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合集下载

《沙子与黏土》教案

《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1下1.3《沙子与黏土》教案3.沙子与黏土【教学目标】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了解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

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一袋沙和一袋土、桌布、24个盆、棒棒糖,筛黏土工具:广口瓶、细土、皮筋、铝箔纸、大头针、白纸、干沙子和干黏土、毛巾、湿沙子和湿黏土、小棒、水桶、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欢迎小朋友来到“棒棒糖的世界”,出示棒棒糖。

2.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棒棒糖吗?味道怎么样。

你们看(出示图片)师:今天我们也来做棒棒糖,不过,做棒棒糖的材料非常特别。

二、制作棒棒糖1.介绍材料:2.制作要求:师:我们一起来看制作要求:每人制作1根沙子棒棒糖和1根黏土棒棒糖,时间是3分钟。

3.学生尝试制作沙子和黏土的棒棒糖。

(制作时间3分钟)4.展示作品,提出问题。

三、认识制作棒棒糖的材料:沙子和黏土1.沙子:师: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沙子呢?嗯,很多地方都有沙子,比如······2.筛黏土。

(1)师:哪里可以找到黏土呢?(2)学生讨论并交流。

(3)孩子操作。

3.师:筛出黏土了吗?你们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外部特征的不同1.引导观察方法:师:沙子与黏土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2.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3.学生汇报。

4.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沙子粗糙,颗粒大,黏土细腻,颗粒小。

(板书:粗糙、颗粒大、细腻、颗粒小)五、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1.过渡语。

师:沙子和黏土除了我们发现的这些不同,它们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

2.观看演示实验(播放前半部分)。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性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性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
性土》教案
1.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2.掌握沙土和黏性土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对土壤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1.课程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2.土壤样本:沙土和黏性土各一份;
3.实验材料:、水、砂子、黏土等。

1.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些沙土和黏性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壤的兴趣,让学生描述土壤的外观和触感。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拿出沙土和黏性土样本。

让学生分别触摸这两种土壤,比较它们的差异,并描述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找出一些使用沙土和黏性土的例子,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复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沙土和黏性土有哪些特点和区别?
沙土和黏性土对水的渗透性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哪些使用沙土和黏性土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
拓展部分的讨论,学生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土壤的应用,并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沙土和黏性土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拓展部分的讨论,学生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土壤的应用,并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说课稿

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说课稿

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沙子与黏土》是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沙子和黏土的基本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沙子和黏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2.难点:沙子和黏土的微观结构及其转化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沙子和黏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沙子和黏土的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性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3.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沙子和黏土在生活中应用的原因,如建筑工程、艺术创作等。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沙子和黏土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转化过程。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及其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沙子:颜色较浅,颗粒较大,不易溶解黏土:颜色较深,颗粒较小,易溶解沙子:建筑工程、混凝土、玻璃制造等黏土:陶瓷、砖瓦、艺术品等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与黏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观察和描述沙与黏土的外观和质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沙与黏土的观察和描述。

三、教学重点1. 研究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观察和描述沙与黏土的外观和质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有关土壤的知识,引发学生对沙与黏土的好奇心。

2. 呈现:给学生展示一些沙和黏土的实物,让他们用手触摸,描述观察到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沙和黏土的不同特征。

3. 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沙和黏土放入不同中,观察两者的质地、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 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确沙和黏土的区别和特点,并进行讨论。

5. 拓展:教师通过讲解沙和黏土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6. 练:教师布置一些练题,巩固学生对沙与黏土的理解和记忆。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总结学到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展示。

2. 沙和黏土实物。

3. 不同。

4. 练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沙与黏土的描述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对沙与黏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沙与黏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的表现。

七、教后反思经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沙与黏土的基本特征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和质地。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表现出对自然材料的浓厚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沙与黏土的特性。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3.沙子与黏土【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废弃物,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材分析】《沙子与黏土》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的第三课时。

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本课并不要求一年级学生建立沙子和黏土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识别并指出“这就是沙子”、“这就是黏土”。

本课遵循学生同时认识两种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即识别——比较——了解用途,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沙子与黏土,意识到沙子与黏土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沙子与黏土,从多个方面描述沙子与黏土的特征;(3)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沙子与黏土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沙子与黏土的特征;(4)举例说出沙子与黏土有哪些用途。

沙子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沙子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手等方法丰富对沙子与黏土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沙子与黏土》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沙子与黏土》优秀教案

3.沙子与黏土【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出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点、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2.知道做类似的对比试验要保证公平性。

3.了解渗水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4.从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出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沙子、黏土、过滤杯、培养皿、放大镜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的方法观察了沙子与黏土,知道了沙子与黏土的不同点。

谁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啊?看谁说得多?2.生:沙子:颗粒大、粗糙、不沾手。

黏土:颗粒小、细腻、沾手。

3.师:(粘贴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其实沙子和黏土还有很多不同,只是不太容易发现,需要想一些办法才行。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沙子和黏土,找一找它们之间不太容易发现的不同点。

(粘贴板书《沙子与黏土》)[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的形式导入新课,便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掌握整体性知识。

]二、新课讲授:比较沙子和黏土的渗水性1.师: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活动。

谁想来?师: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一个小过滤杯,前面的同学帮老师看一下过滤杯底部是什么样的?(有孔)里面放了一些沙子。

请你把双手放在过滤杯下面,不要移动哦!生:双手放在装有沙子的过滤杯下面。

师:往过滤杯里倒水。

2.师:现在看你手上有什么感觉?生:手上有水3.师:咦,老师现在有疑问了。

我刚刚明明是往沙子里面倒水,为什么他手上会有水呢?谁来给老师解释一下?生:水从沙子里渗下去了4.师:嗯,像这种水能够透过某种物质渗下去的性质叫做渗水性。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沙子与黏土渗水性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好不好。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于“渗水性”这一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通过一个小活动得形式,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渗水性。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学设计(1)

3.沙子与黏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1.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2.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3.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教学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子课件,沙子,黏土,过滤杯,烧杯,水。

学生准备: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教师提出话题:沙子和黏土是我们经常能看见的东西,你认识它们吗?师:让学生说出他们在哪里见过沙子,是怎么玩沙子的二:新授师:问学生知不知道什么是黏土,了解他们的想法。

师:拿出课前准备的黏土给学生展示并讲解什么是黏土。

师:大家看到的黏土是什么样子的?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意见,提出简要的黏土的定义。

(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要求教师进行充分的解释从而帮助他们理解黏土的概念。

)师:板书“黏土”。

师:沙子大家都见过吗,你们都在哪里见过沙子呢?生:回答。

师:PPT展示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出现沙子的地方。

学生补充。

师:基本了解了沙子和黏土之后,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得到魏土呢?师:向学生介绍一种获得黏土的方法。

活动一:获得黏土的方法就是上节课用到的“筛”的方法。

PPT展示把筛得细细的泥土再用极细的针扎的孔来筛,从这些细孔里筛出来的就是黏土。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师:当我们得到了黏土之后,我们来拿筛出来的黏土和我们的沙子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活动二:师:为学生提供数量相当的干沙子和干黏土各一份。

师:请大家开始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课堂巡视过程中进行“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方法的适当指导。

师:示意观察结束,要求大家收拾好仪器。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呢?PPT展示一些用于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不同时可以用到的词语。

引导孩子。

师:总结关键词。

师:找到了干沙子和干黏土的不同后,我们来一起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沙子与黏土-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沙子与黏土-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沙子与黏土-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与区别;
2.掌握沙子和黏土的使用方法;
3.发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沙子、黏土、模具等制作材料;
2.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的特点与区别,并引导学生描述它们的颜色、质地、形态等。

2. 实验环节
(1)实验步骤
让学生分组进行沙子和黏土的操作实验,探索它们的使用方法。

沙子实验:
步骤一:拿起一把沙子,把它放进盆子里。

步骤二:在盆子里面用手揉搓沙子,看会发生什么。

步骤三:用水给沙子喷雾,再搓揉看有什么变化。

黏土实验:
步骤一:拿起一块黏土,揉搓后把它用压模机压压看。

步骤二:尝试用黏土做一些模型出来。

(2)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交流合作中的经验。

3. 拓展环节
通过观看课件、听取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沙子与黏土的更多应用场景,如建筑、制作模型等。

4. 作业环节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沙子和黏土做一些简单的模型,并拍照或录像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在探索沙子和黏土的使用方法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实验和总结,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最后,通过拓展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沙子和黏土的更多应用场景,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学生误将沙子和黏土送入口中。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沙子和黏土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沙子和黏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教课方案3、沙子与粘土教课目标:可以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粘土。

学会描述并差别干沙子和干粘土的特色。

3.可以描述沙子和粘土渗水现象的不一样,并试着做出解说。

4.可以举例说出沙子和粘土的用途。

教课要点:可以描述并比较沙子和粘土的特色。

教课难点:做沙子和粘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说所看到的现象。

教课准备:干沙子和干粘土若干。

用于筛取粘土的器械: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育皿。

课时安排:教课内容:一、引入课题1.今日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样物件,你们认识吗?(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它是沙子。

(出示粘土图片)这个是什么?它叫粘土。

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粘土。

板书课题二、如何找到沙子与粘土1.(出示沙子与粘土实物)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沙子与黏土,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吗?2.沙子是我在沙坑发现的,生活中好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你还可以谈谈在哪里见过沙子吗?3.(课件:图片)介绍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

4.你知道什么是粘土吗?粘土在生活中不简单直接找到,这是我加工获得的。

我是怎么做的呢,下边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制作粘土的视频)三、比较沙子与粘土的不一样1.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粘土。

下边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怎么研究?2.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详尽的方法:(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粘土,而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可以了。

(3)捻一捻,向老师这样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粘土,往返的挪动。

3.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能看懂吗?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6个词语,等会你们可以把词语贴在记录单上。

清楚了吗?开始吧!4.学生研究。

5.学生报告。

四、比较沙子与粘土的渗水性1.是否是只有这么多的不一样?不是的,其实还有好多不一样,不太简单发现,要想一些其余方法才行。

2.比方,我这里有一些资料,一个透明纸杯,一个塑料盒,我在塑料盒的底戳了几个小洞,有一张圆形纸片,有沙子与粘土,有两杯水。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1.3沙子与黏土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3沙子与黏土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探索并感知沙子的基本特性。

2、探索并感知黏土的基本特性。

3、了解沙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沙土游戏的快乐。

探索并感知沙子和黏土的基本特性。

了解沙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沙土游戏的快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师问: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沙子吗?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引设计意图反馈:海滩边,沙池等地方都可以看到沙子。

起学生对新课2、展示图片:广阔的沙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沙漠里的沙子是什么样子的?反馈:黄色的、干燥的、小颗粒状的。

程的兴趣。

讲授新课一、引入沙子和黏土的概念1、沙子是指细小的石粒。

2、将筛出的泥土放进瓶里,用铝箔纸封好,用极细的针扎孔。

从这些孔里筛出的就是黏土。

二、探究干沙子和干黏土的不同1、提供材料:干沙子、干黏土。

引入沙子和黏土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科学观念。

2、让学生随意玩沙和黏土,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的步骤,感受沙子和黏土的特性。

3、谈话:同学们在接触了沙子和黏土之后,有什么实际感受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

反馈:触摸到沙子时,感觉比较硬,抖一抖手,设计实验,加深学生对课堂的感受,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沙子就从手中掉落,不会在手上残留。

触摸到黏土时,感觉比较细腻,稍稍有一些粘手的感觉,并且无法从手上掉落干净。

答:干沙子的特点:不沾手、颗粒大、粗糙。

干黏土的特点:沾手、颗粒小、细腻。

三、探究沙子和黏土对水的保持1、提供材料:干沙子、干黏土、水。

2、请学生分别用两个同样的塑料杯(杯底打孔)装等量的沙、土,再请学生分别向两个瓶子倒设置实验,增入同样的水,观察现象并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强学生的观察对沙子和黏土的特性进行对比,便于学生记忆。

象。

能力和表达能反馈:盛黏土的瓶只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力。

水被黏土吸收;沙子中的大部分水较快地从瓶底流出,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

3、谈话:同学们观察到了同样的水进入到沙子和黏土中之后有不同的结果,这个现象,是跟沙子和黏土的特性关联的。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子和黏土的性质和特点;2.能够通过比较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理解它们各自的用途;3.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沙子和黏土的比较;2.不同材料的不同用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区分;2.通过实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比较法;2.实验法;3.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幼儿游戏让学生放松,准备好课程内容的开始。

2. 引入老师请学生将手掌上的沙子和黏土分别舒展开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不同之处,引出此课程的话题:“沙子和黏土”。

3. 实验环节老师为学生提供沙子和黏土进行实验观察。

学生会通过观察、摸、压、拉来感受和辨别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特点,老师可在旁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

实验结束后,老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实验结果。

4. 活动老师为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选出两个代表,在黑板前进行比赛活动。

比赛内容是,两名代表在听到老师数到五的时候,在黑板前用沙子和黏土分别制作模型。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切身感受沙子与黏土不同,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5. 讲解老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沙子和黏土的区别,并讲解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6. 作业请学生准备一个小盒子,其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沙子和黏土,完成自己的小制作。

学生完成后请在作业簿上记录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明天上课时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制作。

六、板书设计沙子与黏土沙子•质地松散•含水量低•用途:建筑、过滤、玩具等黏土•质地致密•含水量高•用途:陶艺、陶土、胶黏等七、教学反思此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和实验中较好地理解了沙子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但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与其他同学配合不太紧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图像动画、课件等素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沙子和黏土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3课《沙子和黏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3课《沙子和黏土》教学设计

《沙子和黏土》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教材编写上,延续《石头》一课的思路,按照总体一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来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黏土(总体),观察并描述沙子和黏土(个别)的特征,再讨论沙子和黏土(总体)的用途。

第一个活动,采集一些沙子和黏土。

沙子比较好得到,黏土可以用筛选的方法得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识别沙子和黏土。

第二个活动,通过观察干沙子和干黏土,比较二者有什么不同,知道可以从颗粒大小、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手等方面来描述和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点。

第三个活动,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沙子和黏土颗粒大小的角度,描述并解释看到的现象。

第四个活动,通过读图,讨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知道它们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玩沙子和玩黏土的游戏和活动特别感兴趣,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对沙子的认识比较局限,认为沙子只是像沙滩和沙漠里的那样,颗颗均匀。

但其实有些沙子,如建筑用的沙子和烧制玻璃的沙子,都是存在颗粒大小不均的情况。

还有学生会将游乐场的人造砂砾和自然形成的沙子认为成同一种。

学生对于黏土的认识会与他们手工用的粘土混为一谈,但其实属于不同材料。

总体来说,涉及到玩的活动,学生都具备基础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生通过观察并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4、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四、重点难点(一)重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突破策略:教师准备沙子和黏土,让学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并通过句式表达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表达。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砂土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砂土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砂土与黏
土》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砂土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 掌握砂土和黏土的区别和相同点。

- 提高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
- 课本: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 教具:砂土和黏土样本、图示、白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课堂前的预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2. 呈现(10分钟)
- 利用图片和实物样本,向学生展示砂土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 引导学生用五官感受砂土和黏土的触感、颜色和形状。

3. 比较(15分钟)
- 让学生两两合作,观察并比较砂土和黏土的相同点和区别。

- 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它们的颜色一样吗?它们的触感一样吗?
4. 归纳总结(10分钟)
-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砂土和黏土的特点和区别,并记录在白板上。

- 引导学生发现砂土适合做什么,黏土适合做什么,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砂土和黏土,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感想。

6. 总结反思(5分钟)
-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回答问题。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意见,以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 课堂作业:布置作业使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扩展
-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身边更多的土壤,并探索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苏教版(2024秋)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2024秋)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沙子与黏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沙子与黏土是什么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沙子与黏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它们的特点。
简短介绍沙子与黏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沙子与黏土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板书设计
九、板书设计
①沙子与黏土的定义
-沙子:细小的石英颗粒,没有粘性
-黏土:细小的颗粒状物质,具有粘性
②沙子与黏土的性质和特点
-沙子: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颗粒较粗,没有粘性,容易散开
-黏土:颜色为棕色或灰色,颗粒较细,具有粘性,可以被塑形
③沙子与黏土的应用
-沙子:用于建筑材料(混凝土和砂浆)和沙地环境
-黏土:用于制作砖块、陶瓷和花瓶等
```
在设计板书时,我注重将沙子与黏土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条理清晰地展示,同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我也在板书中添加了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如颜色和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
1.课堂评价
-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沙子与黏土的定义、性质和特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苏教版(2024秋)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一年级科学下册3.沙子与黏土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沙子与黏土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
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沙土和黏土,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掌握收集和观察沙土和黏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课《沙土与黏土》。

2. 展示板、黑板、可见显微镜等教学工具。

3. 沙土和黏土的样本。

4.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籍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沙土和黏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这两种土壤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它们的了解和观察。

2. 研究(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沙土和黏土的特点和用途,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通过给学生展示沙土和黏土的样本,让学生观察、摸索、感受它们
的质地和特点。

3. 观察实验(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沙土和黏土的颗粒大小和黏性。

学生可以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发现和
感受。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沙土和黏土的特点,并
与学生一起思考它们的用途和重要性。

四、课堂作业
请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花园或周围的环境,收集一些沙土
和黏土的样本,并在下节课中带来分享观察结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沙土和黏土的
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
能力和观察能力。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对土壤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壤的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1、质疑:沙子与黏土是不是只 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 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 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才行。
2、提示:比如,我这里有一些 材料,一个透明塑料杯,一个玻 璃杯,我在塑料塑料杯的底被戳 了几个小洞,有沙子与黏土,有 两杯一样多的水。我把它们像这 样组装起来,等会同时分别给两 个杯子倒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大家猜一猜。
(依次出示沙雕、罐子、泥娃娃、 茶壶、沙画等图片)
2、提问:你还知道沙子与黏土 可以用来做什么?
3、小结:正是因为沙子与黏土 有许多的不同,所以生活中我们
学生进行猜测。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发 现(沙子之间的空隙大, 黏土之间的空隙小)。
学生猜。
会用它们做不同的事情。课后你

科学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曰
学生汇报。
科学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曰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友分享,清楚了吗?给大家五分 钟时间,(教师用软件呈现五分 钟倒数计时)开始吧!
5、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沙子粗糙,颗粒大,黏土细腻, 颗粒小。(板书:粗糙、颗粒大、 细腻、颗粒小)
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2、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那是不是和大家猜的一样呢?我 们要实际实验研究。要怎么比较?
3、讲解:你们的方法都很好,
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
(播放课件):
(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 助放大镜,会用吗?
(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 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 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留下的沙子 或黏土多不多。


0标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沙子和黏土的基本特性,并且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沙子和黏土的本质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学生能够掌握利用简单工具进行实验的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沙子和黏土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形成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4.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拓展,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沙子•黏土•容器•水•尺子•手册教学步骤第一步:引言老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图片或是实物,让学生先对沙子和黏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沙子和黏土的区别,并通过宜黄快手抖音福利短视频等曝光使用材料,让学生感受幸福与快乐。

第二步:实验过程1.在课堂上,老师将沙子和黏土分别放在两个容器里,并分别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基本特性。

2.然后,老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他们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并将所得结果进行记录:–比较沙子和黏土的差异,它们各有什么特性?–分别在两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沙子和黏土的变化。

–分别用手将沙子和黏土揉成“汉堡饼”,观察两者的变化。

–在将揉成“汉堡饼”的沙子和黏土放在室外,观察它们的变化。

3.学生在实验过中,需要记录自己的思路、实验结果和问题。

第三步:实验结果分享和总结1.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享,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梳理思路,总结实验结果并将学生思路和结论制作成PPT呈现。

2.学生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老师进行自由讨论,收集学生的问题反馈,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第四步:课后作业老师布置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1.重新整理学习过程中的笔记。

2.将实验问题、结果和思考总结在作业本上(需要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给出的思路以及所收集的问题反馈进行深入思考及探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教学设计
2. 沙子是我在沙坑发现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你还能说说在哪里见过沙子吗
3.(课件:图片)介绍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
4. 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吗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这是我加工得到的。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制作黏土的 PPT)
【设计意图】观察沙子与黏土,首先要教会学生识别这两种物质,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相比沙子而言,黏土并不常见,因此本活动介绍了一种通过“筛” 来获得黏土的简易方法,让学生知道黏土是极细的泥土颗粒。
课题
沙子与黏土
课时安排
执教时间
1
教材分析
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演示,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教材上,按照总体——个例——总体的逻辑结果来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找到沙子与黏土(总体),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和用途。
学情分析
平日里学生对沙子与黏土再熟悉不过了,但是真正研究二者有和不同,还是需要引导的。有了观察石头和玩泥巴的经验,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会更全面,从更多方面去认识事物。但对于观察现象的科学表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例如颗粒大小、粗糙细腻、筛孔大小,瓶口粗细等,尽量引导其从口语上、书面上都规范。
教学过程预设
一、新课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样物品,你们认识吗
2.(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它是沙子。
3.(出示黏土图片)这个是什么它叫黏土。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黏土。 (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如何找到沙子与黏土
1.(出示沙子与黏土实物)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沙子与黏土,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吗
(二)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提问:你还知道沙子与黏土可以用来做什么?
3、小结:正是因为沙子与黏土有许多的不同,所以生活中我们会用它们做不同的事情。课后你们
学生进行猜测。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沙子之间的空隙大,黏土之间的空隙小)。
学生猜。
科学教 案(第 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可以继续找一找看看它们还可以用来做哪些事情。
2、(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沙子?
3、小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很善于观察。跳远的沙坑、公园、海边……这些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
4、(出示黏土图片)这个是什么?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吗?
5、讲解: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要经过加工才能得到的。师介绍黏土怎)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友分享,清楚了吗?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教师用软件呈现五分钟倒数计时)开始吧!
5、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沙子粗糙,颗粒大,黏土细腻,颗粒小。(板书:粗糙、颗粒大、细腻、颗粒小)
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4、其实,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每个物质都有它的特性,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并用好它们的特性,它们就能给你带来惊喜。




3、沙子与黏土
粗糙、颗粒大细腻、颗粒小
渗水性好渗水性差




1、质疑:沙子与黏土是不是只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才行。
2、提示:比如,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一个透明塑料杯,一个玻璃杯,我在塑料塑料杯的底被戳了几个小洞,有沙子与黏土,有两杯一样多的水。我把它们像这样组装起来,等会同时分别给两个杯子倒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大家猜一猜。
学生材料:每组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放大镜、培养皿
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
科学教 案(第 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泥土,知道泥土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物质,这节课老师带来到了另外两种非常神奇的物质,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
4、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5、知道做类似的对比试验要保证公平性。
6、了解渗水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7、从实验过程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材料:课件。
5、师出示放大沙子与黏土的照片进行解释:观察一下被放大了很多倍以后的沙子与黏土,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沙子之间的空隙比黏土之间的空隙要大,所以水往下漏的就快。
四、沙子与黏土的用途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沙子与黏土,那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依次出示沙雕、罐子、泥娃娃、茶壶、沙画等图片)
6、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黏土。(板书课题)
二、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
1、谈话:今天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黏土。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干沙子与干黏土有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科学教 案(第 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家先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3课沙子与黏土教案苏教版
教案首页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3、沙子与黏土
教学课时
1




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沙子与黏土,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延续《石头》一课的思路,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黏土(总体),观察并描子和黏土(个别)的特征,再讨论沙子和黏土(总体)的用途。第一个活动,采集一些沙子和黏土。沙子比较好得到,黏土可以用筛选的方法得到。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识别沙子和黏土。第二个活动,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地观察观察干沙子和土,比较二者有什么不同,知道可以从颗粒大小、细腻还是粗糙、沾不等方面来描述和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点。第三个活动,做沙子和黏水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沙子和黏土颗粒大小的角度,描解释看到的现象。第四个活动,通过读图,讨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意识到沙子和黏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知道沙子与黏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这些经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
2、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那是不是和大家猜的一样呢?我们要实际实验研究。要怎么比较?
3、讲解: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播放课件):
(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
(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留下的沙子或黏土多不多。
(3)捻一捻,向老师这样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移动。
4、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能看懂吗?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6个词语,并把它们写在贴纸上,等会你们可以把词语贴在记录单上。在实验过程中大家要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好东西要和好朋
学生进行猜测。
学生说说自己想怎么研究
学生研究,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3、埋疑:是不是就像同学说的那样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材料,下面我们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吧。
学生进行猜测。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科学教 案(第 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4、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沙子渗水性好,黏土渗水性差。(板书:渗水性好、渗水性差)大家猜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