这些喷头均可在加压喷水时自动弹出地面,而灌水停止时又缩入地面,不会影响园林景观和草坪上的机械作业。 1.1 小射程喷头一般为非旋转散射式喷头,如雨鸟1800系列、UNI-Spray系列。这些喷头的弹出高度有50mm、75mm、100mm、150mm和300mm,可选配喷洒形式繁多或可调角度的喷嘴,喷灌强度较大。不但适用于小块草坪,也可用于灌木、绿篱的灌水和洗尘。这类喷头的喷嘴大多为“匹配灌溉强度喷嘴”,即无论全圆喷洒,还是半圆或90度及其他角度,其灌溉强度基本相同。这种特性对保证系统的喷洒均匀度极为有利。 1.2 中等射程喷头多为旋转喷头,如雨鸟T-Bird系列齿轮驱动无工具调节喷头、R-50球驱动无工具调节喷头、Maxi-Paw摇臂式无工具调节喷头、5004齿轮驱动有工具顶部调节喷头。这些喷头适用于中型面积绿地的灌溉。其中T-Bird、R-50和5004喷头均配有雨鸟公司性能独特的雨帘(Rain Curtain)喷嘴,使喷洒均匀度大为提高;Maxi-Paw喷头尤其适合水源水质较差的条件。 1.3 大射程喷头,如雨鸟Falcon和Talon系列均为旋转式齿轮驱动顶部有工具调节喷头。其特点是材料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除用于大面积草坪灌溉外,特别适合于运动场草坪灌溉系统。由于高尔夫球场草坪与一般公共草坪相比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因此,高尔夫球场草坪喷头独成体系,如雨鸟Eagle系列和Impact-D系列喷头,即专为高尔夫球场草坪喷灌而设计。 在各种射程的喷头中,均可选择“止溢型”喷头。带止溢功能的喷头一般安装在地形起伏较大的草坪喷灌系统中的地形较低的部位,可有效防止当灌水停止时管道中的水从低位喷头溢出,影响喷头周围草坪的正常生长。 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是影响喷头选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喷灌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地面上的水深。我们一般考虑的是组合喷灌强度,因为灌溉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多个喷头组合

消防喷头安装规范

7.1 一般规定 7.1.1 喷头应布置在顶板或吊顶下易于接触到火灾热气流并有利于均匀布水的位置。当喷头附近有障碍物时,应符合本规范7.2节的规定或增设补偿喷水强度的喷头。 7.1.2 直立型、下垂型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应根据系统的喷水强度、喷头的流量系数和工作压力确定,并不应大于表7.1.2的规定,且不宜小于2.4m。7.1.3 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 1 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OOmm。 2 在梁间布置喷头时,应符合本规范7.2.1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 梁间布置的喷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7.2.1条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喷头。 3 密肋梁板下方的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OOmm。 4 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中,间距不超过4×4(m)布置的十字梁,可在梁间布置1只喷头,但喷水强度仍应符合表5.0.1的规定。7.1.4 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7.1.5 图书馆、档案馆、商场、仓库中的通道上方宜设有喷头。喷头与被保护对象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m;喷头溅水盘与保护对象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7.1.5的规定: 7.1.6 货架内置喷头宜与顶板下喷头交错布置,其溅水盘与上方层板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7.1.3条的规定,与其下方货品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0mm。 7.1.7 货架内喷头上方的货架层板,应为封闭层板。货架内喷头上方如有孔洞、缝隙,应在喷头的上方设置集热挡水板。集热挡水板应为正方形或圆形金属板,其平面面积不宜小于0.12m2,周围弯边的下沿,宜与喷头的溅水盘平齐。 7.1. 8 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 7.1.9 当局部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与相邻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场所连通的走道或连通门窗的外侧,应设喷头。 7.1.10 装设通透性吊顶的场所,喷头应布置在顶板下。7.1.11 顶板或吊顶为斜面时,喷头应垂直于斜面,并应按斜面距离确定喷头间距。 尖屋顶的屋脊处应设一排喷头。喷头溅水盘至屋脊的垂直距离,屋顶坡度≥1/3时,不应大于0.8m;屋顶坡度<1/3时,不应大于0.6m。7.1. 12 边墙型标准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与间距,应符合表7.1.12的规定: 7.1.13 边墙型扩展覆盖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配水支管上的喷头

对于自喷规范中喷头的布置的两点理解与运用

对于自喷规范中喷头的布置的两点理解与运用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摘要:通过对规范中自喷喷头设置、选用的条文解读,阐述了在工程设计中对其的理解与应用。 关键词:喷头溅水盘喷头的安装高度边墙型扩展覆盖面喷头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身包含了很多的概念及规范条文细则,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与解读,并且不断通过工程设计实践去加深、完善对规范条文细则的理解与应用;本文对在实际工程中个人认为经常喷到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设置问题粗浅的谈两点个人的理解,希望各位不吝指正; 1.对规范7.1.3条中喷头“梁下”与“梁间”布置的理解与应用 在施工说明中在表达喷头的安装高度时往往很概念性的表述为“在无吊顶的场所处布置的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小于75mm且不大于150mm”而忽视了另外很重要的一条即“在无吊顶的场所处布置喷头时,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致使施工当中施工单位往往按照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大于150mm的要求控制顶板下喷头的安装,常常满足不了规范的要求; 其实《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第7.1.3条中即明确和扩展了在无吊顶的场所处,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可根据结构主梁与次梁的高度关系以及柱间的跨度尺寸等不同情况下的设置要求,而不是笼统的按与顶板的距离不小于75mm且不大于150mm设置;

第7.1.3条中1: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5mm且不大于100mm。2:在梁间布置喷头时,应符合本规范7.2.1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梁间布置的喷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7.2.1条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喷头;这两条中需特别注意的是喷头的布置是在“梁间”或是“梁下”需梳理清楚,以便在实际设计布置喷头时很好的运用以上两条的规定;下面图示说明一下喷头在顶板底部的设置位置,见下图; 图中,次梁底与顶板的距离为A,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为B,主楼底与顶板的距离为C;如果B》A即为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的情况,此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距离不小于25mm且不大于100mm。要满足第7.1.3条中1的要求,则次梁在顶板下的净高最大值为275mm;如果B〈A即为在梁间布置喷头的情况,此时应符合本规范7.2.1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应控制在550mm以内; 真正理解以上两条的具体规定的前提是要与《自喷规范》中的7.2.1条中的具体规定相结合,下图为7.2.1条规定的表格和图示; 7.2.1条中对喷头溅水盘与顶板(梁、风管)底面的距离以及喷头与梁、风管的水平距离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方面,对于本文开头提到的如果在表达喷头的安装高度时往往一句话即在无吊顶的场所处布置的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小于75m且不大于150mm,而实际平面图中喷头

喷头的布置、安装及验收

喷头的布置、安装及验收 一、布置 1. 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 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应根据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洒水喷头类型和工作压力确定,并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且不应小于1.8m。 注: 1)设置单排洒水喷头的闭式系统,其洒水喷头间距应按地面不留漏喷空白点确定。 2)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场所宜采用流量系数大于80的洒水喷头。 2. 边墙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 注: 1)两排相对洒水喷头应交错布置。

2)室内跨度大于两排相对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时,应在两排相对喷头之间增设一排喷头。 3. 直立型、下垂型扩大覆盖面积喷头 直立型、下垂型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应采用正方形布置,其布置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且不应小于2.4m。 4. 溅水盘和顶板的距离 除吊顶型洒水喷头及吊顶下设置的洒水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和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75mm~15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洒水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25mm~100mm。 2)当在梁间布置洒水喷头时,洒水喷头与梁的距离应符合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梁间布置的洒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

到550mm仍不能符合规范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洒水喷头。 3)密肋梁板下方的洒水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应为25mm~100mm。 4)无吊顶的梁间洒水喷头布置可采用不等距方式,但喷水强度仍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二、安装 1. 喷头安装必须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2. 喷头安装时,不应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隐蔽式喷头的装饰盖板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 3.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时,应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 4. 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喷头防护罩。 5. 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或障碍物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七章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如前所述,单喷头水量分布是分布不均的,在灌溉较大的面积单靠一个喷头是不行的,系统设计时需要经过分析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通过喷头组合,获得一定的水量重叠,才能满足植物需求和提高水利用效率。 第一节 喷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 图7-1表示4个喷头以喷头射程为间距、正方形布置时理论上的水量分布,图中的数据为无风条件下221个位置处的降雨深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位置的降雨深度不尽相同,在正方形的中间,降雨量最小,也就是说,整个灌溉面积上灌水不是十分均匀。 1、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表示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克里斯琴(christiensen)公式来表示: ) (mn X Cu ∑-=0.1100% 7-1 式中,X ——喷灌面积上每一个喷灌强度观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n ——观测值总数 m ——喷灌强度观测值的平均值 Cu ——均匀系数,以百分数表示 Cu 值越大表示喷洒面积上的水量分布越均匀,Cu 值越小表示喷灌越不均匀,对于草坪来讲,一般要求Cu 值范围在75%以上。 2、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与度量 在田间等间距布置一定数量的雨量桶(布置方法可参阅相关技术规范),如图7-2所示,喷洒一段时间后,测定每个雨量桶中水量。然后利用公式7-1来计算。

221个雨量桶 图7-1 4个喷头正方形布置时水量的理论分布

第二节 喷头的组合方式与喷灌强度 一、喷头的组合方式 有三种主要的喷头布置方式: 1、正方形: 这种方式中相邻四个喷头组成的四条边距离相等,用于灌溉正方形的区域或有90度角的区域。尽管该方式有时均匀度欠佳,但四周有围栏的地区常使用这种方式。 正方形布置方式灌水覆盖度较差,其原因是因为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比边线上的要长。当边线上两个喷头间距为喷头的射程时(即50%法),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则为射程的70%,使得正方形中心喷水量偏少(图7-3)。 在风速小和没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55%的间距,有风时建议用更小的间距, 这取决于风的大小,下面给出风速和最大间距的对照表: 灌溉地点的风速(km/h ) 使用的最大间距(%直径) 0—— 5 55 6——10 50 水量偏少 图7-3 正方形布置时的水量偏少区域

消防喷淋头安装间距和规范

消防喷淋头安装间距和规范 7.1一般规定 7.1.1喷头应布置在顶板或吊顶下易于接触到火灾热气流并有利于均匀布水的位置。当喷头附近有障碍物时,应符合本规范7.2节的规定或增设补偿喷水强度的喷头。 7.1.2直立型、下垂型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应根据系统的喷水强度、喷头的流量系数和工作压力确定,井不应大于表7.1.2的规定.且不宜小于2.4m。 表7.1.2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 7.1.3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且不应大于150mm。 7.1.4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表7.1.4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mm) 7.1.5图书馆‘档案馆、商场、仓库中的通道上方宜设有喷头。喷头与被保护对象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m;喷头溅水盘与保护对象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手表7.1.5的规定: 7.1.6货架内喷头宜与顶板下喷头交错布置,其溅水盘与上方层板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7.1.3条的规定,与其下方货品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0mm。 7.1.7货架内喷头上方的货架层板,应为封闭层板。货架内喷头上方如有孔洞、缝隙应在喷头的上方设置集热挡水板。集热档水板应为正方形或圆形金属板,其平面面积不宜小于0.12m2,周围弯边的下沿,宜与喷头的溅水盘平齐。 7.1.8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 7.1.9当局部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与相邻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场所连通的走道或连通开口的外侧,应设喷头。 7.1.10装设通透性吊顶的场所,喷头应布置在顶板下。 7.1.11顶板或吊顶为斜面时,喷头应垂直于斜面,并应按斜面距离确定喷头间距。

消防喷淋头的装置间距与标准[辅导]

消防喷淋头的装置间距与标准[辅导] 消防喷淋头的安装间距与规范 7(1 一般规定 7(1(1 喷头应布置在顶板或吊顶下易于接触到火灾热气流并有利于均匀布水的位置。当喷头附近有障碍物时,应符合本规范7.2节的规定或增设补偿喷水强度的喷头。 7(1(2 直立型、下垂型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 1(2间距,应根据系统的喷水强度、喷头的流量系数和工作压力确定,并不应大于表7(的规定,且不宜小于2.4m。 7(1(3 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 1 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OOmm。 2 在梁间布置喷头时,应符合本规范7(2(1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 梁间布置的喷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7(2(1条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喷头。 3 密肋梁板下方的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OOmm。 4 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中,间距不超过4×4(m)布置的十字梁,可在梁间布置1只

(0(1的规定。喷头,但喷水强度仍应符合表5 7(1(4 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7(1(5 图书馆、档案馆、商场、仓库中的通道上方宜设有喷头。喷头与被保护 对象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m;喷头溅水盘与保护对象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表7(1(5的规定: 7(1(6 货架内置喷头宜与顶板下喷头交错布置,其溅水盘与上方层板的距离, 应符合本规范7(1(3条的规定,与其下方货品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0mm。 7(1(7 货架内喷头上方的货架层板,应为封闭层板。货架内喷头上方如有孔 洞、缝隙,应在喷头的上方设置集热挡水板。集热挡水板应为正方形或圆形金属板,其平面面积不宜小于0.12m2,周围弯边的下沿,宜与喷头的溅水盘平齐。 7(1. 8 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 (1(9 当局部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与相邻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场 所连通的走7 道或连通门窗的外侧,应设喷头。 7(1(10 装设通透性吊顶的场所,喷头应布置在顶板下。 7(1(11 顶板或吊顶 为斜面时,喷头应垂直于斜面,并应按斜面距离确定喷头间距。 尖屋顶的屋脊处应设一排喷头。喷头溅水盘至屋脊的垂直距离,屋顶坡度?1,3时,不应大于0.8m;屋顶坡度,1,3时,不应大于0.6m。 7(1. 12 边墙型标准喷头 的最大保护跨度与间距,应符合表7(1(12的规定: 7(1(13 边墙型扩展覆盖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配水支管上的喷头间距、喷头 与两侧端墙 的距离,应按喷头工作压力下能够喷湿对面墙和邻近端墙距溅水盘1.2m高度 以下的墙面确定,且保护面积内的喷水强度应符合本规范表5(0(1的规定。 7(1(14 直立式边墙型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OOmm,且不宜大于

喷头组合与布置设计说明

第七章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如前所述,单喷头水量分布是分布不均的,在灌溉较大的面积单靠一个喷头是不行的,系统设计时需要经过分析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通过喷头组合,获得一定的水量重叠,才能满足植物需求和提高水利用效率。 第一节 喷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 图7-1表示4个喷头以喷头射程为间距、正方形布置时理论上的水量分布,图中的数据为无风条件下221个位置处的降雨深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位置的降雨深度不尽相同,在正方形的中间,降雨量最小,也就是说,整个灌溉面积上灌水不是十分均匀。 1、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表示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克里斯琴(christiensen)公式来表示: ) (mn X Cu ∑- =0.1100% 7- 1 式中,X ——喷灌面积上每一个喷灌强度观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n ——观测值总数 m ——喷灌强度观测值的平均值 Cu ——均匀系数,以百分数表示

Cu值越大表示喷洒面积上的水量分布越均匀,Cu值越小表示喷灌越不均匀,对于草坪来讲,一般要求Cu值范围在75%以上。 2、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与度量 在田间等间距布置一定数量的雨量桶(布置方法可参阅相关技术规范),如图7-2所示,喷洒一段时间后,测定每个雨量桶中水量。然后利用公式7-1来计算。

221个雨量桶 图7-1 4个喷头正方形布置时水量的理论分布

雨量桶 喷头 支管 图7-2 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 第二节喷头的组合方式与喷灌强度 一、喷头的组合方式 有三种主要的喷头布置方式: 1、正方形:这种方式中相邻四个喷头组成的四条边距离相等,用于灌溉正方形的区域或有90度角的区域。尽管该方式有时均匀度欠佳,但四周有围栏的

喷头布置实例与设计说明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如前所述,单喷头水量分布是分布不均的,在灌溉较大的面积单靠一个喷头是不行的,系统设计时需要经过分析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通过喷头组合,获得一定的水量重叠,才能满足植物需求和提高水利用效率。 第一节 喷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 图7-1表示4个喷头以喷头射程为间距、正方形布置时理论上的水量分布,图中的数据为无风条件下221个位置处的降雨深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位置的降雨深度不尽相同,在正方形的中间,降雨量最小,也就是说,整个灌溉面积上灌水不是十分均匀。 1、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表示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克里斯琴(christiensen)公式来表示: ) (mn X Cu ∑- =0.1100% 7-1 式中,X ——喷灌面积上每一个喷灌强度观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n ——观测值总数 m ——喷灌强度观测值的平均值 Cu ——均匀系数,以百分数表示 Cu 值越大表示喷洒面积上的水量分布越均匀,Cu 值越小表示喷灌越不均匀,对于草坪来讲,一般要求Cu 值范围在75%以上。 2、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与度量 在田间等间距布置一定数量的雨量桶(布置方法可参阅相关技术规范),如图7-2所示,喷洒一段时间后,测定每个雨量桶中水量。然后利用公式7-1来计算。

图7-1 4个喷头正方形布置时水量的理论分布 221个雨量桶

雨量桶 喷头 支管 图7-2 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 第二节喷头的组合方式与喷灌强度 一、喷头的组合方式 有三种主要的喷头布置方式: 1、正方形:这种方式中相邻四个喷头组成的四条边距离相等,用于灌溉正方形的区域或有90度角的区域。尽管该方式有时均匀度欠佳,但四周有围栏的地区常使用这种方式。 正方形布置方式灌水覆盖度较差,其原因是因为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比边线上的要长。当边线上两个喷头间距为喷头的射程时(即50%法),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则为射程的70%,使得正方形中心喷水量偏少(图7-3)。 在风速小和没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55%的间距,有风时建议用更小的间距, 水量偏少 图7-3 正方形布置时的水量偏少区域

喷头的布置、安装及验收

喷头的布置、安装及验收 一、布置1. 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 盖面积洒水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应根据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洒水喷头类型和工作压力确定, 并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且不应小于1.8m。 注:1)设置单排洒水喷头的闭式系统,其洒水喷头间距应按地面不留漏喷空白点确定。2)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场所宜采用流量系数大于80的洒水喷头。2. 边墙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 注:1)两排相对洒水喷头应交错布置。2)室内跨度大于两排相对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时,应在两排相对喷头之间增设一排喷头。3. 直立型、下垂型扩大覆盖面积喷头直立型、下垂型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应采用正方形布置,其布置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且不应小于2.4m。

4. 溅水盘和顶板的距离除吊顶型洒水喷头及吊顶下设置的洒水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和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75mm~15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洒水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应为25mm~100mm。2)当在梁间布置洒水喷头时,洒水喷头与梁的距离应符合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梁间布置的洒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规范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洒水喷头。3)密肋梁板下方的洒水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25mm~100mm。4)无吊顶的梁间洒水喷头布置可采用不等距方式,但喷水强度仍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二、安装1. 喷头安装必须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2. 喷头安装时,不应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隐蔽式喷头的装饰盖板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3.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时,应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4. 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喷头防护罩。5. 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或障碍物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6. 安装前检查喷头的型号、规格、使用场所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采用隐蔽式喷头时,配水支管的标高和吊顶的开口尺寸应准确控制。7. 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8. 当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宽度大于1.2m时,增设的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 9. 下垂式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 150mm~360mm。直立式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100mm~150mm。 三、验收1. 喷头设置场所、规格、型号、公称动作温度、响应时间指数

推荐:园林喷灌系统喷头的选型与布置

园林喷灌系统喷头的选型与布置 1.喷头的选型选择喷头时,除需考虑其本身的性能,如喷头的工作压力、流量、射程、 组合喷灌强度、喷洒扇形角度可否调节之外,还必须同时考虑诸如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地块大小形状、水源条件、用户要求等因素。另外,同一工程或一个工程的同一轮灌组中,最好选用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喷头,以便于灌溉均匀度的控制和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在已建项目中,有的为片面追求水景效果,安装了各种性能截然不同的喷头,致使灌溉均匀度无法保证。选择喷头时需特别注意的是,灌溉系统不是喷泉,其目的是为了弥补植物需水时空上的不足,而不是创作人工水景。因此,只能在首先满足需水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景观效果。 此类喷头品种繁多,按射程分,有0.6 -5.8米的小射程喷头,4.3 -9.1米的中小射程喷头,8.5?15.9米的中等射程喷头,20米以上的大射程喷头;按喷洒类型分,有散射喷头,射线喷头,旋转喷头,射线旋转喷头;按使用场合分,有园林喷头,高尔夫喷头等等。这些喷头均可在加压喷水时自动弹出地面,而灌水停止时又缩入地面,不会影响园林景观上的机械作业。 1.1小射程喷头一般为非旋转散射式喷头,这些喷头的弹出高度有50mm 75mm 100mm 150mn和300mm可选配喷洒形式繁多或可调角度的喷嘴,喷灌强度较大。不但适用于小 块灌溉,也可用于灌木、绿篱的灌水和洗尘。这类喷头的喷嘴大多为匹配灌溉强度喷嘴,

即无论全圆喷洒,还是半圆或90度及其他角度,其灌溉强度基本相同。这种特性对保证 系统的喷洒均匀度极为有利。 1.2中小射程喷头多为旋转喷头,如PGM 5500等齿轮驱动顶部调节喷头,射程为4.3 11.3米,弹出高度有100mm 150mm 300mm这种喷头适用于中型面积绿地和灌木、花卉 的喷 灌。 特别的如MP系列地埋射线旋转喷头,射程3?9米,以其独特的喷洒方式,和由此而来 的不可比拟的节水特性,尤其适合坡地和新植喷洒。 1.3中等射程喷头多为旋转喷头,如亨特1-20、PGP系列, 尼尔森6000、6500地埋旋转喷头,鱼鸟的5004等,这些喷头适用于中型面积绿地的灌溉。弹出高度有100mn和300mm 两种,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灌溉。其中1-20喷头配有止溢阀, 并且可选不锈钢升降柱,顶 部带有独特阀门,可在系统运行时单独将某个喷头关闭,便于维修或更换喷嘴。 1.4大射程喷头,如亨特I-31、尼尔森7500系列均为旋转式齿轮驱动顶部有工具调节喷 头,射程均在20米以上。其特点是材料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除用于大面积灌溉外, 特别适合于运动场灌溉系统。 在各种射程的喷头中,均可选择止溢型喷头。带止溢功能的喷头一般安装在地形起伏较 大的喷灌系统中的地形较低的部位,可有效防止当灌水停止时管道中的水从低位喷头溢 出,影响喷头周围的正常生长。 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是影响喷头选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喷灌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

常用喷头参数表

一、大田喷头 余姚市广绿喷灌园艺设备有限公司 TEL:6 FAX: 2 美国雨鸟公司(Rain Bird) TEL:0 FAX:0 1、这四种喷头属中远射程喷头,广泛用于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喷灌系统,也可用于圆形、平移等大型喷灌机组。

2、30IBH——接口为3/4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3o, 30PSH——接口为3/4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7o, 46H——接口为3/4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3o, 80E——接口为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7o。 3、历经60多年不断改进的摇臂撞击式驱动机构,工作稳定可靠,H型减磨密封垫,寿命长,副喷嘴采用低喷射仰角,弥补近处水量分布,均匀度高。 1、该类喷头上装有换向机构,通过调整换向机构,喷头可在20~340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内喷洒。脱开换向机构,也可做全圆喷洒。该类喷头适于布置在场地边缘。 2、历经60多年不断改进的摇臂撞击式驱动机构,工作稳定可靠;软——硬——软或软——硬型减磨密封垫,寿命长;独特的“雨鸟”式摇臂机构,动作灵活可靠。 3、2045PJ-08——接口为1/2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3o, 35ATNT——接口为3/4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7o, 65PJ——接口为1寸内螺纹,喷头仰角27o, 85EHD——接口为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7o。 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有限公司 TEL:FAX: 锌合金摇臂式喷头(俗称锌鸟)配有换向机构,可以根据地块形状等调节喷洒范围,将换向机构上翻,可作全圆喷洒,广泛用于园艺场、果菜园等开放式场所。减磨密封垫,久经考验的撞击式驱动机构,锌铜合金材料,寿命长。独特换向机构,动作灵活稳定,粉体烤漆,不掉漆,不褪色,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射程及液滴大小。 这两种喷头的接口尺寸为1/2寸外螺纹,喷头仰角23o。

地下室喷头的布置

喷头间距 某地下车库柱间距7.80mx8.40m,“井”字梁结构。自喷系统按中危险II级,设计喷水强度8L/min.㎡,喷头安装在“井”字梁中间,共9个喷头,如图一。由于喷头间距远小于规范规定的数据,易于满足喷水强度的要求,为满足布水均匀的要求,应控制喷头的工作压力(如0.05MPa),适当增加支管管径(如统一采用DN40),适当减少干管管径(如管径不超过DN100);也可以采用小口径喷头。以上均要经过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水泵扬程和设计流量。 上述设计,由于喷头布置较密,势必增加工程造价,可建议结构改为“十”字梁,在梁中间安装4个喷头,如图二。图中喷头间距超过了规范规定的数据,可以通过增大喷头的工作压力增加喷头的出水量;也可以采用大口径喷头增加喷头的出水量。 图一图二 喷头间距适当突破《喷规》7.1.2条的规定应该是可行的。

首先,7.1.2 条本身就强调喷头布置得间距,应根据系统的喷水强度、喷头的流量系数和工作压力确定。至于表7.1.2的喷头间距规定,参考条文说明,得知是以标准喷头K=80,在标准工作压力P=0.10MPa时计算出喷头流量,再根据不同危险等级对应不同喷水强度,从而算出喷头的保护面积再确定正方形或长方形布置间距的。 其次,《喷规》7.1.3条第4款即是对7.1.2条的突破的例子:“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中,间距不超过4×4(m)布置的十字梁,可在梁间布置1只喷头,但喷水强度仍应符合表5.0.1的规定。” 因此,我们针对某些特殊尺寸房间如 4.2mx5.5m或柱间距7.8mx8.4m的喷头布置,可通过加大喷头K值或增加喷头压力来满足喷水强度要求,而不一定受表7.1.2的的限制。如4.2x5.5 房间我们可以布置2个喷头,而不是照表7.1.2规定布置4个喷头。毕竟不同压力不同K值下喷头的喷水流量不同,针对不同喷水强度按不同方法布置喷头的保护半径也不同。 当然,本人并非说通过加大K值或喷头压力来满足喷水强度要求后喷头保护半径就可以无限放大,只是说稍超出喷规表规定的可以尝试。毕竟喷头距离过远,喷水反应速度相对会降低。虽说喷水强度达到了要求。除了满足喷水强度外,反应时间也应保证。 喷淋中的次梁 地下车库除了柱与柱之间的主梁还有很多次梁,比如图一、图二中间的“井”字梁和“十”字梁。在图一中,是不是一定要布置9

喷头布置在不同场所时的布置要求

给排水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09425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094256.html, 中国给排水工程师的网上家园;中国水行业企业商务信息发布的有效平台 编辑部:info@https://www.360docs.net/doc/789094256.html,;业务部:market@https://www.360docs.net/doc/789094256.html,;技术部:tech@https://www.360docs.net/doc/789094256.html,

给排水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094256.html, 喷头布置在不同场所时的布置要求 喷头布置场所布置要求 除吊顶型喷头外喷头与吊顶、楼板间距不宜小于7.5m、不宜大于15m 喷头布置在坡屋顶或吊顶下面喷头应垂直于斜面,间距按水平投影确定。但当屋面坡>1:6,而且在距屋脊75cm范围内无喷头时,应在屋脊处增设一排喷头。 喷头布置在梁、柱附近对有过梁的屋顶或吊顶,喷头一般沿梁跨度方向布置在两梁之间。梁距大时,可布置成两排。当喷头与梁边的距离为20~180cm时,喷头溅水盘与梁底距离(cm)对直立型喷头为1.7~34cm;下垂型喷头为4~46cm(尽量减小梁对喷头喷洒面积的阻挡) 喷头布置在门墙处喷头距洞口上表面的距离≯15cm;距墙面的距离宜为7.5~15cm 输送可燃物的管道内布置喷头时沿管道全长间距≯3m均匀布置 输送易燃而有爆炸危险的管道喷头应布置在该生器具管道外部的上方 生产设备上方布置喷头当生产设备并列或重迭而出现隐蔽空间时,当其宽度>1m时,应在隐蔽空间增设喷头 仓库中布置喷头喷头溅水盘距下方可燃物品堆垛不应小于90cm;距难燃物品堆垛,不应小于45cm 在可燃物品或难燃物品堆垛之间应设一排喷头,且堆垛边与喷头的垂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cm 货架高度>7m的自动控制货架库房内布置喷头时屋顶下面喷头间距不应大于2m 货架内应分层布置喷头,分层垂直高度,当储存可燃物品时≯4m,当储存难燃物品时≯6m 此束喷头上应设集热板 舞台部位喷头布置舞台葡萄架下应采用雨淋喷头葡萄棚以上为钢屋架时,应在屋面板下布置闭式喷头舞台口和舞台与侧台、后台的隔墙上洞口处应设水幕系统 大型体育馆、剧院、食堂等净空高度>8m 时 吊顶或吊板下可不设喷头

喷头布置实例与设计说明

内容来自:水艺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89094256.html, 喷头的组合与布置 如前所述,单喷头水量分布是分布不均的,在灌溉较大的面积单靠一个喷头是不行的,系统设计时需要经过分析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通过喷头组合,获得一定的水量重叠,才能满足植物需求和提高水利用效率。 第一节 喷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 图7-1表示4个喷头以喷头射程为间距、正方形布置时理论上的水量分布,图中的数据为无风条件下221个位置处的降雨深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位置的降雨深度不尽相同,在正方形的中间,降雨量最小,也就是说,整个灌溉面积上灌水不是十分均匀。 1、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表示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克里斯琴(christiensen)公式来表示: ) (mn X Cu ∑- =0.1100% 7-1 式中,X ——喷灌面积上每一个喷灌强度观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n ——观测值总数 m ——喷灌强度观测值的平均值 Cu ——均匀系数,以百分数表示 Cu 值越大表示喷洒面积上的水量分布越均匀,Cu 值越小表示喷灌越不均匀,对于草坪来讲,一般要求Cu 值范围在75%以上。 2、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与度量 在田间等间距布置一定数量的雨量桶(布置方法可参阅相关技术规范),如图7-2所示,喷洒一段时间后,测定每个雨量桶中水量。然后利用公式7-1来计算。

图7-1 4个喷头正方形布置时水量的理论分布 221个雨量桶

雨量桶 喷头 支管 图7-2 喷灌系统灌水均匀性的测定 第二节喷头的组合方式与喷灌强度 一、喷头的组合方式 有三种主要的喷头布置方式: 1、正方形:这种方式中相邻四个喷头组成的四条边距离相等,用于灌溉正方形的区域或有90度角的区域。尽管该方式有时均匀度欠佳,但四周有围栏的地区常使用这种方式。 正方形布置方式灌水覆盖度较差,其原因是因为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比边线上的要长。当边线上两个喷头间距为喷头的射程时(即50%法),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则为射程的70%,使得正方形中心喷水量偏少(图7-3)。 在风速小和没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55%的间距,有风时建议用更小的间距, 水量偏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