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湖南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1、湖南地理概况:(1)纬度位置:大部分在低纬度,五带中位于北温带;温度带中位于亚热带。
(2)相关位置: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以南,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
北邻湖北,东邻江西,南邻广东,西南邻广西,西邻贵州,西北邻重庆。
(3)人口和民族: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
(4)行政区划: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
(1)地形、地势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东、西、南三面环山。
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为丘陵。
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北部低,呈马蹄形的盆地。
雪峰山是湖南东西两部分自然和经济的重要界线。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河流湖泊:①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江、沅江、澧水。
A:湘江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B:沅江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主要的水电站有五强溪水电站(湖南最大的水电站)、凤滩水电站。
C:资江的柘溪水电站D:湘江的东江水电站。
②洞庭湖:A:对长江有调蓄作用。
B:湖区洪涝灾害的治理:①退田还湖;②在湖区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③兴建水库,加固大坝;④兴建分洪区。
C: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洞庭湖的生态环境:①保护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②保护洞庭湖的湿地环境。
(4)自然灾害:①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南部山区。
②气象灾害:寒潮、旱涝、冰雹。
洪涝主要分布在北部洞庭湖区、旱灾主要分布在东、西、南部山区。
3、交通、旅游(1)交通;①铁路:“田”字型的网络,纵向的铁路有(焦柳线、洛湛线、京广线)横向的有(石长线、湘黔线、湘桂线、渝怀线)武广高铁株洲----湖南最大的铁路枢纽;怀化----火车“拖出”的城市。
(是铁路改变了这个小镇的命运)②公路:国道有106线、107线、319线、320线。
高速公路有:上瑞高速(上海----云南瑞丽)、长常高速(长沙----常德)、常张高速(长沙----张家界)、衡枣高速(衡阳---永州枣树铺)、邵怀高速(邵阳----怀化)、长浏高速(长沙----浏阳)③港口:岳阳的城陵矶、长沙的霞凝新港④航空:黄花国际机场(长沙)、张家界机场(张家界市)、桃花源机场(常德市)永州机场、芷江机场(2)旅游景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历史名城----长沙、岳阳;南岳-----衡山;岳阳楼---岳阳。
湖南乡土地理
高速铁路: ①京广高铁 ②沪昆高铁
石门
焦石
长
京
柳
线
洛
长沙
线
昆
沪
线
怀化
湛
广株洲 衡阳
桂湘
线
线
铁路枢纽:
线
株洲、长沙、衡阳、怀化
-
22
高速公路: ①京港澳高速 ②沪昆高速 ③长张高速 ④衡昆高速等
机场: ①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②衡阳南岳机场 ③常德桃源机场 ④张家界荷花机场 ⑤永州零陵机场 ⑥怀化芷江机场
-
40
邵阳—崀山
-
41
湘西—猛洞河漂流
-
42
娄底-紫鹊界秦人梯田—梅山龙宫
-
43
连一连:
• 韶山 • 岳麓书 院 • 武陵源 • 衡山
长沙
张家界
衡阳
岳阳
湘潭
-
44
十一、农业
湖南的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柑 橘、生猪、淡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在全 国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其中稻谷、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柑橘产量居全 国第三位。
②湖南人口密度较高,约为 330人/平方千米,但分布不均 匀。主要分布在湘北、湘中、 湘东和湘南地区,湘西地区人 口较少。
湘北 湘西
湘中 湘东
湘南
-
12
三、民族
①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 省份,以汉族为主,主要 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土家 族、侗族、瑶族、回族等。
②湖南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湘西、湘南和湘东的山区。具有 西多东少,山区多平原少,农村 多城市少的特点。
澧水 五强溪 洞庭湖 水电站
沅江
柘溪水
电站 湘江
湖南乡土地理PPT课件
3、人口分布: 2005年人口总数为6732万;人口密度是318人/
平方千米 4、地形地势: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是湘西山地,南部东部是 湘南湘东山地,中部是湘中丘陵,北部是洞庭湖平原 地势:东、西、南部地势高,中部底,朝北敞开的马蹄 型盆地
5、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6、主要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 气象灾害:寒潮、干旱、洪涝、冰雹、大风、冰冻 7、河湖: 四水:湘资沅澧 洞庭湖:调节长江水量
洞庭湖面积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电站:五强溪、凤滩(沅江)、
8、交通: 铁路干线:成“田”字形 东西方向:湘黔、浙赣,湘桂,石长 南北方向:京广,焦柳 铁路中心:长沙、株洲、怀化、衡阳 高速公路: 一纵四横:京珠高速
上瑞、常张、长常、衡枣 9、旅游: 风景名胜: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 南岳:衡山 国家地质公园:莨山 伟人故里:韶山 人间仙境:桃花源 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防止生态环境与景观破坏,实现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湖南乡土地理
湖南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特点: 纬度位置:北温带(亚热带) 相对位置: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以
南,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过度地带 行政区划:
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长沙、株洲、湘 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 益阳、怀化、娄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122个县及行政单位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生产条件:水热条件充足,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 传统生产部门:
种植业:水稻(鱼米之乡) 畜牧业:生猪饲养 水产养殖:淡水养鱼 农产品: 粮食:稻谷、玉米、小麦、红薯 经济:油菜籽、棉花、苎麻、烟叶 林产品: 茶叶、茶油、桐油、柑橘、中华猕猴桃、花卉 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君山银针茶、中华猕猴桃 工业生产条件:矿产、农副产品丰富,劳动力充足 主要工业部门:冶金、机械、电子、石化、纺织等
湖南乡土地理培训资料.pptx
凤 凰
夜 景
返回
28
南岳大庙是中国江南最大的 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 庙”“南国故宫”之称
南 岳 大 庙
.精品课件.
返回
29
南岳衡山 寿岳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精品课件.
30
恒山如行 泰山如坐 华山如立 嵩山如卧
.精品课件.
31
武陵源
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 旅游城市。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 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 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录》。
植芙蓉(即莲花),故湖南
湖
又有“芙蓉国度”的美称。
南
.精品课件.
9
湖
108°47′E—
南
114°15′E,
位
24°39′N—
置
30°08′N
略
图
.精品课件.
10
重庆 贵州
湖北
江 西
广西
广东
.精品课件.
湖南省的 邻居
11
三、人口
①2010年,湖南总人口数为 7078万,人口较多,总数居全 国第七位。
湖南的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柑 橘、生猪、淡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在全 国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其中稻谷、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柑橘产量居全 国第三位。
.精品课件.
45
鱼米之乡
考考你:
经常看湖南卫视的你, 是否知道其台标的含义?
湖南地处中国南方,属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光热 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水稻种植 业发达,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一, 故古谚称“湖广熟,天下足”。
湖南地理(初中会考乡土地理适用)
时由于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湖南
大,旱涝灾害频发。
2013年南方大旱 全省1361万人受灾,308万
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 1697千公顷,其中绝收319.4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0.8亿 元。
1998年特大洪水 全国共有29个省遭受了不同
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 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 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 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其中, 湖南为重灾区。
五、地形地势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丘 陵、山地为主,占全省 面积近七成。
②地势呈东、南、西三 面高,中部和北部地势 低的“马蹄形”。
壶瓶山2099米
洞庭湖平原
罗 霄
湘中丘陵 山
六、气候
①湖南地处秦岭淮河以南,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考你: 你还记得亚热带季
风气候的特征吗?
②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显著特
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
冷水江锡矿山 常宁水口山
郴州柿竹园
鱼米之乡
考考你:
经常看湖南卫视的你,是 否知道其台标的含义?
湖南地处中国南方,ຫໍສະໝຸດ 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光热 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水稻种植 业发达,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一, 故古谚称“湖广熟,天下足”。
同时,由于有广阔的洞庭湖 及其发达的水系,湖南淡水养殖 条件得天独厚。
衡阳
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原因: ①湖区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②河流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
失加剧,湖区泥沙淤积
解决措施: ①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②河流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 ③疏浚河道等
八、矿产资源
①有色金属之乡: “世界锑都”—锡矿山
水口山—铅锌矿
湖南乡土地理学习知识.docx
湖南乡土地理编写者:彭红阳修改者:谢丽琼龙江南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1.概况(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 47′— 114°15′北纬 24° 39′— 30° 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湖北省、鄂、武汉重庆市、渝贵州江省西、省贵、或赣黔、、南贵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广东省、粤、广州(2)人口: 2004 年达到 6697. 7 万人, 316 人/平方千米。
民族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边远山区。
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东、南、西部相对稀疏( 3)行政区划:现有13个省辖市、1 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行政中心,2.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1)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湘东山地,主要是罗霄山脉。
南部是湘南山地,主要是南岭及附近山岭。
西部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和雪峰山脉。
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中部是湘中丘陵。
(3)洞庭湖水系: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从而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长江水量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治理措施: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是湖南人们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完整版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湖南乡土地理编写者:彭红阳修改者:谢丽琼龙江南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1.概况(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贵州省、江西省、(2)人口:2004年达到6697.7万人,316人/平方千米。
民族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边远山区。
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东、南、西部相对稀疏(3)行政区划: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行政中心,2.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1)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湘东山地,主要是罗霄山脉。
南部是湘南山地,主要是南岭及附近山岭。
西部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和雪峰山脉。
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中部是湘中丘陵。
(3)洞庭湖水系: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从而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长江水量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治理措施: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是湖南人们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乡土地理——湖南省
旅游风景名胜
武陵源风景区 岳阳楼
桃花源风景区
岳麓山
毛泽东故居
南岳衡山 新宁崀山
假如你坐火车从衡阳去张家界市旅游,你将依次经过哪些铁路线呢?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
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
人间仙境——桃花源
五 岳 独 秀 : 南 岳 衡 山
中国丹霞——邵阳新宁县崀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3、高新技术产业
湖南省拥有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专 业生物医药园区。 长沙和株洲个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四、交通旅游业
铁路: 南北干线:京广线、 武广客运专线、焦柳 线和洛湛线 东西干线:浙赣线— 湘黔线、湘桂线、渝 怀线和石长线 湖南最大的铁路枢 纽是 株洲 湖南西部最大的铁 路枢纽是 怀化 水运:以洞庭湖为 中心,以湘江为主。 航空港:长沙黄花 机场、常德桃园机 场、张家界机场、 怀化芷江机场、衡 阳南岳机场。
一、位置与区划 1.位置: 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 2.行政区划: 14个州市(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首府为吉首)。 3、人口与民族: 总人口6768万,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人口稠密, 湘西人口稀疏。 主要民族有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和回族等。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地区,分布特 点是西部多、东部少,偏远山区多、平原地区少。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与地势: 地势南高北低,南、东、西三面环山,中部为盆地和丘陵,北 部为平原,呈现“马蹄形”的特征。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占80%),壶瓶山为全省最高峰, 黄盖镇为全省海拔最低点。
壶瓶山 2099 洞庭湖平原
湖南的地势有何特点呢?
南高北低
湘 西 山 地
第32课时 湖南乡土地理
三、长株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构成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
是什么?
京
基础:
广
线
①三市彼此相距很近,呈
三足鼎立之势。
②三市间有铁路、公路、
湘江相连,现代化的交通
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
系。
1、目的:加强一体化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 城市病”。注重发展自身优势,各有侧重,避免雷同。
湘潭主要产业是制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
积极宣传,低碳生活,不乱 丢乱扔,讲究公共卫生和道德, 遵守交通规则等
三、模拟预测
湖南省素有“鱼米之乡”、“芙蓉国度”之称,请根据
所学知识,读湖南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 先”,湖南为粮食生产大省,粮食 作物主要是 水稻 ,主要产区是 洞庭湖 平原。 (2)图中C是湖南的“母亲河”, 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自南向北 。 (3)湖南省南部边界呈东西走向 的山脉是 南岭 。 (4)图中株洲市位于京广线与铁 路线B 沪昆 线的交汇处,是湖南 重要的铁路枢纽。
石门
C
D
GA 怀化 E F
B
长沙 株洲
衡阳
(1)铁路运输
①重要铁路线: A:沪昆线 ;B:京广线 ; C:焦柳线 ;D:石长线 ; E:洛湛线;F:湘桂线 ; G:渝怀线 。 ②“火车拉来的城市”:
株洲 、 怀化 。
三、湖南省人文环境
4、交通运输业
(2)航空运输 ①长沙: 黄花 机场; ③怀化: 芷江 机场;
②衡阳: 南岳 机场; ④常德: 桃花源 机场。
(3)公路运输
一纵:京港澳高速 (4)水路运输
四横:常张高速、杭瑞高速 沪昆高速、衡昆高速
湖南内河航运的北大门是岳阳市的 城陵矶 港。
湖南乡土地理
自然资源
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 和“非金属之乡”美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 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 钒、铅、锌以及非金属雄黄、萤石、海泡石、独 居石、金刚石等居全国前列。湖南省植物种类多 样,群种丰富,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樟、檫、栲、青山栎、 枫香以及竹类,此外有银杏、水杉、珙桐、黄衫、 杜仲、伯乐树等60多种珍贵树种。野生动物主要 有华南虎、金钱豹、穿山甲、羚羊、白鳍豚、花 面狸等。
气候
湖南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省境距海400公里,受东亚季风 环流的影响密切相关。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 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湖南4-10月,总辐射量占全年总辐射量的7076%,降水量则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8-84%。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 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 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地区差值比平均值的地区差 值大1.29倍,雨量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1460毫米,最多年几乎为最 少年的3倍。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 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湖南年日照时数为1300-1800小时,以洞庭湖 为最多,岳阳可达1840小时。湖南热量丰富。年气温高,年平均温度在 16-18℃之间。湖南冬季处在冬季风控制下,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 开的地貌特性,有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故一月平均温度多在4-7℃之 间,湖南无霜期长达260-310天,大部分地区都在280-300天之间。年平 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雨量充沛,为我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
简介
湖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个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南 部。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 南,故名湖南。境内湘江贯 穿南北,又简称为湘。据传, 湘江流域过去多植芙蓉,唐 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 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 “芙蓉国”之称。湖南东临 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 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 共有136个县(县级市、市辖 区)以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 在地质构造上,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南部则属华南褶皱系赣湘 桂粤褶皱带,志留纪末的晚加里东运动使之转化为地台,并与扬子准地 台合并,然后沉积了与扬子准地台大致类似的泥盆系到中三叠统地台盖 层。在强烈的中生代燕山运动影响下,北部的江汉断拗形成,从白垩纪 开始发育为陆相断陷盆地;南部的赣湘桂粤褶皱带使泥盆系至中三叠统 沉积盖层全面褶皱,并伴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浆侵入,奠定全省现 代地貌的轮廓基础。在湘西北地区,主要表现为褶皱运动,并伴有纵向 断层,造成褶皱带和介于其间的山间洼地,在地貌上成为大致东北—西 南走向的平行背斜山地和向斜谷地;湘西、湘西南则构成弧形构造山地 及小块山间盆地;在东部地区中北部表现为断块运动,形成一系列褶皱 山、断块山和山间盆地;东部湘赣边境山地的崛起构成北北东—南南西 走向的岭谷平行地貌雏形;北部断陷成洞庭湖盆地;中部拗陷成。湘南 地区主要为断裂运动,构成南岭主体。第三纪以来,由于众多红层盆地 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省境边缘山地仍缓慢上升,北部洞庭湖区继续下陷, 进一步显示出全省现代地貌轮廓的特色。
完整版)湖南乡土地理
完整版)湖南乡土地理湖南乡土地理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因此得名湖南,简称“湘”。
湖南与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重庆市相邻。
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和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省会长沙。
二、自然环境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湖南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
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主要山脉分布于东、西、南三面,包括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岭、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2、气候特征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时间分布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
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洞庭湖面积缩小,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包括退田还湖和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①、主要特点:湖南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水质好,水能资源丰富。
②、分布:洞庭湖是湖南最大的淡水湖,湘江是湖南最长的河流,湖南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岳阳楼、洪泽湖、大洞庭湖等。
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是湖南重要的能源和交通资源,也是XXX、工业、旅游业等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水质,避免水污染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湖南乡土地理课件PPT
创新驱动
湖南注重工业技术创新和 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高 质量发展。
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
湖南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岳阳楼等 。
旅游产业规模
旅游服务质量
湖南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旅游业已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04
湖南文化传承
乡土情感培养途径与方法
课堂教学
01
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渗透湖南乡土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
实践活动
02
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增强学生对乡
土的感知与体验。
校园文化
03
建设具有湖南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地理角、乡土文化长廊等,
营造乡土情感氛围。
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01
02
03
04
设计原则
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减 少污染物排放。
水土保持工程
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保 护河流湖泊。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
绿色发展理念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 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
02
湖南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01
土地资源类型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 等多种类型。
02
土地资源分布
湖南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其中 湘中、湘南地区以丘陵、山地 为主,湘北地区则多为平原、
湖泊。
03
土地资源特点
(完整版)湖南乡土地理
(完整版)湖南乡土地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湖南乡土地理班级姓名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请同学们掌握湖南的邻省) (七上P2)2、湖南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省会长沙市。
(七上P3)二、自然环境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七上P15)①、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③、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七上16页)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明显。
(七上P18)②、降水的分布概况: 湖南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
时间分布: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
降水的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
(七上P20)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4、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乡土地理班级姓名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请同学们掌握湖南的邻省) (七上P2)2、湖南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省会长沙市。
(七上P3)二、自然环境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七上P15)①、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③、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七上16页)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明显。
(七上P18)②、降水的分布概况: 湖南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
时间分布: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
降水的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
(七上P20)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4、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七上P24)(冷水江②、目前的洞庭湖较以前比较,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5、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七上P27)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
耒水上的东江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6、湖南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①、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湖南的西部、南部、东部山区。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自然原因是多山,降雨集中。
②、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
旱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变化大。
抗旱减灾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各种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库;人工降雨等;抗洪防涝的措施主要有:修筑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库拦蓄洪水;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③、生物灾害:虫灾、鼠灾和农作物病害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栽种经济林,但对交通运输发展不利,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适宜发展种植业;河流、湖泊对发展水运有利,同时可养殖淡水鱼,湖区地势低平,易产生洪涝灾害;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但降水的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三、人口与民族(七上P9)1、人口概况与人口问题:湖南省人口数量多。
湖南省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7位,人口密度大,老龄化进程加快。
2、人口分布概况: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约为320人/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较多,湘西地区人口较少。
城乡分布看乡村人口多于城市,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1%。
3、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七上P11)①、民族组成: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以汉族为主,分布在全省各地,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
②、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农村多、城市少。
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等山区,其余分散杂居在全省各地。
③、少数民族的特色:一是种类多;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少数民族实行民族自治;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厚。
4、湖南民俗风情特色,以及自然环境对民俗风情的影响①、民俗风情的特色: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享生活,创造了光辉灿烂而又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如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居住习惯、民俗节庆、民间歌舞等。
(八下P46-51)民族服饰:如苗族服饰无论男女都是“色彩斑纹布”。
特色饮食:侗族婴儿出生第三日举行的礼仪,称“三朝礼”,以大宴宾客为特色。
居住习惯: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凉亭、风雨桥称为“侗家三宝”民俗节庆:土家族的赶年、苗族的赶秋节和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回族的宰牲节等。
民间歌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瑶族的象鼓舞、白族的仗鼓舞、苗族的猴儿鼓、土家族的茅古斯鼓舞、土家族薅草锣鼓、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和傩戏等。
②自然环境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湖南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山区,地处亚热带,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服饰与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密切相关,湖南人喜食辣椒,这与湖南潮湿的气候分布不开,湖南有些少数民族居住吊脚楼,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地势不平,气候潮湿,加上田地较少,因此,他们把房屋建在陡坡上。
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湖南河流较多有关(如划龙舟)。
四、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湖南自然资源类型齐全;总量较丰富;分布不均。
2、土地资源:(八上P37)①、主要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地区分布不均。
②、分布: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以湘西、湘南为多;耕地集中于湘北、湘东、湘中的河谷平原和洞庭湖平原。
湘西、湘南耕地较少,以旱地为主;草地集中于湘南山区。
③、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3、气候资源:①、主要特点: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优越。
②、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湖南有适于不同作物熟制的气候资源,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4、水资源:①、主要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我省的富水区主要在山区,平原、丘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严重影响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5、矿产资源:①、主要特点: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优势矿产突出。
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37种。
“世界锑都”—锡矿山,“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水口山—铅锌矿(见2页图1)(八上P38)非金属之乡: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②.矿产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我省利用有色金属建立了以柿竹园、水口山、锡矿山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基地,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利用非金属矿产原料形成了一批重要的非金属加工企业。
6、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①、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欠优;土地损毁严重。
②、保护措施:通过保护基本农田、土地开发、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土地整理等途径,有效地遏止了耕地不断减少、耕地资源受损的势头。
7、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①、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区缺水差异较大,不能完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的增长,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
②、采取的措施: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8、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①、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
②、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质;保护土地资源,治理废水、废渣及农药和化肥对土地的污染。
五、农业1、湖南农业生产的概况及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概况:湖南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
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柑橘、生猪、淡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稻谷、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2、主要农副产品及其地区分布:①、农副产品:稻谷、油菜籽、棉花、苎麻、茶叶、柑橘、烤烟、水产、生猪及家禽等,特产有猕猴桃、洞庭银鱼、中华鳖、君山银针茶、湘莲等。
②、分布地区:稻谷主要产于洞庭湖区及长沙、湘潭、株洲、衡阳、永州等地区的丘陵地区;棉花、油菜籽、苎麻主要产于洞庭湖区,茶叶主要产于湘南、湘东、湘西、湘中的山区,柑橘主要产于湘南、湘西、湘东、湘中地区,烤烟产于湘南、湘西地区。
3、湖南被称为“鱼米之乡”原因: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水系及洞庭湖为湖南提供了较广的水面,养殖淡水鱼类,湖南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故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4、湖南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关系:农产品品种多,总量足,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农业品牌。
5、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由温饱农业提升为小康农业;由数量农业提升为效益农业;由粗放农业提升为科技农业;由封闭农业提升为开放农业,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各地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规模水平,提高单位产出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六.工业1、工业生产的概况及重要的工业部门:概况:工业体系完整、规模初具、部分产业优势突出,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
主要的工业部门:烟草、钢铁、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
2.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地理分布特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株洲;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岳阳、衡阳、益阳、郴州。
产业布局逐步由点状分布向块状、带状分布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八上P69)高新技术是湖南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湖南新型工业化之路就要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湖南工业产业结构的改变。